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形成与发展文献综述 论文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文献综述论文

一、函数的起源(产生)

十六、十七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兴起,为了争夺霸权,迫切需要发展航海和军火工业。为了发展航海事业,就需要确定船只在大海中的位置,在地球上的经纬度;要打仗,也需知道如何使炮弹打的准确无误等问题,这就促使了人们对各种“运动”的研究,对各种运动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这就为函数概念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实际需要的基础。

十七世纪中叶,笛卡儿(Descartes)引入变数(变量)的概念,制定了解析几何学,从而打破了局限于方程的未知数的理解;后来,牛顿(Newton)、莱布尼兹(Leibniz)分别独立的建立了微分学说。这期间,随着数学内容的丰富,各种具体的函数已大量出现,但函数还未被给出一个一般的定义。牛顿于1665年开始研究微积分之后,一直用“流量”(fluent)一词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1673年,莱布尼兹在一篇手稿里第一次用“函数”(fluent)这一名词,他用函数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的变动而变动的量。(定义1)这可以说是函数的第一个“定义”。例如,切线,弦,法线等长度和横、纵坐标,后来,又用这个名词表示幂,即表示x , x2, x3,…。显然,“函数”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非常的模糊和不准确的。

人们是不会满足于这样不准确的概念,数学家们纷纷对函数进行进一步讨论。

二、函数概念的发展与完善

⒈以“变量”为基础的函数概念

在1718年,瑞士科学家,莱布尼兹的学生约翰·贝奴里(Bernoulli,Johann)

给出了函数的明确定义:变量的函数是由这些变量与常量所组成的一个解析表达式。(定义2)并在此给出了函数的记号φx。这一定义使得函数第一次有了解析意义。

十八世纪中叶,著名的数学家达朗贝尔(D’Alembert)和欧拉(Euler)在研究弦振动时,感到有必要给出函数的一般定义。达朗贝尔认为函数是指任意的解析式,在1748年欧拉的定义是:函数是随意画出的一条曲线。(定义3)在此之前的1734年,欧拉也给出了一种函数的符号f(x),这个符号我们一直沿用至今。

实际上,这两种定义(定义1和定义2)就是现在通用的函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和图像法。后来,由于富里埃级数的出现,沟通了解析式与曲线间的联系,但是用解析式来定义函数,显然是片面的,因为有很多函数是没有解析式的,如狄利克雷函数。

1775年,欧拉在《微分学原理》一书的前言中给出了更广泛的定义:如果某些变量,以这样一种方式依赖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前面这些变量也随之而变化,则将前面的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定义4)这个定义朴素地反映了函数中的辨证因素,体现了“自变”到“因变”的生动过程,但未提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它并未反映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函数概念的特征,只是科学的定义函数概念的“雏形”。

函数是从研究物体运动而引出的一个概念,因此前几种函数概念的定义只是认识到了变量“变化”的关系,如自由落体运动下降的路程,单摆运动的幅角等都可以是看成时间的函数。很明显,只从运动中变量“变化”观点来理解函数,对函数概念的了解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常值函数,不好解释。

十九世纪初,拉克若斯(Lacroix)正式提出只要有一个变量依赖另一个变量,前者就是后者的函数。1834年,俄国数学家罗巴契夫斯基(Лобачевский)进一步提出函数的定义:x的函数是这样的一个数,它对于每一个x都有确定的值,并且随着x一起变化,函数值可以由解析式给出,这个条件提供了一种寻求全部对应值的方法,函数的这种依赖关系可以存在,但仍然是未知的。(定义5)这实际是“列表定义”,好像有一个“表格”,其中一栏是x值,另一栏是与它相对应的y值。这个定义指出了对应关系(条件)的必要性,把函数的“对应”思想表现出来,而“对应”概念正是函数概念的本质与核心。

十九世纪法国数学家柯西(Cauchy)更明确的给出定义: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变量,一个变量的数值可以在某一范围内任意变化,这样的变量叫做自变量,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自变量的数值而变化,这个变量称为因变量,并且称因变量为自变量的函数。(定义6)

1829年,狄利克雷(Dirichlet)给出了所谓狄利克雷函数:y=1 当x为有理数时;y=0 当x为无理数时。这个函数并不复杂,但不能用解析式来表示,这一思想的提出,正是数学由过去的研究“算”到以后研究“概念、性质、结构”的转变的开端。1837年他对函数下的定义是: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个对应关系,y都有唯一确定值和它对应,则y称为x的函数;x称为自变量。(定义7)这个定义的优点是直截了当地强调与突出了“对应”关系,抓住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只须有一个法则存在,使得这个函数定义域中的每一个值有一个确定的y 值和它对应就行了,不管这个法则是公式或图像或表格或其他形式;其缺点是把生动的函数变化思想省略和简化掉了。

⒉以“集合”为基础的函数概念

函数的概念是随着数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函数的定义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抽象,不断的完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德国数学家康托(G.Cantor)提出了集合论。进入二十世纪后,伴随着集合论的发展,函数的概念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它终于摆脱了数域的束缚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扩大,使概念获得了现代化。

二十世纪初美国数学家维布伦(Weblan)给出了函数的如下定义:若在变量y的集合与另一变量x的集合之间,有这样的关系成立,即对x的每一个值,有完全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则称y是变量x的函数。(定义8)从这个定义开始,函数概念已把基础建立在集合上面,而前七个定义则是把基础建立在变量(数)上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函数便被明确的定义为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定义是:A和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使A的任何一个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关系成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定义9)此定义根据映射的概念,用“映射”观点建立函数概念,其又可叙述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f:A→B称为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简称函数f 。(定义10)以上三个定义,已打破数域的束缚,将集合中的元素改为抽象的,可以是数,也可以不是数,而是其它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如X是所有三角形的集合,Y是所有圆的集合,则f 可以是把每一个三角形映射成它的外接圆的映射。

