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重点知识复习考试资料

电大《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重点知识复习考试资料
电大《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重点知识复习考试资料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电大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重点知识小抄缩写词解释

CPU:中央处理器

ALU:算术逻辑单元

I/O:输入输出接口

RAM:随机存储器

S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

DRAM: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

ROM:只读存储器

PROM:用户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紫外线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FLASH:闪速存储器

EEPROM: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ISA:工业标准总线

EISA:扩展工业标准总线

PCI:外围部件互连总线

USB:通用串行总线

RS—232C:串行通信总线

Cache:高速缓存

FIFO:先进先出算法LRU:近期最少使用算法CRC:循环冗余校验码

A/D:模拟/数字转换器

D/A:数字/模拟转换器DMA: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DMAC:直接内存访问控制器LED:发光二极管

FA:全加器

OP:操作码

CISC:复杂指令系位计算机RISC:精简指令系位计算机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大规模集成电路MA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D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CU:控制单元

CM:控制存储器

二、选择题(自己看书吧····)

三、名词解释

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有多种层次结构。

2.主机: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合起来构成计算机的主机。

3.主存:用于存放正在访问的信息

4.辅存: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信息。

5.高速缓存:用于存放正在访问信息的付本。

6.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7.硬件:是指计算机实体部分,它由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各类光、电、机设备的实物组成。

软件:指看不见摸不着,由人们事先编制的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程序组成。

8.系统软件:又称系统程序,主要用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监视服务,使系统资源得到合理调度,高效运行。

应用软件:又称应用程序,它是用户根据任务需要所编制的各种程序。

9.源程序:通常由用户用各种编程语言编写的程序。

目的程序:由计算机将其翻译机器能识别的机器语言程序。

10.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11.系统总线:是指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通信总线:是指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者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如控制仪表、移动通信)之间的通信的线路。

按传送方式分并行和串行。串行通信是指数据在单条1位宽的传输线上,一位一位的按顺序分时传送。并行通信是指数据在多条并行1位宽的传输线上,同时由源传送到目的地。

12.带宽:单位时间内可以传送的最大的信息量。

13.机器字长:是指CPU一次并行处理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14.主存容量:是指主存中存放二进制代码的总位数。

15.机器数:符号位数字化,0代表正数,1代表负数。

16.定点数:小数点固定在某一位位置的数。

17.浮点数:小数点的位置可以浮动的数。

18.补码:带符号数据表示方法之一,正数的反码和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将二进制按位取反后在最低位再加1.

19.溢出:在计算机中,超出机器字长,发生错误的结果。

20.非编码键盘:采用软件判断键是否按下及设键、译键、计算键值的方法的键盘。

21.A/D转换器:它能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22.I/O接口:指主机与I/O设备之间设置的一个硬件电路及器相应的软件控制。

23.端口:指接口电路中的一些寄存器,用来存放数据信息、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

24.中断:计算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当出现异常情况或特殊请求时,计算机停止现行程序的运行转向对这些异常情况或特殊请求处理,处理结束后再返回到现行程序的间断处,继续

执行源程序。

25.中断源:凡能向CPU提出中断请求的各种因素统称为中断源。

26.中断嵌套:计算机在处理中断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新的中断请求,此时CPU暂停现行中断服务程序,转向新的中断请求,这种现象称为中断嵌套。

27.优先级:为使系统能及时响应并处理发生的所有中断,系统根据引起中断事件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硬件将中断源分为若干个级别。

28.DMA方式:用硬件在主存与外设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传送,不须CPU,用软件控制。

29.指令系统:将全部机器指令的集合称为机器的指令系统。

30.寻址方式:是指确定本条指令的数据地址以及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方法,它与硬件结构紧密相关,而且直接影响指令格式和指令功能。

31.指令周期:完成一条指令的时间,由若干机器周期组成。

机器周期:完成摸个独立操作,由若干时钟周期组成。

时钟周期:最基本时间单位,由主频决定。

32.微操作: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执行部件接受微指令后所进行的最基本的操作。

33.微指令:控制器存储的控制代码,分为操作控制部分和顺序控制部分,由微命令组成。

34.微程序:存储在控制存储器中的完成指令功能的程序,由微指令组成。

35.控制存储器:CPU内用于存放实现指令系统全部指令的微程序的只读存储器。

一、计算

3.1

4. 设总线的时钟频率为8MHZ,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时钟周期。如果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16位数据,试问总线的带宽是多少?

解:由于:f=8MHz,T=1/f=1/8M秒,因为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时钟周期

所以:总线带宽=16/(1/8M) = 128Mbps=16MBps

3.15. 在一个32位的总线系统中,总线的时钟频率为66MHZ,假设总线最短传输周期为4个时钟周期,试计算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若想提高数据传输率,可采取什么措施?

解:总线传输周期=4*1/66M秒

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32/(4/66M)=528Mbps=66MBps

若想提高数据传输率,可以提高总线时钟频率、增大总线宽度或者减少总线传输周期包含的时钟周期个数。

3.16. 在异步串行传送系统中,字符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校验位、2个终止位。若要求每秒传送120个字符,试求传送的波特率和比特率。

解:一帧包含:1+8+1+2=12位

故波特率为:(1+8+1+2)*120=1440bps

比特率为:8*120=960bps

4.5. 什么是存储器的带宽?若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存取周期为200ns,则存储器的带宽是多少?

解:存储器的带宽指单位时间内从存储器进出信息的最大数量。

存储器带宽 = 1/200ns ×32位 = 160M位/秒 = 20MB/秒(注:1ns=10-9s)

4.7. 一个容量为16K×32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多少?当选用下列不同规格的存储芯片时,各需要多少片?

