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源头活水

合集下载

作文渠清如许

作文渠清如许

作文渠清如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每次读到这两句诗,我都会想到写作这件事儿。

想要笔下的文字如那清澈的渠水一般,汩汩流淌,生动鲜活,就得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

而这“源头活水”,于我而言,就是生活中那些细微而又真实的观察与体验。

就说前段时间我去乡下奶奶家的经历吧。

奶奶家在一个偏僻但风景优美的小村子里,四周都是青山绿水,美得就像一幅画。

那天早上,我起了个大早,准备去村后的小山坡上逛逛。

刚出门,清新的空气就扑面而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香气,让人瞬间精神抖擞。

我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慢慢往上走,路边的野花野草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初升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颗颗细碎的钻石。

走着走着,我听到了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原来是一群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它们的羽毛五彩斑斓,有的是鲜艳的红色,有的是明亮的蓝色,还有的是柔和的黄色,看起来就像一群小精灵。

我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着它们的表演。

只见一只小鸟站在枝头,昂着头,挺着胸,嘴里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仿佛在向其他小鸟炫耀自己的歌喉。

其他小鸟也不甘示弱,纷纷亮起嗓子,一时间,整个树林里充满了欢快的歌声,仿佛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继续往前走,我来到了一片稻田边。

稻田里的稻子已经长得很高了,绿油油的一片,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

微风拂过,稻子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我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稻子。

每一株稻子上都挂满了沉甸甸的稻穗,稻穗上的谷粒饱满圆润,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稻穗,感觉它们就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娃娃,可爱极了。

在稻田的旁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

溪水潺潺流淌,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

我走到溪边,蹲下身子,用手捧起一捧溪水,凉凉的,舒服极了。

我看着手中的溪水,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就像流动的水晶。

我轻轻地把水洒在脸上,顿时感到一阵清凉,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沿着小溪一直走,我来到了一座小石桥边。

让你的作文唯有源头活水来

让你的作文唯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文,成了很多中学生棘手的问题。

这是因为没有找到写作的支点,其实,有很多东西都能成为我们写作的源泉的。

一、需要文化的积淀现在的学生很难耐着性子阅读名著,即使翻阅,也是草草完成,没有思考,没有心灵的碰撞。

写作需要表达的冲动和欲望,可是现代社会,表达情感的方式很丰富,信息传递的快捷及时,多样化特征,让写作成了最笨拙、最迟缓的情感表达方式。

写作还需要生活的积累,可是学生的生活阅历很浅显。

因此,多积累可以让你的作文有所写,因此积累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阅读积累。

这里说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

语文的课外阅读并非仅仅指阅读名著。

大千世界内容丰富,我们靠直接观察所获得的材料,只能是凤毛麟角,必须借助间接观察大量补充。

间接观察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

我们要鼓励孩子多读书,读杂书,天文地理、人文历史、文学艺术广阅博览,广泛的积累写作中需要的素材。

还要学会阅读。

读书的方式要多样,可以精读、略读、浏览,并会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果,积累广泛而又精要的材料。

2、摘抄积累。

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本比较厚的摘抄本,在精读的基础上将作品中的意蕴丰富的词语、谚语、格言、警句、短诗,精彩的描写、动人的抒情、精辟的议论及精美的开头、过渡、结尾等摘录下来。

通常我们都会要求学生将摘抄的内容,经常翻一翻,读一读,有的还要熟读成诵,然后在写作时能够摘引模仿。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些字词句精妙在哪里。

二、生活,捕捉素材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学生首先就得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以增强审美情趣,提高写作能力2、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学生就要关注人生,感受人生,憧憬、体验和思考美好的人生,然后抒写绚丽的人生。

“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的共同的目标。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应该坚定生活的信念,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抒写绚丽的人生。

曹操的《龟虽寿》,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

多渠道累积素材,增写作源头活水——学生习作素材积累方法漫谈

多渠道累积素材,增写作源头活水——学生习作素材积累方法漫谈

多渠道累积素材,增写作源头活水——学生习作素材积累方法漫谈发布时间:2023-04-17T08:20:27.579Z 来源:《教育学》2023年1月总第308期作者:阮文娟[导读] 写作素材的积累和选择是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教育教学研究室726100摘要:写作素材的积累和选择是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是习作教学的一大重点。

