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百度文库

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百度文库
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百度文库

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2.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人对车的推力有做功

D.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下图所示,甲物重5 N,乙物重3 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0 N B.5 N C.2 N D.3 N

4.用天平和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结果是:

A.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

B.用天平称的结果不同,用弹簧秤称量的结果相同

C.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的结果都相同

D.用天平和弹簧称量结果都不同

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髙速公路限速是因为车速越小惯性越小,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B.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D.拋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甲与乙放在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B.若m1

C.只有当m1=m2,甲与乙才不会碰撞

D.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

7.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8.如图所示,车厢顶A处有一小水滴掉下并落在地板上的B点,由此可以判断车厢可能做()

A.向前匀速运动B.向前减速运动

C.向前加速运动D.向后减速运动

9.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高压锅炖肉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10.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11.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A.嘴把瓶子吸住B.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D.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12.如图所示,两行脚印分别是小东和小荣走过沙滩时留下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东对沙地的压力比小荣的小

B.小东对沙地的压力和小荣的一样

C.小东对沙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荣的大

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知道,无法比较谁对沙地的压强大

二、填空题

13.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別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a、b、c、d所示的各种形变。则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图______和图___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图______和图___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______和图______。

14.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

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15.三个相同的烧杯如图所示,甲杯放盐水,乙杯放清水,丙杯放油,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ρ盐水>ρ水>ρ油)

(1)画出乙杯和丙杯内液面的大概位置_________;

(2)杯内液体质量的大小关系是:m盐水_________m水_________m油(选填“>”“<”或“=”)。

16.如图所示,物体A、B、C的重量均为G=10N,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作用于B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1=2N;作用于C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2=3N,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A和B间的摩擦力_____N,B和C间的摩擦力_____N,C和桌面间的摩擦力_____N,方向水平向_____(填“左”或“右”)。

17.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_______N,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______kg。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乙两图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图甲中人的拉力F1_____________图乙中人的拉力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打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我们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撞到篮板会反弹回来,这是因为物体间____,同时这也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篮球最终落在地面上,是由于受到______的作用.

19.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______________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

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20.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21.把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用力在桌面上转动一下,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__(选填“静止”或“运动”)状态,阻碍蛋壳的转动.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的是__(选填“生鸡蛋”或“熟鸡蛋”).

22.如图所示是人在步行前进时的情景.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_____(填“前”或“后”)的,此摩擦力是____________(填“动力”或“阻力”).鞋底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三、作图题

23.如图,请画出潜水艇悬浮时受力的示意图。

(________)

24.如图所示,物体以某一速度v沿斜面匀速下滑。作出该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5.一块重为10N的砖被F=50N的压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块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压力F除外).

四、实验题

26.为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画出木块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_____

(2)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测量_____;

(3)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

(4)本实验为何不能用钩码代替沙桶?_____

2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三次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情景如图甲、乙、丙所示。

(1)为了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长木板应________放置,将弹簧测力计平行于长木板拉着木块做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________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在丙图实验过程中,若木块所受拉力突然增大,则滑动摩擦力大小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_____。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_____。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_______。

(4)如图丙所示实验装置中,在木板上添加一个小木块,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并推动木块前进一段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动能与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关系。小车下滑过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将它的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小车推动木块做功的过程,实质是能量___(选填“转化”或“转移”)的过程;运动的木块因为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则又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是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29.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

压强有什么规律呢?

小明同学将如图甲所示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液面的高度并不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在A、B两处管的粗细不同,因而A处流速小,B处流速大,可见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接着,小明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如图乙),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比较机翼上下方气流压强的大小,进一步验证了上面的关系.

(1)图甲所示的实验中,______处水的压强较大(选填“A、B”),由此可以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上的物体受到空气的压力差的方向是_________,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答: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种情形中,哪些些现象可以用上述原理解析的(__________)

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转而下沉

B.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漂向空中

C.潜水艇能在海里潜行

D.船舶航行时应避免两艘靠近的船并排前进.

30.(1)如图1所示,这个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示数是_____N.

(2)老师建议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利用一块海绵和一满瓶矿泉水进行了实验探究.

(a)小亮将矿泉水瓶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他是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有关;

(b)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图2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推课桌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况.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D

解析:D

【解析】A、人对车的作用力和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车静止,受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平衡,则人对车的推力等于地面对车的阻力,故B错误;

C、车没有通过距离,故没有做功,故C错误;

D、在水平方向,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乙物体给弹簧测力计向右的3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就会给甲物体一个向右的3N的拉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物体就要给弹簧测力计一个向左的3N的拉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相当于测量右端拉力的大小,所以显示3N.故D正确.

【点睛】

将弹簧测力计的左端看成是拴在固定物体上,则弹簧测力计就是测右端拉力的.右端乙物体重3N,所以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的3N拉力,示数为3N.

4.A

解析:A

【解析】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天平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时,由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而弹簧称是测物体的重力的,当弹簧秤分别在地

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时,在月球上重力将是地球上的所以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故选A.

