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介绍

免疫学是当今生物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医学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正日益受到重视、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内外医学院校的一门主干课程。

医学免疫学包括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两部分。基础免疫学从生物学角度讲授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免疫系统的发生、组成及功能;免疫细胞如何识别抗原、介导对抗源的应答、保护机体免遭抗原的侵袭及损伤;抗原受体多样性及其产生机制以及免疫应答(功能)的调节、遗传控制等理论知识。临床免疫学则侧重于临床疾病发生的免疫机制及其病理机制,包括抗感染免疫、肿瘤免疫、移植免疫、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及免疫缺陷病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医学免疫学基础理论及有关临床免疫学知识,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进入临床学习、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专业专升本。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2.掌握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及其细胞和分子机制;

3.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理论联系实际为临床学习打下坚实的免疫学基础;

4.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学时数: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6学时(含考试)。

2.教材:教材采用卫生部规划教材:《医学免疫学》第4版,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8月第4版。

3.参考书目:《免疫学》、《免疫学原理》(详见前言)。

四、时数分配

注:1.实际授课按33学时计(另3学时为考试)。

2.本课程均为理论课授课。

五、考核要求

1.按照掌握(70%)、熟悉(20%)、了解(10%)三个层次,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应用进行考核。

2.题型为:名词解释、填充题、选择题和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免疫、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

二、掌握免疫器官、免疫组织的组成及功能

三、熟悉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四、熟悉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五、了解不适宜的免疫应答与疾病关系、了解免疫学的应用

六、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

课程内容

一、基本概念

1.免疫(immunity):指机体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功能。

2.免疫系统:机体行使免疫功能的机构,由免疫器官(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其基本功能为:

免疫防御功能

免疫监视功能

诱导自身耐受

免疫调节功能

3.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由固有免疫细胞介导,如单核-巨噬细胞等,藉表面Toll样受体等识别病原生物,固有免疫细胞活化后吞噬、杀灭病原体;不经历克隆增殖;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4.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特点:后天获得,有特异性和免疫记忆性。

5.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导致免疫性疾病。

6.免疫学及应用: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的生物学科学,可应用于(1)传染病预防(2)疾病治疗(3)免疫诊断。

二、免疫学发展简史

1.经验免疫学的发展

*牛痘预防天花

2.免疫学科学形成及发展

*克隆选择学说

三、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四、免疫系统

(一)免疫器官 (immune organs)

也称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或定居及介导免疫应答的场所,人的免疫器官分为:

1.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s)

也称一级淋巴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1)骨髓

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也是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胸腺提供了T细胞分化、成熟的微环境;分泌细胞因子、胸腺肽类分子并表达MHC分子等,诱导、促进T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成熟。

胸腺的功能。

3.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immune organs)

也称次级淋巴器官,是成熟T、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答的发生场所。

(1)淋巴结

淋巴结表面有被膜,其实质分为皮质区和髓质区。

浅皮质区,是成熟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称为非胸腺依赖区,区内含淋巴滤泡(淋巴小节)、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C)即次级淋巴滤泡,后者是产生抗体的场所;深皮质区也称副皮质区,是成熟T细胞定居的场所,也称胸腺依赖区,深皮质区内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PGV)也称高内皮小静脉(HEV),是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通道。

髓质区主要为B细胞和浆细胞。

淋巴结的功能。

(2)脾

脾外层有被膜,脾实质分为白髓和红髓。

白髓内有动脉周围淋巴鞘,含大量T细胞,为T细胞区;脾小节(淋巴滤泡)为B细胞区,含大量B细胞。脾内初级滤泡,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生发中心(次级滤泡)。

红髓由脾索和脾血窦组成。脾索内含B细胞、浆细胞和MΦ及DC。

边缘区位于白髓、红髓交界处,内含T、B细胞和MΦ;边缘窦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脾脏的功能。

(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指广泛分布于呼吸道、泌尿道及消化道等粘膜组织中的弥散性淋巴组织和淋巴小节(如扁桃体、肠集合淋巴结和阑尾等),亦被称为粘膜免疫系统。

MALT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也是发生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MALT内含微褶细胞(M细胞),为一抗原转运细胞;上皮间淋巴细胞(IEL),在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MALT产生大量分泌型IgA(sIgA),在粘膜局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二)免疫细胞(immunocytes)

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或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T、B细胞和NK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等。

(三)免疫分子(immune molecules)

免疫分子指由免疫细胞分泌或表达的多肽或蛋白质分子,包括T、B细胞抗原受体、MHC分子、免疫球蛋白、补体、分化抗原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分子介导免疫细胞的免疫识别、免疫调节和免疫效应功能。

