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的质量标准

活性炭的质量标准
活性炭的质量标准

活性炭的质量标准

活性炭的质量随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和后处理等的不同而异,质量要求也随应用的不同而异。一般按活性炭的用途制订相应的产品标准,包括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目前国际上主要的活性炭标准化组织及标准有: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 American Society forTesting andMaterials)及其标准,美国自来水工程协

会(AWWA AmericanWaterWorksAssociation)及其标准,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FDA Codex)及其医药和食品级活性炭标准等。ASTM标准是目前最为活跃的活性炭标准,每五年修订一次,且根据实际发展需要,不断提出新的活性炭标准[6]。中国的活性炭品种经过约半个世纪左右,已从原来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个,但进入全国统一标准的为数不多,绝大部分仍然是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有一部分是生产和使用企业相互约定的标准。

我国的活性炭标准分为木质活性炭标准和煤质活性炭标准。对照两类活性炭国家标准的试验项目,这两类活性炭各有22个试验项目,其中方法基本相同的有7项,项目相同而方法差异较大的有4项,完全不同的有11项。造成试验项目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活性炭用途不同:如木质活性炭中的味精精制用活性炭,除常规项目外,有铁含量的试验项目;糖液脱色用活性炭有焦糖脱色率,氯化物、铁含量、酸溶物等的试验项目;针用活性炭则有硫酸奎宁吸附值、未炭化物、氰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硫酸盐、酸溶物、铁含量、重金属含量等试验项目。而煤质颗粒活性炭类中的防护用活性炭除常规项目外,另有苯蒸气防护时间、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水容量等试验项目。这两类活性炭的试验项目各有针对性,在对活性炭的性能试验中可互相补充。

来源:活性炭网更新时间:2011-12-27

椰壳活性炭国家实用实用标准

供应活性炭网,椰壳活性炭国家标准 椰壳活性炭用途:目前椰子壳活性炭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除氯、除藻、吸氧、催化载体方面效果最好的一种活性炭,可用于净水器、虑芯填充物等净水设备;可用于碳浆法,堆浸法和黄金提取以及冶金工业中贵金属的分离和提取,也可用于水质净化。果壳活性炭,椰壳活性炭性能:产品选用优质椰子壳为原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强度高,吸附性能高等优点,产品规格齐全,有不规则破碎和小颗粒等几个大类果壳活性炭,椰壳活性炭注意事项:1、活性炭在运输过程中,防止与坚硬物质混状,不可踩、踏,以防炭粒破碎,影响质量。2、储存应储存于多孔型吸附剂,所以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都要绝对防止水浸,因水浸后,大量水充满活性空隙,使其失去作用。3、防止焦油类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应禁止焦油类物质带入活性炭床,以免堵塞活性炭空隙,使其失去吸附作用。最好有除焦设备净化气体。4、防火活性炭在储存或运输时,防止与火源直接接触,以防着火、活性炭再生时避免进氧并再生彻底,再生后必须用蒸汽冷却降至80℃以下,否则温度高,遇氧,活性炭自燃。 果壳活性炭,椰壳活性炭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一、果壳活性炭椰壳活性炭用于精制气体的用例还很多,例如防毒面具、过滤嘴、冰箱除臭器、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等,都是利用活性炭卓越的吸附性能,将精彩文档

气体中有毒成分、对人体不利的成分或有臭味的成分除去。例如,在过滤嘴中加入100~120ng活性炭以后,见表3-6-2,就能将烟气中对人体有害的成分除去很大一部分。 二、、化工厂、皮革厂、造漆厂以及使用各种有机溶剂的工程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各种有机溶剂、无机及有机硫化物、烃类、氯气、油、汞及其他对环境有害的成分,可以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以后再排放。原子能设施中排出的气体中,含有放射性的氪、氙、碘等物质,必须用活性炭将它们吸附干净以后再行排放。煤、重油燃烧生成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它们是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的有害成分,也可以用活性炭将它们吸附除去。 三仪器室、空调室、地下室及海底设施中的空气,由于外界污染或者受密闭环境中人群活动的影响,常含有体臭、吸烟臭、烹饪臭、油、有机及无机硫化物、腐蚀性成分等,造成精密仪表腐蚀或影响人体健康。可用活性炭进行净化,除去杂质成分。 四、气相吸附中常使用颗粒活性炭,通常是让气流通过活性炭层进行吸附。根据吸附装置中活性炭层所处状态的不同,吸附层有固定层、移动层和流动层几种。但是,在电冰霜和汽车内的脱臭器之类小型吸附器中,依靠气体的对流和扩散进行吸附。除了颗粒活性炭以外,活性炭纤维和活性炭成型物也正在气相吸附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椰壳活性炭技术指标 粒度6-50目任选碘吸附值mg/g 950-1100 强度℅≥90 干燥减度℅≤10 灰份%≤10 精彩文档

活性炭标准大全

活性炭标准大全 发布日期:2010-12-07 来源:活性炭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工业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国家标准制定了不少法规和标准1 GB/T 7702.10-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 活性炭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工业行业应用非常广泛 国家标准制定了不少法规和标准 1 GB/T 7702.10-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蒸气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 2 GB/T 7702.6-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 3 GB/T 7702.7-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 4 GB/T 7702.8-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5 GB/T 7702.9-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着火点的测定 6 GB/T 20449-2006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方法 7 GB/T 20450-2006 活性炭着火点测试方法 8 GB/T 20451-2006 活性炭球盘法强度测试方法 9 GB/T 13803.2-1999 木质净水用活性炭 10 GB/T 13803.1-1999 木质味精精制用颗粒活性炭 11 GB/T 13803.3-1999 糖液脱色用活性炭 12 GB/T 12496.4-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含量的测定 13 GB/T 12496.5-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活性)的测定 14 GB/T 12496.16-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氯化物的测定 15 GB/T 17665-1999 木质颗粒活性炭对四氯化碳蒸气吸附试验方法 16 GB/T 12496.12-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17 GB/T 13803.4-1999 针剂用活性炭

