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灾害事故,给人类以沉重的教训。中国是一个受多种灾害袭击的国家,引起灾害的原因有自然的、人为的。在人类活动中,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在人口越稠密的地区,灾害的破坏力就显得更明显,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人为灾害都会带来严重的破坏性,这些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财产安全。所以社会建设的发展,在施工进度的同时,也要有防灾减灾的措施。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是灾害的定义与分类,其次是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最后是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灾害;防灾减灾;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受多类灾害侵袭的国家,从地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灾害就紧随而来,有的灾种在时间、地点、强度、范围等方面都是随机的,灾种随机的出现,预测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有些灾种是突发出现的,如地震、强风等,有些是缓慢的,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有些灾如人为的社会暴乱、生态失衡、核泄露、燃气爆炸等灾害,在相互比较下,这些灾种是可以预测事的,但是却不可消灭的。对于这些灾害我们要有理性的认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灾害已经减轻了,但是是不可以消灭,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发达,有些灾害通过预测和先进的救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1000亿元,个别年份甚至达数千亿元,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种土木工程灾害也时有发生,使建筑者们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灾害的定义、分类

(一)灾害的定义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灾害不表示程度,通常指局部,可以扩张和发展,演变成灾难。如蝗虫虫害的现象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当蝗虫大量繁殖、大面积传播并毁损农作物造成饥荒的时候,即成为蝗灾;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如地震、火山喷发、风灾、火灾、水灾、旱灾、雹灾、雪灾、泥石流、疫病等。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速发展,城市噪声、疾病、工业事故、交通事故、建设性破坏等城市灾害也呈增长趋势。

(二)灾害的分类

灾害可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种,如:地质灾害,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天文灾害,而生态灾害,工程经济灾害,社会生活灾害,属于人为灾害。

二、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

土木工程中的灾害和防治笔者以下三种灾害为例,阐述并总结土木工程中的灾害的防治。(一)地震中国多为30千米以内的浅震,6度设防城市超过80%。历史上死亡2万人以上的地震有十余次,中国占四次,其中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潼关大地震中死亡人数为83万,为历史之最。防治的主要方法为提高热度,防震减震。

(二)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滑坡与泥石流是一种由气象灾害引发的自然灾害。这类灾害具有分布广、破坏性强、隐蔽性及容易形成链状成灾等特点,不仅会阻塞河道与交通、毁坏农田和建筑物,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体滑坡还会诱发地震、降温、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防治的主要措施为锚索加固,挡土结构。

(三)2011年6月20日,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三都镇都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目前已发现5人死亡。该矿为私营企业,属资源整合技改矿井(由4处煤矿整合而成),整合技改建设工程于2010年11月验收,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矿井证照齐全。事故发生后,该矿未按规定报告事故情况,在自行抢救无望的情况下,该矿东风井承包人及其他管理人员全部逃

逸,并带走包括下井人员记录等在内的全部图纸和技术资料,给事故救援和人员核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防范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井下队组的管理,防止越界开采。

土木工程的发展影响我国基本建设的行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防灾减灾正在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工程防灾减灾要形成良好的意识观念,将工程防灾减灾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以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能够协调发展。

三、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护性

无论从筑巢穴居,还是到近代的地下指挥所、核电安全壳都需要土木工程的防护。从土木工程发展的历程看它一开始就是做为抵御自然灾害诞生的,最早人类为了遮风弹雨,原理野兽,这边有了土木工程,进而为了防止被袭击开始挖城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上甘岭战役,都利用战壕作为地下防护工程。

(二)超前性防

护设施必须建在遭受袭击之前,如交通需要先修路架桥、发电先建电厂等。准确地说所有具有防护功能的设施几乎一定是超前的近代工程的构建土木工程从开始到近代,它所具有的防护、抵御乃至抗衡的属性一直在延伸,现代,如核电站用到的以重混凝土为主体的反应堆及反应堆外围的巨坚固的安全壳,土木工程的防护性在新技术发展和运用中体现出来。这些防护功能的设施是超前的,前人的防风雨、御猛兽、近代的人防工事和、现代的核安全防御构造,都是是前人的超前意识,人们在预计到可能发生某种灾害或因某种灾害遭遇到袭击时,就要学会防止这种灾害的再次发生,做到未雨绸缪,预先采取措施,土木工程建材应用的超前性是一个重要标志。

(三)基础性

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具有投入大、效益大、服役周期长等特点。几乎大型土木工程都属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一部分,它投入大,效益大、服役周期长。其作用可以延续几代人甚至数千年。

(四)普遍性

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土木工程,而其对土木工程也有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众多的行业大都对土木工程有一定的依赖性,可以这样说,任何行业的正常运营都离不开土木工程。

(五)恒久性

土木工程是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也是具有恒久性,目前,飓风、洪水等气害灾害是不能消亡的,那么防波堤、修大坝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地震灾害无法控制,但是可以建造防震建筑材料和研发制造减振装置,这就是土木工程材料的恒久性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灾害

总结:

笔者认为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重视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工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有效地防治,把土木工程灾害所造成的各项损失降到最低点,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新. 区域性防灾减灾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03

