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二十二章 大洋洲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圣才出品】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二十二章 大洋洲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圣才出品】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二十二章 大洋洲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圣才出品】

第七篇

第二十二章 大洋洲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

2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总的来说,这个洲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传播业近年发展速度相当快。特别是广电媒介,在浩瀚的太平洋进行传播,需要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而传播效果由于人口的分散,又是有限的。这说明太平洋的多数岛国已具备一定的综合经济实力。以人口与接收器的比例看,现在大洋洲的水平不亚于拉美和亚洲。

一、平稳的新闻政策

这一地区的新闻政策保持了平稳过渡的状态。其特点有:

1.以自由主义为基础

(1)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实行自由主义新闻政策外,太平洋的各岛国基本上也实行这种政策。这些岛屿上共有各种报纸约70种(其中日报十几种),2/3为民营。

(2)广播电视业多数国家实行国营(或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少数太分散、人口 以自由主义为基础

平稳的新闻政策 逐渐实现本地人管理媒介(民族化) 鼓励多种文化传播 三个不同的发展地区 独特的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 历史发展概

大洋洲新闻传播业

太少的岛国,广电完全国营,并非不允许民营,而是民营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在媒介与政府的关系上,相对和谐,没有发生过重大冲突。

2.逐渐实现本地人管理媒介(民族化)

实现独立的多数国家,新政权没有采取收购或没收原有媒介的做法,而只是要求原有媒介培养本地人,逐步实现媒介的本地化。

3.鼓励多种文化传播

澳大利亚20世纪70年代开始鼓励多种文化传播以来,一定程度带动了太平洋各岛国民族文化的传播。

以上三方面是一种有机结合的政策,既主张新闻自由,又维护民族利益,同时保持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被国际上一些传播学者所肯定。

二、三个不同的发展地区

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大洋洲主要国家。其新闻体制基本效仿英国:报刊业基本民营,广播电视业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不论是报刊还是广播电视,其受众市场基本饱和。

2.美拉尼西亚

美拉尼西亚是大洋洲新闻传播业的次发达地区,代表国家是巴新、斐济。

(1)斐济是太平洋群岛中的一个出版中心,出版物使用主要使用英文、斐济文、印地文,10几家报纸竞争颇为激烈。

(2)斐济的广播业较为发达,收音机拥有量基本饱和。

(3)考虑到经济效益,该国原来没有建立电视台的计划,1991年新西兰电视台在苏瓦建立了商业台,1993年底,转变为由新西兰电视公司、斐济开发银行和私人股东成立的斐济电视股份有限公司。

3.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

这一地区在美拉尼西亚东北,是大洋洲新闻传播业相对不够发达的地区。

(1)这一地区的代表国西萨摩亚,是二战后第一个独立的太平洋岛国(1962年),首都阿皮亚是又一个太平洋群岛中的出版中心,3万多人口,却有6家报纸,版式各不相同。

(2)广播开办于独立前的1948年,收音机拥有量基本饱和。

(3)电视同斐济相似,原来没有计划,现在建立了一家商业电视台,目前电视机拥有量数万台。

(4)这个地区的汤加王国、法属塔希提岛、新西兰自治领库克群岛的新闻传播业也有一定规模。

三、独特的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

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分为本土和其他领地。以东萨摩亚和关岛为代表,由于其新闻文化直接来自美国,虽然起步晚,均在二战后,但新闻传播业很快达到了发达程度。这是大洋洲一个较为独特的情况。大洋洲国家中,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显然是澳大利亚,而且其对该洲的新闻传播的辐射也较广。

2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NZPA

答:NZPA是新西兰报联社(The New Zealand Press Association Inc)的英文简称,是新西兰的全国通讯社,由40多家主要报纸联合而成的合作企业公司。创建于1879年,当时名为联合报社,1942年改为现名。该社与路透社有密切的联系,它向路透社提供新西兰的国内新闻,并与路透社联合向新西兰各报发布重要国际新闻;与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等

有传统联系,在伦敦、华盛顿、香港和悉尼等地均有特派记者。

2.新西兰电视台

答:新西兰电视台(简称TVNZ)于1960年在奥克兰开播,目前播出面积覆盖全国。来自英、美、澳等国的节目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990年全国100个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中,有99个是该台播出的。而1997年新西兰电视台收视率占统治地位的局面被打破,收视率降为64%,并导致了四个频道的关闭:“太平洋地平线电视台”(HPTV)、毛利人电视网“奥替罗阿电视台”、主要播出音乐节目的“马克斯台”和“呼喊台”。

二、简答题

1.简述大洋洲平稳新闻政策的特点。

答:大洋洲从殖民地或托管地向国家独立或自治的过渡是和平的,因而其新闻政策也保持了平稳过渡的状态。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点:

(1)以自由主义为基础

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实行自由主义新闻政策外,太平洋的各岛国基本上也实行这种政策。这些岛屿上共有各种报纸约70种(其中日报十几种),2/3为民营。广播电视业多数国家实行国营(或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少数太分散、人口太少的岛国,广电完全国营,并非不允许民营,而是民营在经济上得不偿失。在媒介与政府的关系上,相对和谐,没有发生过重大冲突。