活性炭技术参数定义说明

技术参数说明 一、活性炭吸附力的作用指标: 1.碘值(400~1300):是指活性炭在0.02N12/KL水溶液中吸附的碘的量。碘值 与直径大于10A的孔隙表面积相关联。 活性炭价格高低,碘值是判断的标准之一。 2.丁烷值:丁烷值是饱和空气与丁烷在特定温度和特定的压力下通过炭床后,每 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的丁烷数量。 3.灰粉(6-16):活性炭的灰粉有两种,一种是表面灰粉,另外一种是内在灰粉, 平时说的活性炭的灰粉是指内在灰粉。 4.水分(<5):是测量碳所含水的多少,即活性炭中被吸附的水的重量的百分比。 5.硬度:硬度值是指颗粒活性炭在RO-TAP仪器中对钢球衰变运动的阻力。硬度 是测量活性炭机械强度的指标。 6.四氯化碳CTC(%):四氯化碳值是总孔容的指示器,是用饱和的零摄氏度的 CCI4气流通过25度的炭床来测量的。即活性炭吸附功能靠的是四氯化碳值,测定方法是用活性炭吸附四氯化碳,测量出来的结果就是活性炭的吸附率。一般活 性炭四氯化碳值最高是80.北京和河北的活性炭厂家有80%以上能够达到60%。 7.糖蜜值 糖蜜值是测量活性炭在沸腾糖蜜溶液的相对脱色能力的方法。糖蜜值被解读为孔 直径大于28A的表面积。因为糖蜜是多组分的混合物,必须严格按照说明测试 本参数。糖蜜值是用活性炭标样和要测试的活性炭的样品处理糖蜜液,通过计算过滤物的光学密度的比率而得。 8.堆积重(400-600):堆积重是测量特定量炭的质量的方法。通过逐渐把活性炭 添加一个有刻度圆桶内至100cc,并测量其质量。该值被用于计算填充特定吸附 装置所需活性炭数量。简单地说,堆积重是活性炭每单位体积的重量。 9.颗粒密度 颗粒密度是每单位体积颗粒炭的重量,不包括颗粒以及大于0.1mm裂隙间的空 间。 10.亚甲蓝(100-300) 亚甲蓝值是指 1.0克炭与1.0mg/升浓度的亚甲蓝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的亚

活性炭质量标准

1. 目的: 制定活性炭质量标准。 2. 范围: 化验室。 3. 职责: QA/QC 负责人、化验员。 4. 内容: 质量标准:(企业内控标准) 检测方法 1 性状: 1.1 仪器与用具:培养皿、玻璃试管、电子天平、量杯 1.2 操作方法:称取本品1~2g ,置培养皿内,观察为黑色粉末,无臭,无味;称取本品适量,置

25ml洁净试管中,做溶解性试验,本品不溶于一般溶剂。 2 亚甲基蓝吸附量 2.1 仪器与用具:培养皿、玻璃试管、电子天平、量杯 2.2 操作方法:称取0.2g测定干燥失重后的样品,加入下列数量的1g/L亚甲基蓝溶液(分析纯30.0ml;化学纯24.0ml),用力振摇15min,放置20min,过滤,滤液颜色不得深于同体积标准对照溶液颜色(取1g/L亚甲基蓝溶液1ml,稀释至1000ml,取与滤液相同的体积比色)。 3 酸度 3.1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烧杯、酸度计、磁力搅拌器 3.2 试剂与试液: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液 3.3 操作方法:称取2.5g样品,加50ml水,煮沸5min,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合并滤液及洗液,加水稀释至50ml。取30ml,照SOP?08?0015测定,pH值应为2.0~ 4.0。 4 干燥失重 4.1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称量瓶、真空泵、真空恒温干燥箱、干燥器 4.2 操作方法:称取本品1.0g,在105℃恒温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0% (照SOP?08?0011测定)。 5 灼烧残渣 5.1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坩埚、干燥器、电阻炉、电炉、通风柜、移液管 5.2 试剂与试液:硫酸 5.3 操作方法:精密称取本品0.5g,照SOP?08?0013测定,遗留残渣不得过7.0%。 6 氯化物 6.1 仪器与用具:纳氏比色管、量杯、移液管 6.2 试剂与试液:稀硝酸、硝酸银试液(具体配制分别见SOP?08?0041、SOP?08?0026) 6.3 操作方法:取酸度项下的滤液10ml,加水稀释成200ml,摇匀;分取20ml,再加稀硝酸10m1,再加水使成约40m1,摇匀,即得供试溶液;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0.0ml同法制成的对照液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使成50m1,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所产生的浑浊,不得更浓(0.2%)。 参考标准:GB/T 12496-1999

活性炭吸附脱附及附设备选型详细计算

目录 1. 绪论 (1) 1.1概述 (1) 1.1.1有机废气的来源 (1) 1.1.2有机物对大气的破坏和对人类的危害 (1) 1.2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现状及进展 (2) 1.2.1 各种净化方法的分析比较 (3) 2 设计任务说明 (4) 2.1设计任务 (4) 2.2设计进气指标 (4) 2.3设计出气指标 (4) 2.4设计目标 (4) 3 工艺流程说明 (6) 3.1工艺选择 (6) 3.2工艺流程 (6) 4 设计与计算 (8) 4.1基本原理 (8) 4.1.1吸附原理 (8) 4.1.2 吸附机理 (9) 4.1.3 吸附等温线与吸附等温方程式 (9) 4.1.4 吸附量 (12) 4.1.5 吸附速率 (12) 4.2吸附器选择的设计计算 (13) 4.2.1 吸附器的确定 (13) 4.2.2 吸附剂的选择 (14) 4.2.3 空塔气速和横截面积的确定 (16)

