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项目1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和事故

一、单项选择题。

1~5:CBABD 6~10:DCBCD

二、填空题。

1、轻微缺陷、使用缺陷、危及承载力缺陷

2、自然事故、人为事故

3、伤亡事故、物质事故、险肇事故

4、策划期事故、实施期事故、使用期事故

5、一般建筑事故、重大建筑事故、特别重大建筑事故

三、名词解释。

1、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在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环保、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2、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指由于建设管理、监理、勘测、设计、咨询、施工、材料、设备等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程、规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影响使用寿命和对工程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及危害的事件。

3、质量事故分析:是指消除安全隐患,以达到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和正常使用各项功能及寿命要求,并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4、工程项目质量:是指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5、工程质量缺陷:由于人为原因或自然原因,致使出现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承载力,耐久性,完整性的种种隐藏的和显露的不足。

四、问答题。

1、区别建筑工程事故和建筑工程质量事故?

答:建筑工程事故包括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灾害性事故以及其他事故等诸多类别,主要是指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即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或施工等各个环节造成的质量事故和使用不当或各种灾害造成的工程毁坏事故。

2、区别建筑结构的缺陷和事故?

答:缺陷表现为具有影响正常使用,承载力,耐久性,完整性的种种隐藏的和显露的不足;事故表现为建筑结构局部或整体的临近破坏,破坏和倒塌。建筑结构的临近破坏,破坏和倒塌统称为质量事故,简称事故。但是,缺陷和事故又是同一类事物的两种程度的不同表现,缺陷往往是产生事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事故往往是缺陷的质变或经久不处理的发展。

项目2 事故分析与处理的原则、程序和法

一、单项选择题。

1~5:ACCAB

二、填空题。

1、基本调查、补充调查

2、事故的重性、迫切性

3、理论计算分析、荷载实验

4、经验法、实用鉴定法,可靠度鉴定法、模拟人体健康监测法

5、破损法、半破损法、非破损法

三、问答题。

1、简述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的目的?

答:(1)防止工程质量事故恶化;(2)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3)排除工程上存在的隐患;(4)预防质量事故再次发生;(5)减少工程质量事故的损失;(6)有利于工程交工验收;(7)为制定和修改标准规提供依据。

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事故情况清楚;(2)事故性质明确;(3)事故原因分析准确,全面;(4)事故评价基本一致;(5)处理目的和要求明确;(6)事故处理所需资料齐全。

3、使用阶段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答:(1)任意加层;(2)荷载过大;(3)积灰过多;(4)维修改造不当;(5)高温,腐蚀环境影响;(6)装饰装修破坏结构主体。

4、简述建筑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容?

答:(1)工程概况:重点介绍事故有关部分的工程情况;(2)事故概况:主要有事故发生或发现时间,事故现状和发展变化情况;(3)事故是否做过处理:对缺陷部分进行封堵或掩盖;为防止事故恶化而设置的临时支护措施;如已做过处理,但未达到预期效果,也应予以注明;(4)事故调查中的实测数据和各种试验数据;(5)事故原因分析;(6)结构可靠性鉴定结果;(7)事故处理的建议。

5、施工阶段造成质量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答:(1)管理面;(2)施工技术管理问题;(3)不遵守施工规的规定;(4)施工案和技术措施不当;(5)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6)施工技术人员的问题;(7)操作质量低劣;(8)施工实践与理论问题。

项目3 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

1~2:CD

二、填空题。

1、基础错位、基础变形

2、沉降大而不均匀、沉降速率大、沉降问的历时长

3、勘察失误、设计错误、施工问题

4、开挖接桩、嵌入式接桩

5、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地基丧失稳定性、斜坡丧失稳定性

三、名词解释。

1、地基:指支承由基础传递的上部结构荷载的土体或岩体。

2、基础:用来直接承受建筑物上部荷载,并把它传递给地基的构件。

3、管涌:坝身或坝基的土壤颗粒被渗流带走的现象。

4、潜蚀:水流沿土层的垂直节理、劈理、裂隙或洞穴进入地下,复向沟谷流出,形成地下流水通道所发生的机械侵蚀和溶蚀作用。

5、流砂:粒径很小、无塑性的土壤在动力水压推动下失去稳定,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坑的现象。

四、问答题。

1、造成地基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答:地质勘察问题;设计案及计算问题;施工问题;环境及使用问题。

2、基础错位变形事故常用的处理法有哪些?

答:吊移法;顶推法;顶推牵拉法;扩大法;托换法;通过地基处理矫正基础变形;预留纠偏法;反压卸荷法;加固基础法。

3、预制混凝土桩基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

答:打入深度不够;最后贯入度太大;贯入度剧变;桩身上拥;已就位桩身移位;桩身倾斜;锤击时回弹,桩打不下。

4、灌注混凝土桩基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

答:塌;缩颈;断桩;桩底沉渣超厚;桩身混凝土低劣;桩身钢筋笼低劣;桩身埋深不足;桩顶未达到设计标高或浮浆未作处理;桩位及垂直度偏移过多。

5、简述桩基事故常用的处理法?