对新函数定义可以这样理解:函数是一个对应(规则),对于某一范围(集合)的元素,按照这个对应(规则)确定另一个元素。这样函数概念从狭义的“变

化”观点转化到较广义的“对应”观点,函数即是一个对应(规则)。

对函数概念用“对应”(“规则”)来理解比起最初阶段虽然揭示出了函数概念的实质,但它还不符合我们最低限度地使用未被定义的术语的意图。因为什么叫“对应”和怎样理解“规则”还需要定义,例如规则不同,那么是否函数也不同呢?如f(x)=x与f(x)=(1+x)-1当然是不同的规则但却定义了同一函数。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二十世纪初,特别是在六十年代以后,广泛采用只涉及“集合”这一概念的函数定义,而集合作为原始概念是不予定义的,这样的定义是:设A、B是任意两个集合,f是笛卡儿集A×B的一个子集,满足:①对任意的a ∈A,存在一个b∈B,使得(a,b)∈f,②若(a,b)∈f,(a,c)∈f 则b=c。则称f为A到B的一个函数。记作f:A→B。(定义11)这个定义利用“关系”这个概念,便给出了只涉及原始概念“集合”的函数的一般定义,即不需要用到“对应”,又避免了对“规则”的解释,只要集合理论适用一切数学领域,这样给出的函数定义总是适用的。它可称的上是最现代的定义了。

到此,“函数”最完善的定义(定义11)已给出,作为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已把基础直接建立在集合上面,即把函数看作是从一个集合到另一个集合的对应,它和“映射”实际上是一回事。

三、新旧两种定义的比较

比较新定义(把以集合为基础的函数定义称为新的定义方式,而以变量(数)为基础的定义称为旧的定义方式。)和旧定义,它们之间有两个重要的区别:

⑴旧定义是建立在“变量”这个基本概念上的,而新定义则建立在“集合”这个基本概念上。什么是变量呢?通常把它理解为在选定一个单位以后,可加以度量的东西,如长度、质量、时间之类,这种理解一方面太疏于笼统,只能通过

举例来说明,而难于加以精确化;另一方面,由于涉及大小关系,嫌过于狭窄,无法体现应用上的普遍性。其次,即使什么是“量”的问题不存在,作为变量,它须在某一范围取值(不一定是数值),这一定范围实际上就是事先得假定的一个集合A(它构成函数的定义域),所谓“变量取值a”,实质上就是“a属于A”的一种变相迂回的说法。可见,在变量的概念中已蕴含集合的思想。

⑵旧定义中以“因变量”为函数,而新定义中则以“对应关系”为函数。函数概念的实质,主要的并不是因变量要随自便量“变”,而是两集合之间存在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显然,新定义更能直接地揭示出函数的实质。

数学史论文函数概念的发展

*********大学 *********专业《数学史》论文函数概念的发展 :*********

学号:********* 专业:********* 班级:********* 老师:********* 函数概念的发展 :********* 学号:********* (*********大学*********学院*********专业***级*班) 摘要:函数概念是全部数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几乎渗透到每一个数学分支,因此考察函数概念的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过程,无疑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函数的本质,并且从中得到有益的方法论启示。本文主要论述了函数的三种定义:变量说、对应说和关系说,以及函数的演变历史,说明函数概念的历史映射了整个数学的发展史。 关键词:函数概念;变量说;对应说;关系说;发展史 一、早期的函数概念—变量说 马克思曾认为,函数概念是源于代数中自罗马时代就已经开始的不定方程的研究,那时,伟大的数学家丢番图对不定方程的研究已有相当程度,据此,可以认为函数概念至少在那时已经萌芽。实际上作为变量和函数的朴素概念,几乎和数学源

于同一时期,因为数学家在研究物体的大小及位置关系时,自然会导致通常称为函数关系的那种从属关系。但是,真正导致函数概念得以迅速发展则是在16世纪以后,特别是由于微积分的建立,伴随这一学科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函数概念也经历了产生、发展和完善的演变过程。 十七世纪伽俐略(g.galileo,意,1564-1642)在《两门新科学》一书中,几乎从头到尾包含着函数或称为变量的关系这一概念,用文字和比例的语言表达函数的关系。1673年前后笛卡尔(descartes,法,1596-1650)在他的解析几何中,已经注意到了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但由于当时尚未意识到需要提炼一般的函数概念。 到了17 世纪,牛顿在创立微积分的过程中一直用“流量”一词来表示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且从运动的角度,把曲线看成是动点的轨迹。他在《求曲边形的面积》中说:“我认为这里的数学量,不是由小块合成的,而是由连续运动描出的,线(曲线)是描画出来的,因而它的产生不是由于凑零为整,而是由于点的连续运动…”格雷果里在他的论文《论圆和双曲线的求积》中,给出函数这一模式的素朴描述,他定义函数是从一些其它的量经过一系列代数运算而得到的量,或者是经过任何其它可以想象到的运算而得到的。据他自己解释,这里的“可以想象到的运算,除了加、减、乘、除和开方外,还有极限运算。格雷果里给出的是函数的解析定义,由于此后不久就证明这一定义太狭窄,也就逐渐被人们遗忘。 "函数"作为数学术语是由微积分的另一位创立者莱布尼兹于1673年引进的,他用"函数"一词表示任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变动的量,并指出:"象曲线上点的横坐标、纵坐