4.2.4 固定床吸附层高度的计算 (17) 4.2.5吸附剂(活性炭)用量的计算 (18) 4.2.6 床层压降的计算]15[ (19) 4.2.7 活性炭再生的计算 (19) 4.3集气罩的设计计算 (21) 4.3.1集气罩气流的流动特性 (21) 4.3.2集气罩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21) 4.3.3集气罩的选型 (22) 4.4吸附前的预处理 (24) 4.5管道系统设计计算 (24) 4.5.1 管道系统的配置 (25) 4.5.2 管道内流体流速的选择 (26) 4.5.3管道直径的确定 (26) 4.5.4管道内流体的压力损失 (27) 4.5.5风机和电机的选择 (27) 5 工程核算 (30) 5.1工程造价 (30) 5.2运行费用核算 (31) 5.2.1价格标准 (31) 5.2.2运行费用 (31) 6 结论与建议 (32) 6.1结论 (32) 6.2建议 (32) 参考文献 (34) 致谢 (35)

活性炭的指标和选择

活性炭的指标和选择 碘值 碘值是指活性炭在 12/KL水溶液中吸附的碘的量。碘值与直径大于10A 的孔隙表面积相关联, 碘值可以理解为总孔容的一个指示其器。 糖蜜值 糖蜜值是测量活性炭在沸腾糖蜜溶液的相对脱色能力的方法。糖蜜值被解读为孔直径大于28A的表面积。因为糖蜜是多组分的混合物,必须严格按照说明测试本参数。糖蜜值是用活性炭标样和要测试的活性炭的样品处理糖蜜液,通过计算过滤物的光学密度的比率而得。 堆积重 堆积重是测量特定量炭的质量的方法。通过逐渐把活性炭添加一个有刻度圆桶内至100cc,并测量其质量。该值被用于计算填充特定吸附装置所需活性炭数量。简单地说,堆积重是活性炭每单位体积的重量。 颗粒密度 颗粒密度是每单位体积颗粒炭的重量,不包括颗粒以及大于裂隙间的空间。颗粒密度是用水银置换来测定的。 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值是总孔容的指示器,是用饱和的零摄氏度的CCI4气流通过25度的炭床来测量的。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被吸附的CCI4的重量直到样品的重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为止。 亚甲蓝 亚甲蓝值是指克炭与 mg/升浓度的亚甲蓝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的亚甲蓝的毫克数。 硬度 硬度是测量活性炭机械强度的指标。重量的改变,用百分比表示。更确切地讲,硬度值是指颗粒活性炭在RO-TAP 仪器中对钢球衰变运动的阻力。在炭与钢球接触过以后,通过利用筛子上的炭的重量来计算硬度值。 磨损值 磨损值是测量活性炭的耐磨阻力的指标。该实验测量MPD的变化,通过百分比来表示。颗粒活性炭的磨损值说明颗粒在处理过程中降低颗粒的阻力。它是通过在RO_TAP机器中将炭样品和钢球接触,测定最终的颗粒平均直径与原始颗粒的平均直径的比率来计算的。 丁烷值 丁烷值是饱和空气与丁烷在特温度和特定的压力下通过炭床后,每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的丁烷的量。 灰分 活性炭中包含无机物,通常是铝和硅。灰分是研磨成粉状的碳在954摄氏度时燃烧3个小时的剩余残渣。从技术角度看,灰分是活性炭矿物氧化物的组分。通常定义为在一定量的样品被氧化后的重量百分比。

活性炭性能指标

1、活性炭的孔隙按孔径的大小可分為三类。 大孔:半径 1000 – 1000000 A。 过渡孔:半径 20 - 1000 A。 微孔:半径 20 A。以下 (1nm=10A。1纳米=10埃) 由椰壳制的活性炭具有最小的孔隙半径。(微孔) 木质活性炭一般具有最大的孔隙半径(大孔),它们用於吸附较大的分子,並且几乎专用于液相中,如水处理用柱状木质活性炭。 煤质活性炭的孔隙大小介於两者之间(过渡孔)。 2、二噁英是类固态物质,分子约长1.8nm,宽1.0nm,厚0.4nm 汞原子的直径大约是320pm=0.3nm(这个"pm"就是皮米了,1pm=10-12米) 活性炭空隙大小要比被吸附的物体的尺寸大一个数量级。 因此对吸附二噁英要选择过渡孔的煤质活性炭。如果吸附重金属则选用微孔椰壳活性炭。 3、性能检验 1、煤质柱状活性炭的物理性能检验一般将煤质柱状活性炭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 强度(有时指机械耐磨强度,有时指抗碎裂强度)、粒度分布、表观密度(或称装填密度)、漂浮率、着火点、挥发物含量等项目归于物理性能检验范畴。 有时将其中的灰分含量和挥发物含量归属于煤质柱状活性炭的化学性质检测范畴。 煤质柱状活性炭的应用目的的不同,对物理性能的要求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不仅指性能指标,还包括项目的数量),例如用于水处理的颗粒煤质柱状活性炭一般要求测试漂浮率、水分、强度、灰分、装填密度、粒度分布等项目,当用户指定采用粉状煤质柱状活性炭时,一般不测试强度和漂浮率;当煤质柱状活性炭用于溶剂回收用途时,一般需检测着火点、水分,强度、装填密度和粒度分布。 (1)、强度:强度是煤质柱状活性炭重要的物理性能测试指标,其测试原理是将煤质柱状活性炭样放在一个装有一定数量不锈钢球的专业盘中,进行时旋转和击打组合运动,运动中煤质柱状活性炭骨架和表层同时受到破坏,测定被破坏煤质柱状活性炭粒度变化情况,用保留在强度试验筛上的颗粒部分所占煤质柱状活性炭样品的百分数作为煤质柱状活性炭的强度,一般煤质柱状活性炭强度测试有专用设备,各种标准中都有专门的规定。煤质柱状活性炭强度指标是煤质柱状活性炭经常测试的物理指

