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背景

区域背景
区域背景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区域地质背景

1)陆架盆地及邻区板块构造特征:

东海及其邻域处于东亚地块东部,其早期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与欧亚古陆、冈瓦纳古陆(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等古板块的综合作用有关。尤其是中生代以来,东海及其邻域的构造发展史与欧亚板块、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相对运动及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东海盆地一般认为是亚洲古陆华南地块向海的延伸,二叠纪末期,华南地块及其东南沿海地区褶皱成陆,并与扬子古陆初步接近对接。印支阶段进一步碰撞伴随有大规模的花岗岩浆侵位,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强烈向北(东)推覆的逆掩断层。印支运动封闭了整个古特提斯体系,造就了统一的欧亚古陆,并初步形成了欧亚板块。

印支运动之后,亚洲大陆及其邻区进入新的全球构造—板块构造发展阶段(燕山-喜马拉雅期),总体表现为联合古陆的解体、东亚大陆边缘一系列NE-NNE走向断陷盆地与隆起带和西太平洋边缘沟-弧-盆体系的形成。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中侏罗世(J2)开始,库拉板块NNE向的俯冲所产生的挤压作用使得NE和NNE向的平移断层发生左行走滑和斜滑,造成扭动变形(形成了华夏—新华夏构造体系。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火山岩带和大规模的花岗岩岩体。朝鲜半岛的岭南地区也表现出类似的构造活动性,广布的燕山早期中酸性火山岩酸性花岗岩可与福建沿海地区相对比。

大量的研究表明:现在处于东海东南缘的台湾地区发育的太鲁阁高温低压变质带和玉里低温高压变质带,形成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J3-K1)的南澳运动(相当于燕山运动的第ⅲ幕和第ⅳ幕)。其可与琉球群岛甑岛-石垣变质带和西南日本的领家-三波川变质带相对比,它们乃是早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之下俯冲的结果,后期改造破坏了该双变质带展布的连续性。这说明了台湾地区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属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

东海陆架盆地是以新生代沉积为主的中-新生代复合型盆地,板块构造上处于华南地块向海的延伸部位。在华南地块的西北为扬子地块,东北部为日本弧后海盆,东部区为典型的大陆边缘沟、弧、盆体系(见图3-2-1)。但作为迭置新生代盆地载体的中生界,由于埋藏深度较大,钻井揭露较少,对其全貌的研究尚无开展。早中侏罗世太平洋水域的板块活动状况,从大陆形变规律判断,这一时间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正如李四光(1973)所指出的,东亚大陆相对于太平洋发生了左行扭动。由此推想,库拉板块这时已开始向北隐没,与此同时,西伯

利亚板块作经向挤压,大陆南侧的特提斯洋向北俯冲,从而导致了涉及深层次的“压性改造”。由于转换作用,此时以郯庐为代表的断裂体系加速左行走滑。其后,滨太平洋陆缘造山活动已迁移到大陆以东,而西侧的“印度突出体”则快速北进与欧亚板块碰撞,并持续向北推挤。中国大陆东南缘的向洋“突出”(陈焕疆,1990),与造山后的松驰作用联合,出现了陆块的“张性构造”。陆缘海和岛弧的形成也与伸展作用有关。

2)地壳结构

根据长江口-琉球海沟地学断面资料(刘光鼎主编,1992),可将东海区域岩石圈板块划分为欧亚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海大洋板块(图 3.1.1)。欧亚大陆板块又再划分出四个块体,由西向东为:东南大陆块体、东海陆架块体(其上发育东海陆架盆地)、冲绳(海槽)块体(具弧后盆地性质)、琉球(岛弧)块体。东南大陆块体和东海陆架块体间以长乐-南澳断裂带拼接,东海陆架块体与冲绳(海槽)块体间为男女群岛-赤尾屿断裂带,琉球(岛弧)块体以东为琉球海沟俯冲带。

东南大陆块体和东海陆架块体地壳属同一大陆型地壳,厚度为30~27km

。图3-2-1 东海区域构造背景图

东海陆架盆地范围内的地壳厚度变化不大(图 3.1.2),莫霍面与基底起伏具良好的镜像关系。而冲绳(海槽)块体和琉球(岛弧)块体则具过渡型地壳的特征,其中冲绳海槽之下地壳厚度为14~20km ,琉球(岛弧)块体地壳厚度为25~30km 。菲律宾海大洋板块具典型的洋壳性质,厚度8~12km 。菲律宾海大洋板块以东相隔小笠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即是太平洋板块(图3.1.3)。

图3.1.1 长江口-琉球海沟地学断面解释图

图3.1.2 东海陆架盆地地壳厚度图

A 东海陆架块体

d 东海陆架盆地

图3.1.3 东海陆架盆地板块构造位置图

另外,据深部重力、磁力地震资料,东海陆架区空间重力异常变化平缓,重力异常值在-10×10-3-20×10-3cm/s之间,其中凹陷带出现负异常,凸起带对应于正异常,并在南北方向上等值线出现错断分块特征;布格重力异常也呈NE向展布,且同样具有分带、分块的特点;磁力异常较为宽缓,总体走向为NE-NNE,表现为在低磁场背景上出现一些宽缓的团块状正异常。东海陆架区的磁性基底深度在1-13km之间,且自西向东由老变新,深度逐渐增加,其中滨岸带发育元古

代磁性基底,深度为1-3km;江山-绍兴断裂以东、虎皮礁-海礁断裂与海礁-

东引断裂以西,则为早古生代变质岩磁性基底,深度多为1-2km,局部为3km;海礁-东引断裂与钓鱼岛褶皱带之间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变质岩基底,磁性基底的深度为3-13km之间。重力-地热流反演东海陆架盆地的岩石圈厚度为80km左右,深部地震资料揭示其莫霍面埋深大约为26-30km,小于闽浙隆起的地壳厚度(30-40km),但比陆架外缘和冲绳海槽盆地的地壳厚度(19-26km)大;地壳层主要由沉积岩类和花岗质岩类构成,无玄武质岩类。

对东海陆架盆地的地壳性质,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其属典型的大陆型地壳,并可进一步划分为上地壳、中地壳和下地壳三层:

(1)上地壳:除中新生代沉积层外,还有密度值为 2.67g/cm3,速度值为5.8-6.0km/s的古生界浅变质岩系、花岗岩和少量中基性岩体;厚度在12~15km 之间,化学成分主要为酸性岩。

(2)中地壳:由岩浆岩和变质岩组成(包括酸性岩、片麻岩和辉长岩),化学成分以中性岩为主,其密度值为2.80g/cm3,速度值为6.4km/s,厚约7km,且由西向东逐渐减薄。

(3)下地壳:以麻粒岩为主,属基性岩类,密度值为2.90g/cm3,速度值为7.4km/s,厚度一般为10km,向东减薄。

3)重力、磁场特征及基底

1)研究区重力场特征:

东海陆架盆地区域,水深变化不大,空间重力异常与布格重力异常面貌相似,在此选用空间重力异常用于特征描述与处理解释。

从东海陆架盆地空间重力异常图(图3-2-15,图中两条黑线所夹区域即为所研究的东海陆架盆地西部范围,下同)可见,研究区重力场呈现场值低缓,重力高、重力低镶嵌分布,异常轴向南部主要为NE向、北部为NWW和NEE向,南北有别的基本特征。