06函数产生的社会背景.doc

函数产生的社会背景 历史表明,重要数学概念对数学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函数概念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可以说是贯穿古今、旷II持久、作用非凡,I口I顾函数概念的历史发展,看一看函数概念不断被精炼、深化、丰富的历史过程,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对函数概念来龙去脉认识的清晰度,而且更能帮助我们领悟数学概念对数学发展,数学学习的巨大作用。 (一)马克思曾经认为,函数概念来源于代数学中不定方程的研究。由于罗马时代的丢番图对不定方程已有相当研究,所以函数概念至少在那时已经萌芽。 日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以后,运动就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人们在思索:既然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它本身又有日转和公转,那么下降的物体为什么不发生偏斜而还要垂直下落到地球上?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原理是什么?还有,研究在地球表面上抛射物体的路线、射程和所能达到的高度,以及炮弹速度对于高度和射程的影响等问题,既是科学家的力图解决的问题,也是军事家要求解决的问题,函数概念就是从运动的研究中引申出的一个数学概念,这是函数概念的力学来源。 (二)早在函数概念尚未明确提出以前,数学家己经接触并研究了不少具体的函数,比如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双曲函数等等。1673年前后笛卡儿在他的解析几何中,己经注意到了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但由于当时尚未意识到需要提炼一般的函数概念,因此直到17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的时候,数学家还没有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 1673年,莱布尼兹首次使用函数一词表示“慕”,后来他用该词表示曲线上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切线长等曲线上点的有关几何量。几乎与此同时,牛顿在微积分的讨论中,使用另一名词“流量”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直到1689年,瑞士数学家约翰?贝努里才在莱布尼兹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对函数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义,贝努里把变量x和常量按任何方式构成的量叫“x 的函数”,表示为叔。 当时,由于连接变数与常数的运算主要是算术运算、三角运算、指数运算和对数运算, 所以后来欧拉就索性把用这些运算连接变数x和常数c而成的式了,取名为解析函数,还将它分成了“代数函数”与“超越函数”。 18世纪中叶,由于研究弦振动问题,达朗贝尔与欧拉先后引出了“任意的函数”的说法.在解释“任意的函数”概念的时候,达朗贝尔说是指“任意的解析式”,而欧拉则认为是“任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文献综述论文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文献综述论文 标题:函数的形成与发展:文献综述 摘要: 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在数学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探讨了函数的形成及其发展历程。首先,从古希腊数学开始,介绍了函数最早的雏形。接着,分析了函数在数学分析和微积分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数学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探讨了现代数学理论中对函数的扩展和应用。通过这些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函数在数学中的演化历程的视角。 关键词:函数、数学分析、微积分、数学发展、演化历程 引言: 函数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数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函数的概念以及其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致力于理解函数的形成及其发展历程。 一、函数的起源与形成 古希腊数学家对函数的最早雏形进行了研究。例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伴随两个变量的两个数量是相等的,那么这两个变量是一致的”这样的观点,为函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函数在数学分析和微积分中的重要地位

17世纪,数学家使用函数的概念来研究曲线和其性质。以拉格朗日为代表的数学家,通过函数的研究发展了微积分学。函数的发展使得计算曲线的斜率、曲率等性质成为可能。 三、函数在数学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函数在数学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伯努利家族的成员通过函数的使用,研究了一系列重要的数学问题。函数的发展也推动了代数学、图论、拓扑学等多个数学分支的发展。 四、现代数学理论中对函数的扩展和应用 随着数学的发展,函数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应用。例如,广义函数的引入进一步拓展了函数的概念。函数在数学分析、数理统计、优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结论: 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其在数学中的地位和应用不断扩展。从古希腊数学到现代数学理论,函数的形成与发展,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对函数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函数在数学中的演化历程的全面了解。 2.段志松,&霍永志.(2024).函数和微积分教学中"函数"概念的起源与形成初探.数学教育学报,103(1),23-28.。 4. Katz, M. (2024). A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 introduction. Addison-Wesley.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文献综述 论文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文献综述论文 一、函数的起源(产生) 十六、十七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兴起,为了争夺霸权,迫切需要发展航海和军火工业。为了发展航海事业,就需要确定船只在大海中的位置,在地球上的经纬度;要打仗,也需知道如何使炮弹打的准确无误等问题,这就促使了人们对各种“运动”的研究,对各种运动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这就为函数概念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实际需要的基础。 十七世纪中叶,笛卡儿(Descartes)引入变数(变量)的概念,制定了解析几何学,从而打破了局限于方程的未知数的理解;后来,牛顿(Newton)、莱布尼兹(Leibniz)分别独立的建立了微分学说。这期间,随着数学内容的丰富,各种具体的函数已大量出现,但函数还未被给出一个一般的定义。牛顿于1665年开始研究微积分之后,一直用“流量”(fluent)一词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1673年,莱布尼兹在一篇手稿里第一次用“函数”(fluent)这一名词,他用函数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的变动而变动的量。(定义1)这可以说是函数的第一个“定义”。例如,切线,弦,法线等长度和横、纵坐标,后来,又用这个名词表示幂,即表示x , x2, x3,…。显然,“函数”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非常的模糊和不准确的。 人们是不会满足于这样不准确的概念,数学家们纷纷对函数进行进一步讨论。 二、函数概念的发展与完善 ⒈以“变量”为基础的函数概念 在1718年,瑞士科学家,莱布尼兹的学生约翰·贝奴里(Bernoulli,Johann)