[2]霍达. 土木工程概论.[M]. 科学出版社,2008.05

[3]王茹.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学[M].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03

[4]徐捷,宫阿都,李京. 从汶川大地震看减灾国际合作[J].自然灾害学报.2008.06

[5]王宏伟. 汶川地震应急救援的成功经验及对完善我国应急管理的启示[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02

[6]郑言. 国外防灾减灾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J]. 现代职业安全.2009.08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扑救及预防 姓名:孙晓光 班级:土木0901 学号:1801090106 时间:2011/6/13

论文摘要 为何摩天大楼火灾频发?为何高层建筑救火如此之难?为何生命的防火墙在火灾中成了摆设,在这个楼越建越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的摩天大楼时代,除了消防安全,这些高楼还有哪些看不见的隐患? “在一般建筑中很普通甚至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到了超高层建筑中都成了特殊问题。”建筑专家林贤光表示,他认为,其中消防问题“是最可怕的”。 且不说高层建筑对电力系统的高度依赖,高层建筑有大量纵深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风道、电缆井、排气道,如果防火分隔存在问题,起火后将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一座100米高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只用半分钟就能顺着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速度大约为水平方向的10倍以上。 可以假想一座高层建筑的火警场面:倒下的人越来越多,疏散通道很快难以畅通,日常电梯在火灾状态下严禁使用,消防电梯专供消防人员使用,楼内人群能够借助的,只有垂直疏散通道。上千人在惊恐、慌乱的状态下挤入狭窄的通道。 我们在火灾中付出了无数惨痛的代价,对于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及预防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让我们以后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的相关情况进行一些具体论述…… 关键字 堵截措施消防安全管理水泵接合器疏散管道井宣传力度消火栓供水措施水压消防泵空气流动

浅谈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扑救及预防 为何摩天大楼火灾频发?为何高层建筑救火如此之难?为何生命的防火墙在火灾中成了摆设,在这个楼越建越高,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的摩天大楼时代,除了消防安全,这些高楼还有哪些看不见的隐患? 大火后的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 上海静安区 一栋28层 的高楼发生 大火

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7-09-07T14:31:40.7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0期作者:余斌[导读] 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对所施行的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安排、控制与和谐的市场做法。 桐乡市金凤凰服务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桐乡 314500 摘要: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对所施行的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安排、控制与和谐的市场做法,是伴随着施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招投标制的推广而走进我国的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手段的创新要以推广管理理责任制为主,增强成本核算管理水平,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顺畅安全的完成。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1土木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土木工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完善工程管理体制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现阶段许多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不科学进而导致企业管理混乱的局势肩时甚至会出现违法乱纪“豆腐渣工程”甚至严重土木工程事故频发等等景象因而加强土木工程的管理能够有效地处理管理问题并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1.2有利于改进现阶段我国建筑质量的现状 目前伴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动建筑行业尽管开展明显胆是建筑质量事故频发沮每年都呈上升趋势,“豆腐渣”工程的一再曝光触目人心对此党和政府高度注重土木工程质量作业并发布了相关法规着力提高企业出产管理水平。因而企业注重土木工程管理作业建立起健全的建筑质量标准系统肩利于从源头上处理建筑质量问题。 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管理缺少监管 任何企业的运营都需管控,尤其是质量系统,所以监理质量管理的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而质量管理又不能流失形式,缺少监管的质量管理就是形同虚设,失去了设置质量管理的意义,由于工程一般施工都牵扯面广,相对工作量比较复杂,做好对各个细节的检查和流程的有效控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一旦质量管理不到位必将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影响建筑企业的社会定位和品牌形象受损。 2.2施工管理模式达不到科学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有了规章制度,就应该执行,尤其是施工管理中经常遇见一些施工企业,施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采用常规性企业管理的方法去对待施工工程,这种情况极易造成管理制度实用性差,监管失察,施工计划进展慢,制度未能和施工有效联系在一起,缺乏相关的管理方法来达到工程监管。 2.3施工安全意识相对薄 施工的安全性是施工进度和以人为本的施工前提,但一些施工企业在实际执行相关规定时,施工安全措施成摆设,安全帽和安全服发放不到位,安全责任人成为虚设,操作安全的特殊要求也不被重视,施工脚手架搭建也不规范,一些安全级别要求较高的工序没能按照国家和相关标准去执行,安全意识亟待提高。 2.4设计变更成本增加 在土木整体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的计划和方案做好规划,施工设计就是一个重要的工序,施工设计有利于施工成本的管控,而实际上,一些施工企业为了控制建筑成本,都从原材料上入手,偷工减料、偷梁换柱去完成成本压缩,这么做是危害巨大的,事实上,如果从施工设计出发,施工流程和施工技术的繁琐性就会变得简单,而施工成本也能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得到保证。 3优化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路径 3.1建立全面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 作为整个管理工作核心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工作,其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出发点应该是建立与工程相对应可行性极高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参照工程的施工环境、气候、水文等要素,做出符合工程的质量保障大纲,围绕纲要进行工作开展,将体系的具体制度落实到各个细节,进而完成对施工质量监管和监督,关键节点上,设立关键工序的监管和检查,对于施工中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和备案,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及时整顿整改,做到质量问题及时改正。监管工作还包括图纸的设计合理性,是否符合施工的环境要求,是否满足施工的技术规范,施工的最终整体工程完工的验收工作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做好相关的细节工作检查,切实做好施工质量的最后检验关卡,工程的监理也建造也要以身作则,时刻将质量意识放在第一位,强化自身素质,监管施工过程和施工中关键节点的具体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3.2做好设备以及材料管理工作 由于土工工程施工有别于其他施工,大部分都是露天工况下完成施工的,因此其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要妥善保管,抓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以此希望设备的功效达到最大化利用率,同时培养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能,注意操作安全事项,强化技能培训,提升技术水准。瓷碗,施工材料的存放要合理和科学,防止施工材料变质,影响是工程的质量,对于可重复利用的材料要做好回收和二次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3.3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为了提升工程进度,保障工程的施工安全是十分必要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安全工程施工的有利维护制度必须强制执行,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措施,比方说,建立完整的施工脚手架,防止工程施工的意外状况出现,施工时,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要求佩带必要的防护服和安全帽,施工现场建立醒目的施工安全标识和安全标语,设立安全工作的责任人,纠察不当的操作盒违规的安全操作行为,现场做好施工安全责任人落实,强化安全机制,积极评估风险,防范工程险情,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的安全防患意识,做到安全人人有责,进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论文 火灾灾害 姓名:张君玮 班级:土木1101 学号:33 指导老师:郭樟根

