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图画法

排列图画法
排列图画法

如何在Excel2010中制作标准的排列图

热度 27已有 1543 次阅读2011-3-13 00:59|系统分类:质量/工作

如何在Excel2010中制作标准的排列图

排列图是我们在质量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图表,通过它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主要问题的分布情况,运用Minitab可以非常便捷的制作出排列图(如图一),但图形不是很标准-累积曲线不是从零位起始的。这与JB-T 3736.1-94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排列图》中规定的不一致(如图二)。

(图一)

(图二)

如何制作标准的排列图呢?经过一番研究,发现在Excel2010中可以较为方便的制作出标准的排列图,现总结如下:

1、准备好数据,其中B2:B8,C2:C8,F1:F8是制作排列图时需用到的数据,其它数据是统计过程的中间数据,可以不要。

2、选中彩色部份,即B2:B8,C2:C8,E1,F1:F8后点击“插入-柱形图-簇状柱形图”,弹出如右下图表。

3、选择序列”0”,单击右键,选择“更改系列图表类型”,选择“折线图”-“带数据标记的折线图”

4、此时序列”0”变为折线,但均位于“0”位附近。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

5、在“系列选项”中选择“次坐标轴”,你会发现累积曲线发生了变化,这才是我们要的形状!――-但还不是全部,我们需要稍作调整。

6、选择累积曲线,设计-选择数据。

7、选择序列“0”,再单击“图例项(序列)”栏中的“编辑”

8、对“系列值”重新选择,选择F1:F8,顺便将序列名称也改一下,选择E1,确定,返回。

9、选择布局-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显示从左向右坐标轴。

10、右键单击图表上方的次要坐标轴,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坐标轴选项中“位置坐标轴”选择“在刻度线上”。

11、选择柱形图,单击右键,“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将“分类间距”调整为0%。

12、为美观起见,接下来将次要坐标轴隐藏起来,布局-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显示无标签坐标轴。次要纵坐标轴也要设置一下,将最大值调为1。数字格式改为“百分比”,小数位为“0”。主要纵坐标轴的等分数最好与次要纵坐标轴一致,本例中都分为10等分。

13、为累积曲线增加数据标签、图表标题。

14、还可以为不同的柱形设置不同的颜色。

15、大功告成!

注:在Excel2003中采用-自定义图表-两轴线柱图并通过调整也可以实现本例。具体过程类似,因电脑中未安装Excel2003,具体制作过程从略,待日后补上。

这个日志系统太不智能,不能自动上传图片,图片太多,不传了。。。。

想了想,还是费点力气传上来吧。。。。哎。。。。

声画组合有那些几件类型?你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影视片的哪个片断的声画组合的关系?为什么? 1、声画合一(声画同步) 即画面的内容就是发声体本身;声音与画面吻合一致。具有形象逼真、增强画面真实感的效果。 2、声画分立(声画分离)声画分立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互相离异,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声音是以画外形式出现的。即画面内容不是发声体本身,但表现的是和发声体相对应的人或物,如两个人谈话时画面不是讲话的人,而是倾听的人(反应镜头);它们通过分离的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与统一,使声音从依附于形象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元素.加强了声音同画面形象的内在联系,使之更加富于感染力,从而奉富了影视的表现手段。 3、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指声音和画面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声画对列的效果。 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内在节奏独立发展,分头并进而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表明同一内涵。常见的是表现出情绪、内容的对比性关系 , 主要体现声画的有机关系,是把画面的对列蒙太奇作用运用到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上来。,即画面和声音相互对立,产生特殊的效果,如反讽等,例如两个人争吵,声音渐渐变成了犬吠。声画对位的结果,产生某种它们自身原来并不

具备的新的寓意,通过观众的联想,达到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通过声画的对列,能产生单纯声音或单纯画面产生不了的新的寓意,达到 1+1>2 的效果。 例:《义胆雄心》影片叙述了一个禁酒年代里的警匪冲突故事。该片因真实地反映了禁酒时代的社会状况而倍受赞赏,而片中那出色的电影技巧运用使电影增色不少。 影片中的音乐运用也十分出色,在影片的一开始,那富有时代气息的音乐节奏就为影片营造出了一个阴暗而混沌的氛围,透出一股惊险的意味,同时也反映出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在片中,每当情节处于发展变化的关键时,与之相适应的音乐就会适时响起,大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表达效果,画面与声音的巧妙组合使影片更为出色。其中马龙被刺杀的这一场尤为出色,马龙浴血爬行的情景与悲剧的歌唱声相结合,使画面的表现力大为增加,内涵也更为深刻。这处技法的运用极大地增添了影片的感染力,可谓是声画组合的典范之作。

用例图。 组成:系统边界。参与者。用例。关系。 参与者:Actor不是人,而是指参与用例时担当的角色。 如果一个角色的操作是由另一个角色代理完成的,请建立该角色到另外角色之间的依赖。 怎样识别参与者呢? 1. 是谁向系统提供的信息呢. 2. 谁向系统获取信息。 3. 谁操作系统。 4. 系统使用哪些外部资源 5. 系统是否和已经存在的系统交互 系统、子系统或类与外部的参与者(actor)交互的动作序列的说明,包括各种序列及出错序列。 用例分析可以认为是对系统功能的分解。 怎样确定用例的粒度呢? 用例的粒度(用例的大小)可大可小,一般一个系统易控制在20个左右。用例是系统级的抽象的描述,不是细化的(是做什么,非怎样做)。对复杂系统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处理。 怎样获取用例呢? 参与者希望系统执行什么任务? 参与者在系统中访问哪些信息(创建、存储、修改、删除等)? 需要将外界的哪些信息提供给系统? 需要将系统的那个事件告诉参与者? 如何维护系统? UML中的四种关系。