(四)淋巴细胞再循环和归巢

成熟淋巴细胞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组织或器官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参与再循环的主要是T细胞(占80%以上)。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生理意义:补充新的淋巴细胞,及时接触抗原,介导免疫应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考核知识点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三、淋巴细胞再循环

四、免疫学发展史上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免疫、适应性免疫、固有免疫的概念及特点

2.中枢、外周免疫器官组成及功能

二、熟悉:

1.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2.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三、了解:

牛痘发明者、克隆选择学说理论及其提出者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抗体、免疫球蛋白和单克隆抗体概念

二、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抗体特异性的结构基础

三、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四、熟悉免疫球蛋白水解片段的结构及功能

五、了解五种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六、了解免疫球蛋白的的辅助成分

课程内容

抗体(antibodies, 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 Ig)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如Ab;后者称膜型免疫球蛋白(membrane Ig,mIg),是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这种四链结构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Ig分子的基本单位。

重链和轻链(heavy chain and light chain, H链和L链)

1.重链:Ig H链的分子量约为50~75KD,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类:根据H链恒定区氨基酸序列及抗原性不同,H链可分为γ、α、μ、δ和ε五类,相应

的Ig分别被命名为IgG、IgA、IgM、IgD和IgE。

亚类:同一类Ig根据其铰链区氨基酸组成、H链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的差别,又可分为不同的亚类。IgG可分为IgG1-4 四个亚类,IgA可分为IgA1-2 二个亚类。

2.轻链:Ig L链的分子量约为25KD,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型:根据L链恒定区氨基酸序列及抗原性不同可分为κ型和λ型,相应的Ig分别被命名为κ型和λ型。五类Ig中每类Ig都可以有κ型和λ型。根据λ链恒定区氨基酸序列的差异,λ链可分为λ1-λ4 四种亚型。

可变区和恒定区(variable region and constant region, V区和C区)

H链和L链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称为V区,H链和L链的V区分别称为V H和V L。其余的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称为C区。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s,HVR): V H和V L中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化更大,这些区域被称为高变区。V H和V L的6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antigen-binding site, ABS)。HVR是抗体和抗原决定基互补结合的关键部位,所以又被称为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s, CDRs)。CDRs决定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H链和L链的C区分别称为C H和C L,它是Ig分类和分型的依据,也是制备第二抗体的抗原基础。不同类Ig H链C H长度不一。

结构域(domains)

Ig分子的每条肽链可折叠成几个球形的结构域,其结构特征相似,均由约110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序列具有相似性和同源性,是Ig发挥各种功能的基本单位,又称为功能区。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中肽链具有特殊的折叠方式(“ 桶状”结构),这种折叠方式称为免疫球蛋白折叠。

L链有V L和C L两个功能区;H链有1个V H功能区,IgG、IgA和IgD的H链各有3个C H功能区,IgM和IgE的H链则各有4个C H功能区。

铰链区(hinge region)

铰链区位于C H1和C H2之间,富含脯氨酸,使Ig伸曲自如,便于抗体分子与抗原表位结合。铰链区容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

(二)免疫球蛋白的辅助成分

J链(joining chain)

J链是浆细胞分泌的一条多肽链,分子量为15KD,富有半胱氨酸,参与IgA二聚体和IgM五聚体的连接。

分泌片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又称为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ponent, SC)是分泌型IgA 分子上的一个辅助成分,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含糖的肽链,具有保护分泌型IgA免遭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介导IgA的转运。

(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papain)水解IgG得到三个片段:①两个相同的部分即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antigen binding , Fab)②一个可结晶片段(fragment crystalizable, Fc)。

胃蛋白酶水解片段

胃蛋白酶(pepsin)水解IgG产生一个具有双价抗体活性的F(ab’)2段和若干无活性的小分子片段(pFc’)。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一)结合抗原与中和作用

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是Ig 的基本功能。

Ig结合抗原表位的个数称为抗原结合价,单体Ig 为双价,分泌型Ig A为4价,五聚体IgM

理论上为10价,但实际一般为5价。

抗体与细菌抗原或病毒结合后,可中和细菌毒素、阻断病原微生物入侵和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二)激活补体

抗体(IgG1、IgG2、IgG3和IgM)与抗原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效应功能;聚合的IgA、IgG4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

(三)结合细胞

抗体的Fc段可与多种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介导一系列生物学功能。

1.调理作用

IgG的Fc段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的IgG 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表达Fc受体的杀伤细胞识别抗体的Fc段,通过释放介质直接杀伤被抗体结合的靶细胞。