(2)逐渐实现本地人管理媒介(民族化)

实现独立的多数国家,新政权没有采取收购或没收原有媒介的做法,而只是要求原有媒介培养本地人,逐步实现媒介的本地化。

(3)鼓励多种文化传播

澳大利亚20世纪70年代开始鼓励多种文化传播以来,一定程度带动了太平洋各岛国民族文化的传播。

以上三方面是一种有机结合的政策,既主张新闻自由,又维护民族利益,同时保持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被国际上一些传播学者所首肯。

2.大洋洲的新闻事业有哪些不同的发展地区。

答:大洋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新闻传播发展地区:

(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①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大洋洲主要国家。其新闻体制基本效仿英国:报刊业基本民营,广播电视业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

②不论是报刊还是广播电视,其受众市场基本饱和,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都是每两个人一台。

③澳大利亚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为斐济分别开办了商业电视台。太平洋各岛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中,这两个国家提供的,所占比例较大。巴新的《信使邮报》、斐济的《斐济时报》,老板是世界报阀鲁伯特·默多克。

(2)美拉尼西亚

美拉尼西亚是大洋洲新闻传播业的次发达地区,以新月形远远地环绕澳洲大陆的东北部。其代表国家是巴新、斐济。

①巴新有约1000个部族,语言较为复杂,现在主要使用英语、洋泾浜英语、莫茨语出版和广播,该国广播的第三套节目(多种文化节目),名为“大鼓”(Kundu),使用30多种部族语言广播。虽然现在不够发达,但是发展速度明显较快。

②斐济是太平洋群岛中的一个出版中心。斐济的广播业较为发达,1991年新西兰电视台在苏瓦建立了商业台,1993年底,转变为由新西兰电视公司、斐济开发银行和私人股东成立的斐济电视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电视机社会拥有量不多,1.5万台。这个地区法国属地新喀里多尼亚,新闻传播业也较发达。

(3)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

在美拉尼西亚东北,以更远的新月形环绕着澳洲大陆,是大洋洲新闻传播业相对不够发达的地区。

其中位于东部的波利尼西亚比位于北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发展程度要高一些。这个地区的代表国家西萨摩亚,即位于波利尼西亚。西萨摩亚是二战后第一个独立的太平洋岛国(1962年),首都阿皮亚是又一个太平洋群岛中的出版中心,3万多人口,却有6家报纸,版式各不相同。广播开办于独立前的1948年,较为发达,每两人一架收音机;电视同斐济相似,原来没有计划,近年建立了一家商业电视台,目前电视机拥有量7000台(全国人口17万)。这个地区的汤加王国、法属塔希提岛、新西兰自治领库克群岛的新闻传播业也有一定规模。

3.列举几个新西兰的主要报刊,并作简要介绍。

答:新西兰的主要报刊有以下几个:

(1)《自治领报》

1907年创刊,是惠灵顿的独家日报,代表保守党观点。周一至周六出版,主要刊登国内外新闻,社会性消息较多,有单独的体育运动版和赛马版、市场行情等,广告篇幅大。

(2)《新西兰先驱报》

1863年创办于奥克兰,属于威尔逊和霍顿有限公司,以信息容量大、新闻渠道广、报

2019-2020年粤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非洲与大洋洲第三节 大洋洲概述习题精选三十七

2019-2020年粤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非洲与大洋洲第三节大洋洲概述习题精选三十七 ?第1题【单选题】 如图是30°S纬线经过的澳大利亚地形剖面图,下列各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不正确的是( ) A、西部高原 B、大自流盆地 C、大分水岭 D、大堡礁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贝贝在制作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地理信息卡片时,漏掉了国家名称,请你帮助她辨识出属于澳大利亚的地理信息( )

①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③罗浮宫、埃菲尔铁塔是该国著名的旅游景点;④最大城市是悉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关本章四个地区的位置、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东就是西亚,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B、欧洲西部或者叫做西欧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就是撒哈拉沙漠以南 D、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即澳大利亚大陆,位于西半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16年12月,一支中国海军舰队停靠在悉尼的花园岛基地,开始为期四天的军事访问。关于此时悉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们正在游泳 B、澳方海军身穿冬季军装 C、植物生长茂盛 D、多雨的季节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四个国家中独自占有一块大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四幅图片下面反映出的地理信息与图片内容不相符的一组是 A、在①②季风影响下,该大陆东部冬季暖热湿润 B、形成⑤气候的主要原因是西风+暖流的影响

澳大利亚英语变体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学 期 论 文 院系: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翻译方向) 班级:二班

