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二尖瓣反流讲解
心脏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汇总情况

心脏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少量)严重吗?药物治疗都需要什么药物呢?指导意见:你好,发现心脏二尖瓣三尖瓣反流,心脏三尖瓣轻度返流不一定很严重,有时健康人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具体还要结合症状、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的返流,才能采取合理干预。
毕竟是上了年纪了已经是50岁了不可以再掉以轻心了。
什么烟酒啦就绝对不要了,一定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呀。
还有上了年纪了就多适当休息最起码要劳逸结合呀。
身体保养最重要!问题分析:如果是轻度反流问题不大,是功能性的。
平时注意下预防感冒,劳逸结合即可。
意见建议:如果中到重度反流,心慌,气短症状明显,可以考虑外科换瓣!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最好的。
平时需要加强运动、增强体质。
建议:你好,如果是轻度反流,如果没有胸闷、气短等可以不治疗。
一般是没有危险的。
建议: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
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等。
建议:您好,目前建议结合心内科,遵医嘱治疗,也可以手术治疗,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二尖瓣返流使得左心房负荷和左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
左心室收缩时,血流由左心室注入主动脉和阻力较小的左心房,流入左心房的返流量可达左心室排血量的50%以上。
左心房除接受肺静脉回流的血液外,还接受左心室返流的血液,因此左心房压力的升高可引起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的升高,继而扩张和淤血。
同时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左心室扩大。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房突然增加大量返流的血液,可使左心房和肺静脉压力急剧上升,引起急性肺水肿。
目录1 病理变化2 临床诊断3 诊断治疗病理变化慢性者早期通过代偿,心搏量和射血分数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和压力可不增加,此时可无临床症状;失代偿时,心搏量和射血分数下降,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和压力明显增加,临床上出现肺淤血和体循环灌注低下等左心衰竭的表现。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价值和预后的临床研究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价值和预后的临床研究曾宁;门杰;关颖瑜【摘要】目的探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IMR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球形指数(SI)、下后壁总容积、中间段总容积、基底段总容积、下后壁平均射血分数(EF).结果试验组的LVESV、LVEDV、LVEF、舒张末期SI、下后壁总容积、中间段总容积、基底段总容积、下后壁平均EF分别为(44.12±11.98)ml/m2、(70.37±16.02)ml/m2、(48.89±10.31)%、(1.68±0.16)、(21.28±4.88)ml/m2、(27.58±9.36)ml/m2、(30.09±8.27)ml/m2、(38.86±4.40)%,对照组分别为(12.74±4.33)ml/m2、(33.93±5.23)ml/m2、(62.29±11.46)%、(1.28±0.08)、(8.72±1.63)ml/m2、(12.54±2.51)ml/m2、(15.94±2.05)ml/m2、(66.13±10.47)%;试验组的LVESV、LVEDV、舒张末期SI、下后壁总容积、中间段总容积、基底段总容积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下后壁平均E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IMR可提高其全面性与有效性,应将其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16【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IMR;价值;预后【作者】曾宁;门杰;关颖瑜【作者单位】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功能检查科;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功能检查科;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功能检查科【正文语种】中文IMR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继发疾病, 是由瓣环、乳头肌以及左心室(LV)共同作用所致[1]。
二尖瓣反流预后与管理研究进展

DOI :10.3969/j.issn.1672-9463.2018.05.028二尖瓣反流预后与管理研究进展谢娟 唐惠芳▲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900625)作者单位:421000 湖南衡阳,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讯作者:唐惠芳,E-mail:1132226235@二尖瓣反流(MR )在各类心血管疾病中十分常见,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常伴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静脉高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国一项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研究[1],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分城乡选取≥35岁的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
共纳入28 814人,MR 总体检出率为18.4%,其中男性和女性MR 检出率均为 18.4%。
中重度MR 检出率:35~50 岁年龄组为 0.3%,51~64 岁年龄组为 0.9%,≥65岁年龄组为2.2%。
提示随年龄升高,MR 检出率有升高的趋势。
Mantovani 等[2]发现二尖瓣退行性变所致二尖瓣反流的主要原因是二尖瓣环的钙化。
在美国,老年退行性二尖瓣反流已经成为瓣膜病中最常见的形式,约占人口的2.0%[3]。
这和我国≥65岁年龄组的MR 检出率大致相当(根据西方发达国家以65岁为老年人分界点的定义),提示在21世纪,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退行性二尖瓣反流可能成为我国二尖瓣反流的主要形式,这个假设需要更进一步的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来得以验证。
多项研究表明,二尖瓣反流预后不良[4~6]。
而二尖瓣反流之所以未得到妥善管理的原因在于未能适当考虑原发性二尖瓣反流、继发性二尖瓣反流、瓣膜结构功能紊乱以及左心扩大和失代偿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的进展,总结二尖瓣反流作为一种并发症在各疾病之中的相关预后及其管理。
1 二尖瓣反流定义与影像学评估二尖瓣反流从广义上可分为原发性二尖瓣反流(primary mitral regurgitation,PMR )和继发性二尖瓣反流(secondary mitral regurgilation,SMR )两大类,其中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又叫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lation,FMR )。
二尖瓣反流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大小及功能的影响