3.介导I型超敏反应

IgE的Fc段与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表面IgE Fc受体结合,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四)穿过胎盘和粘膜

在人类,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从而形成婴儿的天然免疫;IgA 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是局部免疫的重要因素。

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和功能

(一)IgG

重链为γ链,血清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占血清Ig总量的75~80%,半衰期20~23天。人IgG有4个亚类:IgG1、IgG2、IgG3和IgG4。为体内主要的抗感染抗体。能通过胎盘,可激活补体,通过Fc受体结合细胞发挥ADCC和调理作用。IgG与SPA结合的特性可用于免疫学技术。

(二)IgM

重链为μ链,血清中以五聚体形式存在,五个单体通过J链和二硫键联接而成,是分子量最大的Ig,故又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IgM无铰链区。IgM占血清Ig的5~10%左右,半衰期10天。也是体内主要的抗感染抗体,感染早期首先出现的抗体是IgM,IgM激活补体的能力远远大于IgG。IgM也是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

(三)IgA

重链为α链,血清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分泌液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称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 sIgA)。sIgA由两个单体、一个J链和一个分泌片组成。血清中IgA含量为2-5mg/ml,占血清Ig总量的10-15%,半衰期为6天。sIgA可通过粘膜,主要存在于唾液、泪液、乳汁(尤其是初乳)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分泌液中和粘膜表面,在机体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IgE

重链为ε链,在血清中以单体形式存在。IgE无铰链区。IgE在血清中含量极微,半衰期 2.8天。IgE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极易结合,主要参与I型超敏反应及抗某些寄生虫感染。

(五)IgD

重链为δ链,分子形式为单体。IgD在血清中含量极少(20-50ug/ml),半衰期3天。对IgD的生物学功能了解甚少,可能和某些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有关,尚未证实IgD有抗感染作用。和IgM一样,IgD是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的成分,现认为IgD和B细胞的分化、成熟有关。

四、单克隆抗体

一个B细胞克隆识别其特异性抗原表位而被激活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天然抗原往往具有多种表位,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中包含多种不同特异性的抗体,系由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的混合物,故称为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ies)。

由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的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mAb一般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具有结构高度均一、抗原结合部位和同种型相

同、纯度高、特异性强和效价高等特点。

考核知识点

一、抗体、免疫球蛋白和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

二、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与其功能关系

三、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四、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抗体、免疫球蛋白和单克隆抗体概念

2.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H2L2、V区、C区、ABS、CDRs)

3.免疫球蛋白功能

二、熟悉:

免疫球蛋白水解片段(结构、功能)

三、了解:

1.五类免疫球蛋白特点

2.免疫球蛋白的辅助成份

第三章补体系统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补体的概念、基本组成及命名

二、掌握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三、熟悉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

四、熟悉MAC的组成及其作用机制

课程内容

一、概述

补体(complement,C):是存在于血清和组织液中一组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参与抗微生物防御反应、免疫调节及免疫病理的损伤反应等。

(一)组成

1.固有成份:

(1) 经典途径:C1q、C1r、C1s、C4、C2、C3

(2)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

(3) 旁路途径:B因子、D因子

(4) 末端成份:C5、C6、C7、C8、C9

2.调节蛋白

3.补体片段和补体受体

(二)命名 二、补体的激活 (一)经典途径 1.激活物及条件

激活物为AgAb 免疫复合物(IC ),Ab 为IgM 、IgG1、IgG2或IgG3。 每个C1须同时与两个以上Ig 分子的Fc 段结合。 2.固有成份及激活顺序

参与的固有成份包括C1(C1q 、C1r 、C1s )、C2、C4、C3。激活分为两个阶段。 识别阶段

抗原抗体结合后,抗体构型改变,暴露Fc 段中补体结合部位,C1q 可主动识别其补体结合位点,启动经典途径。

C1q 为六聚体,呈伞形,其每一亚单位的球形头部为C1q 的识别结构,可主动识别AgAb 复合物中Ab 分子的Fc 段,当一分子C1q 中两个以上的球形头部与免疫复合物(IC )中IgM 或IgG Fc 段结合后,C1q 的构象发生改变 C1r 裂解 作用于C1s 产生C1s (C1酯酶),C1s 依次裂解C4、C2。

C4 C1s C4b+C4a ;C2 C1s

C2b+C2a

(2)活化阶段

识别阶段产生的C4b+C2b C4b2b (C3转化酶); C3 C4b2b C3b+C3a ;

C4b2b+C3b C4b2b3b (C5转化酶)。 (二)MBL 途径

1. 激活物:病原体。

2. 激活顺序:当MBL 识别和结合细菌甘露糖残基等糖结构后,通过构象改变激活与之相连的MASP 。MASP 具有类似活化的C1s 的活性,可水解C4和C2,产生C4b2b ,其后反应过程同经典途径。

