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庸》“诚”的思想

论《中庸》“诚”的思想
论《中庸》“诚”的思想

简论《中庸》“诚”的思想

刘瑞杰

(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310050106042)

摘要:作为“四书五经”中哲学思想意味最重的文献之一,《中庸》向来被认为是儒家学说的精髓,而“诚”的思想则是《中庸》的精髓。“诚”不仅有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其独特精深的思想特质。因此,作为道德主体的人要在人生修养中,努力把握《中庸》之“诚”的深厚内蕴,积极采取有效方法,逐步实现“诚之”功夫,从而获得个体有限生命的永恒价值。

关键词:《中庸》;诚;内涵;特质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它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道理。我们都知道,《中庸》有两个核心概念,一个主要体现为上篇的“中庸之道”,而下篇所讲的“诚”则是《中庸》思想体系的另一个核心观念。“诚”在《中庸》里是一个通天地人,连接物我的哲学范畴,在《中庸》一书中能自树一格,构成儒学伦理化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

一、“诚”的问题及其思想内涵

我们知道,孔子与其弟子们在《论语》中多次讨论到“信”的问题,他们从为人立身、与朋友交往、理政治国这三个方面说明了“信”的重要性,揭示了“信”的本质和前提条件;与之一脉相承的《中庸》则进一步从“信”的内在意念去讨论“诚”,在把“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的同时,把《大学》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八条目”的“诚意”凸显出来,提出“诚者自成”、“至诚无息”的观念,从而建构了一套以“诚”为价值核心的道德修养理论。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1]在此,“诚”作为了一个正式内容进行探讨,这种探讨从构建一套实用的“治国治民”之道的目的入手,层层引出要得到君王,朋友和亲人的信任,并且逐步从求“信”深化出求“诚”这个概念。“诚”在这里所体现的是得到他人信任的本质性基础。诚的关键不在别人,在乎自身,人对自身首先要“诚”,“诚己之身”然后才能诚人,以至最后达到人信,人诚。

《中庸》一书在引出“诚”这一问题以后,针对什么是“诚”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其书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从字面上看是精诚,纯正之意,但《中庸》中的诚却指的是处于人的天性的先天的自然法则或道德;诚之是认真择善,明善的人把这种天性发扬光大的道理这当中隐含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人为的努力,同是诚,就其根本却有着“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区别。《中庸》认为“诚”是天道之本然属性。它与天俱来,“自成”无依,超越万有,具有绝对的合理性与至上性,天地万有莫不以之为本。天地万物在产生之时,便具有了这种天然的本性。它作为万物生化的终极依据流行于万物之中,生生不息,从不间断,与万物相伴终身,“不可须臾离也”。进而言之,天地之间不存在不具有此性的物体,“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说的正是此义。

《中庸》还认为,天道之自然本质的“诚”,并非是死寂的,它具有自觉的功能,也就是说,一旦有达成对其自身内在“诚”的完全体认,这种内在的本性就会自觉地显发出来,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由此看来,这种本性的自觉也是“诚”之应有之义。“诚”是个人的一种本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性,它是从人的内心自然产生出来的,不必去努力思虑,哪怕是有一点想努力“变诚”的意念,那就不自

然,不诚了,因此《中庸》所说的“诚”是认本来的自然的本性。对“诚”的深入全面理解还应该结合《中庸》开篇首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性”是由天所赋予的自然本性,也就是天性,于是便有“诚者,天之道也”。因此,我们可以将天性与诚的关系理解为诚是天性的内容和在人间的具体表现,是沟通人与天地万物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诚在人身上体现为真诚,真挚,真实和无妄之意。

二、“诚”的思想特质及其作用

《中庸》明确提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所谓“不贰”,即始终如一,这是“诚”的特质之一。“天之道”即诚者,是生成万物的本体,一以贯之于万物的生长与衰亡的全过程,具有生物的功能与作用。所谓“不测”,是说“诚”之生物具有变化莫测的特点。《易传》讲阴阳不测之谓神,“不测”超出了人的认知范围,故称之为神。总起来看,“不测”是就“诚”的变化、作用而言。《中庸》进一步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2]“诚”自成与“道”自道,说明“诚”与“道”都具有内在的动力资源,不假外因、外力便能够自成、自道。“诚”是万物的本源,在“诚”生物的意义上说,“不诚无物”,没有“诚”便没有万物的生成。“诚”首先是“自成”,然后是“成物”。无论“自成”还是“成物”,都是“诚”之用,亦即天道之用。“诚”有体,才可以“生物”;有用,才可以“成物”。正是在“生物”和“成物”的过程中,实现了“天之体”与“天之用”两者的统一。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认为人与万物的本性其实都包含着“天道”,但是“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往往庸人与万物皆蒙在鼓里,不知自身天理之所在。只有通晓天性的圣人才能做到诚的最高境界——至诚,不仅真正做到了了解自己,而且做到了了解他人与世界万事万物就如同了解自身一般透彻轻松,进而能发挥自己与他人,外物身上的“人之性”与“物之性”,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就是无分别识,回归到天地人一体的“天人合一”,能“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矣”。再进一步来讲,“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由于圣人实现了对“诚”的完全体认,故而就可以达到与天冥一的至高境界,“圣人一旦进入与天融一的玄妙状态,便能以超凡的智能观照万有,由此,万有兴亡祸福之机微便可了然于心,一有所感,则如响斯应,极其神妙,所以至诚如神,可以前知了”。[3]

