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定尺连接方式和布画之间的关系

钢筋定尺连接方式和布画之间的关系
钢筋定尺连接方式和布画之间的关系

钢筋定尺、连接方式和布画方式对钢筋工程量的影响

(连载一)

广联达钢筋软件目前在西南华中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用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个软件有个毛病(甚至可以说是其致命的毛病)就是每个模型计算出的工程量跟画法有关!!尤其是板和板钢筋。不同的人用同一套图纸建模,构件本身尺寸和参数录入都一样,但计算出的结果却不同(这里说的不同不是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的不同),在柱墙梁板的分类工程量统计中,可以明显的看见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其实官方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频繁的升级除了功能的改进和增强外,很大程度上是优化柱墙梁板交接处的搭接锚固,让不同的画法只要没有原则上的错误(比如高程有碰撞、录入格式有误、互为支撑关系的构件无交接、无支座、碎片或空隙、父子关系不存在等),一旦程序判别是正确可以接受的,同时计算设置又是一致的,模型的最终工程量结果应该就是基本相同的。但是我们在对量的过程中发现,实际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影响因素繁多,本文就钢筋定尺、连接方式和布画方式对钢筋工程量的影响做了归纳梳理,以供童鞋们参考。

一、关于钢筋定尺、连接方式

1、钢筋定尺:一般12以上的光圆和螺纹钢出厂都是直条供应的,这个出厂的直条长度就是定尺,多在8—12米;12以下的光圆钢筋出厂一般是圆盘供应的,到达工地后一般也需要先行拉直截断堆码待二次再加工使用,所以也存在一个人为的定尺,一般也多在8—12米。

2、连接方式:大的分类上说三种,焊接、绑扎及机械连接。软件出于简化计算,认定焊接和机械连接无浪费(实际上是存在的!),比如说一条多跨梁上部通长钢筋包含左右支座锚固长度在内需要16m 长,钢筋直径20mm,定尺设定是8m,连接方式是焊接或者机械连接,则两根钢筋8m+8m=16m,计一个焊接接头;绑扎因为有重叠部分钢筋(假定按规范要求重叠40d)

,则8m+8m+1.6m=17.6m,计两个绑扎接头。可以看出,连接方式选定绑扎,软件会根据定尺自动计算包含重叠长度在内的总长度和绑扎接头个数。至于在何处连接(规范有严格规定),目前钢筋算量软件不管这事,广联达精细化钢筋和翻样软件有考虑这个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是针对一个一个单独的构件(柱墙梁板等)孤立地依据连接方式和定尺结合搭接锚固规范来计算所需钢筋长度的,绝不会智能到统筹兼顾,而现实中技术人员和钢筋工是需要统筹协调考虑使用钢筋的,目的是尽量减少钢筋加工制作损耗率。

二、柱钢筋布画与定尺和连接方式对钢筋工程量的影响

1、定尺对柱纵向钢筋影响甚小。定尺一般为8—10m,只要单层层高不超过8—10m,不会增加额外的连接;这个是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即便是层高只有3m,但是钢筋一般仍然会按层高(考虑必须露出上层的长度)人为截断,然后待上一层施工时候再接上。所以我们通常说一根柱子有多少根纵向受力纵筋,就有多少个人为的接头,层高在不超过定尺的前提下,不会增加额外的接头。所以说定尺对柱纵

筋影响甚小。

2、连接方式及接头百分率对柱钢筋工程量的影响

①选择焊接(一般为电渣压力焊)或者机械连接方式,除接头错开距离规定有一定差异外,两者其他无别的影响。连接方式确定后必须要考虑接头百分率【本质是是否错开?错开多少(15d和500mm)?如何循环?比如选择不错开就意味着在连接断面上全是接头称为100%;隔一错一循环形成一根高一根低称为50%;相邻每根钢筋错开一个距离每4根钢筋一个循环称为25%】,有一点要说清楚,无论接头百分率为多少,每层每根柱钢筋的接头数量是一定的。

②选择绑扎方式对柱纵筋工程量及关联的柱箍筋工程量都有较大的影响。首先绑扎除层高长度外,需要计算绑扎重叠钢筋量LL E,有多少根纵筋就有多少段重叠;同时在抗震的情况下一般要求绑扎区域

2.3LL E区间箍筋另行格外加密(见11G101-1平法图集P54、P57)

③注意柱钢筋嵌固部位的选择对柱钢筋的影响。广联达默认基础顶面为嵌固部位(注意:目前还不能智能识别!),一般来讲无地下室的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有地下室的情况一般嵌固部位上移到首层底部了(见11G101-1平法图集P57、P58),这个就需要我们手工设置修改了,否则钢筋工程量是不正确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广联达的柱钢筋(包含砼墙钢筋)工程量计算一定要执行全楼汇总,柱墙的钢筋量才是准确的,单层或局部楼层计算钢筋校核会给人错觉,因为是错的!原因就是柱墙钢筋广联达需要从底到顶拉通寻找和确定真正结构层意义上的层净高Hn。

3、柱钢筋布画对钢筋工程量的影响。从使用来看,柱钢筋的布画对钢筋工程量的影响甚小,只要录入正确(纵筋根数和规格、箍筋规格),其他外围设置合理(定尺和连接方式选择、抗震等级等),柱钢筋的布画影响最大的环节因素是要确保正确的复制柱图元!!首次复制柱图元到其他楼层,在有事先建立了柱表并生成了构件的情况下,只要选择同位置图元覆盖,同名称构件选择只复制图元保留原有构件属性就可以包打天下一定不会出错。(老师的秘籍哦千万要记住!如果复制错了或者不肯定以前复制是正确的咋办?技巧:打开柱表重新生成柱构件,选择覆盖原有数据库,再按上面同位置同名称给定的选择执行一次就OK!)