(三)旁路途径

1.激活物:为某些细菌产物及凝集的IgA 和IgG4等,上述物质实际上是提供了使补体激活级联反应得以进行的接触表面。

2.参与成份:C3、B 因子、D 因子。

3.激活顺序:各种因素产生的C3b 和B 因子 C3bB ,在D 因子作用下产生C3bBb (旁路C3转化酶),P 因子可稳定C3bBb 。C3bBb 与多份C3b 结合形成C3bnBb (旁路C5转化酶),后者裂解C5,引起共同的末端效应。

旁路途径可以识别自己与非己,具有放大效应。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

三条途径产生的C5转化酶,均可裂解C5,引发共同末端效应。 1.MAC 的组装

C5转化酶作用于C5,产生C5b 和C5a ,C5b 结合在细胞表面,依次与C6、C7结合形成C5b67复合物,插入细胞膜中,再与C8结合形成C5b678,后者可牢固附着于细胞表面。

C5b678再与多分子C9结合 C5b6789n ,即MAC (攻膜复合体),导致细胞裂解死亡。 2. MAC 的效应机制

MAC 在细胞膜上形成通道,水、离子自由出入,细胞溶胀性死亡(裂解)。 三、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补体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参与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其作用包括MAC 介导的细胞

裂解和补体水解片段介导的多种生物学作用。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和MBL途径在非特异性免疫的早期抗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之一。

1.裂解细胞、细菌

MAC介导靶细胞及某些细菌裂解,是补体抗微生物感染的重要防御机制。

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反应

(1)调理作用

补体片段C3b、C4b、iC3b作为调理素,与细菌及其他颗粒物质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如C3b与吞噬细胞表面的CR1结合,介导对微生物的吞噬。

(2)引发炎症反应

补体片段C3a、C4a、C5a也称过敏毒素,可介导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引发过敏反应及炎症反应。

(3)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作用

a.C3参与捕获抗原,使抗原易被APC加工、提呈

b.C3d、CR2可促进B细胞活化

c.C3b、CR1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d.C3b可增强ADCC作用

e.免疫复合物借助其补体片段与滤泡树突状细胞(FDC)结合参与免疫记忆。

(4)清除免疫复合物

补体可抑制IC形成,促进IC的解离及清除。

(5)清除凋亡细胞

C1q、C3b、iC3b等均可识别和结合凋亡细胞,促进吞噬细胞对这些细胞的清除。

3.补体其它作用

考核知识点

一、补体的概念、组成及命名

二、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

三、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四、MAC组成、作用机制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补体的概念、组成及命名

2.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二、熟悉:

1.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启动成份、参与成份、生理意义)

2.MAC的分子组成、效应机制

第四章细胞因子与分化抗原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粘附分子的基本概念

二、熟悉细胞因子的分类和生物学活性

三、熟悉粘附分子的分类及常见功能

四、熟悉趋化性细胞因子的概念

五、了解细胞因子的主要特性

六、了解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命名

七、了解细胞因子受体

课程内容

一、细胞因子

(一)概述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或多肽物质的统称。在免疫系统中,细胞因子介导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发挥免疫效应、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

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及特点:

1.高效性:与受体有高亲和力,微量细胞因子即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作用。

2.分泌性:大多以旁分泌、自分泌的形式,少数以内分泌的形式发挥作用。其分泌是一个短时自限的过程。

3.多效性:一种细胞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

4.重叠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

5.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强化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6.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抑制其它细胞因子的功能

7.网络性:众多细胞因子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可分为6类

1.白细胞介素:已报道有IL-1~29

2.干扰素:可分为IFN-α、β和γ

3.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已发现18个成员,如TNFα、TNFβ、LTα等。

4.集落刺激因子:包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干细胞生长因子(SCF)、血小板生成素(TPO)等。

5.生长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等。

6.趋化性细胞因子:为8~12KD的小分子肽,可分为CXC、CC、C、CX3C四个亚家族。主要作用是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入感染发生的部位,参与免疫应答、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及各种病理生理活动。

(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1.抗细菌作用:IL-1、TNFα、IL-6、IL-8、IL-12等。

2.抗病毒作用:IFN-α、IFN-β等。

3.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IL-2、IL-4、IL-5、IL-6、IFN-γ、TGF-β等。

4.促进血管的生成:CXC趋化性细胞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5.刺激造血:EPO、GM-CSF、G-CSF、M-CSF等。

(四)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由跨膜蛋白,由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

