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精讲

有机化学精讲
有机化学精讲

有机化学精讲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一.有机物系统命名法

根据IUPAC命名法及1980年中国化学学会命名原则,按各类化合物分述如下

1.带支链烷烃

主链选碳链最长带支链最多者

编号按最低系列规则从*侧链最近端编号,如两端号码相同时,则依次比较下一取代基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定为最低系统(不管取代基性质如何)例如,

命名为2,3,5-三甲基己烷,不叫2,4,5-三甲基己烷,因2,3,5与2,4,5对比是最低系列

取代基次序IUPAC规定依英文名第一字母次序排列我国规定采用立体化学中次序规则:优先基团放在后面,如第一原子相同则比较下一原子例如,

称2-甲基-3-乙基戊烷,因CH2CH3>CH3,故将CH3放在前面

2.单官能团化合物

主链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带侧链最多者,称为某烯(或炔醇醛酮酸酯)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醚则以烃为母体,以卤素硝基烃氧基为取代基,并标明取代基位置

编号从*近官能团(或上述取代基)端开始,按次序规则优先基团列在后面例如,

3.多官能团化合物

(1)脂肪族

选含官能团最多(尽量包括重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官能团词尾取法习惯上按下列次序,

OH>NH2(=NH)>CC>C=C

如烯炔处在相同位次时则给双键以最低编号例如,

(2)脂环族芳香族

如侧链简单,选环作母体;如取代基复杂,取碳链作主链例如:

(3)杂环

从杂原子开始编号,有多种杂原子时,按OSNP顺序编号例如:

4.顺反异构体

(1)顺反命名法

环状化合物用顺反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原子或基因处于同侧称为顺式,处于异侧称为反式例如,

(2)Z,E命名法

化合物中含有双键时用ZE表示按次序规则比较双键原子所连基团大小,较大基团处于同侧称为Z,处于异侧称为E

次序规则是:

()原子序数大的优先,如I>Br>Cl>S>P>F>O>N>C>H,未共享电子对:为最小;

()同位素质量高的优先,如D>H;

()二个基团中第一个原子相同时,依次比较第二第三个原子;

()重键

分别可看作

()Z优先于 E,R优先于S

例如

(E)-苯甲醛肟

5.旋光异构体

(1)D,L构型

主要应用于糖类及有关化合物,以甘油醛为标准,规定右旋构型为D,左旋构型为L凡分子中离羰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与D-(+)-甘油醛相同的糖称D型;反之属L型例如,

氨基酸习惯上也用DL标记除甘氨酸无旋光性外,-氨基酸碳原子的构型都是L型

其余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转变的方法,与标准物质相联系确定例如:

(2)R,S构型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Cabcd命名时,先将手性碳原子上所连四个原子或基团按次序规则由大到小排列(比如a >b>c>d),然后将最小的d放在远离观察者方向,其余三个基团指向观察者,则abc顺时针为R,逆时针为S;如d指向观察者,则顺时针为S,逆时针为R在实际使用中,最常用的表示式是Fischer投影式,例如:

称为(R)-2-氯丁烷因为Cl>C2H5>CH3>H,最小基团H在C原子上下(表示向后),处于远离观察者的方向,故命名法规定ClC2H5CH3顺时针为R又如,

命名为(2R3R)-(+)- 酒石酸,因为

C2的H在C原子左右(表示向前),处于指向观察者的方向,故按命名法规定,虽然

逆时针,C2为RC3与C2亦类似

二.异构现象和立体化学

具有相同分子式而有不同的分子结构性质相异的化合物叫做同分异构体

1.构造异构

分子式相同而构造式不同,即分子中原子互相连接的方式和次序不同,称构造异构有碳架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互变异构

例1C4H10的烃中没有CH2,这个化合物的构造式如何

解:C4H10有二个碳架异构体:

B.CH3CH2CH2CH3,故答案为A

例2某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8,某一溴代化合物有2种,其二溴代化合物有几种

解:此化合物为萘其一溴代物有两种位置异体

;其二溴代物有

10种位置异构体

例3丁醇的同分异构体是哪一个

A.2-丁酮 B.乙酸乙酯C.丁酸D.乙醚

解:丁醇CH3CH2CH2CH2OH和乙醚CH3CH2OCH2CH3分子式相同,均为C4H10O,但官能团不同,为官能团异构,故答案为D

例4写出乙酰乙酸乙酯()硝基甲烷()的互变异构体

解:

-酮酯类以及脂肪硝基化合物在酸或碱催化作用下,有酮式和烯醇式异构体同时存在,并迅速互变,构成动态平衡体系,称互变异构体它们在化学上可以区分,并能各自分离成纯物质,其差异在于电子分布和某一相对流动原子或基团位置不同(大多数情况下是H)能使烯醇式稳定的因素有:(1)能使双键稳定的因素,如 C=O或Ph能与C=C双键共轭;(2)分子内氢键的形成

2.立体异构

构造式相同但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不同(即构型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叫立体异构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1)顺反异构

分子中存在双键或环等限制旋转的因素,使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位置不同,产生顺反异构现象双键可以是C=CC=NN=N双键产生顺反异构体的条件是双键两端每个原子所连二基团或原子不同

例1下列物质哪一个可能以顺反异构体形式存在

A.C2H3Cl; B.C2H4Br2;

C.C2H2Cl2; D.C6H4C12

解:C因为A.CH2=CHCl有一个C原子上所连二个原子相同,B.均为键可自由旋转,D.取代苯只有位置异构,所以均不能产生顺反异构体而C.有两种位置异构体,其中CH2=CCl2的C原子上所连二个基团相同,无顺反异构体;而CHCl=CHCl每个C原子上所连二个基团均不相同,故有顺反异构体

(2)对映异构(旋光异构)

对映异构仅存在于具有手性的分子中,一个分子与其镜像不能重合叫手性分子Van't Hoff总结了很多系列观察结果,提出判断分子是否具有手性的结论如下:

通式CH3X,CH2X2或CH2XY只有一种化合物,为非手性分子

通式CHXYZ(HXYZ均不相同)有二个对映异构体,为手性分子即当一个C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基团时,该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当一个分子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时该分子为手性分子;含有多于一个手性碳原子时该分子不一定产生对映异构体;当一个分子有对映异构体时,不一定必须含有手性碳原子

推而广之,任何四面体原子连有四个不同基团时称为手性原子或手性中心如果连结在四面体中心原子上的基团有

二个或二个以上相同,分子与镜像能重合,则该分子没有手性

判定分子手性最直观的方法是构成分子及其镜像的模型,试验它们能否重合,但这是费时而麻烦的另一种有助我们判别手性分子的方法是寻找分子中有否对称因素,具有对称面m对称中心i或交替对称轴S的分子无手性具有对称轴的分子不一定没有手性对一般有机化合物有无m,i就可判别有无手性

例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可能有对映异构体

A.(CH3)2CHCOOH B.CH3CHClCOOEt

解:检查每个碳原子,发现B中C2上所连四个基因不同,故为手性分子,存在对映异构体

例3在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能拆分出对映异构体

解:ACD均有对称面,B无对称面和对称中心,故为手性分子,有对映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度折光率)红外光谱,与一般试剂的反应速率都是相同的,其不同点只表现在与其它手性物质作用时,如在手性溶剂中溶解度不同,与手性试剂作用的反应速率不同如 D-(+)-葡萄糖在动物代谢中有营养价值,而D-(-)-葡萄糖没有左旋氯霉素有抗菌作用,而其对映体无疗效

对映异构体最易观察到的性质不同是旋光性用旋光仪测出的使偏

,其中是观察到的旋光度,t是测定时温度,是所用波长,钠光时标记为D;c是溶液浓度g/ml,L是管长度dm;当不用水作溶剂时应注明溶剂的名称和浓度例如,右旋酒石酸在乙醇中浓度为5%时,其比

例4在25ml溶量瓶中将某化合物溶于乙醇中,所配制溶液在10cm长的旋光管中,于25时测得其旋光度为°,求该化合物的比旋光度

(3)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有一对对映体,其等量对映体的混合物称外消旋体,旋光性互相抵消,为0但物理性质与原对映体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生理作用仍发挥各自的相应效能如乳酸的左旋体右旋体外消旋体性质见表4.1

含二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分子,除有一对对映体和外消旋体外,还有内消旋体其分子内有一对称面可使分子两半

部互为物体和镜像,从

消旋体与外消旋体不同,是纯物质例如,酒石酸除外消旋体外,还有内消旋体

后一种与前二种化合物称为非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别

当分子中有n个不同的手性碳原子时,可以有2n个对映异构体如分子中含有相同的手性碳原子时,其对映异构体数目将小于2n

例5(R)-2-氯丁烷与(S)-2-氯丁烷D-赤藓糖与D-苏阿糖和内消旋酒石酸与外消旋酒石酸三组物质的下列性质是否相同A.熔点;B.沸点;C.在水中溶解度;D.比旋光度

解:第一组物质二者为对映异构体,ABC相同,D数值相同方向相反;

第二组物质二者为非对映异构体,ABCD均不相同;

第三组物质二者为非对映异构体,后者是混合物,ABC不相同,D相同均为0

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比较复杂,往往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同时存在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称为构型异构,不能通过键的旋转互交,必须断键才能互变

例如,三元环有二个手性碳原子,应当有2n=4个立体异构体

如A=B,则顺式异构体有对称面,形成内消旋体

例6写出1,2-环丙烷二甲酸的构型异构体:

解:

3.构象异构

由于原子或基团绕键轴旋转,分子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布形象,称为构象异构表达方式有三种,以乙烷为例说明之

乙烷重叠式与交*式能量差最大为mol,故室温下不能分离出来

乙烷中每个甲基上有一个H被CH3取代,可得正丁烷由于二个CH3相对位置不同,正丁烷有4种典型构象:全重叠式邻位交*式部分重叠式对位交*式全重叠式二个CH3相距最近,能量最高;对位交*式相距最远,能量最低,两者能量差达~/mol