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灾害事故,给人类以沉重的教训。中国是一个受多种灾害袭击的国家,引起灾害的原因有自然的、人为的。在人类活动中,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在人口越稠密的地区,灾害的破坏力就显得更明显,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人为灾害都会带来严重的破坏性,这些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财产安全。所以社会建设的发展,在施工进度的同时,也要有防灾减灾的措施。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是灾害的定义与分类,其次是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最后是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灾害;防灾减灾;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受多类灾害侵袭的国家,从地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灾害就紧随而来,有的灾种在时间、地点、强度、范围等方面都是随机的,灾种随机的出现,预测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有些灾种是突发出现的,如地震、强风等,有些是缓慢的,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有些灾如人为的社会暴乱、生态失衡、核泄露、燃气爆炸等灾害,在相互比较下,这些灾种是可以预测事的,但是却不可消灭的。对于这些灾害我们要有理性的认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灾害已经减轻了,但是是不可以消灭,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发达,有些灾害通过预测和先进的救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1000亿元,个别年份甚至达数千亿元,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种土木工程灾害也时有发生,使建筑者们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灾害的定义、分类 (一)灾害的定义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灾害不表示程度,通常指局部,可以扩张和发展,演变成灾难。如蝗虫虫害的现象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当蝗虫大量繁殖、大面积传播并毁损农作物造成饥荒的时候,即成为蝗灾;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如地震、火山喷发、风灾、火灾、水灾、旱灾、雹灾、雪灾、泥石流、疫病等。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速发展,城市噪声、疾病、工业事故、交通事故、建设性破坏等城市灾害也呈

土木工程防灾的发展与趋势 0.引言 灾害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生命危害、经济严重损失等,并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由于成灾的机理和灾害的载体不同,灾害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土木工程防灾是指针对以土木工程为载体的灾害,通过工程技术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从灾害种类上来区分有:地震、强风、火灾、爆炸、地质灾害、洪水等等;从涉及的学科上来区分,它包括结构工程、生命线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诸多学科;从其包含的科学问题上来讲,它包括:灾害源的发生机理、灾害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工程结构的抗灾力学分析、工程结构的抗灾性能与现代设计理论、工程结构的灾害模拟与控制等。因此,土木工程防灾包含众多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在工程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防灾,既涉及诸多的学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等),又涉及各类科学问题(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因此,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问题不仅包含的内容和学科众多,问题复杂,也是当今土木工程学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拟以其主要的科学问题为主线,同时重点讨论地震、强风等动力灾害,探讨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主要阐述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工程结构抗风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和新技术。结合国际上的最新发展态势,重点讨论研究工程结构抗灾防灾的基本性能、分析理论与现代设计方法,结构灾害的物理机制和灾变过程,

结构抗灾性能设计理论和结构防灾减灾措施。 1.灾害日趋严重 自然灾害直接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一次灾害会导致千百万人乃至上亿人受灾,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至深至远,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过惨痛的教训。以我国地震灾害为例,1556年陕西华县、潼关大地震,造成83万人遇难;1976年通海地震,造成1.6万人遇难;1976年唐山地震,造成24万人遇难;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近8万人遇难。据统计资料,1949~1959年,因灾害死亡人数94 914人,年平均8 629人;1960~1967年,因灾害死亡人数43084人,年平均5 386人;1978~1997年,因灾害死亡人数131 511人,年平均6 576人。由此可见灾害对人类生命的严重威胁。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和严重性,它往往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中,自然灾害损失占GNP(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比例均很小。如美国灾害损失仅占GNP的0.27%,占财政收入的0.78%;日本灾害损失仅占GNP的0.5%或更低;而我国1949年以来的灾害损失占GDP的5.09%,占财政收入的27%。可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我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位于灾害频发区。自然灾害严重地威胁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今后20年,我国将增加城镇人口3.4亿,这是一项人类

