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直接评价方法及检测实施过程

合集下载

腐蚀监测技术

腐蚀监测技术

X K ML 1000
CR
( X 2 X 1 ) K 365 1000 t
ML —— 金属损失/mils X —— 任意时刻的仪器读数 X2 —— t2时刻的仪器读数 X1 —— t1时刻的仪器读数 t ——X1 与 X2读数之间的时间差(天) CR —— 腐蚀速率(mils/年) K = PROBE CONSTANT 探针常数
腐蚀监测探头可以是机械的、电的、电化学的装置。腐蚀监测技 术本身即可提供在工业处理系统中对金属损耗或腐蚀速度的直接和在
线的监测结果。
一、腐蚀监测的作用
2、腐蚀监测的目的义
(1)测试介质的腐蚀性,提供金属的腐蚀速度。 (2)评价过程参数的相关变化对系统腐蚀性的影响,对可能导致腐
蚀失效的各种破坏性工况报警。
谢谢大家!
腐蚀监测技术


一、腐蚀监测的作用
二、腐蚀监测技术原理
一、腐蚀监测的作用
1、什么是腐蚀监测?
腐蚀监测是测量各种工艺流体状态腐蚀性(主要是对设备的内腐 蚀)的一种测试工作。对于油气田的腐蚀监测就是测量油、气、水及 混输状态下介质的腐蚀性测试工作。这种测试是主要是通过把试件插
入到工艺流体之中,并始终与流体保持接触来完成。
。“区域性”是指某一个区块或某一个油气田;“代表性”是指在生
产系统中能达到以点代面的点;“系统性”是指围绕和贯穿整个油气 田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
腐蚀监测点设计在生产现场腐蚀环境最苛刻、可能产生严重腐蚀
的部位。从单井井口、计量站外输(多个单井的汇管)、处理站进站 (长输管线的末端)及污水处理系统。在整个生产流程设计腐蚀监测 点,满足系统监测要求,反映生产系统的腐蚀状况、腐蚀严重区域, 起到预警作用,并可对投加缓蚀剂等防腐措施进行评价。

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全套PPT-7-直接评价方法

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全套PPT-7-直接评价方法
• 无需与管道连接,在地面就可快速 评估管道中的杂散电流
• 可在沿管道方向的任意地方对杂散 电流进行监测。
• 定位杂散电流汇集流入点及流出点。 • 快速评估杂散电流缓解措施的效果。 SCM杂散电流测试仪
26
➢ JG-2A型直流电火花检测仪
• JG-2A型直流电火花检测仪是用于检测金属防腐涂层质 量的专用仪器。
2
7.1 腐蚀防护系统检测方法
• 腐蚀防护系统检测包括外防腐层检测和阴极保护检 测,检测针对管道外防腐层的状态和阴极保护的保 护效果。
• 外防腐层状况主要是指:表现防腐层整体状况的绝 缘电阻率,是否有局部破损点。
• 阴极保护效果主要是看:保护电位是否能处于有效 的保护范围内,是否出现欠保护与过保护的情况。
• RD400-PCM的4Hz频率和C-SCAN的973.5Hz频率得到了NACE RP0502-2002标准的推荐。
• C-SCAN仪器带有测量检测间距的GPS定位 系统,能标志破损点位置。
PCM
注:NACE—美国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 C-SCAN
10
2. PEARSON检测法
11
PEARSON检测法优缺点
12
3.ACVG(交流电位梯度)法
13
A字架的破损点定位过程
• 电流方向在破损点两侧发生变化。如果在一个新位置电流指向前, 而在第二个位置电流指向后,就证明操作人员走过了故障点。
14
4. 直流电压梯度测试技术(DCVG)
15
DCVG测量过程
16
DCVG的破损点查找及定位过程
17
破损点处管体腐蚀活性判断
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
7 直接评价方法
1
概述
• 直接评价管道完整性评价方法之一。 • 三种直接评价方法:

(统稿)管道外腐蚀评价标准要点

(统稿)管道外腐蚀评价标准要点

标准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本NACE标准代表了所有审阅本标准条款及其适用范围的成员的一致性意见。