5.C

【详解】

A.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高速公路限速是为了减小车的动能以及防止刹车是惯性引起的追尾事故的发生,A 选项不正确;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受力的物体或受平衡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B选项不正确;

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选项正确;

D.抛出去的篮球由于惯性继续上升,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上升速度越来越小,达到最高点后在重力作用下加速下落,D选项不正确。

答案C。

6.D

解析:D

【详解】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块甲与乙放在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光滑说明物体跟长木板没有摩擦力,当两个物体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它们将一直运动下去,且始终不会碰撞。

故选D。

7.D

解析:D

【详解】

由s-t图象可知,甲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甲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乙的路程随时间变化不改变,所以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为答案。

【点睛】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8.B

解析:B

【详解】

A.车厢向前匀速运动时,当小水滴自由落下时,由于惯性,小水滴要落在正下方,而不是偏前或偏后,故A不符合题意;

B.车厢向前减速运动时,由于惯性,小水滴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然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会出现由上图所示的运动情况,故B符合题意;

C.车厢向前加速运动时,由于惯性,小水滴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然以原来的速度向后运动,应该落在偏后方,故C不符合题意;

D.车厢向后减速运动时,由于惯性,小水滴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然以原来的速度向后运动,应该落在偏后方,故D不符合题意。

9.B

解析:B

【分析】

(1)高压锅通过增大锅内气压的办法来提高水的沸点;

(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而蒸发吸热。

【详解】

A .高压锅是通过增大锅内气体压强的办法来提高水的沸点,从而缩短加热时间的,故A 错误;

B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 正确;

C .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 错误;

D .夏天吹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但不能降低室内的温度,故D 错误。

故选B 。

10.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中“……压强计……密度……”可知,本题考查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根据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运用P gh ρ=液进行分析推断.

【详解】

由图获悉,两U 形管中页面高度差相同,可知金属盒处于不同液体的不同深度时,压强相等.根据P gh ρ=液得=

P gh

ρ液,乙中深度深其液体密度小.故选择B . 【点睛】

本题关键在于要熟悉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压强相同时,深度深的液体密度大.难度适中. 11.B

解析:B

【详解】

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那么小空瓶内气压变小,外界气压较大,那么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不是嘴把瓶子吸住,也不是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或者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故选B 。

12.A

解析:A

【详解】

AB.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有关,踩的脚印深浅说明压强的大小,踩成深脚印的人对沙滩压强较大,踩成浅脚印的人对沙滩压强较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小荣的脚印不仅深,而且受力面积较大,说明小荣对沙地的压强大,再根据公式可知,所以小荣对沙地的压力也大,故A正确,B错误;

C.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由以上分析可知,小荣对沙地的压强大,即小荣对沙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东的大,故C错误;

D.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小荣的脚印不仅深,而且受力面积较大,说明小荣对沙地的压强大,再根据公式可知,所以小荣对沙地的压力也大,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3.(a)(b)(a)(c)(a)(d)

【解析】

【详解】

(1)(a)(b)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力越大,力的作

解析:(a)(b)(a)(c)(a)(d)

【解析】

【详解】

(1)(a)(b)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关系,力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a)(c)在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关系,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a)(d)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的关系,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14.惯性增大

【解析】

利用惯性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解答.

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不变的性质,所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

汽车

解析:惯性增大

【解析】

利用惯性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解答.

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不变的性质,所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

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点睛:注意惯性的理解,惯性即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之一,要能用惯性解释物理学中的现象.

15.= =

【详解】

(1)[1]已知ρ盐水>ρ水>ρ油,且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可知,液体密度越大,液体深度越小,液体密度越小,液体深度越大,所以三液体深度,如图所示 解析: = =

【详解】

(1)[1]已知ρ盐水>ρ水>ρ油,且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根据公式p gh ρ=可知,液体密度越大,液体深度越小,液体密度越小,液体深度越大,所以三液体深度

h h h <<盐水水油,如图所示

(2)[2][3]由图可知,三个相同的烧杯的底面积相同,液体对容器的压强相同,由F p S =可得三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力都相等,则三种液体的重力都相等,由G mg =可得,三种液体的质量都相等。

16.2 1 右

【解析】

【详解】

以A 为研究对象,由于AB 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 和B 间的摩擦力f1=0N ,以AB 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分析可知,C 对B 的摩擦力与F1大小相等,方向

解析:2 1 右

【解析】

【详解】

以A 为研究对象,由于AB 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A 和B 间的摩擦力f 1=0N ,以AB 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分析可知,C 对B 的摩擦力与F 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有B 和C 间的摩擦力f 2=F 1=2N ;以三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桌面对C 的摩擦力

f 3与F 1、F 2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得到f 3=F 2﹣F 1=3N ﹣2N=1N ,方向水平向右。 17.50 大于

【解析】两个较小鸡蛋的重力约为1N ;