“诚”是道德修养的途径和功夫,是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是沟通天人、连接物我的桥梁。《中庸》认为,无论是天道之“诚”,人道之“诚”,还是“与天地参”的天人合一境界的“诚”,都必须通过具体的修养途径才能实现,都要经历一番修养的功夫才能达到。而要想成人成物,必须先要成己,使自身才德俱全。这需要从自己修养上下功夫。成己是仁,成物是知。仁智合一,成就内圣,“时措之宜”,成就外王。换言之,仁智合一,必发为外用,造福于社会,于是,时机的选择与措施的适宜就显得特别重要,不如此,外王不奏功。“诚”,都必须通过具体的修养途径才能实现,都要经历一番修养的功夫才能达到。《中庸》探讨天道之“诚”,其目的就是为人伦、物理找到本体论上的依据,使人道合于天道。所谓“诚之者”,就是诚于自己,诚于自己的人性,自求“诚”以合于天道,这就是“人之道”。这是一个“择善而固执之”的过程。《中庸》认为,“诚”与“明”相对而言,“诚”是人的本然善性,“明”是人的理性自觉。所以有“自诚明”和“自明诚”的说法:“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自诚明”是“率性之为道”的过程。一个人自身具有道德良知,启发此本然的道德良知,使其显示出来,成为自觉的道德良知,就是“自诚明”。“自明诚”是“修道之为教”的过程。一个人从学习、修养入手,慢慢开启、发展、提升自身内在的道德良知,就是“自明诚”。“自诚明”与“自明诚”似乎方向相反,但是,这二者

同时又是统一的,并且互为因果的,即“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自诚明”能够做到道德良知的本然状态与明觉状态的统一,使道德良知真正成为人的不言而喻的天性,无为善之念,一言一行尽是善,此即“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的崇高境界。“自明诚”则是在道德理性的指导下勤勉向善,即“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明”是对善的执著追求。人的道德良知不应该到人身以外去寻求,只能“反求诸己”,并通过人自身的修养来达到。

“诚”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无时不在,无处不存,《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4]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应当随时随地藏于心,不能须臾丢开;在闲居独处而无他人觉察时,更应该警惕谨慎,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道德的规范。因为,再隐蔽的东西也没有不被发现的,再细微的事物也没有不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要“慎其独”,在兹念兹,守住自己的内心之诚和一念之善。当然,“慎其独”作为一种修养方法,还要借助于理性进行自我反省,所以《中庸》又说:“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5]所谓“内省”,意思为内心的自我省察。君子独居的时候,反躬自省,无愧于心,不会内疚,这是因为,君子在没有他人的时候,常存敬信之心,谨守道德之规。可见,《中庸》的“内省”是以一种外在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我省察的标准。而“慎独”则要依靠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内心信念来支配自己的行动,这既是一种修养方法,又是一种道德境界。总之,“慎独”和“内省”的功夫,都是注重严格自律,强调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最后,从中庸一词本身所体现出的思想来看,中庸之意其实是“用中”,也即用心,而用心就是“诚”。《中庸》全篇围绕“中庸”展开,而“诚”是“中庸”(用心)之道,用心之道就在于诚,“诚”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德之行”能够和成天道和人道的根据。“诚”是“性之德”既是天道又是人道,并且无需外在的勤奋努力,自然存在于心中,无需通过思考自然可以获得,从容演绎这天命之性的就是圣人,并且圣人又是“天下至诚者”,圣人能够化育人德,化成人道,能够“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充分体现了《中庸》要达到充分发挥个人天性,是自己可以“与天地参”的目的。通过“诚”“性之德”也即尽性之道,是天道与人道相合,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因此《中庸》即用心,也正是“诚”。在此,“诚”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可贵的中庸精神。

三、实现“诚”的途径:圣人之诚与常人修诚

何谓圣人之城?圣人之诚即“天之道”,《中庸》曾曰:“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由此可见,对于圣人来说,诚是不需外在的努力勤奋,自然存于心中,无需通过思考自然可以获得。从容演绎这一天命之性,就是圣人。“自诚明,谓之性”有至诚然可以明白德行,是圣人的自然天性,简称性。圣人的一言一行都充分发挥了中庸的道,证实了道自在圣人心中。

然而,常人不同于圣人,他们不能自然地悟出天性,往往与诚擦肩而过,因此在他们选择了善道以后,就走上了“自诚明”的受教之道。“自明诚谓之教”。常人通过学习才可知至诚之道,所以称之为教。只要常人沿着善道走下去,坚持到底,只要好学,则“虽愚必明”。欲求诚之人,必先“明善”所谓,“诚身有道,不诚乎身矣”指的就是这个道理。诚之者必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再订立目标和计划,不可盲目蛮干。《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五个层次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它的最终目的是要通到知行合一,把人的内心深处的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经过实践表现出来,内在的诚,终归能够显现出来。最后要有非凡的毅力和恒心。求诚之道并不平坦,常人若想真正地达到至诚之境,那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流于表面,是不可能感受到至诚的,一定