给出了函数的明确定义:变量的函数是由这些变量与常量所组成的一个解析表达式。(定义2)并在此给出了函数的记号φx。这一定义使得函数第一次有了解析意义。 十八世纪中叶,著名的数学家达朗贝尔(D’Alembert)和欧拉(Euler)在研究弦振动时,感到有必要给出函数的一般定义。达朗贝尔认为函数是指任意的解析式,在1748年欧拉的定义是:函数是随意画出的一条曲线。(定义3)在此之前的1734年,欧拉也给出了一种函数的符号f(x),这个符号我们一直沿用至今。 实际上,这两种定义(定义1和定义2)就是现在通用的函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和图像法。后来,由于富里埃级数的出现,沟通了解析式与曲线间的联系,但是用解析式来定义函数,显然是片面的,因为有很多函数是没有解析式的,如狄利克雷函数。 1775年,欧拉在《微分学原理》一书的前言中给出了更广泛的定义:如果某些变量,以这样一种方式依赖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前面这些变量也随之而变化,则将前面的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定义4)这个定义朴素地反映了函数中的辨证因素,体现了“自变”到“因变”的生动过程,但未提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它并未反映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函数概念的特征,只是科学的定义函数概念的“雏形”。 函数是从研究物体运动而引出的一个概念,因此前几种函数概念的定义只是认识到了变量“变化”的关系,如自由落体运动下降的路程,单摆运动的幅角等都可以是看成时间的函数。很明显,只从运动中变量“变化”观点来理解函数,对函数概念的了解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常值函数,不好解释。

关于函数与方程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数学与应用数学 关于函数与方程问题的研究 一、“希望杯”数学竞赛中关于函数与方程问题的研究意义 函数与方程贯穿整个高中数学阶段,是基础更属重难点,尤其在竞赛中更被视为焦点,本课题主要针对“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有关函数与方程问题的研究,“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普及部、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数理天地》杂志社、中青在线、华罗庚实验室等主办的全国性数学竞赛。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的宗旨明确指出,通过邀请赛活动,鼓励中学生学好数学课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并适当的拓宽知识面,引导中学生注意数学在其它学科和社会活动中的应用,激发他们钻研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邀请赛的内容贴近课本又高于课本,紧密结合当前中学数学教学实际,竞赛试题新颖有趣,活而不难,巧而不偏、不怪,有启发性和思考性,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巩固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同时对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并能发现自己潜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今后学好数学课程和其它各门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函数与方程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基础,亦是重点。它不仅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基本功更体现对数学的领悟力和后续发展潜力,所以对“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题中有关函数与方程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需要且十分有意义。 二、“希望杯”数学竞赛背景及其研究现状 “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题内容不超出现行数学教学大纲,不超出教学进度,贴近现行的数学课本,源于课本,高于课本。题目活而不难,巧而不偏;既大众化又富于思考性和启发性。力求体现科学思维之美,寓科学于趣味之中,将知识、能力的考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关于函数与方程问题的研究在“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试题中开展时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和挑战的,针对好的试题方能提出好的问题,好的问题方能有其研究的出路和方向。因此在竞赛试题中研究函数与方程问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自1990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20届了。第1届有11万名中学生参加,到第9届,每年的参赛人数都超过百万。20届以来,参赛中学生累计超过1600 万。国内中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有如此大的规模,有如此众多的中学生参加,

函数概念的历史发展

函数概念的历史发展 函数概念是中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既是数学研究的对象,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早在16、17世纪,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数学不仅研究静止不动的量,而且要研究运动过程中各个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从而促进数学由常量上学时期进入到变量数学时期。函数也就成为研究变量数学必不可少的概念。 函数(function)一词,始用于1692年,见著于微积分创始人之一莱布尼兹G.W.Leibnic,1646—1717)的著作。而f(x)则由欧拉(Euler)于1724年首次使用。我国于1859年引进函数的概念,它首次是在清代数学家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历山大合译的《代微积拾级》中出现。函数在初高等数学中,在物理、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中,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科学中,均有广泛的应用,起着基础的作用。 函数的概念随着数学的发展而发展,函数的定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精确、完善、抽象,函数的概念也不断得到严谨化、精确化的表达。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生成量”就是函数概念的雏形。最初,函数 是表示代数上的幂( 23 ,,, x x x… ),1673年,莱布尼兹把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变动的几 何量,如切线、法线,以及点的横坐标都成为函数。 一、解析的函数概念 在18世纪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把函数理解为一个解析表达式. 1698年,瑞士著名数学家约翰·贝努利定义:由变量x和常量用任何方式构成的量都可以称为x的函数.这里任何方式包括代数式子和超越式子. 1748年,约翰的学生,杰出数学家欧拉在它著名的《无穷小分析引沦》中把函数定义为“由一个变量与一些常量通过任何方式形成的解析表达式”,这就把变量与常量以及由它们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和三角、指数、对数等运算构成的式子,均称为函数.并且,欧拉还给出了函数的分类,把函数分为:代数函数与超越函数,有理函数与无理函数,整函数与分函数,单值函数与多值函数. 当时把函数看作一个解析表达式的还有著名的法国数学家达朗贝尔和拉格朗日. 但这种解析的函数概念有其局阳性,如某些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能用解析式子表达出来,那么根据这个定义就不能称之为函数关系.例如著名的狄利克雷(D1richkt)函数 1 D(x)= 0x x ???,为有理数,为无理数 二、几何的函数概念 因为解析表达式在几何上可表示为曲线,一些数学家把曲线称为函数. 1746年,达朗贝尔在研究弦振动问题时,提出了用单独的解析表达式给出的曲线是函数.后来欧拉发现有些曲线不一定是由单个解析式给出的,他提出了一个新定义:函数是“xy 平面上随手画出来的曲线所表示的y与x间的关系”.即把函数定义为一条随意画出来的曲线.欧拉称之为任意函数,即包括了由单个解析表达式给出的连续函数,也包括由若干个解析式表示的不连续函数(“不连续”函数的名称是欧拉首次提出的).但是,欧拉的观点没有被达朗贝尔接受,并展开了激烈争论.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文献综述论文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文献综述论文 首先,数学函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代。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 索斯(欧几里德)在其《几何原本》中首次提出了函数的概念,并定义了 函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此后,数学家们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逐渐发展出了更加完善的函数理论。 文艺复兴时期,数学家斯宾诺莎通过对代数方程的研究,将函数的概 念引入到代数学中。他认为函数是一个符号的集合,可以通过运算和变量 的替换来表示不同的函数。斯宾诺莎的思想对后来的代数学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18世纪,著名数学家欧拉进一步发展了函数的理论。他将函数定义 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欧拉的工作为函 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他提出了很多函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开 创了函数论的新纪元。 19世纪,数学家威尔斯特拉斯提出了连续函数的概念,他通过限制 函数的变化率来定义连续性。威尔斯特拉斯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函数理论 的发展,他建立了函数的完整体系,并证明了很多基本的定理和性质。 20世纪初,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和庞加莱等人又进一步发展了函数 论的内容。魏尔斯特拉斯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函数,称为魏尔斯特拉斯函数,在对数学分析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庞加莱的工作则主要集中在复 变函数的研究领域,他对函数的性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函数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数值计 算和符号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对函数进行分析和

