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知识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

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

【内容提要】电路理论一门是研究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模型分析方法的理论。本章主要介绍:

1、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分析的概念;

2、电路中常用的基本物理量;

3、电路的基本元件;

4、基尔霍夫定律;

5、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6、简单RC电路的过渡过程

本章重点: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分析的概念

一、电路及其作用

1、电路:电路是为了某种需要,将各种电气元件和设备按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

2、电路的作用:电路的基本功能可分为两大类:

①是实现对信号的传递和处理。话筒→放大器→喇叭。

②是实现能量的传输和转换。

发电机→升压变压器→导线→降压变压器→用电设备。

3、电路的组成:显然,任何一个电路都离不开提供能量的电源(或信号源)、消耗能量的负载(灯泡、喇叭)以及中间环节(连接二者之间的各种装置和线路)。电源、中间环节和负载是构成电路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二、电路分析和设计

①电路分析: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求解电路待求电量的过程。

②电路设计:在设定输入信号或功率的条件下,求解电路应有结构及参数的过程。

三、电路模型

1、电路元件①电路元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忽略某些实际电器器件的次要因数,近似地将其理想化后所得到的只有单一电磁性能的元件----理想元件。

②理想元件有:电阻元件R 、电容元件C 、电感元件L 、电源。

2、电路模型:电路是由具体的电子设备和电子器件联接组成的。为了便于分析,通常将这些设备和器件理想化,并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来表示这些元件,由此所得到的能反映实际电路联接方式的图形符号(电路图)称为电路模型,简称电路。

开关

干电池

灯泡

图1.1 手电筒实际电路

R L

s

U S

R S

图1.2手电筒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是电路分析的基础。我们通过一个手电筒的实际电路来理解电路模型的建立过程。 (1)手电筒电路由电池、筒体、开关和灯泡组成;

(2)将组成部件理想化:即将电池视为内阻为S R ,电源电动势为S U ;忽略筒体的电阻,筒体开关S 视为理想开关;将小灯泡视为阻值为L R 的负载电阻;

(3)筒体是电池、开关和灯泡的联接体,用规定的图形符号画出各理想部件的联接关系;

(4)在图中标出电源电动势、电压和电流的方向便得到手电筒电路模型如图2.1。 四、电路的常用术语

①支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端元件(只有两个端钮的元件)依次连接称为串联。

单个电路元件或若干个电路元件的串联构成电路的一个分支,一个分支上所通过的电流大小是相等的。

电路中的每个分支都称作支路。如下图中ab 、ad 、aec 、bc 、bd 、cd 都是支路,其中aec 是由三个元件串联构成的支路,abd 是由两个元件串联构成的支路,其余4个都是由单个元件构成的支路。

②节点:电路中3条及以上条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如上图中a 、b 、c 、d 都是节点。

③回路:电路中的任一闭合路径称为回路。如上图中abda 、bcdb 、abcda 、

aecda 、aecba 等都是回路。

④网孔:回路内部不包含其它任何支路,这样的回路称为网孔。如上图中的回路aecba 、abda 、bcdb 都是网孔。因此,网孔一定是回路,但回路不一定是网孔。

第二节 电路中的主要的物理量及参考方向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功率。 一、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电流的大小

电流的定义: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衡量电流大小的物理量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号i 表示。则:dt

dq

i =

式中,dq 为时间dt 内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基本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 表示。当电流很大或很小时,常用单位为千安)(KA 或毫安)(mA 、微安)(A μ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A KA 10001=; mA A 10001=; A mA μ10001= 2、电流的方向 电流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基本物理量,当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简称直流电流,用大写字母I 表示,则:t

Q I =

3、电流的参考方向

在简单电路中,可以直接判断电流的方向,如图3.1所示。但在如图4.1所示的较为复杂的电路中,流过电阻5R 上电流的实际方向有时难以判定。为了方便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有必要先假设一个电流流动的方向,这

个假设的方向叫电流的参考方向。

4、几点注意问题①参考方向一但设定,不得随意更改。

②电流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基本物理量,只有在选定了参考方向以后,讨论电流的正、负才具有实际意义。

③电流的实际方向体现在计算结果中,

当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时,电流为正值; 若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则电流为负值。

④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般有如图5.1所示的几种表示方法。其中,ab I 表示电流的参考方向是由a 点指向b 点。

⑤测量电流时,必须将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二、电压的大小和极性

1、电压 电压又叫电位差,是衡量电场力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其定义为:将单位正电荷q 从电路中的

a 点移到

b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R

图1.3 简单电路

图1.4 复杂电路

(a)

(b)

(c)

图1.5 电流参考方向的标注

为ab w ,则ab w 与q 的比值就称为a ,b 两点之间的电压,用符号ab u 表示,

dq

dw u ab

ab =

式中,ab dw 为电场力把正电荷dq 从电路中a 点移到b 点时所做的功。并规定:电压的方向为电场力做功使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电压的基本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用符号V 表示。当电压很大或很小时,常用单位为千伏)(KV 或毫伏)(mV 、微伏)(V μ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V KV 10001=; mV V 10001=; :10001V mV μ= 2、电压的方向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称为恒定电压,简

称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 表示,如a 、b 两点间的直流电压为:Q

W U ab ab =

3、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压的方向与电流类似,也要预先设定参考方向。当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时,电压为正值,当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时,电压为负值。这样,电压的值就有正有负,其正负表示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之间的关系,因此,电压的正、负只有在选定了参考方向以后才具有实际意义。

电压参考方向的一般有如图6.1所示的几种表示方法。其中,正极性指向负极性的方向就是电压的参考方向;ab u 则表示a 、b 两点间的电压参考方向由a 指向b 。

U ab

(a)

(b)

(c)图1.6 电压参考方向的标注

4、几点注意问题 同电流

测量电压时,必须将电流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三、电位的概念

电压ab U 只能表明a 点和b 点之间的差值,不能表明a 点和b 点各自数值的大小。在电路分析和实际工作中,经常要对某两点的电性能进行比较,以确定电路的工作状况。比如,判断晶体三极管是处于放大、截止、还是饱和工作状态,就要用到电位的概念。通常的做法是,先选定电路中的某个公共接点作为参考点,并规定该点的电位为"0",然后再计算或测量出电路中某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这个电压就称之为电位。在电路图或电子仪器和设备中,"0"电位点用符号""⊥来表示。