答:补桩;接桩;补强;纠偏;复打;静压;扩大承台;复合地基等。五、案例分析题。

答:

(1)事故发生时,由于突发暴雨的到来,地面排水系统不畅,使地下水位急

剧上升,致使地下室的水浮力超过了结构实际自重。

(2)首先,尽快恢复地下室底板变形,减小地下水压力,将可能引起的破坏减小到最低;其次,在建筑物归位稳定后,对受损的结构构件进行加固修复,避免后续的加载对结构造成二次损伤;最后,在建筑物结构加固修复完成后对结构进行永久抗浮处理。

(3)紧急处理措施:

1)钻“消压”。在地下室底板用电动金刚钻机钻取10个直径为40mm的,让地下水排出,降低地下水压。

2)压重平衡浮力。在地下室底板堆高900mm细砂,增加底板的恒载,平衡地下水浮力,除抵御地下室上浮之外,还有助于起拱结构的复位。

3)地下室四钻井降低地下水水位。在地下室四布置降水井,通过降水井降低地下水的水位高度。井中抽出的地下水必须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场区外,防止地下水回灌。

项目4 砌体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

1~2:DB

二、填空题。

1、砌体裂缝,砌体强度不足,砌体错位、变形,砌体局部倒塌

2、改变房屋结构、改变使用用途

3、冲击法、推出法、回弹法、点荷法

三、名词解释。

1、砌体结构:是指由砖,材,砌块等块材通过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

2、重力灌浆:是指利用浆液自重灌入裂缝中达到补强的目的。

3、压力灌浆:是指利用灰浆泵将浆液压入缝隙以达到补强的目的。

4、实物取样实验测抗压强度、顶出法测抗剪强度、原位轴压法测抗压强度。

四、问答题。

1、在设计面造成砌体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答:设计马虎,不够细心;整体案欠佳;忽视墙体高厚比和局部承压的计算;未注意构造要求。

2、砌体裂缝的检测项目及其具体检测法?

答:裂缝的形态,数量及发展程度对承载力、使用性能与耐久性的影响。

具体的检测法:记录裂缝出现的位置,裂缝数量,走向;裂缝长度一般用钢尺或一般米尺进行测量;裂缝宽度可用裂缝对比卡,塞尺或刻度放大镜进行测量;绘制裂缝展开图,将检测结果详细标注到裂缝展开图上,进而分析裂缝产

生的原因并评价其对质量的影响程度,此外,裂缝多数是发展变化的,应继续观测,以掌握裂缝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3、砌体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

(1)正确确定事故性质;

(2)正确确定处理围:除了要检查事故的直接发生部位外,还应检查事故对临近建筑结构的影响,正确确定处理围;

(3)满足处理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使用或生产要求;经济合理;材料、设备和技术条件满足需要;施工便,安全;

(4)选好处理案和时间:根据事故原因和处理目的,正确选用处理案和时间;

(5)制定措施:制定有效、可行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砌体工程质量事故常用的处理法有哪些?

答:表面修补;矫正变形;加大砌体截面;灌注封闭或补强;增设卸荷结构;改变结构案,如增加横墙,将弹性案改为刚性案、柱承重改为墙承重;将气体结构改为混凝土结构等;砌体外包钢丝水泥、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加强整体性,如增设构造柱、刚拉杆等;拆除局部破坏墙体,重新砌筑。

5、常用的砌体结构加固法有哪些?

答:水泥灌浆法;扩大砌体截面法;钢筋水泥夹板墙法;外包钢加固法;外包混凝土加固砖柱;梁下加垫;托梁换柱或加柱;改变结构案。

五、案例分析题。

答:

(1)温度应力过大引起的温度裂缝。

(2)位置:多数出现在房屋顶部附近,以两端最为常见,在纵墙和横墙上也可能出现。在寒冷地区越冬又未采暖的房屋,有可能在下部出现冷缩裂缝。

特征:最常见的是斜裂缝,形状有一端宽、一端细或中间宽、两端细;其次是水平裂缝,多数呈断续状,中间宽、两端细,在厂房与生活间连接处的裂缝与屋面形状有关,接近水平状较多,裂缝一般是连续的,缝宽变化不大,第三是竖向裂缝,多因纵向收缩产生,缝宽变化不大。

(3)事故说明、事故分析、事故总结、事故处理案、事故处理施工、验收。

(4)水泥灌浆法,扩大砌体截面法,钢筋水泥夹板墙法,外包钢加固法,外包混凝土加固砖柱,梁下加垫,托梁换柱或加柱,改变结构案。

项目5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

1~5:BDDCD

二、填空题。

1、模板、支架

2、承载力、刚度、稳定性

3、安全性、耐久性

4、受力钢筋、构造钢筋

5、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的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混凝土部缺陷的检测、混凝土结构钢筋检测

三、名词解释。

1、受力钢筋:是根据结构的作用效应通过受力分析、计算而来。

2、构造钢筋:是不需进行荷载效应计算,但考虑计算模型与结构实际情况有差异,根据工程实践经验而配置的钢筋。

3、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水、骨料,按适当的比例均匀拌制、振捣密实,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后,成型硬化的人工材。