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分析了积累素材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素材积累留心观察多读善思一、立足文本,向课本要素材语文教材,体系完整,资源丰富,凝聚着众多作者和编者的智慧,所选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意蕴深远,我觉得,教材应是学生积累素材的途径之一。

比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包括八个人文专题:万物有灵,阅读策略,民间故事,爱国情怀,简单的说明文,舐犊情深,自然之趣,读书明志。

在第六单元“舐犊情深”专题中有《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

其中《慈母情深》《父爱之舟》都是歌颂父母之爱、表达对父母亲的感激与怀念的典范之作。

在五年级下册第一次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的指导课上就可以提到这两篇课文:《慈母情深》中,‘我’发现瘦弱的母亲在嘈杂、狭窄、闷热的环境里从事艰辛的工作的时候,接过母亲用龟裂的手递给‘我’买书的钱的那一刻会怎么想?《父爱之舟》中,父亲摇着姑爹的小渔船,送‘我’到外地求学,替‘我’在宿舍铺好床,然后才离去那一刻‘我’又会想些什么?”再顺势引导学生:“你们平时有没有这样让你情感受到激烈碰撞的瞬间,如果有,学习作家的写法,用细腻的笔触把它写出来,不就是一篇感人之作吗?”同学们听了连连点头,立刻拿起笔,跃跃欲试,一改以往的抓耳挠腮之态。

那次习作学生们的材料丰富多了,其中一位同学就写到自己因想和同学去网吧玩游戏,谎称买学习用具,向妈妈要钱。

当时妈妈正在一间简陋嘈杂的大厂房里捡核桃仁,他突然发现不知何时妈妈的头上竟然有了白发,妈妈的脸上竟然有了皱纹,当妈妈伸出粗糙的手递给他钱时,他无比愧疚,他没有脸接妈妈的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还有一位同学写自己不好好完成作业,父亲责罚他到自家开的饭店里洗碗刷盘子。

积累为作文引来源头活水——浅谈写作素材的积累

积累为作文引来源头活水——浅谈写作素材的积累
积 累 , 高他 们 的写作 水平 。 提 例 如 ,0] 2 1年 中 考 阅 读 文 段 李 汉 荣 《 生 的戒 指 》 一 中 , 述 了母 亲 做 顶 针 活 的 辛 劳 , 顶 针 比 喻 成 一 生 的 叙 将 戒 指 , 现 出 自 己对 母 亲 一 生 辛 勤 劳 动 、 默 付 出 的 赞 表 默 美 , 对 母 亲 的 深 深 感 激 。学 生 可 以从 中 学 习 文 章 以小 是 见 大 的写 法 , 母 亲 艰 辛 、 劳 、 忍 、 强 的 时候 , 写 勤 坚 顽 可 以选 择 母 亲 劳 动 时 比较 有 代 表 性 的 小 工 具 进 行 细 致 地

东莞

5 35 2 7 0)
的 积 累 , 能 写 出这 样 的 文 字 ? 怎
二 、 注 习题讲 评 , 累写作 素材 关 积
除 了 教 材 , 语 文 习 题 也 是 一 座 丰 富 的 写 作 素 材 宝
库 。习 题 中现 代 文 阅 读 部 分 , 般 分 为 记 叙 文 、 明 文 、 一 说
累。
除 了现 代 文 阅 读 , 题 中 的 语 言 运 用 如 仿 写 例 句 、 习 综 合实 践 的材 料探究 类 题 目 、 文 的导写 或 材料 部 分 , 作 隐 含 的信 息 都 可 能 成 为 写 作 的 素 材 。所 以 , 定 要 有 意 一 识地 让学 生处 处 留心 , 积 累写作 素材 的有 心人 。 做 三 、 注 名著 阅读 , 累写作 素材 关 积
刻 画 , 样 既具 体又 感情 真 挚 , 不 是 空 洞地 赞扬 母 亲 这 而
真 的 很 艰 辛 很 坚 强 , 人 阅 读 时 味 同 嚼 蜡 。再 如 ,0 8 使 2 0