电位的基本单位与电压相同,也是伏特,电位的符号用字母加单下标的方法来表示,如a U 、b U 则分别表示a 和b 点的电位。

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叫做电位差,用字母加双下标的方法表示,如b a ab U U U -=就表示a 点的电位和b 点的电位之间的差值。显然,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那么电位和电压有什么区别呢先来分析下面这个例题。

例1.1 在图7.1中,分别设a 、b 为参考点,求a 、b 、c 、d 各点电位。 解题思路:根据电位的概念,设a 点为参考点时,则有

V V a 0=, V U V ba b 60610-=?-==,

V U V ca c 80204=?==, V U V da d 3065=?==

E a

E

a

(a ) 图

设b 点为参考点时,则有

V

V b 0=,

V U V ab a 60610=?==, V E U V cb c 1401===, V E U V db d 902===

而两点间的电压则为

V U ab 60610=?=, V U ca 80204=?=,

V U da 3065=?=, V E U cb 1401==,V E U db 902==

由以上讨论可以得出电位和电压的区别是:

①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等于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

②各点电位值的大小是相对的,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而两点间的电压值是绝对的。

有了电位的概念,图)(7.1b 可以简化成图8.1形式的习惯画法。

四、关联参考方向

在进行电路分析时,我们既要对流过元件的电流选取参考方向,又要对元件两端的电压选取参考方向,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取。如果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则称之为关联参考方向,如

(a) 图(a)(b)

图1.10 关联参考方向的简单标注

u

(a)

(b)

图1.9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u

当选取电压、电流的方向为关联参考方向时,则在电路图上只需标出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即可,图8.1所示的是两种等效的表示方法。 五、电功率、电能和额定值

1、电功率 如前所述,带电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有规则的运动便形成了电流。根据电压的定义,电场力所做的功为QU W ab =,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简称功率。它是描述传送电能速率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P 表示,即:UI t

QU

t W P ab ±=±=±

= )3.1( 在式)3.1(中,若电压的单位为伏特)(V ,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 ,则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 ,简称为“瓦”。

用式)3.1(计算电路的功率时,若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关联,则等式的右边取正号,即UI P =;否则取负号,即UI P -=。

当0>P 时,表明该元件吸收(消耗)功率,是负载(或起负载作用); 当0

当已知元件的功率为P 时,则在t 秒内消耗的电能为:Pt W =)4.1( 2、电能 电能就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单位是焦耳)(J 。工程上,常用千瓦小时)(h KW ?作单位,俗称“度”。

例2.1 在图11.1中,方框代表某一电路元件,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求图中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该元件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a)

(b)

(c)

图1.11

(d)

解题思路:求解前,首先要看清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否相关联,若是关联方向则用公式UI P =求解,反之用公式UI P -=求解;其次还要注意电压和电流自身的正负值;其三是要记住,无论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否相关联,只要计算结果为0>P ,则该元件吸收(消耗)功率为负载元件,若计算结果为0

)(a 因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关联,所以有

01535>=?==W UI P 元件吸收功率。

)(b 因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非关联,所以有

01535<-=?-=-=W UI P 元件发出功率。

)(c 因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关联,所以有

0153)5(<-=?-=-=W UI P 元件发出功率。 )(d 因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非关联,所以有

0153)5(>=?--=-=W UI P 元件吸收功率。

例3.1 在图10.1所示电路中,方框表示电源或电阻,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10.1a 所示。通过测量得知:

A I 21=, A I 12=, A I 13=, V

U 41=,V U 42-=,V U 73=,V U 34-=。

①试标出各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

②试求每个元件的功率,并判断是电源还是负载。

图1.12

I 3

I 3

(a)

(b)

解题思路:当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时,电流或电压为正值。若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则为负值。本题中42,U U 均为负值,与实际方向相反,其余均为正值,与实际方向相同。

)1( 方框1:A I 21=与V U 41=均为正值,与实际方向一致;

方框2:A I 12=为正值,与实际方向一致,V U 42-=为负值,与实际方向相反;

方框3:A I 13=与V U 73=均为正值,与实际方向一致; 方框4:A I 13=为正值,与实际方向一致,V U 34-=为负值,与实际方向相反。

各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用虚线表示)如图)(10.1b 所示。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

方框1: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一致,代入数据得

0824111>=?==W I U P , 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

方框2: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一致,代入数据得

0414222<-=?-==W I U P , 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方框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不一致,代入数据得

0717333<-=?-=-=W I U P , 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方框4: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不一致,代入数据得

031)3(344>=?--=-=W I U P ,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

例4.1 图11.1为某电路的一部分,三个元件中流过相同电流A I 2-=,已知元件a 的电压V U 21=,试求:

)1( 元件a 的功率?1=P ,并说明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2( 若已知元件b 发出的功率为W 10,元件c 吸收的功率为W 12,则元

件b 上的电压2U 和元件c 上的电压3U 各为多少伏特。 解题思路:)1( 元件a 的电压1U 的参考方向与电流

I 的参考方向相反,此时,计算公式应为

I U P 11-=,代入数据得:04)2(211>=-?-=-=W I U P ,

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

)2( 元件b 的电压2U 的参考方向与电

流I 的参考方向相关联,且发出功率, 则根据关联方向中,当0

102=--=;

同理,元件c 的电压3U 的参考方向与电流I 的参考方向相关联,吸收功率,则根据关联方向中,当0>P 时元件吸收(消耗)功率知:3P 为正值, 即 W P I U 1233==, 求得 V U 62

12

3-=-=

+ U 3 -

U 2图

上面三个例题说明了判断一个电路中哪个是电源(或起电源的作用),哪个是负载(或起负载作用)的基本方法。

3、额定值 任何电气元件和设备工作时所消耗的实际功率都与它们的工作条件有关,考虑使用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寿命,把元器件和设备安全工作时所允许的最大电流、电压和功率分别称为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统称为额定值。一般元器件和设备的额定值都标示在明显位置(或标示在产品说明书和手册中)。

元器件或设备在额定值时的工作状态叫做额定工作状态(或称为满载状态)。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元器件或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能源得到充分利用。

元器件或设备在低于额定值下的工作状态叫做轻载工作状态。过于轻载工作显然不利于元器件或设备效能的发挥,造成能源浪费,要注意避免。 元器件或设备工作在高于额定值时的状态叫做过载或超载工作状态,容易烧毁元器件或设备,一定要严格禁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三节 电路的基本元件

电路中理想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和电源四种。它们的特性通常用伏安关系)(VAR 来描述,即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的相互关系。 一、电阻元件

1、电阻 具有阻碍电流流动物理性质的物质。

2、电阻元件 理想化的电阻元件——电阻。

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Ω,当电路两端的电压为V 1,通过的电流为A 1,则该段电路的电阻值为Ω1。电阻有时以千欧)(ΩK 或兆欧)(ΩM 为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Ω=ΩK M 10001,Ω=Ω10001K 。

电阻器(简称电阻)是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之一,用字母""R 或""r 表示,电路图中常用的电阻符号如图17.1所示。

3、伏安特性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可以用电流为横坐标,电压为纵坐标的直角坐标平面上的曲线来表示,称为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

果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

(

13.