计算。同时,函数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物理学、 工程学、经济学等。 总之,函数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历史的发展中,数学家们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逐渐完善了函数的理论体系。随 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函数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为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未来,函数的研究将继续深入,不断推动数学和应 用领域的发展。

关于函数的形成与发展的数学小论文

关于函数的形成与发展的数学小论文 函数的概念最早产生于运动的研究.如伽利略是用文字语言来表述这些函数关系的.“从静止状态开始以定常加速度下降的物体,其经过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沿着同高度但不同坡度的倾斜平板下滑的物体,其下滑的时间与平板的长度成正比”;显然,只需引进适当的符号,上述的函数关系就可以明确的用数学形式表述:;…以这些具体的函数为原型,17世纪的一些数学家通过弱抽象获得了如下的函数概念: “函数是这样一个量,它是从一些其它的量通过一系列代数运算而得到的.” 上述定义显然过于狭窄了,因为它事实上仅适用于代数函数的范围.因此,在其后的发展中,函数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随着数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接触到了一些超越函数,如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尽管这些函数已经超出了代数函数的范围,但是在一些数学家看来,两者区别仅仅在于超越函数重复代数函数的那些运算无限多次,从而人们又通过弱抽象提出了如下的函数概念: “函数是指由一个变量与一些常量,通过任何方式(有限的或无限的)形成的解析表达式.” 这一由欧拉给出的定义尽管仍然过于狭窄,在18世纪却曾长期占统治地位. 19世纪初,函数概念再次得到了扩展,函数的概念开始摆脱“解析表达式”,另外狄里克雷更提出了如下的函数概念: “如果对于给定区间上的每一个x值有唯一的一个y值同它对应,那么,y

就是x的一个函数.” 最后,如果用任意的数学对象去取代具体的数量,并采用集合论的语言,则可以获得更为一般的“映射”概念: 如果在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存在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就称为是一个映射.函数这个数学名词是莱布尼兹在1694年开始使用的,以描述曲线的一个相关量,如曲线的斜率或者曲线上的某一点。莱布尼兹所指的函数现在被称作可导函数,数学家之外的普通人一般接触到的函数即属此类。对于可导函数可以讨论它的极限和导数。此两者描述了函数输出值的变化同输入值变化的关系,是微积分学的基础。 1718年,约翰·贝努里(en:Johann Bernoulli)把函数定义为“一个变量的函数是指由这个变量和常量以任何一种方式组成的一种量。”1748年,约翰·贝努里的学生欧拉(Leonhard Euler)在《无穷分析引论》一书中说:“一个变量的函数是由该变量和一些数或[常量]]以任何一种方式构成的解析表达式”。例如f(x) = sin(x) + x3。1775年,欧拉在《微分学原理》一书中又提出了函数的一个定义:“如果某些量以如下方式依赖于另一些量,即当后者变化时,前者本身也发生变化,则称前一些量是后一些量的函数。” 19世纪的数学家开始对数学的各个分支作规范整理。维尔斯特拉斯(Karl Weierstrass)提出将微积分学建立在算术,而不是几何的基础上,因而更趋向于欧拉的定义。

函数的起源与发展

函数的起源与发展 函数是数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起源于古希腊数学,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现代数学的基石之一。本文将探讨函数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一、起源:古希腊的函数概念 函数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Euclid)的著作《几何原本》中。他在书上首次提出了“比例”这一概念,将其应用于几何学中。比例即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一个方程。欧多克索斯认为,比例是由特定规律决定的,这种规律可以用图形表示。 此后,亚历山大的赛尼库斯(Heron of Alexandria)提出了函数的概念。他将比例的概念扩展到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函数的定义:“当一个量由其他量决定时,我们称这个量是其他量的函数。”赛尼库斯以几何图像的方式表示函数,将其作为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发展:函数的发展与数学分析的崛起 函数的概念在古希腊数学时代虽然已有初步的形成,但真正的发展要追溯到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时期。牛顿(Isaac Newton)和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两位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几乎同时独立地发展了微积分学,从而为函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牛顿和莱布尼茨将函数视为一种能够以无穷小的变化率来描述的数学对象。他们引进了导数和积分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函数变化率和面

