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主要包括的内容

生物工程主要包括的内容
生物工程主要包括的内容

生物工程主要包括的内容: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

继代培养:由最初的外植体上下切下新增殖的组织,继续转入新的培养基上培养

脱分化:以分化的细胞在一定因素作用下重新恢复分裂机能并改变原来的发展方向而沿着一条新的途径发育的过程

植物细胞培养基的组成:无机营养物碳源和能源维生素生长因子氨基酸和有机添加物激素等

培养基的制备:1水和药品2母液3Zn Mn Fe Co pt等微量元素4高压灭菌和保存

筛选细胞株的方法:1从已建立的愈伤组织中挑选出外观疏松生长快的浅色愈伤组织2用震荡或酶法游离出单个细胞或小细胞团3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两周4挑选出生长快的细胞株并继代培养5取各细胞系的培养物进行有效成分的测定筛选出有效成分高而且生长快的细胞株

常用的培养方法:组织块培养、单层细胞培养法、、组织块单层细胞培养法、血液培养、旋转管培养法、、悬浮细胞培养、微载体培养法

单细胞制备的方法:机械法、酶法、愈伤组织诱导法

细胞保存方法:低温、冷冻、继代

细胞活力的测定:相差显微法、四唑盐还原法、FDA法、伊凡蓝染色法

细胞团的计算方法:直接计算法、感光法

分批培养方法:旋转培养、往返振荡培养、旋转振荡培养、搅动培养

半连续培养法:特点可不断补充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减少接种次数,使培养细胞所处环境与分批培养法一样随时间变化

原生质体纯化的方法1沉降法2漂浮法3沉降和漂浮法

细胞的常规检测1细胞生长2细胞形态3营养液4微生物污染5细胞活性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物理化学法

细胞松弛素的生物效应:干扰细胞使分裂

发酵工程与设备实验试题答案

发酵工程与设备实验 1.决定摇瓶溶氧量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摇瓶溶氧量?答:⑴摇瓶的透气性:8层纱布,纱布透气性越好,摇瓶溶氧量越大。⑵摇瓶的转速:转速越大,培养基流动越剧烈,增大与气体接触面积。⑶培养基的粘稠度:粘稠度越大,氧气越难进入,溶氧量越低。 2.采用磷钼蓝法测定发酵液中的植酸酶活性实验中,空白对照中并未发生酶和底物的水解反应,但经过显示后,颜色却呈较深的蓝色,试解释其原因。 答:①磷钼蓝受热,易被氧化成蓝色还原物。②植酸钠中含杂质磷太多。 3.红曲米发酵实验中,为何要添加酸水?无菌酸水如何制得?答:是为了洗脱菌种,同时为红曲霉生长创造酸性环境。 制备:取一烧杯的蒸馏水,往水中加入乳酸并调PH至4.0.然后取10ml配制好的溶液于干净的试管中,密封包扎后,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即可得到无菌酸水。 4.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为何选用植酸钙而不选用植酸钠? 答:钠盐易溶解、钙盐难容,易形成透明圈,从而筛选。 5.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中,为什么不将脱氧胆酸钠溶液

和氯霉素眼药水加入到筛选培养基中一起灭菌? 答:①脱氧胆酸钠会与铁盐高温时反应。②细菌性抗生素、自身就是杀菌的,且本身无菌,也不能灭菌。 6.请详细说明产植酸酶黑曲霉的分离实验的实验原理。 答:以植酸钙为唯一磷来源的选择培养基,同时以透明圈法,从土壤中分离筛选产植酸酶的黑曲霉 7.产植酸酶黑曲霉的摇瓶发酵实验中,摇瓶的作用有哪些?答:①气体和营养分布均匀②温度保持恒定③代谢产物分散④避免影响其他菌丝生长⑤防止细胞沉淀 8.植酸酶酶活力测定实验中,若显色后的反应体系测定吸光度值为2.23,说明什么问题?该如何调整实验方案? 答:浓度过大,该稀释。 9.植酸酶活力测定时做标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标线是反应吸光度与无机磷浓度之间的关系,待我们测的样品吸光度后即可在标线上读出对应无机磷浓度,从而进行酶活计算。 10.简述灭菌锅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答:①向锅内注入水至三脚架上边缘、预热。 ②放入物品,将直排气管并放入排气槽。 ③关盖,拧紧对应螺栓,打开开关加热 ④待压力达到0.05MPa,排冷空气,归零。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2009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与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工程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器械与生物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相关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专业教学、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对数、理、化、力学、计算机和外语等公共基础、以及医学、生物学、材料学、电子信息学与机械制造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接受科学实验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生物医学工程中各方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过程设计及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身心素质 2、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生物、力学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医学、材料学、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 识和实践技能。 4、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新技术、新工 艺、新产品和新方法的发展动态。 5、掌握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的设计基础,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绘图及辅助 制造的能力,了解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具备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初步的科学研究素质。 6、掌握技术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获取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新信息的基本技能。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医疗器械(侧重人工器官)及生物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与国内同专业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注重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等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以及应用方面的 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2、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工程实践及科研实训等培养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 技能和科学研究素质。