活性炭的选择和使用

接触的生产中大部分产品脱色用活性炭都是一个牌号的针用活性炭。活性炭脱色一般使用极性溶剂,可以吸附分子而不吸附离子。在有机化学论坛看到一篇关于选择和使用的文献,还有不少学问。摘录如下: 影响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因素 1.选择的活性炭质量达不到要求标准 1.1 当前社会,只有不合适的活性炭,已经很少有不合格的活性炭的!主要责任还在使用者,没有选择合适的活性炭。如果你要是说别人的活性炭不合格,你拿着活性炭去仲裁,胜的几率非常少!因为所谓的合格肯定有标准,当前的标准多如牛毛,有在具体行业有国标,有行标,还有企业标准,在fda,jfc(过年中,有点模糊)等等国家还有不同的标准。因此我不打算就活性炭不合格专门说明:一般来说,活性炭不合适会造成一下集中影响,首先是杂质不合适,你是制药,偏偏选择化工用炭,或者食品用炭,结果是颜色也许可以合格,但是杂质含量较高,叫做指标差,也是为什么有针剂用炭等等国标的原因,不是说他们的吸附能力多强,主要是杂质少,纯度高。如果是粉炭,当然是粒度越细越好,因为单纯看,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而且吸附速度越快,因为根据活性炭吸附时间段进行分析,关键吸附时间是杂质从活性炭表面到内部的时间,也就是穿刺时间,当然粒度越小越好了。在这里要求的是活性炭的均匀度,也就是活性炭的粒度越匀越好。而且活性炭的过滤主要靠自身来过滤(滤饼),而且无论多好的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碎炭。 单纯就活性炭的漏炭,我可以就个例进行大概的分析,这里暂不进行详述。需要的话,可以提醒我。 1.2 活性炭中锌盐、铁盐不合格,如铁盐含量较高,可使输液中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变色。(但就上面几种药物,我无话可说,因为我不知道,可能会出现络合的情况出现。大多情况下,还是增加杂质,要是产色,也可能是活性炭的大比表面积配上一定的金属杂质或者重金属杂质,会形成活性炭担载催化剂的出现,在一定的脱色温度下,会产生反应,好多时候,脱色后会出现莫名的杂质,据估计可能就是这中情况(业界内没见到准确的说法)。当然杂

粉状活性炭在垃圾焚烧中的应用及指标

粉状活性炭在垃圾焚烧中的应用及指标说明 粉状活性炭在环保领域有广泛应用,包括生活水处理,工艺品制作,医药催化剂以及垃圾焚烧等。本文着重介绍了粉状活性炭在垃圾焚烧中的应用,并对相关指标进行解释说明。 1.粉状活性炭的市场前景 《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截止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以上。如果达到上述目标,全国应该有300座垃圾焚烧厂。据了解,截至2012年5月,全国(港澳台除外)已运行垃圾焚烧厂有122座,与十二五的目标存在着较大差距。今年以来,我国各地垃圾焚烧项目的上马速度明显加快。南宁市投资10.8亿余元建设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公开招标工作顺利完成;总投资8.13亿元的北京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在大兴区开建;广东四大垃圾焚烧电厂的环评、建设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等。 根据官方资料统计,2013年1~6月全国垃圾焚烧项目招标数量为80个,去年同期仅为29个。按单个垃圾焚烧厂平均日处理量500吨计算,上半年招标项目处理能力达4万吨,而去年同期不足1.5万吨。 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是目前中国建成的日处理能力最大的现代化生活垃圾焚烧厂,日处理垃圾1500吨,后期进行扩容,扩容后日处理垃圾为3500吨。该厂烟气净化采用半干法+喷活性炭+袋式除尘器相结合的工艺,主要使用的活性炭品种为低碘值200目的粉状活性

炭,根据其扩容前数据可知,每天处理1000吨垃圾,每小时需要活性炭9.93kg,每天需要活性炭238.32kg,每年需要活性炭86.9868吨。据此可推知日处理3500吨垃圾,每年需要活性炭304.45吨。 上海已建成和在建的垃圾焚烧厂日处理垃圾1万多吨,年需粉炭900吨。全国十二五的目标约是日处理15万吨,年需粉炭约1.3万吨。 2粉状活性炭在在城市垃圾焚烧处理中的应用方案 垃圾焚烧炉产生的烟气从余热锅炉出口先进入喷雾反应除酸塔,其中的酸性气体与在塔顶中部喷入的石灰浆进行中和反应,再由反应塔出口起始端喷入活性炭,将烟气中的重金属与二恶英吸附后进入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将烟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中和反应物、活性炭以及被吸附的污染物加以捕集、净化,洁净烟气则由除尘器出口管道通过引风机由烟囱向外排放。袋式除尘器设置旁通管,当进入袋式除尘器的烟气温度高于180℃或低于120℃时属事故状态,为了保护滤袋不受到损害,袋式除尘器进口端阀门自动关闭,旁通阀开启,烟气通过旁通管路排出,控制阀门的启、闭全部由自动控制系统执行。处理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

