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信息化系统建设
南水北调可行性研究报告

南水北调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报告旨在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工程背景与目标(一)背景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方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
(二)目标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跨流域调水,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三、调水线路与方案(一)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二)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三)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四、工程效益(一)社会效益保障北方地区居民生活用水,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二)经济效益促进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三)生态效益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地下水超采状况,防止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
五、工程技术可行性(一)工程设计经过充分的勘察和论证,各条调水线路的工程设计合理,能够满足调水需求。
(二)施工技术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装备,能够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保沧干渠工程文物保护启示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保沧干渠工程文物保护启示
刘向华;张颖
【期刊名称】《河北水利》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通过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保沧干渠工程文物保护实践,总结出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工程建设之间关系取得“双赢”的经验。
【总页数】1页(P36-36)
【作者】刘向华;张颖
【作者单位】河北水务集团;河北水务集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南水北调保沧干渠调压井工程外形结构基础设计 [J], 王永成
2.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廊坊干渠地面沉降监测网的建立 [J], 武喜庚;张瑞卿
3.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保沧干渠沧州段专项设施征迁安置工作浅析 [J], 刘长征;赵卫国;王楠;房学英
4.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保沧管理处附属绿地种植设计 [J], 纪俊双
5.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保沧干渠渠首工程提升改造设计 [J], 王玲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邢台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邢台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以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为方向,加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建设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对高质量赶超发展支撑能力。
一、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建设5G移动通信网,加速推进5G独立组网和商用,扩大5G建站规模,加大5G基站选址、用电等支持力度,到2022年年底,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城区、重点乡镇5G网络覆盖,到2025年5G网络覆盖全市。
全面建成千兆固定宽带网,加速光纤网络扩容,优化骨干网络结构,推动“千兆城市”建设,提升光纤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和高带宽用户占比。
推动智慧广电网建设,建立面向5G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传播网络,实现广电网络超高清、云化、IP化、智能化发展。
推进信息网络升级,加快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规模部署,持续提升IPv6活跃用户和网络流量规模,确保2025年域内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
大力发展物联网,加快物联网终端部署,围绕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利用窄带物联网等技术,积极部署智能化传感器,建设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万物互联”发展。
二、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加快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全面对接环渤海城市群,强化晋冀鲁协调联动,打造中原经济区北翼1小时交通圈,构建“三横四纵四城际”化铁路网,形成“东出西联、南承北接”的对外轨道交通大格局。
加快京雄商高铁客运专线邢台段建设,增强东部区域对外南北联系。
积极推进邢和铁路建设,为晋煤东运和东西向客运开辟新通道。
谋划实施邢和铁路德龙钢铁专用线、邯黄铁路威县邢钢专用线、沙河玻璃园区铁路专用线等一批铁路专线项目,连通大型物流园区和重点企业,提高铁路货物运输量。
强化与我省及周边地区重要城市的快速联系,加快推进石邢邯城际铁路建设;积极开展邢衡、邢太、邢济城际铁路前期研究,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完善多层次公路网。
启动建设宁平高速,加快推进临宁高速实施,强化北部区域东西向连接和东部区域南北向连接,完善北部和东部区域客货运集散运输功能;谋划建设邢清高速,强化主城区对中南部区域的连接,加快形成全市“六横七纵”高速公路网。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平原调蓄水库设计要点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平原调蓄水库设计要点
杨丽君
【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平原调蓄水库-广阳水库是廊坊市用于调节引江来水的平原水库,工程布置结合引水、供水线路及退水条件综合考虑.水库围堤轴线长,库区风速大,水库水面大,降低波浪影响对工程安全和投资意义重大.围堤基础分布大量砂壤土,该土层属中等透水性,在8度地震区存在地基液化问题,地基处理很关键.该文对工程布置、建筑物设计及地基处理等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杨丽君
【作者单位】水利部河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2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8;TV222
【相关文献】
1.天津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王庆坨水库设计要点 [J], 耿运生
2.管道输水工程规划设计要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配套工程规划报告编制细则附件 [J], 屠本
3.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西湖水库设计要点 [J], 常宏兴
4.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宁调蓄水库西堤防渗墙施工技术 [J], 王大勇;教婷婷
5.焦作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配套工程苏蔺水厂净水工艺设计要点及运行效果 [J], 葛继光; 郭乙霏; 凌艳芬; 郭二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河北省水利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4 . 顶 层 设 计 构 想
蕊| 悬l 瀑赫 l 。 |
协 同 与 综 合 分 析层 次两 个 基 本 层 次
日常 业 务 层 次 水 利 业 务 应 用 的 基
善. 网 络 构 架 日趋 成 熟 . 数 据 库 初 具 规 模. 各 具体 业 务领 域 基 本建 成 应用 系 统 但 在 具 体 应 用 与 协 同 中 仍 然 存 在 一 些
表 达 方 式 与 存 贮 模 式 在 基 础 设 施 方
系统论的方法 . 以全 局 视 角 对 项 目建 设 的各方 面 、 各层次 、 各 种 要 素 进 行 统 筹 考虑 . 和谐各种关 系. 确 定 目标 . 选 择 实 现 目标 的 具 体 路 径 . 制 定 正 确 的 战略 战
依 托 省 防汛 抗 旱 系 统 工 程 、 水 利 工
风险 . 提高效益 , 降低 成 本 。 通常意义上讲 . 水 利 信 息 化 由 信 息 化 规 划 和信 息 化 实 施 组 成 . 而 顶 层设 计
是 规 划 实 施 中必 不 可 少 的一 部 分 . 是 总
面. 必 须 坚 持 开 放 性 与 标 准 化
l
随 着水 利 信 息 化 建设 逐 步 深 入 . 河
北 省 信 息 化 基 础 硬 件 设 施 建 设 逐 步 完
瓤镰
口 杨 立 鹏
层 次 的 内容 构 成 : 一 是 水 利 信 息 化 顶 层 体系; 二 是表 示 为标 准 、 指南 、 技 术 要 求、 行 政 规 章 或 软 硬 件 产 品 的 各 项 专 项
式不 统一 、 接 口标 准 不 统 一 、 各 部 门 间 数 据共 享困难: 存 在重 复建设 、 信 息 采 集 资 源 利 用 率不 够 充 分 的 现 象 其 原 因 在 于 信 息 化 规 划 与 具 体 工 程 项 目 实 施
河北省水文系统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构思