本标准的确立并不阻止任何人(无论其是否接受本标准)在制造、销售、购买或使用产品、工艺和流程时背离本标准。

NACE标准中没有任何采用暗示性或其他方法表述的语句,赋予运营商生产、销售或使用受专利保护的方法、器具和产品的权利,也不保护任何人免于承担侵权责任。

本标准仅规定最低需求,故决不可作为限制更好方法或材料应用的解释理由。

同时,本标准也并不旨在适用于相关的所有情况。

本标准可能不适用于具有不可预知条件的特例。

NACE不承担由其他单位对本标准进行解释或使用而造成的责任,只对NACE官方发布的解释条例负责,该解释条例的发布符合标准流程并遵守不允许个人解释本标准的规定。

为了确定本标准的适用范围,NACE标准的使用者在使用之前有责任查阅与本标准相关的健康,安全,环保的规范性文件。

本NACE标准没必要标注出所有涉及到的材料、仪器和操作相关的健康安全隐患及环境危害。

本标准的使用者在使用之前,有责任制定健康、安全和环保的保护措施,若有必要还可与监管部门共同商议制定以符合现有规章制度的要求。

提请注意:NACE标准是需要进行定期审查的,它可能根据NACE技术委员会程序,在任何时间进行修改或撤销。

NACE要求对本标准的修订及撤销应在标准的初始印发日后五年之内,若标准经修订,则以修订发布日为准。

使用者需注意采用标准的最新版本。

通过联系NACE第一国际服务部购买NACE标准,可获得NACE所有标准的当前信息和其他NACE出版物信息。

NACE第一国际服务部联系地址:1440 South Creek Dr., Houston, Texas 77084-4906 (telephone +1 281-228-6200)。

前言外腐蚀直接评价(ECDA)是旨在通过评价,提高管道安全性或减少外腐蚀对管道完整性影响的复杂过程。

通过识别和确定腐蚀活性强度,修复腐蚀缺陷,消除腐蚀原因,ECDA 积极设法阻止外部腐蚀缺陷增长,避免缺陷扩展至足以影响结构完整性的程度本标准所描述的ECDA方法专用于处理陆上埋地黑色金属管道。

常用腐蚀检测方法

常用腐蚀检测方法

常用腐蚀检测方法1腐蚀监检测方法简介:1.1电阻法电阻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是根据金属试样由于腐蚀作用使横截面积减小,从而导致电阻增大的原理。

利用该原理己经研制出较多的电阻探针用于监测设备的腐蚀情况,是研究设备腐蚀的一种有效工具。

运用该方法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设备的腐蚀状况进行连续地监测,能准确地反映出设备运行各阶段的腐蚀率及其变化,且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介质,不受介质导电率的影响,其使用温度仅受制作材料的限制;它与失重法不同,不需要从腐蚀介质中取出试样,也不必除去腐蚀产物;电阻法快速,灵敏,方便,可以监控腐蚀速度较大的生产设备的腐蚀。

1.2 线性极化法线性极化法对腐蚀情况变化响应快,能获得瞬间腐蚀速率,比较灵敏,可以及时地反映设备操作条件的变化,是一种非常适用于监测的方法。

但它不适于在导电性差的介质中应用,这是由于当设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或钝化膜,甚至堆积有腐蚀产物时,将产生假电容而引起很大的误差,甚至无法测量。

此外,由线性极化法得到腐蚀速率的技术基础是基于稳态条件,所测物体是均匀腐蚀或全面腐蚀,因此线性技术不能提供局部腐蚀的信息。

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检测金属腐蚀速率通常需要与其它测试方法进行比较以确保线性极化检测技术的准确性。

线性极化电阻法可以在线实时监测腐蚀率。

1.3电位法作为一种腐蚀监测技术,电位监测有其明显优点:可以在不改变金属表面状态、不扰乱生产体系的条件下从生产装置本身得到快速响应,但它也能用来测量插入生产装置的试样。

电位法己在阴极保护系统监测中应用多年,并被用于确定局部腐蚀发生的条件,但它不能反映腐蚀速率。

这种方法与所有电化学测量技术一样,只适用于电解质体系,并且要求溶液中的腐蚀性物质有良好的分散能力,以使探测到的是整个装置的全面电位状态。

应用电位监测主要适用于以下几个领域: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指示系统的活化-钝化行为、探测腐蚀的初期过程以及探测局部腐蚀1.4 磁阻法磁阻法即电感法:出现于九十年代,是通过检测电磁场强度的变化来测试金属试样腐蚀减薄,该技术是挂片法的技术延伸和发展,其特点是测试敏感度高,适用于各种介质,寿命较短,可以实现在线腐蚀监测。