1a 所示,这样的电阻元

)(13.1b 所示的图形

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时, i R u ?= )5.1( 当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i R u ?-=

在工程上,还有许多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曲线,这样的电阻元件称为非线性电阻元件。如二极管等。

本书中所有的电阻元件,除特别指明外,都是指线性电阻。 电阻的种类较多,其主要参数有标称阻值、误差和额定功率。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电阻基本上都用不同颜色的色环标示其阻值的大小和误差(色标法)见表1。

表1 色环所代表的数值及其含义

固定电阻压敏电阻可调电阻抽头固定电阻电位器

图1.17 电阻的图形符号

(a) 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b) 图形符号

其识读方法是:紧靠电阻端的为第一色环,依次为第二、三、四色环。第一道色环表示阻值的第一位数字,第二道色环表示阻值的第二位数字,第三道色环表示阻值的倍率,第四道色环表示阻值的允许误差。设某电阻四道色环的颜色依次为:红、紫、黄、银。则其阻值为Ω?41027,误差

为Ω±%10)(即%10270±ΩK ;还有一只电阻的四道色环的颜色依次为:绿、棕、金、金,则其阻值为Ω1.5,误差为Ω±%5)(即%51.5±Ω。另有

一只电阻三道色环的颜色依次为:棕,绿,黑,则其阻值为Ω15,误差为

Ω

±%20)(即%2015±Ω。

色环电阻的额定功率可根据它的体积大小来判断,它们的额定功率和体积大小的关系见表2。

表2.金属膜电阻外形尺寸与额定功率的关系

额定功率

/W

金属膜电阻(RJ )

长度/mm

直径/mm 1/8 6—8 2— 1/4 7— — 1/2 1 13 2

二、电容元件

电容器(简称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和控制电路等方面。

电容以储存电荷为特征,具有储存电场能量的功能。在电路中用字母

""C 表示,电路图中常用电容的符号如图16.1所示。

电容的基本单位是法拉,用符号""F 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微法

)(F μ和微微法)(pF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F F μ6101=,pF F 6101=μ。 电容容量的标示方法有

①直标法:用数字和单位符号直接标出。如F μ01表示01.0微法,有

1 2 3 4

些电容用""R 表示小数点,如56R 表示56.0微法。

②文字符号法:用数字和文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容量。如10P 表示PF 1.0,01P 表示PF 1,86P 表示PF 8.6,22μ表示F μ2.2等等。.

③色标法:用色环或色点表示电容器的主要参数。电容器的色标法与电阻相同。

当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其伏安关系为:dt

du

C

i =)7.1( 上式表明,只有电容上的电压变化时,电容上才有电流流动,因此,在直流电路中,电容两端有电压,但无电流通过,相当于开路,此时电容起阻挡直流电流通过的作用,简称隔直作用。

在t 时刻,电容元件储存的电场能量为:)(2

1)(2

t Cu t W C =

)11.1( 该式表明,电容元件在某时刻储存的电场能量只与该时刻电容元件的端电压有关。当电压增加时,电容元件从电源吸收能量,储存在电场中的能量增加,这个过程称为电容的充电过程。当电压减小时,电容元件向外释放电场能量,这个过程称为电容的放电过程。电容在充放电过程中并不消耗能量。因此,电容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

选择电容,除了考虑电容的容量外,还要注意电容上的标称电压一定要高于其实际工作电压,并应留有一定的余量。如果实际工作电压过高,介质就会被击穿,电容器就会损坏。使用电解电容时,还要注意其正极性一定要接在电路中的高电位点上,负极接低电位点上。实际工作中,曾有过因误把电解电容极性接反而出现类似爆竹炸裂的现象。 三、电感元件

电感器(简称电感)以储存磁场能量为特征,具有储存磁场能量的功能。在电路中用字母""L 表示,电路图中常用电感器的符号如图18.1所示。

电感的基本单位是亨利,通常用符号""H 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亨

)(mH 和微亨)(H μ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mH H 3101=;H mH μ3101=。

当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线性电感元件的特性方程为:

dt

di L

u = )12.1( 上式表明,只有电感上的电流变化时,才能在电感上产生电压,因此,在直流电路中,电感上有电流,但电感两端无电压,相当于短路。

在t 时刻,电感元件储存的磁场能量为:)(2

1)(2t Li t W L =)15.1(

该式表明,电感元件在某时刻储存的磁场能量只与该时刻电感元件的电流有关。当电流增加时,电感元件从电源吸收能量,储存在磁场中的能量增加;当电流减小时,电感元件向外释放磁场能量。电感元件并不消耗能量,因此,电感元件也是一种储能元件。

在选用电感元件时,除了考虑合适的电感量外,还要注意实际的工作电流不能超过其额定电流。否则,由于电流过大,线圈会因发热而被烧毁。 四、电压源 1、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简称为电压源,其内阻00=r 。它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①无论它的外电路如何变化,它两端的输出电压为恒定值S U 或为一定时间的函数)(t u s 。

②通过电压源电流的大小由于与之相连接的外部电路来决定。

电压源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如图)(21.1a 所示,其电压用s u 表示。若s u 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为直流电压源,其电压用S U 表示。图

)(21.1b 是直流电压源的另一种符号,长线端表示参考正极性,短线端表

示参考负极性。

直流电压源的伏安特性如图22.1所示,它是一条以I 为横坐标且平行于I 轴的直线,表明其电流由外电路决定,不论电流为何值,直流电压源的端电压总为S U 。

0)(=t u s 的电压源是电压保持为零、电流由其外电路决定的二端元

件,因此,0)(=t u s 的电压源可相当于0=R 的电阻元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一条短路导线来代替0)(=t u s 的电压源。

