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论文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是一代人传承给下一代的宝贵财富。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传统文化如何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以及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
首先,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古朴、神秘的音乐元素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其次,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学习传统音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并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此外,传统文化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学习传统音乐需要学生进行身体协调和节奏感训练,通过音乐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多样,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设置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音乐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音乐中的体现。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和解析,让学生了解古典音乐作品中传统文化的渊源和艺术特点。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来渗透传统文化,如传统音乐演唱比赛、民族音乐器乐演奏等,让学生亲身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音乐资源等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音乐剧、舞台剧等表演形式,使学生深入感受传统文化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体验。
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也出现了转变。
教师在原有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会更注重对小学生音乐知识的引导,但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保证小学生学会相关音乐知识时,还应注重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样才能有效发展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从而将我国传统文化有效传承下去。
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期望能够为日后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引言教师引导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因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小学生会对西方音乐或乐器更了解一些,这对引导小学生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从我国传统音乐进行入手,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进而保证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文化的意义我国传统文化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西方文化侵入我国文化领域的过程中,小学生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冲击,进而导致小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将小学生情感和音乐进行串联,在这种情况下,也更有助于教师增强下狎欧俄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加强我国传统文化传播,采用多种方式为小学生渗透相关优秀文化内容,将有效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小学阶段也是小学生充分接受知识和文化熏陶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在音乐课堂上加强对小学生传统文化的引导,将有效提高小学生多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样能够保证小学生在提升我国音乐素养的同时,也加强了我国传统文化传承。
教师要在引导小学生学习相关音乐知识时,加强和小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传统文化和音乐能力共同发展。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文化的方法(一)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歌曲了解传统文化随着科技发展和国家的支持,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内的教学装备也开始朝着现代化发展,较多的农村小学都已经使用上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来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让小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音乐教学的乐趣,这样也能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情况。
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策略探究

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策略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而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通过歌曲传承传统文化歌曲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优秀的歌曲资源。
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歌曲,让学生通过学唱这些歌曲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在音乐课上教学生唱《茉莉花》,通过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向学生介绍茉莉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乐器演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演奏传统乐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音乐的魅力。
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比如二胡、琵琶、琴等,让学生在演奏中感受到传统音乐的神韵和魅力。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演奏家来学校进行传统乐器的演奏表演,让学生在欣赏演奏的过程中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舞蹈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舞蹈可以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让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和舞蹈表演技巧,让学生通过舞蹈展示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教学生学习传统舞蹈《京剧脸谱舞》,通过学习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来感受京剧文化的魅力。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通过戏曲艺术可以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戏曲剧目,比如《红楼梦》、《牡丹亭》等,让学生在欣赏戏曲表演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和特点。
论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初等教育—【摘要】在小学时期的音乐教学中,传承我国的优化的传统文化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所以,音乐老师在教学时需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将其与音乐文化进行结合。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传承传统文化;有效策略论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安艳杰【纪家春华中心学校,吉林长春130523】在当前新课改革的不断发展创新下,音乐教学的理念就是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其中,进一步实现文化的传承发展。
所以,小学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将传统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
一、增强老师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在音乐课教学时,老师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师不只是整个音乐课堂中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中的引领者,对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从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况来看,音乐老师因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就只是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教学,但是目前课本中所编写的一些民族文化又存在脱节现象,音乐老师严重缺少民族音乐文化知识,有大部分的音乐老师都是利用通俗或者美声的唱法,对民族音乐了解得非常少,这样就不能有效落实新课改革的教学标准。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老师一定要提升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高。