根据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多个家族:

1.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又称造血因子受体家族

2.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又称干扰素受体家族

3.Ⅲ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又称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

4.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二、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一)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与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1.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免疫细胞的表面分子按其功能,可分为受体、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黏附分子等。其中受体可包括抗原受体、模式识别受体、细胞因子受体、补体受体、Fc受体、NK细胞受体、死亡受体等。

2.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它们大多是穿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它们参与抗原的识别,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和效应。

3.分化抗原的命名及CD的概念: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可将分化抗原归为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简称为CD。分化抗原以CD加序号命名。目前CD的序号已从CD1命名至CD247,大致可划分为13个组。

(二)粘附分子

1.基本概念

(1)粘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互相接触和结合的分子的统称。粘附分子以配体-受体配对的方式发挥作用,导致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或细胞-基质-细胞之间的粘附,并参与细胞间的识别、细胞的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是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肿瘤转移、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

(2)粘附分子的分类:目前按粘附分子的结构特点,将其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蛋白样血管地址素、钙粘素家族以及一些未归类的粘附分子。

2.整合素家族:在体内分布广泛,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成整体。基本结构为α、β链经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整合素家族至少有14种α亚单位和8种β亚单位,根据β亚单位可将其分为8个组(β1~β8)。

3.选择素家族:共有L-选择素、P-选择素、E-选择素三个成员。均为单链穿膜糖蛋白,其细胞膜外部分通常含有三个结构域,即C型凝集素结构域、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和补体调节蛋白结构域,C型凝集素结构域是结合配体的部位,配体主要是一些寡糖基团。选择素在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炎症发生、淋巴细胞归巢中发挥重要作用。

4.粘附分子的常见功能

(1)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刺激分子。

CD4-MHC II、 CD8-MHC I、 CD28-B7

(2)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

(3)淋巴细胞归巢

(三)CD分子和粘附分子的临床应用举例

1.阐明发病机制

2.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3.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考核知识点

一、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分化抗原及粘附分子的基本概念

二、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分类及功能

三、细胞因子受体分类

考核要求

一、掌握:

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及粘附分子概念(本质、总的生物学功能)

二、熟悉:

1.细胞因子分类、生物学活性

2.粘附分子分类、功能

3.趋化因子概念

三、了解:

1.细胞因子的主要特性

2.白细胞分化抗原命名

3.细胞因子受体分类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MHC和MHC分子的概念

二、掌握HLA基因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

三、掌握经典的MHCⅠ类分子、Ⅱ类分子结构、分布及其生物学功能

四、熟悉MHC基因多态性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五、熟悉MHC-肽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及特点

六、了解HLA与临床医学

七、了解非经典的HLAⅠ类、Ⅱ类基因、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及炎症相关基因

课程内容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是一复杂的基因群,其编码的产物称MHC分子,生物学功能是提呈抗原肽,调控免疫应答,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小鼠MHC称为H-2基因(复合体);人的MHC称为HLA基因(复合体),其产物称为HLA分子或HLA 抗原。

一、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

MHC由Ⅰ类、Ⅱ类和Ⅲ类基因组成,具有多基因特性,此外还包括多种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一)经典的MHCⅠ类和Ⅱ类基因

1.H-2复合体

H-2位于小鼠第17号染色体。Ⅰ类基因包括K、D、L三个基因座位;Ⅱ类基因包括Ab、Aa、Eb、Ea四个基因座位;Ⅲ类基因编码补体成分。

2.HLA基因

HLA基因位于人第6号染色体,经典的HLAⅠ类基因(HLAⅠa基因)包括A、B、C三个基因座位(分别编码相应Ⅰ类分子的α链);经典的HLAⅡ类基因包括DP、DQ和DR三个亚区,每一亚区又包括A、B基因座位,分别编码Ⅱ类分子的α链和β链。

(二)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1.HLA Ⅲ类基因

编码血清补体成份,如C4B、C4A、Bf、C2

2.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位于HLA II类基因区)

(1)低分子量多肽(LMP)基因

(2)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AP)基因

(3)HLA-DM基因

(4)HLA-DO基因

(5)TAP相关蛋白基因

(三)非经典Ⅰ类基因(HLA I b基因)

1.HLA-E基因

2.HLA-G基因

(四)炎症相关基因(位于HLA Ⅲ类基因区)

1.TNF基因

2.转录调节基因

3.MHCⅠ类相关基因(MIC)

4.热休克蛋白(HSP)基因

二、MHC的多态性

1.多态性多态性(polymorphism)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系一群体概念,即群体中不同个体可拥有不同的等位基因。