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恳切追求。《中庸》曰:“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6]今天读来,“至诚无息”实乃一种感召人的奋斗精神。天地之道的至诚性质是伴随天地而存在的,天地永恒,至诚就没有止息,没有止息就可以长久,永久流传就要博大厚重。因此,诚是要靠人不断努力追求的,尽量往至诚不断努力,才会趋近圣贤。我们只有将至诚看作人的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才能把道德的当然性直接转化为本然性,进而使诚扩至四方。

综上所述,《中庸》下篇的“诚”是中庸之道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中庸之道的外在体现。诚是天地人三者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诚”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具有高不可攀的神性,以致使常人望尘莫及。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诚”其实真正贵在于人对自然天地和自身的充分了解、尊重和爱护。只要人们正视现实,而不断努力“诚之”,目标终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0页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34页

[3]杨祖汉:中庸义理疏解[M],台湾:鹅湖出版社,1984,第194页

[4][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7页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29页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华元典研究

题目简论《中庸》“诚”的思想姓名刘瑞杰

任课教师胡燕

专业汉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年级 2 0 1 0 级

院系名称文学院

完成时间二零一一年二月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南充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执两用中”与“尽善尽美”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云南大学韩扬文 众所周知,“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之一。《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将“中庸”作为至高的道德,因此后代的儒家还专门写了《中庸》,来阐发这种至德。《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西汉时被收入《礼记》,后来朱熹又将这篇文章抽取出来,独立为《四书》之一。可见,对于历代儒家以及儒学研究者而言,“中庸”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庸”,郑玄训为“中用”,大概的意思是折中、用中,无过,也无不及。这种思想反对极端主义,认为凡事做得不到位或者过了头都有危险之虞。《中庸》进一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说为政要善于把握对立的两端,在两端之间找出一个可用的正确之点。(中者,正也。也有正确、适宜的意思。)这种“执两用中”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了“用中”的前提——“执两”。“执两”是指要“把握两端”,也就是说,在“用中”之前,对于该事物的正反两极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它们。这样,才可以找到其中的正确之点。否则,这个“中”就是抽象的,先验的,是不可把握的。 在“执两”之前,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之前提,就是对事物要有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就去盲目实践,必定无法找到正确之点。《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的这种勤于反省的精神是他们得出一切结论的根源,是他们能够审察时弊、提出治国之术的前提。那么,“执两用中”之所依靠的也就是这种内省的精神。 当然,“中庸”也好,“执两用中”也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个“中”字,儒家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寻求事物的正确、平衡之点。这个“中点”不是指数学中线段的“中点”,不是绝对居中的,而是可变动的,否则,“中庸”就有形而上学之嫌。但是,这种方法论说起来似乎简单清楚,但在理解上却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这些可能的问题包括:“执两用中”的“中”的活动范围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已经说,“中”不一定在两端的正中间,但是它是在两端之间的某处呢,还是也可以在两端?如果可以包括两端,那么是仅仅在某一端呢,还是既可以在这一端,又可以在那一端?如果它既可以在这里,又可以在那里,那么这个“中”的存在又依靠什么来进行判断呢?还有,是只有儒家持这种中庸观念,还是其他哲学流派也有这种思想呢?如果另外的哲学流派也有中庸的思想,那么他们所指的“中”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如果不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另外,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中庸思想呢? 让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讨论儒家的“执两用中”。第一种,正确之点不在两极而在中间某处的;第二种,正确之点在两极而可变动的;第三种,正确之点在两极且不可变动的。 第一种情况大致符合人们对于“执两用中”的一般理解,这种情况相对后两者最容易被接受。因为按照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生活并不总是太好,也不总是太坏,因此按照自然运行的规则,在绝对P和绝对非P之间找到一个正确的行事方法,这是符合日常逻辑的。 如“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没有简单地说一切从简,而是赞同为政者存心要严肃庄重(存心不简),但行政要从简的方式;不同意存心简陋,行政也简陋的方式。可见,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所找到的正确之点是在两极中的某处,这就是“执两用中”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

中庸读书个人心得体会5篇

中庸读书个人心得体会5篇 读透生活的道理,领悟精髓;读懂人生的意义,积极进取;读出生命的喜悦句,释放精彩;读亮未来的天空,一路向前。世界读书日,愿你手捧快乐之书,读出美好,安享幸福!下面是带来的有关中庸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