发酵工程 期末试卷A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 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 B 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 C 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D 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 2.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C ) A 加酸 B 加碱 C 加缓冲液 D 加无机盐 3. 甘油生物合成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D ) A 尿素 B 硫酸铵 C 酶 D 亚硫酸盐 4. 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 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 B 生物素对谷氨酸生成无影响 C 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 D 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 5. 为使淀粉和纤维素进行代谢而提供能量,(B ) A 它们必须第一步变成脂肪分子 B 它们的葡萄糖单位必须被释放 C 环境中必须有游离氧存在 D 遗传密码必须起促进作用 6. 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 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 B 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 C 初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 D 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 7. 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B ) A 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 B 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 C 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 D 机械搅拌与溶氧浓度无关 8.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可能是(B ) A 温度控制不适 B 通气量过多 C pH呈酸性 D 溶氧不足 9.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C )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类。 微生物的育种方法主要有三类: 诱变法,细胞融合法,基因工程法。 发酵培养基主要由 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组成。 6、利用专门的灭菌设备进行连续灭菌称为 连逍,用高压蒸汽进行空罐灭菌称为 空消。 7、可用于生产酶的微生物有 细菌、真菌、酵母菌。 常用的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有 酸化、加热、加絮凝剂。 8、根据搅拌方式的不同, 好氧发酵设备可分为 机械搅拌式发酵罐 和通风搅拌式发酵罐 两种。 9、 依据培养基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将其分成 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 10、 现代发酵工程不仅包括菌体生产和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还包括微生物机能的利用。 11、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 产物的分离、提取 与精制。 12、发酵类型有微生物菌体的发酵、微生物酶的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微生物转 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 。 13、发酵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 14、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 变异菌,从自然选育转向 代谢调控育种, 从诱发基 因突变转向 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 15、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液体深层发酵主要有 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 16、分批发酵全过程包括 空罐灭菌、加入灭过菌的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罐, 所需的时间总和为一个发酵周期。 发酵工程 、名词解释 1、 分批发酵:在发酵中,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出,中间除了空气 进入和尾气排出外,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 2、 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不 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 3、 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较小胶粒聚合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二、填空 1、 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包括 菌种制备、种子培养、发酵和提取精^_等下游 处理几个过程。 2、 根据过滤介质截留的物质颗粒大小的不同, 过滤可分为粗滤、微滤、超滤和反渗透四大 3、 4、 5、青霉素发酵生产中,发酵后的处理包括: 过滤、提炼,脱色,结晶。 基三种。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专业 >>>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生物工程专业1999年创建于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拥有1个湖南省生物工程中心和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建成16个实验室功能区,2个中试基地,仪器设备约3000 万元,还拥有浏阳生物医药园省级优秀实习基地等多家校外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4名,其中院士2名,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1名,国家杰青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授6名,副教授8名。本专业在微生物冶金工程、环境微生物工程等研究领域独具特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生物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资源生物加工、生物能源与材料、环境生态与治理、天然产物与药物等领域从事现代生物过程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可进一步深造的研究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强化数学、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生化分离工程、生化工程及设备、生物工程产品工艺学、生化工艺与工厂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及工艺、生物工程计算机实践等专业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生物技术和工程领域从事生物产品制造过程的设计、生产与管理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的能力,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全面系统地掌握与生物工程密切相关的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生物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工程制图、电工及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本专业所需的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熟悉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念,并勇于实践。 5.了解当代生物工业的发展动态和行业情况,熟悉与生物工程相关领域的法规。 6.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写、译和阅读等综合运用能力。 7.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