北纬28°30′以南地区,以0×10-5m/s2等值线圈闭的重力低与6×10-5m/s2等值线圈闭的重力高呈现NNE、NWW向两组走向。西部,重力低沿NNE方向连续展布,最低重力等值线一般为-2—-4(×10-5m/s2),在北纬27°附近圈闭等值线则达到-10×10-5m/s2;东部,重力高沿NNE方向连续展布;中部,重力高、低镶嵌分布。北纬28°30′至北纬29°30′地区,异常圈闭等值线走向多变,重力低以0×10-5m/s2等值线圈闭呈现,主要分布在北纬29°以北;重力高以6×10-5m/s2等值线圈闭呈现,主要分布在北纬29°以南。北纬29°30′至北纬30°35′地区则以重力高分布为主,重力值可达20×10-5m/s2以上。北纬30°35′以北,以连续展布的重力低分布为主,重力值最低可达-10×10-5m/s2。

根据以往的研究认为,重力场形态主要与沉积基底面的起伏相关,重力高对应于基底凸起,重力低则对应于基底下凹,为沉积凹陷区。

研究区中生界沉积层平均密度为 2.6×103kg/m3,中生界沉积基底地层平均密度为2.7×103kg/m3。鉴于这样的物性前提,运用小波分解技术对空间重力异常进行分解,可获取反映中生界底界面的空间重力异常的三阶细节分布图(图3-2-16)。图中的0×10-5m/s2等值线圈闭基本上对应沉积凹陷范围,负等值线的展布则刻划了沉积分布的内部形态。依据空间重力异常三阶细节反演,便可求取研究区中生界沉积基底面深度图(图3-2-17)。由图可见,研究区内重力资料推测的沉积基底面埋深在1-8.5km,埋深小于4km的地区为基底凸起区,大于4km 的地区则为基底下凹区。基底下凹呈现NE、NWW两组走向,总体上沿NE方向连续展布,但南北有别。依据下凹的特征不同,在NE方向可分为三个区段。I段:北纬28°30′以南,下凹呈E字形展布,西部呈NNE方向连续展布,由三个埋深大于5km的下凹组合而成,最南端下凹埋深大于8km;东部则凸凹相间展布,下凹埋深在5km左右,呈现NW轴向,凸起埋深则在3km左右。II段:北纬28°30′至北纬29°30′,下凹呈南窄北宽的E字形分布,与I段之间在NW方向呈现40km的错断。西部为NNE走向、埋深大于5km的下凹;东部基底起伏轴向为NWW向,凹凸相间分布,呈现三凹二凸的格局。III段:北纬29°30′至北纬30°20′,呈现轴向NWW的二凸一凹格局,下凹埋深大于5km,凸起埋深在3km左右。IV段:北纬30°20′以北,下凹埋深大于5km,呈半弧形凹凸相间展布,弧形中心位于北纬31°25′、东经125°15′,为一埋深大于6km的下凹。

图3-2-15 东海陆架盆地空间重力异常小波分解三解细节图

图3-2-16 东海陆架盆地空间重力异常小波分解三解细节图

图3-2-17 东海陆架盆地沉积基底面深度图

2)研究区磁力场特征:

研究区磁力场总体表现为宽缓正、负异常分布(图3-2-18),主要走向为NNE 向。依据异常特征南北又可分为三个区带。北纬29°10′以南地区,西部的负异常沿NNE方向基本连续展布,负异常一般可达-100nT左右,伴生的正异常位于各个负异常的南侧,异常值为100-200nT,其展布范围比伴生负异常展布范围小;东部的正负异常相间分布。北纬29°10′以北至北纬30°45′范围内,以小范围的正负伴生异常分布为特征,单个异常范围仅几十km2,正异常值为100-200nT,负异常值-100—-200nT。北纬30°45′以北地区,则以宽缓正异常分布为主,负异常圈闭范围小,仅在北纬31°30′及北纬32°附近分布。

图3-2-18 东海陆架盆地磁力ΔΤ异常图

采用变倾角化极技术,获得了磁力ΔZ⊥异常(图3-2-19)。磁力ΔZ⊥异常正等值线密集带一般可推测为磁性体在平面的投影边界。由图可见,北纬28°以南地区150nT等值线圈闭的正异常规模较大,推测磁性体在NNE方向上连续展布,延伸可达120km左右,宽度50km左右。北纬28°至北纬29°10′范围内,150nT 等值线圈闭的正异常宽度仅为15km左右,在NE方向上同样连续展布,推测磁性体规模相对前者要小。北纬29°10′至北纬31°10′地区,150nT等值线圈闭的正异常零星分布,单体范围仅为20km2左右,表明此区域磁性体规模小,分散独立分布。北纬31°10′以北地区以正异常分布为主,表明此区域磁性体发育并且规模大。

图3-2-19 东海陆架盆地磁力ΔΖ⊥异常图

3)研究区基底结构探讨

整个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性质,一直是众多学者争论和探讨的问题。现有钻井资料揭示的盆地最古老地层为中元古代温东群片麻岩,如地处盆地南部的灵峰1井在2373-2691m揭露了厚约300m的温东群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密度值为2.75g/cm3,变质岩年龄值为1608-1806Ma(Rb-Sr法),位于灵峰1井北面的温州6-1-1井也钻遇了一套以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类为主的片麻岩系,年龄值为1200-1260Ma(Rb-Sr法),在盆地北端,日本所钻的JDZ-V-2井和韩国所钻的KV-1井也揭露了片麻岩。这些变质岩的时代大致与我国浙闽沿海的元古代陈蔡群(Rb-Sr法年龄1830Ma)和建瓯群(Rb-Sr法年龄1822Ma)相当,同时其重磁特征也与周边地区有较大的相似性。此外,陆架盆地内的众多钻井揭示了火成岩基底,如金华36-3-1、温州4-1-1、温州15-1-1、温州20-1-1、温州26-1-1、温州33-1-1、石门潭1、美人峰1及福州2-1-1等井钻遇了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温州10-2-1井与石门潭1井钻遇了中性喷出岩,铷锶法测定年龄为108-112Ma (燕山期),说明这些花岗岩是中生代的侵入体,反映了中生代造山带的特征。闽江凹陷内有三口井(TB13-l-l、FZ10-1-1、FZ13-2-1)揭示了中生界侏罗-白垩系河湖相地层,这套地层呈东断西超分布,推测厚度可达5000米,显示中生代残留盆地的存在。瓯江凹陷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晚期至第三纪,因而基底是指晚白垩纪晚期以前的地层,也即裂陷期前形成的地层。上述基底岩性与我国东部断