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置问题。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请求的道德水平。通过浏览,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 一、尚中:中庸的逻辑起点 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2](先进)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二人均为孔子弟子。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强一些,孔子评价说:“子张有些过分 ,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以为,子张“有些过分”,自然要比“有些赶不上”的子夏强些,孰料孔子的回答则是:“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在这里,孔子衡量弟子孰优孰劣的标准是“中”,即“无过无不及”。 又如:“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2](子路)“中行”,即中道之人。孔子认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因为激进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坏事。可见,孔子选才或交友的理想标准也是“中”,不得已才求其次。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雍也)“文质彬彬”也就是前文所谓的“中行”,关于此点,《颜渊》篇的一段话正好可作注脚:“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A,犹犬羊之A。’”棘子成,卫国大夫。“A”即皮革。子贡的意思是说,礼仪形式和朴实的基础这两个方面,对君子来说同等重要,假如把两张兽皮的毛全部拔去,就分不出哪张是虎豹的皮,哪张是犬羊的皮了。因此,对一个人而言,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2](泰伯)朱熹解释说:“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4](P105)“好勇而不安分”就是孔子所谓的“勇而无礼”;“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有类于孔子所谓的“直而无礼”[2](泰伯)。二者的行为方式虽或不同,但思想根源却是一个:即“一意孤行”,而不能中道行之。有见于此,孔子十分推崇“中庸”之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2](雍也)。从孔子的赞扬(“其至矣乎”)和惋惜(“民鲜久矣”)中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之德是何其完美。 事实上,孔子本人也正是以“中”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的,其曰:“吾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2](子罕)“两端”,或谓指“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5](p26)或谓指“事情的两个方面”。[6](p160)总之“叩其两端”是孔子在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解疑释惑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一种思想方法,此种方法,其核心即为“用其中”。就道德修养和行为修养的层面说,孔子“用其中”的具体体现则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2](子罕)“毋意”,不悬空揣测。“毋必”,不绝对肯定。“毋固”,不拘泥固执。“毋我”,不唯我独是。“子绝四”,则是指孔子没有“意”、“必”、“固”、“ 我”四种毛病。[4](p87- 88)在这里,“四毋”的核心仍是“中”。这种思维观念、行为原则,或许可以谓之“允执其中”。这说明,对于传统文化持“因、损、益”态度的理性主义大师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是持完全赞成的态度的。 二、时中:中庸的内在本质 如果说“尚中”是传统观念,为孔子所继承,并成为其“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那么“时中”则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其“中庸”思想的逻辑展开。 与“中”一样,“时”也是一种起源甚古的观念。早在尧帝时,就曾“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7](尧典)。孔子一向重视“时”,其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学而)强调“时”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不但治国,就连说话,孔子也是“时然后言”[2](宪问),并主张“言不当其时则闭慎而观”[8](二三子)。不但说话,就连看到飞鸟,孔子也不免“时哉时哉”之叹:“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2](乡党)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务时。”[8](二三子) 孔子的贡献在于,将“时”与“中”联系起来,形成了“时中”的观念:“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4](中庸章句)“时中”,即“随时以处中”,用《论语》所记孔子的话说,就是“无可无不可”:“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2](微子)这段话,记载了孔子对那个时代公认的几位贤人的评论和比较。透过这种评论和比较,孔子说明了自己与

圣哲画像记 曾国藩

聖哲畫像記曾國藩 一、翻譯: 國藩立志向學不早,中年在朝中做官,私下讀了許多前人的著述,稍微涉獵到先代聖賢大儒長者的事業;因為才質愚鈍,身體多病,所以一無所成。後來在中南征北戰,學業更加荒廢。喪亂還沒有平復,我的年紀將要五十歲了。從前我讀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和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經籍考,發現他所可的書目繁雜眾多,作者的姓名多到數都數不清;有的像日月一樣的光明,有的卻泯滅而無聞。及到做了文淵閣直閣校理,每年二月侍從宣宗皇帝入閣,得以看到四庫全書。四庫全書收錄書籍之多,超過前代所藏的甚遠;而且存目的書籍數十萬卷,尚不在此中。天啊!為什麼如此多呢!即使有上智之才,數代也不能窮究那些書,何才智低下的人呢?由此可知書籍之多,作者之眾,像江海一樣,不是一個人的肚子所能喝得完的,主要的就在於謹慎的選擇了。我既然忖度自己的能力不夠,就選擇了古今聖哲三十餘人,教兒子紀澤畫下他們的遺像,合為一卷,藏在自家的塾學裏。後人有志讀書,取這些人的著作來讀就夠了,不必費心去博覽群籍,而學術文化的傳受沒有比這些更重大的了。從前在漢朝,像武梁祠、魯靈光殿,都圖畫偉人的事蹟,而且列女傳也有圖像。後人受其感發,奮起向學。已經有很長的時間。熟悉了聖哲們的儀容,進而探求他們的精神,會通他們的微旨,和他們的靈魂相合,只要誠心去研,仁道豈是很遠的!國藩記。 堯、舜、禹、湯,都沒有著作,只有史官記載他們的言論而已。及至文王被囚禁,才撰寫文章,演繹周易。周公、孔子,相繼興起,六經的義理,大為彰明,師道也就完備了。秦、漢以來,孟子大概與莊子、荀子並稱。到了唐代,韓愈特別尊崇他。宋代的賢哲,認為可把孟子升高至僅次於孔子的地位,尊崇他的書,拿來和論語相配。以後論學的人,沒人能夠更易。以我把他拽在三位聖人的後面。 左丘明作左傳解釋春秋經,多記述東西二周的典章禮制;又好稱引離奇怪誕的事情,辭采華麗,超過了實質。太史公稱莊子的都是寓言,我看子長所寫的史記,寓言亦占六七成。班固在才識與抱負方面,比子長相差很遠;但是對於治世的典章,六經的主旨,文字的源流,天人之間的事情,敍述得非常詳備。這怎能和些才器短淺,在一先生面前互爭得失,而柔順自悅的人相比呢? 諸葛亮生在混亂的時代,服膺儒術,立身行事能從從容容合于大道。陸敬輿事奉多疑的君主,駕禦難以馴順的將官;他用正大光明的胸懷對待君主,用誠懇無妄的態度領導將官。譬如駕著駑緩的馬匹,升登陡峻的山坡,在艱險的道路上縱橫賓士,卻沒有差失,這是多麼神奇的事!范希文、司馬君實,遭遇的時代稍為好些,然而在堅貞卓絕真誠信實方面,各有獨特的造詣;他們堅守正道,使社會養成了盛大的風氣,識量也算是很遠大的了!從前劉向稱董仲舒所受師友的薰陶,連子游、子夏都比不上。以我看這四位賢者,雖然比不上伊尹和呂尚,必定比董仲舒強。只可惜我不能如劉向父子一樣來論定他們的優劣罷了。 自從朱子表彰周子、二程子、張子,以為他們的學說是上承孔子、孟子的道統,後代的人君、宰相、老師、大儒,深守他們的說法,沒有人能夠改變。乾隆年間,大儒相繼而出,訓釋經籍,考辨詳博,超過了以前的賢哲,別立標幟,叫做“漢學”,排斥宋代周、程、張、朱等五子的理學,認為他們不應該獨受尊崇。而篤信五子學術的人,亦摒棄漢學,認為漢學支離破碎,有害于大道;爭辯沒有完了的時候。我看五子立說,大的地方,多和孔子之道相合,怎麼可以非議呢?他們解釋經書,小有不妥當之處,應該拿近代對經書的解說來作輔助,又可以排棄他人的說法而自囿嗎?這兩派人,也都很可笑。 西漢的文章,像揚雄、司馬相如的雄奇偉大,這是天地間強勁之氣,獲得了陽剛美的作品;這是天地間的義氣。像劉向、匡衡的淵深美好,這是天地間溫厚之氣,獲得了陰柔美的件品;這是天地間的仁氣。東漢以後,在博雅方面,並不比古時遜色,但是風格和骨力稍為衰弱了。等到韓愈、柳宗元相繼而起,把揚雄、司馬相如的雄奇萬變,完全用在記述小事物的短篇之中,這怎能說不神奇呢!歐陽修、曾鞏,作文皆取法韓文公,但是文章的體質,和匡衡、劉向相接近。由此看來,文章的變化,不可能研究透徹;總而言之,不會超出這兩個途徑,即使再過一百代,也是可以預知的。 我抄錄古今詩,從魏晉到國朝,共選錄十九家。大概說來,詩的途徑是很廣泛的,各人的嗜好趨向,要看他的性情接近於那方面而定。譬如許許多多的佳餚美味,擺在餐桌上,只要選取適合自己口味兒的,吃飽就算了。如果一定要窮盡天下的佳餚,遍嘗以後才能供給一餐的需要,那是大惑的事;一定要強勉天下人的口舌,都來效法我的嗜好,那是大愚的事。莊子曾經說過:“大惑的人終生不能瞭解,大愚的人終生不能明白。”我在這十九家中,又篤守其中