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将)(t u s 不相等的电压源并联,也不能将0)(≠t u s 的电压源短路。 2、实际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实际电压源的端电压都是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当电池接通负载后,其电压就会降低,这是因为电池内部存在电阻的缘故。由此可见,实际的直流电压源可用

数值等于S U 的理想电压源和一个内阻i R 相串联的模型来表示,如图

)(23.1a 所示。

于是,实际直流电压源的端电压为:

i S R S IR U U U U -=-= )16.1(

式中,S U 的参考方向与U 的参考方向一致,取正号;R U 的参考方向与U 的参考方向相反,取负号。式)16.1(所描述的U 与I 的关系,即实际直流电压源的伏安特性,如图)(23.1b 所示。 五、电流源 1、理想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简称为电流源,其内阻∞=0r 。它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1)无论它的外电路如何变化,它输出的电流为恒定值S I ,或为一定时间的函数)(t i s 。

(2)电流源两端的电压的大小由于与之相连接的外部电路来决定。 电流源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如图25.1所示,其中电流源的电流用s i 表示,电流源的端电压为s u 。若)(t i s 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为直流电流源,其电流用S I 表示。

直流电流源的伏安特性如图26.1所示,它是一条以I 为横坐标且垂直于I 轴的直线,表明其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不论其端电压为何值,直流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总为S I 。

0)(=t i s 的电流源是电流保持为零、电压由其外电路决定的二端元件,

因此,0)(=t i s 的电流源就相当于∞=R 的电阻元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一条开路导线来代替0)(=t i s 的电流源。

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将)(t i s 不相等的电流源串联,也不能将0)(≠t i s 的电流源开路。 2、实际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实际电流源输出的电流是随着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光电池在一定照度的光线照射下,被光激发产生的电流,并不能全部外流,其中的一部分将在光电池内部流动。由此可见,实际的直流电流源可用数值等于S I 的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阻'i R 相并联的模型来表示,如图)(27.1a 所示。

于是,实际直流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为:'

i S

R U

I

I -

= )17.1(

式中,S I 为实际直流电流源产生的恒定电流;'i R 为其内部分流电流。式17.1所描述的U 与I 的关系,即实际直流电流源的伏安特性,如图

)(27.1b 所示。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大全及答案

训练一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120分钟)—III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号码填入提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1)1A 2)2A 3)3A 4)4A 2、图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sc i等于()1)1A 2)1.5A 3)3A 4)-1A 3、图示电路中电压u等于() 1)4V 2)-4V 3)6V 4)-6V 4、图示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oc u等于()1)3V 2)4V 3)5V 4)9V 7AΩ 2Ω 1 Ω 4 i 6V Ω 2 Ω 4 sc i Ω 2 Ω 4 + _ Ω 2 Ω 2 - 2V + - 10V + u - + Ω 1Ω 2 6V + _ 3V + _ + - oc u

5、图示电路中电阻R 吸收的功率P 等于( ) 1)3W 2)4W 3)9W 4)12W 6、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 L R 吸收的最大功率等于( ) 1)0W 2)6W 3)3W 4)12W 7、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 1)2Ω 2)4Ω 3)6Ω 4)-2Ω 8、图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的电容电压)0(+c u 等于( ) 1)2V 2)3V 3)4V 4)0V 3V Ω 2+_ R Ω 1A 3Ω 3+ _ 6V 5:1 L R Ω 4- + i 2a b 4V Ω 2+ _ Ω 2+ - c u +_ 2V =t F 1

9、图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的电压)(∞c u 等于( ) 1)2V 2)4V 3)6V 4)8V 10、图示电路在开关断开后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 ) 1)2S 2)3S 3)4S 4)7S 11、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t i 等于() 1)t e 25- A 2)t e 5.05- A 3))1(52t e -- A 4) )1(55.0t e -- A 12、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t u 的振幅等于() 1)1V 2)4V 3)10V 4)20V Ω46V Ω 2+ _ Ω 2+ - c u 0=t F 1- +1u 1 2u + - Ω 2+ _ Ω2+ - =t F 1F 25A Ω 20=t i 1H s 10+ _ + _ u 1H s u F 25.0V t t u s )2cos()(=

电路分析基础_复习题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1、测量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时,应先选好电压表的量程,再将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中。(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2、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是恒定的,不随负载变化。(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3、导体中的电流由电子流形成,故规定电子流的方向就是电流正方向。(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4、从定义上看,电位和电压相似,电位改变,电压也跟着改变。(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5、导体的长度和截面都增大一倍,其电阻值也增大一倍。(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6、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 )指向( ),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由( )指向(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高电压,低电压,低电压,高电压 7、测量直流电流的直流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当中,表的 端接电流的流入端,表的 端接电流的流出端。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正,负 8、工厂中一般动力电源电压为 ,照明电源电压为 。 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如果考虑相位差,设?∠=? 10220A U ,则? B U = , ? C U =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380伏,220伏,36伏,?-∠=? 110220B U ?∠=? 130220C U 9、用交流电表测得交流电的数值是其 值。受控源是大小方向受电路中其他地方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源。受控源有四种模型,分别是: ; ; ;和 。

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A卷)(...

(89) 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学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电路剖析基础》期末试卷(A卷) 留意:1、本次考试为闭卷,时刻为120分钟。 2、不答应学生带着任何纸张进入考场。 3、可带着黑或蓝色笔、批改带(液)、计算器等文具进入考场。 一、判别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电压、电流的相关参阅方向是指电流由低电位流向高电位。 【】 2.当电压、电流选用相关方向时,P大于零,则该段电路供给功率。 【】 3.有两个电阻,其间一个比另一个电阻大得多,在并联运用时,电阻较大的一个的能够去掉。 【】 4. 电感上的uL和iL均为状况变量。 【】 5.但凡周期性交流电,其最大值与有用值之间即是倍的关系。 【】 二、挑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一般电路中的耗能元件是指【】。 A) 电阻元件; B) 电感元件; C) 电容元件; D) 电源元件。 2. 实践运用的电源,按其外特性可等效为【】。 A) 电压源或电流源; B) 电压源与电阻串联; C) 电压源与电阻并联; D) 电流源与电阻串联。 3. 线性电路的两类束缚是【】。 A) KVL和KCL; B) KVL和VCR; C) 拓扑束缚和元件束缚; D) KCL和VCR。 4. 电容【】效果,电感【】效果。 A) 对直流有隔绝, 对交流有短路; B) 对交流有隔绝, 对直流有短路; C) 对直流有隔绝, 对直流有短路; D) 对交流有隔绝, 对交流有短路。 5.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A) 有用值、角频率和初相位; B) 频率、幅值和相位差; C) 周期、瞬时值和频率; D) 均匀值、相位和幅值。 三、根本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求单口网络ab端的等效电阻。