在建筑工程中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提高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9-11-04T16:09:31.917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11期作者:刘中华 [导读] 通过这些内容,施工人员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和建筑质量的提升,做出较好的贡献。 身份证号码:13098419761120**** 摘要:土木工程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会逐渐形成更多的环保设备和材料,应用这些进行施工,能够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满足生态保护的需求。所以相关人员应不断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工作,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重视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及不断发展,对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有帮助,而且能够提高施工企业的信誉度,最终会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首先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再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进行了探讨,并在最后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做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施工 引言 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土工工程施工技术中新型预应力技术创新,二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深基坑支挡技术创新,然后论述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其主要内容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科技化趋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自动化趋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通过这些内容,施工人员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创新,为社会发展和建筑质量的提升,做出较好的贡献。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下,我国涌现出了大量的建筑工程。与此同时,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下,其对于与建筑工程有关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了起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成为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鉴于此,笔者在文中特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进行了分析,期待能为读者朋友们带来借鉴意义。 1.1 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施工技术是整个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遵照施工的标准来操作,只有加强地基的稳固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物的承受能力。地基施工技术有端木型和摩擦型两种。其中,端木型桩基即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端桩侧阻力来承受垂直方向的负重;摩擦型桩基即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桩产生的摩擦来承受垂直方向的负重。 1.2 钢结构施工技术 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在于为结构进行安装,具体操作过程中:第一,要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到位,比如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将结构件运输到位、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测、修筑施工所需的道路等等;第二,在对结构件进行运输时,必须做到按顺序来,在运输工作完成之后将结构件放在起吊的准确位置,并使用枕木进行填垫,避免有结构件损坏的情况发生;第三,在对结构件进行起吊时,对构件进行相应的标记,保证位置的准确性,且要记得把表面进行打扫和清理,确保摩擦面的干燥和干净;第四,对施工过程中存在危险因素的工具进行安全上的管理,防止火灾发生;第五,加强对高空作业区域内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1.3 混凝土施工技术 目前的许多建筑施工行业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具体施工技术上可被分为现场浇筑法和预制法两种。其中,现场浇筑法指的是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后立马进行浇筑的法,此方法由于具有时效性的优势,而被目前的许多施工企业所青睐;预制法指的是提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将已经搅拌好了的混凝土作为备用,此方法由于成本和造价低的优势,而被很多施工企业所采用。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2.1 预制力技术上的创新 预制力技术上的创新,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的重要部分。主要有:通过使用环绕包裹的方法对混凝土构件进行保护,并在其他设备的应用下达到此目的;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在对预制力技术进行创新时,应对其在使用状态时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在实际负载能力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技术的创新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混凝土构件在技术创新之后仍然不会发生变形或者产生裂缝,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保障作用。 2.2 灌注技术上的创新 灌注技术上的创新有:将钻孔技术作为技术创新中的重点,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周边的环境进行清理,为钻孔提供整洁的环境条件;在精准的测量方式下,对钻孔的位置进行确认;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对钻孔机进行调试,避免施工过程中因钻孔机的原因导致进程被延误或破坏;若在钻孔过程中发现有卡钻或者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应立即叫停作业,并在对具体原因的分析下采取相对应的完善措施;技术人员在进行灌注施工中,不断地对技术进行完善,确保钻孔灌注泥浆能够及时的填满孔内泥浆,确保桩基的质量。 2.3 深基坑支护技术上的创新 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创新,包括: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对施工所处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观察,若发现处在地质相对较差的环境时,可采取灌注桩和预应力锚杆来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对施工环境周围的地下管道、光缆等布局进行观察后,分析出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实施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此基础上再为深基坑支护进行稳固措施;在对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时,应对深基坑进行考虑,确保两者是互相符合的。 3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3.1 科技化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技化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它既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更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支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技化的实质在于,施工技术人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将科学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去,比如:在施工准备阶段,企业单位可以利用科学的检测工具和方法来对施工环境进行查探,利用科学的计算手段对施工成本进行预算。总之,在高科技水平之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可以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及对策探究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相当大的工程量,整个工程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管理施工技术、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因此对于施工管理的要求也非常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影响意义,所以如何’提高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对于土木工程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所以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有利于使我国的土木工程的建设水平的提高。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 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来说,一定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型土木工程建设都是由政府主导的,所以容易出现官僚体制,整个工程的管理体制没有达到市场化的要求,所以这是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一大问题。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是由上级部领导门指派管理人员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导致监督人员工作不尽心,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环境安全、施工材料使用、工程资金

问题没有完善的监督,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1.2土木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比较危险的活动,因此需要高度的安全意识,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施工环境中,大部分的土木工程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薄弱是影响施工安全的一大问题,因为在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招聘的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村务工人员,因此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不明白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在头脑中也没有形成安全施工的意识,在没有足够的培训的基础上容易在施工中产生问题,导致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 1.3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招聘使用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甚至会出现管理人员不符合岗位任职条件的状况,尤其是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基层管理人员最容易出现问题,因为缺乏管理人才,在任用工作人员时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任用一些没有足够的知识的人管理项目施工,这些人缺乏经验,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管理人员知识构成有时候也比较复杂化,如果对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临时任命,这些人就无法满足施工管理的条件,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也不能达到公司的要求。

