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药物治疗Hunt综合征12例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糖尿病并发Hunt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并发Hunt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并发Hunt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关键词】糖尿病;Hunt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Hunt综合征是因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引起的面神经麻痹,除面瘫外,病侧乳突部疼痛,以耳廓和外耳感觉迟钝,外耳或鼓膜出现疱疹为特征。

糖尿病并发Hunt综合征临床较少见,治疗较困难,笔者自2005年5月至2008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1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Hunt综合征诊断参照《神经病诊断学》[2]。

14例患难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51~73岁,平均59.1岁;病程8~16 d,平均12 d;发病部位左侧8例,右侧6例;其中伴有耳鸣4例,重听3例,水平性眼震、眩晕2例。

发病原因6例有感冒史,余无明显诱因。

1.2 治疗方法口服中药:采用益气养阴,凉血解毒之药物,药用玄参、生黄茂、金银花、板蓝根、野菊花、丹参、生地各15 g,紫草20 g,麦冬、赤芍、地龙各10 g,当归6 g。

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同时结合病情酌情加减。

西药:口服阿昔洛韦0.2 g,5次/d,同时配合口服降糖药。

针灸:取穴四白、攒竹、翳风、合谷、迎香、地仓透颊车等穴,中等刺激,1次/d,2周为1疗程。

2 治疗结果14例经治疗后耳部疤疹全部消退,10例疼痛消失,4例疼痛好转,包括4例耳鸣,3例重听,2例眩晕均消失。

其中8例面瘫基本恢复正常,4例好转,2例未愈。

典型病例:谢某,男,63岁,于2007年3月8日因左耳疼痛伴同侧面瘫10 d而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6年10 d前因感冒后觉左耳疼痛,伴左侧面瘫,头晕、耳鸣、重听、口干多饮,曾在某医院诊为“左耳带状疱疹”,经治疗无效而求诊本院。

查体:左耳廓绿豆大小不等的簇状疤疹,疤液透明,疤疹周围皮肤暗红,左眼不能闭拢,口角向右歪斜,右鼻唇沟变深,左耳听力下降,左耳廓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左乳突部压痛明显,舌前2/3味觉减退,余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

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Hunt面瘫50例

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Hunt面瘫50例
29 0
针 刺 配合 穴 位 敷 贴治 疗 Hu t n 面瘫 5 O例
李斌
【 要】 目的 : 察 针 刺 配 合 穴 位 敷 贴 治 疗 Hu t 摘 观 n 面瘫 的临 床 疗 效 。方 法 :Hu t 瘫 患 者 9 例 分 为 观 察 组 5 n面 8 O例 和对照组 4 8例 , 组 均 进 行 针 刺 治 疗 , 2 观察 组 配合 穴 位 敷 贴 治 疗 , 疗前 后 比 较 2 临 床症 状 评 分 及 治 疗 后 临 床 疗 治 组 效 。结 果 : 疗 2 d后 , 组 临 床 症 状 评 分 均 较 治 疗 前 明 显 提 高 ( % 0 0 ) 且 观 察 组 更 高 于对 照 组 ( % 0 0 ) 治 0 2 P .1 , P . 1 。治 疗 后 2组 临 床 疗 效 比较 , 察 组 总 有 效 率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2 0 、9 2 , O 0 ) 结 论 : 刺 配 合 穴 位 敷 贴 观 9 . 7 . P< . 1 。 针 治 疗 Hu t n 面瘫 临床 疗 效 优 于单 纯 针 刺 治 疗 。
损 好 转 遗 留面 瘫 转 于 针 灸 门 诊 治 疗 的 Hu t 瘫 患 者 n 面
析 , 量资料 用 X 计 ±S 示 , 检验 , 数 资料 用 百分 率 表 t 计 表 示 , 检 验 , P<O 0 Y 以 .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2 结 果
9 8例 , 均符合 中医病证 诊断 疗效 标 准 中耳 带状 疱疹 诊
3 讨 论
Hu t 瘫 中 医 称 为 抱 头 火 丹 , 由 于 正 气 不 足 , n面 是
虫、 薄荷各 6 , g 制马钱 子 1 , g 冰片 2 , 粉加 醋调 成糊 g研

