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市闵行区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卷

2017上海市闵行区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卷
2017上海市闵行区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卷

2017上海市闵行区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卷

2017年上海奉贤区高考语文二模卷

2017 年上海奉贤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一、积累运用(10 分) 1.填空。(5 分)(每空1 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潼关怀古》) (3)杜甫《登楼》中从时间、空间两处着笔,意境阔大悠远的二句是“,_ 。”2.按序评点三国人物诸葛亮、刘备、周瑜、鲁肃,以下正确的一项是()。(2 分) ①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②求田问舍唯堪笑,报国忘家烈可闻。 ③若无子敬心相似,争得乌林破魏师。④兴亡天下三分局,今古人思五丈原。 A. ①②④③ B. ④②①③ C. ②③①④ D. ④①③② 3.画线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3 分)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唯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唯其“不即”,所以新鲜 有趣。 A.非全是天然造化,亦非全是别具匠心。 B.非全是天然造化,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 C.非全是 空中楼阁,亦非全是别具匠心。 D.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4—9 题(17 分) 《变形记》封面的演变王晓林、 施塔克设计的初版《变形记》封面 ①在 20 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卡夫卡《变形记》的经典地位毋庸置疑,它被翻译成上百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除《变形记》文本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外,它的“副文本”同样值得关注。对绘画艺术兴趣浓厚的卡夫卡,特别注重作品的封面设计效果。因此《变形记》封面从 1915 年初版单行本开始,就陷入了“作者意志”与“设计者意志”纷争的漩涡之中。 ②在卡夫卡的《变形记》初版单行本付梓之际,他给莱比锡的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写了这样一封信: ③“尊敬的先生:您最近来信说,奥托玛尔·施塔克将为《变形记》设计封面。我产生了小小的恐惧。?就 我从《拿破仑》上对这位艺术家的认识而言,这种恐惧也许是多余的,我是说,由于施塔克真的要动笔了,于是我想到这样的问题,他会不会去画那个甲虫本身?别画那个,千万别画那个!我不是想限制他的权力范围,而仅仅是根据我对这个故事显然是更深的理解提出请求的。这个甲虫本身是不可画出的。即使作为远景也不行。如果这样的意图并不存在,因而我的请求变得可笑——那倒巴不得。若能转告并强调我的请求,我将十分感谢。假如允许我对插图提建议,那么我会选择诸如这样的画面:父母和商务代理人站在关闭的门前,或者更好的是,父母和妹妹在灯光明亮的房间里,而通向一片黑暗的旁边的那个房间的门敞开着。——1915 年10 月25 日于布拉格” ④但是,施塔克却为《变形记》设计的封面画与之却有些出入。仔细来看,施塔克最终设计的封面上虽然没有虫子,但他却选择了卡夫卡没有建议的格里高尔的形象。显然,卡夫卡对《变形记》封面设计的“干 预意志”与其说是得到了部分回应,不如说是遭遇了设计者的某种“背叛”。 ⑤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变形记》日译本问世,但封面上既没有卡夫卡坚决否定的“甲虫本身”,也未展现“父母和商务代理人”或“父母和妹妹”的行动,而是出现了卡夫卡自己的身影。《变形记》是卡夫卡小说中较早译介到国外的作品,选取卡夫卡肖像作为译本封面,一方面可以使读者更直观地认识这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封面画先入为主的倾向,为读者提供了更宽广的想象空间。 ⑥1974 年西班牙版封面画则有意遵循卡夫卡的建议,使“父母”(没有“商务代理人”)站在一扇“门”前,不过这扇“门”不是关闭的,而是微微打开的;从父母影子的方向判断,房内有光亮射出,这又与卡夫卡希望房内一片黑暗的意愿背道而驰。众所周知,“门”是卡夫卡小说世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无论是《变形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一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全套2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拼音与字(25分) 1.我能读准确,写漂亮。(12分) shuō huà pénɡ yǒu bǎi huā jié rì nǐ men jǐ suì( ) ( ) ( ) ( ) ( ) ( ) 2.我会拼,还会连。(8分) 栽树 zāi shùér tónɡ睡眠 复苏 yán sè wán shuǎ年龄 颜色 yǒu qùn shuì mián 儿童 有趣 fù sū nián línɡ玩耍 3.照样子写笔画数。(5分) 古岁亲知声绿 (五)画()画()画()画()画()画 二、词与句子(53分) 1.我会这样识字、写字并组词。(12分) 例:直+(木)=(植)(植树)方+()=()()平+()=()()古+()=()() 例:底—(广)+(亻)=(低)(低头)油—()+()=()()桥—()+()=()()线—()+()=()()2.选词填空。(8分) 张条片座只台首辆 一()小路两()树叶三()儿歌四()报纸 五()房子六()小鸟七()电脑八()汽车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6分) ()歌()语()暖()开春()拂面 ()颜()色()里()云百()争鸣 4.我会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9分) ①例: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像。