NACE(国际)推荐标准

NACE(国际)推荐标准

NACE(国际)推荐标准管道外部腐蚀的直接评价方法(ECDA)Pipeline External Corrosion Direct Assessment Methodology目录1 概述2 定义3 预评价4 间接检测5 直接检查6 再评价7 ECDA记录参考资料相关文献附录A 间接检测方法附录B 直接检查:涂层除去前的数据收集方法附录C 直接检查:涂层损伤和腐蚀深度附录D 再评价:腐蚀发展速度的估计石油大学(北京)防腐蚀研究室翻译2003年11月30日第一节概述1.1 引言1.1.1 本标准叙述美国国家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关于陆上埋地钢制管道系统外部腐蚀直接评价(ECDA)方法。

本标准为典型管道系统应用ECDA方法提供指导。

1.1.2 颁布此标准是为操作员根据特定管线情况制定方法提供灵活性。

1.1.3 ECDA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方法。

通过成功应用,ECDA可以识别并处理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腐蚀的部位。

1.1.3.1 ECDA优越性在于能确定缺陷将在哪里形成,而不只是确定已存在缺陷的位置。

1.1.3.2 成功应用ECDA的结果用于评价ECDA有效性,同时也意味提高管道完整性的置信度。

1.1.4 开发ECDA方法是为了提高管线安全性,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未来出现的外部腐蚀损伤。

1.1.4.1 本标准认为外部腐蚀是一种可评估的危险。

用它来建立一个基准,并依此来评价那些目前外部腐蚀尚不构成明显危险的管道,其今后的腐蚀。

1.1.5 本标准中描述的ECDA特别适用于处理陆上的、埋地的和钢制的管道。

1.1.6 ECDA应用也可包括,但不局限于,评价管线附件的外部腐蚀,如:1.1.6.1 用其它检测方法(如ILI或压力试验)不能检测的。

1.1.6.2 已用其它控制未来腐蚀的监测方法检测过的。

1.1.6.3 已用其它用来建立再评价时间间隔的检测方法检测过的。

1.1.6.4从未用以控制未来腐蚀为主要目的的其它检测方法检测过的。

腐蚀与防护检测技术 ppt课件

腐蚀与防护检测技术  ppt课件

磁力层析技术
磁力层析技术
磁力层析技术
磁力层析技术
应用磁力仪沿管道正上方采 集磁场异常数据。管体出现 磁异常即为应力集中区,对 应管体腐蚀缺陷。
磁力层析技术(MTM)
参数和特点:
检测速度:3 米/秒 检测深度:20 倍管径 检测精度:5% 壁厚 管径范围:56 - 1420mm ➢以外检方式实现内检效果 ➢无需任何管道额外准备 ➢不受防腐层影响 ➢通过应力评估管道腐蚀缺陷
(4) 管体腐蚀损伤的检测方法
①腐蚀环境模拟:挂片模拟、防腐层材料老化试验 现场(挂片、实验短管)模拟 腐蚀速率(土壤线性极化)测量
②管内检测:漏磁、涡流、超声探伤;内窥、红外检测 ③地面检测:管地电位、电流测量、管体金属蚀失量评价
----- 间接检查
(5) 管道腐蚀检测评价流程(ECDA)
2.3 埋地管道检测设备的 基本原理与方法
2.3.4 工作原理–声发射法
2.3.4 声发射法–应用实例 储罐底板
2.3.5 工作原理– 导波技术 LRUT
长距离超声波是目前可用的扫描检测工具,提供与局 部厚度测量不同的检测方案。作为快速扫描方法提供粗略 检测结果指示进一步检测区域。 LRUT不提供对管道壁厚 直接测量,但能提供金属腐蚀的深度和环向范围的综合灵 敏度,也就是上轴向长度会附加到检测结果中。由于环向 波沿着管道壁传播,在环向截面的每一点都相互影响,该 技术对于截面的减少是敏感的。
管道腐蚀与防护管理的特点
➢ 管理过程的持续性和周期性 ➢ 检测手段的不完备性 ➢ 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
➢ 管理过程的工程特点
-济型
-- 计划性
➢ 多种技术的配合
管道腐蚀与防护管理的考虑因素
2. 埋地管道检测的 技术、仪器与方法