(完整版)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doc

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及其产生菌的特点? A.蛋白酶表达产物一般分泌至胞外,能利用廉价的氮源,生长温度较高, 生长速度快 ,纯化、分离及分析快速;安全性高,得到 FDA的批准的菌种。 B.单细胞蛋白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能利用廉价的培养基或生 产废物。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安全性高,得到 FDA的批准的菌种。 C.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温度较低,安全性高,能利用廉价的碳源,不饱和脂 肪酸含量高, D.抗生素生产性能稳定,产量高,不产色素,,能利用廉价原料 F.氨基酸代谢途径比较清楚,代谢途径比较简单 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 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 D.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 E.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 F.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 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 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 表达的潜力?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对遗传信息作选择性的表达,实现代谢 的自动调节。代谢的协调能保证在任何特定时刻、特定的细胞空间,只合成必 要的酶系(参与代谢的多种酶)和刚够用的酶量。一旦特定物质的合成达到足 够的量,与这些物关系支持细胞自身的增殖(生产细胞),不支持(人的)目

的产物的过量生产(生产特定的初级代谢产物)。而工业化生产要求特定表达 某种或某类物质,只有正常代谢被打破,代谢协调失常的微生物才能达到要求 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 样品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初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 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 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 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 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7、菌种选育分子改造的目的? 防止菌种退化 ;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 提高生产能力 ; 提高产品质量 ; 开发新产品 . 8、以目前的研究水平,土壤中能够培养的微生物大概占总数的多少?什么 是 16sRNA同源性分析? 目前能够培养的微生物不到总数的 1%。以 16sRNA为靶基因,设计引物, 建立 pcr 扩增体系,再通过 DNA 测序进行细菌同源性分析。 9、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 自然选育就是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 程。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30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基本知识,具有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及其产业化基本能力,能在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工程领域有关的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育种、细胞生物学、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工制图、生物产品加工、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发酵、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基本训练,掌握生物产品分离纯化、微生物改造、基因克隆、细胞培养、生物工程设备使用及改造、生物工厂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基础知识,具备对生物化工产品进行下游处理技能及其相关仪器运行、维护、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生物化工产品开发与生产的能力; 2、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微生物育种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化学检测、仪器分析、数理统计与分析的能力; 3、理解生物工程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条例,具备在生物工程生产部门从事生产、管理等工作能力; 4、理解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论文写作的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信息检索、实验设计、规划实验条件、分析与统计、科技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6、具备一定的人文理论和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7、通过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可获得生物工程类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发酵工程09试卷(含答案) (2)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淀粉水解方法有酸法、酶法和酸酶结合法。 2、根据微生物生长速度与产物合成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发酵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生长偶联型、非生长偶联型和混合生长偶联型。 3、呼吸抑制发酵的现象叫巴斯德效应。 4、高温灭菌的原理是高温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失活。 5、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对流加热干燥、接触加热干燥和冷冻升华干燥等。 6、发酵醪中菌体分离可采用离心分离和过滤分离方法。 7、发酵热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辐射热。 8、发酵过程中,调节PH值常用方法有添加CaCO3法、流加尿素、 加缓冲剂法等。 二、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分解代谢物阻遏 当菌体利用葡萄糖作C源进行生长时(1分),葡萄糖分解产物能阻遏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的酶系生成(1分),从而影响次生代谢物的合成(1分)。 2、对数残留定律 在高温灭菌时,菌的死亡速率与任一瞬间残留的活菌数N成正比(3分)。 3、反馈抑制 酶促反应的终产物(1分)抑制代谢途径第一个酶的活性(2分),这称反馈抑制。 4、限制性基质 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1分),当底物浓度很小(1分),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基质叫限制性基质(1分)。

