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滴虫病

合集下载

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 ◆ . ◆ ◆ l H
2 饲 养 繁 殖
野生 条 件下 , 猪 喜 吃玉 米 、 麦 、 谷、 芋 、 豪 小 稻 红 白菜 、 卜、 瓜 、 生 等 多 种 农 作 物 , 猪 的 胃消 化 萝 南 花 豪
豪 猪 的 养 殖 技 术
俞 志 成
( 山市休 宁县 野 猪 、 香 鼠 、 鸡 基地 黄 麝 火 25 0 ) 4 4 0
底部掘洞逃逸 ) 安装好 供饲养人员进 出的铁门 。 并 场
地 面积 大 小 按 设 计 放 养 种 群 数 量 而 定 。公 母 比例 按
1: ~ 1:4为 宜 。放 人 豪 猪 种 猪 和 饲 料 在 围 墙 内 , 3 豪 猪 会 自行 掘 洞 栖 息 和 采 食 。 1 2 人 工 圈养 建 有 屋 面 顶 棚 , 殖 圈 舍 分 内外 窝 . 养
农 讲 述 , 晚 间 可 损 坏 粮 食 2 g 豪 猪 肉 味 鲜 美 , 一 Ok 。 营养 丰 富 。豪 猪 肉及 胃还 可 人 药 。据 《 草 纲 目》 本 记 载 , “ 利 大 便 ”豪 猪 肚 ( ) 其 肉 。 胃 可治 热 风 膨 胀 和 胃 出
血 , 烧 服 之 可 治 黄疸 病 , 瓦 片 连 粪 烘 干研 碎 加 酒 干 用
的 可达 3 . m , 猪 体 重 1 g左 右 。人 工 养 殖 豪 4 3c 豪 0k
猪饲料易得 , 理简单 , 易驯化 。 管 容
豪 猪 生 活 在 林 木 茂 盛 的 山 区 丘 陵 , 靠 近 农 田 在
豪 猪 生 命 力特 强 , 乎不 发 生 疾 病 。 春 末 夏 初 几 但 投 喂青 绿 饲 料 最 好 仅 占 日粮 总 量 的 3 , 防 胃气 0 以

一起火鸡感染组织滴虫的病例介绍

一起火鸡感染组织滴虫的病例介绍
虫体。
购 入 5 雏 火 鸡 。3月 2 O只 0日张 某 发 现 已养 至 7周 龄 的火 鸡 过 半有 精 神 沉 郁 、厌 食 、 痢 等 症 状 , 下 遂 给 予 红 霉 素和 抗 球 虫 药 , 均 未 见 疗 效 , 但 3月 2 2日
有 2只 火 鸡 发 生死 亡 , 是邀 请 笔 者 前 往 诊 治 。 于
42 以无 菌 操 作 方 式 取 病 火 鸡 的 肝 脏 , 别 接 种 . 分
到血 琼 脂 和 麦 康 凯 琼 脂 平 板 , 3 ℃培 养 2 h 细 置 7 4 ,
菌 分 离 结 果 为 阴性 。
综 上 所 述 , 合 临床 症 状 、 检 病 变 和 实 验 室 结 剖
检 验结果 , 断为 火鸡组织 滴虫病 。 诊
【 献标 i  ̄ ] 文 I B
【 文章 编号 ] 6 2— 2 7(0 10 17 0 82 1)5— 0 2 0 2— 0 2
1 发 病情 况
滨 海 县 陈涛 镇 一 农 户 于 2 1 年 2月 l 盱 眙 01 3从
可 以看 到 一 端 有 短 的 鞭 毛 、呈 钟 摆 式 来 回运 动 的
① 鸡 舍 及 场 地 彻 底 清 扫 , 粪 便 及 垫 料 运 出 将
凹 陷 的坏 死 病 灶 , 颜 色 呈 灰 白色 或 黄 褐 色 , 径 其 直
大 小 约 1 2c ~ m左 右 , 切 可 见 病 灶 深 入 肝 实 质 纵
堆 积 发 酵 。 饲 养 用 具 洗 刷 后 和 鸡 舍 内 外 环 境 一
起 用 大 毒 杀 消 毒 液 ( 甲溴 铵 溶 液 ) :1 0倍 稀 癸 1 5 中 。 肠 外 观 肿 大 变 硬 , 开 可 见 肠 壁 增 厚 出血 , 盲 切 释 后 消 毒 ,1周 消 毒 3次 。② 将 滴 虫 厌 氧 康 (% 5 粘 膜 层 严 重 坏 死 , 些 部 位 的病 灶 已深 入 盲 肠 肌 有 地 美 硝 唑 预 混 剂 )和 仙 林 (0 阿 莫 西 林 可 溶 性 1% 层 及 浆 膜 层 , 成 溃 疡 病 灶 , 腔 内充 满 微 黄 色 干 形 肠 粉 ) l ( 为 10g 瓶 ) 1 0k 各 瓶 均 0 / 与 0 g饲 料 混 匀 后 酪样物 质 。 投 喂 , 用 5d 同 时 , 天 用 白 头 翁 2 、 参 连 。 每 0g 苦 4 实 验 室 检 验 l 、 皮 1 、 连 l 、 2g 秦 O 黄 g 0g 白芍 1 、 梅 2 、 5 乌 g 0g 金 2、 5、 5, 41 取 病 火 鸡 的 新 鲜 盲 肠 粘 膜 刮 取 物 , 4  ̄ . 用 0C温 银 花 1 g 甘 草 1 g 郁 金 1 g 煮 水 供 火 鸡 饮 用 , 。对 严 重 的 不 食 病 例 , 只 每 次 口 每 生 理 盐 水 制 成 悬 滴 标 本 , 即放 到显 微 镜 下 检 查 , 连 续 给 药 5d 立 服 甲硝 唑 片 剂 1 ( .g 片 ) 每 天 早 晚 各 1 , / 0 / , 4 2 次 连