陷盆地的基底岩性相似,同属稳定的刚性基底。

吕炳全等(2002)基于重力场和磁场特征对东海陆架区的基底类型进行了解释(图3.1.7),认为舟山-国头断裂带以北海区的重、磁场特征与西邻陆上的下扬子褶皱带基本一致,是下扬子褶皱带在海区的延伸,并向东直至西湖凹陷西侧断层,该区域为下扬子褶皱带型基底(A型);渔山-久米断裂带以南,海区重力场、磁场特征与西邻华南地块相似,属华南地块型基底(B型);舟山-国头断裂带与渔山-久米断裂带之间为A型与B型的过渡区,而虎皮礁-海礁断裂以东的陆架区基底则为A型与C型(陆架外缘与陆坡高异常区)的过渡区。

因此,东海陆架盆地的基底总体特征为晚侏罗-早白垩纪的火成岩和沉积岩构成的“年青基底”,元古界古老结晶地质体在其中呈残块状分布。

图3.1.7 东海陆架基底分布图(据吕炳全等修改,2002)4)盆地演化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1)区域应力场背景

中国大陆东、南缘及邻海含油气盆地的成因机制,与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的形成和演化,西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及其转变,有很重要的联系。特别是东缘环西太平洋构造带,属活动大陆边缘沟-弧-盆系统,主要受库拉-太平洋板块以及后来的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作用。而南缘主要受特提斯板块向北的俯冲作用,由活动大陆边缘转换为不活动大陆边缘,其外缘属沟-弧-盆系,内缘则转换为不活动边缘-拉分盆地系统。

根据海洋古地磁资料和地磁线理分布以及DSDP的研究成果,在Wilson和Morgen关于热点假说的基础上,T.W.C.Hilde和S.Uyeda(上田诚也)等详细研究了西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提出西太平洋及其边缘演化的假说。Hilde等认为(1976),中生代时,在太平洋内的扩张脊至少由三条主要脊组成,它们从北西、北东和南面围绕着太平洋板块(图3.1.4)。这可由反映中生代反转期的地磁线理表示出来。

距今约185Ma前太平洋板块形成时期至距今100Ma前期间,在西太平洋-印度洋地区有一个重要的特色,那就是联络库拉-太平洋板块和特提斯-印度洋板块的洋脊系统和转换断层系统的存在(图3.1.5)。这些洋脊大致呈东西向延伸,并被一系列近南北向的转换断层所错开。这些南北向的转换断层联系着各板块的东西向的扩张脊。这样,东西向扩张脊的扩张,就导致板块沿南北向转换断层发生的相对运动。这个时期,对中国大陆东缘和南缘起着重大作用的是沿着近南北向转换断层的左旋剪切运动,即特提斯板块向北推移和俯冲,以及库拉-太平洋板块向北北西向的俯冲,中国大陆东缘和南缘受到这两方面板块运动的联合作用,其结果是迫使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向太平洋方向蠕散。

大约100Ma前(大致相当于晚白垩世),随着沿板块边界脊的持续扩张,太平洋板块的范围扩大。它向北远处逐渐运动,并使库拉-太平洋脊的西端俯冲到亚洲大陆边缘日本海的附近。由于活动洋脊附近的岩石圈仍然是热而轻的,必然以很小的倾角,俯冲到大陆边缘下面。在很宽范围内,增加地壳内部温度,岩石遭到熔融,岩浆活动,造成异常宽的火成岩活动带。

由于库拉-太平洋脊向大陆边缘斜向俯冲的影响,在亚洲岸带,产生向大洋的拉张运动,日本海和陆架盆地在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张开。在日本海由于拉张作用强烈,洋壳形成,形成北东向的扩张脊。晚第三纪时,才停止洋脊扩张,转为沉降。

距今大约45-40Ma前(大致相当于始新世早期);库拉太平洋板块运动由北北西向转变为北西西向,这可由皇帝山-夏威夷热点链的弯曲反映出来,中国东部大陆由原来的受北北西向的斜向俯冲改变为近垂向的北西西向俯冲,使大陆边缘向太平洋方向的蠕散受阻,由于太平洋板块运动转变为北西西向,原来亚洲东南的太平洋板块沿北北西运动的近南北向转换断层成为地壳的薄弱带,沿着这些原来的转换断层带开始了新的俯冲作用,即转换断层转变为俯冲带、转变为岛弧,弧后的扩张形成西菲律宾盆地。并且洋脊俯冲的结束,拉张作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右旋走滑运动,由于地壳冷却而产生区域性的沉降,始新世起沉积从凹陷中向凸起超覆。由许多断陷统一成大型坳陷,陆架裂陷盆地转为坳陷盆地。在大陆架上发育中始新世的浅海沉积盆地,分布范围广,由西向东,水体加深,沉积变

细,堆积了几千米厚的海相碎屑岩。

图3.1.4 (A)距今190Ma前西太平洋内板块、洋脊、转换断层和俯冲带的位置

(B)大约距今185Ma前太平洋板块的起源(据Hide等,1977 )菲律宾海的形成,从西向东不断拉张,形成不同时代的盆地。大约在25Ma 起(相当于中新世),菲律宾海板块向琉球岛弧俯冲,在弧后形成冲绳海槽盆地,它围绕大陆架呈向东南凸出的舟状盆地(图3.1.6),冲绳海槽盆地的扩张使东海陆架盆地处于构造相对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的陆架区,故一直处于平稳补偿沉降状态,在更开阔的区域中沉积了微微向东倾斜的近于水平的地层。其沉降最大部位也位于陆架盆地东部的坳陷地带。

图3.1.5 距今100Ma前西太平洋内板块、洋脊、转换断层和俯冲带的位置

距今135Ma前太平洋板块的地磁线理和转换断层格局用点表示

图3.1.6 距今25Ma前西太平洋内板块、洋脊、转换断层和俯冲带的位置2)构造演化模式

东海陆架盆地是发育于克拉通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

(1)单剪模式

对东海陆架盆地演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代盆地,周志武等(1990)、Okada等(1993)、俞何兴等(1997)提出了单剪模式,在西太平洋边缘的形成演化早期,岩石圈拉伸减薄占主导地位。通常在一个宽阔地带出现脆性断裂和块断作用,以及下地壳—上地幔的塑性拉伸变形,岩浆活动一般仅限于岩石圈的深部,在地壳上部仅是少量火山岩。大陆岩石圈的拉伸过程中,沿斜切整个岩石圈

的低角度拆离断层带错移,这种拉伸可以归结为不对称的单剪模式(图1-6-3)。

(2)张裂模式

邓述予(1992)提出了两期大陆边缘张裂模式(图1-6-4)。在晚白垩世,由于西太平洋俯冲带的后退,引起了陆壳的大规模裂陷,形成许多NE-SW向的古新世盆地;始新世继续裂陷,形成一系列的NE-SW向的伸展断层和半地堑。因此,在东海陆架地区,先后两期发育裂陷盆地。

(3)弧后盆地模式

王国纯(1987)、黄旭灿等(1997)认为是弧后盆地(图1-6-5)。在印支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速度有所加快,东海陆架盆地所在的大陆边缘因地慢上拱而产生裂隙,地壳深部岩浆上溢,产生陆缘火山岛弧。在浙闽沿海地区发现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岩与断裂变质作用相伴生,具体表现为红柱石一硅线石高温变质带、混合岩带和花岗岩类三位一体。在琉球群岛见到了高压低温带产物蓝闪石片岩。在燕山期,北东方向的陆缘弧开始分裂解体,形成东海陆架盆地。