1K×4位,2K×8位,4K×4位,16K×1位,4K×8位,8K×8位

解: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 = 14 + 32 = 46根;

选择不同的芯片时,各需要的片数为:

1K×4:(16K×32) / (1K×4) = 16×8 = 128片

2K×8:(16K×32) / (2K×8) = 8×4 = 32片

4K×4:(16K×32) / (4K×4) = 4×8 = 32片

16K×1:(16K×32)/ (16K×1) = 1×32 = 32片

4K×8:(16K×32)/ (4K×8) = 4×4 = 16片

8K×8:(16K×32) / (8K×8) = 2×4 = 8片

6.4. 设机器数字长为8位(含1位符号位在内),写出对应下列各真值的原码、补码和反码。 -13/64,-87

解:真值与不同机器码对应关系如下:

6.5. 已知[x]补,求[x]原和x。

[x1]补=1.1100; [x2]补=1.1001; [x4]补=1.0000;

[x5]补=1,0101; [x6]补=1,1100; [x8]补=1,0000;

解:[x]补与[x]原、x的对应关系如下:

6.9. 当十六进制数9B和FF

解:真值和机器数的对应关系如下:

6.12. 设浮点数格式为:阶码5位(含1位阶符),尾数11位(含1

(1)阶码和尾数均为原码。

(2)阶码和尾数均为补码。

(3)阶码为移码,尾数为补码。

x3=-86.5=-1010110.1B=27*(-0.10101101B)

则以上各数的浮点规格化数为:

(1)[x1]原=1,0101;1.110 110 000 0

[x3]原=0,0111;1.101 011 010 0

(2)[x1]补=1,1011;1.001 010 000 0

[x3]补=0,0111;1.010 100 110 0

(3)[x1]移补=0,1011;1.001 010 000 0

[x3]移补=1,0111;1.010 100 110 0

6.19. 设机器数字长为8位(含1位符号位),用补码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题。

(2)A=19/32,B=-17/128,求A-B。

(4)A=-87,B=53,求A-B。

解:(2)A=19/32= 0.100 1100B, B= -17/128= -0.001 0001B

[A]补=00.100 1100, [B]补=11.110 1111 , [-B]补=00.001 0001

[A-B]补=[A]补+[-B]补

=00.1001100 + 00.0010001

=00.1011101 ——无溢出

A-B= 0.101 1101B = 93/128B

(4)A= -87= -101 0111B, B=53=110 101B

[A]补=11, 010 1001, [B]补=00, 011 0101, [-B]补=11, 100 1011 [A-B]补=[A]补+[-B]补

= 11,0101001 + 11,1001011

= 10,1110100 ——溢出

6.20. 用原码一位乘和补码一位乘(Booth算法)、两位乘计算x·y。

(1)x= 0.110 111,y= -0.101 110;(4)x= 0.110 11,y= -0.111 01。解:先将数据转换成所需的机器数,然后计算,最后结果转换成真值。

(1)[x]原=0.110111,[y]原=1.101110,x*=0.110111, y*=0.101110

原码一位乘:

即x*×

[x×y]原=1.100 111 100 010;x·y= -0. 100 111 100 010

补码一位乘:[x]

即 [x×y]补

(4)[x]原=0.11011,[y]原=1.11101,x*=0.11011,y*=0.11101

原码一位乘:

补码一位乘:[x]补

6.21. x÷y。

(2)x=-0.10101, y=0.11011;

(4)x=13/32, y= -27/32。

(2)[x]原=1.10101 x*=0.10101 [X*]补=1.01011 X f Y f=1

[y]原=0.11011 y*=0.11011 [Y*]补=0.11011 [-y*]补=1.00101

[x/y]原=1.11000

(4)做法相同,打表格太累,仅给出结果。[x/y]原=1.01111

二、应用

4.14. 某8位微型机地址码为18位,若使用4K×4位的RAM芯片组成模块板结构的存储器,试问:

(1)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是多少?

(2)若每个模块板为32K×8位,共需几个模块板?

(3)每个模块板内共有几片RAM芯片?

(4)共有多少片RAM?

(5)CPU如何选择各模块板?

解:(1)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是:218× 8位 = 256K×8位 = 256KB

(2)模块板总数 = 256K×8 / 32K×8 = 8块

(3)板内片数 = 32K×8位 / 4K×4位 = 8×2 = 16片

(4)总片数 = 16片×8 = 128片

(5)CPU通过最高3位地址译码输出选择模板,次高3位地址译码输出选择芯片。地址格式分配如下:模板号(3位)芯片号(3位)片内地址(12位)

4.29. 假设CPU执行某段程序时共访问Cache命中4800次,访问主存200次,已知Cache的存取周期为30ns,主存的存取周期为150ns,求Cache的命中率以及Cache-主存系统的平

均访问时间和效率,试问该系统的性能提高了多少倍?

解:Cache被访问命中率为:4800/(4800+200)=24/25=96%

则Cache-主存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为:t a=0.96*30ns+(1-0.96)*150ns=34.8ns

Cache-主存系统的访问效率为:e=t c/t a*100%=30/34.8*100%=86.2%

性能为原来的150ns/34.8ns=4.31倍,即提高了3.31倍。

例7.2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3个字节,第一字节为操作码,第二,三字节为相对位移量(补码表示)。而且数据在存储器中采用以低字节地址为字地址的存放方式。每当CPU从存储器取出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 PC。

(1)若PC当前值为240(十进制),要求转移到290(十进制),则转移指令的第二、三字节的机器代码是什么?

(2)若PC当前值为240(十进制),要求转移到200(十进制),则转移指令的第二、三字节的机器代码是什么?

解:(1)PC当前值为240,该指令取出后PC值为243,要求转移到290,即相对位移量为290-243=47,转换成补码为2FH。由于数据在存储器中采用以低字节地址为字地址的存放方式,故该转移指令的第二字节为2FH,第三字节为00H。

(2)PC当前值为240,该指令取出后PC值为243,要求转移到200,即相对位移量为200-243=-43,转换成补码为D5H。由于数据在存储器中采用以低字节地址为字地址的存放方式,故该转移指令的第二字节为D5H,第三字节为FFH。

例7.3一条双字长直接寻址的子程序调用指令,其第一个字为操作码喝寻址特征,第二个字为地址码5000H。假设PC当前值为2000H,

SP的内容为0100H,栈顶内容为2746H,存储器

按字节编址,而且进栈操作时执行(SP)-△-P,后存入数据。试回答下列几种情况下,PC、SP及栈顶内容各为多少?

(1)CALL指令被读取前。

(2)CALL指令被执行后。

(3)子程序返回后。

解CALL指令被读取前,PC=2000H,SP=0100H,栈顶内容为2746H。

(1)CALL指令被执行后,犹豫存储器按字节编制,CALL指令供占4个字节,故程序断电2004H进栈,此时SP=(SP)-2=00FEH,栈顶内容为2004H,PC被更新为子程序入口地址5000H。

(2)子程序返回后,程序断点出栈,PC=2004H,SP被修改为0100H,栈顶内容为2746H。

7.6某指令系统字长为16位,地址码取4位,试提出一种方案,使该地址系统有8条三地址指令、16条二地址指令、100条一地址指令。

解:

7.7设指令字长为16

解:(24-3)*26=3*64=192条

7.8某机指令字长16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为6位,设操作码长度固定,指令分为零地址,一地址和二地址三种格式,若零地址指令有M种,以抵制指令有N种,则二地址指令最多

有几种?若操作码位数可变,则二地址指令最多允许有几种?