5、次级代谢产物 从初级代谢途径中形成分枝代谢途径(1分),并用初级代谢产物生成与菌体生长繁殖无关的物质或功能还未明的化合物(2分),这个过程称次级代谢。 二、判断题(对的在下面的表格中打“√”,错的打“Χ”,10分) 1、柠檬酸发酵主要防止前期染菌。 2、疫苗深层培养,如果中期染菌不严重,考虑继续发酵。 3、介质过滤除菌,必须保证介质之间的孔径小于细菌直径,才能达到除菌目的。 4、发酵醪需先进行菌、液的分离,才能进行后续的提取和精制过程。 5、谷氨酸发酵中,加速DCA循环有利于产物积累。 6、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需要供氧。 7、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通气量的提高,溶氧系数也增大。 8、为了提高发酵效率及便于控制,在整个发酵期内,我们要选定一个最适温度, 控制发酵在该温度下进行。 9、一般来说,种子培养基的碳氮比低于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比。 10、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要求,而灭菌则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每题1分 四、简答:(40分,每题5分) 1、微生物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答:1.自然发酵时期(1分) 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1分) 3.通气搅拌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建立(1分) 4.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调控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1分) 5.发酵动力学、发酵的连续化自动化工程技术的建立 6.基因工程阶段。或答微生物酶反应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反应相结合工 程技术建立。(1分) 2、谷氨酸生产如何防止噬菌体污染? 答:注意环境卫生(1分),防止菌种流到发酵罐等设备以外(1分),发酵液必须经灭菌等处理措施才能排放(1分),选育抗噬菌体菌株,将不同生产菌轮流使用(1分),定期进行菌种复壮,注意检查溶原菌。

2018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2018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一、单选题(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3月29日在京召开。批示指出:_____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 A、质量发展 B、教育发展 C、科技发展 D、人才发展 2、我国首个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重大基础科研项目“______”于3月20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奠基,正式启动了其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A、千人计划 B、天琴计划 C、火炬计划 D、星火计划 3、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_____,国家主席签署第4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A、反恐怖主义法 B、反家庭暴力法 C、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D、慈善法 4、2017年4月24日是我国首个“_____”。 A、中国无车日 B、中国航天日 C、中国环保日 D、中国低碳日

5、对在全党开展“_____”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_____”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 A、三严三实 B、两学—做 C、四个全面 D、五大发展理念 6、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_____将合并实施,并将确保参保职工生育待遇水平不降低。 A、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B、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 C、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D、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7、用于清偿债务、缴纳租金、缴纳税款的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手段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8、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趋势为( )。 A、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B、由质量向数量的转变 C、由产业向个体的转变 D、由技术进步向投资拉动的转变 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 )的精神状态,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团结奋发 D、荣辱与共 10、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体现是( )。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理工大学2012版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生物技术专业代码:070402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宽的学科视野,具有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的潜能,将来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型研究人才;以及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质控、检测、管理等工作,并具有一定营销、管理等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基本要求 (一)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掌握科学方法论与科技写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物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知识,包括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 (二)能力结构要求 1.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具有生物技术下游工程实践和技术革新的基本能力。 3. 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 (三)素质结构要求 1. 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2. 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效益观念,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4. 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四、主干学科:生物学 五、核心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英语、高等数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 六、特色课程 研究型课程: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科学研究训练 全英语教学课程: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