②例: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到底? ③例: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格外。5.连一连,读一读。(6分) 桃花绿了美丽的问题 草儿熟了有趣的笑容 果子红了满意的春天 6.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6分) 春眠不觉(),()()闻啼鸟。夜来()()(),花落()()()。这首诗写了()早晨的景象,第二句诗写听到了(),第三句诗写昨晚(),第四句诗写看见花落了很多。 7.给下面的词语排队,组成一句话写下来。(6分) ①是我颜色知道什么春天②我们植树一起吧去 。。三、快乐阅读(14分) 春天是一位魔术师,她用魔术棒轻轻一点,小鸟哥哥就高声歌唱,蝴蝶姐姐就轻快地跳起舞。美丽的花姑娘被唤醒了,连小河弟弟也快乐地赶路,人们的衣服也越穿越短。 1.请你也当魔术师,把下列字形变一变。(6分) 给“日”加一笔,能变成()、()、()。 给“人”加两笔,能变成()、()、()。 2.照样子写句子。(2分) 小河弟弟快乐地赶路。快乐。 3.春天来了,小鸟和蝴蝶在做什么呢?用“——”画一画。(4分) 4.“人们的衣服也越穿越短”的原因是()。(2分) A.魔术师变的 B.人们没钱,买不起衣服 C.春天来了,气温升高了。四、写一写(8分)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问题详解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 10分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按题记分,一共6分)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别后重逢时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荀子的《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由琴声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 2.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2分) 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①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②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③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④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⑤在艺术中,⑥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D)(2分) A.阁下亲自莅临指导,我倍感尊贵。 B.小明,要多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这样学习才能提高。 C.老李,家母古稀之庆,我特来恭贺! D.张兄,奉上拙著一本,敬请斧正。 二阅读与鉴赏 7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7分)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南桥

2017届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届普陀区初三一模 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回看射雕处,。《观猎》 2、,一点飞鸿影下。《天净沙·秋》 3、关河梦断何处,。《诉衷情》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沙鸥翔集,。《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晴岚”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错误的是(2分) A.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仙的美景。 B.“芰荷丛”营造了淡淡的秋之意。 C.江南人家身处秀丽之景生活富足。 D.最后一句以抒情结尾,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文中“醉翁”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0、从“”一句可见作者不胜酒力,但其将“”寄托在酒中,表明其“乐”中带有淡淡的忧思。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 仕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 12、翻译画线句。

2015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题集(全册)

人教版2014-2015年小学语文下册 全册测试题库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 评分:_______ 一、我会读准音节再写字。(12分) shuō huà pénɡ yǒu huā cǎo yé ye ( ) ( ) ( ) ( ) qīn rén chūn fēnɡ nǐ men jié rì( ) ( ) ( ) ( ) lǜ yè bù xínɡ jǐ suì zhǎnɡɡāo ( ) ( ) ( ) ( ) 二、我会比一比,再组词。(16分) 白()门()早()有() 百()们()草()友() 明()口()万()节()朋()古()方()爷()