《中庸》心得体会

读《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全书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一至九章,说明中和即是中庸之道。 十、十一两章,说明“和而不流,至死不变”之谓强,将和阐明清楚。 十二至十五章,指示中庸之道,应从“忠恕”入手。 十六至十九章,说明“忠恕”之根本为“诚”字。 二十、二十一两章,引申“诚”字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二十二至二十六章,阐明“至诚”的功效。 二十七至三十二章,赞周公、孔子之成就,阐发“至诚”之能完成圣业。 三十三章,至诚由于“慎独”做起,而归结于“无声无臭”之上天,旨在养成至诚至圣之至德。 传统典籍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之中给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改变。阅读《中庸》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中庸》是一部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儒学经典,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问思辨行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深化认识,加强理解,并坚定的实行。在这个过程中,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我觉得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我们中山大学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训,就蕴含着对每一个中大人的殷殷期盼:掌握科学的方法,勤勉钻研,运用所学服务社会,坚定的为理想而奋斗。 在做人方面中庸提出“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于是提出“三达德”即智、仁、勇。并给出了培养这三种通行天下的品德的方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大学生活中,重要的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包括自己与远在家乡的父母,与老师,与社团同事,与同学等不同人的关系。在阅读《中庸》中,我仿佛听到了来自圣贤的谆谆教导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挺经

挺经 卷一内圣 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私,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 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丽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宜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趋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惟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 修己治人之道,止“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四语,终身用之有不能尽,不在多,亦不在深。 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于德者,约有四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孔彦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知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已。

《中庸》读书笔记范文五篇

《中庸》读书笔记范文五篇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1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 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 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

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2 #儒家一直倡导“中庸”的理念和发掘这样的人才,不仅是在为治学做贡献,为了儒学长久的发展,也是为了这个社会能够长久地延续下去,并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来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为了儒家、为了社会、为了天下百姓的“致中和”者所做出的贡献成就。儒家能够几次经历重创后仍然能够屹立发展流传至今,在思想道德哲学等各个领域绽放光芒,也就是在经历无数儒家人励精图治,在自我教育和社会融合后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 自我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自我价值的中和,体现致中和的社会价值。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儒家世代学子秉承这样的原则理念,才能有儒家今天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伟大的人有伟大的力量,而这样伟大的人源自于教育的力量。 北宋程颢、程颐这样评级:“《中庸》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合为一理。”纵然《中庸》有千万言语,总是万变不离其宗。不遗余力地倡导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儒家的学子,也是为了社会千千万万致力于学习和研究的人,能够在《中庸》的影响之下,能够以所学到的中庸之道来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全面的发展仁、义、礼、智、信,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人人都