图1-6-4 亚洲东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据Yu等,1997;Teng,1992;Yu 和Chi ,1992, 修改)

(4)地幔柱模式

孙习之等(1991)则建议用伸展构造和地幔柱来解释(图1-6-6)。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印度板块下插到欧亚板块下面,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印度板块的下插驱动软流圈向东流动,形成向东流动的幔流或幔舌。在遭遇太平洋板块的下插板片时,推动下插的太平洋板片向东后退,在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地区形成热区,即地幔柱,并引起东海地区的裂陷,形成断陷盆地。

图1-6-5 东海陆缘火山岛弧的发育和东海陆架盆地的形成过程(据王国纯,1986修改)

图1-6-6 东海大陆边缘地幔柱活动引起盆地裂谷的形成演化

(据Okada,1999;Yano and Wu,1995,修改)

(5)均一拉伸模式和双层拉伸模式

用Mckenzie (1978) 的均一拉伸模式和Sclater (1983) 的双层不均匀拉伸模式来解释大陆边缘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沉降机理。两个模式充分考虑了由于岩石圈拉伸减薄引起的地壳均衡补偿以及上地幔上隆后的冷却引起的收缩因素,即重力和热力因素。

均一拉伸模式(McKenzie, 1978; Jarvis et al. , 1980) 认为, 在大的区域上水平张应力作用于大陆岩石圈, 地壳因拉张减薄而沉降, 便形成沉积盆地。该模式有

几个基本假设: ①视岩石圈拉伸为瞬时过程;②岩石圈对称减薄;③陆壳被完整

保留;④艾里均衡起主导作用;⑤热沿垂直方向散失;⑥忽略地壳中的放射性热;

⑦岩石圈温度在深度方向上恒定。

岩石圈被瞬间拉伸倍, 即为岩石圈拉伸系数。岩石圈初始沉降(S i)量与(1- 1/) 呈线性函数。拉伸结束, 受热岩石圈因冷却而产生收缩沉降(S t)。构造沉降量(S ) 为初始沉降量(S i)与热收缩沉降量(S t)之和:

S = S i + S t

均一拉伸模式模式较好地解释了盆地的基底沉降, 成为定量分析盆地沉降的基础。但其假设太过于理想化, 现实中岩石圈的拉伸很少是均匀对称地被拉伸。Hellinger 等(1983) 经过研究发现, 在一些地区, 地壳的拉伸幅度和初始沉降规模都大大小于用均一拉伸模式所推算的下降量。同时, 热收缩引起的沉降量却大大超过用均一拉伸模式推算出来的沉降量。另外, 在大陆边缘盆地, 复杂的一些地质因素也要适当考虑, 比如沿地堑两翼作块断运动时, 因为遭受侵蚀所减小的负荷也应该考虑进来。为此, Hellinger 等(1983)、Sclater 等(1985) 在修正过程中提出了双层拉伸模式。

双层拉伸模式把岩石圈划分为脆性、韧性两层, 二者的边界为大陆地壳底部。在岩石圈发生拉伸过程中, 认为地壳的减薄与壳下岩石圈的减薄存在明显的不一致, 壳下岩石圈的减薄幅度明显大于地壳的减薄幅度。显然, 双层拉伸模式比均一拉伸模式要更符合实际情况。

因此,从大地构造的角度,如何认识东海陆架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单剪模式强调大陆岩石圈的减薄对沉积盆地的不对称拉伸作用,很好解释了半地堑的形成机制,但对于白垩纪强烈的岩浆活动不能很好地解释;裂陷模式是针对晚白垩世至始新世这一特定时间段的一种现象,确实存在,俯冲带的后退与陆壳裂陷可能出于同一起因的两个结果,其驱动力需要进一步说明;弧后盆地模式很好地解释了火山岩或岩浆岩的分布,但大陆裂谷的形成与弧后扩张的机制有一定的区别,需要说明其动力机制;地幔柱模式较好地解释了岩浆岩的活动以及下插板块的后退,但地幔舌向东蠕动的观点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毕竟从青藏高原到东海近二千公里的距离,地幔舌的活动空间是有限的;均一拉伸或双层拉伸两种模式主要考虑岩石圈拉伸减薄引起的地壳均衡补偿以及上地幔上隆后的冷却引起的收缩因素, 充分考虑了重力和热力因素,但是箕状半地堑成

因不是这两个因素所能解释的。

上述诸多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特定的时期或特定的范围,可以很好地解释东海陆架盆地的地球动力背景。分歧的根源在于深部的地质资料非常有限,而且早先的物探数据的精度也相对较低。随着物探技术的不断更新,同时,勘探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必将有助于加深区域大地构造和盆地演化的认识。

5)东海陆架盆地构造区划回顾

原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现中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在“六五”、“七五”期间2×2km、4×4km、5×5km地震区域普查和面积普查基础上,从中新生代盆地寻找油气角度出发,以中新生代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沉积地层发育展布情况为基础,将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从西到东划分为一级构造单元浙闽隆起,三级构造单元瓯江凹陷(包括其南的晋江、九龙江凹陷,当时称为南日岛和彭佳屿凹陷)、雁荡低凸起(包括其南的观音凸起、澎北凸起),闽江凹陷(又称闽江浅凹)、台北低凸起、基隆凹陷(包括其南的新竹凹陷,又称台西凹陷)及最东部的二级构造单元钓鱼岛隆褶带中南段(图3-2-1)。该区划地质结构总体特征强调东西分带,南北分块。

上述区划认识一直持续到“九五”末,随着时间推移,该区的一些区域资料不断增加,地震采集和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十五”期间,在“六五”“七五”期间地质构造区划基础上,以东西分带为主导的构造区划出笼,其主要改进在于将东海陆架西侧从北到南的长江凹陷、钱塘凹陷、瓯江凹陷、晋江凹陷、九龙江凹陷统一称为西部坳陷带,将东海陆架盆地中部从北到南的虎皮礁凸起、渔山凸起、雁荡低凸起、闽江浅凹(前称闽江凹陷)、台北低凸起、观音凸起、澎北凸起一线统称为中部低隆起,而将东海陆架盆地东部从北到南的福江凹陷、西湖凹陷、基隆凹陷及台湾西部陆区到台湾海峡东侧的新竹凹陷统称东部坳陷带(图3-2-6),东海陆架盆地东部钓鱼岛隆褶带改称为钓鱼岛岩浆岩带。据现今揭示的东海陆架盆地地质构造及中新生代地层情况,上述构造区划基本建立在以新生代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地层建造情况所进行的区划,可能有别于本项目今后以中生代盆地为主的构造区划。

图3-2-6 东海构造区划图(“六五”期间)

6)地层特征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主要发育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地层。综合钻井资料,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界各组的地层特征如下。