学号:0409100234 姓名:谈耀文 浅析澳大利亚英语的词汇特色及文化特质 摘要:语言的产生发展以及语言的变异与它所在的社会文化诸多因素紧密相联。 在语言三要素中,最敏感、最具活性的词汇对于社会文化有着强烈的依附性和共变性,澳大利亚英语在离开英国本土来到社会文化环境完全不同的澳洲之后,涌现了许多反映澳大利亚人民生活的特色词汇。本文考察了澳大利亚英语特色词汇的来源、缩略形式和词汇的戏谑性以及澳大利亚英语词汇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力图说明社会环境制约和影响着词汇的变异,民族个性对词汇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澳大利亚英语;社会文化环境;词汇特色;缩略形式;变异 Abstract:The invention, evolution and variation of a language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ocial—cultural environment. Lexicon which is the most sensititive and active among the three language factors is greatly attached to the change of society and culture. English lexicon has some variation since it came to Australia.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Australia English lexicon features with emphasis on lexicon invention, abbreviation and the fact of creating new words for fun. The lexicon development process is discussed as well. The author attempts to prove that lexicon variation is determined and affected by ecology and that the disposition of a certain nation also contributes a lot to it. Key words:Australian English;social—cultural environment;lexicon features:abbreviation;variation 前言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是文化主观客观的表现形式。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一种交际工具,已成为文化的载体,并在许多方面体现文化。社会的各种因素会对语言产生各种影响,分布在不同国境中的同一语言由于各自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久而久之会出现一些语言上的变异,最敏感、最迅速地反映社会特点的词汇在跨境语言的变异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澳大利亚英语在脱离母体远离英国之后,在澳大利亚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了许多特有的词汇,而这些根植于澳大利亚社会文化的词汇像镜子一样反映出了澳大利亚人民的文化经 济生活和民族个性特征。

澳大利亚人文地理历史汇总

澳大利亚人文地理 澳大利亚(Australia):地处大洋洲。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世界上第六个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人口2327万(2013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小的国家。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它四面环海、远离他国,和最近的邻居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距离也有200公里之遥。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其边缘海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它就像一片巨大的树叶,孤零零地漂泊在烟泊浩淼的大洋上,给人以远离尘世、静谧逍遥的感觉。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也是最安全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

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Sydney)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 澳大利亚约70%的国土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的艾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 澳大利亚的气候怡人,有两个气候区,北面(南回归线上)是热带区,其余地方属于温带区。澳大利亚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降雨量在460毫米左右,四季月份与气温如下:春天:9~11月,最高气温20℃,最低9℃。夏天:12月~次年2月,最高气温25℃,最低14℃。秋天:3~5月,最高气温20℃,最低11℃。冬天:6~8月,最高气温14℃,最低6℃。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什么? 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是什么? 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澳大利亚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澳大利亚的最高政治领导人是谁? 中国的国庆节是每年的10月1日,澳大利亚的国庆节是什么时候?

非洲-大洋洲-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非洲和大洋洲》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非洲概述与第二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位置与范围 1、半球位置:非洲位于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赤道穿过中部。 2、经纬度位置:17°W~51°E,37°N~35°S,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 3、海陆位置 (1)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望地中海。 (2)轮廓:海岸线比较平直,半岛、岛屿、和海湾较少,是世界上海岸线最平直的大洲。 (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3)非、亚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非、欧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4、非洲分区: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约占非洲4/5)。 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地势 (1)地形单一,高原为主,地伏小,“高原大陆”:埃塞俄比亚 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纵贯东非裂谷带(乞力马扎罗 山,非洲最高峰),中部为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盆地); (3)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2、河流湖泊 (1)河流季节变化大,多急流、瀑布,水能丰富:尼罗河、尼日尔河、刚果河、赞比西河;(2)湖泊集中在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湖泊)、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湖泊)。3、气候 (1)以热带气候为主,干燥、暖热,热带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热带草原面积广大;(2)气候南北对称分布: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4、自然资源 (1)矿产种类多、储量大:铜矿—刚果民主、赞比亚;黄金—南非、加纳、金刚石—刚果、南非;石油—尼日利亚;铝土—几内亚; (2)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斑马、犀牛、长颈鹿、角马、狮子、大象、河马、猩猩、猿猴。 三、人文地理环境 1、居民 (1)黑种人为主,人口总数各大洲中第二位,人口增长快,自然增长率居世界首位。 (2)人口问题:阻碍经济发展,大部分人生活贫困;带来饥荒、疾病、生态环境恶化。(3)民族、部落多样,有极其复杂的原始宗教、语言、文化,相对独立。 (4)殖民与奴隶贸易:欧洲殖民主义者从非洲诱骗、绑架、掳掠黑人到美洲贩卖。 2、经济 (1)特点:不发达,单一商品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经济基础薄弱,对经济发达国家依赖高,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原因: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消耗了大量的经济;过去长期受到殖民统治。 3、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粮食不能自给,热带经济作物及畜产品:可可、咖啡、活牲口等。