解:1

当M=1(最小值),N=1(最小值)时,二地址指令最多有:Kmax=16-1-1=14种

2)若采用变长操作码时,二地址指令格式仍如1)所示,但操作码长度可随地址码的个数而变。此时,K= 24 -(N/26 + M/212);

当(N/26 + M/212) 1时(N/26 + M/212向上取整),K最大,则二地址指令最多有:

K max=16-1=15种(只留一种编码作扩展标志用。)

9.5设机器A的CPU主频为8MHz,机器周期为4个时钟周期,且该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是0.4MIPS,试求该机的平均指令周期和机器周期,每个指令周期中含几个机器周期?如果机

器B的CPU主频为12MHz,且机器周期也含有4个时钟周期,试问B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为多少MIPS?

A.CLK=8MHz T=1/8MHz=0.125us

机器周期=4*T=0.5us

因为执行速度为0.4MIPS 所以平均指令周期=1/0.4MIPS=2.5us

2.5us/0.5us=5个所以每个指令含有5条机器指令

B.T=1/f=1/12MHz=1/12us 机器指令=4*T=1/3us 指令周期=5*1/3=5/3us

平均指令执行速度 1/(5/3)=0.6MIPS

9.6设某计算机的CPU主频为8MHz,每个机器周期平均含2个时钟周期,每条指令平均有4个机器周期,试问该计算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为多少MIPS?若CPU主频不变,但每个机器

周期平均含4个时钟周期,每条指令平均有4个机器周期,试问B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为多少MIPS?

1.CLK=8MHz 平均指令执行速度1/(1/8M*2*4)=1MIPS

2.指令周期=4*4*1/8=2us 执行速度=1/(1/8M*4*4)=0.5MIPS

9.7某CPU的主频为10MHz,若已知每个机器周期平均含有4个时钟周期,该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为1MIPS,试求该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为多少MIPS?若CUP主频不变,但每个机器

周期平均含有4个时钟周期,每条指令平均有4个机器周期,则该机的平均指令执行速度又是多少MIPS?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1.平均指令周期=1/1MIPS=1us T=1/f=0.1us T机=4*T=0.4us

因为1us/0.4us=2.5 所以每个指令包含2.5个机器周期

2.T=0.4us 速度=1/(0.4*2.5*4)=0.25MIPS

3.因为速度=0.8MIPS 所以T指=1/0.8us

因为T指=4*2.5*T 所以T=1/8us 所以 f=1/T=8MHz

三、简答

1.冯诺依曼机主机主要特点。

○1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2.指令和数据一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

○4.指令由操作吗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采用存储控制原理,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说通过运算器完成。

2.计算机硬件主要技术指标,软件定义与分类。

计算机硬件主要技术指标: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主频等。

软件定义:看不见摸不着,由人们事先编制的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程序组成。

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计算机组成部分与个部分作用。

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在运算器内。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器运算结果。

输入设备:用来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常见的有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可将机器运算结果转换为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如打印机输出,显示器输出等。

4.总线定义与分类方法,系统总线定义与分类方法。

总线

定义: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分类: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

系统总线

定义:系统总线是指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分类: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5.什么是总线标准,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哪些。

所谓总线标准可视为系统与各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一个互连的标准界面。

ISA总线、EISA总线、PCI总线、RS—232C总线、IEEE-488(并行通信总线又称GP-IP总线)USB总线。

6.三级存储器系统中各级存储器特点与用途,分哪两个层次。

○1主存特点:随机访问、速度快。容量大。用途:存放CPU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辅存特点:容量大、速度慢、价格低、可脱机保存信息。用途:存放大量后备数据

缓存特点:速度快、容量小、价格高用途:用于主存与辅存之间作为缓冲,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的付本。

○2缓存-----主存层次和主存---辅村层次。

7.半导体存储器RAM与ROM特点与用途。

RAM特点:可读可写掉电后信息丢失,存临时信息。用途:主要做内存

ROM特点:只读不写掉电后信息不丢失,存长期信息。用途:主要做控制存储器

8.动态RAM与静态RAM特点与用途,DRAM刷新方式与主要优点。

静态RAM特点:信息读出后,仍保持其原有状态,不需要再生。用途:用于Cache

动态RAM特点:靠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来寄存信息。用途:组成内存/主存。

DRAM刷新方式

集中刷新:集中刷新是在规定的一个刷新周期内对全部存储单元集中一段时间逐行进行刷新,此刻必须停止读写操作。

分散刷新:分散刷新是指对每行存储单元的刷新分散到每个存储周期内完成。

异步刷新:异步刷新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它即可缩短“死时间”,又充分利用最大刷新间隔2ms的特点。

优点:单个MOS管组成,集成度高,速度较SRAM慢,价格低,

9.Cache工作原理特点,地址映射方式与替换算法。

原理:利用程序访问的局部性,近期用到信息存于cache。

地址映射方式:直接映射、全相联映射、组相联映射、

替换算法:先进先出算法(FIFO)、近期最少使用算法(LRU)、随机法。

10.主机与外设交换信息采用中断与DMA方式特点与应用场合。

中断方式:

特点:CPU与外设并行工作,效率高

应用场合:管理多种外设并行工作、进行实时处理、进行故障自动处理

DMA方式:

特点:

○1从数据传送看,程序中断方式靠程序传送,DMA方式靠硬件传送。

○2从CPU响应时间看,程序中断方式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时响应,而DMA方式可在指令周期内的任一存取周期结束时响应。

○3程序中断方式有处理异常事件能力,DMA方式没有这种能力,主要用于大批数据的传送,如硬盘存取、图像处理、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等,可提高数据吞吐量。○4程序中断方式需要中断现行程序,故需保护现场;DMA方式不中断现行程序,无须保护现场。