三、我会连线找朋友。(8分) 雷树雨玩苏软儿村 梢滴雨醒童耍居和 四、我会把诗句补充完整。(12分) 1、夜来()()(),花落()()()。 2、()()莺飞()()(),拂堤杨柳醉()烟。 五、我会读一读,连一连。(10分) 树梢 wán shuǎ sǎ shuǐ颜色 梳洗 shū xǐ yán sè题目 植树 shù shāo huān lè洒水 玩耍 zhí shù tí mù轿车 栽树 zāi shù jiào chē欢乐 六、我会找朋友。(10分) 一月一日儿童节开心地站 六月一日教师节笔直地笑 三月十二日国庆节小心地移 九月十日元旦仔细地说 十月一日植树节大声地看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小燕子说:“春雨是()色的。”麻雀说:“春雨是()色的。”小黄莺说:“春雨是()色的。”我们说:“春雨是()色的。” 八、根据课文内容连线。(5分) 春风跟柳树说话了。 孩子们给柳树洗澡了。 春雷给柳树梳头了。 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 春雨跟柳树玩耍了。 a)照样子,连一连,写一写。(8分) 小鸟来了 马儿飞了小鸟飞了。 鲜花叫了 大门开了 老师关了 b)照样子,写一句话。(2+2+3分) 例如: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梨花也开了 1、小红在写字,()也在写字。 2、我喜欢吃西瓜,()也喜欢吃西瓜。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__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_________________,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常识和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呢?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作“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判断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

2018届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8年1 月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2.,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一狼洞其中,。(《狼》)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 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 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 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 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4分)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三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三篇) 【篇一】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 一、请按照字母表顺序给下列字母排序。 HBZYWTV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一读,写一写。 zuòwèi sōnɡbǎi shēnbiān kànjiàn huǒbànɡuóɡē zhílìértónɡ 三、比一比,为它们组个词吧! 体()灾()坐()立() 休()实()座()位() 四、照样子给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并组词 例:工(红)(红色) 日()()不()()也()()直()()可()() 五、给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 送阳光(sònɡshònɡ)草丛(cónɡchónɡ) 绿叶(lǜlù)首都(dōudū) 六、我能写出反义词。 前进——白——舒服——上—— 容易——哭——特殊——入—— 七、看谁选得又快又准。

她、他、它 1、()是我妈妈的朋友王阿姨。 2、()是一只洁白的。小绵羊。 3、()是我家邻居李爷爷。 八、选择表示动作的词,把序号填在括号里。①游②跳③荡④踢⑤跑⑥捉⑦逛⑧下 ()泳()秋千()迷藏()公园()棋()绳()球()步 九、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圆圆的月亮像()。 2、()真()。 3、小松鼠每天都()。 4、我爱()。 5、()是()的家。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 1、()颤抖的时候,我们知道()走过来了。 2、()散学归来(),忙趁()放纸鸢。 3、牧童骑(),()振林樾。 【篇二】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 一、我会拼读,还会写。 gānjìng jiějie rènzhēn niǎoyǔhuāxiānɡshuōhuàbànfǎzhǔyìjièshùmíngbái quánjiāpéngyǒu gāoxìng yǐhòuértong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的《·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 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

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7年浦东新区初中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一、文言诗文阅读(40分) (一)默写(15分) 1.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2.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3.,皆叹惋。(《桃花源记》)4.树木丛 生,。(《观沧海》)5.,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姓名),他被后世称为“”。(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中的“齐鲁”是对泰山的尊称 B.颔联描写了泰山在阴天和晴天不同的景色 C.颈联写出了黄昏时分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重在抒发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欢迎分享!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8.“世家”是(朝代)司马迁所著《》中人物传记的一类,主要记述(A.帝王 B.诸侯 C.人臣 D.平民)之事。(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内容体现不出陈涉、吴广筹划起义的智谋的一项是(3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评分 一.下列字母按音序排列的一组是()。(2分) (1)A B C D F E G (2)H I J K L M N (3)O P Q S R T (4)V U W X Y Z 二.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两个错别字, 圈出来, 并改正。(10分) (1)白花齐放说话因为公原 (2 ) 合风细雨主意妈蚁想念 (3)欢歌笑雨已后阳光时间 (4))百鸟净鸣知到什么冷淡 (5)乌语花香赶快在见童话 三.数一数, 分一分。(12分) 高香房唱总海 爱黄练要变雪 八画九画十画十一画 四.选字填空, 组成词语。(6分) 象像()样大()好()景() 完玩()具()全()成()乐