大洋洲1大洋洲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大洋洲指位于太平洋

六、大洋洲 1.大洋洲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大洋洲指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地跨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的大陆和岛屿。大洋洲地处亚洲、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东西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大部分地区位于54°S~28°N,113°E~123°W之间。大洋洲陆地总面积为897×104km2,是世界上面积最小而岛屿类型最全(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分布最零散的一个洲。 (2)地形 大洋洲一般海拔在600m以下(除少数山地海拔超过2000m外),地势低缓。一般分为大陆和岛屿两个部分。澳大利亚大陆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东坡陡,西坡缓)。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是大陆岛,岛上平原狭小,多海拔2000m以上的高山。新几内亚岛上的查亚峰海拔5029m,是大洋洲的最高点。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m,为大洋洲的最低点。 (3)气候 ①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大洋洲大部分地区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均属海洋性气候。 ②气温年变化小。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均温与最热月均温差异较小。 ③降水分布不均。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mm,是大洋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夏威夷的考爱岛东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2000mm,是世界上降水较多的地区之一。迎风坡年平均降水量2000mm以上,背风坡年平均降水量仅1000mm左右。 (4)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约占总面积的48%,墨累河是外流区域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内流区(包括无流区)约占总面积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及西部地区,主要内流河均注入北艾尔湖。大洋洲的河流数量少,河流短小,水量较少,雨季暴涨,旱季有时断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几乎终年不冻。大洋洲的湖泊较少,最大湖泊是澳大利亚境内的北艾尔湖,面积约8200km2。澳大利亚大陆多构造湖,新西兰除构造湖外,还有由熔岩阻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夏威夷岛上有火山湖,此外许多岛屿上有由珊瑚礁环绕而形成的礁湖。

澳大利亚的历史

澳大利亚的历史 澳大利亚拥有悠久的历史,从永恒的原住民大陆变成英国囚犯流放地,后来又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多元文化国家,其历程让我们为你娓娓道来。 原住民梦想一个永恒的大陆 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已在这片独特且富有挑战性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和繁衍了五万多年,据信他们是在最后一次冰河纪(Ice Age)期间,从东南亚乘船来到这里的。到欧洲人踏上这片土地时,有多达一百万的原住民生活在这片大陆的 300 个国邦或部落里,讲 250 种语言和 700 种方言。那时,原住民靠打猎和采集生活,他们也会旅行进行贸易、寻找水和季节性土产,以及进行宗教仪式和图腾集会。那时和现在一样,每个部落都与某一片特定的土地有着精神联系。尽管他们的家乡不同(从内陆的沙漠、热带雨林到冰雪覆盖的山脉),但是所有的原住民都对永恒而神奇的梦幻时期有着共同的信仰。根据澳大利亚原住民神话,图腾神灵祖先创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神灵祖先通过原住民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将大地、自然现象、部落领地、远古、现在和未来联系到一起。 英国带来大批囚犯 “南方大陆”(Terra Australis)是欧洲探险家发现的最后一块大陆。当时,这片土地充满神秘色彩,为人所津津乐道,再加上自然资源丰富,吸引了探险家们航海涌入这块未知的土地。直到 1770 年库克?詹姆斯船长(Captain James Cook)登陆波坦尼湾(Botany Bay),欧洲人才正式宣称对这块南部大陆拥有主权。 为了解决英国境内监狱过度拥挤的问题和美国革命对英国造成的破坏,探险家兼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建议将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作为新的囚犯殖民地。1788年1月26日,由11艘船只组成的“第一舰队”(First Fleet)运载着1500人(其中一半是囚犯)抵达悉尼港(Sydney Harbour)。流放囚犯的政策直到1868年才结束,至此共有16万名男女囚犯来到澳大利亚。 从18世纪90年代早期起,自由移民开始涌入,但囚犯的生活十分艰苦。妇女随时面临性剥削的威胁,男人则可能会因为像偷盗这样的小罪行被判绞刑。而对于原住民来说,土地被剥夺、以及外来病毒引起的疾病与死亡,破坏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澳大利亚铁矿开发史

澳大利亚铁矿开发史 1952年,是澳大利亚铁矿开发开纪元的一年。这一年,朝鲜战争正酣,美国的机枪大炮使全世界为“钢铁”这种东西而癫狂;这一年,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Minnesota)美沙比山脉(Mesabi Range)的高品位铁矿开采枯竭(该矿体于1887年发现,长180公里,宽1~公里,厚150米,铁含量超过70%,无需任何处理,可以直接入炉冶炼,成为美国钢铁工业的原料库,直接推动完成了美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就在这一年,西澳大利亚人Lang Hancock为澳大利亚,乃至全世界掀开了新的一页…… 一、关于Lang Hancock,不得不说的故事 (一)伟大的发现 1952年11月16日,Hancock和妻子Hope一道,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飞行在西澳Pilbara上空,前往西澳首府Perth,时年43岁的Hancock为了自己家族牧场生意,必须经常在这片天空飞行。在Hamersley Ranges上空,浓黑的乌云突然从四面向这架小飞机包抄过来。前方乌云高不见顶,这架小飞机无法从其上越过,同样浓密的乌云也切断了他们返航的路线。唯一的出路,