药用活性质量标准炭药碘2010版

药用活性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性状】药用活性炭本品为黑色粉末;无臭,无味;无砂性。 【检查】 一、酸碱度 取药用活性炭2.5g,加水50ml,煮沸5min,冷却,滤过,滤渣用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使成50ml;滤液应澄清,遇石蕊试纸应显中性反应。 二、氯化物 取酸碱度项下的滤液10ml,加水稀释成200ml,摇匀;分取20ml,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10%)。 三、硫酸盐 取酸碱度项下剩余的滤液20ml,依法检查,与标准硫酸钾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5%)。 四、未碳化物 取药用活性炭0.25g,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煮沸,滤过;滤液如显色,与对照液(取比色用氯化钴液0.3ml,比色用重铬酸钾0.2ml,水9.5ml混合制成)比较,不得更深。 五、酸中溶解物 取药用活性炭1.0g,加水20ml与盐酸5ml,煮沸5min,滤过,滤渣用热水10ml 洗净,合并滤液与洗液,加硫酸1ml,蒸干后,灼烧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0mg。 六、干燥失重 取药用活性炭,在120℃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超过10.0%。 七、灼烧残渣 取药用活性炭约0.5g,加乙醇2~3滴湿润后,依法检查,遗留残渣不得超过3.0%。 八、铁盐 取药用活性炭1.0g,加1mol/L盐酸溶液25ml,煮沸5min,放冷、滤过,用热水30ml分次洗涤残渣,合并滤液与洗液,加水适量使成100ml,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依法检查,与标准铁溶液2.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5%)。 九、锌盐 取药用活性炭1.0g,加水25ml,煮沸5min,放冷,滤过,用热水30ml分次洗涤残渣,合并滤液与洗液,加水适量使成100ml,摇匀;精密量取10ml,加抗坏血酸0.5g,照扑米酮项下的方法,自“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起,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0.02%)。

各行业活性炭国家标准索引

《活性炭国家标准》-汇总 1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蒸气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 2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 3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 4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5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着火点的测定 6 GB/T 20449-2006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方法 7 GB/T 20450-2006 活性炭着火点测试方法 8 GB/T 20451-2006 活性炭球盘法强度测试方法 9 GB/T 木质净水用活性炭 10 GB/T 木质味精精制用颗粒活性炭 11 GB/T 糖液脱色用活性炭 12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含量的测定 13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活性)的测定 14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氯化物的测定 15 GB/T 17665-1999 木质颗粒活性炭对四氯化碳蒸气吸附试验方法 16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17 GB/T 针剂用活性炭 18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19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铁含量的测定 20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

21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未炭化物的测定 22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强度的测定 23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化物的测定 24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酸盐的测定 25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粒度分布的测定 26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锌含量的测定 27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PH值的测定 28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酸奎宁吸附值的测定 29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氰化物的测定 30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 31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酸溶物的测定 32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表观密度的测定 33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钙镁含量的测定 34 GB/T 乙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 35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重金属的测定 36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灰分含量的测定 37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比表面积的测定 38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39 GB/T 高效吸附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40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孔容积的测定 41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着火点的测定 42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PH值的测定

活性炭技术指标

活性炭技术指标 国内对提金炭质量的测定尚未有统一规定。提金炭可以测定的指标有粒级分布、耐磨强度、吸金速度、吸金容量,解吸等性能。对于上述项目测定后的活性炭,认为可以满足黄金生产需要。 粒状活性炭有许多属性。对于炭浆法提金用的活性炭,一般用以下参数评价其性能:金吸附容量、金吸附速度、抗磨力、表观密度、粒度、灰份、水份。 金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是表征炭活性的指标。 抗磨力表征炭在炭浆法回路中抗磨损的能力。 表观密度和灰份是与活性有关的参数。 粒度是与工艺有关的参数。 各种参数之间,尤其是活性参数与抗磨力、表观密度、灰份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金吸附容量表征活性炭的载金能力。美国称之为k值,定义为炭与1 ppm的含金平衡溶液接触达平衡状态时炭上的载金量。南非定义为炭与1 ppm 的含金平衡溶液接触24h后炭上的载金量。 金吸附速度表征活性炭对溶液中的金吸附的快慢程度。美国称之为R值,测定方法是炭与5ppm的含金溶液接触,绘制时间——吸附容量曲线,:。南非定义为炭在10ppm 的含金溶液中搅动接触60min,这段时间内炭对金的吸附百分率。 抗磨力表征炭的强度。美国用炭的专门标准硬度值表示炭的抗磨能力。南非则按规定的强度对炭进行研磨一段时间后,测定炭的损

失率,这个损失率即为炭的抗磨力。 表观密度、粒度、灰份、水份、筛下粒级含量是活性炭本身的物理化学属性,对炭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对炭浆法提金工艺来说,最主要的炭性能参数是吸附速度、吸附容量和抗磨力。吸附速度、吸附容量用碘值来表示,碘值高吸附能力就强,碘值低吸附能力就弱。 抗摩力和吸附能力的关系: (一)抗磨力变化对炭活性的影响炭的活性随抗磨力的增加而降低。即炭的活性(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与抗磨力是两个互相制约的性质。表1是三种新鲜活性炭抗磨力与吸附容量、暖附速度之间的关系。 表1表明,三种炭的金吸附容量相近,C炭抗磨能力低,但吸附速度却很高,而A、B两种炭抗磨力较高,吸附速度却比较低。 碳的抗磨力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表 1 注:l。三种炭粒度均为6—16日。2.A.B炭为椰壳显.c炭为杏壳碳 同一种活性炭,其抗磨力与活性随炭在流程中的使用情况而变化。碳在炭浆回路中经过剧烈的磨损作用,较软的活性组份逐渐损失掉,较硬的低活性组份留下来,因此,随着炭在回路中滞留时间