关联(association) 包含(include) 扩展(extend) 泛化(generalization) 关联关系 描述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用单向箭头,表示谁启动用例。 每个用例都有角色启动,除了包含和扩展用例。 包含。 是指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用例(基本用例,base use case)的行为包含了另一个用例(包含用例,inclusion use case)的行为。 如果两个以上用例有大量一致的功能,则可以将这个功能分解到另一个用例中,其他用力拉可以和这个用例建立包含关系。

声画组合 一、“声画组合”题型是编导类考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电影声音观念是声音的“从属意识”。认为有声电影只是无声电影的简单的延续,因而电影仍旧是“视觉艺术”。所以应当是“视觉为主、声音为辅”,声音单方面为画面服务,被用来补充、说明、丰富和扩展画面的内容与涵义,并无论声音显示出如何的表现力,也只能以画面的附庸而存在。这一观点最典型的标准用语即是声音主要是:“烘托画面气氛”。总之,声音从属于画面。 而当代电影声音观念,则是声音与画面并行的综合意识。即认为有声电影不是无声电影的简单延续,它是另外一种独立的艺术,它属于“视听艺术”,应当声画并重。认为电影的银幕空间、银幕形象是声音与画面共同构筑的艺术综合体,声音与画面是两个互为依存、共同构筑的艺术序列。如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王志文饰演的老师给小春上最后一刻的片断和影片最后的车站相遇片断。其中在最后一课片断中,衣着整洁的老师坐在琴旁为小春伴奏,两个人沉浸在乐曲中。配合着音乐,观众看到了两人即将分离的不舍、老师对小春的爱和小春在音乐道路上的潜力和希望。在影片最后车站相遇的片断中,小春因为领悟到父爱的珍贵在火车站大厅里激动的拉响了小提琴。带有感恩色彩的琴声配合小春带着泪水的脸以及众人激动的表情共同把影片推向高潮。 在纪录片中,声画同步可以体现真实感(声画同期录制)。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神奇的地球》中播出过的《最后的蒸汽机火车》。本片讲述的是当地最后一列蒸汽机火车即将退役时最后一天的纪录。用胶片拍出的画面带着与众不同的温暖的褐色调子,颇具老照片的情调。进站时火车周围包裹的浓浓的白色水蒸气和蒸汽机火车特有的轰鸣声让观众被感真实。 如今电影中的声音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有时甚至超过画面的重要性成为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电影声、画之关系,越来越出现变化无穷的境界,新的声画语言组合方式也因而不断被电影艺术家们推出。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其一,画面占主要地位,声音烘托画面;其二,声音占主要地位,画面烘托声音(音乐电视、音乐题材的影片);其三,声音与画面同样重要,谁也离不开谁。 电视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声音和画面是其主要表现手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对未来中国影视行业培养合格人才,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主持和制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创新型传媒人才,因此在选拔入学之前增加“声画组合”的题目是必然趋势。 四、将“声音”在“声画组合”题目中突出,打动评委

1-用例图建模步骤

用例图建模步骤 窗口说明 1.开始 用例图在用例视图目录下,使用右键菜单“new”——》“use case diagram”。

2.工具栏调整 一般情况下,所有UML模型的工具栏都是可以调整的,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工具栏上的按钮进行定制。在工具栏上使用右键菜单,选择“Customize”如图2,选择需要增加或减少的图标,如图3所示。 3.增加参与者 参与者的增加有2种方式,

方式一:使用工具栏上的快捷菜单 如图4,图5所示 方式二:使用左边栏右键菜单“new”——》“Actor”新增参与者功能 如图6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此方式增加的参与者将不会自动出现在右边的绘图区中,需要把这个参与者拖到绘图区方可。 关于删除:在右边的绘图区,删除参与者可以使用Del键删除,但删除之后被删除的参与者在左边的目录下仍然是存在的。即在绘图区中不能彻底的删除参与者。在左边的目录区,

4.增加用例 用例增加的方式和方法与参与者增加的方式和方法是相同的。 5.建立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是泛化关系。 步骤如下: 1)选择泛化关系,如图7所示。 2)如图8所示,画出两个参与者之间的泛化关系。注意:起点是继承类,终点是被继承类。即,画的时候是从儿子开始,到父亲结束。 6.建立用例之间的关系 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是3种,分别是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化

(generalization)。我们只要熟悉一种建立方式,其他2种都可以采用同样的步骤实现。 建立包含关系步骤如下: 1)如图9所示,选择用例关系的图标。 2)如图10所示,从“登陆系统”用例开始,到“密码验证”用例结束画出关联关系,注意箭头的方向。 3)双击这条线或者右键点击这条线然后选择“Open Specification”菜单项(图11所示), 在弹出的窗口(图12)的Stereotype中选择包含(include)关系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柏斯?观海台1号位于海口市西秀D区泰达路南侧,北邻比华利山庄。 柏斯观海台1号工程拟建建筑物由5栋12?13层公寓楼(小高层)、31栋2?4层别墅洋房和若干1?6层酒店商铺组成的花园式住宅小区。规划用地72631.86m2,其中:北(D1401)地块12539.16 m l, 南(D1402地块60092.70 m2;总建筑面积84093.71 m2。共分三期施工,现一期共开发七栋,即34 #、35#、36# T 型小高层;1#、2# H 型小高层;32#、33#联体别墅(情景洋房)。 二、体系选择 模板工程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的好坏。为此,板模采用全新光面胶合板。其支撑体系采用满堂红钢管扣件支撑或门式脚手架,高度在1.7米以上的框架梁及层高在4.5米以上的梁板,必须采用满堂红钢管扣件支撑。各支撑体系需经过强度、刚度、抗失稳验算后确定支点的间距和各系杆间距。 三、支模前的准备工作 1 、做好定位准备工作 根据控制轴线用墨斗在结构板上弹出柱支撑控制线,控制线距柱边 10cm。 在柱钢筋上部100cm标注高程控制点,用以控制梁板模标高。 2、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重叠平放时, 每层之间加垫木。 3、模板安装前应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严