发酵工程考试题

1.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 2.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__需氧发酵_和_厌氧发酵__两大类。 3.在无氧条件下能将丙酮酸分子转变成乙醇分子的微生物是___酵母__。 4.诱发突变的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紫外线_,x射线_,B射线_和_激光__;化学诱变剂包括_碱基类似物, _烷化剂__ 和 _吖啶色素_ 。 5.消毒和灭菌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杀死或除去病原微生物营养体细胞,而后者则指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6.紫外线照射能使 DNA 产生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导致 DNA 复制产生错误;用紫外线诱变微生物应在红灯条件下进行,以防止光复活效应现象的产生。 7.巴斯德效应的本质是能荷调节,表现为呼吸抑制发酵。 8.乳酸发酵一般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它可分为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_。 1.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工业发酵可分为若干类型。如按发酵形式来区分,有 传统工艺发酵和现代工业发酵;按发酵培养基的物理性状来区分,有固态发酵、半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按发酵工艺流程来区分,有分批式发酵、连续式发酵和流加式发酵;按发酵过程中对氧的不同需求来区分,有厌氧发酵和需氧发酵。 2.发酵工业上常用的微生物有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醋酸杆菌、棒状杆菌、 乳酸菌、状芽孢杆菌)、酵母菌、霉菌(如根霉、曲霉)和放线菌四大类群。 3.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过程,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4.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类、生长因子和水分。 5.发酵工业生产中的碳源主要是糖类和淀粉,如葡萄糖、玉米、大米、 大麦、高梁、麸皮等。氮源主要是玉米浆、花生饼粉等有机氮源,也有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无机氮液。 6.筛选新菌种的具体步骤大体可分为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发酵试验、性能测定等。 7.菌种的选育方法常用的有新菌种的分离与筛选、诱变育种和基因重组育种。 8.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有:斜面转接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 砂土管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和液氮保藏法。 9.培养基的种类繁多,一般可根据其营养物质的不同来源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根据培养基的不同用途分为基础培养基、增殖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在工业发酵中,依据生产流程和作用的不同分为斜面培养基、种子培养基以及发酵培养基。 11.发酵生产中常用的除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法、巴斯德消毒法、空气过滤除菌法、、辐射灭菌法和化学试剂消毒等 1、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平板稀释法、组织分离法 等方法。 的目的通常是为了__ 中和有机酸,调节PH _。 2、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 3

最新发酵工程09试卷含答案-

精品文档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淀粉水解方法有酸法、酶法和酸酶结合法。 2、根据微生物生长速度与产物合成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发酵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生长偶联型、非生长偶联型和混合生长偶联型。 3、呼吸抑制发酵的现象叫巴斯德效应。 4、高温灭菌的原理是高温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失活。 5、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对流加热干燥、接触加热干燥和冷冻升华干燥等。 6、发酵醪中菌体分离可采用离心分离和过滤分离方法。 7、发酵热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辐射热。 8、发酵过程中,调节PH值常用方法有添加CaCO3法、流加尿素、 加缓冲剂法等。 二、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分解代谢物阻遏 当菌体利用葡萄糖作C源进行生长时(1分),葡萄糖分解产物能阻遏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的酶系生成(1分),从而影响次生代谢物的合成(1分)。 2、对数残留定律 在高温灭菌时,菌的死亡速率与任一瞬间残留的活菌数N成正比(3分)。 3、反馈抑制 酶促反应的终产物(1分)抑制代谢途径第一个酶的活性(2分),这称反馈抑制。 4、限制性基质 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1分),当底物浓度很小(1分),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基质叫限制

性基质(1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次级代谢产物 从初级代谢途径中形成分枝代谢途径(1分),并用初级代谢产物生成与菌体生长繁殖无关的物质或功能还未明的化合物(2分),这个过程称次级代谢。 二、判断题(对的在下面的表格中打“√”,错的打“Χ”,10分) 1、柠檬酸发酵主要防止前期染菌。 2、疫苗深层培养,如果中期染菌不严重,考虑继续发酵。 3、介质过滤除菌,必须保证介质之间的孔径小于细菌直径,才能达到除菌目的。 4、发酵醪需先进行菌、液的分离,才能进行后续的提取和精制过程。 5、谷氨酸发酵中,加速DCA循环有利于产物积累。 6、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需要供氧。 7、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通气量的提高,溶氧系数也增大。 8、为了提高发酵效率及便于控制,在整个发酵期内,我们要选定一个最适温度,控制发酵在该温度下进行。 9、一般来说,种子培养基的碳氮比低于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比。 10、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要求,而灭菌则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分1每题四、简答:(40分,每题5分) 1、微生物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答:1.自然发酵时期(1分) 2.纯培养技术的建立(1分) 3.通气搅拌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建立(1分) 4.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调控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1分) 5.发酵动力学、发酵的连续化自动化工程技术的建立 6.基因工程阶段。或答微生物酶反应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反应相结合工程技术建立。(1分) 2、谷氨酸生产如何防止噬菌体污染? 答:注意环境卫生(1分),防止菌种流到发酵罐等设备以外(1分),发酵液必