就是往下走,在云层的下方飞行。但云层越来越低,几乎与大地相接,无奈之下,Hancock飞进了巨大的峡谷内。他对这个区域十分熟悉,峡谷的深处,就是奔腾的特纳河(Turner River),这是一条天然的引航线。这是澳洲白人从未踏足过的蛮荒之地。在暴雨之中,Hancock小心翼翼地驾驶着飞机,几乎贴着树顶飞行。就在这危急的时刻,Hancock赫然发现:在暴雨的冲刷下,两侧的峡壁居然依旧显露着红色的光泽,这是一种特殊的红色,近乎褐色,如同铁锈一般。熟悉矿藏的Hancock马上意识到,这些都是裸露在外的铁矿,他现在正飞行在一条真正由铁壁筑成的峡谷内! 这个发现令他兴奋异常。上苍似乎故意选择了一个特殊时刻,给暴风雨中的海燕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大礼:Hancock所看到的,正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蕴藏量最大的铁矿! 当Hancock在暴雨中努力驾驭着那架单薄的飞机时,他并不知道:他的这次遇险将改变西澳、澳大利亚乃至整个世界! (二)艰难的求证 很难想象,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澳大利亚却对自己拥有的这一宝藏浑然不知,当时所有专家、学者、澳大利亚政府都确信国家的铁矿储量不超过亿吨,因此在1938年强令禁止出口铁矿石,实施了22年。而到目前为止,探明的澳大利亚铁矿总储量约为

2020-2021学年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大洋洲概述练习题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大洋洲概 述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读下面的“澳大利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与澳大利亚无关的是() A. 世界石油宝库 B.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2.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其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草原广阔②气候适宜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有() ①草原辽阔②气候条件适合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大型食肉动 物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图中显示出澳大利亚人文方面的信息是() A. 考拉是其特有动物 B. 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中 C. 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D. 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5.澳大利亚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A. 地狭人稠,劳动力丰富 B. 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 C. 矿产资源丰富 D. 热带经济作物丰富多样,为工业提供原料 6.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并且原著居民很少,大部分是英国移民的后裔,如图为澳大利 亚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判断问题。 据图分析,澳大利亚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A. 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区 B. 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 C. 西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 D. 中部平原和南部沿海地区

澳大利亚(左图)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所示的() A. ①地附近 B. ②地附近 C. ③地附近 D. ④地附近 8.澳大利亚的矿产开采地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相对较少。下列有关这种差异的说 法,最不可信的是() A. 内陆缺乏矿产 B. 沿海附近采矿,便于出口 C. 内陆环境恶劣,开采难度大 D. 内陆人口分布少,缺乏开采劳动力 9.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有许多古老动物,下列在澳大利亚国徽上 的是() A. 袋鼠、鸵鸟 B. 袋鼠、鸭嘴兽 C. 鸸鹋、鸵鸟 D. 袋鼠、鸸鹋 10.下列美誉与澳大利亚不相符的是() A.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C. “天然橡胶的故乡” D.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1.澳大利亚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下列各项与澳大利亚相符的是 ①南半球的国家②高度商品化的农牧业③有许多的古老动物如鸭嘴兽、袋鼠等 ④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但埋藏深,难开采⑤地形分为北、中、南三大部分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12.当我们开始愉快的寒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3.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

英美概况---澳大利亚历史

在5万年前,名为(Aborigine)的土著首次来到澳大利亚大陆定居。在欧洲人来到澳大利亚的时候,土著人的居住区域已遍布几乎整个澳大利亚大陆,其中包括所有可直达的远岸诸岛,当然也包括塔斯马尼亚岛。一般认为,最早来到澳大利亚大陆的可能是来自中国或马来西亚的东方人。到了大约200年前,大量的欧洲白人移居,是人类第二次移民澳大利亚。 欧洲人大约在1606年东渡寻找黄金和香料,首次发现澳大利亚,并绘下了(Cape York Peninsula)的航海图。荷兰人称这片土地为新荷兰。约25年后,另一位荷兰人(Abel Tasman)先后在1642及1644年创下了两次航海壮举,并发现了今天的塔斯曼尼亚省(Tasmania)。并将澳大利亚南,西及北部海岸绘入航海图。 1770年4月20日,英国皇家海军的詹姆斯.库克船长指挥“奋进号”海洋探察船靠近今天称为维多利亚东端的陆地,完成了澳大利亚轮廓图的绘制工作。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后不久,美国便宣布独立,迫使英国要另觅地方流放罪犯,于是便在澳大利亚开辟新监狱。 英国运送囚犯的第一船队是于1788年1月在悉尼登陆的,这便是最早的澳大利亚定居并开发澳大利亚的澳洲人。在1788年至1821年间,大约有27660名囚犯被运往悉尼。在1830年至1850年间澳大利亚大陆的其他拓殖区已相继出现。1850年,澳大利亚发现黄金,又吸引成千上万的淘金者蜂拥而来。 1851年维多利亚也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拓殖区,维多利亚之后便是昆士兰。流放囚犯的政策至1868年停止,那时罪犯及释囚已占人口的1/9,其余则为自由殖民及土生澳大利亚人。到这时候,澳大利亚已被开发了打量的土地。 在19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社会逐渐开始了解国家主义的意识,及至20世纪初,澳大利亚已发展成为都市化的国家。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成立。此后澳大利亚间接参与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在六十年代初的几年内,澳大利亚人抛弃了原有的保守形象,对那些新立异的人表现出相当 的耐心。1970年开始出现了许多澳大利亚青年人反对父母的物质至上的思想和短时间离家出走并追求回归自然的时尚。在这个国家向前发展的进程中,联邦制的百年间使澳大利亚社会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变迁的状态之下。澳大利亚于2000年举行了继续实行君主立宪还是转为共和制的全民公决,最后拥护君主立宪者取得了公决的胜利。 澳大利亚于1956年在墨尔本举办了第1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0年在悉尼又成功举办了第27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也是久负盛名。 今日的澳大利亚为民主政制,人口大约为1800万。移民以欧亚为主,使澳大利亚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的特色。