(1)侏罗系

主要分布于闽江凹陷,NE向展布,总体趋势南厚北薄,在闽江凹陷中最厚可达3000-4000m,向北变浅,一般1500-2500m。

A、下-中侏罗统福州组(J1+2f):福州组为一套暗色碎屑岩夹数层薄煤或碳质泥岩,钻厚538.5m,未见底,与下伏基底呈不整合接触。

B、上侏罗统厦门组(J3x):厦门组为杂色碎屑岩层。上部褐、灰褐、棕褐色泥岩,棕红色泥岩和灰白色、杂色砂岩呈不等厚互层;下部浅灰、灰、灰绿色泥岩及少量棕红色泥岩与浅灰、灰白色砂岩互层。钻遇地层厚度为440-57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2)白垩系

研究区钻遇的残留厚度小于200m,分布范围明显大于侏罗系,区内广泛分布。在瓯江凹陷大体上为西薄东厚。西侧一般在数十米至1000m以内,东侧厚度可达3000-4000m,一般也都在1000m以上,沉积中心靠近雁荡低凸起,呈

NE向展布。闽江凹陷总体趋势是南厚北薄。闽南最厚可达4000m,一般2000-3000m。闽北凹陷最厚2000m,一般1000-1500m。台北低凸起上厚800m 左右,在基隆凹陷中最深也可达4000m,略呈北北东向展布的条带东西两侧稍有变深趋势,一般2000-3000m。基隆凹陷中南北变化不大,南部略比北部增厚。

A、下白垩统渔山组(K11y):渔山组是指一套杂色和红色碎屑岩层,钻井揭露渔山组厚度为140-400m,为红色碎屑岩,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B、上白垩统闽江组(K21m):闽江组是指渔山组红色碎屑岩之上,石门潭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之下的一套碎屑岩层,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钻厚372.5m。岩性为褐灰、灰、浅灰、棕褐色泥岩与浅灰色粉砂岩、砂岩互层,局部夹灰黑色粉砂质泥岩条带。

C、上白垩统石门潭组(K22s):以棕红色、棕紫色、深棕色泥岩为主,夹灰色、灰白色砂岩,与上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富阳一井所揭示石门潭组的底部为绿灰色蚀变玄武岩,下部浅棕色细砂岩、灰白色粉砂岩、浅灰色、灰色泥质粉砂岩与棕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上部棕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绿灰色、灰色粉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粉砂岩、浅灰色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灰质、含灰质粉砂岩互层。

(3)古近系

A、古新统(E1):下古新统月桂峰组(E11y)由两套粗-细-粗沉积旋回迭加而成,上旋回的砂岩粒度较下旋回的粗且含量高,下旋回以暗褐色、黑褐色泥岩为主,上旋回为浅灰色、灰色、暗灰色、黑灰色泥岩与浅灰色细-中粒砂岩近等厚互层,为湖泊相环境沉积,与下伏石门潭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古新统灵峰组(E21l)岩性以灰色、暗灰色、黑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浅灰色含钙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薄层钙质细砂岩,砂岩由细砂向上渐变为粉砂,构成下粗上细的正旋回,与下伏月桂峰组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古新统明月峰组(E21m)是一套海退环境的含煤岩系沉积,在台北坳陷广泛分布,由下细上粗的两个反旋回迭加而成,顶部夹多层黑色煤层,为浅海-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与下伏灵峰组呈整合接触。

整个古新统地层主要分布于瓯江和基隆凹陷,厚度相差较大,在较深的凹陷中厚度较大,抬升部位厚度较小。而从钻井资料揭示及地震对比来看,分布最广的是上部的明月峰组,在瓯江凹陷厚度一般为500-1000m,在深凹部位可达2000m。在雁荡凸起部位厚度略小,一般在250-500m。在闽江凹陷厚度大部分在500-1500m之间,在闽江凹陷南部局部小凹中厚度也可达2000m。在台北凸起部位厚约500-1000m。

B、始新统(E2):下始新统瓯江组(E12o)厚60-580m,为滨海相、河流相沉积,与下伏明月峰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中始新统温州组(E22w)分上、下两段,上段仅见于瓯江凹陷北部,下段不仅在台北坳陷广泛分布,并可超覆在渔山隆起之上,上、下段地层共厚175-980m,为滨海相、海岸平原相沉积,与下伏瓯江组呈整合接触;上始新统平湖组(E32p)岩性为浅棕色、浅黄棕色、浅灰色泥岩夹浅灰色、浅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及粉、细砂岩,仅见于瓯江凹陷北部,厚110-180m,为滨海相沉积,与下伏温州组呈整合接触。

始新统从瓯江凹陷到基隆凹陷,厚度逐渐加厚,但幅度不大。瓯江凹陷一般为500-1000m,最厚处也即1000m,似呈一单斜。雁荡凸起略变薄为500m左右。闽江凹陷一般在500-1000m变化,局部小凹中厚度可达1500m。至台北低凸起又变为较薄500m左右。在基隆凹陷中部明显变厚,最厚2000-2500m,向西南向北逐渐变薄,一般在1000-1500m。

C、渐新统(E3):花港组(E3h) 上部以浅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细砂岩为主,底部见一层粗砂岩,含黄铁矿晶体,厚20-40m,为滨岸、湖泊和海湾沉积,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分布范围不大,但厚度变化大,在瓯江凹陷该套地层缺失。但从地震反射对比来看,到基隆凹陷厚度明显增大。

(4)新近系

A、中新统(N1):为河流-湖泊相沉积,整体为一西薄东厚的楔状体。下部在台北低凸起—基隆凹陷之间厚度变化最快。台北低凸起一般厚400-600m。在基隆凹陷北部700-900m,基隆凹陷中部1400-1600m。上部从瓯江凹陷100m左右到闽江凹陷变为200-400m,到基隆凹陷渐变为1000-1800m。

B、上新统(N2):三潭组(N2s)上部为浅灰、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灰色砂岩;下部为厚层灰白、浅灰色砂砾岩;底部为块状含砾不等粒砂岩,含生物碎屑、炭化木等,厚200-400m,为湖泊和滨浅海相沉积,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瓯江凹陷及闽江凹陷有多口井钻遇该层,地震对比整体为楔状,至基隆凹陷厚度增大到500-1000m。

(5)第四纪(Q)

瓯江凹陷及闽江凹陷几乎所有钻井皆钻遇,为一套未成岩的灰色粘土、粉砂质粘土与浅灰色砂层、粘土质粉砂层互层组合,底部为富含生物碎屑的含砾粉砂岩层,厚380-360m,为浅海陆架沉积,与下伏第三系地层呈假整合接触。从地震对比看,向基隆凹陷厚度逐渐增至1000-1500m。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_一带一路_合作战略_申现杰