新形势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20T15:04:01.5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6期作者:徐舟 [导读] 通过研究其施工技术与技术创新,能够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水平,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身份证:33090319840204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更加快速,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体现质量的一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显得尤为突出。通过研究其施工技术与技术创新,能够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水平,有利于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介绍了土木工程相关施工技术的基本情况之后,进一步阐述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最后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够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会存在施工技术的限制,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施工环境的限制,对于工程实践经验,一般状况下都会优先于理论水平,同时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其创新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保证整体施工得到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它会对施工的成本以及施工进度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在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对其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运行。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1地基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地基施工技术是最基础的一环,也被称作桩基施工。在这一环节中,依据国家标准的《桩基施工规范》,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端承型和摩擦型。端承型桩基指的是在地基施工环节中,采用端庄侧阻力来承载垂直方向的负载。摩擦型指的是采用桩磨阻来承载垂直方向的负载。 1.2钢结构施工技术 在钢结构施工技术中,一般主要的技术环节实在装载钢结构构件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从而做好钢结构构件吊装准备工作,运输中需要保证运输道路的通畅。当钢结构构件运送到施工位置时,需要精确把控起吊力度,从而保证在吊起过程中的平衡。当钢结构构件吊起至平台时,需要保证施工平台的干净整洁。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针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来说,主要是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根据其浇筑的地点进行划分,其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预制方法以及现浇的方法两种。对于预制方法,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之外所进行的混凝土浇筑,这种方法成本比较低以及性能高,已经成为现如今建筑行业普遍采用的方法。然而对于现浇方法是在工程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同时也是建筑行业施工最早以及到目前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施工方法。在此之外,在对预应力的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对预应力筋张拉的顺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先张方法以及后张方法两种。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2.1在预应力技术方面的创新 预应力技术创新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预应力创新指的是在预应力钢防护之后,采用环绕包裹的方式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防护,采用相关设备运行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创新中,需要技术人员注意考虑预应力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从而依据负载需求来进行预应力结构设计工作,从而达到防止土木建筑工程构件发生变形或者裂缝情况,从而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 2.2在灌注技术方面的创新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灌注技术的创新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灌注技术创新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钻孔技术创新。钻孔技术是灌注施工环节中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对其需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钻孔技术创新指的是在钻孔技术施工环节进行之前,对钻孔桩周边环境进行清理,而后运用严密精确的测量工具对钻孔位置做进一步测量确认,从而保证钻孔统一。其次,在钻工程序前,技术人员应该事先调试钻孔机,从而保证作业流畅。当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塌或者卡钻现象的时候,需要立刻停止钻工程序,首先对发生坍塌或卡钻的现象进行分析,并且解决对应的深层问题,这也是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表现。 2.3深基坑技术的创新 高层建筑越来也越多,对于建筑地下空间的应用力度也越来越大,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创新与发展: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如果深基坑开挖较深而周围土体比价松散时,可以采用桩———桩———锚的支护体系,采取灌注桩加预应力锚杆体系进行支护;实现支护与承重结构的一体化,将临时支挡桩、地下室墙、永久性柱以及地下连续墙做一体化整合,能够同时满足支护与承重的要求,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在土木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可以采用旋挖技术,能有效保证成孔质量,此技术将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1科技化含量更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国未来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中,首先就是科技化方向。土木工程技术科技化发展也是提高施工单位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项目质量水平的技术保证,在促进土木工程行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先导作用。科技化发展指的是在土木施工技术中更多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例如在施工前期的准备中,需要利用科学化的方式核算工程费用、款项,需要运用更先进科学的检测工具来考察检测施工环境,需要运用更高明的科技手段来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障碍。科技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力资源的解放与施工周期的进一步控制,而且在更高效的科学体系化施工下,可以将原本存在故障的设备剔除,将存在问题的材料予以排除,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增强检测设备科学性,从而让一切问题设备和材料无处可藏。 3.2态化趋向明显 对于土木工程而言,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所以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比较关注