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 4、做好施工机具及铺助材料的保养及进购等准备工作。 四、模板的支设安装 1、模板的支设安装,遵守下列规定: ①、按配板设计循序拼装要求,以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及严密度; ②、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垫实,要有足够的受压面积。 支承件应着力于外钢楞; ③、预埋件与预留孔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 ④、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撑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 ⑤、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2、模板安装时,应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应符合以下安全要求: ①、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②、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及工具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 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内,不得掉落; ③、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应把活动总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④、装拆模板时,必须采用稳固的登高工具,高度超过3.5m时, 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施工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挂上安全带; ⑤、安装柱模板时,应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⑥、拆除承重模板时,必要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块塌落。

画用例图 用例图 组成:系统边界。参与者。用例。关系。 参与者:Actor不是人,而是指参与用例时担当的角色。 如果一个角色的操作是由另一个角色代理完成的,请建立该角色到另外角色之间的依赖。 怎样识别参与者呢? 1. 是谁向系统提供的信息呢. 2. 谁向系统获取信息。 3. 谁操作系统。 4. 系统使用哪些外部资源 5. 系统是否和已经存在的系统交互 系统、子系统或类与外部的参与者(actor)交互的动作序列的说明,包括各种序列及出错序列。 用例分析可以认为是对系统功能的分解。 怎样确定用例的粒度呢? 用例的粒度(用例的大小)可大可小,一般一个系统易控制在20个左右。用例是系统级的抽象的描述,不是细化的(是做什么,非怎样做)。对复杂系统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处理。 怎样获取用例呢? 参与者希望系统执行什么任务? 参与者在系统中访问哪些信息(创建、存储、修改、删除等)? 需要将外界的哪些信息提供给系统? 需要将系统的那个事件告诉参与者?

如何维护系统? UML中的四种关系。 关联(association) 包含(include) 扩展(extend) 泛化(generalization) 关联关系 描述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用单向箭头,表示谁启动用例。 每个用例都有角色启动,除了包含和扩展用例。 包含。 是指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用例(基本用例,base use case)的行为包含了另一个用例(包含用例,inclusion use case)的行为。 如果两个以上用例有大量一致的功能,则可以将这个功能分解到另一个用例中,其他用力拉可以和这个用例建立包含关系。

影视艺术中的声画关系 画面与声音是构成电影的两个要素。声音和画面的关系是剪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的加入丰富了影片的信息,提供了形成节奏的重要手段。声音与画面只有协调、巧妙有机地配合才能产生立体、完整的感官效果。我们把声画组合看作是电影特有的表意手段。实际上,因为电影画面的存在,电影声画的存在也必然发生变化。电影话语与日常语言的相似性与相关性并不代表二者可以等同,相反,电影声画日常化的要求本身默认了电影话语与日常语言的某种差异。日常语言与电影话语的不同通常在于前者是语言的完整形式,即包含了各种现实规定性的言语事实,而后者是特定艺术规则之下的节略性话语,它不是日常语言的完整复现,而是对一种基于充分表达可能性的有意节略。这里所说的“节略”不是从普通语言学立场上看到的单一形式对多重意义的复合的那种由能指部分重叠引起的所指增容。多样的影片其所指千变万化,对于电影声画来说,“节略”主要是指能指形式的变化。假设一段3分钟时长的对话可以给我们带来听觉上的和谐感,现在将它放在一段线性的有分切的画面上就有可能产生不和谐感,它听起来可能快了也有可能慢了。在视听感知的模式中,原先出于广播需要而强化的完整人声可能并不适用,必须经过重新处理,依据表意的需要或增速或减速,或放大或弱化……经过录放机器改变过的声音已经不是原有声音,它和原有声音只保持了一定的相似性。电影声画的节略形式既是声画共同运动的成果又持续推动着声音和画面的多向运动和时空真实感的主观构造。随着电影声画的逐步走向成熟,电影中的声画关系逐渐固定为三种主要类型: (1)声画合一。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是声音、画面结合的艺术。在影视作品中声音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与视觉造型相结合,共同参与着影视审美价值的创造。即画面中的视像和它所发生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两者步调协调一致。其依据是人类视听接受的同步习惯和立体思维,作用在于加强真实度,丰富影像表达的层次性和立体感。这种关系是电影中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声画关系,有时是唯一使用的一种关系。声画合一时的声音完全依附于画面形象,为写实音。当写实声音和画面同时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后,两种不同的感觉相互渗

实验一用例图的绘制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例图的基本画法 2、掌握用例建模的基本步骤 3、掌握用例之间的三种基本关系 二、实验内容: 根据用户“需求陈述”,画出用例模型,通过建立用例模型,加深对建立用例所需的建模元素的认识,初步掌握其用法。 1、画出“图书管理系统”的用例图 2、画出“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用例图 (1)需求陈述 根据给定的系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并显示计算的结果。要求考虑异常情况。(2)角色 通过寻找与系统交互的人或物得到角色: 求根者。 (3)用例 通过分析系统为求根者提供的服务得到用例: 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3、画出“教师评分系统”的用例图,并给出用例的相应描述 (1)需求陈述 ?我们需要的系统可以供教师使用来为学生记录并更新成绩 ?系统需要根据需求由管理人员创建成绩报告卡,管理人员要检查成绩报告卡的准确 性 ?教师需要通过计算机分发报告卡 ?系统需要允许教师和学生浏览记录的成绩(教师和学生首先要经过登录环节)(2)角色 通过寻找与系统交互的人或物得到角色: ?教师 ?学生 ?管理人员 (3)用例 通过回答“系统要作什么?”得到用例: ?记录成绩 ?修改成绩 ?生成成绩报告卡 ?分发成绩报告卡 ?浏览成绩