2014年第11 期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 申现杰肖金成 内容提要当前,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 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出发,分析了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并从落实“五通”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优化国内区域开放格局等方面,对“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重点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TPP TTIP 区域合作 海上丝 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四国 期间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 盟期间又首次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此后“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13年12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历届三中全会《决定》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未来5年乃至10年的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国建设开放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立足点和着眼点。 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 (一)区域性贸易协定成为区域合作的新手段 乌拉圭回合结束以来,基于WTO 成员自身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和利益的多样性,在诸如技术标准、服务贸易开放、农业市场开放、投资和竞争政策、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劳工待遇、不公平贸易及争端解决方式等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已经很难在WTO 内部通过多边谈判来取得一致性。近年来,多哈回合谈判已经陷入僵局,美国、英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开始逐渐放弃多哈回合谈判。与多哈回合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机制不同,区域性贸易协定通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协商谈判,能以更加优惠的贸易和投资条件,将成员国的经济利益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并增强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因此,这种范围小、交易成本低的区域性协定在多哈回合停滞不前的大背景下开始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自1995年 WTO 成立到2014年1月31日,WTO 已经收到了583项关于区域贸易协定的通知,而在1948— 1994年期间,GATT 总共收到124个与货物贸易 相关的区域贸易协定通知,近20年来区域性协定的数量是WTO 成立以前的4.7倍,其中,区域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协定(自贸区)和局部范围

地域文化作业 1 一

地域文化作业1 一、填空题1、艺术,饮食,生产方式,制度2、夏历3、函谷关,武关、陈仓大散关、萧关4、轩辕黄帝陵墓陕甘宁边区二、名词解释:8、母系9、阿房宫5、华清池6、关中平原7、 1、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2、三秦: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陕西还称“三秦”, 3、半坡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 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列举题1、列举秦汉时期关中修建的水利设施。(1)、战国时期郑国渠;(2)、龙自渠。西汉关中灌渠的穿凿,以龙首渠较早,约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问。(3)、六辅渠。六辅渠足武帝元鼎六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为六条辅助性渠道的总称。(4)、白渠。西汉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5)、成国渠。指西汉时新建的关中地区另一重要农田水利工程。 2、列举十处三秦文化遗址(地点、名称)黄河文明——半坡遗址(西安);炎黄始祖——黄帝陵(黄陵);皇家温汤——华清池遗址(临潼);千古一宫——秦阿房宫遗址(西安);六合一统——秦兵马俑遗址(临潼);人文荟萃——碑林文化遗址(西安);千年古刹——大雁塔文化遗址(西安);两帝合陵——乾陵(乾县);固若金汤——西安明城墙遗址(西安);晨钟暮鼓——钟楼、鼓楼(西安)。 3、列举三秦的四大关隘(地点、名称)答:陕西中部的北萧关、南武关、西散关和东函谷关被称为秦地四大关塞。(1)、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的萧关,其故址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30 里处。(2)、武关坐落在今丹凤县城东约80 里的谷涧间。(3)、散关也称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4)、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30 里处的王垛村。 4、列举四个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1、沉香劈山救母;3、巨灵劈山;2、金庸华山论剑;4、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 5、赵匡胤一陈抟博台对弈。 四、问答题1、三秦方言形成的文化背景是什么?答:“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 现陕西所辖的陕南陕北过去不属于秦地,陕南在秦巴山区,受蜀鄂文化影响比较大,语言和习惯都比较接近。陕北处黄土高原,和黄河流经的宁夏内蒙和山西许多地域接壤,它们的人情风俗,语言习惯没有多大差别,所以,两地使用的语言,和三秦的关中相比,有写字的发音和词意差距相当大,三秦同属关中位置,受地域文化,特别是古语影响比较大,更为奇特的是,这里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所以方言解释就令人寻味。三秦方言中,有些是完全的古语,有些是把字的发音地方化,还有些是完全的方言,其中有些方言,想找到比较合适字表达其意也很难,有些则是反语或是反意。但是,三秦的中心长安,曾有十三个王朝建都,那个时候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再加国外使节,都讲关中话,三秦的语言就相当于现在普通话,有一千多年的官方语言经历,流传范围广,使用人口多,在关中语言不是普通话的今天,解释和回味三秦的方言,就更有意思了。方言不是通用语,但是表述很具体,很形象生动,又是传统的习惯用语,直到今天,进入八百里秦川,方言依然是秦人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讲方言有一个前提,首先要讲陕西话,如果用普通话,就很难讲,很难说出,很难表达意境,尤其字的发音,发音变字意变,味道就更变了。用方言,还需要注意用语环境,和使用对象,不然就会不达意,出笑话,如:“好”--- 赞美,孩子把东西损坏了,大人说“好么”。这里的好,实际是不好;又如:“歹”--- 不好,但是有许多地方,不好不用歹,好的表述又用歹,歹得很,就是好得很。方言中形容词最多,可以鲜明地说明问题,比喻词次之,形象地表达出了相像,动词表现的都很具体,时态词用的很严谨,常用词在日常用语中又很生动,还有一些古语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古韵,有些字的不同发音又显得变化多端,基于这些特点,陕西方言有旺盛生命力,讲起来简洁既,听起来生动,谝起来诙谐,理解起来容易,显得有特色,有魅力,很传统,至今,代代沿用,流传不息。 2、简述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答: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表现在:(1)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思想;(2)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讲功利的文化心理;(3)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3、简要介绍一处唐代的陕西文化遗址。答:圣母寺遗址是文物部门在包西铁路蒲城段勘探出来的,寺庙面积目前已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差异 摘要: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在世界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关键字:地域文化差异 正文:由于世界各地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组合不一样,也导致地域文化的差异。 一.对“地域文化”一词的理解 地域是由于人类对时空地域由于是人类对时空,人类活动因素,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的综合认识。从根本上说,文化就是人化、非自然化,使人对自然的改变。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自身(主观世界)和外部物质世界(客观世界)的改变;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人对自身(自然人)的改变。更为广泛地说,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不同的地域,存在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例如:中国的四合院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不同的地域会形成不同的镜子,反射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如中国的南北文化景观,日本的防震建筑设计,瑞士的滑雪等。 人类文化的符号系统是语言和文字,文化的人群载体是种族、民族。人种可分为三种,即蒙古利亚人种、尼格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种族的差异是由于地域不同所造成。同样在地域不同的影响下,宗教、语言也存在着差异。例如中国的南北差异。在中国,很多地域文化都与南北地域相关,比如:南辕北辙、南征北战、南来北往、南下北上等。中国的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南北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体质,语言,性格,文艺,饮食,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自然差异:北方气候水热比南方要少。北方体质高胖,南方体质矮瘦。性格,北方粗犷豪爽,南方细腻柔和。总体而言,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在不同的地方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主要是长期自然条件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 三.地域文化存在的原因 为什么世界会产生那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呢?这个原因很多,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特别是在以前交通条件不便的情况下面,不同的自然环境,它所产生的文化上的差异就很难消逝,