银翘散合配针炙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

银翘散合配针炙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

银翘散合配针炙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贵州省晴隆县人民医院贵州晴隆561400)【摘要】目的:面瘫患者通过银翘散加减与针灸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我院中医门诊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这一期间之内一共收治了60例Hunt综合征患者,Hunt综合征是由水豆-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有耳部、颜面水疱疹伴剧烈疼痛或疼痛不明显也不出现水疱疹,仅表现为同测周围性面瘫,本次研究对象为有面瘫症状的发病人群,把他们当成研究目标,然后对他们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通过银翘散加减与针灸进行联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通过泼尼松、无环鸟苷与针刺进行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三个疗程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严格比较。

结果:观察组中康复患者有18例,治疗显效患者有6例,治疗有效患者有4例,治疗无效患者有2例,治疗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中康复患者有9例,治疗显效患者有9例,治疗有效患者有6例,治疗无效患者有6例,治疗有效率为80.0%(24/30),两组间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

结论:中医角度来看Hunt综合征与面瘫都有共同的病理机制---经络气血阻滞或脉络瘀阻,所以该类患者通过银翘散加减治疗并与针灸进行配合,可以获得优良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面瘫;银翘散;针灸;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093-01面瘫情况是由于患者的面部神经受到寒、痰、火毒等外邪的侵犯使其局部经络气血阻滞或脉络瘀阻后出现功能受损,从而引起的面部的肌肉麻木、瘫痪。

临床上,Hunt综合征中医认为主要是热毒上攻头面,造成头面部经络气血阻滞或脉络瘀阻而发生面瘫,该病在中医角度来看,也属于面瘫的范围,患有该病的患者除了面瘫,还会出现味觉大部分消失,并且听觉也会受到影响,于是,本人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选取收治的60例Hunt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通过银翘散加减治疗,与针灸进行配合,通过对照实验,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阿昔洛韦治疗Hunt综合征疗效观察

阿昔洛韦治疗Hunt综合征疗效观察

阿昔洛韦治疗Hunt综合征疗效观察
王荣俊;朱明和;李小真
【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18)3
【总页数】1页(P219)
【作者】王荣俊;朱明和;李小真
【作者单位】巢湖卫生学校;巢湖地区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150.5
【相关文献】
1.腕踝针联合西药治疗Hunt综合征耳道疼痛疗效观察 [J], 吴蔚;黄双英;徐华
2.阿昔洛韦治疗Hunt综合征14例临床观察 [J], 刘沛;吴若芬
3.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刘畅;杨雅骊;郑荣华
4.银翘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Hunt综合征疗效观察 [J], 吴向农
5.西咪替丁治疗Hunt综合征疱疹和神经痛疗效观察 [J], 韦凤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田氏综合征(附12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田氏综合征(附12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田氏综合征(附12例报告)
王育鸿;朱承华
【期刊名称】《中国厂矿医学》
【年(卷),期】1996(009)001
【摘要】作者报告了十二例原田氏综合征病人,在西医用激素、散瞳、抗生素等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认为此类患者多为肝胆实火型,风湿蕴热型、肝阳上亢型,分别给予清肝泻火明目、祛风清热化湿,滋阳清热柔肝等治则,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王育鸿;朱承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3.905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Hunt氏综合征(附3例报告) [J], 曹崇明;廖礼军
2.小柳-原田氏病(附三例报告) [J], 李云
3.vogt—小柳—原田氏综合征4例报告 [J], 崔爱勤;黄丽娜
4.中西医结合治疗原田氏综合征1例 [J], 马红枫
5.Turner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附12例报告) [J], 杜永昌;鲍秀兰;赵时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亨特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亨特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亨特综合征全网发布:2012-06-11 23:15 发表者:陆丽娟5693人已访问亨特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亨特综合征(Ramsay Hunt综合征)又称为“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是由国外学者亨特于1907年首先提出,故又称为亨特综合征。

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 ice lla zoster v irus, VZV ) 引起的以侵犯面神经为主的疾病。

