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力的分解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3.5力的分解+(共15张PPT)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92021/11/92021/11/911/9/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92021/11/9November 9, 2021
F
F2
F1
· F2
F
F1
★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用几个分力来等效替代一个力ຫໍສະໝຸດ 合力 F合成 等效替代
分解
分力F1和 F2
力 的分 解
一、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因为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 所以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 行四边形定则。
如:时间、质量、长度等
练习:对下列力进行分解
F G
b
a
G
G
G
F
课堂小结:
• 1、什么是力的分解? (求一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 2、如何进行力的分解? (按力所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或实际需要
进行分解) • 3、矢量在运算中用什么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
2
力为什么要分解
★通过力的分解,可以求出一个力的两个贡献 ★通过力的分解,可以使关系由复杂变得简单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92021/11/9November 9, 2021
F
F2
F1
· F2
F
F1
★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用几个分力来等效替代一个力ຫໍສະໝຸດ 合力 F合成 等效替代
分解
分力F1和 F2
力 的分 解
一、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因为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 所以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 行四边形定则。
如:时间、质量、长度等
练习:对下列力进行分解
F G
b
a
G
G
G
F
课堂小结:
• 1、什么是力的分解? (求一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 2、如何进行力的分解? (按力所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或实际需要
进行分解) • 3、矢量在运算中用什么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
2
力为什么要分解
★通过力的分解,可以求出一个力的两个贡献 ★通过力的分解,可以使关系由复杂变得简单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人教版高中物理《力的分解》PPT优秀课件

竖直方向的分力F2 ,力F1和力F2的大小为:
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在很多问题中,常把一个力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特别是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把物体受到的各个力都分解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去,然后求两个方向上的力的合力,这样可把复杂问
题简化,尤其是在求多个力的合力时,用正交分解的方法,先将力分解再合成非常简单.
=0.8 sin 37° =0.6
第四十三页,共43页。
据平衡条件:竖直方向:FN+F2=G
(计算时取,cos 37° =0.
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例1 、 木箱重600 N,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大小为200 N与水平方向成30度向上的力拉木箱,木箱沿地平面匀速运动,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所受的压力。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则绳子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大小分别是
水平方向:F1=f 重力有两个效果:平行二斜面的分力G1=Gsinθ:使物体沿斜面下滑 把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下列分解哪些是可能的 ( ) 2)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 一个人推一个重物,有什么现象?
O
Mg-Fcosθ C.
如图所示,在轻质的三角架上的B点用细绳悬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则水平横梁受到的是
第三十九页,共43页。
T 3G,N 3G 2
3.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 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绳挂 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 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则绳 子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大小
分别是
第四十页,共43页。
4.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斜向 上成θ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速直
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在很多问题中,常把一个力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特别是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把物体受到的各个力都分解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去,然后求两个方向上的力的合力,这样可把复杂问
题简化,尤其是在求多个力的合力时,用正交分解的方法,先将力分解再合成非常简单.
=0.8 sin 37° =0.6
第四十三页,共43页。
据平衡条件:竖直方向:FN+F2=G
(计算时取,cos 37° =0.
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例1 、 木箱重600 N,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大小为200 N与水平方向成30度向上的力拉木箱,木箱沿地平面匀速运动,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地面所受的压力。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则绳子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大小分别是
水平方向:F1=f 重力有两个效果:平行二斜面的分力G1=Gsinθ:使物体沿斜面下滑 把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下列分解哪些是可能的 ( ) 2)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 一个人推一个重物,有什么现象?
O
Mg-Fcosθ C.
如图所示,在轻质的三角架上的B点用细绳悬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则水平横梁受到的是
第三十九页,共43页。
T 3G,N 3G 2
3.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 为G的圆球,被长为r的细绳挂 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绳 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则绳 子的拉力T和墙壁的弹力N大小
分别是
第四十页,共43页。
4.质量为M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斜向 上成θ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速直
《力的分解》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说课ppt课件

关于学生
3.5《力的分解》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 必修一 说课课 件(20 张PPT )
02
关于学生
1
学情 2 分析
3
4
3.5《力的分解》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 必修一 说课课 件(20 张PPT )
知识储备
对力的作用效果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有了力的合 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论基础
思维特点
思维还是比较形象的,对于抽象的力学不能立刻掌握 和理解
3.5《力的分解》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 必修一 说课课 件(20 张PPT )
05
教学过程
3.5《力的分解》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 必修一 说课课 件(20 张PPT )
总 结 提 升
3.5《力的分解》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 必修一 说课课 件(20 张PPT )
力的分解是 力的合成的 逆运算 力的分解遵 循平行四边 形定则
Education experience
概念建立
3.5《力的分解》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 必修一 说课课 件(20 张PPT )
3.5《力的分解》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 必修一 说课课 件(20 张PPT )
05
教学过程
难点突破
3.5《力的分解》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 必修一 说课课 件(20 张PPT )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3.5《力的分解》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 必修一 说课课 件(20 张PPT )
板书设计
力的分解
具体步骤 1.根据实际寻找 效果 2.根据效果确定 方向 3.根据平行线四 边形定则做出分 力 4.利用三角函数 求出力的大小
3.5《力的分解》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 必修一 说课课 件(20 张PPT )
谢谢观看
03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力的合成与分解(第二课时:力的分解)(教学课件)48张ppt