混凝土抗腐蚀性能检测标准

混凝土抗腐蚀性能检测标准

混凝土抗腐蚀性能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领域的重要材料。

由于混凝土结构常常暴露在不同的环境中,比如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和二氧化碳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混凝土的腐蚀。

因此,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成为了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寿命,需要对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抗腐蚀性能检测标准。

二、混凝土抗腐蚀性能的定义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化学腐蚀、冻融循环和碳化等条件下的耐久性。

抗腐蚀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经济性。

三、混凝土抗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1. 化学腐蚀检测方法化学腐蚀是指混凝土结构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如酸雨、盐雾等。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直接浸泡法、溶液渗透法和离子渗透法等。

其中,直接浸泡法是将混凝土试件浸泡在化学溶液中,通过观察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和颜色变化来评估混凝土的化学腐蚀性能;溶液渗透法是将化学溶液加压注入混凝土试件中,通过观察溶液渗透深度和试件的重量损失来评估混凝土的化学腐蚀性能;离子渗透法是通过测量混凝土试件中离子的渗透深度来评估混凝土的化学腐蚀性能。

2. 冻融循环检测方法冻融循环是指混凝土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水分在冻融作用下引起的结构破坏。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冻融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

其中,冻融试验是将混凝土试件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冻融循环,通过观察试件的质量损失和裂缝情况来评估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性能;冻融循环试验是将混凝土试件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多次冻融循环,通过观察试件的体积损失和重量损失来评估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性能。

3. 碳化检测方法碳化是指混凝土结构中的碳酸盐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碱度降低。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酚酞试验、酚酞浸泡试验和PH值试验等。

其中,酚酞试验是将酚酞溶液滴到混凝土表面,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混凝土的碳化程度;酚酞浸泡试验是将混凝土试件浸泡在酚酞溶液中,通过观察试件的颜色变化来评估混凝土的碳化程度;PH值试验是测量混凝土表面的PH值,通过比较不同时间和不同深度的PH值来评估混凝土的碳化程度。

