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一向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出于马克思主义特殊的历史与政治地位,很多人倾向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割裂开来,认为它们分属两套不同的系统,应该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学习。而笔者认为,这两种经济学体系之间虽有区别,但相互联系,我们应该用综合的眼光看待这两种体系,挖掘其中的共性,才能更好地摸清两者的实质。以下,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两套体系之间的联系。

一、发展历史:相同的起源,不同的轨迹

现代西方语言中,“经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中的“家庭管理”,后来这个词慢慢脱离了它的原意。而无论西方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都在沿用“经济”这一词语,这就说明了两者从根源上仍然是相同的。

事实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同样起源于古典经济学1,其代表人物是英国人亚当·斯密。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劳动的分工出发,细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初期的生产模式和分配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将亚当·斯密认为是自己的鼻祖,只是他们在继承和发展他的经济思想的道路上产生了分歧。马克思认为,斯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描述是准确的,但他囿于时代背景,未能看出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是将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学说做了改进,使之能够随着历史进步而不改变正确性。而西方经济学家们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把他的思想具体化、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模型;同时也对古典经济学中的缺陷不断做着修补。外部性、不对称信息等理论的提出都是对古典经济学的补充;凯恩斯主义则是对经济失灵现象做出的回应。

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在同一源头发展出的两套分支,后来,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做了修补,到今天发展成为不同的理论。从起源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两套体系具有紧密联系。

二、研究对象:相似的对象,不同的侧重点

如前所述,两套体系都使用了“经济”一词,这就意味着两者都着眼于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学现象。例如两套体系都关注价格的形成机制:马克思主义主张“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西方经济学则认为价格由供求模型给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四大步骤: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统称为生产关系),而这四个步骤在西方经济学中也完全涵盖。因此,两套经济学体系具有相似的研究对象。

然而,两套体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马克思把生产作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认为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反过来积极反作用于生产。马克思主义对于生产的极端重视,还体现在其理论体系中强调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制约生产关系等论题。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活动与消费和分配等等被置于相同的地位来研究,上层建筑往往作为外生变量,不纳入模型范围。

三、科学方法:基本的科学方法一致,尺度和延伸有所不同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其普遍通用的科学方法。首先,从哲学层面来看,任何一门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就是要解释自然或社会的现象,这就首先假定了现象的可知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两套体系都认为经济现象是可知的。其次,在可知的基础上,一些普遍的科学方法便可以适用。归纳、演绎等抽象方法被两套体系分别采用。从历史证据推导现在的历史归纳方法,也是两套体系都予以采纳的。而具体到学科层面,两套体系也有所相通的地方。借助数学工具是两套体系的一个重要共同点,这也是现代科学的主要标志之一;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之一。

两套体系具有许多相似的科学方法,但是具体的研究中却有使用力度的差别。另外,在共通的基本方法之外,两套体系也有所差别。这里仅举两例。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强调唯物辩证法的使用,即使用对立统一规律、量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过程。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适应性:它能够更好地分析矛盾双方、应对不同时期经济力量此消彼长的变化;同时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可以揭示经济阶层变动中的螺旋上升。

第二,实证分析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西方经济学更慎用假设。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都是极不现实的假设,由此构造模型,推导的结论需要较大程度的矫正。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少用假设,而多用演绎推理。这样的结论有较强的时代普适性,但相对地丧失一些精确性。

四、主要理论对比: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例

既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进路研究的是同一套现象,那么,它们对于同一个经济学现象的各自的解释应该具有共通性:一般来说,两套理论给出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就好像用两种方法解同一道数学题一般;如果两个结论不同,那么它们应该互不矛盾、互有侧重、相互补充。限于篇幅和时间,为了比较两套体系的研究思路,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选取一支理论作为典型代表。剩余价值理论是极其适合用来与西方经济学对比的一套理论,这有如下一些原因:首先,它是解释劳动力与工资问题的一套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劳动市场的均衡理论回答的是同样的问题。两相对比,可以使两套体系针锋相对。其次,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资本家的生产环节,下启资本主义的落后性,进而导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的重大结论。而在西方经济学中,劳动市场理论同样是重要一环,它与企业的生产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对宏观经济中的失业现象做出解释。第三,剩余价值理论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这与西方经济学只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而忽视其生产关系落后性的特质产生鲜明对比,更能说明两套体系的差别所在。

实质上,剩余价值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中就有所体现。在《国富论》中,斯密就已经明确把资本和土地的利润称为是工人产品中扣除的部分。而马克思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理论。马克思的一大贡献就是明确了他的经济学术语:剩余价值就是指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2 要理解剩余价值的概念,其中的“价值”是一个必须理解的核心: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价值的载体是使用价值,其实质是通过商品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根本的不同。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力与原材料、设备、土地一样,属于生产产品所需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工资)由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并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那样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分。正是因为缺少这种区分,西方经济学缺乏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从而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劳动力的事实。

而从剩余价值推及到社会生产时,我们又看到了两套经济理论的统一。由于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利润来源,扩大相对剩余价值就成了资本家扩大收入的必经之路。由于剩余价值是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差,资本家将会尽力压缩必要劳动时间;而压缩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则是提高生产技术、进而提高生产率。当一家企业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时候,剩余价值提高,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也会尽力提高他们的生产率。马克思将这一过程成为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方法。其实,这一套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完全兼容的:技术提高、成本降低,导致社会的总生产率提高、价格下降,这是我们熟知的经济学原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剩余价值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劳动力供求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一个简要的概括。一方面,两种理论在分析问题的对象与结论上是高度一致的:都分析了企业雇佣劳动力的行为,并且都对劳动力价格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基础上,两种理论都能够正确预测技术提高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和社会价格的下降。可以认为,两种理论在解释经济现象上达到了一致。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更深一步地挖掘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弊端:马克思敏锐地发现了人与其他劳动要素的差别,这一人本主义精神体现在了他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明确区分之中。尊重人的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成功的地方,正是这一特点使马克思主义正确看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囿于笔者经济学知识的欠缺,本文只是给出了比较两种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结论,不能给出更深入的论证。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出自同一个源头,在各自的发展史中不断革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在研究对象和科学方法上,它们互有长短,互为补充,应该给予相等的重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