园原花()草()()来乐() 五.连一连。(4分) 美丽的长城一台台马儿 可口的校园一架架电脑 甜蜜的水果一辆辆飞机 雄伟的笑容一匹匹自行车六.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6分) 例:楼房有低.有(高)。 1.手指有短.有() 2.跑步有慢.有()。 3.道路有近.有()。 4.衣服有旧.有()。 5.灯光有暗.有()。 6.味道有甜.有()。 七. 照样子, 写一写。(14分) 1.表示颜色的词:如黄澄澄 2.AABB的词:如快快乐乐 3.表示动作的词:如踢.足球 4.改写句子:如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 八.将题目和诗句用线连起来。(12分) 《所见》远看山有色歌声振林樾 《小池》牧童骑黄牛处处闻啼鸟 《画》草长莺飞二月天近听水无声 《静夜思》小荷才露尖尖角低头思故乡 《村居》举头望明月拂堤杨柳醉春烟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C)(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一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测试题

2019年一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测试题 d ú y ì d ú li án y ì li án 一、读 一读. 连 一 连。 ěr zh ú qi ú p ǎo ni ǎo xu ǎn ch ū zh èn ɡ qu è de d ú y īn 二、选 出 正 确 的 读 音。 入(r ù y ù) 八(b ā d ā) 上(sh àn ɡ s àn ɡ) 十(s í sh í) 火(h ǒ hu ǒ) 山(s ān sh ān ) b ǎ b ǐ hu à sh ù xi ān ɡ t ón ɡ de z ì f àn ɡ z ài y ì q ǐ 三、把 笔 画 数 相 同 的字 放 在一起。 山 石 五 六 田 大 土 水 四 三画; 四画; 五画; xu ǎn z é h é sh ì de li àn ɡ c í 球 鸟 竹 跑 耳

四、选 择 合 适 的 量 词。 一( )同学 七( )大山 五( )金鱼 六( )白兔 zh ǎo p én ɡ you 五、找 朋 友。 zh ǎo f ǎn y ì c í 六、找 反 义词。 打 沙 跑 禾 拔 电 台 身

tián kònɡ 七、填空。 六七一二三四五八九十 禾天天日大 1.()去()里.烟村()家。 亭台()座.()枝花。 rì 2.天空中有一轮红()。 hé tiān tiān dà 3.田里的()苗在一()地长()。 dúér ɡē huí dá wèn tí 八、读儿歌.回答问题。 不怕冷 松树爷爷年纪大. 风吹雪打都不怕。 青竹弟弟节节高. 风吹雨打叶不掉。 我们年龄小. 风吹雪打锻炼好。 1.这首儿歌共有()句话。(一二三四) ①青竹弟弟②松树爷爷③我们④花朵⑤他们 2.短文中讲()、()和()不怕冷。(填序号) zǔ jù bìnɡ dú yì dú 九、组句.并读一读。(按序号顺序写下即可) 1.爱①吃②小牛③草④

2017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2. 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填入下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 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的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 呢? 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会有人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 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 却一块,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 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定吐出来?至于细致、系统观测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和实验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提供良好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份) ①题破山寺后禅院②山居秋暝 【唐】常建【唐】王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①首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 第②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动衬静。(2分) 7.下列对着两首诗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两首诗都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6.(2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7.D 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 (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年级下册语文试卷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A卷) 班级姓名 一、小白兔该怎么去吃蘑菇?(把汉字和读音连一连) 二、磨菇房里住着漂亮的生字娃娃。(看拼音写词语)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海洋()的梅花()的夏天()的鲜花 一()荒岛一()小熊一()水缸一()乌鸦 2.词语克隆。照样子写一写。 例:奶奶的头发雪白雪白 (1)山上的小草(2)花园里的小花 (3)田里的稻子。 3.智慧虫该到哪个句子妈妈身边? (1)妈妈在地.()里种菜。 (2)马儿飞快地.()向前跑。 4.选一选,填一填。 玩完()笑()成()美 座坐()好()位()下