电路分析教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性质: 吴安岚主讲教师:131 联系电话:

:E-MAIL 53 / 1 课时分配表 53 / 2 第1课 一.章节名称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概念;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了解内容:电路的作用、组成。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定义、表达式、单位;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3.电路的作用、组成、分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难点: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8的检查学习结果。 七.作业要求 1.2,1.3----------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3 第2课 一.章节名称 1.3 基尔霍夫定理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基尔霍夫定理;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KVL方程。KCL、KVL定理推广。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基尔霍夫定理; 2.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写KCL、KVL方程。解方程。 3.KCL、KVL定理推广。例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 KVL方程。 2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确标注与应用。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9[例1.1]、P10[例1.2]和P11的检查学习结果。七.作业要求 1.10,1.19----------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4 第3课 一.章节名称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5电路的等效变换 1.5.2 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等效变换的概念。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2.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3.电路的伏安关系式。 五.教学重难点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题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题 1、测量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时,应先选好电压表的量程,再将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中。()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2、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是恒定的,不随负载变化。()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3、导体中的电流由电子流形成,故规定电子流的方向就是电流正方向。(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4、从定义上看,电位和电压相似,电位改变,电压也跟着改变。()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5、导体的长度和截面都增大一倍,其电阻值也增大一倍。()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 6、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指向(),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由()指向()。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4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高电压,低电压,低电压,高电压 7、测量直流电流的直流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当中,表的端接电流的流入端,表的 端接电流的流出端。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正,负 8、工厂中一般动力电源电压为,照明电源电压为。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380伏,220伏,36伏 9、用交流电表测得交流电的数值是其值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评分:2分 难易程度:易 答案:有效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下册(李翰荪著)课后答案下载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下册(李翰荪著)课后答案下载电路分析基础以电路理论的经典内容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电路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以下是由关于《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下册(李翰荪著)课后答案下载地址,希望大家喜欢! 点击进入:《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下册(李翰荪著)课后答案下载地址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1 1.1电路模型1 1.1.1实际电路的组成与功能1 1.1.2电路模型2 思考题4 1.2电路变量4 1.2.1电流4 1.2.2电压5 1.2.3电功率8 思考题10 1.3欧姆定律11 1.3.1欧姆定律11 1.3.2电阻元件上消耗的功率与能量12 思考题13 1.4理想电源14 1.4.1理想电压源14

1.4.2理想电流源16 思考题18 1.5基尔霍夫定律18 1.5.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19 1.5.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21 思考题25 1.6电路等效26 1.6.1电路等效的一般概念26 1.6.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等效27 1.6.3理想电源的串联与并联等效33 思考题36 1.7实际电源的模型及其互换等效36 1.7.1实际电源的模型36 1.7.2实际电压源、电流源模型互换等效37 思考题39 *1.8电阻Π、T电路互换等效40 1.8.1Π形电路等效变换为T形电路40 1.8.2T形电路等效变换为Π形电路42 思考题44 1.9受控源与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44 1.9.1受控源定义及其模型44 1.9.2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46

思考题48 1.10小结48 习题152第2章电阻电路分析57 2.1支路电流法57 2.1.1支路电流法58 2.1.2独立方程的列写59 思考题63 2.2网孔分析法63 2.2.1网孔电流63 2.2.2网孔电流法64 思考题69 2.3节点电位法69 2.3.1节点电位70 2.3.2节点电位法70 思考题76 2.4叠加定理、齐次定理和替代定理77 2.4.1叠加定理77 2.4.2齐次定理80 2.4.3替代定理81 思考题83 2.5等效电源定理84 2.5.1戴维宁定理84

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试卷编号 命题人:审批人:试卷分类( A 卷或 B 卷) A 大学试卷 学期:2006 至2007 学年度第 1 学期 课程:电路分析基础I 专业:信息学院05 级 班级:姓名:学号: (本小题 5分)求图示电路中 a、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本小题 6分)图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 0时开关打开,求则i 0 。 t0 4A 5 1F 0.5H 3 得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十 总分得分 、得分 R ab =R2 得分

i(0+)=20/13=1.54A

(本小题 5 分)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为d 2 u dt 2 du 8 12u 10 dt 和___-6 ___ 。该电路处于阻尼 得分 (本大题6分)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u ab=10v, R0=3Ω 得分 (本小题 5分)图示电路中 , 电流I =0,求 U S。 Us=6v 得分 b

U=4.8V 得分 (本小题 5分) 电路如图示 , 求a 、b 点对地的电压 U a 、U b 及电流 I 。 3V U a =U b =2v, I=0A. 得分 ( 本 大 题10分 )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 I 1 、 I 2 、 I 3 。 I 1=4A, I 2=6A, I 3=I 1-I 2=-2A 得分 (本小题 10 分 )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 U 。 2 2V 1 I 1

(本大题12分)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电压。 34 6+ 4A 4A 单独作用时, u'=8/3V; 3V 单独作用时, u'='-2V; 共同作用时, u=u'+u'='2/3V 得分 (本大题 12 分)试求图示电路中R L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并计算此时该电路效率 Uoc=4v,R0=2.4Ω; R L= R0=2.4Ω时,获得最大功率 Pmax,Pmax= 5/3W; P s=40/3W,η= Pmax/ P s=12.5%。 100%为多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路分析基础 练习题 复刻回忆 1-1 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元件A 吸收功率30W,元件B 吸收功率15W,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得电流I 1 、I 2 、I 3。 解 A,A,A 1-5 在图题 。 解 A,V 1-6 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 , 1-8 解 电阻功率:W, W 电流源功率:, W 电压源功率:W, W 2-7 电路如图题2-7 解 V A A A 2-9 电路如图题2-9 解 从图中可知,2Ω与3Ω并联, 由分流公式,得 A 所以,有 解得 A 2-8 电路如图题2-8所示。已知,解 KCL: 解得 mA, mA 、 R 为 k Ω 解 (a)由于有短路线,, (b) 等效电阻为 2-12 电路如图题2-12所示。求电路AB 间得等效电阻。

