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下《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部编七下《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部编七下《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短文两篇》包含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陋室铭》和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两篇文章。其中《陋室铭》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 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爱莲说》和《陋室铭》一样,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把莲花和菊花、牡丹进行对比,表明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以及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的追求。

2.《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运用,提高欣赏品味。”同时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来,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获得有益启示。”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完成文章梳理, 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主要形象的特点,思考感悟,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一方面对与学习文言文不再是“新手”,出了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文言文的简单方法之外,他们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个学段,要求学生在继续积累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在这堂课上,一方面需要扎实地落实文言基础,另一方面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4.虽然跨越不同时代,但是两篇文章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都表达了对优秀品质和人格的不懈追求。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侧重于让学生理解“物”后的“志”。

学情分析:

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文言的知识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渐渐开始有文言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考。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所以应该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与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了解托物言志手法。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品味文中优美深刻、脍炙人口的语言。

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教学重点:

1.自主预习和合作完成课文梳理,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古代仁人志士对高尚品格情操的追求。

教学难点:

结合文章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启示。

教学准备:

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画出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老师提前准备好相关课件以

及用以朗诵的背景音乐。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故事导入,知人论世

1.导语:唐顺宗时,刘禹锡热心于政治革新,得罪了不少当朝权贵, 失败后

被贬到和州当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夏的屋子, 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 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策知县又

将他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

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到此景,又作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

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气得脸都发青了,干脆将刘禹锡的房子调到城中一间

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

了,便愤然提笔写下一篇文章,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哑口无

言,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陋室铭》。(老师书写标题和作者)

2.任务展示:如何理解“陋室铭”三个字

3.反馈指导:解题: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过渡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这篇激励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写了那些内容呢?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展示任务:先自由诵读,再请同学个人读。(至少要指导学生读4边,由浅入深,渐渐通过诵读让孩子们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为下一步的梳理和理解做

铺垫。)

2.反馈指导:

(1)初读,读准字音。

德馨(xn)苔痕(h缶)鸿儒(r U)案牍(d①西蜀(sh①

⑵再读,读出节奏(个人读)

(3)范读,示范朗读。(配乐,强化给学生带来的第一主观感受)

⑷齐读,巩固强化。(师生共读)

3.小结: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第一要义。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要善于通过诵读,把握文章的读音、节奏,从而进一步

理解和感受文章。

三、梳理文意,掌握内容

1.导语:通过刚才多遍的诵读,我们已经掌握了读音、节奏等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文章的梳理,进一步把握这篇文章的内容。

2.出示任务:四人小组,分工梳理文章内容(每人一句,先按照“读-重点字词-翻译”,共同解决翻译问题。然后再以“一人读句子,一人解释重点字词, 一人翻译全句,一人准备上黑板书写重点字及其释义”的模式,准备做展示。梳

理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要标注出来。)

3.反馈指导(选取两个小组,先后进行小组合作梳理成果展

示,其他同学随时质疑,补充。黑板上展示的内容要随时进行确认。)

需要重点强调的字词;

山不在咼,有仙则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有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散布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德行美

好)

往来无白丁(表示交往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无丝竹之乱耳(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受到犹乱)

无案牍之劳形(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何陋之有(倒装标志)

3.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小组间的合作,我们一起掌握了这篇文章中的重点字词以及重要的句式,对于课文内容我们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这些内容,看看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四.深入探究,把握情感

1.导语:“陋室”的“陋”与“不陋”体现在何处?作者又为什么为“陋室” 写“铭”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屏幕显示思考题)

2.展示任务:

(1)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两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德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说明的?结合你们想像的画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失雅致地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4)处在今天这个社会中,作为我们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

(5)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陋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是什么写法

3.反馈指导:

(1)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 “孔子云:何陋之有?”)

(2)“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从“环境、交往的人、爱好”方面进行说明的。

(3)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4)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学生择善而从,特别强调不追求物质享受,而应注重道德修养的侧面。

⑸托物言志,也就是借助描写别的事物表达和抒发自己情感和志向的手法, 这种手法含蓄隽永,内涵深刻。

4.小结:文章通过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并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阐明了“陋室” “不简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以及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五、作业布置

1.笔记本上整理文言重点字词。

2.尝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写一篇100-150字的小短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图片激趣导入

1.导语:(展示莲花组图)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

宋代的大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尤其喜欢莲花,那么他为什么喜欢莲花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2.任务展示:

(1)欣赏莲花,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

反馈指导:外形漂亮,给人以素净的感觉。出淤泥而不染。

⑵我们学过的赞美莲花的名句有哪些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