○5DMA的优先级比程序中断的优先级高。

应用场合:高速设备如硬盘

11.I/O端口与接口的区别,I/O接口分类方法。

端口:接口内部寄存器有I/O地址号。一般分为数据口、命令口和状态口。

接口:若干端口加上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

接口分类:按数据传送方式分串行接口和并行接口

按功能选择的灵活性分为可编程接口和不可编程接口

按通用性分为通用接口和专用接口

按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分为程序型接口和DMA接口。

12.中断处理过程分成哪两个阶段各完成哪些任务

响应阶段:关中断、保护断点地址、转入中断服务入口地址

处理阶段:保护现场、执行用户编写的中断服务程序、恢复现场。

13.与中断方式比较MDA方式主要特点是什么。

○1从数据传送看,程序中断方式靠程序传送,DMA方式靠硬件传送。

○2从CPU响应时间看,程序中断方式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时响应,而DMA方式可在指令周期内的任一存取周期结束时响应。

○3程序中断方式有处理异常事件能力,DMA方式没有这种能力,主要用于大批数据的传送,如硬盘存取、图像处理、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等,可提高数据吞吐量。○4程序中断方式需要中断现行程序,故需保护现场;DMA方式不中断现行程序,无须保护现场。

○5DMA的优先级比程序中断的优先级高。

14.什么是寻址方式,数据寻址方式有哪几种。

寻址方式:是指确定本条指令的数据地址以及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方法,它与硬件结构紧密相关,而且直接影响指令格式和指令功能。

数据寻址方式:立即寻址、直接寻址、隐含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堆栈寻址。

15.RISC主要特点与CISC相比较RISC主要优点。

特点:

选用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简单指令以及一些很有用但又不复杂的指令,让复杂指令的功能由频度高的简单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

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存器内完成;

采用流水线技术,大部分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

控制器采用组合逻辑控制,不用微程序控制;

采用优化的编译程序。

○1充分利用VLSI芯片的面积。

○2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

○3便于设计可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4有效支持高级语言程序。

16.组合逻辑与微程序设计主要特点与应用。

组合逻辑:特点:速度快、复杂不灵活。应用:适用于RISC机。

微程序:特点:引入程序设计与存储逻辑技术,硬件软化,把一条机器指令用一段微程序来实现,存放控制存储器CM中。应用:系列机。

17.什么是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三者的关系如何。

指令周期:完成一条指令的时间,由若干机器周期组成。

机器周期:完成摸个独立操作,由若干时钟周期组成。

时钟周期:最基本时间单位,由主频决定。

关系:时钟周期是最基本时间单位,由若干时钟周期组成机器周期,由若干机器周期组成指令周期。

18.微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微程序指令主要编码方式。

思想:引入程序设计与存储逻辑技术硬件软化把一条机器指令用一般微程序来实现,存于控制存储器中。

编码方式:直接编码(直接控制)方式、字段直接编码方式。

电大本科计算机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国统考自2014年12月开始启用新的考试版本。软件环境是:Windows 7和微软的Office 2010。 考试是在机房里进行,相关信息如下: 考试内容分为“知识题”和“操作题”两部分。其中知识题占40%,题型为单选题。知识题的题库量很大(约6000题),因此考试得分都不高。在这里给出500多道单选题,要多看几遍,真正理解。由于这些题目比较典型,弄懂它们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尽可能地在知识题上多拿点分。 知识题9章分数分别是:15:5:2:2:2:4:2:4:4(共40分)。 希望大家在统考前一个月积极投入统考复习,争取一次性通过。俗话说得好:临阵磨枪不快也亮。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共有15分,占的比例最大) 1.以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的第三代计算机出现的时间为______。(参考p.2,比较一下选择A比较合适。从1971开始就属于第四代计算机了。) A.1965-1970 B.1964-1957 C.1960-1969 D.1950-1970 2.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电子器件(逻辑元件)是______。 A.集成电路 B.晶体管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电子管 (电子管---属于第1代;晶体管--属于第2代;集成电路--属于第3代) 3.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______。 A. 构成元件 B.功能 C.性能 D.规模 4.第一台计算机是在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 A. EDV AC B. ENIAC C.EDV AE D.MARK (音译为:爱尼阿克----- ENIAC) 5.1971年,Intel推出的微处理器4004使用的电子器件是_______。 A.电子管 B.晶体管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提示:这个题目很难拿分,参考p.2,根据时间推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第四代计算机。难的、偏的题目不拿分也罢,只要基本题抓住即可。 6.个人计算机(称为PC)属于_____。 A.微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中型计算机 D.巨型计算机 7.当前计算机的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______。 A.辅助设计B.科学计算C.数据处理D.过程控制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建筑力学》课程期末重点模拟试卷整理汇总(考试精华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建筑力学 试题 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 )。 A .固定铰支座 B .固定端支座 C .可动铰支座 D .都不是 2.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 )。 A .列平衡方程、画受力图、取分离体 B .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取分离体 C .画受力图、取分离体、列平衡方程 D .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3.在一对( )位于杆件的纵向平面内的力偶作用下,杆件将产生弯曲变形,杆的轴线由直线弯曲成曲线。 A .大小相等 B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方向相反 4.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 )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变。 A .弹性 B .屈服 C .强化 D .颈缩 5.轴心受压直杆,当压力值P F 恰好等于某一临界值Pcr F 时,压杆可以在微弯状态下处于新的平衡,称压杆的这种状态的平衡为( )。 A .稳定平衡 B .不稳定平衡 C .随遇平衡 D .不知道 6.欲求梁某一点的线位移,应在该点设( )。 A .一单位集中力 B .一单位集中力偶 C .一对单位集中力 D .一对单位集中力偶 7.图示单跨梁AB 的转动刚度AB S 是( )。(l EI i ) A .3i B .6i C .4i D .-i

8.矩形截面,高为h ,宽为b ,则其抗弯截面模量为( )。 A .62bh B .63bh C .122bh D .12 3 bh 9.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恒大于零的有( )。 A .主系数 B .主系数和副系数 C .主系数和自由项 D .副系数和自由项 10.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是( )。 A .0 B .—1 C .0.5 D .2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 1.在约束的类型中,结点可分为铰结点、刚结点、自由结点。( ) 2.交于一点的力所组成的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 3.在平面力系中,所有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一般力系,有3个平衡方程。( ) 4.多余约束是指维持体系几何不变性所多余的约束。( )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共有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四种。( ) 6.截面上的剪力使研究对象有逆时针转向趋势时取正值。( ) 7.作材料的拉伸试验的试件,中间部分的工作长度是标距,规定圆形截面的试件,标距和直径之比为5:1或10: 1。( ) 8.平面图形的对称轴一定通过图形的形心。( ) 9.两端固定的压杆,其长度系数是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的4倍。( ) 10.挠度向下为正,转角逆时针转向为正。( )