M )与左心室大小和功 能 的关 系并分 析其对 患者 预后评 估 的意义 。 【 法 】20 R 方 00年 3月 一20 年 2 06 月共
12 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 ,人院后 5d内行超声 心动 图检查 ,以彩色多普 勒定量测 定其 MR 8例 。根据彩超 结果分 为
M R组 8 例及无 MR组 11 ,分别对两组临床 资料 、超声 心动图指标及预后进行对 比分析 。【 1 0例 结果 】M R组 8 1
例患者 中轻度反流 7 例 ,中、重度反 流 1 例 。MR组左 心室 内径 显著高 于无 MR组 ( 0 1 P<0 0 ) F值 显著 降 .5 ,E
低 ( < .5 。M P 00 ) R组 3 及 1 0d 年死亡率均 显著 高于无 MR组 ( 00 和 P<00 ) 【 P< .5 .1。 结论 】A 患者 M MI R
mi n c e t d r t r s v r l MR a d 1 a s wi mo e ae o e e e MR e n i 1 p t n so d 1 s h s e n 8 a i t fMR r u ,c mp r d wi h o MR r u , e g o p o a e t ten h gop
mt nr ti M ) e c d y h a i r h tns i ue ycr aia tn ( M )【 tos iar un ao r e i tn( R dt t or o a y n aetwt a t m oa i f co A I Me d】 l ee b e c d n p ip i h c c d n ri l h
p gos fh tns i e m a dwt t aet wt u M . 【 e l】T e e e wt r ns e a et wt MRw rc pr i e tns i ot R R s t hr w r 7 c s i o io t p i h eo e hh pi h us e e0 a h s
原发性二尖瓣反流外科术后的左室功能障碍

原发性二尖瓣反流外科术后的左室功能障碍温美琴【摘要】早期有效的手术干预是原发性二尖瓣反流的主要治疗方式,即便较早期对患者进行手术干预纠正反流后仍可出现左室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50%).其发生率在术后早期为18.4%~38.3%,而经过1~3年随访后则将降至10%~12%.然而,术后早期左室功能障碍的出现与患者远期生存率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表明术后左室功能障碍的预测因素主要包括:(1)二尖瓣反流程度;(2)容量负荷增加所致的左室增大;(3)反映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的指标:包括应变、Tei指数、左室射血指数、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等新技术指标,及传统的左室射血分数、收缩功能储备等;(4)心房颤动及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5)手术方式.其中,左室大小,尤其是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已被证实与术后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已被指南纳入成为手术干预时机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认为在二尖瓣反流中,左室射血分数高估了真实的左室收缩功能,然而应变、Tei指数、左室射血指数、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左室收缩功能储备等指标的应用则可揭示早期或隐匿的左室功能障碍.因此,在为此类患者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时,可应用上述技术指标准确评估左室功能,并综合考虑反流程度、左室大小、有无心房颤动及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后做出判断.%Early and effective surgical intervention is a major treatment for primary mitral regurgitation,however,even when the surgery is performed before developed class Ⅰ or Ⅱ indication for surgery,postoperativ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LVD,LVEF<50%) could be occurred.The early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s 18.4%~38.3%,and after 1 ~3 years follow-up,it decreased to 10%~12%.However,the early postoperativ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s quite important as it isassociated with long -term survival.The predictors of postoperativ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re included:(1)the regurgitant severity of mitral valve;(2)the size of left ventricular and atrium;(3)th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function of left ventricular,including some novel technique or index,such as speckle-tracking strain analysis,Tei index,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index(LVEI),and early diastolic mitral annular velocity(e'),also the traditional index,LVEF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contractile reserve included;(4)some complications,such as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5)surgical procedures.Among them,as the predictor of LVD,the size of left ventricular,especially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is widely accepted,and it had been selected as surgery indication by guidelines.However,in recent years,it is thought that LVEF overestimates the real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n mitral regurgitation.So,when we want to choose the optimal operation timing,the novel technique and index such as strain,Tei index,LVEI and E',LV size,the severity of regurgitant,the complications should be take into consideration.【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6页(P359-364)【关键词】原发性二尖瓣反流;二尖瓣成形术;术后左室功能障碍;发生率;预测因素【作者】温美琴【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R654.2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1],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MR是由二尖瓣复合体病变所导致,病因包括二尖瓣脱垂(瓣膜退行性变、黏液样变性)、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