中国参与澜湄流域国际区域合作白皮书

中国参与澜湄流域国际区域合作白皮书 年月日 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总体简况 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主要情况 湄公河由我国青海高原发源,在我国境内叫做澜沧江,出境后称做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全长约公里,天然落差约5000M,流域面积约万平方公里。我国境内澜沧江长约公里,天然落差约4500M。湄公河自我国云南省出境后,沿途流经下游五个国家,依次为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关于这五国的主要情况,将依照流经的顺序介绍如下。 、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缅甸 缅甸国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人口万。气候属亚热带。最热的月份是月,气温为摄氏度,最冷的月份为月气温在摄氏度之间。最干燥的月份是月,平均降水为毫;最潮湿的月份为月,平均降水毫。 湄公河自我国流出后,沿缅甸与老挝边界蜿蜒流向西南,成为缅甸与老挝之间的界河,这一段长约多公里。在这段界河上目前缅甸方面还未建设任何水力发电设施,沿河的口岸和码头也并不很大。 缅甸居民的识字率为,但只有的适龄儿童现在能够完成初等教育。 自然资源和环境缅甸具有相当大的农业潜力。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可种植的作物种类十分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水稻、玉、麦子、油菜、豆类、木材、橡胶、黄麻、棉花以及许多水果。 缅甸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山区并被森林覆盖,耕种土地还相当少。年,耕种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另有被认为是“适于耕种的荒地”。 森林资源根据官方材料,年年时全国土地面积的为森林覆盖。 以水为基础的资源缅甸的河流和公里海岸线为缅甸提供了大量的渔业资源。据官方统计数字,缅甸每年的最高可持续的海产品产量为万吨,而其中只有万吨得到了利用。除渔业之外,缅甸还有巨大的水力资源潜能,其中目前据估计只有得到了利用。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庙发展。现代银川又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城市布局沿主要铁路、国道和城市交通干道布局,这反映了内陆城市发展与陆路交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现代文明的影响。

浅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表达

浅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表达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本文以地域文化研究为出发点,针对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缺失所造成的各种问题,通过理论、实例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建筑设计应注重文化的地域性,同时,关注建筑的地域要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交流;注重民族、民间特色。最后试图结合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现状,总结出建筑创作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建筑设计;全球化;地域文化 建筑是与人类文明史紧密相连的,并形象而具体地反映着人类的文明,代表了一个时代最高水平的建筑,实际上也表达了时代精神。人们正是通过建筑这面镜子来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及其深层所蕴藏的内涵。着名的芬兰建筑师与规划学家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rinen)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在全球信息、物流迅速发达的今天;在世界民族文化日益频繁交流的情况下,建筑师如何整合自然环境的建筑语汇,设计出能延续人文传统特征的建筑空间,反映地域文化和特色的建筑尤为显得突出和重要。 一、对地域文化与建筑的解读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内文化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特征、历史状况等特殊性,形成了文化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是动态的、发展的。每个地区是通过建筑艺术来表现该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准、民族风情、价值取向和对建筑审美的追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地域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这道门槛作为文明的标志比任何其他标志都鲜明,尤其象我国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深厚的文化。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历史传统,熔铸出不同品格的地域文化。如:位于我国西部的贵州省,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5个,人口约12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贵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就表现为多元、多样、多层次的特点,这种多元、多样、多层次的跨文化特征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也很大,文化对抗与文化交流形成复杂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复杂的地域文化特色,显然有别于“草原文化”、“雪域文化”之类。 地域文化从整体上决定一个地区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导向作用。而人们的精神除了受到生活水平、社会环境、社会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外,其主要还受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地域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这个地域的建筑,优秀的建筑可以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反映地域人群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等,是地域的灵魂,也是一

简述区域内城市发展与相互作用CSN

简述区域内城市发展与相互作用 【摘要】本文在分析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对影响城区和郊区间联系的发展阶段做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区地域不断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区与郊区一体化发展。但城区地域扩张并不是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的唯一方式,且城区地域扩张在促进两者互动上力量薄弱,难以有效推进城区与郊区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字】区域核心城区边缘相互作用阶段 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导致同一城市的面积、周长持续增大,从而使郊区面积不断扩大。同时,城区地域扩张,改变着郊区的空间位置,使近郊变为城区,使远郊变为近郊,使以往非城市的郊区变为远郊。依靠城区地域扩张来促进城区和郊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难以满足当前我国城区与郊区快速一体化发展的需求。由于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中西部地区,郊区大多是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纯粹的城区地域扩张难以覆盖所有农村地域。 区域内空间发展阶段 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大多可以运用“核心—边缘”理论进行分析。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于1966 年在他的学术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中,系统的提出了“核心—边缘”演变模式。他认为,国家是由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的。核心区指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城市集聚区。边缘区是相对于核心区来说,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 (1)独立阶段(单核心结构):在这一阶段,知识经济要素对整个区域的经济

影响较小,区位、资源、行政规划等因素仍占主导地位,在区位优越、交通方便的行政中心成为了物资集散交换的中心,加工和制造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出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成为整个区域的单核心区; (2)扩散阶段一(多核—核心边缘结构):随着全球技术革新的兴起,知识经 济要素逐渐增多,对经济的影响力度加大。城市间的联系加强,伴随着产业转移和企业兼并,核心区周边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形成次核心区,此时形成了多核—核心结构; (3)扩散阶段二(空间一体化结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的掌握与控 制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原本的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区位效益不再居于主导要素地位。核心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由于生存的压力转移至边缘区,边缘区与核心区同时成为产业集聚地,所不同的只是各自的核心体内容。整个区域空间结构达到一体化。 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1)两种最基本的机制:(集聚) 扩散机制 在城区与郊区的空间相互作用中,集聚与扩散机制是最基本的动力机制。集聚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过程,扩散则是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体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过程。在促进城区与郊区互动中,聚集与扩散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聚集起主导作用在时间上先于扩散起主导作用。聚集促进城区与郊区互动,发挥主导作用发生在中心城市化阶段。在中心城市化阶段,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人口、产业、交通基础设施等不断由区域相对分散的均衡状态,向区域内个别条件稍好的经济核心集中,这些条件稍好的经济核心,事实上是区域内最早出现的城区。在一段时间内,城区土地利用空间巨大,没有出现城市病,城区人地关系和谐,聚集会保持下去,并且其势能不断扩大,促进城区空间扩张。聚集只有到城区用地紧张、人口容量超载、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等城市病出现时,才会逐渐转向扩散。扩散发挥主导作用,发生在郊区城市化以及逆城市化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城区用地紧张、人口超载、许多加工制造业发

某地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

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区域发展 (一)区域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市中心区的东部。新区辖塘沽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汉沽区,核心区域为,塘沽、开发区、保税区。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第三个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具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体制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对于推动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1.经济 自98年以来滨海新区和新区核心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大幅度高速增长,形成新区核心区快于整个滨海新区、滨海新区快于全天津市的增长格局;目前滨海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 历年GDP对比 滨海新区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2004年GDP达1250亿元,占全市的42.6%,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GDP为905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04年,滨海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47亿元,比上年增长55.2%,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分别增长56.5%和40.7%。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比重达42%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80.49亿元,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17%,这也充分说明了整个滨海新区的房地产市场正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 3.区域支柱产业、产业结构: 滨海新区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显著,经过10

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港口物流、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产业、海洋化工、电子通讯、现代冶金、机械制造产业、生物制药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为主导产业。 2004年,滨海新区投资结构逐步改善,二、三产业趋于协调。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1亿元,比上年下降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1.56亿元,增长59.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1.01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为:0.3:45.6:54.1。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74%、69.33%和29.93%。 4.区域发展战略 天津市委、市政府为了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同时,为滨海新区发展提出新的目标:这就是“立足天津,辐射‘三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建成现代化的世界性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 5.重大市政建设情况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建设具有较高水准的商贸区、住宅区、文化娱乐区等城市功能区。利用海河南岸开发步伐加快和交通条件改善的有利条件,加快东西沽地区的建设改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施津塘公路两侧的开发建设,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突出滨海、临港、沿河风格,努力塑造具有自身特色和现代风格的港口城市形象。 6.小结: 在全市整体经济不断增长的大环境下,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可谓更加迅速,目前滨海新区核心区的经济结构已基本成熟,整体产业布局合理,已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形成,因此在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成都地域文化特色