2.HLA多态性的产生及生物学意义

多态性的产生:自然选择(选择压力)

生物学意义:群体水平上赋予人类的生存优势。

*单元型遗传

*共显性表达

*连锁不平衡

三、MHC编码分子——人的HLA分子

1.经典的HLAⅠ类分子

经典Ⅰ类分子包括HLA A分子、B分子和C分子,分布于有核细胞表面。经典Ⅰ类分子的结构相似,均由α链(含α1、α2和α3三个结构域)和β链(β2m,由人的15号染色体编码)组成;其中α1和α2构成Ⅰ类分子抗原结合槽,α3和β2m构成免疫球蛋白样区。

2.经典的HLAⅡ类分子

经典Ⅱ类分子包括HLA DP分子、DQ分子和DR分子,分布在APC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Ⅱ类分子均由α链(含α1、α2结构域)和β链(含β1和β2结构域组成);其中α1、β1构成Ⅱ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α2、β2构成免疫球蛋白样区。

四、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MHC的生物学功能是通过结合、提呈抗原肽得以实现的。

1.MHC分子和抗原肽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

锚定位:抗原肽上和MHC分子结合的特定部位

锚定残基:抗原肽中锚定位上的氨基酸残基

共同基序:能与同一型别MHC分子结合的不同抗原肽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锚定残基。

2.MHC和抗原肽相互作用的特点

专一性与包容性。

五、MHC的生物学功能

(一)提呈抗原、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1.提呈抗原供T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2.介导T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成熟。

3.疾病易感性个体的主要决定者

4.调控机体免疫功能

(二)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MHC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参与对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控

1.补体基因——补体编码

2.非经典Ⅰ类基因——调控NK细胞活性

3.炎症相关基因——调控炎症反应

六、HLA与临床医学

1.HLA与器官移植:

2.HLA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

3.HLA与疾病关联

4.HLA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

考核知识点

一、MHC基本概念

二、MHC基因组成特点

三、MHC分子结构与功能

四、MHC遗传特点

五、HLA与临床医学

六、MHC-肽相互作用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MHC复合体、MHC分子、HLA复合体、HLA分子概念

2.HLA基因组成特点

3.经典的MHCⅠ类、Ⅱ类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二、熟悉:

1.MHC遗传特点(单元型遗传、多态性、连锁不平衡)

2.MHC-肽相互作用特点、分子基础(锚定位、锚定残基、共同基序)

三、了解:

HLA与临床医学(移植、疾病关联、法医学应用)

第六章固有免疫细胞与固有免疫应答

第一节固有免疫细胞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 细胞

二、掌握NK 细胞抑制性受体(KIR ,KLR )和激活性受体的功能及其作用 三、掌握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和调理性受体 四、熟悉NKT 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五、了解免疫细胞的来源、分化与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肥大细胞的作用

课程内容

免疫细胞包括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细胞。但两者在功能上往往互有交叉,前者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T 细胞,粒细胞等,后者包括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等。

一、免疫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所有免疫细胞都来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原始造血干细胞),人的多能造血干细胞表达CD34和CD117(C —kit ).胚胎期多能造血干细胞来源于卵黄囊,胚肝,出生后则来之于骨髓。

淋巴样干细胞

T 细胞系 B 细胞系 NK 细胞系

髓样干细胞

红细胞系 巨核系血小板 髓系 中性粒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二、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两大类。单核吞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M φ)。吞噬细胞在吞噬,清除病原微生物中起重要作用,现以巨噬细胞为例讨论其功能。

(一)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 1.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识别。

(1)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 ) PRR 可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 ),也称非调理性受体,包括:

a.甘露糖受体(MR ):与病原体表面甘露糖或岩藻糖残基结合,介导吞噬或胞吞。

b.清道夫受体(SR ):识别G -菌LPS 和G +

菌磷壁酸或磷脂酰丝氨酸(凋亡细胞标志),清除病原体和凋亡细胞。

c.Toll 样受体(TLR ):包括10个成员(TLR1~10),可识别多种配体,如G +

细菌的肽聚糖和磷壁酸,支原体的脂蛋白和脂肽,以及分枝菌的阿拉伯甘露糖脂及酵母菌的酵母多糖。通过TLR 识别,可导致M φ活化,增强其吞噬和杀菌能力,同时释放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