也常累及三叉神经、听神经, 有时可累及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甚至颈丛神经, 从而产生不同的疱疹征候群。

临床表现为周围性面瘫, 耳廓、外耳道疼痛或感觉迟钝,外耳道及临近头皮、鼓膜、口咽粘膜出现疱疹, 听力减退, 耳鸣,眩晕, 饮水呛咳, 言语不清等临床上除典型的耳痛、耳部疱疹和周围性面瘫外, 还可出现眩晕、呕吐、听力下降、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症状, 不典型患者易误诊而延误治疗, 从而影响预后。

根据VZV 侵犯范围、深度, RamsayHunt综合征临床分为3个类型:I型:耳部带状疱疹; II型: 耳部带状疱疹合并面瘫; III型: 耳部疱疹并发面瘫及内耳功能障碍。

顿挫型者疱疹过程可能不典型, 极少甚至不出现疱疹, 表现为无疹带状疱疹。

如何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 1) 详细询问病史, 加强随诊。

患者常因明显的面瘫、眩晕而忽略对耳痛、听力下降等的描述,故应详细加以询问。

对周围性面瘫伴同侧较剧烈耳痛患者应考虑早期Ramsay Hunt综合征的可能, 加强随诊, 及时发现疱疹而确立诊断。

贝尔面瘫是周围性面瘫最常见原因, 无疱疹、发热等表现及不伴前庭、耳蜗症状, 可与本病鉴别。

对早期耳痛、耳部疱疹患者不能轻易诊断为外耳道炎、单纯疱疹或神经痛, 需考虑到Ramsay-Hunt综合征的可能, 随诊有无周围性面瘫的出现。

( 2 ) 加强局部体检。

非专科医师常常忽视对耳部的体检, 细致的耳部检查及增强对病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皮疹的识别能力有助于早期发现疱疹或疱疹的痕迹, 提高早期诊断率。

热敏灸结合中药治疗早期hunt综合征1例

热敏灸结合中药治疗早期hunt综合征1例

hunt综合征1例诊。

患者于3d前因劳累受风后出现左侧口眼歪斜,漱口漏水,左侧鼻唇沟平坦,左颊藏食,左眼裂增大,左眼睑不能闭合,左侧额纹消失,左侧面颊水肿,并伴有耳后乳突剧烈疼痛、耳部周边明显压痛、耳内强烈抽痛以及听力障碍,经人介绍前来我院接受治疗。

西医诊断: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诊断:面瘫病。

2…治疗方法2.1…热敏灸…首先对其进行穴位探查:取2cm×10cm 热敏灸艾条分别对其患侧下关、翳风、风池、风府、神阙、大椎、背部腧穴等进行探查,尚未出现透、扩、传、近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以及其他非热觉,但其患侧下关、翳风穴周边皮肤潮红久久不能散去,继续施灸上述两穴观察,2min后,患者自述面部出现以下关穴为中心的扇形热感,向前扩散至巨髎穴,加灸患侧翳风穴后,其扩热感较之前继续延伸至鼻翼旁;探及神阙穴时出现热流透入腹腔深层,患者感觉温和舒适。

针对以上穴位,每日施灸1次,每次施灸时间以上述热敏灸感消失为度。

2.2…口服中药…针对患者具体症状,予以服用中药汤剂。

选方大秦艽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处方:金银花、蝉蜕各6g,赤芍、神曲、连翘、地龙、秦艽各10g,茯苓15g,法半夏、陈皮各10g,炙甘草3g。

每日1剂,水煎150mL,分2次饭后服。

服药期间处方未作调整。

3…治疗结果患者治疗2d后,听力障碍消失,但耳廓内发出两个白色疱疹,后疱疹破裂化脓结痂。

治疗5d后,患侧面颊水肿稍减轻,耳部周边压痛明显缓解,耳内抽痛感明显减轻,额横纹增粗、近对称,患侧眼睑可闭合,鼻唇沟仍浅,示齿稍有好转。

治疗10d后,水肿消失,耳部周边压痛消失,耳内有轻微抽痛感且频次降低,额横纹对称,患侧眼睑可闭合,鼻唇沟稍浅,示齿近对称,鼓腮稍有漏气。

治疗第12d时,上述症状已完全消失,患者痊愈出院。

随访半年未复发。

4…讨论Hunt综合征又称耳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而引起的耳部疱疹、剧烈疼痛、患侧面瘫等一系列症候群。