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与创新 发表时间:2018-06-06T11:31:04.4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作者:董荣明 [导读] 才可以更好地把创新技术运用到土木项目的建造中,才可以更好地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扬州市建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25000 摘要:建筑产品是工程施工生产,包含各种建筑物与构筑物。和别的工业产品对比,项目施工具备独特的特征与技术要求。土木工程的施工具备投资大、复杂的施工过程、施工规模大3个特征。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是建筑项目的重点。随着中国现代建筑项目的发展,土木工程技术也要持续实施优化,要适应建筑企业与市场发展需要,为中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贡献更多理论,推动中国建筑行业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重要性;创新 前言: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实践先于理论的实践性施工技术。因为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土木项目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其运用很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室内实验反映得出。所以建筑项目施工技术创新不是一个单一的工作,而是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做好技术创新对项目建设的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利益的最大化都有相对大的意义。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1.1促进工程的生产效率 土木项目的施工技术现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与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能使人工成本降低,让项目的施工技术在科技设备的促进下,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土木施工技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能够改善施工速度与正确率,提升项目的生产效率。 1.2推动能源节约 土木项目的施工技术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方法,伴随人们的环保意识持续觉醒,社会生产的生态化与绿色化愈来愈重要,在建筑施工过程的节能降耗变成了发展的一定趋势。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一定要顺应潮流,土木项目施工中,施工技术能提升资源运用效率,应用节能环保材料与自动化技术,降低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提升施工的环保水平,推动生态的平衡。 1.3促进建筑项目施工自动化进程 土木项目的施工技术是项目工程建设施工的关键程序,创新施工技术,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使土木工程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陈旧的生产形式不可以适应现在的高标准、高质量、绿色环保的要求,所以自动化便成了建筑业发展的一定选择,比如流水线和规范化、工厂化的成套技术,都为中国的建筑施工自动化提供了可靠可行的道路。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策略 2.1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点要求 土木项目施工技术的创新要重视土木施工技术的施工条件、施工形式、施工资源等原因的制约,需要立足实际运用,对土工项目施工技术中的重要性要点实施创新发展。比如需要重视基坑土方开挖的要求、重视对土方填筑和压实的要求,同时还需要重视土木项目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生态化、智能化、产业化。只有兼顾实践操作需求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才可以更好地创新土木项目施工技术并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2.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深基坑支挡技术创新 因为在现代社会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因为高层建筑对抗震与地下空间的发掘运用的要求更高,所以土木项目中对深基坑支挡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深基坑支挡技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人类的需要得到满足,已经有了相对大的创新与改进,关键就是在深基坑支挡技术中运用了桩锚支挡系统,桩锚支挡系统的运用对深度相对深的土建项目的挖掘有利,尤其是项目的地质条件相对差、坑壁土的密度不高和土质酥松等状况有相对好的作用,假如是地下水位不同的土层要使用引进的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在土木项目的详细施工中,永久的支撑挡、临时支挡的加固桩与地下支撑墙等在起到支挡作用以外,同时还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产生了一体化的承重和支挡体系,这种一体化的承重和支挡体系可以有效的节省资源、能源,提升工作效率,增加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2.3土工工程施工技术中新型预应力技术 在土木项目施工中,随着预应力的施工技术的运用,体外预应力在项目施工中渐渐被广泛重视起来。体外应力关键是指在混凝土截面外预应力筋布置的预应力,与传统的构件截面内布置的预应力筋,其所供应的无粘结预应力或者有粘结预应力互相对应。在预应力混凝土与大跨度土木项目施工和特种构造施工中体外预应力有较大的应用。其中粘接体外预应力是最为典型的,这种预应力可以在管道构造以外,形成相关的预应力其摩擦损失相对小,对于后期的检验与维护相对方便,而且在铺设管道中也便于控制。无粘接力体外预应力系统也是现在运用相对多的体外预应力施工形式,其简单的施工操作,单根无粘接摩擦损失比较小,体外预应力与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比起来,更加合理科学,同时期也更高的经济效益。 2.4在灌注技术方面的创新 因为灌注技术在许多种类的土木项目当中都有所运用,因此在土木项目施工技术创新中,灌注技术的创新也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灌注技术创新包含2个方面,首先是钻孔技术创新。灌注施工程序中钻孔技术是基础工作,对钻孔技术实施创新也就是在钻孔技术施工程序实施以前,对钻孔桩四周环境实施清理,而后应用严密精确的测量工具做进一步的测量确认钻孔部位。新型的钻孔技术比陈旧的钻孔技术在操作上更加严密、正确;其次是灌注技术的创新。当向钻孔内部实施灌浆时,需要保证孔内泥浆达到优良的填充效果,从而才可以对桩体的稳定性做好保证。新型的灌注技术可以对钻孔内泥浆的填充效果实施很好地检验,从而排除泥浆中的气泡,更好地确保桩体的质量。 2.5健全制度创新 土木项目施工技术只有具有健全的管理机制才可以获得优良的发展,这是由于,只有具备健全管理机制,才让土木工程技术的拥有创新的基础,才可以让土木项目施工技术持续的发展完善。提升土木项目的施工技术必须要依靠科学的施工及时,通过对当前的技术知识充分掌握的前提下,致力于发掘土木项目的深基坑技术。比如,就深基坑的支挡方面分析,能够渐渐建设起桩和锚、支挡和承重的一体化结构系统,传统的施工技术不能在施工的时候做到尽善尽美,以至于在陈旧技术下施工的工程也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此外,传统施工技术工作效率也非常低,然而通过对新技术的研究能够有效缓解这一情况,这对提升工作效率,增强项目质量,减少项目投人,完成效益

浅谈高层火灾的特点、救援及防范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郭樟根 2013-06-08