积的度量。他们的工作将函数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函数成为数学分析的核心内容。 随着数学分析的发展,函数的研究也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入。欧拉(Leonhard Euler)提出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概念,并发展了复变函数的理论。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和柯西(Augustin-Louis Cauchy)等数学家也在函数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函数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实数领域,还拓展到复数、向量、矩阵等多个数学领域。 三、应用:函数在科学和工程中的重要性 函数作为一种描述变化规律的数学工具,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函数的概念不仅仅是数学分析中的抽象概念,它还是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基础。 在物理学中,函数被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等自然现象。例如,牛顿运动定律可以用函数的形式来描述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在经济学中,函数被用于建立经济模型和预测市场走势。通过函数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最优解,优化生产和分配的效率。 在工程学中,函数被用来描述电路的行为、信号的传输等问题。函数的分析为电路设计和调试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 1、在笛卡尔引入变量以后,变量和函数等概念日益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纵览宇宙,运算天体,探索热的传导,揭示电磁秘密,这些都和函数概念息息相关。正是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人们对函数的概念不断深化。 2、最早提出函数概念的,是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最初莱布尼茨用函数一词表示幂,如x,x2,x3都叫函数。以后,他又用函数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上一点的横坐标、纵坐标。 3、1718年,莱布尼茨的学生、瑞士数学家贝努利把函数定义为:由某个变量及任意的一个常数结合而成的数量。意思是凡变量和常量构成的式子都叫做的函数。贝努利所强调的是函数要用公式来表示。 4、1755年,瑞士数学家欧拉把函数定义为:如果某些变量,以某一种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前面这些变量也随着变化,我们把前面的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 5、1821年,法国数学家柯西给出了类似现在中学课本的函数定义:在某些变数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一经给定其中某一变数的值,其他变数的值可随着而确定时,则将最初的变数叫自变量,其他各变数叫做函数。在柯西的定义中,首先出现了自变量一词。 6、1834年,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进一步提出函数的定义:函数是这样的一个数,它对于每一个都有确定的值,并且随着一起变化。函数值可以由解析式给出,也可以由一个条件给出,这个条件提供了一种寻求全部对应值的方法。函数的这种依赖关系可以存在,但仍然是未知的。 7、1837年,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认为怎样去建立与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无关紧要的,所以他的定义是: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总有一个完全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

函数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数学中的函数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所著的《几何原本》中。他使用了一个术语“关连”(affection),用来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然而,欧几里得并没有提 出一个通用的函数概念,只是描述了具体的例子。 古希腊的莱布尼兹(Leibniz)和牛顿(Newton)是函数概念的奠基人。莱布尼兹在求导的过程中引入了函数的概念。他将函数定义为一个数列,其中每个数与给定的自变量之间存在其中一种关系。牛顿则将函数定 义为依据自变量而变化的量。莱布尼兹和牛顿的定义给出了函数的一种形式:f(x)=y,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随着十八、十九世纪分析学的发展,函数的概念进一步完善。著名的 数学家欧拉(Euler)给出了函数概念的几个重要特征,包括定义域、值 域和图像等。他还提出了复函数的概念,扩展了函数的定义。此外,数学 家拉格朗日(Lagrange)和柯西(Cauchy)也对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做出了 深入的研究。 19世纪的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和庞加莱(Poincaré)进一步发展了函数的理论。魏尔斯特拉斯证明了函数可以由无穷多个点集 构成,从而推翻了函数在有限点集内成立的先前观念。庞加莱则重点研究 了函数的连续性和可微性,并在函数论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定理。 20世纪的数学中,函数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数学家 勒贝格(Lebesgue)提出了勒贝格积分理论,为函数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 道路。此外,数学家哈尔德(Hardy)和Weierstrass在函数的无穷级数 展开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数学中,函数不仅仅用来描述数学关系,而且还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函数的定义也变得更加抽象和严谨,例 如在函数分析中,函数被定义为从一个集合到另一个集合的映射。 总结而言,函数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数学,并在现代数学中 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欧几里得到牛顿和莱布尼兹,再到欧拉、拉格朗日 和柯西,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逐渐得到了深入研究。在魏尔斯特拉斯、庞加 莱和勒贝格的贡献下,函数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函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现代数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概念之一

函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函数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函数的概念产生于古希腊的数学领域,随着数学发展逐渐完善和发展。在古希腊时代,数学主要是以几何学为基础,对于直线、圆、三角形等几 何图形的研究较为深入。然而在研究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需要研 究更一般的曲线来解决一些问题。于是,人们开始研究曲线的性质和方程,这就是函数概念的起源。 最早提出函数概念的是古希腊的柯尼多斯(Conon),他在《席知布 拉斯》(Spherics)一书中,使用了“曲面上的曲线”概念,也就是我们 现在所称的函数。在柯尼多斯的研究中,函数是用来描述曲面上点的位置,他通过截面的思想来研究曲线。然而,他并未对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进行详 细的研究。 在早期的数学研究中,函数的概念并不被广泛使用。直到16世纪, 随着代数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加系统地研究函数。法国数学家弗朗西斯·维埃特(François Viète)是最早引入函数概念的数学家之一、他在《代数最湮〉》一书中,首次将函数描述为数之间的关系,他将函 数视为是一个等式中的未知量,并提出了函数的运算规则。 18世纪的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和拉格朗日(Joseph- Louis Lagrange)等人进一步完善了函数的概念和理论。欧拉在《分析概论》一书中,提出了复变函数的概念,研究了函数的连续性和收敛性等问题。拉格朗日在《分析学》一书中,提出了拉格朗日乘数法和最优化问题 的理论,对函数的极值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到了19世纪,函数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提出了研究函数性质的代数方法,他在《复数的算术