?登录 (4)“记录成绩”用例细节描述 1)教师确定出要记录哪些学生的成绩 2)系统要确保学生在数据库中 3)教师说明要记录哪项作业的成绩 4)系统开始数据库的一项事务处理 5)系统为学生把作业加入数据库 6)教师输入学生作业的成绩 7)系统核对输入的成绩以确保其属于正确的范围 8)系统记录作业的成绩 9)系统结束事务处理 10)系统提示教师成绩已经记录 4、用例之间的三种关系练习 修改“教师评分系统”案例的需求,加入“每当教师修改成绩和记录成绩时,成绩总会被保存下来”。请建立“记录成绩”用例和“修改成绩”用例与“保存成绩”用例的关系。 修改“教师评分系统”案例的需求,加入“当一个教师记录成绩或修改成绩时,成绩被保存,有时管理员会被提醒”。请建立“保存成绩”用例与“提醒管理员”用例的关系。 修改“教师评分系统”案例的需求,加入“教师在修改成绩之前,应该先加载成绩。修改成绩后,再保存成绩”。请建立“修改成绩”用例与“加载成绩”用例和“保存成绩”用例的关系。 在Rose中,画出修改后的“教师评分系统”用例图。 5、(选做)设计“网上购物系统”的用例图 (1)“网上购物系统”涉及到的参与者: ?Customer(客户) ?Warehouse Manager(库房经理) ?Shipping Service(供货服务) ?Purchase Manager(采购经理) ?Credit System(信用系统) (2)“网上购物系统”涉及到的用例: ?Browse Web Site(浏览网站) ?Add Item to Shopping Cart(给购物推车添加物品) ?View Shopping Cart(查看购物推车) ?Purchase Item in Shopping Cart(购买购物推车中的商品) ?Remove Item from Shopping Cart(从购物推车中删除商品) ?Browse Item for Sale(浏览销售的商品) ?Provide Feedback(提供反馈信息)

说明:rose中创建边界类的方法: 1.右击logic view,选择“new”--“package”。新建一个文件夹“边界类”。 2.右击“边界类”文件夹,选择“new”--“class”。新建类。 3.为新建的类定义类名,然后右击该类选择“Open Specification”,或者直接双击该类。 4.在打开的窗口中,在“Stereotype”中选择“boundary”,标识该类为边界类。

5.如果是定义控制类,就设置Stereotype的值为control,如果是定义实体类,就设置Stereotype的值为entity。 2.顺序图 图1 UC02选择课程用例的顺序图 文档中蓝色及红色文字及图片,是与rose操作有关的介绍。在整理文档是务必要删除。 说明:顺序图的画法: 1.在Logic View下新建文件夹命名为“顺序图”。 2.右击“顺序图”文件夹,选择new--Sequence Diagram

3.将新建的顺序图使用“用例编号和名称”命名。 4.双击打开该顺序图。 5.根据用例描述,确定参与用例的参与者、边界类、控制类以及使用到的实体类,并将上述对象从左侧模型树中找到,鼠标左键点中,拖到右侧主图版中。注意顺序图中各对象的顺序从左到右为参与者、边界类、控制类以及实体类。 比如“UC03 退选课程”的参与对象如下: 5.根据用例描述中的主事件流,开始画顺序图中的消息。 UC03 退选课程主事件流如下: 1)学生查看已选课程。 在图中,先在中间工具栏上单击Object Message,然后将鼠标移至画图板。单击“学生”后不要松开左键,向“WithdrawalForm”拖动,到达该对象后松开左键,就建立了学生到界面对象的一条消息。 右击该消息,选择“new operation”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关于模板的规范 篇一:共70页,jgj162-20xx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 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xx 1总则 1.0.1为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贯彻我国安全生产 的方针和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和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 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1.0.3进行模板设计和施工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应满足模板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宜优先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提高重复使用率。 1.0.4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除 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面板surfaceslab 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并包括拼装的板和加肋楞带板。面板的种类有钢、木、胶合板、塑料板等。 2.1.2支架support 支撑面板用的楞梁、立柱、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和水平拉条等构件的总称。 2.1.3连接件pitman 面板与楞梁的连接、面板自身的拼接、支架结构自身的连接和其中二者相互间连接所用的零配件。包括卡销、螺栓、扣件、卡具、拉杆等。 2.1.4模板体系(简称模板)shuttering 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也可统称为“模板”。 2.1.5小梁minorbeam 直接支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次楞或次梁。 2.1.6主梁mainbeam 直接支承小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楞。一般采用钢、木梁或钢桁架。 2.1.7支架立柱supportcolumn 直接支承主楞的受压结构构件,又称支撑柱、立柱。