前言 随着世界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们一直致力于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世界各城市的生产和消费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莫不积极致力于提高城市建筑的层数。实践证明,高层建筑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高层建筑存在的许多隐患,尤其是火灾这方面。 可以假想一座高层建筑的火警场面:倒下的人越来越多,疏散通道很快难以畅通,日常电梯在火灾状态下严禁使用,消防电梯专供消防人员使用,楼内人群能够借助的,只有垂直疏散通道,上千人在惊恐、慌乱的状态下挤入狭窄的通道。我们在火灾中付出过无数惨痛的代价,对于高层建筑火灾的发生及预防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让我们以后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的相关情况进行一些具体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烟囱效应消防安全管理供水措施疏散通道 1.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1高层建筑火灾蔓延速度快容易扩大 1.1.1 烟囱效应 高层建筑向高空发展,竖直高度大,含有较多的竖井,如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等,容易形成“烟囱效应”,加快火势蔓延。我们要知道火势竖向蔓延速度是横向蔓延速度的5倍,所以所有的竖井就像一个个高耸的烟囱使大楼的火灾形成立体大火。 1.1.2 可燃物多 高层建筑多为办公楼、酒店,其中有大量物品是可燃的,一旦着火,火势迅速蔓延。而且这些可燃物中大部分都为有机物,燃烧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尘,影响人员的疏散和救援工作的进行。 1.1.3 风力作用 高层建筑所承受的巨大风力也是火势迅速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具实测建筑物在10m处高时,风速一般为5m/s,而在90m高处,风速能够达到15m/s。所以高层建筑高处强大的风力因素会让小火源迅速扩大,成为火灾。

简要分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8-09-18T20:38:22.5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赵永林[导读] 摘要:土木工程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其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在现代社会中,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成为大型学科,其中涵盖了道路建设工程、桥梁建设工程、水利建设工程、铁路建设工程、港口建设工程等大型施工工程,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身份证号码:13090319830618xxxx 摘要:土木工程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其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在现代社会中,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成为大型学科,其中涵盖了道路建设工程、桥梁建设工程、水利建设工程、铁路建设工程、港口建设工程等大型施工工程,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文章通过对土木工程概念和特点的介绍,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具体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特点;研究随着人类的诞生,土木工程就已产生,有着十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新石器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土木工程不断发展和进步。由于科学发展的滞后,在这段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土木工程的发展也并未出现突破性的飞跃。 1 土木工程定义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建筑工程就是兴建房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的总称。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场所。房屋好比一个人,它的规划就像人生活的环境,是由规划师负责的;它的布局和艺术处理相应于人的体形、容貌、气质,是由建筑师负责的;它的结构好比人的骨骼和寿命,是由结构工程师负责的;它的给排水、供热通风和电气等设施就如人的器官、神经,是由设备工程师负责的。 2 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2.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它会在实际施工应用中得到不断地完善与创新。但从目前应用的表现来看,它主要具有固定性、流动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其固定性是指土木工程施工的地点相对固定,在选定地址之后不会轻易改变。流动性是指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在同一工程施工上的空间流动性。多样性是指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多种多样、施工设备多种多样,但各自都能够在特定的地方以最佳组合达到应有的效果。 2.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首先,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土木工程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能够集合现代建筑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成为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复合型载体,促使现代化建设更加科学、节能、环保。再次,在建筑个性化需求旺盛的今天,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大型架构、转换结构、大跨框结构、悬挑结构等复杂结构体系越来越多。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则能够满足人们最优化的建筑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还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最后,土木工程贯穿工程施工的始终,若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影响工程整体的安全性能。但从现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来看,施工技术的发展还不够前端,质量标准与管理体制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施工技术,构建检验标准。 3 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结构分析 建筑工程就是兴建房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的总称。房屋建筑一般包括十个部分:①埋在地下的基础和地下室;②承载外力并把力传到基础的柱子,楼板,梁,框架墙,屋盖及支撑体系;③四周的饿维护结构和中间的隔墙;④房屋内外的装饰;⑤控制环境的供暖,通风,空气调节,照明,防火隔声等系统;⑥楼梯间,电梯或自动扶梯等垂直传输系统;⑦闭路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等通讯体系;⑧电力系统;⑨卫生设备和给水排水系统。Pier Luigi Nervy说过:建筑结构说穿了,不过就是受力体的反力与内部应力如何与外力达到平衡。建筑首先要解决,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受力的问题。我们把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科称为建筑力学。 4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4.1 软土地基施工与石方爆破施工 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要求无法被满足,这是软土地基施工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在施工作业的时候,如果操作不当,那么路基或建筑物的地基会产生失稳或严重下沉,这时候,建筑物会被破坏,严重者甚至无法正常使用,就必须对其进行加固措施。砂桩挤密法、深层搅拌法、堆载预压法、强夯法、振冲法、化学法、换土垫层法等方法都是加固的方法。对于在开挖的时候遇到了岩石这种环境时,土石方爆破施工是最适合不过的。这种施工方式是针对施工现场地下障碍物的清除、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等。打孔放药、引爆、排渣是土石方爆破施工的工序。 4.2 灌注桩施工与墩式基础施工 ①在施工现场的桩位处用机械或人工成孔,接着把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或者直接浇筑混凝土)放进孔内,这种施工方法是灌注桩施工。人工成孔、爆扩成孔、泥浆护壁成孔、套管成孔、干作业成孔等都是其成孔工艺。此种工艺能适应地层的变化、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工艺要求较高、施工后混凝土需要养护且不能立即承受荷载等都是其特点。 ②大直径基础是由人工或机械成孔的大直径孔中浇筑混凝土(或者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这是墩式基础。现阶段,在我国,挖孔经常是采用人工的,所以又有另一个称呼此工程,叫做大直径人工挖孔桩。 4.3 沉井基础施工 刃脚、井筒、内隔墙等组成的呈圆形或矩形的筒状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沉井,一般是用在水泵站、超高层建筑物、桥墩、取水结构、重型设备基础等。首先会制作井筒,接着在井筒内挖土,让井筒靠其自重沉入土中,这是它的施工过程。形状如刀刃的刃脚位于井筒的最下端,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使沉井切入土中。