孔雀一些常见的疾病

孔雀一些常见的疾病

孔雀一些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养殖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人投入到了养殖孔雀的项目。

孔雀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性的动物,而且它的营养丰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然而我们养殖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疾病,农村养殖网为大家科普孔雀一些常见的疾病。

一、新城疫1.症状发病的孔雀开始时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有渴感,体温高达43℃。

离群呆立,不上架,成年孔雀也不开屏,食欲降低,垂头丧气,羽毛松乱且丧失光泽,翅下垂,呈昏睡状,呼吸时有?音,孔雀群出现咳嗽、黄绿色稀便。

后期有的孔雀出现走路摇摆,共济失调。

严重者趴卧不动,不饮不食。

体温下降,倒提时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

2.病变胸肌、腿肌有出血点,严重者呈斑状出血,喉头、气管有黏稠微黄色泡沫黏液,气管黏膜有斑点样出血,腺胃黏膜有卡他性炎症,腺胃乳头有出血,淋巴结肿涨、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3.诊断取发病孔雀的肝脏接种10日龄鸡胚,5天后取尿囊液进行HA实验呈阳性,并能为标准的新城疫抗血清所抑制。

4.防治(1)免疫从10日龄起,每2个月用新城疫四系饮水倍量免疫1次。

(2)治疗首先紧急注射卵黄抗体,相隔5―7天,然后用新城疫四系倍量饮水免疫1次。

二、组织滴虫病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所引起的原虫性寄生虫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盲肠和肝脏形成坏死性炎症,由于患病后该病血液循环障碍,病禽头部呈暗黑色,所以又称黑头病,蓝孔雀进入育成期后对于该病最为敏感。

目前,该病已成为孔雀养殖业的主要疾病,已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症状病孔雀表现精神不振,采食减少,羽毛蓬松,两翅下垂,行走无力,卷缩发呆,发病初期排出带有泡沫的淡黄色稀粪,混有血丝,中后期经常排出灰色粪便,有的下痢,恶臭。

病孔雀开始体温较高,死前体温下降,闭眼、嗜睡。

病程一般为5―15天。

2.病变病死孔雀大多为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圆形坏死灶为主的典型病变。

肝脏肿大,质脆易碎,表面有大小不一和数量不等的圆形灰白色或黄色坏死灶,小如米粒,大如绿豆,或黄豆,坏死灶中央凹陷,边缘呈现锯齿状稍隆起或散在性存在或相互融合,成大片坏死区。