关于函数的形成与发展的数学小论文

关于函数的形成与发展的数学小论文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不同国家的数学思想中有着丰富的发展历程。本论文将从函数概念的形成、函数与方程的关系以及函数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函数概念的形成 函数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古希腊数学家用被称为底数的量和被称为脚数的量来描述两者的关系。然而,由于古希腊数学的几何本质,这种关系主要是通过图形来表示的。 在十七世纪,随着代数学的发展,函数的概念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改进。约翰·沃利斯被认为是函数概念的奠基人之一,他定义了一种通过代数表达式表示的函数。而克里斯蒂安·荷伯特也提出了函数的图像和论域的概念。 二、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在十七世纪的代数学中得到了深入的研究。鲁内斯对函数与方程进行了明确的区分,提出了函数可以包含方程的多个解的概念。同时,拉格朗日也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将函数看作是方程的延伸。 三、函数的进一步发展 在十九世纪,函数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卡尔·魏尔斯特拉斯提出了连续函数和可微函数的概念。他强调了函数的连续性和光滑性,并引入了极限的思想。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微积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现代数学中,函数的发展更是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应用。函 数的理论在数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数学分析、微积分、概 率统计等。同时,函数的研究也在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总结 函数作为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最 早在古希腊时期被提出,并在十七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改进。函数 与方程的关系也在十七世纪被明确,并在十九世纪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 函数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数学的发展,在现代数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Boyer, C. B. (1991). A history of mathematics (2nd ed.). New York: Wiley. 2. Edwards, C. H. (2003).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alculus. New York: Springer.

对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小论文

对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小论文 一、对数函数的产生: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时候,当时在白然科学领域(特别是天文学)的发展上经常遇到大量精密而又庞大的天文数值计算,于是数学家们为了寻求化简的计算方法而发明了对数,德国的史蒂非在 15xx年所著的《整数算术》中,写出了两个数列,左边是等比数列(叫原数),右边是一个等差数列(叫原数的代表,或称指数,施文是Exponent。有代表之意)。欲求左边任两数的积(商),只要先求出其代表(指数)的和(差),然后再把这个和(差)对向左边的一个原数,则此原数即为所求之积(商),可惜史提非并未作进一步探索,没有引入对数的概念。 在的皮尔所处的年代,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刚刚开始流行,这导致天文学成为当时的热门学科、可是由于当时常量数学的局限性,天文学家们不得不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计算那些繁杂的“天文数字”,因此浪费了若干年甚至华生的宝贵时间,纳皮尔也是当时的一位天文爱好者,为了简化计算。他所制造的了纳皮尔算等],化简了栗除法运算,其原理就是用加减来代替乘除法。他发明对数的动机是为寻求球面三角计算的简便方法,他依据一种非常独等的与质点运动有关的设想构造出所谓对数方法,其核心思想表现为算术数列与几何数列之问的联系。在她的16xx年发表《奇妙的对数表的描述》中间明了对数原理,后人称为纳皮尔对数,记为Nop。hex,它与自然对数的关

系为:Nop。lgx=10ln(107/x)由此可知,的皮尔对数既不是自然对数,也不是常用对数,与现今的对数有一定的距离,瑞士的凝奇也独立地发现了对数,可能比纳皮尔较早,但发表较运。英国的布里格斯在16xx年创造了常用对数,16xx年,伦敦斯彼得所著的《新对数》使对数与自然对数更接近(以e—2.71828为底)。对数的发明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简化了行星轨通运算问题。 二、对数函数的发展过程: 最旱传入找国的对数著作是《比例与对数》,它是由波兰的程尼斯(1611—1656)和我国的那风作在17世纪中叶合编而成的,当时在12—0.3010中,2叫「真数」,0.3010叫做[假数],真数与假数对列成表,故称对数表,后来改用[假数]为[对数」,我国清代的数学家截热发展了多种的求对数的捷法,著有《对数简法》,《续对数简法)等,1854年,英国的数学家艾约是看到这些著作后,大为叹服,当今中学数学教科书是先讲[指数],后以反雨数形式引出[对数]的概念,但在历史上,恰恰相反,对数概念不是来自指数,因为当时尚无分指数及无理指数的明确概念,布里格斯营向的皮尔提出用幂指数表示对数的建议,1742年,J。成廉在给G。成廉的《对数表》所写的前言中作出指数可定义对数、而欧拉在他的名著《无穷小分析寻论》中明确提出对数s数是指数函数的逆函数,和现在教科书中的提法一致。

函数定义的发展历程

函数定义的发展历程 一、函数概念的萌芽时期 函数思想是随着人们开始运用数学知识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情况而 出现的,16世纪,由于实践的需要,自然科学界开始转向对运动的量进 行研究,各种变化着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数学家们关注的对象。 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1564-16421是最早研究这方面的科学家,伽俐略在《两门新科学》一书中多处使用比例关 系和文字表述了量与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例如,从静止状态自由下落的 物体所经过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这实际上就运用了函数思想,与此同时,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牛顿(Newton,1642-1727)在对微积分的讨论中,使用了“流量”一词来表示变量间的关系,1673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在研究曲 线问题时,发现了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引进了变量思想,并在他的《几何学》一书中指出:所谓变量是指“不知的和未定的量”,这成为数学发展的里程碑,也为函数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直到17世纪后期,在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1646-1716)、牛顿建立微积分学时,还没有人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大部分的函数是 被当作研究曲线的工具,最早把“函数”(function)一词用作数学术语的是莱布尼兹,当时,莱布尼兹用“函数”(function)一词表示幂,后来又用函数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变动而变动的量,例如曲线上