关于编导的声画组合 一、“声画组合”题型是编导类考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电影声音观念是声音的“从属意识”。认为有声电影只是无声电影的简单的延续,因而电影仍旧是“视觉艺术”。所以应当是“视觉为主、声音为辅”,声音单方面为画面服务,被用来补充、说明、丰富和扩展画面的内容与涵义,并无论声音显示出如何的表现力,也只能以画面的附庸而存在。这一观点最典型的标准用语即是声音主要是:“烘托画面气氛”。总之,声音从属于画面。 而当代电影声音观念,则是声音与画面并行的综合意识。即认为有声电影不是无声电影的简单延续,它是另外一种独立的艺术,它属于“视听艺术”,应当声画并重。认为电影的银幕空间、银幕形象是声音与画面共同构筑的艺术综合体,声音与画面是两个互为依存、共同构筑的艺术序列。如陈凯歌的影片《和你在一起》中的王志文饰演的老师给小春上最后一刻的片断和影片最后的车站相遇片断。其中在最后一课片断中,衣着整洁的老师坐在琴旁为小春伴奏,两个人沉浸在乐曲中。配合着音乐,观众看到了两人即将分离的不舍、老师对小春的爱和小春在音乐道路上的潜力和希望。在影片最后车站相遇的片断中,小春因为领悟到父爱的珍贵在火车站大厅里激动的拉响了小提琴。带有感恩色彩的琴声配合小春带着泪水的脸以及众人激动的表情共同把影片推向高潮。 在纪录片中,声画同步可以体现真实感(声画同期录制)。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神奇的地球》中播出过的《最后的蒸汽机火车》。本片讲述的是当地最后一列蒸汽机火车即将退役时最后一天的纪录。用胶片拍出的画面带着与众不同的温暖的褐色调子,颇具老照片的情调。进站时火车周围包裹的浓浓的白色水蒸气和蒸汽机火车特有的轰鸣声让观众被感真实。 如今电影中的声音在影视艺术作品中,有时甚至超过画面的重要性成为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电影声、画之关系,越来越出现变化无穷的境界,新的声画语言组合方式也因而

用例图的含义及画法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是由软件需求分析到最终实现的第一步,它描述人们如何使用一个系统。用例视图显示谁是相关的用户、用户希望系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用户需要为系统提供的服务,以便使系统的用户更容易理解这些元素的用途,也便于软件开发人员最终实现这些元素。用例图在各种开发活动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它最常用来描述系统及子系统。 当用例视图在外部用户出现以前出现时,它捕获到系统、子系统或类的行为。它将系统功能划分成对参与者(即系统的理想用户)有用的需求。而交互部分被称作用例。用例使用系统与一个或者多个参与者之间的一系列消息来描述系统中的交互。 用例图包含六个元素,分别是:参与者(Actor)、用例(Use Case)、关联关系(Association)、包含关系(Include)、扩展关系(Extend)以及泛化关系(Generalization)。 用例图可一个包含注释和约束,还可一个包含包,用于将模型中的元素组合成更大的模块。有时,可以将用例的实例引入到图中。用例图模型如下所示,参与者用人形图标来标识,用例用椭圆来表示,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参与者(Actor) 1.参与者的概念 参与者是系统外部的一个实体,它以某种方式参与用例的执行过程。参与者通过向系统输入或请求系统输入某些事件来触发系统的执行。参与着由参与用例时所担当的角色来表示。在UML中,参与者用名字写在下面的人形图标表示。 每个参与者可以参与一个或多个用例。它通过交换信息与用例发生交互(因此也与用例所在的系统或类发生了交互),而参与者的内部实现与用例是不相关的,可以用一组定义其状态的属性充分的描述参与者。

莱州市XX机械有限公司作业文件文件编号:JT/C-8.1.1J-001版号:A/0 排列图使用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受控状态:分发号: 20xx年xx月xx日发布20xx年xx月xx日实施

排列图使用指导书JT/C-8.1.1J-001 1目的 测量和控制过程波动情况,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统计技术的应用。 3排列图 排列图是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确定质量改进关键项目的图。 频数累积(%) 100 项目 A B C D E F 3.1作图步骤 3.1.1搜集数据 搜集一定时期的质量问题数据,按不同的项目进行分类,如质量指标不符合规定的数目,出现的场合,出现的问题;也可将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类,如:原材料、设备、人员等。 例如:有一卷烟厂的卷烟车间,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对检出的不合格品进行分析,造成外观缺陷的项目共有九项,现搜集到某月份的检测数据如下: 项目切口贴口空松短烟过紧钢印油点软腰表面 缺陷数881 2975 4030 419 25 70 45 183 96 3.1.2作外观缺陷分项统计表 3.1.3将各分类项目及出现的频数按其频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入统计表。因为钢印、油类、过紧三项缺陷次数相对地比较少,可以把他们合并为“其他”项而排在最后。

3.1.4计算累积数,累积百分比,并填入统计表 3.2绘制排列图 排列图的绘制按以下顺序进行: 3.2.1先画左纵坐标,再画横坐标,在横坐标上标出项目刻度。本例共有七个项目,标出七个刻度,再画右纵坐标。 3.2.2项目管理.在横坐标上按频数大小顺序从左到右填写项目名称。 3.2.3定左纵坐标刻度。这个坐标是频数(件数、金额等)坐标。坐标原点为0,在合适的高度定为总频数,均匀的标出一定的整数点的数值。本例中总频数为N=8724,整数点可取1000、2000、……8000等整数值。 3.2.4定右纵坐标刻度。这个坐标是累计百分数坐标。在与左纵坐标总频数对应等高处定为100%,坐标原点为0,均匀的标出各点的数值。本例中为10,20, (100) 3.2.5按项目的频数画出直方。如空松频数是4030,从左纵坐标上找到4030数值,按这个高度画直方。照次类推,画出各项的直方。 3.2.6画帕累托曲线。以各项目直方线(直方形右侧边线)或延长线为纵线,按各项目累计百分数引平行于横坐标的横线,在两线相交处打个点,下面写上累计百分数。在本例中“空松”项目的累计百分数为46.2%,如图所示。其余各项目依次类推,找出各点。把各点用折线连起来,就成为帕累托曲线。频数最大项目(在本例中为“空松”)的折线为该项目直方形中从原点到直方形右上顶点的连线,也是帕累托曲线开始延伸的起点。 3.2.7划分A、B、C类区。从右纵坐标累积百分率约为80%处向左引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虚线,从90%处和100%处同样引两条虚线,在三条虚线与帕累托曲线相交点的下方自左向右分别定为A类、B类、C类区,或在属于A类的长