小度写范文中华历史五千年简介_英语的历史(简单介绍)模板

中华历史五千年简介_英语的历史(简单介绍) 按照语言学的详细分类,英语是属于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西日尔曼语支。就这一点而言,德语、荷兰语等现代语言与英语的亲缘关系似乎更大。但若放在历史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复杂的动态情境中考量,语言作为文化中最活跃的成分和载体,在其形成过程中,就必然受到相关民族交融、迁徙、战争等活动的影响。在此仅对英语形成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作一小结,以便于从宏观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学习。《英语的历史、差异和变化》(English:History, Diversity and Change,by David Graddol)一书中把英语的历史分为七个时期。(1)语前时期(Pre-English Period,?--450)。当时英国当地的语言是凯尔语。公元前55年,罗马人入侵之后,拉丁语成了主要的文学语言和官方用语。当地的许多人会讲凯尔语和拉丁语。(2)早期古英语(Early Old English,450--850)。罗马人撤离后,公元499年,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英国。殖民者从欧洲大陆带来了多种德国方言。公元700年首次出现了英语文学。英语通过教会从拉丁语中吸取了大量的词汇。(3)后期古英语(Later Old English,850--1100).随着斯堪的纳维亚人更广泛的入侵和定居,英格兰北部的英语方言受到斯堪的那维亚语的强烈影响。在南部,阿尔弗雷德国王组织一些学者将众多的拉丁语教科书翻译成英语。(4)中世纪英语(Middle English, 1100--1450)。诺曼底人征服并定居于英国,英国的词汇和拼写受到了法语的影响。此时法语是英国的官方语言,受到教育的英国人能讲法语、拉丁语、英语三种语言。(5)早期现代英语(Early Modern English,1450--1750)。包括文艺复兴时期、伊丽莎白时代和莎士比亚时代。此时教会、拉丁语和法语的作用大大削弱,英语成了官方用语。商业的迅速发展,使英国获得了许多海外殖民地,英国占有现在的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地。奴隶贸易把非洲的黑人送往美国和加

澳大利亚大事年表

澳大利亚大事年表 4万多年前或6万年前,人类到达了澳洲大陆上,他们依靠狩猎和采集生活。 1606年西班牙探险家托雷斯驾船驶过澳洲与新几内亚之间的海峡。(这就是托雷斯海峡) 17世纪中叶,荷兰人测绘了澳洲西半部的地图,称之为新荷兰。 1642年荷兰探险家,阿贝尔??塔斯曼率一支探险队绘制了一个岛屿的南半部地图,现在这个岛屿现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塔斯曼半岛。(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东南部半岛) 1770年4月,英国海军上尉詹姆斯??库克率领探险队到达澳大利亚东海岸线,将这块土地命名为新南威尔士,以英国君主的名义宣布拥有该地。 1778年1月18日,英国舰队司令官亚瑟??菲利普带着七百多名流放犯和4个连的水兵来到新南威尔士,8天后,即1月26日(后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他在今天悉尼市中心的一个林地山坡上正式宣布建立这个殖民地。(亚瑟??菲利普是新南威尔士第一任总督)

1795年,约翰??亨特继亚瑟??菲利普后为新南威尔士总督。 1800年,菲利普??吉德利??金继任为新南威尔士总督。 1806年,威廉?布莱继任为新南威尔士总督。 1802年,土著英雄派穆尔威被白人杀死,他的头颅被放在一个运往英国的盛满烈酒的酒桶之中。 1808年,由新南威尔士军团军官发动的朗姆酒暴动,推翻了威廉?布莱总督。 1809年拉克伦·麦夸里继任新南威尔士总督。在任(1809年——1822年)。 1814年(英国)马修?弗林德斯的《南方大陆之行》问世,文中建议用“澳大利亚(AUSTRALIA)”取代“新荷兰”这一称呼,后被麦夸里总督采纳。 1824年,《澳大利亚人》报纸创立。 19世纪30年代逐渐兴盛起来的大众运动,提出殖民地人民不分出身或贫富,一律平等。 1838年,在新南威尔士北部圭迪尔河附近的迈奥溪,发生了白人枪