例7用Newman投影式表示1,1,2-三氯乙烷的交*构象,并指出它们间的能量关系,哪个能量高

解:

AC能量相等,C2上之Cl与C1上之一个Cl均处于邻位交*,另一个Cl对位交*;

B.能量最高,C2上之Cl与C1上之二个Cl均处于邻位交*

环己烷的二个典型的构象为椅式和船式:

椅式构象中相邻碳原子的键处于交*式,能量较低船式构象中2,3和5,6处于重叠式,1,4船头船尾距离较椅式近,张力也较大,能量较高环己烷的船式构象与椅式构象能量差约为mol

环上有取代基存在时,大基团处于e键,能量较低

环己烷可以通过CC键的转动,从一种椅式构象转到另一种椅式构象此时原来的a键变e键,e键变a键,叫做转环作用,室温时每秒可转环达104~105次

例8下列构象中哪一个最稳定

解:椅式构象与船式比较,椅式稳定,甲基在a键与在e键比较,在e键的能量低,故C最稳定

例9化合物()和()的最稳定构象分别为何

解:()的最稳定构象为由于乙基大于甲基,若先将乙基置于e键,甲基与之成反式,也应处于e键,故此构象最稳定如转环成另一种构象,二个取代基均处于a键,不稳定

()大基团叔丁基应处于e键,相邻甲基顺式应处于a键,故最稳定,转环后大基团处于a键,不稳定

三.结构特征与重要特性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主要是碳原子以共价键方式与氢和其它元素结合

1.键与键

表键键特征比较

(1)键能

表4.3各类键的键能

(2)键长

表4.4各类键的键长

例1比较CH3-CH3(I);CH3-CH=CH2();CH3-CCH(); CH2=CH-CCH()各化合物中C-C单键的键长

解:因各化合物中 CC单键的键长分别是:()153pm()151pm()145. 6pm(),故()>()>()>()这是因为各化合物的杂化轨道分别是:()sp3sp3,()sp3sp2,()sp3sp,()sp2sp,s成分越大,电子云越*近核,键长越短

例2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原子的杂化轨道:

解:各个杂化轨道分别是:()sp3sp2sp;()sp2;()sp3;()sp;()sp2,sp2;()sp3

(3)键角

表各类键的键角

(4)键的极性

用偶极矩衡量键的偶极矩如CH为,CO为分子的偶极矩是分子内各键的偶极矩的矢量和如甲烷偶极矩为0,是非极性分子;氯甲烷为,是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对其熔点沸点溶解度等都有影响键的极性对化学反应有决定性的作用例3指出CH4CH3ClCH2Cl2CH2Cl3和CCl4五种分子的极性和非极性

解:极性分子有:CH3ClCH2Cl2CHCl3;非极性分子有:CH4CCl4

3.电子效应

(1)诱导效应

某一原子或基团的极性引起电子偏移可沿着键向某一方向传递,称为诱导效应诱导效应在传递过程中迅速减弱,一般三个原子以后已很微小,可忽略不计

诱导效应的正负以H为标准,如吸电子能力较H强,叫吸电子基,用I表示如吸电子能力比H弱,称给电子基,用+I表示其大小可通过取代乙酸的酸性变化来衡量各基因吸(给)电子次序如下:

F,Cl,Br,I,OCH3,OH,C6H5,CH=CH2,

H,CH3,C2H5,CH(CH3)2,C(CH3)3

等;带负电荷的基团具有高度给电子性,如O-S-等价键不饱和度愈大,吸电子性愈强,如

CCR>CR=CR2>CR2CR3,=O>OR,N>=NR>NR2

电子诱导效应(I)大小顺序如何

例5比较ClCH2COOH()CH3COOH()CH3CH2COOH()三种化合物的酸性

解:吸电子能力Cl>H>CH3;取代基吸电子能力大,使酸根负离子稳定,酸性大;故酸性次序为()>()>()

(2)共轭效应

在共轭体系中由于电子离域,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体系内能降低,因而更加稳定,这种效应叫共轭效应其特点是:

共平面性共轭体系中各键必须能在同一平面上,参与共轭的p轨道才能互相平行交叠;

键长平均化共轭链愈长,单键双键的键长愈接近苯环中键长完全相等;

能量降低降低的能量叫共轭能,如丁二烯为mol;苯为 151kJ/mol;萘为 255kJ/mol;

折射率较高紫外吸收max变长;

通过共轭链传递电子云正负极性交替分布,很少减弱

共轭体系有以下两种类型:

p共轭有三种:

答:A

(3),p超共轭C(CH3)3在苯环上的定位效应及致活效应均小于CH3,是由于CH3与苯环有3个超共轭效应p 超共轭可用来解释游离基及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次序例如,

4.芳香性

(1)苯的稳定性

表4.6列举了化合物的氢化热,从中发现苯的氢化热比环己二烯还少mol,显示出苯的特殊的稳定性,原因是苯分子具有芳香性

芳香性的主要特征如下:

体系共平面;

单键双键键长趋向平均化;

不易起加成反应而易起亲电取代反应;

芳香化合物的稳定性可用共轭能衡量,共轭能等于分子的

实际能量减去相应的单键和双键定域体系的键能DRE=ExE定域;

核磁共振谱可以揭示离域电子体系在磁场中的反映,芳香体系呈现抗磁环流,使芳环上环外氢移向低磁场环内氢移向高磁场

(2)休克尔(Hückel)规则

平面单环的共轭体系有(4n+2)个电子具有芳香性,被电子离域稳定化;而有4n个电子的体系却因电子离域而更

不稳定,称具有反芳香性

在轮烯中符合(4n+2)规则的10-轮烯由于张力太大,分子不能保持在一个平面里,无芳香性环辛四烯成盆形不在一平面内,也为非芳香性-轮烯均有芳香性30-轮烯以上无芳香性

环状正离子和负离子符合(4n+2)规则的体系,也具有芳香性如环丙烯正离子环戊二烯负离子环庚三烯正离子等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蓝烃,它由七元环和五元环骈合而成,具有芳香性;它的偶极矩约为,表明它具有离子结构,一个是环庚三烯正离子,一个是环戊二烯负离子

符合Hückel规则的杂环化合物也具有芳香性如

吡啶杂原子N上有一个电子参与共轭,构成6电子体系其余化合物中的杂原子NOS上有二个电子参与共轭,构成6电子体系

具有反芳香性的体系如环丁二烯162024-轮烯和去氢轮烯均已发现环丙烯负离子环戊二烯正离子环庚三烯负离子也表现为反芳香性

例1指出下列化合物是芳香性A非芳香性B或反芳香性C

解: C; B; A; A;()由于氧电负性较大,使碳基碳带正电荷,类似于环庚三烯正离子,应为A

例2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具有芳香性

解:答案为B因为A.8个电子,C.8个电子,D.7个电子均无芳香性;B.相当于环辛四烯在氟磺酸中质子化,即

NMR谱表明亚甲基二个质子的信号分别为和,表明一质子在抗磁环流中,环上电子构成同芳香性体系

例3化合物的芳香性大小次序由大到小是:

A.>>> B.>>>

C.>>> D.>>>

解:答案为B.

5.酸碱性

按照经典概念酸是质子给与体,碱是质子受体Lewis使之普遍化,定义接受电子对的物质是酸,提供电子对的物质是碱

(1)酸性

影响化合物HA酸性的因素为:

HA键的强度;

A的电负性;

与HA比较使A-稳定的各项因素,如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芳香性等;其余为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溶剂等等其中,影响最重要

例1比较乙酸CH3COOH()苯酚()与甲醇CH3OH的酸性

解:()与甲醇比较由于共轭效应,比CH3O-稳定,故酸性CH3COOH>CH3OH;

()与甲醇比较,中的O-与苯环共轭,比CH3O-稳定,故酸性>CH3OH

例2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酸性最强

A.C2H5OH B.C2H5SH

C. D.

解:SH键的离解能比OH键小,硫醇硫酚的酸性比醇和酚强,而与C2H5SH比较,中S-与苯环共轭,比CH3S-稳定,故硫酚酸性最强,答案为D

例3环庚三烯()环戊二烯()和2,4-己二烯()的酸性大小次序如何

A.>> B.>>

C.>> D.>>

解:()反芳香性,不稳定;

()芳香性,稳定;

()CH3CH=CHCH=CHCH3

-CH2CH=CHCH=CHCH3+H+,共轭体系,比较稳定

故酸性大小次序为>>,故选D

中标记氢的酸性来说,哪一种排列顺序是正确的

A.>>> B.>>>

C.>>> D.>>>

解:()CH4CH3-+H+,不稳定;

()有一个吸电子基,比稳定;

(),共轭体系最稳定

(),二个吸电子基使

C负离子比()稳定

故酸性次序为>>>,答案为C

例5指出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大者:

解:答案为A化合物其共轭碱的碱性越弱,其本身的酸性越强

(2)碱性

衡量一个碱B的强度,可用共轭酸BH+来比较,如果共轭酸BH+的酸性愈强,则B的碱性愈弱

例6下列负离子哪一个碱性最强

解:相应共轭酸为RHNH3RSHROHHOH,显然,RH酸性最弱,故A.R-碱性最强

例7比较水中CH3NH2(CH3)2NH(CH3)3NNH3的碱性

解:从给电子诱导效应来看,碱性顺序应为叔胺>仲胺>伯胺>NH3但实测结果是:(CH3)2NH>CH3NH2(CH3)3N>NH3其解释是由于氢键的存在增加了共轭酸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碱性故

而在氯仿中测得的三种丁胺的碱性次序则为:

(C4H9)3N>(C4H9)2NH>C4H9NH2

因氯仿中无氢键作用,故其次序与推测一致而在水溶液中仍为:仲>伯>叔

分子中吸电子基团减弱碱性如(CF3)3N没有碱性,碱性很弱,邻苯二甲酰亚胺由于二个吸电子基团加上离域,使得N上的H带有酸性,以致能与碱金属成盐:

共轭效应也能增加碱性,比如胍的共轭酸由于离域得到高度稳定:

故胍是强碱

6.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影响

(1)分子间的作用力

偶极偶极作用在极性分子之间,一分子偶极正端与另一分子偶极负端相互吸引,分子偶极矩越大,吸引力愈强色散力非极性分子的偶极矩为0,但分子运动过程中产生瞬时偶极矩,其相互作用称色散力,只有分子比较接近时才存在,其大小与分子的极化率和分子接触表面大小有关,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中都存在

氢键氢原子与FON相连时,由于这些原子吸电子能力很强,使H带正电性,可与另一FON原子的未共享电子对产生静电吸引作用,形成氢键分子通过氢键结合形成缔合体能形成氢键的主要有 FON三种原子,SCl不易形成氢键,即使形成也不稳定

(2)对沸点熔点的影响

非离子型化合物的沸点,与分子量的大小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引力氢键等有关分子极性愈大,分子愈大,分子间接触面积大,偶极间作用大,色散力也大,故沸点升高;断裂氢键需要能量,存在氢键使化合物沸点明显增高熔点不仅与上述因素有关,还与分子在晶格中排列情况有关分子对称性高,排列比较整齐的熔点较高

例1比较新戊烷()和正戊烷()的沸点和熔点

解:

结构式()()CH3CH2CH2CH2CH3

熔点()-17 ()-130

沸点9

新戊烷熔点比正戊烷高而沸点比正戊烷低,是由于新戊烷对称性比较高,而正戊烷分子间接触面较大

例2比较顺-1,2-二氯乙烯()和反-1,2-二氯乙烯()的沸点

解:()>(),因为顺式偶极矩较大

例3羧酸酯化生成酯的沸点,一般比原来的羧酸低(是非题)

解:(+),因为羧酸通过氢键缔合,而酯没有氢键

(3)对溶解度的影响

溶剂有以下三类:

质子溶剂如水醇胺氨酸等,分子内有活泼氢;

偶极非质子溶剂如丙酮乙腈(CH3C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CH3)2SO)六甲基磷酰胺([(CH3)2N]3PO)等,分子内有极性基团而没有质子;

非极性溶剂如烃类苯类醚类与卤代烷等

经验规律为相似相溶原则:极性大的分子与极性大的分子相溶,反之亦然存在氢键的化合物易溶于质子溶剂中,故甲烷与烃类苯类醚类等可以互溶,水与甲醇可以互溶醇分子增大时,与水分子中相似部分逐渐减少,在水中溶解度也减小

偶极溶剂对有机试剂或无机试剂溶解度均很大,且其偶极正端藏于分子内部,负端露于分子外部,例如可与正离子发生溶剂化作用,使负离子裸露出来,有利于亲核取代反应有些很难在一般溶剂中进行的SN2反应在偶极溶剂中得到极大的加速

例4下列各化合物哪一个与水不混溶

A. B.CH3COCH3 C.

D.CH3COOC2H5

解:ABC均能与水生成氢键缔合,能与水混溶,而D酯不能生成氢键,与水不混溶

例5下列各化合物哪一个在水中溶解度最大

A.1,4-丁二醇 B.乙醚 C.正戊烷 D.正丁醇

解:A.中有二个羟基,能与水形成氢键,故溶解度最大

四.有机反应历程

1.有机反应类型

(1)加成反应亲电加成 C=C,CC;亲核加成 C=O, CC,CN;带有吸电子基团的加成C=C,如C=C-C=O,C=C-CN;自由基加成C=C

(2)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有三种:亲电取代,重要的是芳环上H 被取代;亲核取代,经常是非H原子被取代;自由基取代,重要的是取代

(3)消除反应主要是1,2-消除生成烯,也有1,1-消除生成碳烯

(4)重排反应常见的是碳正离子重排或其它缺电子的中间体重排

(5)周环反应包括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及迁移反应

2.反应活性中间体

主要活性中间体有

其它活性中间体有碳烯R2C(卡宾Carbene)

氮烯RN(乃春 Nitrene);

苯炔(Benzyne)

(1)自由基

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可以从CH键离解能大小判别,键离解能越大,自由基稳定性越小如按稳定性次序排列

R3C·>R2CH·>RCH2·>CH3·

CH键离解能:

(kJ/mol)

C6H5CH2·CH2=CH-CH2·>R3C·

CH键离解能:

(kJ/mol)

Ph3C·>Ph2CH·>PhCH2·

Ph3C·为涡轮形,具有约30°夹角,因此稳定性不会比Ph2CH·高得很多,且易发生二聚形成酿式结构

例1下列游离基哪一个最稳定

B.CH2=CHCH2·

D.CH3·

解:B

(2)碳正离子

含有带正电荷的三价碳原子的化合物叫碳正离子,它具有6个价电子,一般情况下是sp2杂化,平面构型,其稳定性次序为:

任何使正电荷离域的条件都能稳定碳正离子

孤电子对能分散正电荷

故MeOCH2Cl溶剂解反应比CH3Cl快1014倍

邻基效应生成桥式碳正离子

芳香化稳定碳正离子,例如

(3)碳负离子

碳负离子是碳原子上带有负电荷的体系,其结构大多是角锥形sp3杂化构型,此构型使孤电子对和三对成键电子之间相斥作用最小碳负离子的稳定性常常用碳氢化合物的酸性来衡量,化合物的酸性越大,碳负离子越稳定

对碳负离子起稳定作用的因素有:

增加碳负离子上s轨道成分s成分越高,离核越近,电子被碳原子核拉得越紧,则碳负离子越稳定例如,

酸性次序:CH3-CH3<CH2=CH2<CHCH

轨道: sp3 sp2sp

吸电子诱导效应

HC(CF3)3HCF3 CH4

pka:112843

所以碳负离子稳定性次序为:

反之,给电子诱导效应使之不稳定,故

与碳正离子相反

碳负离子上的孤电子对与重键共轭

酯基稳定作用较差是由于其中OEt中氧原子有给电子性

(4)碳烯(卡宾 Carbene)

卡宾是一类只有6个价电子的二价碳原子的中性化合物,由于严重缺电子,为强亲电试剂,易与键加成,甚至容易与CH键发生插入反应例如,

卡宾有两种结构状态:

单线态 sp2杂化平面结构,二个未共享电子占据同一轨道,自旋方向相反

三线态 sp杂化线型结构,二个未共享电子各占据一个轨道,自旋方向相同,故能量较单线态为低(约差~/mol),可看作双自由基,可用ESR谱(顺磁共振)测出

实际测得单线态卡宾的键角约为103°,三线态为136°

氮烯(乃春Nitrene)与卡宾类似,只是以N原子代换C原子例如在Curtius重排中

(5)苯炔(Benzyne)

苯炔是芳香亲核取代反应中许多过去难以解释的现象中的关键中间体例如,

氯苯中卤素连接在标记碳原子上也可得到下列结果:

原因是通过苯炔中间体

苯炔的可能结构是不起反应,原因是邻位没有H原子,不能生成苯炔也相同

例2间-溴甲苯与氨基钾在液氨中反应得到何种产物

A.邻-甲苯胺和间-甲苯胺

B.间-甲苯胺

C.邻-甲苯胺和对-甲苯胺

D.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和对-甲苯胺

解:D因为

3.加成反应

(1)C=C双键的加成反应

由于键的存在,使分子易受亲电试剂进攻发生异裂,进行离子型加成,叫做亲电加成反应

烯烃加卤素一般情况下通过环状正卤离子得反式加成产物

如双键碳原子有芳基等稳定碳正离子因素时,通过碳正离子得顺式和反式加成产物

例1(Z)-2-丁烯与溴加成得到的产物是外消旋体,它的加成方式通过哪一种历程

A.生成碳正离子B.环状溴正离子

C.单键发生旋转 D.生成碳负离子

解:

说明了经过环状溴正离子历程,答案为B

如果生成碳正离子则可能有顺式加式,即生成内消旋体

例2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烯与溴在稀甲醇溶液中的加成产物是什么

解:叔丁基大基团在e键较稳定,经过环状溴正离子进行反式加成,得到产物C

不对称烯烃加HX 一般符合Markovnikov规则:氢原子加到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

反应通过碳正离子中间体,因此在适当条件下可能发生碳正离子重排,得到重排产物

例33-甲基-1-丁烯与HBr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什么

A.2-溴-3-甲基丁烷与2-溴-2-甲基丁烷

B.2-溴-3-甲基-1-丁烯与2-溴-3-甲基丁烷

C.1-溴-3-甲基丁烷

D.3-溴-3-甲基-1-丁烯

解:按Markovnikov规则

对Markovnikov规则的现代解释是:不对称烯烃与极性试剂加成时,加成反应总是通过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进行,例如,

但是烯烃与HBr在非极性溶剂中有过氧化物存在下,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得反Markovnikov规定产物,其它卤代物不发生这种反应

例4

解:答案为C.