埋地管道防腐层检测技术

埋地管道防腐层检测技术
1) 变频—选频法
上世纪 90 年末,东北输油管理局与邮电部第五研究所结合我国输油行业的管理模式,完成 了长输管线上以测量单元管段防腐绝缘电阻、评价防腐层完好状况方法的研究。该方法是将一 可变频率电信号施加到待测管道的一端,从另一端检测信号的衰减幅度,通过调节信号的频率 使信号衰减达到一定范围(23dB)时,根据信号频率的高低来推 断防腐层绝缘电阻值,因此称为“变频—选频法”。此方法被列 入石油天然气公司的 SY/T5919-94 标准,为我国管道防腐层评价 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变频-选频测量方法特点是:适合于长输 管道的检测,具有使用简便,检测费用较低等优点;但该方法对 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在使用之前需设定一些参数,较为复杂;所 需与测量仪配合的设备较多;只能对单元管道(通常为 1km)及 有测试桩的管道进行绝缘电阻测量,无法判断破损点位置;当管 段中有支管、阳极时须通过开挖检测点来分段检测。
1.3.2、管-地回路的等效电路模型
当在管道和大地之间施一交流信号时,用 电路理论分析电流信号在回路过程中的传输过
2
防腐层检测系统及其应用
程,则必须把这一回路进行电路等效,即建立有效的电路模型。实际上,可以把管-地回路看 成一个分布参数电路,基本参数可归结为纵向分量阻抗和横向分量导纳。考虑大地电阻和电容 的影响,可以对管地回路中的一个微分段作图 1 所示的等效。图中: R 表示管道的纵向阻抗,L 表示管道电感,Gs 表示土壤的内阻抗,G 表示为管道防腐层横向漏电导纳,C 表示管道的分布电 容。在理论上,在一定的测量范围内,可以把原本并不均匀的参数看成均匀地分布于回路的每 一微段之中,电路模型得以大为简化。
3
防腐层检测系统及其应用
传输距离有限,大多数情况下传输线处于匹配状态,由于反射波不存在,除未竣工管道或靠近 绝缘法兰的管段等特殊情况外,通过入射波传输的功率全部被负载吸收,大部分情况下管道的 长度远大于检测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都可以看成是无限长的。 2) 管道纵向电阻未能考虑交流信号的因素 在求解 Rg 的过程中,准确计算管道的纵向电阻也很重要。钢管的磁导率很高,即便检测信 号频率不高时,交流信号的趋肤效应也不能忽略。简单地用管材的直流电阻不能正确反映交流 信号下的电磁参数。管材电磁参数受管径、壁厚以及管体成型方法(无缝、直缝、螺旋焊缝) 的制约相当明显;管道运行时间越长,其有效电磁参数与初始埋设时的差别也就越大。新模型 在这方面作了改进。 3) 土壤电阻率的影响不能忽略 使用过电流梯度法的人都会发现,管道埋设的土壤环境对检测电流衰减规律的影响显而易 见,不考虑土壤电阻的差异是不能有效地应用电流梯度法,完成管道的评估的。考虑土壤的导 电性对得到正确的评价结果至关重要。 4) 伴行管道的影响不可忽略 管道的埋地环境千差万别,目标管线附近存在伴行管线的情况并不少见。伴行管线与目标 管线的电磁耦合作用十分明显,它直接会以互感的方式影响管道的电感值。电感 L 不仅与管道 的有效电磁参数有关,而且还取决于管体直径以及管外围土壤介质的电磁参数变化情况。因此, 仅仅经验性地指定管道参数是难于得到符合实际的检测结果的,根据埋设条件选择评价参数是 必然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
上应有的电绝缘设施失效,致使保护电流的大量流失,使部分管段未能达到保护电位。测量管 道绝缘的最直观方法是给管道施加一个特定的交流信号,通过检测信号的分布状况,找出电流 流失的位置和原因。此外,还可以通过典型管段上信号电流的损耗情况计算外加电流保护所需 的保护电流密度,为新建阴极保护设施提供设计依据。
2.管道防腐层完好状况的检测
外防腐层的检测是我国当前开展最为广泛、技术成熟、检测成本较低的项目,可应用的仪 器方法也具有较多选择。按防腐层检测的方法上划分可分为防腐层漏点检测、绝缘电阻 Rg 的 老化状况、防腐层破损严重程度计算评估三类。采用的检测方法有地面电场法和电流梯度法两 类。介绍相关方法的资料较多,仪器的选择和相应评价条件可参考资料[3]。 防腐层检测仪 PCM 的应用已经很普及, 具有使用相对方便, 可同时进行防腐层漏点精确定 位和评价完好性检测的优点。 交变电流梯度法的评价软件 (最新升级为 ESTEC xp) 已经很成熟。 PCM 配套的 A 型架检测属于 ACVG 方法的范畴,具有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较低的特点,对 PCM 检测方法形成了有利的补充。国产的人体电容法防腐层查漏仪具有检测效率高,应用简便 的特点。对于环境简单的检测,特别对高土壤电阻率的地区是一个较好选择。它与 PCM 配合使 用,形成高低搭配,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可降低检测工程的成本。 随着管理和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 DCVG 检测方法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技 术是 NACE SP0502 标准中首推的防腐层检测方法。尽管检测技术复杂程度大于 PCM 方法, 但 所能提供的管道信息也大大多于其他设备。DCVG 检测防腐层缺陷的形状和在管道上的环向位 置、及破损的形状和等效面积 %IR 等功能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 [4]。对于有阴保的管道使用起 来更为方便,对于没有阴保设施的管道同样可以通过直流发电机建立临时信号源来完成检测。