声画对位 指声音和画面内容并不一致,它与声画同步相反,又分两种情况,对立和并列。 1、声画对立指就是声音和画面内容相悖相反,声音不是画面的附属或补充,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或营造某种情绪,暗示某种思想,声画对立产生了新的表象,形成了新质,有时可以成为隐喻蒙太奇。如《有话好好说》对你爱不完和心情不错。《幸福时光》中吴颖回到家中看到鹊巢鸠占心情悲凉失望,此时的声音却是口哨声鼓掌声,欢呼声,声音传达出的热烈和兴高采烈与主人公心境构成了极大的反差,声画对位更加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失望与愤懑、焦急与慌张。 2、声画并行并行即平肩而行,声音和画面内容既不以职业部相辅相成,也不是相对立,而是双车轨道,各行其道,,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自朝各自方向延伸,这种组合,可以增加容量,有时可生发新意,如《黄土地》翠巧一边纺线,一边唱歌,歌声和画面内容是平行发展,二者并没有必然的意义联系,但通过这种声画组合形式,我们一方面了解到翠巧的心灵手巧和勤劳能干,另一方面又了解到他的不幸婚姻,这样就增加了画面的容量。 声画对立和声画并行都是特殊的声画关系,在影片中只能偶尔为之,这种组合如果运用得好,可以更多的表述内容,生发出更多的审美联想。 声音串位 声音和画面内容上的组合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在时间配合上可以同时也可以不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声画应当是同时性的,有时为了表现某种主管情绪,或制造特殊气氛,便让声音先于画面或后于画面出现,形成声画对位上的时间差,这便叫声音串位,它又分串前串后。 1、声音串前声音先于画面出现这叫串前,在《爱国者》中又多次声音串前的镜头,每次表现战争前,都是苏格兰风笛演奏的进行曲响起,然后画面才出现两军对垒的厮杀场面,这种色声音串前,就表现出了战争的一触即发性和连绵不断性,营造出炮火连天的战争氛围。 2、声音串后指画面声音已经隐去,但音响还不绝于耳,这种情况较多的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如一场浩劫过后,人们由于恐惧惊吓而形成了心理失衡,精神异常,二级老是出现浩劫时的声音,说明人物还没有从恶梦中挣脱出来。如《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有这

用例图建模步骤 窗口说明 1.开始 用例图在用例视图目录下,使用右键菜单“new”——》“use case diagram”。 2.工具栏调整 一般情况下,所有UML模型的工具栏都是可以调整的,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工具栏上的按钮进行定制。在工具栏上使用右键菜单,选择“Customize”如图2,选择需要增加或减少的图标,如图3所示。

3.增加参与者 参与者的增加有2种方式, 方式一:使用工具栏上的快捷菜单 如图4,图5所示 方式二:使用左边栏右键菜单“new”——》“Actor”新增参与者功能 如图6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此方式增加的参与者将不会自动出现在右边的绘图区中,需要把这个参与者拖到绘图区方可。

关于删除:在右边的绘图区,删除参与者可以使用Del键删除,但删除之后被删除的参与者在左边的目录下仍然是存在的。即在绘图区中不能彻底的删除参与者。在左边的目录区,4.增加用例 用例增加的方式和方法与参与者增加的方式和方法是相同的。 5.建立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是泛化关系。 步骤如下: 1)选择泛化关系,如图7所示。 2)如图8所示,画出两个参与者之间的泛化关系。注意:起点是继承类,终点是被继承类。即,画的时候是从儿子开始,到父亲结束。 6.建立用例之间的关系 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是3种,分别是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化(generalization)。我们只要熟悉一种建立方式,其他2种都可以采用同样的步骤实现。 建立包含关系步骤如下:

1)如图9所示,选择用例关系的图标。 2)如图10所示,从“登陆系统”用例开始,到“密码验证”用例结束画出关联关系,注意箭头的方向。 3)双击这条线或者右键点击这条线然后选择“Open Specification”菜单项(图11所示), 在弹出的窗口(图12)的Stereotype中选择包含(include)关系 结果如图13,图14所示

声画组合方式: 声画同步(统一、同一) 自进入电影后,电影即由纯粹的变为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画面不再只是动作的影像,还配有声音。这两种电影元素交互作用,彼此配合,构成声画结合的不同形式。声画同步是其中最原始、最常见的一种。在剪辑时,要求影片的声音与画面在内容上严格匹配,使发音的人或物体在上与所发声音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的关系,使画面中视像的发声动作与它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两者吻合一致,反之为声画不同步。 声画同步的作用,主要在于加强画面的真实感,提高视觉形像的感染力。 声音串位 声音和画面内容上的组合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在时间配合上可以同时也可以不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声画应当是同时性的,有时为了表现某种主观情绪,或制造特殊气氛,便让声音先于画面或后于画面出现,形成声画对位上的时间差,这便叫声音串位,它又分串前串后。 声音串前声音先于画面出现这叫串前,在《爱国者》中有多次声音串前的镜头,每次表现战争前,都是苏格兰风笛演奏的进行曲响起,然后画面才出现两军对垒的厮杀场面,这种色声音串前,就表现出了战争的一触即发性和连绵不断性,营造出炮火连天的战争氛围。