目前我国常用的活性炭质量检测标准

目前我国常用的活性炭质量检测标准 目前在我国活性炭的生产和销售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检测标准:GB(中国国家标准);ASTM(美国材料试验学会); JIS(日本 工业规格)和AWWA(美国自来水工程协会)以及一些相关的行业标准等。这些标准基本包含了对各种用途、性质活性炭的质量进行评价和检测的方法。目前国内大多数煤质活性炭生产厂家和用户基本采用我国国家国标进行活性炭的质量检测,外贸公司则根据出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分别采用不同国家的检测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出现相互间的贸易纠纷。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按原料的不同又分为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GB/T 7702. 1~ 7702. 22-1997)和木质活性炭试 验方法(GB/T 12496. 112496.22-1999)两种检测标准。两种检测标准根据各自不同的用途、性质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检测项目。煤质活性炭基本为颗粒状,主要用于气相吸附和液相吸附领域,其检测项目也是围绕这些用途来制定的,包括对活性炭的物理性能、吸附性能和表面结构的相关检测方法。GB/T 7702. 1-7702. 22-1997是在它的前一个版本GB 7702. 1-7702. 14-87的基础上修订的,新标准比原标准增加了生产和贸易中经常需要检测的八项指标,并对原标准中的一些方法如强度、碘值、装填密度等也进行了修订,使之更接近于美国ASTM标准。新修订标准的不足之处是还带有一些军工用炭的色彩。术质活性炭绝大多数为粉状,主要用于液相脱色,所制定的检测项目也以此为侧重,除常规检测项目外,还有…些对活性炭纯度的检验方法,如对活性炭中的金属和化合物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 ASTM(美国材料试验学会)·试验方法可以作为世界性的活性炭试验标准,其所制定的试验项目及方法也很详细。其中用液相等温线法测定活性炭吸附容量的标准方法是脱出水中污染物和表面活性剂等杂质的最基本方法。另外,ASTM标准还包含对活性炭水溶物的测定方法和活性炭丁烷活性及工作容量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其他标准中没有的。目前国内活性炭实验室只在出口活性炭的检测中根据用户的要求来决定是否采用ASTM标准进行检测。 JIS(日本工业规格)试验方法现在采用的是JIS K1474 (1999).版本。日本标准原来分为“粉状活性炭试验方法”和“粒状活性炭试验方法”,于1991年合并统一起来,以JIS K 1474活性炭试验方法的形式进行了修订。1999年义对老版本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将吸附能力方面分成液相吸附与气相吸附以及焦糖脱色试验O在 液相吸附中,谋求与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方法的整合,引用了由吸附等温线进行性能评价的观点,把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碘吸附性能都改成用吸附等温线求得。“?在气相吸附中,仅规定了溶剂蒸气的吸附性能的检测方法。把原来的用三氯硝基甲烷穿透吸附性能等仅限于特殊用途的方法删除。一新版本在充填密度、pH值、氯化物三项中又增加了内容。 AWWA (美国自来水工程协会)的粉状和粒状活性炭标准:这两个标准也是经过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批准的国家标准,并于1991年生效实施。:应用这两项·标准主要是对水处理用活性炭的检测,其中对酚吸附值和单宁酸的测定是最重要的两项检测指标。酚吸附值表征活性炭对一些味和臭的脱出能力,单宁酸是以腐烂植物进入水中的有机化合物为代表,进行这两项指标的检测,对自来水厂是非常必要的。 行业标准则是不同行业根据实际需要而制定的标准。由于活性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如现阶段用于烟气脱硫用的活性焦产品,行脱硫脱硝性能检测,而现有的活性炭检测标准中则没有对应的检测方法要求进因此,科研单位、生产厂家以及用户就要联合制定对应的检测方法来进行该产品的性能评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煤炭标准化委员会,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已制定并批准实施了几项活性炭检测的行业标准,一另有几项正在审查报批中。