蓝孔雀常见病

蓝孔雀常见病

—————————————————————————————————————————————随着蓝孔雀的养殖技术不断进步,养殖量不断增加。

虽然其养殖并不困难,但是养殖的是否是健康成为了大家不断问出的话题!由于养殖场养殖的方法更加科学和养殖人员的不断摸索,其所患的各种疾病也会得到有效的治疗。

蓝孔雀的养殖过程中会有哪些常见病呢?接下来由凤台县赵刚蓝孔雀养殖有限公司为您简单解答,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一,组织滴虫病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所引起的原虫性寄生虫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盲肠和肝脏形成坏死性炎症,由于患病后该病血液循环障碍,病禽头部呈暗黑色,所以又称黑头病,蓝孔雀进入育成期后对于该病最为敏感二,新城疫,发病的孔雀开始时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有渴感,—————————————————————————————————————————————体温高达43℃。

离群呆立,不上架,成年孔雀也不开屏,食欲降低,垂头丧气,羽毛松乱且丧失光泽,翅下垂,呈昏睡状,呼吸时有啰音,孔雀群出现咳嗽、黄绿色稀便。

后期有的孔雀出现走路摇摆,共济失调。

严重者趴卧不动,不饮不食。

体温下降,倒提时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

三,大肠杆菌病孔雀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等均与鸡相同,故不再重复。

但眼型大肠杆菌病同其他病型的大肠杆菌病有较大的不同。

凤台县赵刚蓝孔雀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蓝孔雀养殖、孵化、观赏、标本制作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坐落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古店乡,紧临祁高速,交通便利,本公司有着多年的孔—————————————————————————————————————————————雀养殖与销售经验,多年来公司本着信誉良好,售后服务良好,一切为了养殖户为宗旨。

逐渐完善管理制度,扩大发展规模,加强养殖技术交流,坚持与大家合作共赢同的理念,致力于自身发展与造福客户并行的道路。

从凤台县赵刚蓝孔雀养殖有限公司购买孔雀的养殖户我公司将提供技术的跟踪指导服务,凡是养殖户繁殖出来的商品孔雀,公司可以全部按当年市场价格回收,能够合理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公司法人代表赵刚欢迎全国各地朋友前来公司实地参观考考察。

乌鸡组织滴虫病诊断与防治一例

乌鸡组织滴虫病诊断与防治一例

后 躯 及两 翼肌 肉 明显肥 大 , 般增 重 1%左右 。 一 0
5 及时 出售
乳鸽是特定商品, 时间性较强 , 一般在 2 ~ 8日 22 龄 、 重 6 0克左 右就要 及 时 出售或 宰 杀 , 体 0 以保 证乳
鸽 的品质 和风 味 。
‘‘ ● 。. ● ‘ H. ● ・ ● ‘‘ 。 . ◆ ● ‘ ◆ ● ¨ ¨ ● ● ‘● ’ ’ ●
克、 保健砂 10克和玉米 0 调制 , 搓成 玉米粒 大小 的

养殖技术顾 问 20 . 0 69
维普资讯
1喂好亲鸽
乳鸽 从 出壳 至 2 0多 日龄 全靠 亲 鸽 的哺 喂 , 需 就 要 喂 养好 亲鸽 。在 哺 喂乳鸽 期 , 要 给亲 鸽提供 营养 一
全价 和颗 粒适 中的 优质 饲 料 , 豌豆 、 豆和 绿 豆等 豆 小
4 巧 拔 鸽 羽
乳 鸽在 2 3周龄 时 ,羽 毛生 长很 快 ,体 能 消耗 ~ 大 , 容 易造 成 乳鸽 消瘦 , 时若 将 乳 鸽 主翼 羽 和 尾 最 这 羽 的 羽 毛分 别拔 掉 3 5根 , ~ 能有 效 地 减 少营 养流 失 ,
刺 激 和增 强乳 鸽 的肌 肉生长 。拔 毛后 的乳鸽 出栏 时 ,
类 蛋 白质 饲料 要 占鸽料 的 3%~ 0 另 外 补 充油 菜 5 4 %, 籽, 因其 对 改善 乳 鸽皮 色 和增 重 有效 果 , 健 砂 每 天 保 加 1 , 洁饮 水 不 间 断 , 3 5天 给亲 鸽饮 用 1次 次 清 每 ~ 鱼肝 油 ; 要 每天 饲 喂 带仔 亲鸽 4 5次 , 对 鸽 日喂 二 ~ 每 量 15 20克 , 2~ 0 喂好 喂 足 , 证 营养 供 给 ; 要 注 意 保 三 观 察 亲鸽 哺 仔情 况 ,发现 亲 鸽 哺仔 不利 或 同窝乳 鸽 个体悬殊 , 均要 及 时 采 取 大 并 大 、 并 小 的 方 法 , 小 使 乳 鸽 大 小发 育 均衡 , 防止 “ 喂偏 ”造 成 的乳 鸽 商 品 率 低下 。调并一 般在 7 1 ~ 0日龄进 行 。