新形势下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分析韦晓毅 发表时间:2019-09-22T00:10:30.2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作者:韦晓毅[导读]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 身份证号码:45010419850811xxxx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许多工程建设更是以独特的造型和高科技、新理念在世界崭露头角,赢得喝彩。土木工程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建筑行业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术,它的良好施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提高和改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对促进整个建筑业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分析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关键词: 土木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应用;绿色经济;验收目前我国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施工过程中的粉尘颗粒污染、噪音污染等,严重制约其发展前景,如果不加以改进和完善技术,将对我国经济转型产生极大阻碍。因此,建筑行业必须提高重视,改变传统的施工模式,提高施工质量,努力解决施工过程中带来的种种问题,为人们提供优质生活建筑的同时,也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传统建筑业的良好转型。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建筑业提供了新的技术,但土木工程技术当下仍存在很多发展问题,施工技术仍不成熟,有待提高和注入新的力量。所以,着眼于当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弊端,积极整改,是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 1 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问题 1.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才不足问题 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企业普遍存在技术人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聘用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既不能适应施工的实际要求,也未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新材料、新工艺,导致土木工程施工依然以传统的方法和技术为主,不能体现土木工程施工的设计意图和技术优势,难于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不能做到对土木工程施工目标的有效保障。 1. 2 土木工程施工应用环节和过程陈旧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在技术应用关键环节和关 键过程中,未掌握有效的控制方法和系统管理措施,不能在技术逻辑和施工顺序上有效实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无法掌握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特别是在土木工程施工设计和技术细节上,缺乏专业的判断能力,这严重降低了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合理性和操作效率性,导致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隐患和问题。 1. 3 缺乏对土木工程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技术管理和控制 部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缺乏对工程机械和技术设备的基本操作、管理和控制能力,工程机械和技术设备使用效率不高,导致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运用不系统,造成了工程机械和技术设备的使用风险,增加了土木工程施工的成本,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的效率与安全。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变革的措施与方法 2. 1 加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的效率、品质、安全取决于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基本素质,无论是从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还是从实现土木工程施工目标的角度,都应将技术人才的发展、成长和培育列为土木工程施工单位的战略性目标。一方面,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要与土木工程专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取得联系,利用土木工程高层次专业课程的培育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和人才的基本素质及能力,真正实现科研、教学、生产的紧密配合和密切合作,在提供土木工程施工实践场所和学习机会的前提下,培育出更多、更专、更强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要重视员工和技术人才的技术提升与专业发展需求,要从管理机制和培训体系的变革入手,建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才发展系统,定期展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培训,提升技术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的同时,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和效能。此外,要将土木工程施工专家和优秀技术人员请到土木工程施工现场,为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讲解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关键和核心,使土木工程施工人员具备新技术、新理念、新意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2 创新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环节和过程 影响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的应用,因此,要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细节、顺序和过程列为核心与重点,要强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从逻辑和时间的层面强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以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和效能。要强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具体环境和具体细节,既要根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设计严格实施相关过程和操作,也要根据土木工程施工实际,调整和优化施工技术。通过技术上的严格实施和科学调整,达到应用环节和实际过程两个层面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效率性,实现土木工程施工综合价值与目标。 2. 3 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设备和机械的技术管控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设备与机械的高效率、高安全应用既是技术问题,也是技能问题。要根据经济、安全、适用的原则,科学选择土木工程施工设备和机械,对土木工程施工设备和机械展开技术管控,不但要确保土木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要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的科学维护和系统保养。通过技术有效降低土木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应用成本,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产出。 2. 4 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验收阶段的技术含量 验收阶段是土木工程施工的收尾部分,是技术检验和标准验收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土木工程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关键阶段。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要根据验收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系统全面地支持验收工作,将验收的标准、过程和步骤内化在土木工程施工的细节,通过验收促进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以土木工程施工验收细节检验施工技术运用的程度和水平。要严格遵守土木工程施工验收技术的细节和关键,针对存在的技术问题和隐患必须高度重视,切实作出土木工程施工应对策略,尽快改善土木工程施工,避免各类因素对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干扰与影响,通过技术实施和落实,保障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得到全面、认真地落实,真正发挥技术对土木工程施工各过程的引领作用。 2. 5 将绿色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