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服务礼仪规范

员工服务礼仪规范
员工服务礼仪规范

员工服务礼仪规范

1.0引导员(大堂助理)岗位服务礼仪规范

1.1班前规范

1.1.1到达工作地点前

1.1.1.1洗漱

须在规定出发上班前一小时完成洗漱,达到第一章规定的相关标准。

1.1.1.2化妆

须在规定出发上班前半小时内完成化装,标准按第一章相关要求。

1.1.1.3整装

须在规定出发上班前11分钟整装完毕,标准按第一章相关要求。

1.1.1.4乘车安全教育及提示:

主管每日在员工出发前必须提示交通等安全事项,每周例会时必须有针对的进行安全教育。

a.防抢、防盗教育及提示。

b.交通安全教育及提示。

c.其他安全事项教育与提示。

1.1.2到达工作地点至营业厅开始营业前工作:

1.1.

2.1问好:对所有银行员工都要问好,并且加上规范的称呼。如“xx经理,早上好!”“xxx,早上好!”。

1.1.

2.2巡视检查营业厅环境:

a.检查环境卫生:地面、墙面、天花板是否有灰尘、污渍;

b.自助服务设备:存取款机、查询机、点钞机、电脑设备、电话机等设备是否

正常使用;饮水机、饮料机等饮品是否充足;记录并及时报告缺陷信息,改正缺陷;

c.产品展示区:展示柜、展架、折页柜/架、杂志架、填单台等物品是否充足、摆放整齐;记录并及时报告缺陷信息,改正缺陷;

d.物业设备:所有灯具的检查;所有家私的检查;所有门窗的检查;洗手间的检查;电梯及自动门的检查;装饰、装潢的检查;填写《员工日检记录表》并及时报告缺陷信息,改正缺陷。

1.2班中规范

1.2.1迎宾:

总体要求:热情、亲和、专业。

标准:每当客户到达营业厅时(或看见客户时)以标准姿态微笑并鞠躬表示欢迎,标准按第一章相关规定。

1.2.2问候:

总体要求:热情、亲和、专业、悦耳。

规范语言:“您好,欢迎光临…您好,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您好,请问需要我帮助吗?”。

1.2.3引领

总体要求:准确、规范。

a.必须熟悉营业厅的功能分区及业务办理位置:如高柜(储蓄、出纳、外汇、金卡等窗口)、低柜、金葵花贵宾室、财富中心、自助银行区、网银体验区、等候区等;

b. 负责询问来访宾客需办理业务的种类、按照不同业务需求为客户抽取叫号单、

引领、快速分流,将不同需求的客户指引到不同的业务办理区域,在客户离开时主动话别;

c.引领操作时须按照本规范第一章服务产品标准第4.1.2.1节服务用语及行为规范中的第d条执行;

d.引领至低柜、贵宾室、财富中心功能区的客户必须交接到人。

1.2.4分流

总体要求:高效、便利。

当营业厅等候办理柜面交易业务客户较多时,应主动协助大堂经理分流客户。

1.2.5排队管理

总体要求:能注意到等候客户的情绪变化,能主动做好客户潜在抱怨的安抚,了解客户抱怨处理原则与基本方法,主动配合大堂经理做好排队管理,协助大堂经理做好客户抱怨处理,主动做好客户间接抱怨安抚工作。

1.2.6特殊客户服务

总体要求:准确识别特殊客户,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的为特殊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特殊客户识别:年长者、残疾人士、孕妇、携幼童者等。

服务提供原则:准确掌握客户需求,热情主动提供帮助,跟踪服务至终。

1.2.7班中间歇、补妆、情绪调整

须按照第一章服务产品标准第4.1.1节容貌中的第2、3、4条执行。

1.2.8送别客户

总体要求:凡客户离开营业厅时,必须使用规范语言告别,适时使用鞠躬、搀扶、握手等肢体语言及礼仪。

规范告别语例:“再见、明天见、欢迎您下次再来、外面路面湿滑,请注意安全!”