一、引言
埋地钢质管道的腐蚀检测及评价是指对管道的防腐层、阴极保护状况、管体腐蚀损伤、 土壤腐蚀条件进行全面检测之后,结合管道的运行历史,对管道腐蚀进行现状评价的过程。 准确地掌握防腐层的缺陷、阴极保护的有效性及土壤腐蚀条件等状况,通过实施必要的开挖 验证,进而确定管体的腐蚀缺陷程度,是成功地实施腐蚀直接评价的关键。近年来,在新行 业标准的推动下,我国越来越多的管道单位开展了外腐蚀直接评价( ECDA)方法的实践。 推动了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由于埋地管线所处地区的不同,土壤腐蚀环境、管道防腐层的状况、阴极保护有效性、 管道运行条件等差异的原因,导致了管体腐蚀损伤状况的不同。这些差异使得在腐蚀检测的 过程中,实施检测项目的重点应有所不同,也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间接检测工具和方法。 特 别是我国的绝大多数管道以前从未实施过 ECDA 方法, 管道的历史数据缺乏, 加之很多检测 工程受预算经费的限制,不能完全照搬 ECDA 标准中的做法。但是,通过贯彻 ECDA 方法 中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原则, 对于解决我国腐蚀检测评价中存在的方法单一, 数据可靠性不高, 实施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提高腐蚀控制水平,有效保证管道的运行安全,提高管 道资产的效益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腐蚀检测的实施范围
在早先的行业标准 SY/T 0087-95《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与防护调查方法标准》中规定了 对管道的腐蚀调查方法分为:全线普查、重点调查以及日常调查三类。其中全线普查涉及到 检测的范围最为广泛,应用的仪器方法最多。而重点调查是在普查的基础上加深、细化和扩 展某些检测项目。日常调查则主要是对管道的阴保设施运行、排流设施进行常规巡检,涉及 内容较为简单。但在新版 SY/T0087.1-2006 的标准中引入了 ECDA 的理念,强调的是腐蚀检 测和评价的持续性和周期性,而不再将检测和评价分成不同的类型,这是管道运行管理理念 的飞跃 。 ECDA 方法是由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 NACE)提出的,在其 NACE SP 0502 标准中对 实施 ECDA 检测评价的流程、 适用仪器及检测方法做出了明确的阐述。 标准中规定对不同的 管道条件在一个 ECDA 分段的管道上至少要使用两种间接检测工具, 以达到检测结果相互验 证的目的[2]。ECDA 将外腐蚀直接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预评价、间接检测、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土壤环境的检测
首先应从管道的腐蚀环境调查入手。对于管线运行年限较长,地面环境等许多因素会发生 变化,土壤环境的腐蚀性调查是非常必要的。土壤腐蚀性的经典评价方法有 “失重法”和“最 大孔蚀深度法” ,尽管这些方法更准确科学,但要通过埋设试片等待较长的自然腐蚀时间,受工 期和经费等因素的局限,在实际工程不大可能使用。实际工程中往往依据历史资料结合当前管 线条件,对土壤腐蚀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仪器测量。采用土壤电阻率测量,参比电极测量氧 化还原电位、管地自然电位,测量含水率和土壤酸碱度是常规的土壤腐蚀性检测评价方法。 土壤电阻率是表征土壤导电性能的指标,常用作判断土壤腐蚀性的基本参数。其测量方法 可采用四极法的土壤电阻率测试仪,沿管线布点进行测量。也可用电磁测量仪沿管道整个路由 进行测量。 pH 值代表了土壤的酸碱度,可以使用 pH 测量仪进行现场测量,也可应用专用试纸测定。 在强酸性土壤中,通过 H+的去极化过程直接影响阴极。对于缺乏碱金属、碱土金属而大量吸附 H+的 pH 值小于 5 的酸性土壤,通常被认为是腐蚀性土壤。 土壤的含水率是反映土壤腐蚀性的另一指标。腐蚀性是随着土壤的湿度增加而增强,到达
37
[1]
接检查和后评价,本文所阐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前三个阶段上。 仔细阅读 ECDA 标准的文本会发现,进行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要 有效地实施 ECDA,对管道实施的检测范围是很宽泛的。除了新近竣工的大型管道工程之外, 在我国多数管道上完全照搬 ECDA 标准是相当困难的,但这不应当成为拒绝应用先进理念和原 则的借口。管道的管理和运行单位完全可以基于 ECDA 的思想,结合我国管道腐蚀检测的工程 实际,在保证腐蚀评价有效性的前提下,本着循序渐进的思路,开展 ECDA 方法的应用和实践。 根据天津嘉信多年从事管道腐蚀检测和评价的实践经验,推荐出一般腐蚀检测的项目范围: 1、 管线腐蚀环境的检测 ◆ ◆ ◆ ◆ ◆ ◆ ◆ ◆ 土壤电阻率的测定 氧化还原电位(细菌腐蚀)的测定 管-地电位测定 土壤及水的 pH 值测定 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测定 管线路由的精确定位、测埋深 精确定位管道外防腐层的破损点 防腐层完好性能的测量和评价 ◆ ◆ ◆ ◆ � ◆ ◆ ◆ 防腐层机械理化性能的测定 全线的阴极保护电位测量 阴极保护故障的检测 牺牲阳极状况的检测 管体腐蚀损伤检测点的布置 管体的机械损伤及缺陷形态 管体最小剩余壁厚测量 管体的应力疲劳测量