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

如图甲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为: ;

如图乙由三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为: 。

所以。

解析:50 大于

【解析】两个较小鸡蛋的重力约为1N ;

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

如图甲由两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为: 12G G F +=

物滑轮; 如图乙由三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为: 23

G G F +=

物滑轮。 所以12F F <。 1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运动状态(或运动方向) 重力

【解析】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对篮板有撞击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篮板对篮球施加反作用力,将篮球反弹回来;

同时篮板的反作用力改变了篮球

解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运动状态(或运动方向) 重力

【解析】我们在投篮时,投出去的篮球对篮板有撞击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篮板对篮球施加反作用力,将篮球反弹回来;

同时篮板的反作用力改变了篮球前进的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由于篮球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篮球最终落在地面上.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重力.

19.重 竖起向下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重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

解析:重 竖起向下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重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常用线拴着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竖直,这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原理制成的. 考点:重力

20.加速 不是

【详解】

当汽车加速时,由于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就向后偏;根据球向后偏可知汽车做加速运动.

忽略空气阻力,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这两

解析:加速不是

【详解】

当汽车加速时,由于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就向后偏;根据球向后偏可知汽车做加速运动.

忽略空气阻力,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21.静止熟鸡蛋

【解析】悟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由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生鸡蛋不容易转动起来,

解析:静止熟鸡蛋

【解析】悟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由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生鸡蛋不容易转动起来,而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更容易转动起来。

点睛:本题体现了惯性的特点,要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认为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是错误的。

22.前动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

(1)人走路时,鞋底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故摩擦力方向向前;这是人能够前进的原因,故该力对于人前进来说是动力;

(2)鞋底表面制成

解析:前动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

(1)人走路时,鞋底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故摩擦力方向向前;这是人能够前进的原因,故该力对于人前进来说是动力;

(2)鞋底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了鞋与地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故答案为前;动;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三、作图题

23.

【解析】

【详解】

潜水艇悬浮时受力平衡,即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竖直向下,浮力竖直向上,如图:

24.

【详解】

斜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作用,物体匀速下滑,所以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作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5.

【解析】

试题分析:一块砖被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处于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砖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人的压力和墙的支持力,竖直方向重力和摩擦力。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若需要画出物体受到的多个力的示意图时,要将这几个力画在重心上。如图所示:

【考点定位】力的示意图、二力平衡

四、实验题

26.沙子和

桶的总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钩码的质量是固定的不能连续变化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实验步骤、现象分析和注意事项。

【详解】

(1)[1]因为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和拉力就是水平方向的一对平衡力,拉力和摩擦力的是相等的;过木块的重心做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2)[2]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而拉力又等于沙和桶的总重力;因此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应测量沙和桶的总重。

(3)[3]压力不变,把毛巾铺在木板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增大,则需要往小桶中装入更多的沙子,使得拉力增大,滑块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4]钩码的质量是固定的不能连续变化,而细沙的质量可以连续变化,方便控制对木块的

水平拉力,所以实验中不能用钩码代替细沙。

27.水平匀速直线二力平衡乙、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分析】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找出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分析得出结论;

(3)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无关。

【详解】

(1)[1][2]为了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长木板应水平放置,将弹簧测力计平行于长木板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3]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4]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5]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压力大小相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6]在丙图实验过程中,若木块所受拉力突然增大,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大小无关,则滑动摩擦力大小将不变。

28.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小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重力势动转化机械

【详解】

(1)[1]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

(2)[2]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就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最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3]由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如果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4]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从而可判断小车具有能量的大小,所以可以探究小车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5][6]小车下滑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7][8]小车推动木块做功的过程,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运动的木块因为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发生变化的过程,则又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消耗机械能,产生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9.A 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竖直向上变小 A D

【解析】

【详解】

[1]甲图中,A处管比较粗,B处管较细。在流量一定时,管子越细,水的流速就越大。因此A处水的压强大;

[2]A管上方液柱高说明压强大,由此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4]电扇转动后,气流会流经飞机机翼模型,机翼模型上方凸空气通过的流速大,向下的压强小;机翼模型下方空气通过的流速小,向上的压强大,从而形成了一个竖直向上的

压强差,使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5]A.弧圈球是利用球的急速转动带动空气的运动,是球的下方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减小,小与上方的气体压强,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强差,是球急剧下沉,故A正确;

B.氢气球的升空是由于受到空气的浮力,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故B错误;

C.潜水艇能在海里潜行,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故C错误;

D.船舶航行时若两艘靠的比较近且并排前进,两船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形成向内的压强差,使船相撞,故D正确。

30.0~5N 0.2N 3.6 海绵的凹陷程度受力面积将其中一瓶水倒掉一部分

【解析】

【详解】

(1)如图所示,这个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示数是

3.6N.

(2)(a)小亮将矿泉水瓶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根据转换法,他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图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作用效果不同,故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b)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改变压力大小,故在图2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是:将其中一瓶水倒掉一部分,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