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H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H unt综合症; 临床分析
C LIN IC A L STU D Y O N H U N T SY N D R O M E CAO H uo-tai, ZH OU H ui-fen, ZH OU Xu-lin, et al. ( Departm ent of E.N.T -cephalocervical surgery, The Futian People’s H 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033, China)
21 例患者疱疹于 2 周内消退, 面瘫多于 1~6 个月 内 恢 复 , 其 他 症 状 也 相 应 消 失 或 好 转, 经 随 访 8~12 个 月 均 未 出 现 神 经 痛 后 遗 症 状 。 根 据 汪 旭 芳 等 [1]治 疗 H unt综 合 征 评 定 标 准 , 治 愈 17 例, 有效 3 例, 无效 1 例。
H un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曹火太, 周惠芬, 周序玲, 隆琰, 江远仕
摘要: [ 目的 ] 探讨 H unt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及疗效。 [ 方法 ] 收集我院自 1994~2005 年以来 H unt综合症 21 例 的 资 料 , 并 进 行 分 析 。 [ 结 果 ] 21 例 患 者 疱 疹 于 2 周 内 消 退 , 面 瘫 多 于 1~6 个 月 内 恢 复 , 其 他 症 状 也 相 应 消 失 或 好 转, 经随访 8~12 个月均未出现神经痛后遗症状; 治愈 17 例, 有效 3 例, 无效 1 例。 [ 结论 ] 本病需早期诊断, 并在 起病 1 周内及时采用高效抗病毒剂、大剂量激素和微波治疗; 合理、系统、规范的治疗, 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 后遗症状的发生的关键。
采用药物治疗及微波理疗。①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糖 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及非甾体类镇痛药。其中阿昔洛韦 5 m g/kg 8 h, 加 入 5% 葡 萄 糖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250 m l中 静 脉 滴 注 , 并予地塞米松 10 m g、ATP40 m g 加入 5% 葡萄 糖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250 m l中 静 脉 滴 注 , 1 次 /d, 连 用 5 d。 然 后 改 口 服 阿 昔 洛 韦 片 400 m g 次, 5 次 /d, 连用 7 d; ATP 片 40 m g 次, 每天 3次。 痛时服消炎痛片或小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发生疱疹处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Hunt综合征12例临床观察
耳带状疱疹由ramsay hunt于1907年首次描述,称为hunt综合
征。[1]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入侵膝状神经节所致,表现为耳剧
烈疼痛,耳甲腔及周围出现充血伴簇状疱疹,严重时疱疹破溃流出
黄色渗液,伴同侧周围性面瘫。现将我院1999年-2011年收治的
12例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2例均为我院门诊就诊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最大65岁,
最小25岁,平均龄43.9岁,病程2天—3个月,所有病例均出现
一侧耳痛、外耳道疱疹、周围性面瘫三联征,临床表现符合hunt
综合征的诊断。其中2例伴随眩晕;4例伴患侧偏头痛、3例伴耳
鸣、听力下降。按house-brackmann面神经评级系统分,ⅲ型1例,
ⅳ型4例,ⅴ型5例,ⅵ型2例。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治疗。针刺选取主穴:患侧攒竹、阳白、四白、牵正、
颊车、翳风、承浆、健侧合谷穴。配穴选择:伴随耳痛加听宫、听
会、侠溪;人中沟歪斜加人中;偏头痛加太阳、头维、风池;闭目
不合加申脉、照海;眩晕加患侧头皮针晕听区。每次取穴8—10穴,
交替使用,每日一次,留针30min。起病一周以内的患者针刺时要
轻刺激,期间不加电针不行针。一周以上的患者进针得气后每隔
10min行针一次。留针期间患侧tdp特定电磁波照射,患侧眼睛用
纱布遮盖(避免引起眼球干涩),出针后用艾条雀啄灸所针穴位,
每穴50次。一个疗程结束休息2-3天后继续下一疗程。连续针3
个疗程以上的患者改为隔天一次或者隔两天一次。
2.2 药物治疗。急性期患者考虑有面神经水肿的存在,需要脱水