θ
θ
F2
θ
F1
F1 F
θ
G
=
= anθ
F2
= anθ
=
05
问题模型5
实例5:可自由转动的轻杆AC 和BC ,BC 杆水平。在它们的连接处C点施
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
A
F1
C
A
θ
θ
F2
θ
C
B
θ
F1
B
F2
F
F
F1=
F2= Fcotθ
F1= Fcotθ
(1)求物体所受的合力;
(2)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将拉力改成与水平方向仍成370角斜向下方的推力F´=60N,其他条件
不变,求此时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
课堂练习
【答案】
(1)32N;(2)0.25;(3)14N
F
F
cos
37
Ff 60 0.8N 16N 32N
C. mg
tan
)
B.mgcosθ
D.
mg
sin
【参考答案】B
课堂练习
【练习3】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
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
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
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力的分解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F4
F
已知一条
F1
F2
对角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3.5力的分解(共84张PPT)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向上提升物 体的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F
θ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向上提升物 体的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复习引入:
1、力的合成 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可以合成,是否也可以分解呢?
一、力的分解法则
分力F1、F2
力的合成
合力F
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等效的,它们可以互相代替, 并非同时并存------ “有你无我,有我无你”
F1
F
F2 2、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力为G,轻绳A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AOB为直 角,重力G 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
B
O
θA
例3.用两根轻绳将物体悬挂起来。已知物体重
力为G,轻绳A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AOB为直 角,重力G 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向上提升物 体的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F
θ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例1.已知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
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
向上提升物 体的效果
F
θ
向前拉动物
体的效果
1.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复习引入:
1、力的合成 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可以合成,是否也可以分解呢?
一、力的分解法则
分力F1、F2
力的合成
合力F
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等效的,它们可以互相代替, 并非同时并存------ “有你无我,有我无你”
F1
F
F2 2、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力为G,轻绳A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AOB为直 角,重力G 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
B
O
θA
例3.用两根轻绳将物体悬挂起来。已知物体重
力为G,轻绳A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AOB为直 角,重力G 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
高中物理第三章《力的分解》ppt

3
力的分解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碰到这
种情况:当载重卡车陷于泥坑中
时,汽车驾驶员按图所示的方法,
用钢索把载重卡车和大树栓紧,
在钢索的中央用较小的垂直于钢
索的侧向力就可以将载重卡车拉
出泥坑,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对
这一方法作出解释。
F
F1
·O
F2
F
练一练1
重为G的球放在光滑的竖直挡板和倾角
为的斜面之间,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
1
力的分解的概念
★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用几个分力来等效替代一个力
合力 F
合成 等效替代
分解
分力F1和 F2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1
力的分解的概念
F
如果没有条件限制,同一
个力F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
O·
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2
力的分解的方法
根据作用效果分解力
系在直杆的A端,杆的左端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 支架”.在杆的A端用力竖直向下拉.通过实验体会你的 手有什么感受?
假设手与橡皮筋间夹角为θ,竖
直向下拉力为G。那么重力的分
θ
力如何计算?试写出表达式。
G
2
力的分解的方法
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定—作—解
(1)定: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2)作: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 (3)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确定分力的方向
确定力的作用效果
确定两分力的方向
作平行四边形
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
练一练2
有人设计了一款可以随意移动位置 的灯。此时 OA 与 O B方向垂直,OA 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灯的质量为 m。 现在设计师想要知道 OA、OB 两段绳,
人教版高中物理《力的分解》优秀PPT课件

G1 增大, G2减小
Fa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一样.
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位移也是矢量,求合位移时也要遵从矢量相加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G2并不是表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位移也是矢量,求合位移时也要遵从矢量相加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G1 增大, G2减小
(1)使耙克服水平阻力前进的水平力F1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一样.
Fb
使b绳被拉紧
第十页,共17页。
小 结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3、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力大小。
第十一页,共17页。
例1: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有一个物体,如图所示。 该物体受到的重力G能对物体产生哪些效果?应当怎
样分解重力?分力的大小各是多大?
3、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力大小。
G2并不是表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2、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F
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一样.
联系实际: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
使a绳被拉紧
拉力F产生的效果 位移也是矢量,求合位移时也要遵从矢量相加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代数相加。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G1 增大, G2减小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G1 增大, G2减小 如果没有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也就是在进行力的分解的时候,可以有无数组解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代数 一般情况下,力的分解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