特别说明的是,柱钢筋广联达有自动判别边角柱的功能,这个功能对中间层几乎无任何影响,但对顶层柱影响较大(因为顶层柱钢筋不能再往上走了,需要跟梁板钢筋一个了断,也就是说柱包梁或者是梁包柱,而边角柱及中间柱的纵筋走向在符合结构规范上是有区别的),所以,布画柱钢筋到顶层时大家别忘了执行一次自动判别边角柱(中间楼层无需执行该命令),这样柱钢筋的工程量就更准确一些了。

三、墙钢筋布画与定尺和连接方式对钢筋工程量的影响

墙钢筋包含墙柱、墙梁和墙身三种类型的钢筋,它们是三者协同受力,尤其是墙柱和墙身的关系,绝不像独立受力的普通框柱和框梁(非框梁)那样是简单的支撑关系,这点初学平法者最容易混乱。1、墙柱钢筋

墙柱钢筋布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除端柱外,其他类型的墙柱(边缘暗柱、翼墙暗柱和转角墙暗柱)均属于暗柱,一定要先画等厚度和相应长度的墙身,然后再画墙暗柱,确保暗柱和该部位的墙身完全重叠!(这才是广联达官方推荐的规范画法,这样可以确保钢筋转入图形时按照系统默认的设置扔掉暗柱而保证不少砼!其实要求这样布画更主要的是保证钢筋的布排是符合11G平法规则,钢筋量计算才更加准确。墙身水平分布钢筋按平法规范进入暗柱伸至对边再按规范孤端折弯或者转角外侧水平钢筋连续通过,而不是因为暗柱中无墙身导致墙身水平钢筋“锚入”暗柱中!如果暗柱中没有墙身本身已经不再是暗柱了!!!!)

②目前约束边缘暗柱(一般在抗震等级一、二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中设置,其他部位和其他抗震等级均为构造边缘暗柱)在广联达中的布画不甚方便。这种暗柱有个特点,除了阴影区的暗柱钢筋和箍筋外,在其Lc的范围内有个非阴影区,非阴影区内的竖向钢筋多为墙身竖向分布钢筋,但同时存在与阴影区暗柱内的箍筋沿竖向同间距布排的跨越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连环套箍筋或者非阴影区内单独存在与阴影区暗柱内的箍筋沿竖向同间距布排的非封闭的拉筋(详见11G101-1的P71)。这种构件布画的难点在于如果只画阴影区的暗柱就少计算了非阴影区长度范围内的箍筋或者拉筋钢筋工程量;如果在Lc的范围内布画暗柱需要在广联达参数化暗柱中刻意选择带非阴影区的暗柱,目前带非阴影区的参数化暗柱中仅仅有两三种形式供选择,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情况,同时即便是这

样,仍然需要刻意编辑非阴影区中的竖向钢筋和箍筋。比较折中的做法是:把非阴影加密区Lc内的拉筋布在暗柱属性框中的“其它箍筋”项中,点击“其它箍筋”项后边的下拉按钮,在编辑窗口中选择与图中拉箍相同或相似的图形,按原暗柱的箍筋信息输入即可。

③剪力墙的边缘构件柱的纵向钢筋一般上层露出长度均为0.5米,接头百分率为50%,箍筋多为一个加密区,计算较框柱简洁得多。

2、墙梁钢筋

墙梁钢筋分为连梁、暗梁和边框梁三种。

①连梁属于剪力墙中的洞口(或预留洞口)上方的“过梁”,位置位于当前层也可能跨层(注意:结构定义为跨高比小于等于5,同时两端均以砼墙为支座);

②暗梁和边框梁一般位于砼墙的顶部(边框梁和暗梁的区别在于前者比墙身厚两边均突出墙身形成边框,而后者是与墙身等厚),都属于墙身水平加强带,暗梁和边框梁与暗柱(边框柱)节点构造与框架结构的柱梁节点相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广联达智能布置暗梁还是手工在墙身“点”布置暗梁,在暗柱与墙身完全重叠的单墙肢(施工时只有暗柱)上仍然可以布置上暗梁,并且广会计算该部分暗梁工程量,这个是不正确的,因为实际上这个钢筋根本没有。所以在“点”布暗梁时千万要注意这个问题。

3、墙身钢筋

墙身钢筋较为简单,主要是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形成的钢筋网片(结构称为排),墙身厚度在370mm以内多为两排,排排之间用矩形

或者梅花形布排的拉筋建立联系,增加竖向钢筋网架的稳定性。

①竖向分布钢筋不会进入暗柱,而水平分布钢筋将“进入”(非锚入)暗柱,水平分布钢筋在墙肢相交成翼墙或者转角墙时,会产生出所谓的内外侧之分,一般外侧水平钢筋转弯连续通过(当然可以在一侧连接或者两侧交替连接),内侧钢筋则一般伸至暗柱对边折弯(孤端10d,非孤端15d)。墙身钢筋伸至端柱有锚固的概念,结构受力要复杂些(见11G101-1P69)。

②墙身中的拉筋数量,梅花形布置近似为矩形布置的两倍。由设计师在设计中指定。

③广联达钢筋软件中同向的砼墙和砌体墙重叠布画,砼墙优先,砌体墙将自动被断开,也就是说砌体墙只能紧挨着砼墙布画;但是这个优先到了图形算量软件中就不存在了,后画的墙将替换先画的墙(不管是否是砼墙)。童鞋们布画是尤其要小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