加拿大生物工程专业概况及顶尖大学推荐.doc

加拿大生物工程专业概况及顶尖大学推荐 【-专业资讯】 True生物工程的概念比较广泛,一般指以生物学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 生物工程包括五类:遗传工程,也叫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

也叫发酵工程;酶工程,即:生化工程;以及生物反应器工程。前两者是将常规菌作为特定遗传物质受体,使它们获得外来基因,成为能表达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后三者的作用则是这一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新物种创造良好的生长与繁殖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为人们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物工程在加拿大本科段的核心课程有:生物分子系统统计力学、宏观流行病学、生物医学应用材料、定量生理学:细胞与组织、定量生理学:器官输送系统、定量生理学:细胞与组织、生物材料中的分子结构、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基础; True True True硕士段核心课程有:分子,细胞与组织生物力学、细胞基质力学、生物分子动力学与细胞动力学、生物系统中的场,力与流、生物网分析、生物材料与组织的反应、医疗器材的设计与应用、生物材料的分子原理。

据统计,从2010年起,生物医学工程师的就业增长已高于平均值。在修复术、人造体内器官、计算机工具、仪器和其他医疗系统方面可能会出现新工作机会。另外,为了培养填补这些职位的生物医学工程师,会存在对教授的需求。且从业人员的薪资也相当可观。 在加拿大,医博类大学都有这个专业的开设,其中顶尖的大学有: Calgary 卡尔加利大学 McMaster 麦克马斯特大学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以我校建设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改革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2010年至2014年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发展规划。 一、生物工程专业及本专业现状 在广泛意义上,生物工程是由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以及生物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而成的新兴的工程技术学科,是21世纪三大前沿学科之一。生物工程是生物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是以实验室研究通向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纽带。 国内众多高校一般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不同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根据起源的不同而带有各自的特色与专长,如:中国农业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在农产品、果蔬的加工、保鲜,食品生物技术方面具有特色;江南大学在发酵工程方面有深厚的基础,在工业发酵和工业生物催化领域占有优势;华东理工大学以我国最早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为基础,在生化工艺和生物医药工程等领域具有特色;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具有食品工程专业背景,在食品安全、商品检验方面具有特色。 我校的生物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86年建立的生物化工专业,它的建立与发展依托于北京化工大学在化学、化工研究领域的优势,立足于大化工工业领域,经过20多年(尤其是近十几年和建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工业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能源方面形成特色,为国内同行所认可,并在生物炼制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这些优势与特色也贯穿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培养。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 生物工程专业属工科专业,以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求培养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又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 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生物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新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具备运用其基础,在国计民生的各相关领域与部门从事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衔接,强化实践教学,拓宽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专业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科技前沿,使学生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内从事工艺设计、生产技术与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发酵工程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葡萄糖效应:1942年Monod在研究大肠杆菌利用混合碳源生长时,发现葡萄糖会抑制其它碳源的利用,例如大肠杆菌在含乳糖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优先利用葡萄糖,并只有当葡萄糖耗尽后才开始利用乳糖,这就形成了在两个对数生长期中间的第二个生长停滞期,即出现了“二次生长现象”,用山梨醇或乙酸代替乳糖,也有类似的结果。 2、次级代谢: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提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 3、组成酶: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不管有无诱导物,能合成的酶。如参与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酶类。 4、微囊化:是固定化的一种,通常用一层亲水性的半透膜将酶、辅酶、蛋白质或细胞包围在微珠状的微囊内,实现固定化的目的。 5、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 6、实罐灭菌:将培养基置于发酵罐中用蒸汽加热,达到预定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到发酵温度,然后接种发酵,这叫做实罐灭菌,又称分批灭菌。 7、单细胞蛋白:主要指酵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蛋白质资源。是具有应用前景的蛋白质新资源之一。 8、协同反馈抑制: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抑制反馈调节方式。例如多粘芽孢杆菌在合成天门冬氨酸族氨基酸时,天门冬氨酸激酶受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如果仅是苏氨酸或赖氨酸过量,并不能引起抑制作用。 9、固体发酵:是利用各种植物性原料,按生产的要求和菌种的特性进行适当的配比,经过灭菌接入预先培养好的菌种,在曲室或发酵池进行发酵。 10、恒化培养 保持培养液的流速不变,使培养罐内的营养物质浓度基本恒定,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度的条件下进行繁殖,这种连续培养方式称为恒化培养。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 一、名词解释 1、分批发酵:在发酵中,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出,中间除了空气 进入和尾气排出外,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 2、补料分批发酵: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式向培养系统不加 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 3、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下,溶液中的较小胶粒聚合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二、填空 1、生物发酵工艺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包括菌种制备、种子培养、发酵和提取精制等下游处理几个过程。 2、根据过滤介质截留的物质颗粒大小的不同,过滤可分为粗滤、微滤、超滤和反渗透四大类。 3、微生物的育种法主要有三类:诱变法,细胞融合法,基因工程法。 4、发酵培养基主要由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组成。 5、青霉素发酵生产中,发酵后的处理包括:过滤、提炼,脱色,结晶。 6、利用专门的灭菌设备进行连续灭菌称为连消,用高压蒸汽进行空罐灭菌称为空消。 7、可用于生产酶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酵母菌。 常用的发酵液的预处理法有酸化、加热、加絮凝剂。 8、根据搅拌式的不同,好氧发酵设备可分为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和通风搅拌式发酵罐两种。 9、依据培养基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将其分成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三种。 10、现代发酵工程不仅包括菌体生产和代产物的发酵生产,还包括微生物机能的利用。 11、发酵工程的主要容包括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与控制、反应器的设计及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 12、发酵类型有微生物菌体的发酵、微生物酶的发酵、微生物代产物的发酵、微生物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 13、发酵工业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 14、当前发酵工业所用的菌种总趋势是从野生菌转向变异菌,从自然选育转向代调控育种,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 15、根据操作式的不同,液体深层发酵主要有分批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 16、分批发酵全过程包括空罐灭菌、加入灭过菌的培养基、接种、发酵过程、放罐和洗罐,所需的时间总和为一个发酵期。

