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成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自财政局部署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后,我校高度重视,不等不靠,迅速行动。通过行政办公会深入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宣传教育,熟悉了解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班子成员思想统一,干部职工步调一致,为内控机制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内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风险排查、风险教育、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和考核监督等工作,各成员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迅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查找风险点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全校各处室全面梳理业务和职责流程,检查、了解内部控制实际情况,全面排查风险、查找风险点,为内控工作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

三、梳理职权,优化流程。

我们认真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梳理、明确了各岗位及人员职责、权限,明确权力行使的依据、权力运行的规则和范围。按照岗位、环节之间相互关联制约的原则,对每一项权力事项的分布、结构、重点及运行规律进行认真分析,按照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制作流程图,使权力运行轨迹、工作运转程序更加清晰可见,防止权力运行“脱轨”失控,促进权力按照科学严密的程序规范运行。

四、构建平台,健全制度

1.制定防范措施。学校内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排查出的各类风险源(点)逐一登记,深入分析风险成因,将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其重要程度和发生的概率,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寻找和制定防控的相关制度和依据,制定风险防控要点。

2.营造预警氛围,使相关岗位人员时时处处有风险意识、预警意识,并深刻认识到“权力在哪里、风险点就在哪里”、“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都是风险”,强化了“按程序执法、按制度办事、按岗位负责”意识。

3.健全完善制度。我们按照“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和“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司之职、时有限定之期”的要求,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以压缩自由度、增强透明度、提高可复核度、强化制约度为主要内容,修改、补充、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程序、统一标准,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五、严格考评,持续改进

要把内控机制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必须以加强监控跟踪考核为手段,不断充实监督体系,强化“一岗两责”。由个人对照自身岗位风险点进行自查,学校按照日常工作开展考评、督察,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修正完善廉政风险管理,监测考核制度化、日常化,将风险点与岗位相匹配,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边开展、边总结、边改进,不断抓好内控机制建设的持续改进工作。

一、学校业务管理活动多样复杂,办学情况逐渐复杂化,经济状况更加多样,内控难度日益加大。

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观念淡薄,学校管理者与工作人员等把重心放在教育教学上,对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而影响到执行的内驱力不足。

三、学校内部控制改革稍显落后,难以建立起科学的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实施过程重中也有形式轻实质的情况,执行力度与执行效果打折扣。

四、专业业务能力和水平急需提高。学校管理人员其实都为教育类专业技术人员,而内部控制工作的专业性很高,要求也很高,实施起来完成表面工作都很困难,更别说切实落到实处。

五、人员紧缺。我校因为学校性质问题,师资一致处于紧缺状态,难以安排足够的人员到不同的岗位上,造成极少数岗位分离不彻底。

下一步,我校将进行以下工作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1、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宣传和培训,使相关人员不做门外汉、不做外行事。

2、优化实施方案,要求各科室各人员的内控工作重点放到对某项操作行为,抓开始、抓过程、看结果上,做到抓日常、抓基础、抓规范、抓资料积累。

3、加强日常督导,按照标准对各业务人员的工作进行日程督导评价,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边整、边改、边研究、边完善。

4、强化考核约束。评价结束后,对所有评价内容均达到标准分的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评价结果同年终考核评价相结合,与绩效工资挂钩,与职位调整挂钩。

1.加强对各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2.提高领导干部对内控工作的认知和重视;

3.内控工作可由纪委部门牵头,加强考核评价与奖罚力度;

4.把内控工作列为单位常规工作;

5.给单位配备必要的人员岗位,避免事多人少效果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