(2)调理性受体:包括Fc 受体(FcR )和补体受体(CR ):介导对病原体的吞噬,发挥免疫调理作用。

2.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杀伤消化和清除

巨噬细胞经吞噬或吞饮作用摄入病原体等,通过一系列机制使细菌消化,降解,同时产生一些

多能造血干细胞

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肽。

(1)氧依赖性杀菌系统

包括反应性氧中间物(ROI)和反应性氮中间物(RNI)作用系统。

a.ROI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O2-),游离羟基(OH-),过氧化氢(H2O2)和单态氧(1O2)等强性氧物质,通过氧化作用和细胞毒作用杀灭病原微生物。

b.RNI系统:产生胍氨酸和一氧化氮(NO),NO对细菌和肿瘤细胞有杀伤和细胞毒性作用。

(2)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

包括酸性pH,溶菌酶和防御素(defensin)等杀灭细菌。

(3)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消化和清除

病原体和抗原性异物被杀伤或破坏后,在各种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大部分通过胞吐排出,一部分被加工成小分子抗原肽,经MHC分子提呈给T细胞识别,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二)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Mφ经相应细胞因子作用被募集、活化,分泌炎性介质,介导炎症反应。

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β(MIP-1α/β)、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和IL-8: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

2.IL-1β,TNF-α,IL-6,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介导炎症反应;

3.IFN-α/β、溶菌酶等:增强抗感染免疫,亦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上述炎症介质适当时可保护机体;过量时则损伤机体。

(三)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等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Mφ细胞活化后,表面调理性/非调理性受体表达、杀菌能力和分泌功能增加,从而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此外,活化Mφ可分泌TNF-α,介导靶细胞凋亡;在抗体介导下,发挥ADCC效应。

(四)加工、提呈抗原

Mφ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加工,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

(五)免疫调节作用

Mφ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如分泌IL-1β、TNF-α、IL-6、IL-12及IL-18等,促进T、B细胞、NK细胞活化,增殖;分泌IL-10抑制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活化,抑制APC的抗原提呈作用。

三、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因其表面具有许多树状突起而得名。DC分为髓样DC(MDC)和淋巴样DC(LDC),根据分布及分化程度又有不同的名称。

未成熟DC经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成熟DC,特征性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并高表达MHCⅡ/Ⅰ分子,B7,ICAM。

DC的功能:

1.加工、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

2.免疫调节

(1)分泌IL-12诱导Th1细胞分化

(2)分泌Ⅰ型IFN,发挥抗感染及免疫调节作用

(3)分泌IL-10,TGF-β,介导抗体类别转换

(4)分泌IL-1β,促进T、B细胞活化。

四、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细胞)在骨髓和胸腺分化成熟,不表达抗原受体,但表达CD56、CD16分子。

1.NK细胞的功能:

(1)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NK细胞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故在肿瘤免疫和抗病毒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2)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NK细胞藉表面FcγRⅢ,识别与IgG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肿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发挥ADCC效应。

*ADCC:以IgG抗体为桥梁,定向介导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

活化的NK细胞可分泌IFN-γ,IL-2,TNF,发挥多重作用。

2.调节NK细胞杀伤活性的表面受体

NK细胞尽管不表达抗原受体,但仍能识别自身正常细胞和异常的靶细胞,专一杀伤靶细胞,研究证实,NK细胞的杀伤活性是受表面有关受体调控的。

(1)抑制性受体

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配体为HLAⅠ类分子)包括:

a.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

KIR为IgSF成员,分为KIR2DL和KIR3DL两个亚类。KIR的胞浆区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当KIR与配体结合后,藉ITIM传入抑制信号,抑制NK细胞杀伤活性。

b.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LR)

KLR由CD94与NKG2A(两者均为C型凝集素家族成员)组成。NKG2A含ITIM,能转导抑制信号。

正常组织细胞表达HLAⅠ类分子,故当与NK细胞相遇时,后者表面的KIR和KLR与HLAⅠ类分子结合,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当肿瘤或病毒感染的细胞缺乏或低表达HLAⅠ类分子时,NK细胞则趋于活化状态,能杀伤靶细胞。

(2)活化受体

除抑制性受体外,NK细胞还表达激活性受体,配体为非HLAⅠ类分子,当活化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可活化NK细胞。

a.NKG2D

NKG2D与胞浆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TAM)的DAP10组成活化受体,当与配体MIC A/B 结合后,ITAM转导活化信号,从而杀伤某些肿瘤细胞(表达MICA/B)。

b.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CR)

NCR包括NKP46、NKP30和NKP44,NKP46,NKP30与含ITAM的CD3ζζ结合,从而转导活化信号;NKP44则与含ITAM的DAP12结合,转导活化信号。

此外,KIR2DS和KIR3DS(S代表短的胞浆区,不含ITIM)和含ITAM的DAP12结合、CD94-NKG2C (胞浆不含ITIM)和DAP12结合组成另两类活化受体。