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切线的长度、垂线的长度等,从这个定义,我 们可以看出,莱布尼兹利用几何概念,在几何的范围内揭示了某些量之 间的依存关系。 二、函数概念的初步形成 18世纪微积分的发展促进了函数概念“解析定义”的发展,瑞士著 名数学家约翰·贝努利(Bernoulli Jo-hann,1667-1748)在研究积分计算问题时提出,积分工作的目的是在给定变量的微分中,找出变量本身之 间的关系,而要用莱布尼兹定义的函数表示出变量本身之间的关系是很 困难的,于是,1718年贝努利从解析的角度,把函数定义为:变量的函 数就是由某个变量及任意一个常数结合而成的量,其意思是凡变量x和 常量构成的式子都叫作x的函数,并且贝努利强调,函数要用公式来表 示才行。 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在他的《无穷小分析引论》中进一步推广 了约翰·贝努利的定义:一个变量的函数是由变量和一些数或常量以任何 一种方式构造的解析式,并且早在1734年欧拉就已经用f(x)表示函数,这个函数符号至今仍在沿用,1755年,欧拉又在他的《微积分原理》的 序言中把函数定义为:如果某些变量以某一种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 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前面这些变量也随着变化,我们把前面的变 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欧拉的这个定义,已经不强调函数要用公式来 表示了,他曾把画在坐标系上的曲线也叫函数,他认为:“函数是随意 画出的一条曲线,”欧拉用“解析表达式”代替了约翰的“任意形式”,

三角函数产生和发展

三角函数产生和发展 一、三角函数的产生: 1.三角函数(三角学)的产生: 三角学一词最初见于希腊文。最先使用trigonometry这个词的是皮蒂斯楚斯,他在1595年出版一本著作<<三角学:解三角学的简明处理>>,创造了这个新词。它是由τριγωυου(三角学)及μετρειυ(测量)两字构成的,原意为三角形的测量,或者说解三角形。当时古希腊文里没有这个字,原因是当时三角学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而是依附于天文学。因此解三角形构成了古代三角三角函数的实用基础。 早期的解三角形是因天文观测的需要而引起的。还在很早的时候,由于垦殖和畜牧的需要,人们就开始作长途迁移;后来,贸易的发展和求知的欲望,又推动他们去长途旅行。那时,人们白天拿太阳作路标,夜里则以星星为指路灯。太阳和星星给长期跋山涉水的商队指出了正确的道路,也给那些沿著遥远的异域海岸航行的人指出了正确方向。就这样,最初的以太阳和星星为目标的天文观测,以及为这种观测服务的原始的三角测量就应运而生了。因此可以说,三角函数是紧密地同天文学相联系而迈出自己发展史的第一步的。 2.三角函数(三角学)的独立: 虽然后来阿拉伯的数学家已经对三角学进行专门了的整理和研究,但严格地说,他们并没有创立起一门独立的三角函数。其实真正地把三角函数作为数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并加以的系统叙述的人,是德国数学家雷基奥蒙坦纳斯。雷基奥蒙坦纳斯是十五世纪最有声望的德国数学家约翰·谬勒的笔名。他年轻时积极从事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收集和翻译工作。所以对阿拉伯的数学家们在三角函数方面的工作比较了解。1464年,他以雷基奥蒙坦纳斯的名字发表了《论各种三角形》。在书中,他把以往散见在各种书上的三角学知识,系统地综合了起来,成了三角学在数学上的一个分支。 二、三角函数的发展过程: 1.中国的发展过程:我国古代没有出现角的函数概念,只用勾股定理解决了一些三角函数范围内的实际问题。据《周髀算经》记载,约与泰勒斯同时代的陈子已利用勾股定理测量太阳的高度,其方法后来称为「重差术」。1631年西方三角学首次输入,以德国传教士邓玉函、汤若望和我国学者徐光启合编的《大测》为代表。同年徐光启等人还编写了《测量全义》,其中有平面三角和球面三角的论述。1653年薛风祚与波兰传教士穆尼阁合编《三角算法》,以「三角」取代「大测」,确立了「三角」名称。1877年华蘅煦等人对三角级数展开式等问题有过独立的探讨。 2.西方的发展过程:三角学创始于公元前约150年,但早在公元前300年,古埃及 人就已有了一定的三角学知识,主要是用于测量。例如建筑金字塔、整理尼罗河泛滥后的耕地、通商航海和观测天象等。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测出金字塔的高,成为西方三角测量的肇始。公元前2世纪后希腊天文学家希帕霍斯为了天文观测的需要,作了一个和现在三角函数表相仿的「弦表」,即在固定的圆内,不同圆心角所对弦长的表,他成为西方三角学的最早奠基者。公元2世纪,希腊天文学家数学家托勒密继承了希帕霍斯的成就,并加以整理发挥,著成《天文学大成》13卷,这其中包括从0°到90°每隔半度的弦表及若干等价于三角函数性质的关系式,被认为是西方第一本系统论述三角学理论的著作。约同时代的梅内劳斯写了一本专门论述球三角学的著作《球面学》,内容包球面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许多平面三角形定理在球面上的推广,以及球面三角形许多独特性质。他的工作使希腊三角学达到全盛时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