催化加氢反应历程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自由基反应顺式加成反应过程放热叫氢化热,常常用氢化热来衡量体系的稳定性如一般双键氢化热约为/mol,顺-2-丁烯为/mol,反-2-丁烯为/mol,说明反式烯烃比顺式稳定

例5下列哪个化合物氢化热量小

答:A,因苯具有芳香性,显示出特殊的稳定性

小环环烷烃的开环加成小环环烷烃具有某些烯烃的性质,也易与卤素HX等起加成反应反应活性次序是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

环丙烷的烷基衍生物与氢卤酸加成也同样符合Markovnikov规则,H加在含H最多的碳原子上,加成的位置发生在连结最少和最多烷基的碳原子上

例61,1-二甲基环丙烷与HI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什么

解:

故为A

亲核加成反应在C=C双键上引入吸电子基团抑制亲电加成,促进亲核加成重要的例子是Michael反应

例7下列四种化合物,哪一种是CH2=CHCH=O和HCN的主要加成产物

答:D为共轭加成

(2)CC的加成反应

催化加氢用H2/Ni得烷烃,用H2/Lindlar催化剂(Pb/BaCO3,喹啉)得顺式加成产物烯烃

亲电加成反应与C=C相似,符合Markovnikov规则,过氧化物存在下与HBr进行反Markovnikov加成

水合成醛或酮例如

快烃可以进行亲核加成反应例如,

(3)C=O双键的加成反应

种历程

亲核试剂亲核性强时,进攻羰基C原子

亲核试剂亲核性较弱时,在酸催化下历程为:

碱也可催化此类反应,碱的作用是使试剂变成亲核性更强的负离子Nu:-

影响羰基活性的主要因素有二:

电子效应给电子基团使羰基活性降低,

而吸电子基团使羰基活性增加

CF3COCF3>CF3COCH3>ClCH2COCH3>CH3COCH3

空间效应在r.d.s(速率决定步骤)中羰基碳原子由sp2杂化变成了sp3杂化,键角由大变小,因此取代基体积大小对反应速度和平衡位置有显着影响故

简单加成反应:强亲核试剂发生不可逆加成如,

否则发生可逆加成如,

例8哪一个醛或酮与水加成生成的水合物最稳定

解:B.CCl3为强吸电子基,H体积小,电子因素及空间因素均有利;C.C(CH3)3为给电子基,空间阻碍较大;D.CH3比H体积大;A.苯环与共轭,水合破坏共轭,所以不稳定故答案为B

加成消除反应:如亲核体加成后还带着酸性的质子,就可能接着产生消除反应,得到取代产物,

主要是与氨衍生物的反应

立体化学:亲核试剂容易从位阻小的一面进攻,如

叔丁基环己酮还原时,如试剂体积大,3,5直立H空间阻碍起主要作用,试剂从下面进攻为主要产物

如试剂体积小,直立H影响小,生成OH在e键的产物张力较小,故OH在e键为主要产物

Cram规则:如羰基与手性碳原子相连,手性碳原子上另外三个基团分别为L(大)M(中)S(小)起加成反应时羰基在M与S之间,亲核试剂从S一边进攻为主要产物如反应为平衡控制则不服从此规则

羧酸衍生物的反应大多数是通过加成消除历程进行的

反应速度与离去基团的性质有关,其次序为:

酰氯>酸酐>酯>酰胺

酯化和水解:大多数羧酸酯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按BAC2历程为酰氧破裂双分子反应

行分析,其中18O含量与反应物比较有何变化

A.未变B.增加 C.减少 D.未定

酯的酸性水解是通过共轭酸进行的,

称AAC2历程,A表示酸性水解

酯中,故得到A

酯缩合反应Claisen酯缩合:在醇钠等碱性催化剂存在下,二分子酯缩合成-酮酸酯

例11用乙酸乙酯制备乙酰乙酸乙酯是哪一种反应

A.羟醛缩合B.Claisen缩合

C.Knoevenagel缩合 D.Dieckmann缩合

解:

故为B.

分子内的酯缩合反应叫Dieckmann缩合,可用于五元环及六元环化合物的合成

例12己二酸二乙酯在金属钠的作用下反应生成2-乙氧羰基环戊酮,叫做什么反应

A.羟醛缩合反应B.Dieckmann缩合反应

C.Claisen重排反应 D.Cannizzaro反应

解:

为分子内酯缩合,故为B.

不带-H的醛在强碱作用下发生负氢离子转移,生成酸和醇叫做Cannizzaro反应

例13下列各化合物中哪一个不发生Cannizzaro反应

A.甲醛 B.乙醛

C.对甲基苯甲醛 D.三甲基乙醛

解:羟醛缩合反应

二者历程不同,故产物也不同

4.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1)亲电取代反应

芳环为大体系,电子云密度丰富,极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反应历程是:

亲电试剂E+

可取代有致钝基团的芳环;

中等亲电试剂:R3C+,RCH2XFeX3, RCO+,

团的芳环;

度致活的芳环

苯环上两类定位基

邻对位定位基(第一类)

发生反应;

外,都能发生反应;

弱活化:-CH3,-R,-Ar,-CH=CH2;

弱钝化:-F-Cl-Br-I

结构特点: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上有负电荷或未共享电子对,能向苯环供电共轭或超共轭

间位定位基(第二类)

强致钝基团:-+NR3,-NO2,-CF3,-CCl3,-CN,一般只在间位取代,只有强亲电试剂能与之反应:

结构特点: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上有正电荷,吸电子基或重键(有吸电子性的),能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减弱

CH3CH2ClCHCl2是邻对位定位基,CCl3是间位定位基

有二个取代基的定位效应主要由较强的定位基决定

例1芳香族化合物氯苯()硝基苯()N,N-二甲苯胺()苯甲醚()等进行硝化时,其反应速度的快慢顺序如何A.>>> B.>>>

C.>>> D.>>>

解:B

例2某溴苯与Br2+FeBr3反应只得到一种三溴苯产物,该溴苯应为:

解:C因-Br是邻对位定位基,所以,A.和B.都有两种三溴苯产物,而D.有3种三溴苯产物

(2)亲核取代反应

在特殊结构或特殊条件下产生

加成消除历程芳环上有吸电子基使之活化,以-NO2最强,

如OH-CN--OR胺等生成碳负离子络合物中间体叫Meisenheimer络合物例如,

已被核磁和X射线所证实

例32,4-二硝基氯苯和氨发生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胺的反应历程是什么

A.亲电取代反应B.双分子消除加成反应

C.双分子加成消除反应 D.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答:C.

苯炔历程(消除加成历程)发生于试剂碱性很强时

特征为亲核试剂不一定进入离去基团所在位置上,可以在它的邻位

例4氯苯与氨基钠在液氨中作用生成苯胺时,其反应可能的中间体是什么

A.碳正离子 B.卡宾Carbene

C.碳负离子 D.苯炔

解:

故为D.

5.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通式是:Nu-+R-LNuR+L-

其中Nu-表示亲核试剂,可以是负离子或带未共享电子对的中性分子;RL表示作用物为中性分子或正离子;L表示离去基团

反应进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速率=k1[RL];另一种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速率=k2[RL][Nu-:]SN2为一步反应,亲核试剂进攻与离去基团离去同时发生例如:

SN1为二步反应,先离解成碳正离子,随即快速的受试剂进攻例如,

其势能图如图4-1所示

判断反应按SN2或SN1进行,可从作用物结构亲核试剂亲核性强弱离去基团离去的难易及溶剂极性等方面分析,从产物的立体化学及改变反应条件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来判别

作用物结构:

例1在加热条件下,下列化合物分别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反应最快的是哪一个

A.氯乙烷B.氯乙烯

C.3-氯丙烯D.氯甲烷

答:C.,SN1与SN2均最快

凡使碳正离子稳定的因素,有利于SN1;空间障碍小,有利于SN2;和位有大的取代基,不利于SN2

亲核试剂亲核性强,有利于SN2,亲核原子相同时,碱性与亲核性有平行关系,如O原子相同,则RO->HO->ArO->RCOO->ROH>H2O

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生成的同类型亲核试剂,其亲核性大小基本上与碱性的强弱一致例如,

R3C->R2N->RO->F-

H2N->HO->F-

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生成的负离子或分子,中心原子较大者亲核性较强例如,RS->RO-,RSH>ROH,I->Br->Cl->F-

例2在SN2反应机理中,最活泼的是哪一个化合物

A.(CH3)3CClB.C2H5Cl

C.CH3Cl

答:C,因空间阻碍最小

例3溴甲烷起SN2取代反应时,下列离子中哪种离子反应性最强

A.C2H5O- B.HO-

C.C6H6-D.CH3COO-

答:A,因乙基为给电子基,C2H5O-亲核性最强

离去基团离去的难易,对SN1及SN2反应速率都有影响,但对可能按SN1或SN2进行的反应(如仲卤代烷),L离去倾向大,反应易按SN1进行;L离去倾向小,则反应易按SN2进行

卤离子离去倾向的大小次序为:

I->Br->Cl->F-

L越稳定,离去倾向越大

HL是L的共轭酸,其碱性比L弱,离去倾向比L大,如H2O>OH-,ROH>RO-,因此醇醚胺等在酸性溶液中,质子化后易起反应

I-即是一个好的亲核试剂,又是一个好的离去基团,故在氯化物或溴化物的反应中,加少量I-能促进反应

溶剂极性增加,稳定碳正离子,有利于SN1反应极性非质子溶剂使正离子溶剂化,负离子裸露出来,大大有利于SN2

立体化学特征:SN1外消旋化,SN2构型转化如出现构型保持,则可能有邻基参与

例4在下列反应式中,如果将CH3Cl的浓度增加为原来的3倍,OH-的浓度增加为原来的2倍,其反应速度将有什么变化CH3Cl+OH-CH3OH+Cl-

A.增至2倍B.增至3倍

C.增至5倍 D.增至6倍

解:此反应按SN2历程,故答为D

6.消除反应

最常见的是从相邻二原子上消除一小分子,形成重键,称-消除反应其次1,1-消除反应也有重要应用

(1)-消除反应

根据E和L离去的先后可分为三种历程:

E1 单分子消除L带一对电子离去,生成碳正离子,再失去H+,形成烯烃与SN1第一步相同,不同的是SN1由亲核试剂Nu:进攻C,E1由碱B:进攻H;

E2 双分子消除L的离去与B:进攻H同时进行,生成双键;

E1cb 首先B:进攻H,生成碳负离子(共轭碱Conju- gate base),故叫共轭碱单分子消除反应

E1协同的E2和E1cb是三种极端状态,中间有许多中间状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的谱