澳大利亚旅游资源简介

一、澳大利亚旅游资源简介 1、澳大利亚简介 首都:堪培拉国土面积:7,682,300.00平方公里 人口:2228万人(2010) 语言:英语,土著语言,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货币:澳元截止2011-10-18 1澳元=6.4912人民币 民族: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移民后裔占95.2%,亚洲人占1.3%,土著民族占1.5%,其它民族占2%。 宗教:没有国教,25%的国民没有宗教信仰,圣公会教徒占21%,罗马天主教教徒占27%,其它基督教教派占21%,其他宗教信仰者占6%。 历史 澳大利亚一词源于拉丁语“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意为未知的南方大陆。一般认为,澳大利亚土著的祖先,大约在4万年以前,就居住在澳大利亚。1616年荷兰人才开始真正探索澳大利亚,发现了约1/3的澳大利亚土地。1770年4月29日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船长率领努力号全体船员正式下锚于澳大利亚东岸的植物湾,接着沿东海岸一路往北上,在约克角的控有岛升起英国国旗,并将整个澳大利亚大陆东部宣布为英王乔治三世所属。1817年澳大利亚这个名字被当时的殖民当局正式使用。1931年英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给予澳大利亚内政和外交自主权,从此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的独立国。1972年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彻底取消了“白澳政策”,同年,澳大利亚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文化 澳大利亚由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构成。澳大利亚是一个容忍互让、兼容并收的社会,其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澳大利亚的民族特色。土著人的文化遗产、英国人的殖民历史、世界各地移民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澳大利亚持开放政策,在艺术领域鼓励竞争、提倡百家争鸣的特点融合在一起,使澳大利亚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社会。澳大利亚的音乐、舞蹈、戏曲、艺术和文学蜚声世界。 2、澳大利亚旅游:吃喝、游乐、购! 澳大利亚通常被视为最适合中国人避暑的国家。它位于南半球,气候宜人,

澳大利亚历史

澳大利亚历史 编辑 澳大利亚历史是从距今40,000至45,000年前人类第一次在澳大利亚大陆北岸定居开始的。这段时间被定义为澳大利亚史前时期。有文字记载的澳大利亚历史开始于欧洲探险家第一次达到这片土地。这段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以1901年成为大英帝国领地前后为分界点。 史前历史 编辑 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大洋洲西南部,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东北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北与印度尼西亚,东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东南与新西兰隔海相望。陆地面积768.23万平方公里,人口1575万(1985),主要是英国移早期历史约在2.5万年前,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祖先由东南亚来此定居,居住在大陆东南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土著人称塔斯马尼亚人。原始的澳大利亚土著人分为众多的部落集团,他们操不同的语言,用木、石、骨、贝等制作简单的工具,以采集狩猎为生。1432年时,中国人曾在达尔文附近登陆。在阿拉伯和中国的一些古文献中,都有关于南方大陆的记载。16世纪以前,欧洲也有关于存在着“未知的南方大陆”的想象。16世纪时,欧洲的世界地图有的绘出了一片与南极洲相连的大陆。最早航行至澳大利亚的欧洲人是荷兰人。自1605年起,荷兰人W.詹兹、D.哈托格、A.J.塔斯曼等先后勘察和登上了澳大利亚的部分海岸。1642年,塔斯曼发现塔斯马尼亚岛,1644年又发现大陆北岸。塔斯曼以荷属东印度总督范迪门之名,将塔斯马尼亚命名为范迪门地。澳大利亚大陆则被荷兰人称为新荷兰。其后,英国人、法国人接踵而来。1688年,英国人W.丹皮尔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的金湾附近上岸。这是欧洲人第一次登上这个大陆。1770年,英国人J.库克远航太平洋,在澳大利亚东南岸的植物湾登陆,并以英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占有这块土地,命名该地为新南威尔士。18世纪末曾经远航澳大利亚的英国海军官员M.弗林德斯建议英政府,这一大陆的名称应以澳大利亚取代新荷兰。1786年,英国政府决定殖民于此。后又多次探测整个大陆,1817年定名为澳大利亚。 早期历史 编辑 殖民地时期北美独立战争前,英国每年将大约1000名罪犯流放到北美的弗吉尼亚、马里兰。独立战争期间及战后数年,英国国内监狱人满为患。1786年,英政府决定将新南威尔士辟为罪犯流放地。1787年5月,海军军官A.菲利普奉命率部分官员,乘船11艘,载罪犯700余名离英,途经里约热内卢、好望角,于1788年1月抵植物湾。同年2月,新南威尔士(以悉尼为中心)殖民地正式建立。菲利普任殖民地总督。1789年,英政府派遣新南威尔士保安队,接替原驻新南威尔士的海军士兵,协助总督维持殖民地的社会治安。1804年又建新殖民区于现在的塔斯马尼亚州。殖民初期,新南威尔士经历了史家所称黑暗年代的艰难岁月。农业生产不利,食物需从英国、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等处运来。1808年,新南威尔士保安