2 结 果
本 组旁 路 移植 血 管 (2.5+1.0)根 .心 脏 阻断 时 间 分 别 为 (65_ +10)min;体 外 循 环 时 间为 (121+30)min。 早 期 死 亡 3例 ,病 死 率 为 5.08%(3/59),分 别 死 于 低 心 排 血 量 综合 征 、心 律 失 常及 多器 官 功 能 衰竭 。 并 发 严 重 心 律 失 常 3例 ,其 中 1例 因心 室 颤 动死 亡 ;并 发低 心排 血 量 综 合 征 3例 ,均 使 用 主 动 脉 内 球 囊 反 搏 ,1例 由于 低 心 排 血 量 综 合 征 死 亡 ;并 发 急性肾功能衰竭 2例 ,均行持续床旁血液透析 ,其 中 1例最 终 由于 多器 官 功能 衰 竭死 亡 ;合并 肺 功 能 不 全 2例 :合 并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1例 。脑 栓 塞 1例 。住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3~18 d,中位 时 间 5 d;住 院 (21±5)d。56例 出院 ,其 中 50例 随访 3~72个月 , 中 位 时 间 38个 月 .1例 因肺 癌 于 出 院 后 20个 月 死亡 :1例心力衰竭者 出院后 32个月死亡 ;1例于 61个月死 亡 ,原 因未 明。换瓣 患者超 声心动 图复 查 均 未 发 现 反 流 ,二 尖 瓣 成 形 术 患 者 12个 月 后 复 查 超 声 心 动 图有 3例 中度 反 流 ,1例 重 度 反 流 ,余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二尖瓣瓣膜成形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概述:
Carpentier根据二尖瓣的病 理损害,将二尖瓣病变为3 个类型,并以此作为二尖瓣 综合成形术的依据(表 6.39.1-1)。
手术资料: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适应证: 二尖瓣成形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适应证:
1.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可长期无症 状,一旦出现低心排出量的症状,表示左 心室收缩功能失代偿,都应尽早手术。对 无症状而有严重关闭不全或左心室功能开 始减退的病人也应及时手术,否则,在左 心室长期承受容量负荷过度导致永久性的 心肌功能障碍后再手术,不但手术病死率 增高,而且临床结果也差。
手术资料: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手术步骤:
~6针,后叶侧8~10针。成形环有缺口或 较平直的一侧对向前叶。在前叶侧,缝线 穿过成形环的间距和穿过二 尖瓣环的间距大致相等;而在后叶侧,缝 线穿过成形环的间距比穿过二尖瓣环的间 距要窄。这样在收紧缝线后,在前叶侧不 缩环,前叶平整展开,而在后叶侧,达到 了缩小瓣环的目的。检查成形环与二
适应证:
3.超声心动图检查 术前做多普勒超声心 动图检查对选择成形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若发现瓣环明显扩大,瓣叶活动良好;瓣 叶脱垂,局限性腱索断裂;或二尖瓣关闭 不全伴狭窄,但瓣膜整体活动尚好,前叶 均匀一致,柔顺性良好,均提示能做成形 术的机会较大。
手术资料: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适应证: 4.术中探查二尖瓣装置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这是在成形与换瓣之间做出选择的最重要 依据。以下病变是成形术的适应证:
手术资料: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手术步骤: 1.二尖瓣瓣环成形术
手术资料:二尖瓣瓣膜成形术
手术步骤:
可分为加用成形环的成形术和用缝线缩环 术两类。主要原理是缩小扩张的后叶瓣环 使后叶向前叶方向靠拢,增加前、后叶的 对合,矫正关闭不全。使用人造成形环有 两种情况:单用人造成形环矫正因瓣环扩 大所致的关闭不全,或结合对瓣叶、腱索 等成形时使用人造成形环做缩环术。
心脏瓣膜病超声诊断

二尖瓣脱垂通常指心室收缩期二尖瓣的一个 或两个瓣叶脱向左心房,超过二尖瓣环水平, 伴有或不伴有二尖瓣反流。
超声诊断要点
1.M型:二尖瓣波群可见收缩期中、晚期或全 收缩期CD段后移,呈“吊床样”。 2.二维超声: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和/或后叶瓣 体部向左心房方向弯曲突出,超越瓣环水平, 膨入左房。 3.收缩期左房内可见源于二尖瓣口花彩反流束。 前叶脱垂时,反流束沿后叶瓣体及左房后壁走行; 后叶脱垂时,反流束沿前叶瓣体及左房顶部走行; 两叶脱垂时,反流束为中心性,朝向左房中央。
肺动脉压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右心衰竭
右室肥厚
右室扩张
三尖瓣关闭不全
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s
临床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瓣口狭窄的程 度。静息时可无症状出现。
当瓣口面积小于1.5cm2时,左房排血严重 受阻,肺部慢性淤血,肺顺应性减低,临床 可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血、发绀 、甚至端坐呼吸或急性肺水肿。
左房、左室内可显示断裂腱索随二尖瓣叶 活动。
二尖瓣裂
Cleft mitral valve, CMV
二尖瓣裂通常伴有二尖瓣反流,但作为 孤立性二尖瓣裂可见于无症状个体。
二尖瓣裂多发生于前叶,少数见于后叶。
超声心动图要点
二尖瓣裂在舒张期看似三个瓣叶,一般裂 缺将前瓣分成两个部分,瓣叶部分回声失落, 瓣叶回声增强。
二尖瓣腱索断裂
Raptured CT of Mitral valve
原因为外伤性、自发性或继发性。
如继发于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风 湿性心脏炎、结缔组织病和梗阻性肥厚型心 肌病等。
超声诊断要点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腱索断裂处的瓣叶因 失去腱索的牵拉作用,于收缩期向左房翻转, 舒张期随血流又返回左室心腔,随心室舒缩 而呈连枷样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