影响因素为:E1与SN1同时存在,碱和高温有利于E1;亲核试剂浓度大,有利于SN1;E2与SN2同时存在,位上有活泼H或侧链有利于E2;-C上有强吸电子基团,有利于E1cb;试剂碱性大浓度大,有利于E1cb;溶剂极性大,有利于E1

消除反应的方向,按Zaae规则,生成取代基较多的烯烃叫查烯,按Hoffmann规则,季盐(季铵盐,锍盐R2S+Me 等)消去生成取代基较少的烯烃叫霍烯例如,

影响查烯与霍烯比例的因素为:

-H的酸性优先消去酸性高的H;

碱强度碱性强的霍烯多,偏向E1cb;碱体积大霍烯多,因生成霍烯位阻小;

作用物本身的位阻位阻大的霍烯多

离去基团的性质 L不易离去时,B:容易获得哪一个H很重要,L易离去时则无甚紧要

此外还有两种情况,桥环化合物除非环大到8个C以上,双键不能在桥头上;如能形成共轭双键,则这种共轭产物占优势

例1什么是2-甲基-3-戊醇脱水的主要产物

A.2-甲基-1-戊烯 B.甲基环戊烷

C.2-甲基-2-戊烯 D.2-甲基-3-戊烯

答:C,主要得查烯

(2)1,1-消除反应

H和离去基团L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失去发生的条件是:

强吸电子基团L增加-H的酸性,稳定负电荷;

使用很强的碱B;

无-H原子(不是绝对的)

研究得最多的是卤位在强碱下的水解

另一重要的反应是Reimer-Tiemann反应:

7.自由基反应(游离基反应)

凡中间体有自由基(具有未配对电子)参加的叫自由基反应酸碱的存在或溶剂极性的改变对它影响很小,但使用非极性溶剂抑制离子反应,有利于自由基反应的进行

自由基反应可以被光热过氧化物等引发剂所引发或加速,被氧氧化氮酚类醌二苯胺等能接受自由基的化合物所抑制在橡胶塑料制品中加入抑制剂可以防止老化,也叫防老剂或抗氧剂

例1叔丁烷与氯发生取代反应,主要产物是2-氯-2-甲丙烷,其原因为何

A.叔碳原子的位阻大

B.叔碳原子的自由基最稳定

C.伯氢原子最易取代

D.伯氢原子所占的比例大

答:B.

例2下列化合物在光照下分别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作用,哪一个反应最快

A.苯 B.环已烷

C.甲苯D.氯苯

解:因为最稳定,所以为C

8.分子重排

(1)Wagner-Meerwein重排

原来是指醇在酸性条件下的重排反应,即离去基团为H2O,后扩大到其它离去基团

重排是上述重排的一种,生成环扩大或缩小产物;

(2) Pinacol(片呐醇)重排

重排基团和离去基团处于反式位置,经过碳正离子桥式中间过渡态

例1下列各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解:()CH3迁移,产物为(CH3)2CHCHO;

()H迁移,产物为CH3CH2COCH3

(3)Hoffmann重排反应

通过异氰酸酯的类似反应还有Curtius重排(酰基叠氮化合物)Schmidt(叠氮酸)重排和Losson重排(异羟肟酸,可能通过Nitrene中间体)

(4)Beckmann重排反应

在酸性催化剂(如H2SO4P2O5SO3SOCl2PCl5及SO2Cl2等)作用下,酮肟转变为酰胺的反应,转移基团与羟基处于反式位置

例2下列反应产物是什么

解:

Beckmann重排在合成上有重大价值,其中最重要是从环己酮合成-己内酰胺,这是合成纤维尼龙-6的原料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1-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知识讲解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一、教学目的、任务 1.1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他们具备正确地进行单元操作、制备实验,分离和表征制备的产品的能力。 1.2 了解红外光谱等仪器的使用。 1.3 培养学生能够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并具备初步查阅文献的能力。 1.4 培养良好的实验工作方法、工作习惯以及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为此,我们首先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学生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这部分内容。 二、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2.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 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课正常、有效、安全地进行,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1) 在进入有机实验室之前,必须认真阅读和了解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及有关规定。每次做实验前,认真预习有关实验的内容及相关的参考资料。写好实验预习报告,方可进行实验。没有达到预习要求者,不得进行实验。 (2) 每次实验,先将仪器搭好,经指导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在操作前,想好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意义,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及难点,了解所用药品的性质及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3) 实验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如要改变,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实验中要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记录。实验完成后,由指导老师登记实验结果,并将产品回收统一保管。课后,按时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4) 在实验过程中,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不能穿拖鞋、背心等暴露过多的服装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不能吸烟和吃东西。 (5)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公用仪器用完后,放回原处,并

有机化学实验二熔点的测定

实验二熔点得测定及温度计校正 一.实验目得: 1.了解熔点测定得原理及意义; 2.掌握熔点测定得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1.熔点测定得意义; 2.熔点测定得操作方法;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 三.实验装置与药品: 主要实验仪器:熔点管;表面皿;玻璃棒;长40cm得玻管; Thiele管(又称b形管);酒精灯;温度计;液体石蜡; 主要化学试剂:苯甲酸(熔点mp122、40C);未知样品(或者尿素):水杨酸(mp1590C) 或乙酰苯胺(mp114、30C)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原理: 1、熔点熔点就是固体有机化合物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成平衡得温度,纯净得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得熔点,固液两态之间得变化就是非常敏锐得,自初熔至全熔(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物质受热后,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完得温度差称作熔点距(或熔程),纯化合物得熔点距△≤0、5~1℃,据此,可根据熔点测定初步鉴定化合物或判断其纯度。 加热纯有机化合物,当温度接近其熔点范围时,升温速度随时间变化约为恒定值,此时用加热时间对温度作图(如图1)。 图1 相随时间与温度得变化图2物质蒸气压随温度变化曲线 化合物温度不到熔点时以固相存在,加热使温度上升,达到熔点.开始有少量液体出现,而后固液相平衡.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变化,此时加热所提供得热量使固相不断转变为液相,两相间仍为平衡,最后得固体熔化后,继续加热则温度线性上升。因此在接近熔点时,加热速度一定要慢,每分钟温度升高不能超过2℃,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熔化过程尽可能接近于两相平衡条件,测得得

熔点也越精确。 当含杂质时(假定两者不形成固溶体),根据拉乌耳定律可知,在一定得压力与温度条件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质,导致溶剂蒸气分压降低(图2中M′L′),固液两相交点M′即代表含有杂质化合物达到熔点时得固液相平衡共存点,TM′为含杂质时得熔点,显然,此时得熔点较纯粹者低。 2、混合熔点 在鉴定某未知物时,如测得其熔点与某已知物得熔点相同或相近时,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还需把它们混合,测该混合物得熔点,若熔点仍不变,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若混合物熔点降低,熔程增大,则说明它们属于不同得物质。故此种混合熔点试验,就是检验两种熔点相同或相近得有机物就是否为同一物质得最简便方法。多数有机物得熔点都在400℃以下,较易测定。但也有一些有机物在其熔化以前就发生分解,只能测得分解点。 六.实验內容及步骤: 1、安装测定装置与取样:【参阅教材P42图2、4】 (1)、熔点测定装置包括温度计、毛细管、Thiele管。 (2)、将毛细管一端在酒精灯上转动加热,烧融封闭。取干燥、研细得待测物样品放在表面皿上, 将毛细管开口一端插入样品中,即有少量样品挤入熔点管中。然后取一支长玻璃管,垂直于桌面上,由玻璃管上口将毛细管开口向上放入玻璃管中,使其自由落下,将管中样品敦实。重复操作使所装样品约有2-3mm高时为止。 (3)、向Thiele管中加入液体石蜡(作为加热介质)直到支管之上。在温度计上附着一支装好样 品得毛细管,毛细管中样品与温度计水银球处于同一水平。将温度计带毛细管放入Thiele管中,使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在Thiele管中部。 将少许样品放于干净表面皿上,用玻璃棒将其研细并集成一堆。把毛细管开口一端垂直插人堆集得样品中,使一些样品进入管内,然后,把该毛细管垂宜桌面轻轻上下振动,使样品进人管底,再用力在桌面上下振动,尽量使样品装得紧密。或将装有样品,管口向上得毛细管,放入长约50一60cm垂直桌面得玻璃管中,管下可垫一表面皿,使之从高处落于表面皿上,如此反复几次后,可把样品装实,样品高度2—3mm。熔点管外得样品粉末要擦干净以免污染热浴液体。装入得样品一定要研细、夯实。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2、熔点得测定: (1)、在Thiele管弯曲部位加热。接近熔点(距熔点十几度)时,减慢加热速度,每分钟升1o C 左右,接近熔点温度时,每分钟约0、2o C观察、记录晶体中形成第一滴液体时得温度(初熔温度开始塌陷并有液相产生)与晶体完全变成澄清液体时得温度(终熔温度)。 (2)、熔点测定应有至少两次平行测定得数据,每一次都必须用新得毛细管另装样品测定,而且必 须等待液体石蜡冷却到低于此样品熔点20-30o C时,才能进行下一次测定。 (3)、对于未知样品,可用较快得加热速度粗测一次,在很短得时间里测出大概得熔点。实际测定 时,加热到这个熔点以下10-15o C,必须缓慢加热,使温度慢慢上升,这样才可测得准确熔点。按图搭好装置,放入加热液(浓硫酸或者液体石蜡),用温度计水银球蘸取少量加热液,小心地将熔点管粘附于水银球壁上,或剪取一小段橡皮圈套在温度计与熔点管得上部(如下图)。将粘附有熔点管得温度计小心地插入加热浴中,以小火在图示部位加热。开始时升温速度可以快些,当传热液温度距离该化合物熔点约10一15℃时,调整火焰使每分钟上升约1—2℃,愈接近熔点,升温速度应愈缓慢,每分钟约0、2一0、3℃。为了保证有充分时间让热量由管外传至毛细管内使固体熔化,升温速度就是准确测定熔点得关键;另一方面,观察者不可能同时观察温度计所示读数与试祥得变化情况,只有缓慢加热才可使此项误差减小。记下试样开始塌落并有液相产生时(初熔)与固体完全消失时(全熔)得温度读数,即为该化合物得熔距。要注意在加热过程中试祥就是否有萎缩、变色、发泡、升华、碳化等现象,均应如实记录。 3、温度计校正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