生物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生物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这是生物工程专业考研院校排名,你参考一下: A+、A类院校(排名不分先后,分数线为准):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B+类院校(排名不分先后,均为国家线): 湖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广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湖北大学,新疆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

学,青岛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安徽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贵州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系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华大学。 B类院校(排名不分先后,均为国家线):深圳大学,莱阳农学院,黑龙江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福州大学,鲁东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昆明医学院,宁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延安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水产大学,辽宁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吉首大学,佳木斯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贵阳医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华侨大学,皖南医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新乡医学院,辽宁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医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温州医学院,集美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潍坊医学院,山西师范大学,遵义医学院,大连大学,泰山医学院。 C类院校(排名不分先后,均为国家线):泸州医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宁波大学,山西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内蒙古医学院,东华大学,山峡大学,广州医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规划

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规划 一、生物工程专业学科现状 2002获得教育部批准,使我校成为国内拥有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教育部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为指导,以面向未来,适度超前,发挥优势,扶植重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抓住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提高专业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为重点,初步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设置框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现有本科专业达到同类院校办学水平;充分考虑人才需求,结合我院的办学条件、学科和师资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重点建设目标,培育、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学院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面向社会需求提供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突出生物工程人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特点,制订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培养计划。明确了“一个头脑,四种能力”的专业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和主要课程体系。确定生物工程骨干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各个骨干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以外聘的兼职教师为辅,组建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学科梯队。目前该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适应国情、省情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还远不够。这就为我们学院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客观机遇。如果我院能够继续加大生物工程专业的投入力度,在人才、资金、设备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彻底改善生物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生物工程专业必将会取得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品牌专业。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中存在人员缺乏,知识结构失调的现象。现在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教师的压力过大,承担的课程分散,使教师很难集中精力钻研课程,只能疲于奔命地应付不断开出的新课程。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也会影响教师的科研工作的开展。 2、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企业实践基地建立存在一定问题。学生缺乏了解实际、深入实际的机会,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市场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风险。可行的方法是尽可能分流生源。 三、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主干课程的设置 我们培养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其专业特点是跨学科,培养难度大,周期长。所以生物工程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即由就业市场提出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学院捕捉到这种需求,并对自身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彼此间的沟通和协调,最终将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学生推向最需要他们的市场。“十一五”期间,继续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以及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能够体现出人才培养定位的特色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