四、腐蚀检测及评价的工作流程
在管道腐蚀检测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外业/内业分工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工程组织者一定要 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尽可能保证环节中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其工作流程如下: 管道资料腐蚀及保护数据收集 地面环境的探查、工具的选择
3、 阴极保护运行状况的检测
4、 管体腐蚀状况的检测
2、 管道防腐层状况的检测
三、腐蚀检测的实施方法和仪器应用
在腐蚀检测工程中,根据管道的运行历史数据和现场条件制定出详细的检测方案,属于 ECDA 的预评价阶段。ECDA 预评价过程主要是在了解管道建设历史、运行维护历史以及当前 状况的基础上,确定是否可以进行 ECDA 评价和如何实施。检测方案应包括如下内容:管道检 测实施的项目、应用的检测方法、使用检测仪器以及相应的附加资料。在附加资料应包括: � 负责检测部门的组织和人员资料。 � 检测管线、管段和检验区的基础资料。 � 管道事故、进行检测和维修的历史资料 这些附加资料对于检测人员了解管线的敷设条件、历史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全面、 细致、准确地掌握这些情况,才能科学高效地开展检测工作。
4.开挖验证和管体腐蚀状况的调查
在确定出防腐层漏点和电位过低段的位置后,ECDA 过程中进入直接检查阶段。该阶段主 要通过开挖的方法确定管体腐蚀状况以及验证防腐层间接检测方法的准确程度,完成管体腐蚀 缺陷的程度和腐蚀原因的分析。管体腐蚀损伤是管道腐蚀与防护及安全评价中最为直接、最为 重要内容。近年来广泛兴起的管道风险评价和管道适用性评价技术,就是根据管体腐蚀的状况, 通过可靠性分析,解决管线的进一步维修、安全操作压力调整、确定管线能否继续服役等问题。 对管体腐蚀状况的调查,主要的检测技术和手段基本上都是在开挖条件下进行的。在开挖 后可以采用超声测厚仪、涂层测厚仪以及卡尺等基本工具完成腐蚀缺陷的测量。参照标 准 SY/T6151 对腐蚀损伤进行评价分级。此外,还要根据腐蚀发生的形态,腐蚀生成物的分析, 调 查分析出发生腐蚀的原因。在综合管体腐蚀缺陷状况和腐蚀条件的基础上,可以计算管体的腐 蚀速率以及管道剩余寿命的重要参数。
埋地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 与检测的实施过程
林守江
(天津市嘉信技术工程公司 天津 300384) 摘 要 埋地钢质管道的腐蚀检测和评价是确定腐蚀状况、制定维修方案的基础,外腐蚀直接评
价方法提供了对不适合内检的管道腐蚀检测和评价的实施方案。在腐蚀检测过程中间接检测方 法的配合使用,对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减小单一方法的局限性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实 际就腐蚀检测及直接评价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检测项目的确定,工具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钢质管道、腐蚀检测、ECDA、腐蚀直接评价
3.管道阴极保护状况的检测
阴极保护方法是实施埋地管道腐蚀控制的常规手段。通常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一是将管 道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利用外加保护电流进行阴极极化,这种方法称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二是在管道上连接一个电位更负的金属(如锌、镁)作阳极,与管道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大电 池,而使管体阴极极化达到管道处于不受腐蚀的状态,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保护。 在日常的管道运行管理中,测量阴保的运行状况常规方法是用万用表测量管地电位。但由 于 IR 降的影响、以及测试桩的位置局限,在实施腐蚀检测的工程中则需要测量整条管道的断电 位,应用的检测仪器是密间距电位检测仪 CIPS。这种检测方法不但可以测量任意位置上的保护 电位,而不受测试桩位置的局限,还可以有效地消除 IR 降的影响[5]。 应用 PCM 检测仪进行阴保设施的故障查找和定位效果相当好。 PCM 不但可以准确地找出管 道因与其它金属搭接造成保护电流流失的位置,连接处绝缘失效等故障,还可以通过它特有的 近直流信号,模拟管道上直流保护电流的分布状态。这是因为导致保护失效的主要故障是管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