一起肉鸡组织滴虫病的诊疗报告

一起肉鸡组织滴虫病的诊疗报告

由于 葡 萄球 菌易 产生 耐 药 菌 株 ,因此 在 确诊 为本 病后 , 进行 药 物敏 感试 验 , 先 选择 杀 菌 力最 强
的药物, 再用于现场治疗 。而且应注意交替用药 ,
按 疗 程投药 , 免造 成药 品浪 费及耽 误 治疗 这 样 避
才能 收到 较好 的治疗 效 果 参考 文献 ( )0 B 5 0 耋 略 (5 2 0 )
要 经伤 口感 染 。因此 , 只在 饲养 过程 中特别是 笼 鸡 养和 网上 养 殖 ,要 尽量 避 免或 消 除 对鸡 只发生 外
血 液琼 脂平 板上 菌落 较 大 。 淡 黄褐 色 , 落周 围 呈 菌
出现溶 血环 。以上 3种 培 养基 上生 长 的细 菌形 态 特 性 和病料 直接 镜检 结 果相一 致 。 24生化 试验 结 果 见 表 l .
时 应 注 意
色 , 氏囊 无 明显 变 化 , 法 死雏 病 料 接 种 培 养后 , 分 离到 病 原菌 , 对照 组雏 鸡全部 健 康存 活 。 2 . 6药敏 实 验 临 床分 离 株对 先 锋 必 、 先锋 V、

菌必 治 、 庆大 霉 素 、 丁胺 卡那 霉素 和 万古霉 素 高度 素 中度 敏感 ; 唑青霉 素 和 四环 素低 敏 。 苯

零 壁死亡 等症 状 为 主要特 征 的疾 病 。 发病 情况 调 经 查、 临床 症 状 观察 、 理 剖 检 和 实 验 室 检查 等 实 验 病 室 方法 确诊 为鸡 组 织滴 虫病 , 采取 了相 应 的措施 后 疾 病得 到控 制 , 现报 道如 下 :
1发 病 情 况
该 鸡 场 采 用 网上 平 养 方 式 饲 养 的 2 0 2 0只 肉 鸡 , 5月 4 日(0日龄 ) 开 始 发 病 , 自 4 起 5月 7 日开 始 出现零 星 死亡 , 5月 1 2日死 亡数 增 至 3 0只 , 5月 根 据 发病 特 点 、 临床 症 状 、 理 变化 及 病 原 分 病

禽组织滴虫病

禽组织滴虫病

禽病防治 山东家"Jr2002.8 国圆圈国囟国 

张铁,王春光,张庆茹,倪耀娣 (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定州073000) 