孔子的中庸思想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2019年精选作文

孔子的中庸思想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 《中庸》历来被理解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孔子的中庸思想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庸”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不仅维系了封建社会的稳定与秩序,而且作为一种观念,曾以一种超越时代的力量,渗透于人们日常的观念、习俗、思维方式之中,并对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中庸思想的起源 中庸思想萌发于中国古代时期,它来自于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推崇。在我国古代的弓箭文化中,旗帜是军队的标志,代表了军队中的指挥权;“中”是旗杆之正,人们以旗为号召,在人们的聚集之地,旗帜常常在人们集体活动的中心,所以“中”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中,“中”有三重含义,“中礼、时中、适中”,“中礼、时中、适中”,中庸的“中”正是把上述几种意思抽象、提炼、升华而得来。使得“中”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规则、标准的意义。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基本观点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生活时期正经历着“礼崩乐坏”的社会剧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孔子对中庸做了“过犹不及”、“和而不同”的表述,这说明中庸兼

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孔子中庸思想的一个来源是“尚中”的观念,这个概念在氏族社会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孔子总结了前人的“中和”、“尚中”、“和同”的思想,将“中”与“庸”联系起来,提出了“中庸”的思想,中庸思想便由此产生。“中庸”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在《论语?先进》中,孔子对中庸概念做了“过犹不及”的解释。孔子认为保持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关键所在,从而提出对待事物必须坚持适度、合宜的原则和方法。“中庸”就是“执中两用”,要求人们言行符合礼节。结以上各种解释,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始终坚持。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种方法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孔子认为要做到中庸,就要遵循因时、因事而变通的原则,即做到“时中”。意思是处理事情要审时度势,随事情的变化而改变方法,做到适中、适宜。中庸思想的最终目的就是“致中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达,即达到了和谐的状态。中庸思想极力推崇“至诚之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事求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度”,要求人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做事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这也是中庸思想所追求的意义。 三、孔子的中庸思想对现代教学方法的启示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

古代经典中关于君子言行举止的名言警句大11

古代经典中关于君子言行举止的名言警句大全(11)●君子之于善也……临义而思利。——苏轼《思堂记》●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后之君子,盖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苏轼《伊尹论》 ●君子之为善,非特以适己自便而已,其取于人也,必度其人之可以与我也。苏——轼《刘恺丁鸿孰贤论》●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苏轼《屈到嗜芰论》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 ●君子以礼治天下之分……君子以义处天下之宜……君子以信天下之惑……此三者足以成德矣。——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君子不以为愧者,所职大也。自尧舜以来,未之有改。——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 ●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

中,而发于咏叹。——《南行前集叙》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非以其智能知之,强能行之也。以其功兴而民劳,与之同劳,功成而民乐,与之同乐,如是而已矣。富贵安逸者,天下之所同好也,然而君子独享焉,享之而安。——苏轼《既醉备五福论》 ●君子之仕也,以其才易天下之养也。才有大小,故养有厚薄。苟有益于人,虽厉民以自养不为泰。是故饮食必丰,车服必安,宫室必壮,使令之人必给,则人轻去其家而重去其国。——苏轼《滕县公堂记》●君子之欲有为于天下,莫重乎其始进也。始进以正,犹且以不正继之,况以不正进者乎!——苏轼《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 ●君子道大而不回,言出而为则。事父能孝,故可以事君;谋身必忠,而况于谋国。然而言之虽易,听之实难,论者虽切,闻者多惑。——苏轼《明君可与为

