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案例批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主义批评案例分析

结构主义从广义上来说可以看作是20世纪发生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种社会思潮,其兴起于五六十年代的法国,之后迅速蔓延到欧美各国,成为一种世

界性的社会思潮。从狭义上来讲,结构主义一般指现代语言学、人类学和文学

批评中的一种方法。结构主义造就了许多结构主义文论家,在60年代,法国结

构主义涌现了前后“四子”作为突出代表。“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科、阿尔都塞和拉康;“后四子”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勃瑞蒙。前后

四子共8人,其中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人称为结构主义的“五巨头”。结构主

义文论的特征包括:注重采用语言学理论和术语方法,强调二元对立;强调整

体观,重视部分之间的关系;注重探讨文学的深层结构;把叙事作品作为主要

研究对象。此篇批评案例主要介绍了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尔特,格雷马斯三个结构主义文论家的批评观点和分析方法。

列维-斯特劳斯是结构主义的领袖人物,他致力于用语言学的方法、概念和术语来分析非语言学的材料,人类亲属关系、古代神话和原始人类思维本质是

其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其中古代神话研究占中心位置。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和人类的语言活动一样,都有一个人类永恒的普遍结构,这使得尽管神话表

面上看起来有很大的随意性,既不连贯,也没有逻辑,但从各地搜集来神话却

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为了证明这一普遍结构的存在,列维-斯特劳斯首先分离出神话的基本成分——神话素,然后按照二元对立的方式排列出神话素的组合方式,进而显示出神话的深层结构,并由此揭示出神话的本质特征及意义。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的分析体现了结构主义方法以二元对立关系来运作的特点,这

对此后的结构主义文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他对神话的研究所表现出的和

谐一致性,却是他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特殊性的分析所产生的结果,他分析神

话时将重点集中于神话故事的纯粹的框架,但却忽视具体的情节。

罗兰·巴尔特是法国最重要的文论家和批评家之一,也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的关键人物之一。《写作的零度》是其成名作,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

写作时“零度”的介入的观点。他所说的“零度”写作也就是零度风格,体现为

对作者主体性的遮蔽,即以一种超越个人的结构来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状况。当然巴尔特并不否认某个作家确实以零度介入写作,但他的写作在整个写作系统中

被整合,实际上也就是非零度化了。巴尔特的此种观点正吻合了结构主义者倡导的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的认识以及系统高于个别元素并决定其意义的主张。巴尔特还认为文学符号系统包含着两个相关层次,第一个层是表层的语言系统,也称外延系统,第二层是深层的语言系统,又称内涵系统。他的这一观点最终

形成了结构主义关于文学作品都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结构系统的划分,也为结

构主义叙事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其另一部力作《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巴尔特借助语言学中演绎方法,把叙事作品划分为“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三个描述层次,“功能”层是叙事最基本的层次,它可

以是单词、句子,也可以是句群,甚至是整个作品。“行动”层又称人物层,

它主要处理人物关系的结构,巴尔特认为人物仅是行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有生命

的人,人物的描述和分类的依据是他们做什么而不是他们是什么。“叙述”层

是叙事文学中的最高层次,在叙述层中叙述符号把功能层和行动层结合在一起,使叙事作品自身成为一个交流体系。此外,巴尔特认为文本可以划分为“读者的”文本和“作者的”文本,这两种不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本,同时还引发

了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读者的”文本多是一些封闭性的且清楚明了易读懂

的文本,阅读时读者多是被动的接受,“作者的”文本,多是一些带有空缺的

开放性文本,它要求读者积极介入到文本中,建构文本的意义,对文本进行再

创作。由此可以看出,巴尔特开始在文学研究领域中引入读者的研究,也标志

着巴尔特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

罗兰·巴尔特对结构主义有许多独到且具开创性的见解,他的理论和实践

为结构主义叙事学和文学符号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其理论仍然存在一定的局

限性。比如,他认为人物仅是行动的参与者,只注重人物的“功能性”,而完

全否定人物的“心理性”,这种“功能性”的人物观和19世纪以来的传统小说的批评家所持的“心理性”人物观截然对立。客观来说,两种人物观都各自有

其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分析对象只是文学作品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而且在面对自己的分析对象时把自己的分析重点集中在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

方面。

格雷马斯是法国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他对叙事模式的研究深受俄国

文论家普洛普的影响,受普洛普对民间故事研究的启发,他认为文学叙述与语

言学的句子一样,可以加以语法分析,一个叙事文本可以看做是一个被扩展的

句子,虽然叙事作品千差万别,但就结构而言,它们有着共同性,或者说共同

的“语法”。他在《结构主义语义学》中提出了三对两两对立的六个行动位的

模型,分别为主体和客体,发者和受者,对手和帮手。此外,他又在总结了普

洛普为俄国民间故事总结出的31种“功能”的基础上,把行动模态划分为四个,包括:产生欲望、具备能力、实现目标和得到奖赏。许多语言学家运用格雷马

斯的理论成功地分析了许多文学作品,由此可见,通过格雷马斯的归纳,叙事

作品的故事确实如语言具有语法结构一样,可以成为进行语义分析的对象。但是,格雷马斯的归纳过于抽象和简单,从而偏离了文学的复杂和具体。

由以上三位结构主义文论家的主张和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出结构主义的

分析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是因人而异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

批评的内在性、抽象性。结构主义反对传统的传记批评、社会批评和心理批评

极为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意识、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方面等外部因素的

研究的批评方法,也反对欧美新批评在剥离作品所有外部因素后仅局限于单个

作品文本的细读的批评方法。结构主义认为作品的意义寓于作品本身,作品的

意义是由作品的内在结构决定的,结构主义批评注重对文学自身内部规律的研究,通过具体个别文学现象深入把握文学内在的普遍本质,为文学批评提供了

一个透过个别的文学现象深入把握文学现象进行整体透视的框架。不可否认,

文学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且与人和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实际上结构主

义文论家也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是他们认为这种联系是整体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必须首先对文学这个整体作出说明。正如音乐和美术都源于生活,但它们却有

着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美学机制,人们对其进行理论研究时一般都将其视为独立

的研究对象。因此,文学研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与生活联系的阐释和考证上,

而是要将文学视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本质和规律进行研究,以此挖掘文学特有的艺术规律和美学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主义批评澄

清了传统批评在理论上的混乱,确立了现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框架,

这在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