1.3班后规范

1.3.1整理与清点

对营业厅等候区、展示区、自助区、填单区、低柜区、贵宾区、财富中心进行整理,桌椅、展架、折页、杂志、单据摆放整齐,对单据、文具、杂志、折页等进行补充。

1.3.2记录与小结

按照员工日志规定记录当天工作情况:

a.值得你满意及愉快的工作经历、事例;

b.缺陷及失误经过;

c.对当天工作反思和经验小结。

1.3.3沟通

班后适时主动与大堂经理或营业厅主管、零售经理询问当天工作意见与指示,并记录。如有疑问或无法解决问题,当天下班后及时向主管报告。

1.3.4告别

离开营业厅时用规定语言,向所有同事行员及所有工作人员告别。

2.0文员、前台接待服务礼仪规范

2.1接听电话

2.1.1工作内容

接听电话、传递信息。

2.2.2质量标准

2.2.2.1电话铃响应及时接听。

2.2.2.2使用礼貌用语,语调亲切,自然,不大不小,不得说“喂”,避免出现无

礼、傲慢、有气有力、不负责任、急躁、独断专横、优柔寡断、拖泥带水、不耐烦或出口伤人等现象。

2.2.2.3如需要对方等候时,一定要说“请稍等”。

2.2.2.4接听电话后由对方先挂电话,任何时候不得用力放听筒,不得将电话夹

在脖子上同对方说话。

2.2.3操作规范

2.2.

3.1接听:铃响应及时接听,拿取电话时动作要轻、稳。接听电话时,直接

说“您好,汇合公司”或“您好,招商银行”或“您好,办公室”等规定的礼貌用语。

2.2.

3.2询问:询问对方事由,仔细听清对方交待事项,如未听清对方说话, 应礼貌

致歉并请对方重复说一遍。

2.2.

3.3挂断:对方说话完毕应礼貌说“再见”并待对方挂断电话后轻轻挂断。

2.2.

3.4记录:挂断电话后,应将对方交待事宜认真记录。

2.2文印服务

2.2.1工作内容

2.2.1.1开机,检查,调整复印机、碎纸机,准备复印纸,按要求复印,送达复

印文件。

2.2.2质量标准

2.2.2.1负责每日开机,检查复印机、碎纸机处于良好状态,无缺墨、缺纸现象。

2.2.2.2复印纸型号、数量按要求准备齐全,无缺漏现象。

2.2.2.3复印件页面清晰,洁净,显影浓淡适中,无墨渍,无污迹,无折皱,无

歪斜。

2.2.2.4复印件内容准确完整,纸型、张数、复印规格符合同事或领导的要求,

无缺页,漏项,夹带空纸等现象。

2.2.2.5文件复印有多余或作废的应及时用碎纸机销毁,无遗留,乱丢现象。2.2.2.6复印件装订整齐与原件一道按同事或领导的要求妥善保管,完整、及时、

安全送达。

2.2.2.7对于复印后需送达的文件或资料要做好送达记录。

2.2.2.8对于要求保密的文件资料,复印时要做好安全保密措施,避免泄露。2.2.2.8下班及时关闭复印机、粉碎机电源,无稿件遗漏和电源漏关现象。

2.2.3操作规范

2.2.

3.1开机:上岗后及时打开复印机、粉碎机电源。

2.2.

3.2检查:检查复印机是否有纸,是否有他人遗留的文件资料。

2.2.

3.3取件:接到复印电话或要求,及时到同事或领导处拿取文件,了解复印的

份数、规格、是否需要装订及索取的时间。

2.2.

3.4复印:将文件按同事或领导要求的规格复印、缩小或放大;复印时将文件

摆放整齐,并调好色度深浅及页数。复印一张以上的,应先复印出一张,检查调整清晰度,合适后再进行复印。文件复印有多余或作废的应及时用碎纸机销毁,不得留下备份。按要求完成复印任务后,检查复印件与原件的页数是否一致,复印件中是否有夹带白纸等情况。另外,复印时可根据文件的性质使用“二手纸”,保证公司内“二手纸”的有效利用。

2.2.

