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经济生活》曲线题专题

高三《经济生活》曲线题专题
高三《经济生活》曲线题专题

.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曲线题专题

一、题型特点

经济曲线试题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新颖灵活等特点,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科学性、敏捷性、发散性。因此,在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以近几年高考为例,其中,广东卷、北京卷、山东卷、上海卷中分别考查了“微笑曲线”、“平均成本曲线”、“总产量曲线”、“需求曲线”、“收益曲线”等内容。

二、认识经济曲线图

做经济学曲线题关键是读懂曲线,基本方法是:观察随着横坐标(自变量)的变化,纵坐标(因变量)的取值会有什么变化,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例外,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横坐标为因变量,纵坐标为自变量

经济曲线的变化状态就是自变量和因变量内在变化规律的外在表现,一般有三种情况:二者成正向变化;二者成反向变化;在临界点前成正向变化,在临界点后成反向变化,抑或相反。

(一)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习惯上用横坐标表示需求量,纵坐标表示价格,那么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需求定律就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曲

线,这条曲线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向右

下倾斜”。特别注意在需求曲线中横坐标

. 表示因变量,纵坐标表示自变量。

需求曲线表达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需求弹性

A的需求弹性小

B的需求弹性大

A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较小

B对价格变动反应较大

A属于生活必需品

B属于高档耐用品

【高考真题】

(2008年山东卷15)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思路解析】首先根据需求曲线最基本特征“向右下倾斜”,即可排除B、D选项,再假设商品价格不变,则补贴前对家电的需求量要小于补贴后对家电的需求量,则可判断曲线d1在d2的下方,所以正确答案是C。

(二)供给曲线

1、供给量变动曲线

即商品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下波动而增减

【知识点击】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①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压缩生产,减少产量;

②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扩大生产,增加产量。

2. 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即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国家政策等因素引起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左右移动,称之

为线移动。

(三)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如图所示:P0就是均衡价格,指的是当商品的价格为P0时,供求平衡。

当商品的价格为P 1时,供过于求;

当商品的价格为P2时,供不应求。

【例题】右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商品供求量(Q轴)随价格(P轴)变化的情况。其中,曲线D为需求曲线,曲线S为供给曲线,两曲线交点为E,E点对应的价格与数量分别是P0和Q0。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推断

①价格在P2时,该商品买方竞争,市场处于卖方市场

②价格在P1时,生产者会提高物价,并寻求增加产量

③曲线S不变,居民收入增加,E点将向右下方移动

④需求D不变,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E点将向右下方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四)总产量曲线

总产量曲线是先上升而后下降的曲线(如图)它表示:在

其它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会使总

产量增加,但当劳动量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

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这也就是收益递减规律,它对于企业的生产(劳动力增加过多会使生产率下降)、农业的生产(在有限的土地上盲目密植会造成减产)及政府机构改革(人员过多会降低行政办事效率)等具有重要的启示。

【高考真题】

(2006年北京文综卷第24题)经济增长可用以下函数式表示:Y=F(K、L、A、R-----)。公式表明,国内生产总值(Y)的大小取决于资本(K)、劳动力(L)、技术(A)、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R)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水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需

要加大投入比重的要素是()

A.K B.L C.A D.R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正确理解和区分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加大K,L,R的投入;集约型增长方式主要靠加大A的投入。题干中A的指的是技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采用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选C。

(五)收益曲线

证券投资的目的对于不同的投资者可能有所差

异,但获取收益是最主要的目的,但证券投资也和

其他投资形式一样,也是一种风险投资,证券投资

的收益就是在一定的风险前提下实现的,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风险和收益往往是同方向变化的,风险高的投资收益率高,风险低的投资收益率低。

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介入而逐渐降低收益。由于投资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逐渐降低,这正好体现了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面的理论。

【高考真题】

(2008上海卷10)投资者在配置资产组合时需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取舍。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不投资股票,风险和收益均为零