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 3、用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一个气泡刚欲缩回管内的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的沸点,为什么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最后一个气泡将要缩回内管的瞬间,此时管内的压强和外界相等,所以此时的温度即为该化合物的沸点。 七、装置问题: 1)选择合适容量的仪器:液体量应与仪器配套,瓶内液体的体积量应不少于瓶体积的1/3, 不多于2/3。 2)} 3)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水银球上线应与蒸馏头侧管下线对齐。 4)接受器:接收器两个,一个接收低馏分,另一个接收产品的馏分。可用锥形瓶或圆底烧 瓶。蒸馏易燃液体时(如乙醚),应在接引管的支管处接一根橡皮管将尾气导至水槽或室外。 5)安装仪器步骤:一般是从下→上、从左(头)→右(尾),先难后易逐个的装配,蒸馏 装置严禁安装成封闭体系;拆仪器时则相反,从尾→头,从上→下。 6)蒸馏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分开,但各组分沸点至少相差30℃以上。 7)液体的沸点高于140℃用空气冷凝管。 8)进行简单蒸馏时,安装好装置以后,应先通冷凝水,再进行加热。 9)毛细管口向下。 10)微量法测定应注意: 第一,加热不能过快,被测液体不宜太少,以防液体全部气化; 第二,沸点内管里的空气要尽量赶干净。正式测定前,让沸点内管里有大量气泡冒出,以此带出空气; 第三,、 第四,观察要仔细及时。重复几次,要求几次的误差不超过1℃。 试验二重结晶及过滤 一、试验目的 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抽滤和热过滤的操作 二、试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液中不同温度时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分离 三、试验仪器和药品 循环水真空泵、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电炉、石棉网、玻璃棒、滤纸、苯甲酸、活性炭、天平 四、试验步骤 1、【 2、称取3g乙酰苯胺,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80ml水,加热至沸腾,若还未溶解可适 量加入热水,搅拌,加热至沸腾。 3、稍冷后,加入适量(-1g)活性炭于溶液中,煮沸5-10min,趁热抽滤。 4、将滤液放入冰水中结晶,将所得结晶压平。再次抽滤,称量结晶质量m。

吉林大学---有机化学作业题(含实验)

有机化学(含实验) 一、单选题 1. 下列物质有两性性质的是()。C. 氨基酸 2. 苯酚与甲醛反应时,当酚过量,酸性催化条件下的将得到()C. 热塑性酚醛树脂 3. Walden转化指的是反应中()D. 生成对映异构体 4. 下列化合物中的碳为SP2杂化的是:( )。B. 乙烯 5. 下列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D. CH3COCH2CH3 6. 根据休克尔规则,判断下列化合物哪些具有芳香性()。B. 7. 下列自由基中最稳定的是()。B. 8. A. 环丙烷、B. 环丁烷、C. 环己烷、D. 环戊烷的稳定性顺序( ) A. C >D>B>A 9. ( ) A. 对映异构体 10.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相比其结构上的特点是()A. 结构复杂,多为共价键连接 9. 卤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氟、氯、溴、碘几种不同的卤素原子作为离去基团时,离去倾向最大的是( ) D. 碘 11. 下列化合物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C. 丙烷 12. 在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 A. H3CCH2Cl 13. 下列各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A. 14.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B. 对硝基苯酚 15. 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傅列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的有:( )。B. 硝基苯 16. 该化合物属于() B. 醌类 17. 下列化合物具有旋光性的是()。B. ; 18. 下列烯烃氢化热(KJ/mol)最低的是()。D. 19. 下列化合物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有?()A. 对甲基苯酚 20. 比较下列醛(酮)与HCN 反应的活性()B. d>a>b>c 1. 物质具有芳香性不一定需要的条件是( ) C. 有苯环存在 2. 和互为互变异构体,在两者的平衡混 合物中,含量较大的是()B. 3. 苯酚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来检验?( )B. 加Br2水溶液 8. 用异丙苯法来制备苯酚,每生产1吨苯酚可同时获得多少吨丙酮?()C. 0. 8 9. 与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D. 构象异构体 10. 下列化合物进行SN2反应的相对活性最大的是(). C. 3-甲基-1-氯丁烷 11. 下列化合物不存在共轭效应的是()B. 叔丁基乙烯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二 一、仪器和装置(25分) 1.辨认仪器:将图中各仪器的名称填入下边()中(10分) 1.( ) ( ) 4.( ) ( ) 7.( ) ( ) 10 . ( ) ( ) 13 . ( ) ( ) 16 . ( ) ( ) 2.( ) 3. 5.( ) 6. 8.( ) 9. 11.( ) 12. 14.( ) 15 17.( ) 18. 2.检查装置:下列装置都在今年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过,请分别写岀各装置的名称(要能完整反映该装置的主要功能)和在今年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过此装置的实验名称(三个以上实验,只写三个),并分别指岀各装置的装配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15 分)

c 装置名称:装置名 称:装置名称: 实验名称:实验名 称:实验名称: 错误:①②错误: ①②错误:①② ③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 ③ ④ ③ ④ 二、填空(25分) 1. 从手册中查得五种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气的爆炸极限(体积%)分别为:(A)二硫化碳1.3?50. 0; (B)乙醚1.85?36; (C)氢气4?74; (D)一氧化碳12. 5-74.2; ( E )乙炔2.5?80.0。其中爆炸危险性最大的是()。 2. 使用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产物,可使产物在低于()’C的情况下被蒸出。 3. 分馏操作的加热强度应该稳定、均衡并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以保证柱内形成稳定的()梯度、()梯度和()梯度。 4. 测定熔点用的毛细管直径约为(),样品在其中装载的高度约为()。 5. 油泵减压蒸馏的装置比较复杂,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部分,即()部分、部()分、 ()分。 6.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方法有()干燥法和()干燥法两种,干燥剂用量 一般为产物重量的(),视()的多少而定,至少干燥()h,蒸馏前必须()。 7. 控制加热速度是熔点测定准确与否的关键操作。开始时加热速度可(_______________ ),待升温至熔点以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深圳大学材料学院(2012) 脚踏实地,自强不息

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1.1实验须知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验证有机化学中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工作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全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求要求。在实验前,学生必须阅读本书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了解实验室的安全及一些常用仪器设备。在进行每个实验以前还必须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写好实验预习报告,知道所用药品和试剂的毒性和其它性质,牢记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安排好当天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应养成细心观察和及时记录的良好习惯,凡实验所用物料的质量、体积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和温度等所有数据,都应立即如实地填写在记录本中。记录本应顺序编号,不得撕页缺号。实验完成后,应计算产率。然后将记录本和盛有产物、贴好标签的样品瓶交给教师核查。 实验台面应该经常保持清洁和干燥,不是立即要用的仪器,应保存在实验柜内。需要放在台面上待用的仪器,也应放得整齐有序。使用过的仪器应及时洗净。所有废弃的固体和滤纸等应丢入废物缸内,绝不能丢入水槽或下水道,以免堵塞。

有异臭或有毒物质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为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培养良好的实验室作风,学生必须遵守下列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实验中应保持安静和遵守积序。实验进行时思想要集中,操作耍认真,不得擅自离开,要安排好时间,按时结束。实验结束后,记录本须经教师签字。 3.遵从教师的指导,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生意外事故时,要镇静,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4.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时做到桌面、地面、水柑、仪器四净。实验完毕后应把实验台整理干净,关闭所用水、电、煤气。 5.爱护公物。公用仪器及药品用后立即归还原处。节约水、严格控制药品用量。 6.轮流值日。值日生的职责为整理公用仪器,打扫实验室,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1.2 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预防、处理与急救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要使用易燃溶剂,如乙醚、乙醇、丙酮和苯等;易燃易爆的气体和药品,如氢气、乙炔和金属有机试剂等;有毒药品,如氰化钠、硝基苯、甲醇和某些有机磷化合物等;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氯磺酸、浓硫酸、浓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1’×50) 1. 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干燥管,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的侵入。 2.减压过滤的优点有:(1) 过滤和洗涤速度快;(2) 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3)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3. 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分离净,不应见到有水层。 4.减压蒸馏装置通常由克氏蒸馏烧瓶;冷凝管;两尾或多尾真空接引管;接受器;水银压力计;温度计;毛细管(副弹簧夹);干燥塔;缓冲瓶;减压泵。等组成。 5. 减压蒸馏时,往往使用一毛细管插入蒸馏烧瓶底部,它能冒出气泡,成为液体的沸腾中心,同时又起到搅拌作用,防止液体暴沸。 6.减压蒸馏操作中使用磨口仪器,应该将磨口部位仔细涂油;操作时必须先调好压力后才能进行加热蒸馏,不允许边调整压力边加热;在蒸馏结束以后应该先停止加热,再使系统与大气相同,然后才能停泵。 7.在减压蒸馏装置中,氢氧化钠塔用来吸收酸性气体和水,活性炭塔和块状石蜡用来吸收有机气体,氯化钙塔用来吸收水。 8.减压蒸馏操作前,需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沸点,或在一定温度下蒸馏所需要的真空度。 9.减压蒸馏前,应该将混合物中的低沸点的物质在常压下首先蒸馏除去,防止大量有机蒸汽进入吸收塔,甚至进入泵油,降低油泵的效率。 10.蒸馏烧瓶的选择以液体体积占烧瓶容积的1/3-2/3 为标准,当被蒸馏物的沸点低于80℃时,用水浴加热,沸点在80-200℃时用油浴加热,不能用电热套直接加热。 11.安装减压蒸馏装置仪器顺序一般都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要准确端正,横看成面,竖看成线。 12.写四种破乳化的方法长时间静置、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用滤纸过滤、加乙醚、补加水或溶剂,再水平摇动、加乙醇、离心分离、超声波、加无机盐及减压(任意四个就可以了) 二、单选(1’×10) 1. 当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或焦油状物质,通常的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时,可以采用(C)将难溶于水的液体有机物进行分离。 A.回流 B.分馏 C.水蒸气蒸馏 D.减压蒸馏 2.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C)。 A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未于大气相通就打开旋塞。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中进行分离。 C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上口放出。 D没有将两层间存在的絮状物放出。 3. 使用和保养分液漏斗做法错误的是(D)。 A分液漏斗的磨口是非标准磨口,部件不能互换使用。 B使用前,旋塞应涂少量凡士林或油脂,并检查各磨口是否严密。