3.5装订:按同事或领导要求进行装订。

2.2.

3.6送达:按同事或领导的要求将复印好的文件送给他,并请其当面进行核对,

如有错误要立即致歉并纠正,并做好送达记录。

2.2.

3.7关机:按照服务单位要求时间关机,下班后检查有无遗漏文件资料,摆放

好用品、设备。

2.3传真服务

2.3.1工作内容

2.3.1.1检查,调整传真机,补充纸张,按要求收发传真,送达传真文件。2.3.2质量标准

2.3.2.1传真件发送及时、准确,无漏发,错发,延误发送现象。

2.3.2.2 传真件原稿完整、及时、安全送回发送人,无遗失、错送现象。

2.3.3操作规范

2.3.3.1 检查:检查传真机是否有纸,状态是否良好。

2.3.3.2传真:同事或领导送来的传真要检查好页数并及时发送,发送时要仔细、

准确输入电话号码;传真发送结束后,检查“OK”单是否“OK”,如没有“OK”单的可看传真机是否显示“OK”,如有联系电话的可致电进行确认对方是否接受到。

2.3.3.3送达:收到传真时,应及时填写《传真收送登记表》并尽快送至接收人并

请其签收,发送出去的传真应将原件当天归还。

2.4报纸、刊物、杂志及信件收发服务

2.4.1工作内容

报纸、信件分类,整理,送达。

2.4.2质量标准

2.4.2.1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到指定地点领取报纸、刊物、杂志及信件。

2.4.2.2熟记报纸名称和份数,收取时要核对,发现缺少时要及时向有关人员索

要;分发时不能有错误,不能有丢失。

2.4.2.3刊物、杂志要及时送达,不得擅自留置看阅。

2.4.2.4特快专递、汇款单或贵重邮件送达要及时,暂时保管的要做好登记,妥

善保管,不能有丢失。

2.4.2.5不得私拆他人邮件、邮票和信件。

2.4.3操作规范

2.4.

3.1报纸取回按规定的类别和份数进行分发,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过期

的报纸按服务单位要求进行处理。

2.4.

3.2刊物,杂志及信件取回后按部门、姓名及时送到收件人手中,如收件人

不在可暂为妥善保管并尽快交收件人。不能放于收件人办公桌上或转托他人代交。

2.4.

3.3特快专递、汇款单或贵重邮件须亲自交于收件人并由收件人在记录本上

签收,如收件人不在,应为其暂时妥善保管好,不得放在办公桌上或转交他人。

2.4.

3.4特快专递及汇款单等重要邮件在收发时要记录邮件编号,以便查询。

2.5办公室档案管理

2.5.1工作内容

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借阅、备份。

2.5.2质量标准

2.5.2.1收集档案要完整、齐全,符合检查档案的质量标准。

2.5.2.2整理后的档案排列合理,编号有序,分类清楚,重点突出,便于查考利

用。

2.5.3操作规范

2.5.

3.1收集:收集机关、部门各文书处理部门办理完毕和立卷归档的文件,保

证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5.

3.2鉴定:对档案资料要认真仔细的进行鉴定,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5.

3.3整理:对已接收归档的文件资料要进行分类整理,检查归档的案卷是否

合乎质量要求,如接收的是零散文件,要进行装订、立卷。

2.5.

3.4保管:对档案资料按类别或时间做好标志,资料进出均要进行登记。2.5.3.5统计:统计档案要数字准确,要通过统计而掌握档案的全面情况,做到

心中有数。

2.5.

3.6借阅:因公需要借阅文档的,应填好档案借阅单,员工不得随意外带有

关公司重要的文件材料,确因工作需要外带,需办理档案外借手续,经办公室核准后方可带出,用毕即归还。

2.5.

