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荣等7位同志先进事迹

郑德荣等7位同志先进事迹

郑德荣等7位同志先进事迹

郑德荣等7位同志先进事迹

“红色理论家”郑德荣,以身许党许国,毕生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

郑德荣,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生前系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2018年5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3岁。郑德荣同志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为国家、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播“种”未来的钟扬,全心浇灌祖国的种子科研和西藏的教育事业

钟扬,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64年5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选派的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2017年9月25日,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钟扬同志坚定执

着、不畏艰险,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每年跋山涉水数万公里盘点西藏高原植物资源,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历时3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西藏巨柏逐一登记在册,为国家和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他攻关10年,在上海成功引种红树林,创造了世界引种最高纬度,为海岸生态打造了新的屏障。他十六年如一日把生命最宝贵的时光献给祖国雪域高原,帮助西藏大学成功申请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第一个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培养了藏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名单,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一系列空白,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他心怀大爱、因材施教,把每个学生都当成宝贵种子,精心呵护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深受学生崇敬和爱戴。他立志“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热心科普教育,培养的少数民族学生遍布西部省份,成为民族地区教育科研的骨干。他淡泊名利、勤勉务实,从不追求职级待遇,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后,探索推出系列改革举措,受到同行广泛关注和好评。他用逐梦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

纪检战线“侦察兵”李泉新,敢于较真碰硬,用生命诠释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

李泉新,男,汉族,江西省丰城市人,1958年2月出生。2014年1月起任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在2016年省委首轮巡视期间突发疾病,于5月31日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8岁。李泉新同志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纪检监察和巡视战线工作者的楷模,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从2014年出任巡视组组长,至今年4月,李泉新所带领的省委第三巡视组共完成8轮巡视任务,巡视了26个地方和单位党组织,发现问题线索934个。成绩总与投入成正比。省纪委副书记肖德福评价李泉新,“是带着激情和责任感在工作,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兢兢业业,追求极致”。

永远的救助站站长”许帅,生为难者解困扰,死为他人送光明许帅,男,汉族,河北磁县人,1979年11月出生,2002

年9月参加工作,200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2016年9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6岁。

7月11日下午,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一行受李立国部长委托赴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看望慰问许帅同志及其父母,并为他现场颁发了“孺子牛奖”奖杯、证书和奖金。“孺子牛奖”是民政系统最高荣誉奖,于1986年11月设立,主要授予全国民政系统中成绩卓著、有突出贡献和重大影响、堪称典范的工作人员,以及国内外关心、支持民政事业并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窦玉沛在慰问活动中说,民政部日前已决定在全国民政系统学习宣传许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他牢记宗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希望“孺子牛奖”为他增添动力,坚定信心,助他勇敢战胜病魔。许帅同志是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今年37岁。他多年来如一日,爱岗敬业,敢于担当,视救助对象为亲人,实实在在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他带领全站职工转变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使安阳市救助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12月被确诊为胃癌后,仍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勇敢对抗病魔,坦然面对人生,以超乎常人的毅力,顽强坚守岗位,积极履职尽责。他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今年“七一”前夕,河南省委授予许帅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农民书记”姜仕坤,为群众脱贫致富呕心沥血,用短暂的一生

激荡入党誓言

姜仕坤,男,苗族,中共党员,贵州册亨县人,1969年12月生,在职法学本科学历。2016年4月12日6时40分,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6岁。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履职尽责、奋发有为,牢记宗旨、为民奉献,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贵州省委组织部决定,追授姜仕坤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6年4月12日,姜仕坤倒在脱贫攻坚决战冲锋号吹响的春天里,年仅47岁。虽然他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和品质犹如黔之大山,却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他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晴隆小康的道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书写“晴隆模式”,把石漠变成绿洲,把“土拐拐”打造“二十四道拐”的旅游景区,带领晴隆县人民走上脱贫致富康庄大道。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杆,贵州的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百姓对领导干部的期许,能否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试金石。姜仕坤以一个农民儿子的身份感到自豪。“要把利益让给老百姓,只有老百姓发展起来了,大家才有发展。”这是他的心里话;“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就没有晴隆县的全面小康。”这是他的朴素信念;“羊书记”、“农民书记”、“算账书记”这是

他在群众中的口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

领导就是责任,当官必须尽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这是姜仕坤同志用心灵深处的力量喊出的铮铮誓言。他做到了,把一个极度贫困的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带上了高速的发展之路:“十二五”期间,晴隆县的GDP以17.5%的速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3450元增长到2015年的6329元;五年间,贫困人口减少了8.6万人,小康实现程度达86%。对标姜仕坤,我们看到的是他身上的只争朝夕、毫不懈怠的敬业精神,敢作敢为、造福于民的责任担当。

军工带头人张进,锐意改革,把有限的人生投入无限的事业张进,男,汉族,重庆巴南人,1965年4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原副总经理,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总经理。2016年6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1岁。张进同志忠于党的事业,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毕生心血倾注在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型领军企业上。他敢闯敢拼,12年间带领一个濒临破产

的军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七大产业群的科技集团。他意志如钢,面对艰难繁重的生产、演练任务,曾连续64天吃住在车间,是出了名的“铁汉”。他锐意改革,带领企业完成引进新技术、拓展产品线、开展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任务。他廉洁奉公,主动向党委递交个人廉政承诺,在公司推行“阳光分配”。他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精神永远留在国企职工群众心中。

强军先锋张超,逐梦海天,生死时刻只想着保住战斗机张超,男,汉族,湖南岳阳人,1986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200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原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张超同志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面对突发故障,全力挽救战机,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9岁。张超同志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强军伟业,瞄准强敌对手,苦练精飞,先后飞过8型战机,3次成功处置重大空中险情,20多次执行战斗起飞任务,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飞出了中国海军的自信,捍卫了伟大祖国的尊严。他为人至诚至性,爱亲人、爱家庭,对战友满怀真诚,用高尚品行感染和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