中图分类号:S85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9755(2002)08一O031—02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 meleagridis)引起的禽类盲肠和肝脏机能紊乱的一 种急性原虫病。该病原主要侵害肝和盲肠,又名盲 肠肝炎;因发病后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头部颜色 发紫,因而又称黑头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在加拿 大、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一些主要火鸡饲养 国,非常普遍。本病以侵害火鸡为主,其他家禽易感 性不高,但组织滴虫可以引起家禽的生长发育迟 缓、产蛋下降,阻碍养禽业健康发展,对畜牧业生产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都有 此病的报道。 1 病原 该病的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 meleagridis),最初是以火鸡阿米巴原虫 (Amoebameleagridis)的名字来描述的,但在具有鞭 毛的特征发现后,Tyzzer才把这种原虫重新命名为 火鸡组织滴虫。另外一些因子如毛滴虫和真菌f白 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也已被列为黑头病病 原。假黑头病(pseudo blackhead)一词已被普遍用 于对抗组织滴虫药物无反应的病例。 火鸡组织滴虫为多样性虫体,大小不一。非阿 米巴阶段的火鸡组织滴虫近似球型,直径为3~ 161.Lm。阿米巴阶段虫体是高度多样性的,常伸出一 个或数个伪足,有一个简单的、粗壮的鞭毛,长6~ 11I.Lm;有一个大的小楣(peha)和一根完全包在体 内的轴刺(axostyke);副基体呈V形,位于核的前 方;细胞核呈球型、椭圆或卵圆型,平均大小为 2.2 m×1.71xm。 在组织切片中,组织滴虫没有鞭毛,它可以下 列几种不同阶段存在:①“侵袭”阶段的虫体存在于 病变边缘地区,虫体大小为8~171xm,呈阿米巴形, 可形成伪足;②“营养性”阶段的虫体较大,大小为 12-21I.Lm,数F1更多。成簇地出现在变性组织的空 收稿日期:2002-06—19 泡中;⑧第三阶段的虫体存在于陈…的病变中,有 嗜伊红性,虫体较小,可能是一种变性型虫体。 2流行病学 组织滴虫的自然宿主很多,如火鸡、鸡、鹧鸪、鹌 鹑、孔雀、珍珠鸡、锦鸡等均可感染组织滴虫,其I{I火 鸡最易感,感染死亡率可达100%。成年鸡的死亡率 较低,主要为温和型感染,来航鸡的感染率为5%, 死亡率为3%,但雏鸡的感染率可达39.4%,死亡率 为35.7%;鹌鹑发病率为29.5%,死亡率为13.2%;乌 骨鸡实验室感染发病率45.5%,死亡率30%; 孔雀 发病率为40%,死亡率20%。组织滴虫可与球虫、蜘1 虫、隐孢子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混合感染,其他 感染因素的存在亦可促进纽织滴虫病的发生与发 展,加剧病情,使病程加快,死亡率增加。 本病通过消化道感染。组织滴虫因有舁刺线虫 虫卵的卵壳保护,在外界能生存较长的时I11J,成为 重要的传染源。蚯蚓吞食土壤中的异刺线虫虫卵或 幼虫后,组织滴虫随即进入蚯蚓体内而使之成为重 要的传播媒介。鸡食人这样的蚯蚓和异刺线虫虫卵 均可引起发病。有报道说鸡组织滴虫在蚯蚓体内至 少可生存33个月。在没有异刺线虫和蚯蚓作保护 时,组织滴虫在外界数分钟内即死亡。在野生动物 群体中,雉和北美鹑类可充当保虫宿主,节肢动物 中的蝇、蚱蜢、蟋蟀等都可作为机械性传播媒介。 3临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7~12d,最短5d 病鸡表 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蓬乱、两翅下 垂、行走如踩高跷步态、闭口、头弯于翅内、下痢、排 浅黄色或硫磺色粪便。严重的病例粪便带血。rf1于 病鸡的鸡冠呈暗黑色,所以有人称之为“黑头病”。 4病理变化 组织滴虫病主要病变是盲肠肝炎。一般是一侧 的盲肠发生病变,也有两侧同时 现病变。 肠壁 增厚,粘膜肿胀出血或溃疡,fh于粘膜渗出的浆液 