3.7备份:对于重要文件、报表、业务记录等必须按要求进行备份,尽量采

用电脑管理和工作,便于资料的数据管理及保存。

2.6文书管理

2.6.1工作内容

签收、拆封、登记、阅文、请办、承办、催办等。

2.6.2质量标准

2.6.2.1签收文件认真仔细,文件无缺页,无丢失。

2.6.2.2拆封时小心细致,保证文件完好无损,保证信封内无遗留文件。

2.6.2.3登记认真、仔细、全面.

2.6.2.4阅文要全面、细致。

2.6.2.5请办、承办要及时,准确,不拖延时间。

2.6.2.6催办要及时。

2.6.3操作规范

2.6.

3.1签收:清点收件总数与清单或投递单上是否一致,如有不符,在未查明

原因之前可暂不签收。清点时如遇几种不同的文件装在一起,首先要按文号区别开,注意有无夹带别的文件,有无文件缺少的情况。签收时要签全名,字迹清晰,并要注明年月日,特急件要注明签收的具体时间。

2.6.

3.2 拆封:拆封之前要认真核实信封上的收件人,属于私人信件的要交收件

人。属绝密件的应由部门负责人拆封。如系误投,应及时退回来件单位。拆封时要认真细致,要保护封内文件的完好,拆封最好使用剪刀,在封口处慢慢剪开。

2.6.

3.3登记:公文处理过程中就公文的特征和办理情况进行登记。登记应将公

文标题、密级、发文字号、发文机关、成文时间、主送机关、份数、收发文日期及办理情况逐项填写清楚。

2.6.

3.4阅文:首先要认真阅读文件,全面了解文件。不能仅看文头或文尾。要

在阅文时弄清文件的密级和急缓程度,由哪个部门哪位领导承办。对未标明时限要求的,也要根据文件的实际内容,判定时限要求,以便分清急缓,避免误事。

2.6.

3.5 请办:根据文件规定的传阅范围或领导指示安排传阅或办理,领导人之

间不宜横向传递,以免积压或传失。

2.6.

3.6承办:接到交办文件后,首先要阅读、研究文件的内容,然后分清轻重

缓急安排处理。承办要讲求效率,分清主次先后,有条不紊,并落实责任到人。收到承办文件要及时处理,急件要当即办理,对有时限要求的文件,也要在规定时间内办完,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或者不宜由本部门办理的,应当及时退回交办的部门并说明理由。

2.6.

3.7催办:送负责人指示或者交有关人员办理的公文,综合部门要负责催办,

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

2.7保密工作

2.7.1工作内容

文件保密、会议保密、通信保密等。

2.7.2质量标准

2.7.2.1文件保密要严格按秘密等级执行,无泄露,不得随意复印或留存废件。

2.7.2.2会议中讨论的问题及情况不得随意在会场外谈论,不得随意泄露给会场

以外人员。

2.7.2.3不得将秘密文件通过普通邮政邮寄,不得在电话中议论文件内容。

2.7.2.4对于涉及用人单位和有关商业金融等秘密信息,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

2.7.3操作规范

2.7.

3.1文件保密:对注明秘密等级或加盖秘密等级印章的文件要加强管理,并

限定文件的阅读范围,不得随意翻印、复印或传递。如需复印,应对废件要及时销毁,不得任意堆放或任其散失。

2.7.

3.2会议保密:对于会议中讨论的问题及做出的决定,要注意保密,不得把

会议中讨论的情况和与会人员的意见泄露出去,以免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产

生严重后果。

2.7.

3.3通信保密:属于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通过机要通信部门传递,

不得通过普通邮政传递。不得在普通电话中谈论涉及到国家、公司、商业及其他人员的秘密。

2.7.

3.4对于用人单位要求保密的商业或金融信息,不得向任何人员泄露。

2.7.

3.5对于非本岗位职责范围的有关涉密信息或文件,不看,不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