2020年电大考试《知识产权法》期末机考题库及答案

单选题 B 巴黎公约所规定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最惠国待遇原则 被誉为现代专利法之始的是( B )B 、1624年英国垄断法 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称为(D.地理标志 D 当今世界,最权威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管理机构除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外,另一个是( B )B .世界贸易组织 电影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为( C )。C .50年 对商标局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B )B 、3个月 对商标提供注册保护的创始国是(C )C 、法国 F 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 C.20年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 D3年)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G 根据法律规定地理标志权( B ) 。 B .不能转让 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为(B.实用新型 购物天堂”四个字用于推销商品或服务属于( B )。B .商务标语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经审查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权自( A )之日起生效 A 、公告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 C 18个月)即行公布。 J 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注册商标有异议,其申请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的法定期限为(D.5年 甲公司设计了新型自行车,其发明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 B 6个月)内,又向专利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享有优先权 甲公司申请注册的“鹰”商标,经商标局初步审定,乙公司认为与自己注册在先的商标近似,自公告之日起(B )内,可以提出异议B 、3个月 甲公司有一发明,其要申请发明专利,专利局可以根据甲公司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时间是自申请起(D.3年内L 李某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取得了著作权。其著作权保护期为(C 25年) 李某申请的商标经初步审定,自公告之日起(B3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 李某申请的商标正在进行初步审定,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但时间自公告之日起( B )B .3个月内 M 某一经营者先后在同一指定的商品上注册了“红玫瑰”、“白玫瑰”、“黄玫瑰”等若干个近似商标,这些商标属于( D )。D .联合商标R 认为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人是(D.任何人 S 商标的首要功能是( A 区别功能) 申请人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B 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实用新型的保护期为(B10年) 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当时的( C )C 、威尼斯共和国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具备三个条件,其中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这属于三个条件中的( A .新颖性说明书是详细记载发明和实用新型( B 技术内容)的文件 T 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在其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区别于其他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的显著性标志,叫做( C) 。C .服务商标W 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志为(B.证明商标 我国法律规定,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叫做( D ) 。D .作品我国负责专利申请审批的组织是( B )。B .专利局 我国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这类行为称为( D.反向假冒侵权. 我国商标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这类行为称为( A .使用侵权 我国商标局对申请的商标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形式审查的内容不包括( D ) 。D .商标是否具备法定构成要素 我国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批实行(C 、形式审查制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的作品的发表权的保护期为(C.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的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D.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自( B) 之日起产生。B .作品创作完成 我国专利法规定,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合于工业上应用的新技术称为( C ) 。C .外观设计

电大计算机基础知识机考大全

电大计算机基础知识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就是______。A:大规模集成电路 B:小规模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电子管 答案:D 2、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电子器件为______。 A:电子管 B:小规模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大规模集成电路 答案:B 3、电子计算机按使用范围分类,可以分为______。 A:巨型计算机、大中型机、小型计算机与微型计算机 B:科学与过程计算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与数据计算机 C:通用计算机与专用计算机 D:电子数字计算机与电子模拟计算机 答案:C 4、电子计算机按规模划分,可以分为_____。 A:通用计算机与专用计算机 B:数字电子计算机与模拟电子计算机 C:科学与过程计算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与数据计算机 D:巨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与微型计算机 答案:D 5、个人计算机属于_____。 A:微型计算机 B:小型计算机 C:中型计算机 D:巨型计算机 答案:A 6、基于存储程序使得计算机能够实现______。 A:自动处理 B:很高的计算精度 C:进行高速运算

D:具有记忆能力 答案:A 7、"现代计算机速度最高可达每秒千亿次运算,…",该描述说明计算机具有______。 A:自动控制能力 B:高速运算的能力 C:很高的计算精度 D:逻辑判断能力 答案:B 8、"计算机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选择相应的处理。",该描述说明计算机具有______。 A:自动控制能力 B:高速运算的能力 C:记忆能力 D:逻辑判断能力 答案:D 9、最早设计计算机的目的就是进行科学计算,其主要计算的问题面向于______。 A:科研 B:军事 C:管理 D:商业 答案:B 10、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就是______。 A:人工智能 B:过程控制 C:信息处理 D:数值计算 答案:D 11、办公室自动化就是计算机的一大应用领域,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________。 A:科学计算 B:辅助设计 C:实时控制 D:数据处理 答案:D 12、英文缩写CAM的中文意思就是______。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计算机辅助制造

期末考试重点复习内容

复习应考指南 共分三个部分: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 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三、复习应考重点范围辅导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本学科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行政管理本科的必修课,课程结业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一)考试范围见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各章的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二)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 分钟 (三)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3、填空 4、名词解释 5、简答题 6、论述题 二、复习应考的资料及其使用 (一)平时作业:考试时约占30%的内容