声音串后指画面声音已经隐去,但音响还不绝于耳,这种情况较多的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如一场浩劫过后,人们由于恐惧惊吓而形成了心理失衡,精神异常,耳边老是出现浩劫时的声音,说明人物还没有从恶梦中挣脱出来。如《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有这样一个串位,一场激战过后,我军有重大伤亡,烈士们静静的躺在一间大屋子里,老大娘在给他们净身,大嫂们在撕扯白布包裹遗体,随后一排排裹上白布的烈士被慢慢的推出画外,然而撕布声却依然存在,且音量越来越大,充斥整个银幕,此时撕布声震动着每位观众的心,因为大家都明白,每撕一块白布就意味着多了一位烈士,虽然烈士的画面已经隐去,但随着扯布声,该画面在观众脑海中却在继续扩大,这组声音串后的镜头,在审美效果上优于声画同步,原因就在于画面隐去后,银幕上就有短暂的空白,让声音充分发挥作用,观众在听其声音时也就有时间去感受思索了。 声画对位 中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和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自独立发展,即在形式上不同步、不合一,但两者又彼此对列、彼此配合、彼此策应,分头并进而又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说明同一事物的涵义。这种声画结构形式,称为声画对位。它是一种声画结合的技巧,能产生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原来不具备的新的寓意,包括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声画对位又分两种情况,对立和并列。

UML用例图画法体会 一、UML用例图 用例图主要用来图示化系统的主事件流程,它主要用来描述客户的需求,即用户希望系统具备的完成一定功能的动作,通俗地理解用例就是软件的功能模块,所以是设计系统分析阶段的起点,设计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建和解释用例图,用来描述软件应具备哪些功能模块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UML用例图包含了用例和参与者,用例之间用关联来连接以求把系统的整个结构和功能反映给非技术人员(通常是软件的用户),对应的是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分解。 用例是从系统外部可见的行为,是系统为某一个或几个参与者(Actor)提供的一段完整的服务。从原则上来讲,用例之间都是独立、并列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包含从属关系。但是为了体现一些用例之间的业务关系,提高可维护性和一致性,用例之间可以抽象出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 和泛(generalization)几种关系。 共性:都是从现有的用例中抽取出公共的那部分信息,作为一个单独的用例,然后通后过不同的方法来重用这个公共的用例,以减少模型维护的工作量。 1、包含(include) 包含关系:使用包含(Inclusion)用例来封装一组跨越多个用例的相似动作(行为片断),以便多个基(Base)用例复用。基用例控制与包含用例的关系,以及被包含用例的事件流是否会插入到基用例的事件流中。基用例可以依赖包含用例执行的结果,但是双方都不能访问对方的属性。 UML用例图中包含关系对典型的应用就是复用,也就是定义中说的情景。但是有时当某用例的事件流过于复杂时,为了简化用例的描述,我们也可以把某一段事件流抽象成为一个被包含的用例;相反,用例划分太细时,也可以抽象出一个基用例,来包含这些细颗粒的用例。这种情况类似于在过程设计语言中,将程序的某一段算法封装成一个子过程,然后再从主程序中调用这一子过程。 例如:业务中,总是存在着维护某某信息的功能,如果将它作为一个用例,那新建、编辑以及修改都要在用例详述中描述,过于复杂;如果分成新建用例、编辑用例和删除用例,则划分太细。这时包含关系可以用来理清关系。

需求中如何画用例图 UML用例图 用例图主要用来图示化系统的主事件流程,它主要用来描述客户的需求,即用户希望系统具备的完成一定功能的动作,通俗地理解用例就是软件的功能模块,所以是设计系统分析阶段的起点,设计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建和解释用例图,用来描述软件应具备哪些功能模块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用例图包含了用例和参与者,用例之间用关联来连接以求把系统的整个结构和功能反映给非技术人员(通常是软件的用户),对应的是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分解。 用例是从系统外部可见的行为,是系统为某一个或几个参与者(Actor)提供的一段完整的服务。从原则上来讲,用例之间都是独立、并列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包含从属关系。但是为了体现一些用例之间的业务关系,提高可维护性和一致性,用例之间可以抽象出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generalization)几种关系。 共性:都是从现有的用例中抽取出公共的那部分信息,作为一个单独的用例,然后通后过不同的方法来重用这个公共的用例,以减少模型维护的工作量。 1、包含(include) 包含关系:使用包含(Inclusion)用例来封装一组跨越多个用例的相似动作(行为片断),以便多个基(Base)用例复用。基用例控制与包含用例的关系,以及被包含用例的事件流是否会插入到基用例的事件流中。基用例可以依赖包含用例执行的结果,但是双方都不能访问对方的属性。 包含关系对典型的应用就是复用,也就是定义中说的情景。但是有时当某用例的事件流过于复杂时,为了简化用例的描述,我们也可以把某一段事件流抽象成为一个被包含的用例;相反,用例划分太细时,也可以抽象出一个基用例,来包含这些细颗粒的用例。这种情况类似于在过程设计语言中,将程序的某一段算法封装成一个子过程,然后再从主程序中调用这一子过程。 例如:业务中,总是存在着维护某某信息的功能,如果将它作为一个用例,那新建、编辑以及修改都要在用例详述中描述,过于复杂;如果分成新建用例、编辑用例和删除用例,则划分太细。这时包含关系可以用来理清关系。

公司组织结构分布图模板 一个公司由很多人组成,老板主管组长员工等都是办公室必备的群体之一,这时就需要对公司的组织结构,以及人员划分,职位等进行整理,那具体要怎样操作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个公司组织结构分布图,只需对里面的人员进行修改就可以完成操作。以及怎样利用在线工具编辑思维导图的操作方法。 1.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流程图模板进行下载,那在哪里能下载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个下载流程图模板的地方,里面有很多制作精美的模板可以直接下载使用。复制页眉里面的链接会进入在线编辑页面,点击右上角用户中心,进入迅捷云储中心,选择精品模板,在里面找到模板下载使用。 2.之后在同页面全部文件里面找到刚才下载完成的模板,双击点击进去会进入在线编辑页面,这时可以看到流程图的基本框架。