比如音乐老师可以去图书馆,或者利用网络,查找一些关于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进行学习,比如李纯一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有效促进音乐老师对民族音乐历史的发展进行了解。
另外,小学的音乐老师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民族的乐器,比如古琴和琵琶等,但是老师在学习民族乐器之前,需要对这些乐器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学习,掌握学习的技巧。
还可以定期的参加培训,练习民族的声乐,掌握民族音乐的唱法。
利用这样的方法,渐渐的音乐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就会有所提升,并且能够提升民族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够落实有效的教学,将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音乐教学中。
二、优化教学的方法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者:贾迪娅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01期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上下五千年的长河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独特性与历史传承性,优秀文化是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长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小学生是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需要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自己一点一滴的贡献。
然而,在全球化市场的冲击下,以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缺失的现状,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一定的冲击,对于当代音乐教学,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中华文化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国近年来特别强调与重视的一环,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少年强则国强,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新青年是新时代的目标,尤其对于中国的现状,正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首先就是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样,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接班人,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课程,我们要将音乐教学与弘扬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利用音乐教育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下面就主要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来展开探究。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历史的沉淀,涵盖各地区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礼仪制度等多方面融合而成,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是不断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而形成的。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不足,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不是很了解,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如果老师能够将传统优秀文化与小学音乐课程结合,就可以发挥德育作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摘要: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通过声音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带给人们美的感受体验。
目前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日常接触的大多是西方的思想和音乐,逐渐丧失对本民族的认同,因此必须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传统文化教育。
本文简要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提出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教学;传统文化引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对音乐提出过专门的讨论,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点明音乐对培养教育人的重要性。
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音乐教育的独特优势,发挥传统文化和音乐教学的优势,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真正融入音乐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美学素养和民族认同。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首先能够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能力发育不完善,天生贪玩好动,对新奇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学习欲望。
因此,融合传统文化开展小学音乐教学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投入音乐课堂之中,进而不断提升自身音乐素养。
其次能使教学方式更具灵活性。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通常采用教师宣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逐渐对此种教学方式感受到枯燥乏味,无法凸显学习主体性。
因此,借助传统文化融合音乐教学,能够赋予音乐课堂新的生机,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
最后能够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教学能够使学生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深入品鉴音乐独特的审美和情感体验,陶冶学生品格的同时,显著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学生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从之前只欣赏流行音乐的习惯中脱离出来,学会欣赏更加优秀的音乐作品。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一)多向交流,传承文化受制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大多数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也仅限于小学音乐本身,不论是日常学习和工作中,都比较缺乏接触传统音乐文化的机会。
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布时间:2021-03-31T14:58:39.2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6期作者:陈媛媛[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陈媛媛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代溪中心小学福建宁德 352300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起到对学生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作用,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尚且不健全,价值观体系也没有形成,这时候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养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文化灌输可以考虑借助小学音乐教学的形式来展开,这样一来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导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对其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融入传统文化的理念,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音乐这门人文课程的时候,可以使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清晰具体的认知,同时也会培养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音乐学科担负着传承中国优秀音乐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关键。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将传统文化与课堂音乐教学进行结合,从而使学生自身的艺术观以及文化观得到更好的培养,也会使得学生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2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渗透的意义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音乐往往更具文化意义,这是因为民族文化让小学音乐形成了超浓厚的文化积淀,此类音乐更能经起时间的打磨,时代的更迭,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历史的车轮怎样前进,时刻铭记于心间的民族文化都能让小学生终身受益,对于小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当前形势下,由于受到互联网、多元化现代通讯科技的影响,整个小学校园里充斥着来自于网络空间的流行音乐文化、外来音乐文化,例如网络歌曲红遍大街小巷,网络歌谣被学生广泛传唱,然而,这些所谓的流行音乐不仅缺少文化积淀,更重要的是无法达到对学生思想与灵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导致民族音乐文化逐步被遗忘,面对外来音乐、流行音乐的强烈冲击,甚至民族音乐文化出现断层,具体的文化断层现象体现在:民族乐器在现代生活中成为罕见事物,一些青少年甚至将民族文化视作老古董,持有淡漠、无视的态度,这些都可能导致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整个民族的文化信仰将陷入危机。