(二)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 (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习指导书》 三、特别提示及强调: (一)上述强调的三种复习资料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期末考试内容。 (二)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中的综合练习P19——P43 应是复习考试重点。本书P44——P62 有综合练习的部分答案。但名词解释被略。 (三)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中综合练习的名词解释答案如下:(以下页码为教材页码) 一章:1、P4 2、P2 3、P10——P114、P45、P6 6 P6 7 、P68、P9 ——- 二章:1、P182、P19 - k 三章:1、P242、P263、P29 四章: 1、P30 2、P30 3、P39 4、P39 5、P39 6、P39 六章:1、 P552、P57 七章: 1、P59 八章: 1、P62 九章: 1、P68 2、P72 3、P69 4、P70 5、P70 6、P70 7、P70 8、P70 9、P7010、P76 11 、P7612、P77 十章: 1、P78 2、81 3、P82 4、P83 十一章:1、P882、P99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财务管理》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财务管理》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1.试卷号码:2038; 2.适用专业及层次: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和金融(金融与财务方向)、专科; 3.资料整理于2020年1月10日,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19年7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能够同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因素的是(A)。 A.产值最大化 B.利润最大化 C.每股收益最大化 D.股东财富最大化 2.某种股票为固定成长股票,股利年增长率6%,预计第一年的股利为8元/股,无风险收益率为10%,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6%,而该股票的贝塔系数为1.3,则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B)元。 A.65.53 B.67.8 C.55.63 D.71.86 3.某人分期购买一辆汽车,每年年末支付10 000元,分5次付清,假设年利率为5%,则该项分期付款相当于现在一次性支付(C)元。 A.55 256 B.40 259 C.43 295 D.55 265 4.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10 000元,年付现成本为6 000元,年折旧额为1 000元,所得税率为25%,该方案的每年营业现金流量为(C)元。 A.1 680 B.2 680 C.3 250 D.4 320 5.与其他短期融资方式相比,下列各项属于短期融资券缺点的是(D)。 A.融资成本低 B.融资数额大 C.可提高公司影响力 D.风险大 6.某公司普通股目前的股价为10元/股,融资费率为8%,刚刚支付的每股股利为2元,股利固定增长率3%,则该股票的资本成本为(D)。 A.22.39% B.21.74% C.24.74% D.25.39% 7.某公司近年来经营业务不断拓展,目前处于成长阶段,预计现有的生产经营能力能够满足未来10年稳定增长的需要,公司希望其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配合。基于以上条件,最为适宜该公司的股利政策是(C)。 A.剩余股利政策

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选择题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3、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二进制码形式加工处理和传送的, 4、目前使用的防杀毒软件的作用是: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消除部分已感染病毒。 5、操作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的使用。 6、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出现之前,Windows 98是微软公司所提供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最稳定的。 7、Internet是广域网类型的网络。 8、在以字符特征名为代表的IP地址中,第一级域名的cn代表中国。 9、下列etu@https://www.360docs.net/doc/df10858586.html,是合法的电子邮件地址。 10、下列在线聊天不属于Ootlook Express的功能。 二、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为ENIAC。 2、第二代计算机逻辑元件采用的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主机和外部设备。 4、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交互性的技术。 5、在系统软件中,必须首先配置操作系统。 6、Windows XP进行系统还原时,是以还原点为基础的。 7、对于网络系统而言,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传输安全。 8、Http的中文意思是超文本传输技术。 9、电子邮件是指由计算机编制而成并经网络传递、收发的信息文件。 10、答复和转发邮件时,主题将自动打上Re和Fw标记。计算机 一、选择题 1、在Word中编辑文本时,编辑区显示的“水线”在打印时不会出现在纸上。 2、Word文档以文件形式存放于磁盘中,其默认的文件扩展名为.doc。 3、Word文档转换成纯文本文件时,一般使用另存为项。 4、在Word中,选定文档内容之后单击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是将选定的内容复制到剪贴版。 5、在Word中,系统默认的英文字体是Arial。 6、在Word 97中,如果使用了项目符号或编号,则项目符号或编号在每次按回车键时会自动出现。 7、Word中给选定的段落、表单元格、图文框添加的背景称为底纹。8、在Word 97表格中,拆分操作对行/列或单一单元格均有效。 9、在Word 97表格中,表格内容的输入和编辑与文档的编辑完全一致。 10、在Word 97中,按Ctrl+S键与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功能相同。 二、填空题 1、在Word中,标尺是作用是控制文档内容在页面中的位置。 2、Word文档编辑区的右侧有一纵向滚动条,可对文档页面作上下方向的滚动。 3、Word在正常启动之后会自动打开一个名为文档1的文档。 4、文档窗口中的鼠标指针呈现为闪烁的“I”形状。 5、在Word中,如果要对文档内容(包括图形)进行编辑操作,首先必须选定操作对象。 6、在Word文档编辑过程中,如果先选定了文档内容,在按住Ctrl键并拖拽鼠标至另一位置,即可完成选定文档内容的复制操作。 7、Word中,给选定的段落、表单元格、图文框及图形四周添加的线条称为边框。 8、在Word表格的单元格内单击鼠标左钮,即可选定单元格。 9、在Word表格中,一个表格单元可以拆分成多个单元格。 10、在Word中保存一个新文档时,会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一、选择题 1、输入分数时,最好以混合形式(# ?/?)方式输入,以免与日期格式相混。 2、运算符的作用是用于指定对操作数或单元格引用数据执行何种运算。 3、公式中,运算符用于指定对操作数或单元格引用数据执行何种运算。 4、图表是工作表数据的图形表示。 5、对某列作升序排序时,则该列上有完全相同项的行将保持原始次序。 二、填空题 1、在Word中我们处理的是文档,在Excel中我们直接处理的对象称为单元格。 2、在Excel中,公式都是以=开始的,后面由函数或单元格和运算符构成。 3、比较运算符可以比较两个数值并产生逻辑值TRUE或FALSE。 4、文本选择运算符“&”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文本连接为一个组合文本。 5、一旦更新了工作表数据,图表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三、上机操作题 1、现有一个名为888的拨号连接,要求配置如下属性:电话号码从163改为8888,如果忙音重拨100次,每次间隔30秒,断线不重拨,使用WindowsXP的防火墙。 “开始”——“设置”——“网络”----选常规选项卡:电话号码:8888;选项选项卡:重拨次数:100、重拨间隔:30秒、去掉勾选“断

电大期末考试2018年《领导学基础》课程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及打印版整理精编