解 (a) (b) 3-4 用电源变换得方法求如图题3-4所示电路中得电流I 。 解 或由( A,A, A 所以 A 4-3 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3 解 显然,有一个超网孔,应用KVL 即 电流源与网孔电流得关系 解得: A,A 电路中各元件得功率为 W,W, W,W 显然,功率平衡。电路中得损耗功率为740W 。 4-10 用节点电压法求如图题4-10所示电路中得电压。 解 只需列两个节点方程 解得 V ,V 所以 V 4-13 电路如图题4-13所示,求电路中开关S 打开 与闭合时得电压。 解 由弥尔曼定理求解 开关S 打开时: V 开关S 闭合时

5-4 用叠加定理求如图题5-4所示电路中得电压U 。 解 应用叠加定理可求得 10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5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电压为 5-8 图题5-8所示无源网络N 外接U S =2V , I S =2A 时, U S =2V ,I S =0A 时, 响应I =5A 。现若U S =4V,I S =2A 时,则响应I 为多少? 解 根据叠加定理: I =K 1U S +K 2I S 当U S =2A 、 I S =0A 时 I =5A ∴K 1=5/2当U S =2V 、 I S =2A 时I =10A ∴K 2=5/2 当U S =4V 、 I S =2A 时 响应为 I =5/2×4+5/2×2=15A 5-10 求如图题5-10 解 用叠加定理求戴维南电压 V 戴维南等效电阻为 5-16 用诺顿定理求图题5-16示电路 中得电流I 。 解 短路电流 I SC =120/40=3A 等效电阻 R 0=80//80//40//60//30=10Ω 5-18 电路如图题5-18所示。求R L 为何值时 解 用戴维南定理有,开路电压: V 戴维南等效电阻为 所以,R L =R 0 = 4、8Ω时,R L 可获得最大功率, 其最大功率为 5-20 如图题5-20所示电路中,电阻R L 可调,当R R =? 解:先将R L 移去,求戴维南等效电阻: R 0 =(2+R)//4 Ω 由最大传输定理: 用叠加定理求开路电压: 由最大传输定理: , 故有 U S =16V 6-1 参见图题6-1:(a)画出ms ;(c)求电感提供最大功率时得时刻;(d)求ms 时电感贮存得能量。

电路基础分析知识点整理

电路分析基础 1.(1)实际正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2)参考正方向:任意假定的方向。 注意:必须指定电压参考方向,这样电压的正值或负值才有意义。 电压和电位的关系:U ab=V a-V b 2.电动势和电位一样属于一种势能,它能够将低电位的正电荷推向高电位,如同水路中的水泵能够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的作用一样。电动势在电路分析中也是一个有方向的物理量,其方向规定由电源负极指向电源正极,即电位升高的方向。 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的区别:电压和电位是衡量电场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电动势则是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大小只取决于两点间电位的差值,是绝对的量;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参考点;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 3. 参考方向 (1)分析电路前应选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在图中; (2)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改变。参考方向是列写方程式的需要,是待求值的假定方向而不是真实方向,因此不必追求它们的物理实质是否合理。 (3)电阻(或阻抗)一般选取关联参考方向,独立源上一般选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4) 参考方向也称为假定正方向,以后讨论均在参考方向下进行,实际方向由计算结果确定。 (5)在分析、计算电路的过程中,出现“正、负”、“加、减”及“相同、相反”这几个名词概念时,切不可把它们混为一谈。 4. 电路分析中引入参考方向的目的是为分析和计算电路提供方便和依据。应用参考方向时,“正、负”是指在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若参考方向下一个电流为“-2A”,说明它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参考方向下一个电压为“+20V”,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加、减”指参考方向下列写电路方程式时,各项前面的正、负符号;“相同、相反”则是指电压、电流是否为关联参考方向,“相同”是指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相反”指的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 5.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结点电流定律(KCL)和回路电压(KVL)两个定律,是集总电路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 中学阶段我们学习过欧姆定律(VAR),它阐明了线性电阻元件上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明确了元件特性只取决于元件本身而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这一基本规律。 基尔霍夫将物理学中的“液体流动的连续性”和“能量守恒定律”用于电路中,总结出了他的第一定律(KCL);根据“电位的单值性原理”又创建了他的第二定律(KVL),从而解决了电路结构上整体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基尔霍夫两定律和欧姆定律合称为电路的三大基本定律。 6.几个常用的电路名词 1.支路:电路中流过同一电流的几个元件串联的分支。(m) 2.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汇集点(连接点)。(n) 3.回路:由支路构成的、电路中的任意闭合路径。(l) 4.网孔:指不包含任何支路的单一回路。网孔是回路,回路不一定是网孔。平面电路的每个网眼都是一个网孔。

重邮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一、初试科目 (以下科目名称按音序排列,下同) 1. C语言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周建方,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3.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谢处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电磁学与电动力学: 《物理学(上、下册)》(第五版),电磁学部分,马文蔚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动力学》(第二版),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和静电场部分,郭硕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法理学: 《法理学》,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系列“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张文显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版。 6.概率论与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编,(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7.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科数学分析(上、下册)》,马知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工业工程基础: 《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郭伏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9.光电子技术及应用: 《光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朱京平著,科学出版社,2009。 10.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二版),谢希仁,人民邮电出版社。 11.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陈军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12.力学与理论力学: 《物理学(上、下册)》(第五版),力学部分,马文蔚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理论力学教程(第二版)》,分析力学部分,周衍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14.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5.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彭承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6.数据结构:

最新《电路分析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最新《电路分析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判断题 1、集总参数元件的电磁过程都分别集中在各元件内部进行。(∨) 2、实际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的电路模型都可以用电感元 件来抽象表征。(×) 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定义式形式相同,所以它们的单位 一样。(∨) 4、电流由元件的低电位端流向高电位端的参考方向称为关 联方向。(×) 5、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 (×) 6、电路分析中一个电流得负值,说明它小于零。 (×) 7、电路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连接的电路统称为支路。(∨) 8、网孔都是回路,而回路则不一定是网孔。 (∨) 9、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写方程式时,可以不参照参考方向。(×) 10、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参考方向假设反了。(∨) 1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 12、两个电路等效,即它们无论其内部还是外部都相同。(×)