3.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NK细胞通过分泌或表达相应分子杀伤细胞:

(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穿孔素在Ca++存在下,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孔道”,电解质进入胞内,导致靶细胞崩解死亡;颗粒酶可介导靶细胞凋亡。

(2)Fas,FasL途径

活化的NK细胞表达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结合,介导靶细胞凋亡。

(3)TNF-α与TNFR-I途径

TNF-α与靶细胞表面TNFR-I结合,介导靶细胞凋亡。

五、NKT细胞

NKT细胞在胸腺或胚肝分化,发育,表达NK1.1分子,大多为CD4-CD8-,少数为CD4+。NKT细胞

TCR多样性低、抗原谱窄,识别CD1提呈的脂类和糖脂类抗原,其主要功能如下:

1.细胞毒作用:活化NKT细胞,可分泌穿孔素杀死靶细胞,亦可表达FasL介导靶细胞凋亡。

2.免疫调节作用:

活化NKT细胞可分泌IL-4,IFN-γ,IL-4可诱导Th2细胞活化,介导体液免疫,诱导IgE类别转换;IFN-γ可诱导Th1细胞活化,介导细胞免疫;分泌的MCP-1α、MCP1-β参与炎症反应。

六、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和一定吞噬、杀菌能力,故在寄生虫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七、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中,肥大细胞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中,两者功能相似,均为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重要效应细胞。

考核知识点

一、固有免疫细胞的特征、功能

二、NK细胞表面受体及其作用

三、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及其作用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2.NK细胞抑制性受体(KIR、KLR)结构与功能

3.巨噬细胞模式识别受体类别及功能

二、熟悉:NK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三、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作用

第二节固有免疫应答

学习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细胞和效应分子;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二、熟悉模式识别受体(PRR)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的概念及其生物学作用。

三、熟悉防御素的概念及其生物学作用。

四、了解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五、了解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课程内容

一、固有免疫应答的参与成分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组织屏障的作用是防止微生物侵入体内和从血液进入重要器官。

1.皮肤粘膜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和微生物屏障。化学屏障包括皮肤和粘膜腺体分泌

物,微生物屏障包括皮肤和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

2.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和胶质膜组成。

3.血-胎屏障:由基蜕膜和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构成。

(二)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固有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γδT细胞、NK T细胞和B1细胞,其特征与功能详见第7讲。

(三)固有免疫效应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1.补体系统(详见第四讲)

2.细胞因子

(1)抗病毒细胞因子:干扰素

(2)促炎细胞因子:包括由活化的Mo/Mφ产生的细胞因子IL-1、IL-6、TNF-α和趋化性细胞因子IL-8、MCP-1,主要作用于血管、吞噬细胞、骨髓、肝脏和下丘脑,介导如下炎症效应:a.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炎性细胞集中于感染部位

b.促进吞噬

c.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

d.产生C反应蛋白和MBL,产生调理、溶菌作用

e.引起发热。

(3)抗肿瘤细胞因子:IFN-γ、GM-CSF、IFN-α/β、IL-1和IL-12。

3.防御素(defensin):一组耐受蛋白酶的一类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真菌和某些有包膜病毒有杀伤作用,包括:

a.杀菌作用

b.抑制病原体生长

c.致炎和趋化作用

4.溶菌酶:溶解G+菌胞壁。在抗体和补体存在条件下也能溶解G-菌胞壁。

5.乙型溶素:非酶性破坏G+菌胞壁。

二、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一)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生在感染后0~4小时内。参与成分包括屏障、补体活化产物、肥大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胺类和炎症介质、促炎细胞因子和吞噬细胞等。

(二)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生在感染后4~96小时内。

1.Mφ的募集:在细菌成分、趋化性细胞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作用下,Mφ被募集到感染部位,增强抗感染免疫应答能力。Mφ又产生大量促炎细胞因子和低分子量炎性介质,进一步扩大固有免疫应答能力和炎症反应。促炎细胞因子刺激发热,引起急性期反应。

2.B1细胞对细菌多糖抗原产生IgM抗体,在补体协同下溶解细菌。

3.NK细胞、NK T细胞和γδT细胞杀伤某些病毒和胞内感染微生物。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诱导阶段:发生在感染96小时后,活化的APC加工提呈病原体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三、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一)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

1.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特点

(1)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胚系基因编码,较少多样性。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样受体。分泌型PRR包括C-反应蛋白和MBL。

(2)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是PRR的配体,广泛分布于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G-菌的脂多糖、G+菌的肽聚糖和脂磷壁酸,分枝杆菌和螺旋体的脂蛋白和脂肽、细菌和真菌的甘露糖等。PAMP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