二、名词解释 1、领导(是以实践中心展开的,由拘役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2、领导活动的主体也称领导主体(是指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 3、领导客体(是指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 4、领导手段(是指领导主体适应、利用并改造环境、以及调动和激励下属的方式与方法) 5、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中,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 6、领导权变理论(是就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7、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看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既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 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 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之为内隐领导理论。 8、柔性领导(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9、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发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岀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10、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 11、充分授权(也叫一般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进行决策,并能进行创造性工作。充分授权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柔性授权;二是模糊授权;三是惰性授权) 12、不充分授权(也称之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13、制约授权(又叫复合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将某项任务的职权分解授权给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使子系统之间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以免岀现疏漏) 14、弹性授权(又称动态授权,是指在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采 15、“腐败”概念(被称作为“权力腐败”概念的简称,它特指权力的蜕变。即权力主体滥用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的特殊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16、权力制约(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对权力的限制与约束。具体地说,就是享有制约权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与解体,运用民主、法制与新闻舆论等多种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所有人与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与约束关系) 17、领导体制(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 18、领导层次(是指领导体制中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领导层次) 19、领导幅度(亦称“领导控制跨度”是指领导者可直接下达 命令发岀指示并直接向他汇报,对他负责的人数) 20、直线式领导组织结构(又称层次制、分级制、金字塔式或传统式组织结构。它将是一个领导系统或单位,在纵向上垂直划分为若干层次(从最高德指挥中心到最低的基层单位)形成一个逐级扩散、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21、职能式组织结构(又称分职制,它是一种为了完成某一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或特定的领导功能而成立的某些专门性机构) 22、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一一 目标"结构) 23、一长制(又称之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 24、委员会制(又称之为会议制或者合议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行政负责人共同行使的领导体制) 25、自然集体领导(是一种原始的、初级的、简单的领导体制,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产生在原始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主要表现为氏族议事会、部落议事会与部落联盟议事会等形式,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对简单协作劳动的领导与军事指挥要求的领导体制) 26、领导环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 27、职位权力(是指与领导主体的职位相联系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主体从其上层和整个组织、群体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的程度) 28、领导环境的发展(是指领导主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适于发挥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全新环境条件,实现领导环境的优化乃至创新) 29、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 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 30、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对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

2020年电大期末考试知识产权法重要知识点精选

精选资料 可修改编辑 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的是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权利的国家或都有确认其权利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指的是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法律保护,一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或者说该知识产权就依法丧失。 知识产权法:是高速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知识产权法的渊源:指的是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 专利代理:是指专利代理机构以委托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办理专利事务的中介服务。 专利代理机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专利申请人和专利局审查员之间的桥梁。 专利文献:既是科技住处情报源,又是专利审查的检索工具和专利保护的法律指南。(包括专利的发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发明说明书摘要、专利分类表、专利索引,专利公等)。 著作权集体管理:是一种具有民间性质的著作权人自我管理机制,是指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帮助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向利用其伤口的人收取作品使用费的机制。 商标:是指在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识别不同经营者所生产、制造、加工、拣选、经销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由显著之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标志。1、是表彰商品或者服务的一种标志;2、是一种识别性标志;3、是由经营者使用的一种标志;4、是由显著之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所构成的标志。 商标的使用者是经营者。 商标的构成要素,我国原《商标法》规定,商标应当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2001年修改后的《商标法》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 专利权:是基于发明创造,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专利局依法审查核准后,向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1474年威尼斯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奠定了现代专利法律制度的基础。1883年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标志着专利申请国际化。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商品经营: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易活动。 营利性服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广告保险、建筑、修理、通讯、运输等服务内容的经营活动。 商品装潢:是指在商品或其包装、容器以及其他附着物上所进行的装饰。 商原产地名称: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用于指标一项产品来源于该地,其质量或者特征完全或者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 商号:又称为厂商名称。 商务标语:是指经营者为了推销其商品或者服务而制作的广告宣传用语。 商品商标:是指使用于商品之上的商标。 制造商标:又称为生产商标、产业商标,是指商品生产者在其生产或制造的商品上所使用的商标。 销售商标:也称为贩卖商标、商业商标,是指销售者在其销售的商品上所使用的商标。 服务商标:也称为服务标记、服务标章,是指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在其服务项目上所使用的,用以区别于其他服务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的显著性标志。 文字商标:是指纯以文字为其构成要素的商标。 图形商标:是指由平面图形所构成的商标。 组合商标:是指由文字和图形相结合所构成的商标。 组合商标:般以图形为主,文字为辅。 集体商标:即由工商业团体、协会或其他集体组织的成员所使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用以表明商品的经营者或服务的提供者属于同一组织,也称为团体商标。 证明商标:也称为保证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用以证明该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 等级商标:指同一企业在质量、规格等不同的同类商品上所联合商标:指经营者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所注册的若干个与正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正商标:是指由经营者最先创设的商标。 使用的系列商标。 防护商标:也称为防御商标,是指经营者在不同类别的商品或者服务上所注册的与其正商标相同的商标。 商标权:也称为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 注册商标:是指经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之商标。 我国对商标注册实行自愿注册为主的原则。 商标权的专有性:又称为独占性或垄断性,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有使用权,其他任何单位及个人非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不得使用该注册商标。 商标权的时间:也称法定时间性,是指商标权为一种有限期的权利,在有效期限内才受法律保护,超过有效期限,商标权即终止,不再受法律保护。 商标权的地域性:这是由商标法的国内法性质所决定的,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商标所产生的商标权,只在该注册国或注册地范围内受法律保护,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则不发生法律效力,不当然地受法律保护。 商标权的内容: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所拥有的权力的范围。它表明的是商标权人对其注册商标窨拥有哪些权利。 专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独占性使用的权利。 禁止权:是指商标注册人所享有的禁止他人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混同的商标的权利。 转让权:是指商标注册人所享有的将其注册商标所有权转让给他人的权利。 许可使用权:是指商标注册人享有的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并获得收益的权利。 使用原则:即使用取得商标权原则,是指商标权因商标的使用而自然产生,商标权根据商标的使用事实而得以成立。 注册原则:即注册取得商标权原则,是指商标权因注册事实而成立,只有注册商标才能取得商标权。 混合原则:即折衷原则,是指在确定商标权的成立时,兼顾使用与注册这两种事实,商标权既可因注册而产生,也可因使用而成立。 商标权的取得:指根据什么原则和采取什么方式来获得商标权。商标权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存在而对特定主体发生法律效力,也就是商标权开始与特定权利主体相结合。 商标权的原始取得:也称为商标权的直接取得,是指商标权由创设而来,其产生并非基于他人既存之商标权,也不以他人的意志为根据。商标注册申请人依法经过注册程序使其获准注册而取得商标权。 商标的显著性:是指构成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组合具有明显的特色,在市场交易中足以使一般人据以辩别区分不同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 商标权的继受取得:也称为商标权的传来取得,是指以他人既存的商标权及他人意志为基础而取得商标权。 商标权的终止:是指由于法定事由的发生而致使原为有效的商标权丧失其法律效力,不再受法律保护。 商标注册:是指商标的使用人为了取得商标专用权,将其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商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注册申请,经商标主管机关审核,予以注册的制度。 商标相同:是指商标所使用的文字,图形或文字与图形之组合完全相同或在视觉上难以区分。 商标相近似:是指商标所使用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大体相同。 一表多类:指一个商标申请,可以用于两类或两类以上的商品或者服务。 形式审查:是指审查商标注册的申请不具备法定条件和手续,以确实对该申请是不否受理。 实质审查:是指商标局对通过形式审查的商标注册申请,就商标合法性所进行的审查。 商标异议:是指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一经过初步审定并予以公告的商标,依据商标法提出反对意见,要求商标局撤销该商标的初步审定,不予核准注册。 初步审定公告:指在征询社会公告的意见。 注册公告:在让社会公众了解该商标已获准注册,商标注册人的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复合 逐一国家注册:是指申请人通过代理人、经销商或其他方式,到国外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逐一办理商标注册。 所需的证件:一般是指本国注册证复印件;如果声明要求优先权,申请人通常还要提供原先申请的副本以及原先受理申请的国家的商标主管机关出具的载明申请日期的证明及其译本。 注册商标争议:是指因商标注册人认为他人在后注册的商标与其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在先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而引发的商标心用权的争执。 注册不当商标撤销制度:也称为注册商标无效审定制度,是指对那些不具备注册条件而取得注册的商标,通过法定程序撤违反商标禁用条款的注册商标:是指使用了〈商标法〉第8条规定禁止使用的文字、图形的注册商标 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商标:是指那些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商标。 销其注册的制度。 复制:是指获得注册的商标与公众熟知的商标完全或者基本相同; 模仿:是指获得注册的商标与公众熟知的商标显著部分或主体部分相同或者基本相同。 翻译:则是获得注册的商标与公众熟知的商标使用语言文字不同但含义相同。 公众熟知的商标:是指在相关公众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是指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的期限,即