活性炭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粉状,粒状或丸状的无定形具有多孔的碳,主要成分为碳,还含少量氧、氢、硫、氮、氯。也具有石墨那样的精细结构,只是晶粒较小,层层间不规则堆积。具有较大的表面积(500~1000米2/克),有很强的吸附性能,能在它的表面上吸附气体、液体或胶态固体;对于气体、液体,吸附物质的质量可接近于活性炭本身的质量。其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非极性物质比极性物质更易于吸附。在同一系列物质中,沸点越高的物质越容易被吸附,压强越大温度越低浓度越大,吸附量越大。反之,减压,升温有利于气体的解吸。常用于气体的吸附、分离和提纯,溶剂的回收,糖液、油脂、甘油、药物的脱色剂,饮用水及冰箱的除臭剂,防毒面具中的滤毒剂,还可用作催化剂或金属盐催化剂的载体。 早期生产活性炭的原料为木材、硬果壳或兽骨,后来主要采用煤,经干馏、活化处理后得到活性碳。生产方法有:①蒸汽、气体活化法。利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在850~900℃将碳活化。②化学活化法。利用活化剂放出的气体,或用活化剂浸渍原料,在高温处理后都可得到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微晶结构,微晶排列完全不规则,晶体中有微孔(半径小于20[埃]=10-10米)、过渡孔(半径20~1000)、大孔(半径1000~100000),使它具有很大的内表面,比表面积为500~1700米2/克。这决定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废水和废气中的金属离子、有害气体、有机污染物、色素等。工业上应用活性炭还要求机械强度大、耐磨性能好,它的结构力求稳定,吸附所需能量小,以有利于再生。 活性炭用于油脂、饮料、食品、饮用水的脱色、脱味,气体分离、溶剂回收和空气调节,用作催化剂载体和防毒面具的吸附剂。活性炭脱色效果在水中最强,有机溶剂中较弱。一般加0.1—3%(W/V),搅拌30~60分钟,活性炭的粒度对脱色时间有影响,而且不同生产厂家,不同加工方法生产的活性炭,脱色效果相差很大。脱色温度和PH要根据你产物的性质,通过试验确定了。(1)活性碳一般使用温度是75-80度比较好;(2)活性炭脱色效果在水中最强,在强极溶剂中使用效果也不错,在非极性溶剂中效果较差;(3)一般情况下,在pH3-6条件下使用较好;(4)一般情况下,加入量为千分之一至三(or5);(5)脱色时间一般为30-60min;(6)活性碳的种类型号很多,比如糖用碳,油用碳等,要选择一种适合你使用的活性碳。 注意事项:(1)切不可在沸腾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那样会有暴沸的危险。(2)用活性炭脱色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因为有色杂质虽可溶于沸腾的溶剂中,但当冷却析出结晶体时,部分杂质又会被结晶吸附,使得产物带色,所以用活性炭脱色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 活性炭使用须知 一、吸附分离原理 在两相介面上,一相中的物质或溶解在其中的溶质向另一相转移和积聚,使两相中物质浓度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吸附过程,既可以发生在液固介面,也可以发生在气固介面上。能够将其他物相中的某一组分有选择性地富集到自身表面的物质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质。所谓介面,通俗地讲也就是表面,因此,吸附其实可以看成一种表面现象,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与其表面特性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通常比表面积随物质多孔性的增大而增大。 典型的吸附分离过程包含四个步骤:首先,将待分离的料液(或气体)通入吸附剂中;其次,吸附质被吸附到吸附剂表面,此时吸附是有选择性的;第三,

活性炭的指标详解(一) 活性炭指标 易择活性炭

活性炭的指标详解(一) 作者:易择活性炭 活性炭作为一种品类众多的吸附剂,需要用指标划分出不同的品质,也需要依据指标指导和把控活性炭生产的质量;在不同的应用中,也需要用指标来确定特定要求的活性炭产品。因此在活性炭生产、选型、交易过程中,了解清楚活性炭的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活性炭检测标准概述 活性炭各类指标检测项目有着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在实际交易中,也常会发生因标准不统一而引起的纠纷问题。目前活性炭的检测标准大致可分为国内标准和国外标准两部分。 国内标准包括《煤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和《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煤质炭标准在采用的又有1987标准(老标)和2008标准(新标)。木质炭的标准也有1990标准和1999标准,新增的还有2015年标准。 国外标准有美国ASTM、美国ANSI/AWWA、日本JIS、日本JWWA、法国NF EN标准、韩国KSM标准等。国内最常见的国外标准是美标ASTM和日标JIS。国外活性炭的检测项目与国内的有所不同,不同的国外标准其检测项目也各有侧重,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现在各国的标准有向美标ASTM靠拢的趋势。 不同检测标准,会检测出不同的指标数值。因此我们在交易应用中,除了要关注指标值,也务必要统一标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活性炭各种指标的含义和基本检测原理。 活性炭吸附能力指标 1、碘值(碘吸附值) 指溶液中碘的剩余(平衡)浓度为0.02N/L时,每克活性炭的吸碘量。碘值的单位是mg/g。碘分子直径仅有0.335nm,因此碘值主要是用来表征活性炭微孔的发达程度,表示活性炭对小分子的吸附能力。

检测方法:取一定量的活性炭试样与已知浓度的碘标准溶液充分接触振荡后,经过滤(离心分离),再移取一定量的碘的澄清液,用已知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求出每克活性炭所吸附的碘的量。 标准区分:碘值是最容易引起纠纷的指标,煤质炭国标、木质炭国标、美标、日标其碘值检测结果都有不同,其中煤质炭2008国标与美标ASTM的碘值检测结果一致。 2、亚甲基蓝值 指1.0g炭与1.0mg/L浓度的亚甲蓝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的亚甲蓝的毫克数。常用单位有 mg/g 和 m l/0.1g。单位换算公式:1m l/0.1g =15mg/g,如亚甲蓝值 8m l/0.1g =120mg/g。 亚甲基蓝的分子直径比碘分子的大,通常用亚甲基蓝值表征活性炭中孔数量的多少。在实际应用中,也常用亚甲基蓝值来代表活性炭的脱色能力,亚蓝值越高,通常同等单位重量的情况下,脱色情况越好。 检测方法:称取一定量的经磨碎、烘干的活性炭试样与配制好的已知浓度的亚甲蓝溶液充分混合吸收,过滤后,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655m下测定滤液的吸光度,与硫酸铜标准色液(质量分数为0.4%的水溶液)的吸光度相对照,调整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量,直到测出的试样滤液与硫酸铜标准色溶液的吸光度读数差不过±0.02为止。计算出每克活性炭吸附亚甲蓝的质量。 标准区分:煤质活性炭检测亚甲蓝通常是以mg/g为单位,木质类的活性炭用m l/0.1g。 3、焦糖脱色率 指活性炭对焦糖试验液的脱色能力。焦糖脱色率通常是用来评价糖用活性炭对糖液的脱色能力,焦糖脱色率表征活性炭的大孔发达程度。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只有木质粉炭会进行焦糖脱色率检测,其他材质的炭很少检测焦糖脱色率指标。 检测方法: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利用活性炭的多孔性对焦糖试验液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后剩余焦糖液浓度与焦糖液原始浓度的比值即为焦糖脱色率。 4、糖蜜值 指活性炭对糖蜜溶液的脱色能力。糖蜜值也是表征活性炭大孔的发达程度,国内目前还没