四、我是小小讲解员。 1.爸爸说要“充电”去。 “充电”就是 2.爸爸一会儿就把我要的资料找到了。 “一会儿”可以换成“”。 五、根据内容写出相关诗句。 1.有谁知道这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勤劳动换来的呀! 2.天下没有一块田荒废不种,然而还有不少种田人竟然饿死。 六、照样子,写句子。 1.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 2.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呢? 3.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 ..满头大汗。 ..背,有的 ..拉,个个 4.瓶子里的水渐渐 ..升高了。 七、我的知识最丰富。 例:鲁班模仿鸭子的脚发明了橹板。 1.人们模仿发明了直升机。 2.人们模仿发明了降落伞。 八、我阅读,我开心。 第一块生日蛋糕 6月1日是小羊的生日,许多小动物前来向她祝贺。小兔送青草,小牛送牛奶,小猴送桃子,母鸡送鸡蛋。大家一起唱歌祝小羊生日快乐。小羊吹灭蜡烛,切下了第一块生日蛋糕。 小牛想:一定会给我的,我有好书就给她看。 小猴想:一定会给我的,我有好玩的,就给她玩。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黔之驴》) (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5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 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_________。(人名) 遂许先帝以驱驰

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完整版

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测 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新版一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听t īn ɡ 写xi ě词cí语y ǔ 。(8分) 二、读dú拼p īn 音y īn 写xi ě词cí语y ǔ,看kàn 谁shuí写xi ě的de 最zuì漂piào 亮liànɡ。(15分) sh ǒu zú shēn ɡ y īn qi ū liánɡ xìnɡ l ǐ x ī yánɡ yùn dònɡ shànɡ w ǎn ɡ shu ǐ chí pǎo bù shēn t ǐ yù mǐ yu ǎn jìn xiān ɡ tónɡ xué xí zào jù 三、比b ǐ一y ì比b ǐ,组z ǔ词c í语y ǔ 。(12分) 池( ) 间( ) 远( ) 他( ) 问( ) 运( ) 体( ) 玉( ) 凉( ) 本( ) 王( ) 京( ) 四、给ɡěi 加ji ā点di ǎn 的de 字zì选xu ǎn 择zé正zhènɡ确què的de 拼p īn 音y īn ,在zài 下xià面miàn 打d ǎ上shànɡ “ ”。(9分) 酷暑.( s ǔ sh ǔ ) 朝.霞(cháo zhāo ) 操. 场(c āo ch āo ) 泡.茶( pào bào ) 热闹.( nào lào ) 吃饭. ( huàn fàn) 不能.( lén nénɡ ) 铃.声( lín línɡ) 蜻. 蜓(q īn q īn ɡ) 五、根ɡēn 据j ù查ch á字z ì典di ǎn ,填ti án 空k ōn ɡ 。(4分) 1、“之”字的音序是 ,音节是 ,共 画, 组词: 。 2、“义”字的音序是 ,音节是 ,第一笔 是 , 笔顺是 。 六、选xu ǎn 择z é恰qi à当d àn ɡ的de 字z ì填ti án 空k ōn ɡ 。(6分) 青 清 1、远处有( )山,近处有( )泉。

2017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 1.默写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相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浮云游子意,落曰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淸照《如梦令》) (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解答】答案:(1)明灭可见 (2)千骑卷平冈(重点字:冈) (3)浮云游子意 (4)却道海棠依旧 (5)种豆南山下 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关汉卿。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D 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考点】EI:送别离别诗. 【分析】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要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熟记名篇及作者.这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 (2)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文章表达的中心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逐一辨析选择,这首小令描写了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的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远望,依依不舍之情,情人已走,但送别人却心情难以平复,迟迟不归,再望远方,只有小溪,小路,远山,而情人已远走,再也看不见,想来令人肝肠寸断.艺术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入木三分的写出了一位女子送别情人时的情态,心绪,给人以言尽而意无尽的艺术感受.此曲前三句写离别相思之情,用直抒胸臆的方.后四句,则是以景托情,而景中含情,言尽而意不尽,并不是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故选:D.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