有机化学实验题选择专练(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题选择专练 1. 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及收集乙烯B.石油分馏 C.实验室制硝基苯 D.实验室制乙炔 2.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苯乙烯 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 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 3. 下列哪一种试剂可以鉴别乙醇、乙醛、乙酸、甲酸四种无色溶液( ) A.银氨溶液B.浓溴水C.新制Cu(OH)2浊液D.FeCl3溶液 4.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①②③⑤B.④⑥⑦⑧C.①④⑥⑦D.②③⑤⑧ 5. 下列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 ...分离物质的是

A.B.C.D. 6.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①甲烷气体通入空气中点燃获得热量②甲烷气体通入氯水中制取一氯甲烷③甲烷通入高锰酸钾性溶液, 可使紫色褪去④甲烷通入浓硝酸中分解得到碳单质和氢气能获得成功的是 (A)只有①②(B)只有①(C)只有④(D)①②③④ 7.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苯和浓溴水混合加入铁做催化剂制溴苯 B.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瓶 C.向蔗糖水解后的液体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到沸腾,验证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D.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获得l,2-二溴乙烷 E.将苯和浓硝酸混合共热制硝基苯 F.乙烷与氯气光照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 8. 下列实验中能获得成功的是( ) A.溴苯中含有溴单质,可用NaOH溶液洗涤,再经分液而除去 B.制硝基苯时,在浓H2SO4中加入浓HNO3后,立即加苯混合,进行振荡 C.在甲苯和二甲苯中分别滴加几滴KMnO4酸性溶液,用力振荡,紫色都会褪去 D.在液体苯中通氢气可制得环己烷 9.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①用醋酸钠晶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②将甲烷气体通入溴水中制取溴甲烷;③用酒精灯加热CH4制取炭黑和氢气;④将甲烷气体与溴蒸气混合光照制取纯净的一溴甲烷;⑤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取乙炔;⑥用酒精和稀硫酸混合加热至170℃制取乙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⑤ D、④⑥ 10.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 试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

断。 3、用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一个气泡刚欲缩回管内的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的沸点,为什么?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最后一个气泡将要缩回内管的瞬间,此时管内的压强和外界相等,所以此时的温度即为该化合物的沸点。 七、装置问题: 1)选择合适容量的仪器:液体量应与仪器配套,瓶内液体的体积量应不少于瓶体积的1/3, 不多于2/3。 2)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水银球上线应与蒸馏头侧管下线对齐。 3)接受器:接收器两个,一个接收低馏分,另一个接收产品的馏分。可用锥形瓶或圆底烧 瓶。蒸馏易燃液体时(如乙醚),应在接引管的支管处接一根橡皮管将尾气导至水槽或室外。 4)安装仪器步骤:一般是从下→上、从左(头)→右(尾),先难后易逐个的装配,蒸馏 装置严禁安装成封闭体系;拆仪器时则相反,从尾→头,从上→下。 5)蒸馏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分开,但各组分沸点至少相差30℃以上。 6)液体的沸点高于140℃用空气冷凝管。 7)进行简单蒸馏时,安装好装置以后,应先通冷凝水,再进行加热。 8)毛细管口向下。 9)微量法测定应注意: 第一,加热不能过快,被测液体不宜太少,以防液体全部气化; 第二,沸点内管里的空气要尽量赶干净。正式测定前,让沸点内管里有大量气泡冒出,以此带出空气; 第三,观察要仔细及时。重复几次,要求几次的误差不超过1℃。 试验二重结晶及过滤 一、试验目的 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抽滤和热过滤的操作 二、试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液中不同温度时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分离 三、试验仪器和药品 循环水真空泵、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电炉、石棉网、玻璃棒、滤纸、苯甲酸、活性炭、天平 四、试验步骤 1、称取3g乙酰苯胺,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80ml水,加热至沸腾,若还未溶解可适 量加入热水,搅拌,加热至沸腾。 2、稍冷后,加入适量(0.5-1g)活性炭于溶液中,煮沸5-10min,趁热抽滤。 3、将滤液放入冰水中结晶,将所得结晶压平。再次抽滤,称量结晶质量m。 五、试验数据 六、问答题 1、用活性碳脱色为什么要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加入?为什么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 (1)只有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后才看得出溶液是否有颜色,以及颜色的深浅, 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加活性炭或应加多少活性炭;

有机化学含实验

有机化学(含实验) 交卷时间:2016-06-24 17:23:17 一、单选题 1、 (4分)下列化合物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就是() ?A、1-丁烯 ?B、甲苯 ?C、丙烷 ?D、2-丁醇 得分:0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2、 (4分) 下列化合物按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活性最高的就是()。 ?A、 ?B、 ?C、 CH3COCH2CH3 ?D、CH3CHO 得分:0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3、 (4分)下列化合物中不存在共轭效应的就是() ?A、1,3-丁二烯 ?B、乙酐 ?C、环辛四烯 ?D、乙醛 得分:0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4、 (4分) 某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2,只有二种二氯衍生物,那么它的结构为:( )。 ?A、正戊烷 ?B、异戊烷 ?C、新戊烷 ?D、不存在这种物质 得分:0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5、 (4分)

下列物质与Lucas(卢卡斯)试剂作用最先出现浑浊的就是() ?A、伯醇 ?B、仲醇 ?C、叔醇 ?D、不能确定 得分:0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6、 (4分)下列哪种化合物能与氯化亚铜氨溶液作用产生红色沉淀?() ?A、CH3CH=CHCH3 ?B、CH3CH2C≡CH ?C、Ph-CH=CH2 ?D、CH3CH=CH(CH2)4CH=CH2 得分:0知识点:有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7、 (4分)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芳香性的就是()。 ?A、 ?B、

有机化学实验(2)

《有机化学实验》 试卷三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一、填空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萃取是从混合物中抽取();洗涤是将混合物中所不需要的物质()。 2、减压蒸馏操作中使用磨口仪器,应该将()部位仔细涂油;操作时必须先()后才能进行()蒸馏,不允许边()边();在蒸馏结束以后应该先停(),再使(),然后才能()。 二、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检验重氮化反应终点用()方法。 A、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色 B、刚果红试纸变色 C、红色石蕊试纸变色 D、pH 试纸变色 2、合成乙酰苯胺时,柱顶温度要控制()度 A、100 B、250 C、60 D、150 3、在减压蒸馏时,加热的顺序是() A、先减压再加热 B、先加热再减压 C、同时进行 D、无所谓 4、重结晶时,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 A、脱色 B、脱水 C、促进结晶 D、脱脂 5、下列哪一个实验应用到水蒸汽蒸馏

A、乙酸乙酯 B、正溴丁烷 C、肉桂酸 D、环己酮 三、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 1、在制备乙酸乙酯的过程中,烧瓶中液体的量不能多于2/3。() 2、在加热过程中,如果忘了加沸石。可以直接从瓶口加入。() 3、正溴丁烷的合成中用到分水器。() 4、为了把反应物中的乙醇蒸出,可以采用电炉直接加热。() 5、在正溴丁烷的合成实验中,蒸馏出的馏出液中正溴丁烷通常应在下层。() 四、问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 1、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水蒸汽蒸馏? 2、什么时候用气体吸收装置?如何选择吸收剂? 3、什么是萃取?什么是洗涤?指出两者的异同点。 五、装置题(每题10 分,共20 分) 1、水蒸气蒸馏装置主要由几大部分组成?试画出装置图。 2、试画出制备正丁醚的实验装置图?

有机化学实验感想

有机化学实验感想 第一次上有机实验课时,有点紧张,当然也充满期望。从无机实验过渡到有 机实验,心中自然怀着一种对实验的好奇心,往往也会有一些可能很有创意的想法。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有机化学实验规则。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未预习不得进行实验”这就话,学生都听得很认真,所以以后的实验同学们都认真地做好预习工作。实验前,老师都会给我们讲解此次实验的基本原理以及操作方法,有时候也会提一些小问题,我们也都比较积极。 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足以及操作不当等 问题。不过宽松而又有次序的实验环境给了我很大的提高空间。依稀还记得我做实验时蒸馏时忘了烘干相关仪器,忘记使用分液漏斗时要首先检漏,忘记了在活塞面加夹一纸条防止粘连,温度计的正确位置……也在实验中闹了不少笑话。不过每次操作不当时,老师和同学都会耐心地给我讲解,当然有时候老师也会批评。我每次都会把自己操作不当以及问题记录下来,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确实实验错误也越来越少,吃一堑长一智。从理论到实践,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实验室注意事项,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机械搅拌器的使用,蒸馏,重结晶,萃取…… 实验结束后,接着就是实验报告。每次在写实验报告时,我都会先好好回想本次实验流程,包括一些细节,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写好实验结果讨论。 总的来说,有机实验充分调动学生重视实验的主观能动性,加深了我们对 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了理解,提升了我们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基本素质。 虽然有机实验结束了,不过它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未来对有机化学的探 索。世界时刻在变化,知识不断在更新,有机化学知识在日新月异,老师在不断学习,我们也在不断学习,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我们要秉承学以致用的原则,继续努力,为有机化学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应化0903 林高波 1505090226 2010年12月28日

有机化学实验 本科 (2)

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专业本科有机化学实验一实验室规则及常用器皿的使用(2学时)【实验目的】 1.熟悉有机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及使用要求。 2.领取化学实验常用器皿,并熟悉其名称、规格、用途。 3.掌握常用器皿的正确使用、注意事项,落实责任制。 4.学习常用器皿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实验器材】 图1 普通玻璃仪器

图2 普通玻璃仪器 图3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

图4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 【实验内容】 1.实验室规则: (1)遵守实验室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穿短裤、裙子、拖鞋、不披长发,防止试剂粘附皮肤产生危害。 (2)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弄清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地进行实验。 (3)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并系好扣子;不穿工作服者禁止入内!准备好实验报告、纸、笔等,并在《签到记录本》签到;禁止代签、课后补签!