孔子_中庸_之提出

孔子“中庸”之提出 张荣荣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安徽合肥 230091) 【摘要】“中庸”已成为人们行为处事的重要思想和准则。本文概述了孔子“中庸”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阐释了孔子“中庸”思想理论渊源及逻辑起点:首先,原始巫术图腾时代向人本位转变的观念为孔子“中庸”提供了思想基础;其次,深远的历史文化及优秀的思想成果为孔子“中庸”提供了理论渊源;再次,社会动荡致使思想纷繁杂乱,基于历史现状,人们渴望能拥有统一理论来指导生产生活;第四,“尚中”观念成为孔子思想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孔子;中庸 马克思认为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并由社会存在决定。[1]社会历史产生相应社会反映,人们对所处时代做出哲学思考,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然,“中庸”思想于先秦动荡时期孕育而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及中央集权的政权结构是孕育“中庸”思想理论的社会土壤。任何一种思想的诞生、确立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其思想的衍生、发展也定有其轨迹可循。孔子面对当时变动的社会环境勿忘勿助其长(《孟子?公孙丑上》),冷静观察,总结规律,借鉴前人的思想和智慧,提出“中庸”的适时思想。“中庸”思想在其后来思想学说不断地演进和发展中逐渐确立了其核心地位。 一、孔子提出“中庸”的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周室式微,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旧体制、文化观念渐趋瓦解,新格局尚未成形,社会变动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皆有体现。如此社会,生于其中的孔子喟然叹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一词首次提出。 政治上,当时诸侯争霸、天下失去了应有秩序。诸侯各国发展失衡,突出表现便是周王室衰落、诸侯国崛起与纷争。东周天子大权旁落,徒有虚名,驾驭不了旗下诸侯,他们彼此争霸,连卿大夫及其家臣也效法诸侯出现凭借占据自己采邑领地闹独立的局面。孔子深谙社会动荡危险,警示各等级:“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目睹这些,孔子寻找根源,加以反思,意欲恢复具有中庸意蕴的周礼。 其次,经济上私田代替公田,初税亩代替井田制,生产发展促进个人意识及家庭意识的觉醒与维护。西周末战国初,铁器、牛耕的广泛采用使生产力较大提高,新兴地主阶级采用“与之分货”(《管子?乘马》)的分租制,奴隶“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吕氏春秋?审分览》),使得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井田制遭破坏,代之土地的私有。随着生产力的改变,古代奴隶制中人们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原始巫术图腾时代渐被维护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秩序、宗族模式代替,同时义、利矛盾随之突显。孔子看到当时统治阶级为利益置民众于不顾,无度剥削百姓便感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只知追求功利置伦常之理于不顾之人缺乏教养,势必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为调和“君子”与“小人”间的冲突与矛盾,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仁”学体系作为“礼”的理论基础,使内“仁”与外“礼”、内圣与外王渐而合一。孔子思想核心之“仁”,认为要达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理想状态必由之路是行“中庸”。 二、孔子“中庸”的理论渊源 孔子批判并保留周制“天人合一”的信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礼记?中庸》)。他充分吸收先人优秀思想,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提出“中庸”的学说。就理论渊源言,孔子是承继了夏、商、周三代文化精神基础的“中庸”观念。当然,主要是为解决实践性伦常之教及与天道的关系问题,这在社会习俗、文化传承等方面有所体现。 首先,原始巫术图腾时代向人本位转变的观念为孔子“中庸” 提供了思想基础。周王室认为“商无德而国亡”(《尚书?康浩》),孔子极推崇周公之典,把道德标准当作贵族君子所志、所据的至极理想人格,把努力提高心性作为达到与天地为一、宇宙同体至极境地的必修门径。“礼”原本作为祭祀祖先神的仪式渐使社会愈加富有秩序,氏族成员聚在一起载歌载舞,“致其敬于鬼神”(《礼记?礼运》),也使人民更加归顺。在孔子“中庸”体系之中,“礼”是核心观念“仁”得以实现的保障:“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若说“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核,那“中庸”便是使内容(仁)同外在形式(礼)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其次,深远的历史文化及优秀的思想成果为孔子“中庸”提供了理论渊源。孔子极好地表现并发展了夏、商、周的思维方式及理论成果,特别是同时代老子“道”的思想。尧的“允执其中”,周公的“中正”、“中德”,《周易》的“中行”及晏婴的“中和”等,这些无不成为孔子“中庸”思想的重要源泉。 商末周初,社会矛盾突出,思考、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王及先哲们“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审人情”,完成中哲史上奠基性著作《周易》。《周易》对前夏《连山易》及商《归藏易》中人们“群”形态的矛盾作用的认识予以承继和发展,开启了中国哲学宇宙生成论的理路,也成为三道(即天、地、人)统一的系统论思维模式。 与此同时,因强调敬德广业、崇德修业,确立了性善论的道德哲学和创造生命的价值系统。当时人们虽受夏商周以来祖宗崇拜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沉溺于其偶像式的崇拜,然恰恰是这种土壤孕育了“中庸”文化。 文明初期,氏族发展不平衡性尚不明显,氏族间相互作用中主、次矛盾不突出,这从箕子“五行”理论中可得。西周末年,社会矛盾再次尖锐,太史伯在肯定箕子五行思想前提下看到金、木、水、火、土间相互关系的主次之分,这时期伯阳父又总结出阴阳二气,并用其间相互作用认识和分析对象,强调统一体两方面的协调对统一发展的重要。此后,《易经》与五行并用,但思想体系仍各有侧重。儒家思想体系较重《易经》认知模式,道家思想体系则重五行。儒家与道家各有不同又相互补充,然正是二者皆崇尙中和的特征使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主干,支撑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把握《易经》和五行两种认知模式,将二者有机统一,对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庸”思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易经》及“五行”,加之老子“道”与“德”学说,与孔子“中庸”内在相通,与战乱纷争中人民社会安定统一愿望整体相合,从总体上反映了上古生活,保留了丰富史料。天道与人事、自然与社会,自然变化律则与社会人事条理相互联系,强调两者的同一及相互感应,强调从大的空间与长的时间考虑问题,以及自然与社会人事相互平衡与和谐。老子的自然之道虚其心,孔子人伦之用诚其心,正是二者与孔子人伦之用的相合才成为不悖的人“道”、宇“道”,世界观、宇宙观由以鬼神为中心的巫术图腾时代向自然、人道的转变才终得以完成。可以说,是“中庸”思想的助推,一切才得以完成。无论哪家学说,其讨论对象无不以“人”作为主体谈及,“人”为学说间相通提供依据。取“中”成为中华民族历来择取的理想状态,也成为各家学说联系的纽带。 101 《新西部》2013.20期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是学习国学经典《中庸》的心得体会,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在今年暑假有幸在李校长的引导下欣赏了此书。我的心灵如开启了一条缝隙,智慧的阳光使我顿悟,现将自己的一点点片面的看法写下来,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赐教,给予包涵。 《中庸》从字面上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通过读此书,让我认识到了它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作文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的文化,但内层确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从大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许多懵懂的心灵探索真实、正确的生命轨迹。作