电大《英语国家概况》科目期末考试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

2017电大《英语国家概况》科目考试 重点复习资料完整版推荐 英语国家概况Chapter 1 Land and People 第一章英国的国土与人民 I. Different Names for Britain and its Parts 英国的不同名称及其各组成部分 1.Geographical names: the British Isles,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地理名称:不列颠群岛,大不列颠和英格兰。 2.Official name: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官方正式名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3.The British Isles are made up of two large islands-Great Britain (the larger one) and Ireland, and hundreds of small ones.不列颠群岛由两个大岛—大不列颠岛(较大的一个)和爱尔 兰岛,及成千上万个小岛组成。 4.Three political divisions on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大不列颠岛上有三个政治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 (1) England i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Great Britain. It is the largest, most populous section.英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南部,是 最大,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2) Scotland is in the north of Great Britain. It has three natural zones (the Highlands in the north; the Central lowlands; the south Uplands) Capital: Edinburgh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的北部。它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及南部山 陵。首府:爱丁堡。 (3) Wales is in the west of Great Britain. Capital: Cardiff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的西部。首府:加的夫 (4) Northern Ireland is the fourth region of the UK. Capital: Belfast.北爱尔兰是英国第四个区域。首府:贝尔法斯特。 5.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is a free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countries that were once colonies of Britain. It was founded in 1931, and has 50 member countries until 1991.英联邦是曾为英国殖民地的、但现已独立国家所构成的自由 联合体。它成立于1931年,至1990年止已有50个成员国。 II. Geographical Features 英国的地理特征 1.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Britain: 英国的地理位置:Britain is an island country surrounded by the sea. It lies in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off the north coast of Europe. It is separated from the rest of Europe by the English Channel i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Sea in the east. 英国是一个岛国。它位于大西洋 北部,与欧洲大陆的北海岸隔海相望。南面的英吉利海峡和东面的 北海将它与欧洲其它部分隔开。 2.The north and west of Britain are mainly highlands; and the east and southeast are mostly lowlands.英国的西部和北部主要是高地,东部和东南部主要是低地。III. Rivers and Lakes 河流与湖泊Ben Nevis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Britain (1,343m).本尼维斯山为英国最高峰,海拔1,343米。Severn River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Britain (338km).塞文河是英国最长的河流。全长338公里。Thames River is the second longest and most important river in Britain. (336km).泰晤士河是英国第二大河, 也是英国最重要的河。全长336公里。Lough Neagh is the largest lake in Britain which is located in Northern Ireland. (396 square kilometres).讷湖(内伊湖)是英国最大的湖,位于北爱尔兰。面积为396平方公里。River Clyde is the most important river in Scotland.克莱德河是苏格兰最重要的河流。Snowdonia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Wales.(1,085m)斯诺多尼亚是威尔士的最高点,海拔1,085米。 IV. Climate 气候 1. Britain's favorable climate 英国有利的气候条件:Britain has a maritime climate-winters are not too cold and summers are not too hot. It has a steady reliable rainfall throughout the whole year. The temperature varies within a small range. 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冬季不过于寒冷,夏季不过于炎热。 全年有稳定可靠的降雨量,气温变化幅度小。 2.The factors influence the climate in Britain:影响英国气候的因素: 1)The surrounding waters tend to balance the seasonal differences by heating up the land in winter and cooling it off in summer;环绕四周的海水。冬天,海水可使岛内气温升高, 夏天则使气温降低,从而起到平衡季节温差的作用; 2)The prevailing south-west winds or the Westerlies blow over the country all the year round bringing warm and wet air in winter and keeping the temperatures moderate;一年四季盛行的西南风和西风在冬季从大西洋带来温暖、潮湿的空气,使气温适宜; 3)The North Atlantic Drift passes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British Isles and warms them.北大西洋暖流经不列颠群岛西海岸,使气候变暖。 3.Rainfall 降雨量:Britain has a steady reliable rainfall throughout the whole year. The average annual rainfall in Britain is over 1,000mm. There is a water surplus in the north and west, and a water deficit in the south and east.英国全年降雨量稳定,平均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英国北部、西部雨量过多,但是南部、东部有所缺乏。 V. The People 人口 1.population distribution 人口分布:Britain has a population of about 57 millions and it is very unevenly distributed. 90% of the population is urban and only 10% is rural. The population of Britain is made up mainly of the English (81.5%), the Scottish (9.6%), the Welsh (1.9%), the Irish (2.4%), the Northern Irish (1.8%) and other peoples (2.8%). 英国人口约570万,分布极不均匀,90%是城市人口,只有10%是农村人口。英国人口组成为:英格兰人(81.5%),苏格兰人(9.6%),威尔士人( 1.9%),爱尔兰人、北爱尔兰人和其他民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