13、直流电桥可用来较准确地测量电阻。 ( ∨ ) 14、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说明电源的利用率达到了最大。 ( × ) 15、受控源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和独立源完全相同。 ( × ) 16、电路等效变换时,如果一条支路的电流为零,可按短路处理。 ( × ) 二、单项选择题(建议每小题2分) 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B ) A 、一定为正值 B 、一定为负值 C 、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 2、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U ab =10V ,a 点电位为V a =4V ,则b 点电位V b 为( B ) A 、6V B 、-6V C 、14V 3、当电阻R 上的、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 A 、Ri u = B 、Ri u -= C 、 i R u = 4、一电阻R 上、参考方向不一致,令=-10V ,消耗功率为0.5W ,则电阻R 为( A ) A 、200Ω B 、-200Ω C 、±200Ω 5、两个电阻串联,R 1:R 2=1:2,总电压为60V ,则U 1的大小为( B ) u i u i u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 一、基本概念 1.电路:若干电气设备或器件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构成电流的通路。 2.电路功能:一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二是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3.集总参数电路近似实际电路需满足的条件: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l(长度)远小于电路 。 正常工作频率所对应的电磁波的波长λ,即l 4.电流的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5.关联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压降的参考方向一致。 6.支路:由一个电路元件或多个电路元件串联构成电路的一个分支。 7.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连接点。 8.回路:电路中由若干支路构成的任一闭合路径。 9.网孔:对于平面电路而言,其内部不包含支路的回路。 10.拓扑约束:电路中所有连接在同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约 束,任一回路的各支路(元件)电压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约束,这种约束关系与电路元件的特性无关,只取决于元件的互联方式。 U(直流电压源)或是一定的时间11.理想电压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端电压为一恒定值 S u t,与流过它的电流(端电流)无关。 函数() S 12.理想电流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输出电流为一恒定值 I(直流电流源)或是一定的时间 S i t,与端电压无关。 函数() S 13.激励:以电压或电流形式向电路输入的能量或信号称为激励信号,简称为激励。 14.响应:经过电路传输处理后的输出信号叫做响应信号,简称响应。 15.受控源:在电子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或电流不由其自身决定,而是受到同一电路中其它 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的控制。 16.受控源的四种类型: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 流源。 17.电位:单位正电荷处在一定位置上所具有的电场能量之值。在电力工程中,通常选大地 为参考点,认为大地的电位为零。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对参考点的电压。 18.单口电路:对外只有两个端钮的电路,进出这两个端钮的电流为同一电流。 19.单口电路等效:如果一个单口电路N1和另一个单口电路N2端口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 则这两个单口电路对端口以外的电路而言是等效的,可进行互换。 20.无源单口电路:如果一个单口电路只含有电阻,或只含受控源或电阻,则为不含独立源 单口电路。就其单口特性而言,无源单口电路可等效为一个电阻。 21.支路电流法:以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元件的VAR和KCL、KVL约束关系, 列写独立的KCL方程和独立的KVL方程,解出各支路电流,如果有必要,则进一步计算其他待求量。 22.节点分析法:以节点电压(各独立节点对参考节点的电压降)为变量,对每个独立节点 列写KCL方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将各支路电流用节点电压表示,联立求解方程,求得各节点电压。解出节点电压后,就可以进一步求得其他待求电压、电流、功率。23.回路分析法:以回路电流(各网孔电流)为变量,对每个网孔列写KVL方程,然后根据

《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题(2008第1学期)(A)

重庆邮电大学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考试 专业:自动化、测控 年级:07 班级:8107、8207、8307 课程名:电路分析 (A 卷) 考核方式:闭卷 一、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已知某电阻元件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的电压、电流分别为R U 、R I ,则 此电阻元件吸收的功率R P =------------。 2.理想变压器是即时性元件,无记忆功能,不储存能量,唯一的计算参数 为:————— 。 3.使用叠加定理求解电路,当令某一激励源单独作用时,其它激励源应置零,即独立电压源用 (开路或短路)代替,独立电流源用 (开路或短路)代替 二、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如图所示电路,电阻ab R 为( ) A 2Ω B 4Ω C 6Ω D 3Ω 图6 7. 如图7所示,电路中产生功率的元件是:( A 仅是电压源 B 仅是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产生功率 D 确定的条件不足 图7 4.正弦信号的三个基本要素指的是 、 和 。 5.RLC 串联电路谐振条件的数学表达式为:——————————。

8.如图8所示电路,电压源和电流源释放的功率分别为( ) A 12W ,-4W B –12W ,4W C 12W ,4W D –12W ,-4W 图8 9.如图9所示电路,开关K 断开前,电路已稳态。t =0时断开开关,则u (0+) 为( ) A 0V B 3V C 6V D –6V 图9 10.如图10所示电路,其时间常数τ为( ) A C R 2 B C R R R R 2 12 1+ C 2 R C D C R R R R 2 12 1+ 图10 11.如图11所示电路,I 1=9A ,I 2=8A ,I 3=3A ,则电流I 为( ) A 14A B 10A C 20A D 4A 图11 12. 如图12所示, 电源角频率ω=5rad/s ,则阻抗Z ab 等于:( ) A 2-j0.5Ω B 2-j2Ω C 2+j2Ω D 4+j2Ω 图12 13.如图13所示电路, )30cos(100)(?-=t t u ωV ,)30cos(20)(?+=t t i ωA ,则网络N 0的有功率P 为( ) A 500W B 1000W C 2000W D 4000W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图13 2Ω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120学时)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普大) 编写单位:信息技术系通信、电子教研室 编写人:蒋雯雯 审批:李明燕 编写日期:2007 年07月 修订日期:2011年03月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标准 学时数:120学时 适应专业: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普大)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我院普大“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既是通信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又是后续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和电子测量仪器等)的基础,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是通信、电子类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的分析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前期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类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电路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各种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简单的电工测量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踏入社会后的工程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 1.知识目标: 简单直流电路分析、一阶电路的暂态分析、交流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2.职业技能目标: 电路元器件的识别、测量能力;基本工具的使用能力;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力;电路图识图能力,并能在电工操作台上正确连接电路;能够对实际直流电路进行正确的操作、测量;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能够对实际交流电路进行正确的操作、测量;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动态电路的分析、计算及初步设计;安全用电能力。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耐心细致的职业习惯的养成;规范操作习惯的养成;信息获取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 教学要求:本课程应适应电路内容的知识更新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着重介绍经典的电路分析方法,力求做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清概念,结合实际、强化训练,突出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重点讲清基本概念和经典的电路分析方法,在例题和习题的选取上,适当淡化手工计算的技巧,并根据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在每章中引入计算机辅助分析与仿真测量,同时加入16个(包括5个选做)电路的实践操作实验,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教、学、做”的统一。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教学目的: 1.了解实际电路、理想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理解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基本概念。 3.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分析基础_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命题人: 审批人: 试卷分类(A 卷或B 卷) A 大学 试 卷 学期: 2006 至 2007 学年度 第 1 学期 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I 专业: 信息学院05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小题5分) 求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 1 R R ab =R 2 (本小题6分) 图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 =0时开关打开, 求则()i 0+。 Ω

i(0+)=20/13=1.54A ( 本 大 题6分 ) 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1A a b u ab =10v, R 0=3Ω (本小题5分) 图示电路中, 电流I =0,求U S 。 Us=6v

