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影响及历史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授课学期学年至学年

第学期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处)制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影响

摘要:时间流转,岁月更迭,辛亥革命距今已100周年。虽然岁月可以使沧海变为桑田,但是它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它也无法暗哑那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振聋发聩的枪声。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这是中国历史舞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爆发使整个中国走人了新的纪元。以武昌起义为开端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民族解放、民族走向经济振兴的新纪元。它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观念、世俗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思考和研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对中国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辛亥革命中国社会影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布中国民国成立。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等人的劝说下和逼迫下,清朝皇帝退位,统治了中国268年的大清帝国正式宣布终结,中国2000年来的封建帝制也宣告灭亡。

辛亥革命对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尽管革命最终失败,但是这次改革尝试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经济振兴,西方思想大量涌入,社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日趋现代化,社会面貌也开始告别旧时代而具有了新的景象。

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影响中国

一.在政治方面: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腐朽统治,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实现了国家政治制度由封建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变,开启了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闸门,带来了中国国家政治结构近千年来所未有的巨大变动。当1897年改良派正千方百计对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作边际性改革时,孙中山已完全看出旧政权旧制度的不可救药,“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家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与闻之权,其身为官史者,操有审判之全权。人民身受冤枉,无所吁诉。且官场一语,等于法律,上下相蒙结合,有利则饱其私囊,有害则各委其责任。……至于创造新器,发明新学,人民以惧死刑,不敢从事。所以中国人民,无一非被困于黑暗之中。”到20世纪初,孙中山已经坚定主张“以一个新的、开朗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他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建设一个理想的现实国家的高度概括。

1912年1月1日革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国诞生,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民国确立了总统共和制,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誓“以忠于国,为众服

务”,这在中国近代史上一扫专制时代以民为奴之旧俗,第一次树立了国家“服务人民”、政府“天下为公”的现代形象。1912年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选举临时大总统,成立内阁。继有临时参议院会议的召开,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选临时大总统,改组内阁,皆标志着共和体制的诞生。这是中国政治发展新模式的确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正式规定了主权在民原则,即“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一切权力,主权在民成为“民国之通义”。民主实践也是星星之火,燎原华夏,国人从封建专制压迫下解放,获得独立和自由的新起点。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制度。如果说民主的精髓是“主权在民”,那么共和的精神是“天下为公”。中华民国,是国民革命建立的新的民族国家形态,选择典型共和制的政体形式,主张五族共和,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二.在思想方面: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不仅在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结束了封建帝制,而且在思想上也是一次划时代的启蒙。辛亥革命运动的思想成就,就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经历了一个由人们不自觉的抵抗侵略到自觉起来为本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强盛而进行斗争的逐渐深化过程。资产阶级革命派确立的爱国、革命、共和的思想不仅推动了自戊戌变法、维新运动以来在中国兴起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而且还把推翻“洋人朝廷”、实现民族独立和更新国家政治制度结合,使中华民族的觉醒达到空前高度,极大振兴了民族的精神。

辛亥革命运动是爱国运动,也是民主运动,由爱国和追求民主相结合爆发的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新时代的特点。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悟,打开了思想进步的匣门。在辛亥革命之前,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康有为、梁启超等反对民主革命的谬论,揭露了清王朝一贯推行民族压迫的罪行,阐述民族主义的真实意义。在1903年,章炳麟发表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了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并强调了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揭露了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们起来反抗。随后,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志士们不仅抨击清政府的昏庸腐败,还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推动着革命志士采取行动,不顾牺牲,去完成种种业绩。陈天华跳海而死,在《绝命词》中谆谆以"丕兴国家"嘱告同志,希望以自己的生命,唤醒人们,"皆以爱国为念,刻苦向学,以救祖国";吴樾在行刺出洋五大臣之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信中,要求她不断提高"爱国之精神";林觉民、方声洞在黄花岗起义前,给父母妻子的绝笔书中,也豪迈而深情地告诉亲人,他们之乐于舍生赴义,是因为"祖国存亡在此一举",是"为天下人谋永福".对于他们来说,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不惜为之捐躯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力量。

通过宣传民主、共和、平等的进步观念逐步在中国社会传播开来,为1919年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奠定基础。

三.在经济方面:辛亥革命为中国经济发展指出了走向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道路。

虞和平说:“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把振兴实业当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他认为推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