4、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配合比。

5、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和后既便于浇筑,又能保持其均质性,不出现离析现象的性能,即具有一定的粘聚性和流动性。

四、问答题。

1、钢筋混凝土的优点:易于就地取材、可模性好、整体稳定性好、耐腐蚀、耐热、强度高;钢筋混凝土的缺点:费时费工,自重大。

2、主要原因有:(1)违反基本建设程序,使工程没有有效地监督机制;(2)对规理解、掌握有偏差,使建筑结构设计先天不足,存在质量事故隐患;(3)施工过程中管理混乱,随意性大,质量控制把关不,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3、产生的原因:(1)因案不妥;(2)计算错误;(3)对突发事故缺少二次防御能力;(4)对结构构造细节处理不当,重计算、轻构造和预埋件设置不当,钢筋锚固长度不够等。

4、(1)材料质量控制不,表现:①水泥质量低劣、数量不足,骨料含泥量超标;②外加剂使用不当;(2)混凝土配制不当,表现:①材料施工配合比不当②混凝土搅拌过程制不当;(3)混凝土运输、浇筑不当,表现:①拌合料产生初凝、离析后继续使用;②浇筑混凝土振捣、养护不当;③施工缝设置不当。

5、混凝土裂缝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裂缝部位、数量和分布状态;裂缝的走向;裂缝的宽度、长度和深度;裂缝的形状;裂缝是否贯通、是否有析出物、是否引起混凝土剥落等。

混凝土裂缝的检测法有:裂缝长度可用钢尺或直尺量,宽度可用检验卡塞尺或20倍的刻度放大镜测定。裂缝深度可用细钢丝或塞尺探测,也可以用注射器注入有色液体,待干燥后凿开混凝土观测。

6、混凝土强度检测法有:回弹法、超声脉冲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拔出法。

(1)回弹法的检测原理: 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表面硬度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回弹仪的弹击锤被一定的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通过回弹仪读得回弹值)与混凝土表面硬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表面硬度则可推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超声脉冲法的检测原理:根据超声脉冲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规律与混凝土强度有一定关系的原理,通过测定超声脉冲的参数(如传播速度或脉冲衰减值),来推断混凝土的强度。

(3)超声回弹综合法的检测原理: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将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和衰减等现象,传播的速度、振幅、波形、频率等发生相应变化。测定这些变化规律,即可获得材料的某些性质和部构造情况。

(4)钻芯法的检测原理:是使用专门的钻芯机在混凝土构件上钻了圆柱芯样,经过适当加工后在压力试验机上直接测定其抗压强度的一种半破损现场检测法。

(5)拔出法的检测法:是在混凝土构件中钻、磨槽和嵌入锚固件,根据锚固件被拔出的拉力来确定混凝土的拔出强度,并推算出混凝土的立抗压强度。五、案例分析题。

答:

1、圈梁混凝土浇筑养护时间过短;水泥砂浆找平层养护时间过短。

2、1)加固容及围明确;

2)对加固结构上的作用应进行实地调查;

3)加固结构设计应遵照相关规进行;

4)加固应考虑其综合经济效果;

5)加固材料满足要求;

6)新发现问题的处理满足要求;

7)防护措施可靠。

3、事故说明、事故分析、事故总结、事故处理案、事故处理施工、验收。

4、1)材料质量控制不

水泥质量低劣、数量不足、骨料含泥量超标;

外加剂使用不当;

2)混凝土配制不当

材料施工配合比不当;

混凝土搅拌过程控制不当;

3)混凝土运输浇筑不当

拌合料产生初凝、离析后继续使用;

浇筑混凝土振捣、养护不当;施工缝设置不当。

项目6 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

1~3:BDD

二、填空题。

1、低碳钢、低合金钢

2、施工可焊性、使用可焊性

3、大气腐蚀、介质腐蚀、应力腐蚀

4、焊接、螺栓连接、铆接

5、钢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失效、钢结构的失稳、钢结构的疲劳、钢结构的脆性断裂、钢结构的腐蚀

6、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7、涂料敷盖法、金属敷盖法

三、名词解释。

1、钢结构:由型钢和钢板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铆接而制成的工程结构。

2、钢材的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常温下冷弯曲加工产生塑性变形时抵抗裂

纹产生的能力。

3、钢材的疲劳:是指在循环应力多次反复作用下,裂纹生成、扩展以致断

裂破坏的现象。

4、钢材的腐蚀:是指钢材由于和外界介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损坏过程。

四、问答题。

1、钢材的特点有: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塑性好、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耐火性和耐腐蚀性差。

2、原因:(1)结构设计案不合理;(2)计算简图不当;(3)结构计算错误;(4)对结构荷载和受力情况估计不足;(5)材料选择不宜;(6)结构节点不完整;(7)未考虑施工和使用阶段工艺特点;(8)防腐蚀、高温和冷脆措施不足;(9)没有按结构设计规程执行;(10)没有相应的结构规程规定。

3、整体失稳的原因:(1)设计错误;(2)制作缺陷;(3)临时支撑不足;(4)使用不当。

局部失稳的原因:(1)设计错误;(2)构造不当;(3)原始缺陷;(4)吊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