为教师、长者,我们的确比孩子更深切、更准确的了解了生命,但我们当中又有几个真正的寻到了最本真的道、最准确的道呢?或许,很多人与我一样仍在寻找。有句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这个极具震撼的称谓响彻在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心头时,我们又是否扪心自问敢不敢承负如此之巨的挑战。 作为敬德修业的君子应谨言慎行、战战兢兢,通常,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容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一旦自己独处时,就会丧失警觉心,从而做出不该做的事。却不知,人间私语,天若惊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可自欺欺人啊!我们都见过走钢丝这一杂技,走钢丝就象征我们一路的修行,身下是万丈深渊,每走一步都要胆战心惊,因为稍不留神,必会坠崖身亡,心念稍不注意,也会被外界欲望、名利勾引而堕入地狱之门,人往往忽略一些细节,其实,在最隐微之处更易显现,就如同黑暗之中一点灯火,却是那么清晰明亮。俗语讲:细节决定成败,多少人不注重细节,从而导致人生惨败,与机缘擦肩而过,由于一时疏忽,结果满盘皆输。给人生带来败笔,更甚者带来生命之忧。又有多少人谨小慎微,保全生命,赢得机会,所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英国青年和德国青年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并从钱上跨过去;而德国青年却两眼放光,兴奋异常的捡起来。十年之后,再相遇时,英国青年一事无成,贫穷落魄;而德国青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从这个故事中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 本文从《论语》文本“雍也”篇章出发,论述“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文章引用历史上的儒家名人对“中庸”的解读,认为“中庸”思想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以一贯之的大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其充分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处理社会生活各种关系,致力于培养理想人格、提高心性修养,努力达到与天地为一、宇宙同体的止于至善之境界。 标签:中庸;论语;执两用中;中道;仁 “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以一贯之的大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整部书都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及其运用。《论语》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以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各种关系,致力于培养理想人格、提高心性修养,努力达到与天地为一、宇宙同体的止于至善之境界。“中庸”的思想方法本应是至高无尚的思想方法,只是时处今日,时代变迁,已久不为人们所理解,甚或曲解。本文从《论语》文本的“雍也”篇首章出发,论述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一 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中庸之道是儒家中庸思想以一贯之的方法论,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庸思想的形成以后,在后来的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直为民族精神构建、民族智慧繁衍、民族文化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中明确提到“中庸”一词的仅有此一处。即便是直接论述“中庸”之道的也只有两次,一次是上面《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另外一处就是《论语?子路》中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那么,“中庸”一词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这唯一一次在《论语》中的体现,能否表现出孔子精神精华之所在呢? 孔颖达注:叹中庸之美,人寡能久行,其中庸之德至极美乎! 郑玄注:中庸之道为之美,故人罕能久行。 程颐注最为简要:“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注: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 张居正注:至,是极致。鲜,是少。子思引孔子之言说:“天下之事,但做的过了些,便为失中,不及些,亦为未至,皆非尽善之道。惟中庸之道,既无太过,亦无不及,只是日用常性,而其理自不可易,乃天理人情之极致,尽善尽美而无以复加也。然这道理,人人都有,本无难事,但世教衰微,人各拘于气禀,囿于习俗,而所知所行,不流于太过,则失之不及,少有能此中庸者,今已久矣。” 钱穆对“中庸”作了这样的解释:“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人所易具。故中庸之德,乃民德。其所以为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中庸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摘要: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无数先贤们的研究探讨后,我们更应该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其在当下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关键词: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中和诚天理和平包容和谐 作为儒家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之道已经随着儒学的发展深深深入到了中国每一个元素当中,成为构成社会与文化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环境的成员,都无法摆脱中庸之道的影响,它会影响你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你的人生抉择。因此,无论是对于社会成员,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正确认识并合理运用中庸之道,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抉择。了解并充分利用中庸之道,对当下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要想真正了解一部传世之作,我们必须从它的起源开始说起。中庸的思想起源很早,人们认为中庸之道最早起源于《尚书》,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这样一句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尚书·洪范》的记载中,箕子提出的:“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也同样是“中”的反应,我们通常将此作为中庸思想的源头。具体到“中庸”一词,它最早出现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位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作为能够让圣人都推崇备至到如此地步的儒家典籍,它同样受到了历朝历代儒学家的追捧和研究,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庸之道得以在研究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对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众多的朝代中,宋代文学工作者的研究对中庸的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宋代是儒学发展的“第二期”,《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合成为四书,理学大家朱熹为之作注,成《四书章句集注》,在宋以后,四书更是被用作开科取士、选拔政府官吏的教科书。在宋代众多的文学工作者中,不仅出现了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研究者,甚至更是出现了将儒家文化推向更高层次的的程朱等人,伴随他们出现的改进版的儒家文化—程朱理学。 在对中庸的研究上,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北宋最早表彰和诠释中庸的文学工作者之一,司马光曾经著有《中庸广义》,虽然已经散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南宋卫缇所作的《礼记集说》中的残简断章见其大概。其实,司马光对中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和”的研究上,他认为所谓的“中和”,指的是对《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结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一句的解释引发的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司马光看来,人心是最微妙的,也是最难揣摩把握的,君子之学之所以贵就在于在“治心”,所以在对中和的诠释过程中,司马光对于心显得尤为重视。在《中和论》中,司马光曾经对作为中庸思想起源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