(4)实验开始前要清点仪器及器皿,如发现有破损或缺失,应向实验老师说明并补领,否则自行赔偿。实验过程中如有人为损坏,按实验中心相关赔偿制度进行处理。 (5)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应认真操作,细致观察,积极思考,并及时、真实的记录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 (6)保持实验室和实验台面、地面的整洁,勿使试剂、药品洒在实验台面和地面。废物应分类放臵,废纸、废渣等固体废物应倒在垃圾篓中,不得随处乱扔;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少量可倒入水槽中,并用大量水冲洗或稀释,以防腐蚀或堵塞下水管道;空试剂瓶、碎玻璃应单独存放。 (7)节约使用药品、试剂试药、水、电等;注意保持药品和试剂的纯净,严防混杂;公用试剂试液用毕,应立即盖上瓶盖放回原处。 (8)实验室内仪器,尤其是精密仪器禁止随意乱动,使用前实验教师应进行讲解,指导学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使用,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实验室管理人员。 (9)注意实验室内安全,严禁吸烟,禁止使用明火(如电炉)!酒精灯、煤气灯除外。酒精灯、煤气灯要随用随灭,必须严格做到“火着人在,人走火灭”。 (10)实验室内一切物品,未经实验室管理人员批准严禁携出室外,借物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11)实验完毕,每小组将试剂、试液排列整齐,放在试剂架上;玻璃器皿洗涤干净,放回仪器柜;实验台面抹拭干净方可离开。值日生负责讲台、边台、窗台和地面等公共场所卫生的打扫和整理,并检查水、电、门、窗的开关,经实验室管理人员检查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2)实验完毕后一周内,学习委员收齐本次实验报告,交给代课教师,并附未交学生名单,过期不交者无实验成绩。 2.常用仪器、器皿的认领和使用: 3.学习组装回流和蒸馏装臵: (1)回流装臵的组装 (2)蒸馏装臵的组装 A.安装顺序一般由左至右,由下至上,首先从左下侧的热源开始安装。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及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的训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 (2)养成正确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习惯,学会真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 1、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大多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容易爆炸,所以要加强安全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2、实验室安全守则:对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的物品,应按规定领取和存放;对霉变、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应妥善处理 3、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及处理:防中毒、防触电、防烧烫伤、防溢水和防盗;处理:浓酸,浓碱不经处理,沿下水道流走,对管道产生很强的腐蚀,又造成水质的污染,一般要中和后,倾倒,并用大量的水

冲洗管道、有机溶剂,吡啶,二甲苯,氯份能破坏人体机能失调,做完实验,回收,并蒸馏后,再利用。 4、有机化学的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三、教学难点 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玻璃仪器的保养与使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和演示 五、授课内容 (一)有机化学实验室:1、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有爆炸性的;2、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玻璃制品;必须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场所,必须经常重视安全问题,提高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二)介绍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实验室事故的预防 ①火灾的预防 ②爆炸的预防 ③中毒的预防 (三)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①火灾的处理:若一旦发生着火事故,不要惊慌失措,根据着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一般首先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切断电源。迅速移开附近易燃物质,采用沙子、石棉布或灭火器等灭火。灭火时应从火的四周向中心扑灭。衣服着火,切勿奔跑,应立即用厚的外衣包裹熄灭,或立即脱去衣服,或立即在地卧倒打滚起到灭火作用。必要时,要报警。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竞赛试题(含答案)

化学系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竞赛试题 1.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不能使用的方法有:( A) A.蒸馏;B.升华;C.重结晶;D.色谱分离; 2.重结晶提纯有机化合物时,一般杂质含量不超过:( B ) A.10%;B.5%;C.15%;D.0.5%; 3.重结晶提纯有机化合物脱色时,活性炭用量不超过:( B ) A.10%;B.5%;C.15%;D.0.5%; 4.重结晶时的不溶性杂质是在哪一步被除去的? ( B ) A.制备过饱和溶液;B.热过滤;C.冷却结晶;D.抽气过滤的母液中; 5.用混合溶剂重结晶时,要求两种溶剂;( C) A.不互溶;B.部分互溶;C.互溶; 6.测熔点时,若样品管熔封不严或加热速度过快,将使所测样品的熔点分别比实际熔点:( B ) A.偏高,偏高;B.偏低,偏高;C.偏高,不变;D.偏高,偏低; 7.如果一个物质具有固定的沸点,则该化合物:( B ) A.一定是纯化合物;B.不一定是纯化合物;C.不是纯化合物; 8.微量法测定沸点时,样品的沸点为:( B ) A.内管下端出现大量气泡时的温度;B.内管中气泡停止外逸,液体刚要进入内管时的温度;C.内管下端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 9.利用折光率能否鉴定未知化合物? ( A ) A.能;B.不能;C.不一定; 10.下面哪种干燥剂不适用于干燥N,N,N’,N’-四甲基乙二胺:( CD ) A.MgSO4;B.CaH2;C.P2O5;D.CaCl2; 11.用下列溶剂萃取水溶液时,哪种有机溶剂将在下层? ( BD ) A.二氯甲烷;B.乙醚;C.乙酸乙酯;D.石油醚; 12.乙醇中含有少量水,达到分离提纯目的可采用:( C ) A.蒸馏;B.无水硫酸镁;C.P2O5;D.金属钠; 13.搅拌器在下列何种情况下必须使用:( B ) A.均相反应;B.非均相反应;C.所有反应 14.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馏出液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作用是除去:( A ) A.碳酸钠;B.乙酸;C.硫酸;D.乙醇 15.手册中常见的符号n D20,mp和bp分别代表:( B ) A.密度,熔点和沸点;B.折光率,熔点和沸点;C.密度,折光率和沸点;D.折光率,密度和沸点 1.遇到酸烧伤时,首先立即用( 大量水洗),再用3-5%的( 碳酸氢钠) 洗,然后涂烫伤膏。 2.顺-丁烯二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反-丁烯二酸( 大),因为前者( 极性大)。 3.固体化合物中可熔性杂质的存在,将导致化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 增长)。 4.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液体混合物的沸点彼此接近时,可以利用( 分馏),的方法来进行分离,并利用( 沸点-组成曲线or相图)来测定各馏分的组成。 5.在加热蒸馏中忘记加沸石,应先将体系( 冷却),再加入沸石;中途因故停止蒸馏后,重新加热蒸馏时要( 补加)沸石。 6.减压蒸馏装置包括蒸馏、( 减压)、( 检测) 和保护四个部分,为防止损坏抽气泵,保护部分常使用氯化钙、氢氧化钠、石蜡等干燥塔,它们的功能分别是:( 吸收水分)、( 吸收酸性气体)、和( 吸收烃类溶剂)。

有机化学实验常见操作及原理

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吗? 有些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守操作的顺序,实验时,一定要弄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同时,还要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做。下面列举部分实验的操作顺序.你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吗?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应先在集气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再把系有燃着的火柴梗的铁丝伸入集气瓶中。(防止反应时的高温熔化物落下后炸裂瓶底。) 2.实验室制H2、O2、CO2等气体的实验: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向容器中装药品。(防止装置漏气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里使试管炸裂。) 4.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验纯.再点燃。(防止氢气不纯.点燃时爆炸。) 5.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会儿H2.再加热;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入H2,直到试管冷却为止。 (以赶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防止生成的铜在高温下又被氧化。) 6.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经检验H2不纯需要再收集时.应先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H2,检验其纯度。 (防止试管内末熄灭的H2火焰点燃H2发生器里尚混有空气的H2而发生爆炸。) 7.金属制品在电镀或焊接前.应先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清除表面的锈,再进行电镀或焊接。(因为铁锈易溶解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使金属制品表面变得洁净。) 8.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再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因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而发生危险。)9.加热盛有药品的玻璃仪器后,应先将其冷却.再进行冼涤。 (防止玻璃仪器忽然遇冷而炸裂。) 10.把块状药品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将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慢慢滑到容器底部。 (防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直落到容器底部打破容器。) 1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应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再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应先将其放入玻璃器皿里.再进行称量。 (防止天平受到污染和损坏。) 1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再用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 (若先用两手紧贴容器外壁.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后.再将导管的一端浸在水中.就看不到气泡冒出.以至不能准确地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13.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或胶皮管里时.应先把玻璃管待插人的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人。 (减小玻璃管与橡皮塞或皮管之间的摩擦,防止插入时玻璃管被折断,刺破手掌) 14.加热玻璃仪器时.若其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先将其擦拭干净.再进行加热。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应先进行预热.再把火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加热。 (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15.试管内若附有不易被水洗净的物质时:对于油脂.应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冼衣粉将其洗去.再用水冲洗干净;对于难溶性氧化物或盐,应先用稀盐酸将其溶解。再用水冲洗干净。(目的是将难溶性物质转化成可溶性物质.便于用水洗去。) 实验基本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左右 1.制取气体时.气体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 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即“左物右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