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7课 图案之美3-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7课 图案之美3-苏少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7课 图案之美3-苏少版

四、教学内容要点

一、导入:探索与发现

○引导学生去观察作品中的共同要素:图案

1.教师:同学们当你们走进教室的时候,细心的同学一定看见老师黑板上的几件作品?你们知道这是?(举起剪纸作品、刺绣作品和黑白的装饰作品提问)

2. 学生回答:剪纸、刺绣、装饰画

3、教师提问:你知道他们共同的要素是什么?

4、学生回答:图案。

导出课题:图案之美

二、授新课

(一)图案的定义

教师:请学生看书中有第P30,先看看书中的基本图片和文字的内容,找到,图案的定义,看看谁最仔细?

学生:齐读

来源:“图案”是外来词,最早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以后,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把英文的“design”译成“图案”“设计”“意匠”。

定义:《辞海》艺术分册对“图案”条目的解释为:

广义指对某种器物、建筑等造型、色彩、纹样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

狭义则指平面的、基础的纹样(遵循图案的形式美、造型、构成、施色、制作技法的一般规律)。所有的图案都具有装饰性,因而一般称为装饰图案。

教师小结:图案有立体图案和平面的图案,一般意义上指平面。

(二)装饰图案的历史

教师:你了解图案中探索装饰图案的作用与意义?

图案的作用:装饰图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行为之一,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奴隶社会的玉器、青铜器;封建社会的陶瓷器、金银器、漆器、丝绸、雕刻、家具、建筑等等,都能找到大量的装饰图案。人类通过装饰图案来美化生活,表达情感和寄托希望。因此,装饰图案不仅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生,而且也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图案与生活:图案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装饰图案是一种理想化的视觉表现,它可以根据装饰的目的和人们情感的需要对物象进行自由地变化,包括改变物象的形态、色彩、关系、功能等。装饰图案作为一种实用性美术和现代设计,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三)装饰图案的分类(这一块的学生学习的程度:了解)

教师:这些物品中的装饰图案都是以什么内容进行装饰的?

按照图案表现的内容、题材可分为:动植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

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现代图案。

1、传统图案

2、民间图案

3、现代图案

(四)装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传统图案、民间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含义和强烈的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图案具有象征吉祥的文化特色,如象征幸福、美满、健康、长寿、丰收等。现代图案,表现时代特色和现代文化精神,如对运动、速度、科技、流行、时尚的表现。

教学意图:让学生对学生内容有一个块面的认识。清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教师要将知识系统的挖进去,但提醒学生,只要了解即可。

(五)关于现代图案——缠绕画

1、定义:随意的涂画,专注谨慎的画出每一笔。能放松感受。

2、缠绕画的特点

具象和抽象

3、缠绕画的造型要素

思考:如何将缠绕画的造型要素运用起来,融入自己的感受,要记住形式美的法则。

4、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1)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图案的基本形式之一。对称,是图案形态左右或上下完全相同的平衡关系,这种关系如同照镜子或水面的倒影。

提问:可以这么对称?

学生:左右、上下等,斜对称等。

均衡:是图案形态左右或上下之间一种视觉上的平衡关系,它既可以使画面丰富,又可以破除对称的单调,而较为活泼。

(2)对比与和谐

图案中的对比因素很多,如色彩对比、形态对比、大小对比、虚实对比、动静对比等等。对比是图案造型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重要的构成形式。

和谐是在对比基础上的统一调和关系,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图案美感的最终要求。

(3)节奏与律动

节奏是指有规律的重复,包括完全重复和渐变重复,它使图案产生秩序美感。

律动是指有规律的运动,如:有规律的重复、渐变重复能使图案呈现出律动的感觉。

小结:注意缠绕画和形式美法则的结合。三、实践与讨论

1. 尝试存疑

以各自喜欢的内容为题材,初步尝试设计一幅装饰图案作品,并思考遇到了哪些问题与困难?

2. 运用“创新法”尝试发现:

(1)与众不同的新意

(2)具有表现力的画面

(3)是否有效运用了形式法则

(4)平淡的画面,可以有哪些突破

3. 讨论释疑,突破难点

从实践中引发讨论:图案设计的重要问题是“统一与变化”。

先尝试掌握“对称”与“对比”的形式。继而通过听音乐的方式,体会节奏的存在,并将这种节奏转化为视觉的形式。如有规律的重复形态、渐变的形态所具有的节奏感,发现节奏与律动美。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需找生活的灵感——路边的马路、生活中的花卉——

四、构思与创作

选择某一内容为题材,运用不同的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意,小组讨论完善构思并动手创作。

教师巡回辅导,可播放有节奏感的背景音乐。(教师先示范,学生再添加结合)

五、展示与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展示,并分析评价。

六、课后拓展

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中寻找装饰图案如何被运用,观察我们身边的物品,并从形式美的角度审视其设计方法。

图案在不同领域中应用,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大到我们生存的空间,图案已经无处不在,图案用它独特的美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有了图案的陪伴,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它表达了人们的审美追求和吉祥的愿望。调查、收集生活中有意义的图案,如:花开富贵、春华秋实、岁寒三友等等。

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知识是本课程的基础内容,在对真实植物和动物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大胆设计,完成一幅有主题的图案作品。通过对图案的认知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关注作业主题的多样性和展示的独特性,并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

相关链接

古蜀国的太阳鸟纹饰

金沙遗址出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文物——太阳神鸟金箔。太阳神鸟呈圆形、极薄、镂空,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是四只逆时针飞行的太阳鸟。四只三脚神鸟,引颈伸腿,在外沿逆向展翅飞翔,似象牙似漩涡,像云朵像光芒,如同一幅剪纸图案般对称和谐。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但设计者却是数千年前的古蜀人。

2005年,“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在规定的尺寸中完成作品,给学生很多的信心,结合缠绕画教学的成果显著,让学生再图案的世界里放松了心情,缓解了压力。最后的环节,可以鼓励学生来进行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构思和情感融合的讲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