为作文引来源头活水--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

为作文引来源头活水--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
化 的社 会 生 活 是 学 生 取 之 不 尽 、 用 之 不 竭 的 写作 源泉 正如 叶圣 陶 先 生 所 说 : 生 活 犹 如 泉 源 . 章 犹 如 “ 文
溪流. 泉源 丰盈 . 流 自然 活泼 泼 溪 地昼 夜 不 息 ” 学生 每天生活在 “ l 一线” 一点 中 . 对 美 好 的 自然 风 光 . 热 的 面 火 现实生活 ,千变万 化 的大干世 界
头 ” 无 论 是 观 察 还 足 阅读 中 采 集 到 的 丰 富 的材 料 ,如 不 加 以储 存 . 过 一 段 时 间就 会 淡 忘 掉 . 至 会 消 甚 失的无影无踪 . 写作时思绪就会成 为 尤 源之 水 . 难 以 源 源 不 断 地 流 淌。著名作家茅盾说 :应 当时时刻 “ 刻身边有一 支笔和一本粗糙簿 . 无 论 到 哪 里 . 要 竖 起 耳 朵 . 开 眼 你 睁 睛 像扫帚 似 的警觉 . 你所 见所 把 闻 随 时 记 下来 . 样 一 旦 需 要 的时 这 候 就 可 以拿 来 应 用 ” 为 了使学 生积 累到 的 写作素 材能够沉淀下来。 在他们写作 时能 发挥作用 ,让学生坚持写 日记 、 摘 抄和写读书心得 、 札记 。让他们把 自己 每 天 生 活 中 的 所 见 所 闻 所 思 所 想 记 下 来 . 一 文 中佳 词 、 句 、 留t 2 , 妙 美 段 。让 学 生 写 出 心得 . 会 作 些 学 点 评 。让 学 生 自觉 养 成 摘 抄 、 写札 记 的 好 习惯 让学生明 白书读 的再 多 . 如不 思考就不会有 收获 . 也无法 为己所 用。 让他们知道 只有多思 、 多想 、 融 会 贯 通 . 能 产 生 自己 的感 受 和认 才 识 . 能 有 所 发 现 . 会 真 正 成 为 才 才
XU E HEN G S ZH IYo U

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

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
方面 。
现实 生 活素 材包 括 自己的经 历 , 家庭 生活 、学校 生 活 、社 会
时事 、 £然 美 景 等 。 j 1 自我 生活 系 列素 材 。 自身 生活 是文 章 写作 取 之 不尽 、 .
5 自然 系列 素材 。大 自然 充满 着 无 限神 秘 :风 雨雷 电、 .
2 家庭 生 活 系列 素材 。家庭 是 我们 成 长的摇 篮 ,是 我们 源 。但 遗憾 的是 ,这 一 丰 厚的 素材 源 往往 成 了师 生 共 同遗 忘 . 温 馨 的港 湾 。对 家 庭 生 活 我 们 最 熟 悉 , 感 受 最 深 。一 般 说 来 ,家庭 生 活很 少有 惊 心 动魄 的 火事 , 多是 一些 平 凡无 奇 的
况 。可 以这 样 说 ,鲁 迅如 果 没有 对 自己少年 时 代 生活 的深 刻
体 验和 认 识就 写 不 出 《 A草 园到 三味 书 屋》 《 从 故乡 》 《 社 戏 》 等带 有 浓郁 乡 土气 息 的作 品。
二 、立 足教 材 取 材
现在 各 地使 用 的教 材 是经 过 多 次审 定而 成 的 , 内容涵 盖 广 , 思想 层 次高 ,理 应 成 为我 们 中学 生写 作 最直 接 的素 材 来
于 不善 丁发现 作 文素 材 、缺 少选 取 素材 的 方法 和加 工 素材 的 能力 。那 么 ,该 如何 发 现 素材 、选取 合 适 的素 材 呢 ?