3.在编辑面板的四周是工具栏,使用起来很方便,在左面工具栏里面是一些基础的图形,在后期如果要使用,直接拖拽图形到右面空白面板处。 4.这时需要将流程图里面的内容进行修改,这里双击文本框就可

以对里面的内容进行修改,将自己公司的公司人员名单填充到流程图里面。在右面工具栏里面可以设置字体,背景颜色以及排列方式等。 5.在上面插入栏目里面可以插入图片,链接等一些可以丰富流程图的操作。

6.这时就可以将制作完成的流程图导出进行使用,在左上角文件栏目里面,选择导出这一选项,之后选择导出格式就完成操作。 上面就是小编分享的公司结构分布图模板,以及在线编辑模板的操作方法,整体来说还是很方便快捷的,需要该模板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在线编辑页面编辑使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7589107.html,/#R68ee0921828973a97437159047bd913 8

项目需求中如何画用例图 UML用例图 用例图主要用来图示化系统的主事件流程,它主要用来描述客户的需求,即用户希望系统具备的完成一定功能的动作,通俗地理解用例就是软件的功能模块,所以是设计系统分析阶段的起点,设计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建和解释用例图,用来描述软件应具备哪些功能模块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用例图包含了用例和参与者,用例之间用关联来连接以求把系统的整个结构和功能反映给非技术人员(通常是软件的用户),对应的是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分解。 用例是从系统外部可见的行为,是系统为某一个或几个参与者(Actor)提供的一段完整的服务。从原则上来讲,用例之间都是独立、并列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包含从属关系。但是为了体现一些用例之间的业务关系,提高可维护性和一致性,用例之间可以抽象出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generalization)几种关系。 共性:都是从现有的用例中抽取出公共的那部分信息,作为一个单独的用例,然后通后过不同的方法来重用这个公共的用例,以减少模型维护的工作量。 1、包含(include) 包含关系:使用包含(Inclusion)用例来封装一组跨越多个用例的相似动作(行为片断),以便多个基(Base)用例复用。基用例控制与包含用例的关系,以及被包含用例的事件流是否会插入到基用例的事件流中。基用例可以依赖包含用例执行的结果,但是双方都不能访问对方的属性。 包含关系对典型的应用就是复用,也就是定义中说的情景。但是有时当某用例的事件流过于复杂时,为了简化用例的描述,我们也可以把某一段事件流抽象成为一个被包含的用例;相反,用例划分太细时,也可以抽象出一个基用例,来包含这些细颗粒的用例。这种情况类似于在过程设计语言中,将程序的某一段算法封装成一个子过程,然后再从主程序中调用这一子过程。 例如:业务中,总是存在着维护某某信息的功能,如果将它作为一个用例,那新建、编辑以及修改都要在用例详述中描述,过于复杂;如果分成新建用例、编辑用例和删除用例,则划分太细。这时包含关系可以用来理清关系。

声画组合方式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声画组合方式: 声画同步(统一、同一) 自声音进入电影后,电影即由纯粹的视觉艺术变为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画面不再只是动作的影像,还配有声音。这两种电影元素交互作用,彼此配合,构成声画结合的不同蒙太奇形式。声画同步是其中最原始、最常见的一种。在剪辑时,要求影片的声音与画面在内容上严格匹配,使发音的人或物体在银幕上与所发声音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的关系,使画面中视像的发声动作与它所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两者吻合一致,反之为声画不同步。 声画同步的作用,主要在于加强画面的真实感,提高视觉形像的感染力。 声音串位 声音和画面内容上的组合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在时间配合上可以同时也可以不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声画应当是同时性的,有时为了表现某种主观情绪,或制造特殊气氛,便让声音先于画面或后于画面出现,形成声画对位上的时间差,这便叫声音串位,它又分串前串后。声音串前声音先于画面出现这叫串前,在《爱国者》中有多次声音串前的镜头,每次表现战争前,都是苏格兰风笛演奏的进行曲响起,然后画面才出现两军对垒的厮杀场面,这种色声音串前,就表现出了战争的一触即发性和连绵不断性,营造出炮火连天的战争氛围。 声音串后指画面声音已经隐去,但音响还不绝于耳,这种情况较多的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如一场浩劫过后,人们由于恐惧惊吓而形成了心

理失衡,精神异常,耳边老是出现浩劫时的声音,说明人物还没有从恶梦中挣脱出来。如《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有这样一个串位,一场激战过后,我军有重大伤亡,烈士们静静的躺在一间大屋子里,老大娘在给他们净身,大嫂们在撕扯白布包裹遗体,随后一排排裹上白布的烈士被慢慢的推出画外,然而撕布声却依然存在,且音量越来越大,充斥整个银幕,此时撕布声震动着每位观众的心,因为大家都明白,每撕一块白布就意味着多了一位烈士,虽然烈士的画面已经隐去,但随着扯布声,该画面在观众脑海中却在继续扩大,这组声音串后的镜头,在审美效果上优于声画同步,原因就在于画面隐去后,银幕上就有短暂的空白,让声音充分发挥作用,观众在听其声音时也就有时间去感受思索了。 声画对位 电影中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声音和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自独立发展,即在形式上不同步、不合一,但两者又彼此对列、彼此配合、彼此策应,分头并进而又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说明同一事物的涵义。这种声画结构形式,称为声画对位。它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蒙太奇技巧,能产生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原来不具备的新的寓意,包括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声画对位又分两种情况,对立和并列。 通常画面写景,解说言情。如《天驹》的片段: 画面: 摇曳的驼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