澳大利亚历史

1、国家历史 (1)澳大利亚一词,原意是“南方大陆”,来自拉丁文 terra 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早在4万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现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总数是41万3千人(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 Vaez de Torres)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Duyfken)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 aptain James 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是英国的属土。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园林湾(Botany Bay),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 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现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现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亚。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亚最早的螺角羊。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达6000头。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大利亚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很发达,羊只存栏总数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一一发现,同期还发现大量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致富和发展。 (2)欧洲人在澳洲定居 1606年3月,荷兰探险家詹斯绘制了昆士兰州约克角西部的海岸图,这是欧洲人与澳洲接触的最早记录。同年晚些时候,西班牙探险家路易·凡·托雷斯航海经过了澳大利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之间的海峡。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欧洲探险家和贸易商继续绘制澳洲海岸线图,当时他们把澳大利亚叫做新荷兰。1688年,威廉?丹皮尔成为在澳洲海岸登陆的第一位英国探险家。但直到1770年,才有另一位英国人——詹姆斯·库克船长——乘“努力号”将科学考察之行扩展到南太平洋,以进一步绘制澳洲大陆东海岸图,并以英王名义声称拥有该地主权。 英国决定将其新领地用作安置囚犯的殖民地。1788年1月26日,由11艘船只组成的第一舰队携带1500人(其中有一半是囚犯)抵达悉尼港。后来,这一天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 英国向澳洲运送囚犯始于1788年,终于1868年,期间英国共向澳大利亚运送了约16万名男女囚犯。继囚犯之后来到澳洲的是18世纪90年代的自由移民。19世纪中期的羊毛工业和淘金热刺激了前往澳大利亚的自由移民的发展。 劳动力的稀缺、土地的辽阔以及建立在农业、采矿和贸易基础上的新兴财富都使澳大利亚成为一块充满机遇的土地。但在这段时间中,澳大利亚原住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死亡、疾病、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等等都干扰了原住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实践。

10.3大洋洲概述 第1课时 教案(粤教版七年级上)

第三节大洋中的陆地--大洋洲(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澳大利亚稀有动物的特点,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2.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提高读图能力,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大洋洲地形和气候特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直接导入:在世界地图上,澳大利亚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汪洋上,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被南回归线穿过,被两个大洋包围。说起澳大利亚,它也有着浓重的殖民色彩,它曾经是英属殖民地,我们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国旗图案上就能看出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件展示两国国旗)关于这段历史,同学们可以登录Baidu网站,通过搜索关键词“澳大利亚的殖民统治”来了解这段历史。(这样突破了课堂局限性,给学生构建起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同时锻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课件展示国徽图片: 观察:澳大利亚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同学们认识他们吗?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

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 播放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 4.探讨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板书)试用大陆漂移的假说,分析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而南极生物很少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 5.说到澳大利亚的动物,不得不提澳大利亚的羊。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现在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之一。因为羊特别多,因此称澳大利亚为(板书)。 其实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并没有羊,这些羊都是殖民者随船带来的移民羊,优越的自然环境加上澳大利亚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绵羊数量迅速增加,经过不断改良培育成的美利奴新种细毛羊,产毛量高、毛质细长柔软。 (1)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羊呢?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P74,“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然后对照P75“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生分组探讨: 师:其实,澳大利亚不仅羊养得好,其他的农牧业部门也十分发达。下面,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人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的。 板书:发达的农牧业生产 师:请同学们看图8.37“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并从图中找出澳大利亚的四大农牧业区:“粗放牧羊区”“粗放牧牛区”“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澳大利亚气候成因

1.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 因? ①夏半年,受到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盛行 上升气流,降水多;冬半年,因位于大分 水岭的东侧,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 形雨; ②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 湿, 故澳大利亚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2.澳大利亚东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的成因? 地处25°S~35°S的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 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 东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季风, 降水少。太平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 影响,增温增湿,降水较多。形成亚热带 季风性湿润气候。 3.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地处中纬地区,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4.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地处30°S以南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5.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①夏半年,受南移的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且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季风,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降水。 ②冬半年,受北移的东南信风带的控制,降水少。 6.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属森林和草原过度) ①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②位于大分水岭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 ③东南信风越过大分水岭后下沉,形成焚风效应。 7.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①冬半年受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②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8.澳大利亚中西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少;②西岸有寒流流经,降水少,沙漠直逼海岸,所以中西部成为干热的热带沙漠气候。 9.澳大利亚南回归线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原因? 西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东部:受季风、东南信风以及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10.3大洋洲概述 第2课时 教案(粤教版七年级上)

第三节大洋中的陆地--大洋洲(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产品在世界的地位;记住主要的农、矿业产品;农牧业的分布规律。理解“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含义。 2.了解澳大利亚城市及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知道澳大利亚的著名城市。 3.了解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特征及其分布,知道“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含义。 4.了解工矿业及服务业在澳大利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提高读图能力,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2.通过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征,初步学会分析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经济活动的关系。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澳大利亚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三、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师:在复习前知的基础上导入,我们明白了人们为何将澳大利亚比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了,但有人又将澳大利亚比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来继续研究。 板书: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丰富的矿产资源

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你们知道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什么矿产吗? 生:(略) 师: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就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 生:为什么? 师: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含铁量很高。澳大利亚除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外,还有煤、石油等等,其中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煤、铁等等,出口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矿产品出口创汇额占总出口额的很大部分。二战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很快,尤以采矿、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发展迅速,工矿业的出口收入已超过农牧业,成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请一个同学阅读教材P78页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所以,人们就称澳大利亚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板书:迅速发展的服务业 师:到20世纪70年代后,澳大利亚的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你们知道哪些部门是服务性行业吗? 生:(略)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很快,迅速成为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 (展示澳大利亚风情图片) 板书: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师: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这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英国移民首先到达这里,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随后,大城市相继出现,如首都堪培拉,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都位于这里。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城市。 生:读图,查找城市。 2.气候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上澳大利亚气候图,(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讨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