4 社会 时 事 系列 素材 。家事 国事天 下 事事 事 关心 , 资讯 .
网 络空 前 发达 ,现 代 人 不大 可 能过 上两 耳 不 闻窗 外事 ,与 时 代 隔 绝 的 生 活 。 我 们 的 耳 目必 须 要 关 注 民 生 、 社 会 与 世 界 , 如 能 把 对 时事 的所 闻所 想 所 思诉 诸 笔 下 , 体 现 的 就 是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有源头活水来。

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有源头活水来,意味着只有保护好水资源的源头,才能保证水质的优良和水量的充足。

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缺乏安全饮用水,而中国也不例外,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地区的水质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保护水资源,成为了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

有源头活水来,首先要保护水资源的源头。

水资源的源头是指河流、湖泊、水库、泉眼等水体的起源地,保护水资源的源头,就是要保护这些水体的生态环境,防止水源地受到污染和破坏。

只有保护好水资源的源头,才能保证水质的优良和水量的充足。

其次,有源头活水来,还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制定科学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

另外,有源头活水来,还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是指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活动,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减少工业、农业、生活等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系统。

有源头活水来,还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

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提倡节约用水的生活方式,推广节水设施和技术,提高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有源头活水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实现有源头活水来,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保护好水资源,共同建设美丽的水资源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清洁、优质的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着整个人类的未来。

为作文引来源头活水

为作文引来源头活水

为作文引来源头活水古代著名的教育家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要想使学生作文水平有真正的提高,教师在作文训练中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

要做到作文言之有物,就必须注意素材的积累。

厚积薄发,写作时方能旁征博引,使文章内容充实而又深刻隽永。

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教训儿子,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汲取素材。

眼睛是认识世界的门户,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起点。

生活中处处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只是学生还不善于去观察,去发掘。

这时,就需要语文老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大到国家政事、市场经济,小到日常起居、一花一叶。

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样就会觉得生活中有永远观察不完的内容,会逐步养成发现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长此以往,看的事物多了,头脑中的具体形象丰富了,写起文章来就可以挥洒自如了。

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很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去直接观察、经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阅读来了解认知事物,充实我们的作文素材。

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只有不停地去积累素材,不停地阅读,不停地从书本或者生活的经验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写作素材。

书读得多,才能做到博古通今,下笔才能“如有神”。

实践证明:课外阅读广泛的学生写作能力明显强,词汇量也明显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相信只要在多读的过程中,注意消化吸收积累,给“写”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一定能达到一个多读而善写的境界。

但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要懂得取舍,好读书,读好书。

课外阅读对发展丰富学生作文资料库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除了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外,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较好的杂志。

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锤炼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化语言风格的形成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写读书笔记是阅读积累的好方法,读书笔记作为读书过程的一种延伸,一种总结,一种心灵的升华,是读者和作者心灵的共鸣产生的最佳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
一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总是感叹“赤手空拳难敌虎,家徒四壁羞待客”。

一到写作文,总是苦于无米下锅,往往绞尽脑汁,搜遍枯肠,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什么,咬秃了笔杆也无济于事。

只好胡编乱造,东拼西凑。

即使凑足了字数,所写的“文章”也“惨不忍睹”。

这些苦恼与尴尬,归根到底,还是缘于不善于发现作文素材、缺少选取素材的方法和加工素材的能力。

那么,该如何发现素材、选取合适的素材呢?
一、立足现实生活巧取材
如果写作是棵树,那么生活便是根;如果写作是河流,那么生活就是河流的源,根深才能叶茂,源足才能河流滚滚。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采集生活中的林林总总,才能写出情真意浓、血肉丰满的作品。

现实生活素材包括自己的经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时事、自然美景等。

1.自我生活系列素材自身生活是我们文章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库,就看你能不能做自身生活中的有心人,给生活一份特别的关注。

立足自身生活,就是写好自己,写自己的经历、感受或看法,挖掘个人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内容。