前言 “我们生存的城市环境,不是越来越有差异,而是越来越雷同。……不仅如此,这种情况还愈演愈烈,一个城市在拷贝着另一个城市,而正在城市化的乡镇却拷贝着更加恶俗的城市。……那时,你见不到相同的面貌,你每到一地,都会感受到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关于独特空间的构成。”对于马钦忠在《公共艺术基本理论》一书中所提到的城市问题,吴良镛在《广义建筑学》一书中也同样指出:“现在全世界城市正面临所谓‘特色危机’。几十年来我们一度对巨大的建设量颇为自豪。曾几何时,在全国围的大兴土木之后,惊然发现,‘南方北方一个样’、‘城市城外一个样’,对清一色的单调的建筑样式,人们越来越不满,并提出了批评。”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我们对公共艺术的需求不是仅限于形式上的基础层面,而应该越来越注重在的精神。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设计者们也似乎体会到了大众的精神诉求,开始放慢脚步,回望曾经的城市痕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在此时开始反复被大众所提及,一方水土孕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孕一座城市,这样的联系也使得快速发展下的公共空间除了其本身的作用外,更肩负起了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精髓、推动城市发展、塑造城市形象的使命。作为城市人流量相对密集的公共场所,公共艺术是传达城市名片,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公共空间,为此,把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当中,从而提升城市整体品味,满足市民精神诉求,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由于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公共艺术的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多元,当代公共艺术更加重视文化属性,艺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城市公共艺术应以地域文化为导向来督促其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原因。

中国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中国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1)荒漠化产生的原因:①自然因素。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地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我国西北地区常年降水量较少,干旱持续时间较长,促进了沙漠化的发展。②人为因素。长期以西北某些地区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用水不当;不合理耕作和粗放管理,以及其他人类活动。 (2)荒漠化防治及其主要措施:①确立整治目标,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现,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②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则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③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 2.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大约有180多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都有水土流失发生。 水土流失受降水、风、地形、土壤、植被覆盖度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为因素是形成现代水上流失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指对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 (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 ①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提高士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④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避免由于矿产开发而引起水土流失。 3.资源的跨区调配 (1)南水北调 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径流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耕地面积不到全国的40%,属于富水区;而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西北内陆的面积占全国50%,耕地占45%,人口占36%,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12%,属缺水区。西北和华北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②“南水北调”工程的具体措施 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短缺的压力,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线将长江水引人北方地区。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由引长江水,利用和扩建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和东平湖,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后,经位临运河、卫运河、南运河自流到天津。东线调水工程的目的是解决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调水工程,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线西侧,跨越江、淮、黄、海四大流域,自流输水到北京天津。中线工程调水目的是解决京津、华北平原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 西线调水工程,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人黄河上游,引水工程分别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上筑坝建库,采用引水入黄河。西线调水目的是解决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的缺水问题。 (2)西气东输

1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 1、运用经济学理论并联系我国实际,试论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答:城市经济是“由工商业等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区域经济。”城市经济是建立在城市人口频繁的交往以及在城市内部大量经济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地说,区域经济的研究重点是那些规模在城市之上同时又在一国内部的经济地带,比如一国的东部、中部或者西部。但是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区域经济,都强调从空间的角度来理解经济现象。 城市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对于整个区域来说,其具有强大的聚集、扩散功能、辐射和带动功能、创新功能等,是整个区域经济的龙头。其发展程度关系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我们一般认为是由在社会进程中为解决各生活聚居点在相互交易与交流上的不便,以及为了达到交易流通成本上的公平而选择的聚集点发展而成。现今,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发展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聚集、扩散作用 (一)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在其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是区域内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的产业聚集点。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聚集了许多优势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地区,能够较快的开发出新的产品以及新的技术,不但加强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对外的竞争力,也增加了区域内部的经济收入,能够带来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为整个区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经济收入,优化区域产业的配置。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城市的聚集作用使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能够较快的被生产出来以及较快的运用到区域内的各个生产中去,使一些较好的管理机制和技术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是一定层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发展,维护城市现有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充分发挥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或功能的发挥。同时城市又是区域性公司、企业等组织的管理机构汇集地,通过其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四)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地租的过高、交通变得拥挤、生产生活成本过高,这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资本逐渐向次核心经济区转移。如此,次边缘区、边缘区的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 二、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一)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是区域内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势能远远高于周边的地区。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金融、商贸、运输以及中介等服务机构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极强,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辐射力,通过这种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区域以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均快于或优于其所辐射的区域,起着导向与示范作用。 (二)城市能吸引和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较高生产力,利用国际经济和新技术的积极因素,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市一般具有相对完整、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职能,提供区域生产、生活必需的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业和产业集群。 (三)城市与周边农村之间存在着不同梯度的产业链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带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 水平分析 专业: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班 姓名:曾宏波 学号:1212060045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到政府对各地的管理,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更是表现明显,合理分析差异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运用软件,以《2013年四川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对四川省21个地区的重要数据加以分析,做出简单排名和综合经济分析,最后为政府对今后各市的均衡发展和规划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因子分析;政府管理

一、引言 区域经济一般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它是一种以某种经济活动或以特定的经济区域为中心的具有宏观经济意义的地域性综合经济体系,是经济区域的实体性内容。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划分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经济。各级政府一般根据统计局资料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各发展差异的原因,然后依次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发展指导和规划管理。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下,通过对各个区域的经济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各政府制定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但由于不同的地方情况不同,不同的时期发展需求也不一样,因此要因时因地的采用适合的方法和策略。 二、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由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其模型为 Z = A F + ε (一)样本与指标选取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 通过因子得分及排名更直观的看到分析结果。本文共选取四川省的21个地区作为样本 , 分别是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为了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以《四川省统计年鉴》为基础 ,选取了9个指标:人口数(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元)、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均工业总产值(元)。 表1 所选指标情况 人口数(万人)城镇 居民 人均 可支 配收 入(元) 人均 社会 消费 品零 售额 (元) 农民 人均 纯收 入(元) 人均 地方 财政 预算 收入 (元) R&D经 费内部 支出 (万 元) 就业人 员平均 工资 (元) 人均国 内生产 总值 (元) 人均 工业 总产 值(元) 成都市1417 .78 26590 22021 .7 11300. 6 5507. 9 170197 15995.6 3 57624 22059. 9 自贡市271. 32 19447 12593 .0 7954.8 1215. 9 55337 6067.43 32787 18002. 4 攀枝花市123. 09 22808 15606 .8 8727.5 4646. 8 73403 18326.2 5 60391 43307. 3 泸州市425. 00 20746 8432. 4 7462.6 1948. 42129 6534.93 24317 13839. 8 德阳353.22374 115538953.3 2138.372205 8745.85 35945 203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