各行业活性炭国家标准索引

《活性炭国家标准》-汇总 1 GB/T 7702.10-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蒸气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 2 GB/T 7702.6-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 3 GB/T 7702.7-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 4 GB/T 7702.8-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5 GB/T 7702.9-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着火点的测定 6 GB/T 20449-2006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方法 7 GB/T 20450-2006 活性炭着火点测试方法 8 GB/T 20451-2006 活性炭球盘法强度测试方法 9 GB/T 13803.2-1999 木质净水用活性炭 10 GB/T 13803.1-1999 木质味精精制用颗粒活性炭 11 GB/T 13803.3-1999 糖液脱色用活性炭 12 GB/T 12496.4-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含量的测定 13 GB/T 12496.5-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活性)的测定 14 GB/T 12496.16-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氯化物的测定 15 GB/T 17665-1999 木质颗粒活性炭对四氯化碳蒸气吸附试验方法 16 GB/T 12496.12-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17 GB/T 13803.4-1999 针剂用活性炭 18 GB/T 12496.9-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19 GB/T 12496.19-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铁含量的测定 20 GB/T 12496.10-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 21 GB/T 12496.13-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未炭化物的测定 22 GB/T 12496.6-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强度的测定 23 GB/T 12496.15-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化物的测定 24 GB/T 12496.17-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酸盐的测定 25 GB/T 12496.2-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粒度分布的测定 26 GB/T 12496.20-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锌含量的测定 27 GB/T 12496.7-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PH值的测定 28 GB/T 12496.11-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酸奎宁吸附值的测定 29 GB/T 12496.14-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氰化物的测定 30 GB/T 12496.8-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 31 GB/T 12496.18-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酸溶物的测定 32 GB/T 12496.1-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表观密度的测定 33 GB/T 12496.21-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钙镁含量的测定 34 GB/T 13803.5-1999 乙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 35 GB/T 12496.22-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重金属的测定 36 GB/T 12496.3-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灰分含量的测定 37 GB/T 7702.21-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比表面积的测定 38 GB/T 7702.18-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39 GB/T 7701.7-1997 高效吸附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40 GB/T 7702.20-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孔容积的测定

活性炭的种类及分类标准

活性炭的种类及分类标准 活性炭是一种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它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国民经济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活性炭分类-由于原料来源、制造方法、外观形状和应用场合不同,活性炭品种不下千种。 首先,按原料来源分,可分为木质活性炭(如椰壳活性炭、杏壳活性炭、木质粉炭等)、矿物质原料活性炭(各种煤和石油及其加工产物为原料制成的活性炭)、其它原料制成的活性炭(如废橡胶、废塑料等制成的活性炭)。 其次,按制造方法分,可分为:化学法活性炭(化学炭)和物理法活性炭及化学--物理法或物理--化学法活性炭 化学法活性炭即:将含碳原料与某些化学药品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制取活性炭的方法叫化学法。用化学法生产的活性炭又称为化学法活性炭或化学炭。 可以作为化学法的化学药品又称作活化剂,活化剂有氯化锌、氯化钙、碳酸钾、磷酸、磷酸二氢钾、硫化钾、硫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硼酸等,总之许多酸、碱、盐都可以用作活化剂,主要从活性炭的性能和经济性来考虑采用何种活化剂。 一般说来,化学炭的孔隙中次微孔、中孔(即孔直径或孔宽大于1.5纳米的孔隙)较发达,主要用于液相吸附精制和溶剂回收的气相(蒸汽)吸附场合。 化学法制造活性炭由于加入了化学药品在制造过程中应当极其重视环境保护以及产品中可能存在微量非原料带入的元素的影响问题。 物理法活性炭即:以炭为原料用水蒸汽、二氧化碳、空气(主要是氧)或它们的混合物(烟道气)为活化介质,在高温下(600~1000℃)进行活化制取活性炭的

方法叫物理法。物理法制造的活性炭叫物理法活性炭,也称作物理炭。 一般说来物理炭的微孔(孔直径或孔宽小于1.5纳米的孔隙)发达,主要用于气相吸附场合或小分子液相吸附场合。 化学--物理法或物理--化学法活性炭 在了解化学炭和物理炭的同时,还应当提及化学--物理法或物理--化学法活性炭。选用不同的原料和采用不同的化学法与物理法的组合可以对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进行调控,从而制取许多性能不同的活性炭。这种化学--物理法或物理--化学法是许多年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各国活性炭工作者非常关注的活性炭制取方法。 再次,按外观形状分 粉状活性炭:一般将90%以上通过80目标准筛或粒度小于0.175mm的活性炭通称粉状活性炭或粉状炭。粉状炭在使用时有吸附速度较快,吸附能力使用充分等优点,但需专有的分离方法。随着分离技术的进步和某些应用要求的出现,粉状炭的粒度有越来越细化的倾向,有的场合已达到微米甚至纳米级。 颗粒活性炭:通常把粒度大于0.175mm的活性炭称作颗料活性炭。 颗料活性炭又分为下列几种—— 不定型颗料活性炭:不定型颗料活性炭一般由颗料状原料经炭化、活化,然后破碎筛分至需要粒度制成,也可以用粉状活性炭加入适当的粘结剂经适当加工而成。 圆柱形活性炭:圆柱形活性炭又称柱状炭,一般由粉状原料和粘结剂经混捏、挤压成型再经炭化、活化等工序制成。也可以用粉状活性炭加粘结剂挤压成型。柱状炭又有实心和中空之分,中空柱状炭是柱状炭内有人造的一个或若干个有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