探索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方式

探索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方式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孩子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阶段。
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传承和发展也成为了教学重点。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方式。
一、民族音乐传承的意义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瑰宝,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传承民族音乐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1.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接受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同时,也可以让民族音乐在当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和发展,保持其生命力和传承价值。
2. 促进个性化发展在传承民族音乐中,可以通过对音乐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自我体验,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其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促进其精神世界的丰富化和成长。
3. 地域文化继承不同的民族音乐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传承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从中懂得地域文化魅力,开阔视野,增强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二、小学教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方式1. 增加课程内容中的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教程中,可以逐步增加民族音乐的内容。
民族音乐可以从儿童喜爱、中国传统的古典民族音乐、不同地区的民俗音乐、名曲改编等多个角度出发,引导教师遴选歌曲、制定课程,从而贡献音乐教学的民俗殷勤气氛。
2. 丰富教学形式,让民族音乐进入课外活动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文艺汇演等形式,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和了解民族音乐。
可以邀请专业音乐团体参加学校的音乐会,让孩子们现场欣赏专业的民族音乐表演,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另外,可以设置音乐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音乐培训和活动。
3.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音乐传承不仅是传承文化,还是传承文化的方式方法。
传承民族音乐过程中,能够通过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培养学生的各种价值观念、精神文化认同和价值选择。
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沉淀和发扬流传下来的,音乐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体现出我国文化的独特性,还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传承传统文化是他们在校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使命,本文就简要地分析了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标签:小学;音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越来越容易被人们忽略,然而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音乐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必须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进来,帮助我国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1.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发现美的能力
音乐作为一项听觉方面的艺术,需要听众静下心来,发自内心地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体悟音乐本身想要表达的艺术形象,还能够准确反映出学生们的情感,开启他们的智慧,开动大脑运转。
因为音乐教学是全面的、具有丰富情感色彩,教师们在课堂上不仅仅需要给学生们教授如何歌唱,如何欣赏,还需要讲授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让学生们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欣赏音乐、学习音乐,激发学生们能够主动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更积极地追求音乐美。
例如,教师们在教授一首古诗词歌曲《静夜思》时,就可以让学生们先自己聆听欣赏,闭上眼睛开动自己的脑筋大胆想象在这首诗歌的背景下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结合自己对于这首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地延伸和拓展。
随着音乐进一步演奏,学生们可以表达出自己认为的诗词的情感,是喜、是悲,感受作者在这首诗歌中描绘的画面是怎样的,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在这首《静夜思》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
教师们可以进行一定的引导,启发学生们朝着什么样的思路感受这样的音乐,通过与语文方面的结合,能够加快学生们对于音乐情感的把握和了解,激发学生们进一步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这类学生们本身感到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来说,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
2.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的欣赏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们可以有针对性挖掘一部分古典音乐或是当地的民间音乐,让学生们欣赏这种民间音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
引导学生们欣赏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典音乐,让他们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例如在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十面埋伏》中,教师们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
《十面埋伏》是一首古筝曲目,古筝作为我国重要的民乐乐器,能够更加深刻地将传统文化底蕴体现出来,加上乐曲《十面埋伏》描绘的是古代士兵在战场上身披铠甲浴血奋战的场景,不少学生已经观
看过了电影《十面埋伏》或者是相同题材的故事情节,能够很轻松地想象作者想要通过这一曲目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们开拓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作战的场景。
再比如,著名的三国故事《四面楚歌》也是六年级学习的音乐曲目之一,这一故事主要讲述了刘邦采取十面埋伏的作战方法使汉军打败了带领楚军的项羽,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邀请知道这一典故的同学简单地讲述这一故事,再由教师进行补充,为学生们增添学习这一曲目的背景知识。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画面,让学生们能巩固在脑海中塑造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形象,在已有的感知材料上進行合理地加工和联想,创造出一个更加具体的全新的形象。
3.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人文情操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例如朗诵歌词、独唱歌曲、合唱歌曲、二重、三重唱等等,给学生们多种欣赏的方式进行对比,培养学生们在音乐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和实践能力,也可以借用相关歌曲创作名人的成长经历来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
例如,在学习《国歌》时,教师们就需要仔细解读歌词,听到祖国母亲的喘息声,为了挽救民族来自百姓的呼声,战士在战场上怒吼的声音,为学生们解释《国歌》的创作历程和由来,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再比如,教授《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一曲目时,也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画面或是朗诵相关的文章,让学生们能够逼真地看到草原上的小姐妹与大自然斗争的情景,展现出那个年代的少年儿童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如何保护自己的家园、参与斗争的勇敢,解释了那一代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让学生们学习他们的精神,更加热爱祖国,了解现在美满生活的来之不易。
相似的歌曲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例如《茉莉花》《图兰朵》《扬鞭催马运粮忙》等等,都是能够激发学生们爱国情怀,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们必须要让传统文化渗透进来,努力让学生们在学习音乐课程的过程中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共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价值,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