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孔 雀 组 织 滴 虫 病 的 诊 治
孙 志 明 ,徐 禄 ,刘 鑫 ,王 金 美
( 苏 省无 锡 市 动 物 园 管 理 处 , 苏 无 锡 2 4 3 ) 江 江 1 0 5
面用 3 苛 性 钠 消 毒 。治 疗 可 用 甲 硝 哒 唑 ( 滴 灭 灵 ) 2 0 mg k , 5 / g混 饲 , 数 病 例 可 以 灌 服 悬 浮 液 少 ( . 5 ) 每只 1mL, 时预 防剂量 为 2 0mg k 。 1 2 , 平 0 / g
维 , 用 1 。 连 0d
可 见急 速旋 转 的虫体 , 呈球 形 , 大小 为 4 1 m, ~ 6 也
可 确诊 为组织 滴虫 病 。
4 防 治 措 施
41 预防 .
改善 环 境 卫 生 , 勤换 垫 草 , 面 垫 新 要 地
土 和新沙 , 尽可 能保 持其干 燥 。加强 饲养 管理 , 并 每 引 进 外 源 猪 时采 取 必 要 的隔离 和
C iee o ra f tr ayM ein hns un l ei r dc e J o Ve n i
中国兽医杂志 21 0 0年 ( 4 第 6卷 ) 8期 第
85
的治 疗措施 , 只能采 取 以预 防 继 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染 为 主 的综 合
查 。具 体检 查方 法 : 由有 病 变 的 盲肠 肠 芯 和肠 壁 之 间, 刮取 少量 样 品置载 玻 片上 , 加温 ( 0 生理 盐水 4 ℃) 混 匀 , 盖 片后 , 即在 4 0倍 光学 显 微 镜下 检 查 , 加 立 0
程为 1周 ~3周 , 是鸡 、 火鸡 等禽 类 的一 种 急 性原 虫 病 。病 原 是盲肠 肝 炎 单胞 虫 , 在 于 病 禽 鸟 的肝 脏 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滴虫引起的肝脏病变 /health-and-commondiseases/worms/index.aspx
防治
二甲硝咪唑(1,2-二甲基-5-硝基咪唑):预 防量,饲料内加0.015%~0.02%,连续用药,至 上市前5天停药;治疗量,饲料内加0.06%~ 0.08%, 连用7天, 或饮水中加0.05%,连用6天。 呋喃唑酮 (痢特灵):治疗量, 饲料内加入 0.04%, 连喂7一10天。
鸡的症状不如火鸡明显。
死后剖检可见盲肠壁肿胀,常有溃疡。盲肠 内时常有灰黄色的干酪样质度的肠芯。肝表面 有略呈圆形、黄绿色的、直径为1厘米或更大 些的凹陷病灶 (似溃疡灶)。在鸡和鹌鹑,盲肠 病变很轻。
肝和盲肠的病变为此病的特征性变化。 在鸡,鉴别诊断应与盲肠球虫病相区分。
组织滴虫引起的肝脏病变. (VP 3rd)
第三节 组织滴虫病
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名黑 头病或传染性盲肠肝炎,主要发生于12周龄 以内的青年火鸡。 鸡和鹌鹑较少发生。
形态
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 在盲肠寄生的虫体具有一根鞭毛,虫体圆形或卵圆 形,形态可变,细胞边缘清晰,有颗粒状的胞浆。 大小为6-20 μm。 寄生在肝脏时无鞭毛。
预防: 要强调建立严格的卫生制度。 成年火鸡和幼鸡分开饲养。 用抗蠕虫药给火鸡和鸡群驱虫。防止家禽和蚯 蚓接触。 在流行区用抗组织滴虫药物加入日粮中。
火鸡组织滴虫发育史
鸡异刺线虫可作为组织滴虫的传播媒介,家禽 摄食被盲肠虫含胚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发生感 染;也可以通过摄食体内含有异刺线虫幼虫的蚯 蚓而发生感染。
诊断
火鸡精神倦怠,食欲减退;排水样硫磺色粪 便;头可能有时发绀。青年火鸡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都可能很高。年龄较大的耐受力强,但疾 病多呈慢性经过,最后导致明显的消瘦。来自组织滴虫生活史
组织滴虫以二分裂形式增殖。在盲肠中的滋养体虫体被同 一位置寄生的鸡异刺线虫吞食后进入后者卵巢,异刺线虫 排出的虫卵即含有组织滴虫,虫卵在环境中发育为含有组 织滴虫的幼虫。
当火鸡食入异刺线虫幼虫或是被异刺线虫感染的中间宿主 蚯蚓后,组织滴虫进入火鸡盲肠进行繁殖。在火鸡之间也 可经过泄殖腔途径直接传播组织滴虫。组织滴虫可经门脉 系统移行到肝脏并引起特征性的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