B.投资股票越少,风险越小收益越大

C.投资股票越多,风险和收益就越大

D.恰当的资产组合,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注:曲线上圆点为投资者投资总额中购买股票所占百分比。

【思路解析】任何投资行为都是一种风险投资,都会存在风险,所以排除A。股票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所以投资股票越少,风险越小但收益也小,故排除B。恰当的资产组合可以降低风险,但并不意味风险最小收益最大,故正确答案是C。

(六)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

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

题(如图)。现在,假定一国现有资源用来

生产两种产品X(消费品)和Y(资本品)。

如果全部用来生产X产品,可生产OD单位;

如果全部用来生产Y产品,可生产OA单位;如果同时用来生产X和Y两种产品,则可能有各种不同的X与Y的产量组合。将X和Y的各种不同的产量组合描绘在坐标图上,便可得出生产可能性曲线。

【高考真题】

甲乙两国在粮食和肉类上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分别如图(甲国)(乙国)所示(甲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粮食800千克或肉类600千克,乙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粮食1000千克或肉类1200千克),如果甲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甲国拥有生产肉类的比较优势

②乙国拥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

③甲国应主要生产粮食

④乙国应主要生产肉类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思路解析】从劳动生产率看,乙国在粮食生产和肉类生产上占绝对优势。但是,乙国在粮食生产上的优势是甲国的1.25倍,乙国在肉类生产上的优势为甲国的2倍,乙国在肉类生产上的优势更大,因此,乙国拥有生产肉类的比较优势,乙国应主要生产肉类;同理,甲国虽然在粮食和肉类生产上均处劣势,但在粮食生产上的劣势相对更小,即甲国拥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甲国应主要生产粮食。故正确答案选C。

(七)平均成本曲线

用横坐标表示年产量,纵坐标表示平均成本,可以

看出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如

图),它表明: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

少后增加。即随产量增加,规模收益递增,平均成本减

少;而后随着产量增加,规模效益递减,平均成本增加。曲线上的最低点M点为企业最佳生产规模,此时,企业平均成本最低。所以OM的含义应为企业经营的最佳规模。

【高考真题】

(2006年广东省政治卷第11题)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兼并的基本动机之一。某行业一家年产量为200万吨的企业正在对四个兼并方案进行讨论。从最能降低平均生产成本看,根据图,该企业应该

A.兼并一家年产量为200万吨的同行

B.兼并一家年产量为100万吨的同行

C.兼并一家年产量为300万吨的同行

D.兼并一家年产量为400万吨的同行

【思路解析】

如图所示,该企业年产量为300万吨时,其平均生产成本最低为100万吨,而目前本企业年产量为200万吨,故兼并一家年产量为100万吨的企业最能减低生产成本。【答案B】

(八)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曲线是上世纪50年代诺贝

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

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

的一种学说(如图)。

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

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高考真题】在我国,要促使上题图中“拐点”出现,必须

A.取缔污染重的企业,加大治污力度

B.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C.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思路解析】根据库兹涅茨曲线可知,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不同阶段,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程度不同,促使“拐点”出现,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答案C】

(九)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如图)分成左、中、右三段,

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属于全球

性的竞争;右边是营销,主要是当地性的

竞争,曲线在中段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如此整个曲线看起来像是个微笑符号。

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发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高考真题】

(2006年广东卷16)“微笑曲线”(如图)表明:在产品的国际分工链条中,从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制造,到加工组装、营销等不同的环节,所获得的利润率不同。在广东省2005年的贸易出口总额中,大约70%属于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的加工贸易。为了爬上“微笑曲线”的右边,广东省在对外贸易方面应该

A.大力发展自主品牌

B.放弃商品贸易,发展劳务与技术贸易

C.提高加工组装产品的出口价格

D.加大研究与开发力度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题,即全面解读“微笑曲线”的内涵,另外要注意设问的角度是为了爬上“微笑曲线”的右边,从图表反映的具体内容来看,当前我国主要处于加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