消炎,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连续使用5天,强的松
片:首次50mg顿服,第二天改10mg,tid,连续服用14天后停药。
抗病毒用盐酸伐洛韦片0.3bid,饭前空腹服用,连续服用10天。
改善循环药用血塞通片100mg,bid。耳廓及外耳道疱疹未消可配合
从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直至疱疹消失。红肿破溃有感染的配
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375mg,bid。闭目不紧,流泪或者眼睛干
涩的配合阿昔洛韦眼药水、氧氟沙星眼药水交替滴眼,睡前用红霉
素眼膏涂眼。营养神经用甲钴胺分散片0.5mg,tid。
3 治疗效果
12例病例中,通过1-5天的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耳痛、疱疹、眩
晕、头痛等症状消失。面瘫症状按照fisch评分指标:治疗一个疗
程后,治愈1例;两个疗程后治愈2例,治疗三至四个疗程后治愈
3例,好转4例;治疗两个月后好转2例,无效1例。(治愈标准:
静态观察时两侧肌对称;动态观察:闭眼、笑或露齿、鼓腮、抬眉
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好转:静态观察两侧面肌对称;闭眼、笑或
露齿、鼓腮、抬眉四项中的某一项或者几项未达到100%恢复,恢复
到原来30%-70%的水平。无效:患侧表情肌完全瘫痪无运动。)起病
一周以内就诊治疗者治愈6例,好转4例,起病一周以上患者好转
1例,无效1例。治愈率:50.00%,有效率:91.67%,无效为:8.33%。
4 体会
hunt综合征好发于春秋两季,中老年人,青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多
发,[2]面瘫占周围性面瘫的12%,是比较难治愈的一类面瘫。由于
所表现的耳痛、疱疹、面瘫等症状出现的先后不同,早期特别容易
误诊。部分患者可以先出现周围性面瘫的表现,然后再出现耳痛和
疱疹,因此临床上要特别注意和贝尔麻痹的鉴别,只要出现面瘫,
耳痛剧烈,就要果断使用高效抗病毒药和脱水剂,改善循环药以及
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3]hunt综合征病损的范围越广
泛,其预后则相对较差。早期及时应用抗病毒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
等综合治疗,则预后较好,无复发。[4]盐酸伐昔洛韦片口服治疗带
状疱疹时,可明显缩短疗程,减轻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其不良反
应作用小,是治疗带状疱疹的首选用药。配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外用,其效果往往比无环鸟苷软膏和阿昔洛韦软膏等其它抗病
毒药的疗效更高。整个治疗过程还需要对症,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
才可以更快的治愈。[5]中医认为本病其病因病机多因风邪外袭,诱
发肝胆内蕴之湿热,上逆头面,侵袭少阳、阳明脉络,导致缠耳火丹、
口眼歪斜、耳聋眩晕。针灸在本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
刺以手足阳明经及少阳经穴为主,早期治疗少针多灸,避免刺激过
大加重面神经水肿,多灸可促进血液循环。中期刺激量可以适当加
大,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超过3周以上考虑针刺时间也较长,而
针刺也是一种损伤,考虑到穴位的疲劳敏感度会降低,三周以上的
病人采取隔天针刺或者隔两天针刺,往往取得不错的效果。
现代医学各学科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对于hunt综合征的治疗
也不应拘泥于单一的针灸治疗,只要有利于本病的恢复的治疗,我
们都可以博众取长综合采用。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实用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955
[2] 孔维佳.耳鼻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5:499-501
[3] 滕清晓,王梅英,付国强,等.hunt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51
[4] 王桂兰,肖宏,肖永泽.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
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5):289-290
[5] 刘贇,严道南.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24例[j].中医耳
鼻喉科学研究,2007(3):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