水利改革河北省水文系统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构思□李丹收稿日期:2021-02-04作者简介:李丹,女,汉族,河北省水文勘测研究中心,经济师。
河北省水文勘测研究中心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出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预计到2022年12月31日全面建成河北水文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由于目前我国水文行业还未出台安全生产标准化国家评审标准,所以如何在缺乏行业评审标准的条件下科学、务实、高效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建成一个贴合河北水文工作实际、满足安全监管需要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当前中心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1.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及目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搭建要基于标准化工作创建成果。
目的是通过搭建这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各级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及时推送治理建议,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动态管理,促进水文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发展。
2.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架构设想2.1搭建系统的架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由3个部分组成:基础数据库。
这部分分为两个数据库,分别是安全生产责任数据库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数据库。
中间数据库。
这部分是从基础数据库延伸而来,数据主要由任务流程形成。
分为两个数据库,分别是安全生产管理任务库和安全风险清单数据库。
表层数据库。
这部分是对现场安全管理数据的直接记录平台。
分为两个数据库,分别是安全隐患数据库和管理标杆数据库。
这两个数据库的内容对应前面的中间数据库。
如在安全监管过程中,通过自查、抽查、巡查等方式发现安全生产管理任务库中的任务没有执行,则会形成安全隐患,列入安全隐患数据库;发现安全风险清单数据库中的管控措施没有落实,也会形成安全隐患,列入安全隐患数据库。
如在监管中发现示范性、标杆性的措施,可录入形成管理标杆数据库,方便提供示范。
为有源头活水来--廊坊市“六味药方”打造京津间水生态价值新高地

为有源头活水来--廊坊市“六味药方”打造京津间水生态价值新高地王秀富【期刊名称】《河北水利》【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2页(P26-27)【作者】王秀富【作者单位】廊坊市水务局【正文语种】中文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北临京都,东与津门交界,南接沧州,西与保定相连,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央核心区,享有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的美誉。
廊坊于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地级市,现辖广阳、安次2个区,三河、霸州2个县级市,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6个县和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90个乡镇3222个行政村,幅员面积6429km2,总人口450万人。
近年来,廊坊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京津走廊”的区位优势,秉承“绿色、高端、率先、和谐”发展理念,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以“水贫、水患、水污、水闲”为代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堪忧等问题日益凸显,水利支撑和保障作用亟需增强。
为此,廊坊市水务局将新时期水务工作重点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坐标系内综合考量,围绕全面加快推进廊坊“四大发展”,实现“四个走在全省前列”战略目标,坚持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着力在补齐水生态文明建设短板上下苦功、出实招、谋实事,运用“引、蓄、防、节、管、固”六味药方辩证施治,大力改善全市水生态环境,为廊坊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引活水、增动能、添活力。
重点抓好“引江、引黄、引淀、引运”四大引调水工程,大力补充水源。
1.1 引江方面全市中南部已构筑起“3渠、5线、8水厂”点线相连的南水北调供水网络体系,年均分配长江水2.58亿m3,在全省率先具备南水北调受水区全域通水条件。
目前,正积极探索建立南水北调供用水运行管理机制,在用足用好省下达指标的基础上,争取多用长江水。
同时,着力构建长江水与本地水相融贯通、互补互济的大水网格局,积极谋划实施南水北调与廊坊中南部高氟区农村供水并网工程,编制完成《廊坊市南水北调受水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置换总体规划》。
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探究

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探究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领域常常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推动对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常见问题;措施1.引言1.1 研究背景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水利水电工程纳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
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常见问题需要解决,如数据集成和共享困难、系统安全与稳定性问题、技术标准与规范缺乏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亟需深入研究和解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并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和信息资源利用率。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为水利水电行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2.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2.1 信息化建设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信息化建设对水利水电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处理手段。
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帮助工程管理者更准确地了解工程状态、资源利用情况和运维需求,从而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其次,信息化建设改变了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方式。
通过虚拟仿真和模型分析,可以在计算机模拟环境中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和验证,减少设计和施工中的错误和风险,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工程的智能化运维。
通过远程监控、自动化设备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工程运行状态、预测故障风险并进行维护,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
2.2 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现状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