(本小题5分) 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d d d d 22 81210u t u t u ++=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为____-2________和___-6______。该电路处于___过_____阻 尼工作状态。 (本小题5分) 电路如图示, 求a 、b 点对地的电压U a 、U b 及电流I 。 U a =U b =2v, I=0A. ( 本 大 题10分 )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I 1、I 2、I 3。 I 1=4A, I 2=6A, I 3=I 1-I 2=-2A (本小题10分)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U 。

U U=4.8V ( 本 大 题12分 ) 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电压。 3V 4A 单独作用时,u ’=8/3V; 3V 单独作用时,u ’’=-2V; 共同作用时,u=u ’+u ’’=2/3V 。 十、 ( 本 大 题12分 ) 试求图示电路中L R 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并计算此时该电路效率

第1章教案电路分析基础分析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本章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元件模型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深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掌握理想元件和电压源、电流源的输出特性; 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5、深刻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6、深刻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概念; 7、熟练掌握弥尔曼定理、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 8、理解受控电源模型, 了解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基础。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理想的电路元件虽只有几个,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具体电路,都是由这些元件构成,从而依据基本定律就足以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计算。因而,要求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熟练应用、打下电路分析的基础。依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介绍电路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线性直流电路,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线性电路。为此,必须熟练掌握。 1.1电路的基本概念 教学时数 1学时 本节重点 1、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电路变量(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电压、电位的概念与电位的计算。 本节难点参考方向的概念和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与物理学中质点、刚体的物理模型对比,建立起理想元件模 型的概念,结合举例,说明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在分析电路中的重要性。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法与电子课件结合。 教学内容 一、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实际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电路模型: 3、常用的理想元件: 二、电路分析中的若干规定 1、电路参数与变量的文字符号与单位 2、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 变量参考方向又称正方向,为求解变量的实际方向无法预先确定的复杂电 路,人为任意设定的电路变量的方向,如图(b)所示。 参考方向标示的方法: ①箭头标示;②极性标示;③双下标标示。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对于理想电压源而言,不允许路,但允许路。 2.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 为。 3.当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 为。 4.一般情况下,电感的不能跃变,电容的不能跃变。 5.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无等效可言。当端 子开路时,两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6.对于具有n个结点b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个独立的KCL方 程,可列出个独立的KVL方程。 7.KCL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8.理想电流源在某一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端 电压无关,端电压由来决定。 9.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关系相 同。 10.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 。 1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路为。理想电流源和 电阻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12.在一阶RC电路中,若C不变,R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13.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是 =0。 14.在使用叠加定理适应注意: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电路;在各分电路

中,要把不作用的电源置零。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代替。 不能单独作用;原电路中的 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 15. 诺顿定理指出:一个含有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 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导的并联组合进行等效变换,电流源的电流等于一端口的 电流,电导等于该一端口全部 置零后的输入电导。 16. 对于二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当R=2 C L /时,电路为欠阻尼电路,放电 过程为 放电。 17. 二阶RLC 串联电路,当R 2 C L 时,电路为振荡放电;当R = 时,电 路发生等幅振荡。 18. 电感的电压相量 于电流相量π/2,电容的电压相量 于电 流相量π/2。 19. 若电路的导纳Y=G+jB ,则阻抗Z=R+jX 中的电阻分量R= ,电 抗分量X= (用G 和B 表示)。 20. 正弦电压为u 1=-10cos(100πt+3π/4),u 2=10cos(100πt+π/4),则u 1的 相量为 ,u 1+u 2= 。 21. 在采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参数时,若功率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均 为已知(P 、U 、I ),则阻抗角为φZ = 。 22. 若U ab =12V ,a 点电位U a 为5V ,则b 点电位U b 为 V 。 23. 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 为 ;相量关系式为 。 24. 额定值为220V 、40W 的灯泡,接在110V 的电源上,其输出功率为 W 。 25.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对外部电路而言,它等效于 。 26. RC 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是指uc(0-) 零、外加激励 零

下学期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

电子、通讯专业10级《电路基础》试卷(A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 2、图示电路中,2A电流源的电压U=()。 3、用叠加定理求解电路时,当某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将其余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 4、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合上时,R ab=( );开关S打开时,R ab= ( )。 5、图示电路a、b二端可等效为一个电路元件,这个元件是()。 6、若电压o U U120 ∠ = ? V,电流o I I30 - ∠ = ? ,则其对应的正弦量u 与i的相位关系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答案 1、下列各选项正确的是() A 电压源只供出功率 B 电压源只吸收功率 C 电压源只储存能量D电压源既可供出也可吸收功率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应用于( )。 A支路B节点C回路 3、正弦电压u(t) =2U cos (ωt + θu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 u U U Aθ ∠ = . u U U Bθ ∠ = ? . u U U Cθ ∠ =2 . u U U Dθ ∠ = ? 2 . 4、A、B两点间的电压U AB等于( )所做的功。 A电场力把单位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 B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 C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B点移到A点 D洛仑兹力把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 5、图示电路中的acb支路用图支路替代,而不会影响电路其他部分的电流和电压。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6、影响感抗和容抗大小的因素是正弦信号的 A 振幅值B初相位C频率D相位 7、图示三个耦合线圈的同名端是 Aa、c、e B a、d、f C b、d、e D b、c、 f 8、已知电阻元件在图(a)所选参考方向下的伏安特性如图(b)所示,则元件的电阻为( )。 A 0.5Ω B -0.5Ω C 2Ω D -2Ω 9、表征一阶动态电路的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快慢的参数是: A 电感L B电容C C 初始值D时间常数τ 10、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 )不能跃变外,其他全可跃变。A电感电压B电容电压C电容电流 四、计算题(共60分) 一、电路如下图所示,求当K为何值时,电流I1=0?(5分) 二、用戴维宁定理求下图电路中的电流I。(14分)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