有时候自己的真实感受可能就是大家的共同感受。

“人人心中都有,人人笔下却无”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可以这样说,鲁迅如果没有对自己少年时代生活的深刻体验和认识就写不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等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

2.家庭生活系列素材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对家庭生活我们最熟悉,感受最深。

一般说来,家庭生活很少有惊心动魄的大事,多是一些平凡无奇的小事,但是家庭成员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就存在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

朱自清脍炙人口的散文《背影》就是选取父亲送儿子时在车站买橘子这样一件细小的事情来表达父亲炽热的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如果同学们也能像作者那样,用心观察,真心体验,珍爱亲情,热爱家庭,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文章也会感染众多读者。

3.学校生活系列素材学校生活多姿多彩。

学校中的老师、同学、朋友等,升国旗、做课间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等场景共同编织着我们五彩的生活,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都德的《最后一课》,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这些散文在选材上多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却蕴含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思想与感情的流动。

如何在平凡庸常的生活中发现材料,这些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4.社会时事系列素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资讯网络空前发达,现代人不大可能过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与时代隔绝的生活。

我们的耳目必须要关注民生、社会与世界,如能把对时事的所闻所想所思诉诸笔下,体现的就是学生关心天地苍生,许说天下古今的大胸襟和独立思考的智慧火花。

社会时事、时代焦点这是我们作文选材的一大方面。

5.自然系列素材大自然充满着无限神秘:风雨雷电、地震海啸、四季轮回,有悲壮、雄奇与险峻,也有温馨、高尚与典雅。

无数生命共存于这一复杂多变而又井然有序的世界中,不时地泛着奇异的美丽身影,共同描绘出了一幅长长的画卷。

自然界中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又都是一部无言的哲理书,给每一个善于发现和善于思考的人以无穷的启示。

注意观察大自然中许多生命现象,并领悟其中所蕴涵着的生命真谛,你会搜索到难以穷尽的创作灵感。

二、立足教材取材
现在各地使用的教材是经过多次审定而成的,内容涵盖广,思想层次高,理应成为我们中学生写作最直接的素材来源。

但遗憾的是,这一丰厚的素材源往往成了师生共同遗忘的角落,老师更多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去解剖范文,而很少从写作的角度去加以指导,学生也因此对这些优秀的写作素材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其实,从初一到高三10多本教材中(包括《读本》),蕴涵着成千上万个写作素材,足以建立一个资料库,满足我们写作的需要。

譬如下面一则文字: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在人生路上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

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了袋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之中……
这是一段关于以“跑的体验”为话题的文字。

人物素材古今中外兼具,这些人物素材源自于对课本信息的有效联想。

可见,只要俯身关注课本从课文中搜集和吸取作文的养料,并且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我们绝不会再有心枯笔涩的感伤。

三、立足文化经典取材
凡是经典名著、经典历史文化名人、经典的思想、经典文化艺术、具有示范性的人生行为,具有象征性意义的经典事物或场景,都可视为文化经典材料。

经典材料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义;经典材料的叙述易于书面化,能有效避免语言口水化;经典材料的阐释空间很大,具有普适性,运用经典材料有利于写出有文化内涵的、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有一定文采的考场作文。

我们不妨从现在开始聚焦一位文化名人、一部名著,学语言、学思想、学谋篇,将它学透写活,写出自己的情感和领悟,那么我们将会在高考考场取得作文的成功。

四、立足想象、虚构“生成”素材
想象,是文学的翅膀。

许多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神话、寓言、童话、科幻故事、故事新编等常用这种思维构思成文。

例如《西游记》、《山海经》中保存的大量的远古神话传说、《聊斋志异》、《庄周买水》等等都是荒诞想象的结晶。

故事新编是一种很受同学们欢迎的作文形式,故事新编的材料信息源一般是某个旧故事或某小说中的一个典型形象,新编的故事要把带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放到现实生活中去,透过他们的眼睛去看
现实,写他在新环境中所经历的故事,以反映今昔的变化歌咏社会的进步或暴露问题,鞭挞丑恶,缺乏素材而有大量的故事原型、头脑灵活的同学运用这种文体容易使文章出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