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及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课程理论及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课程理论及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课程的一般理论及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课程的含义及其本质

尽管课程的具体含义上呈现个别差异,但是古今中外对课程的含义的基本理解是一致的。“课程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在我国,课程的指称有四个层面的含义[1]:一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二是“泛指课业的进程”;(这两层含义相当于英语国家的curriculum);三是“学科的同义词,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相当于英语的course);四是指以一定时间为单位的“一节课”(相当于英语的lesson)。

课程的本质是进行文化选择、构成合理的教育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

二、课程的类型

1、按照课程表现形态分,可把课程分为以下五类:

(l)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根据教育目标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按照各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编写教材,确定学习顺序、学习周期和学习时间,分学科进行安排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和系统性、简约性的特点。

(2)活动课程

针对学科课程的弊端,杜威等提出了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um),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突破学科局限、重视直接经验、主张“做中学”。

(3)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学科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而形成。综合课程是相对于分科课程而言。综合课程的综合范围可大可小,它既可以是对相邻两门学科的综合,也可以是两门以上的更大范围的综合。我国小学课程计划中设置的自然、社会,就是典型的综合课程。

(4)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又叫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它是以一定的问题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注重问题的探究。它着眼于社会和生活需要,而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其设计者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儿童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这个中心叫做核心。

(5)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

从课程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学生的方式上划分,可以把课程分为潜在课程和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课程计划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是学校以直接的、外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校教学计划中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内容。

隐性课程是学校教育环境中以间接的、潜在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包括物质情景、文化情景、人际关系等,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2、按照学生选修课程的强制性程度划分,可把课程分为以下两类:

(l)必修课

必修课指根据课程计划的统一规定,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2)选修课

选修课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允许个人选择修习的课程。

3、按照课程的管理权限划分,可把课程分为以下三类:

(l)国家课程

(2)地方课程

(3)校本课程

三、现代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指学校课程的总体计划。它从整体上规定学校性质、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学科设置、各阶段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等。它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的培养目标;(2)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3)学科设置和各学科的主要任务;(4)学科开设的顺序和课时分配;(5)学年编制;(6)学周安排。

学校课程计划是编制、开发课程的起步,也是课程开发最重要的一步。它以国家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前提,规定学校课程的学科设置、学科任务、学科开设顺序以及每门学科具体的教学时间安排。

(二)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什,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性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顺序,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南,编写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三)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广义的教材是指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等。教材可分为学科教材、活动教材、乡土教材等类别。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也称为课本),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法的要求,为一定年级的师生编写的,系统而简明扼要地叙述各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

四、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一个现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能力。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很多时候,人们把课程设计与开发称为课程编制或课程研制。

课程编制一般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部分。

课程规划就是课程工作者根据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过程。课程规划阶段最终要形成学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种课程的表现形式。

课程规划阶段制定出的课程计划、课程标椎、教材只是预期的或理想的课程。只有通过课程的实施才能变成现实的课程,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根据选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相应的教材,把课程中蕴合的知识和经验、认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课程实施把计划变为行动,从而把课程领域转变为教学领域,同时教师的角色便从课程实践者转变为教学实践者。

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规划和课程实施活动以及整个课程系统所进行的评价活动,以期对已有的课程编制过程进行反馈。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编制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课程规划和课程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规划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课程评价可以大致分为对规划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和对实施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

对课程规划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主要是评价下面几项工作:课程规划过程是否依据了科学的原理、原则,是否有正确的课程理论作指导,是否遵循了合理的程序,参加规划的人员是否合适,是否制定好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和各种活动指导书,与最初确定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是否吻合。

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主要评价课程表、教学任务、学习方法、学习风格、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教风、学风、教学设备等是否适应课程规划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发展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结果,又有哪些非预期的教育效果等。

在课程编制理论上有很多模式,但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是两种经典的模式。目标模式的代表是美国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和塔巴。泰勒把课程编制的过程分为四个步聚: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塔巴对这一模式进行补充和完善,发展成八个阶段:诊断需要、形成具体的目标、选择内容、组织内容、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检查平衡性和顺序性。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课程学者斯坦毫斯和阿特金。这一模式并没有教学目标,它仅仅提供一些题目和观念,由教师根据班级特征和时间,自行修订和使用。它要求教师能够成为课程专家,与学生一起探讨,发现基本的原理,实现课程的目的。其基本的程序是:设定一般目标,实施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论述教学活动引起的结果。

五、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历程及启示

(一)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演进与启示

1.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发展及改革

1957年10月,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社会各界也纷纷要求政府彻底改造美国教育制度,以培养具有扎实的文理知识、训练有素的优秀人才。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与修正。

这段时期的改革以《国防教育法》和《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主要标志。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大大加强了教育总投入,各地的教学改革迅速发展起来。这次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加强中小学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重视掌握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强调发现学习。20世纪80年代初的著名报告《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第一句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处于险境,我国一度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上的创造发明无异议地处于领先地位,现在正在被各国的竞争者赶上。”①在全美国范围内再次掀起了“高质量教育”运动。各学区在课程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设置计算机课程;使用新型教科书;为特殊群体用特殊的教科书;提高数学、科学、英语各科的要求;增加家庭作业;低年级开设外语;减少非学术性科目等等。报告还提出了一套中学课程的具体方案:主张加强中学的学术教育,制定“新基础课程”,即提高州和地方中学毕业的学术标准,凡要取得高中毕业文凭,必须在中学4年时间内学习4年英语、3年数学、3年科学、3年社会研究、半年计算机科学,并指出这五项新基础课是获得成功的基础。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课程的发展及改革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各届总统都把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课程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1)《美国2061计划》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2061》计划是美国非官方机构美国科学促进会于1985年制定,是继“高质量教育运动”之后出现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该组织针对美国中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偏低的现状,强烈呼吁:“科学、数学和科学技术教育的改革必须列入美国的头等议事日程。”2061年是哈雷慧星下次“光顾”地球之年,以该年命名试图突出这项教育计划的未来指向性。该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在1985—1989年,研究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与思想,确立21世纪美国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方案,并确定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数学和技能领域中的基本知识、观念和技能以及教学的手段与方法。第二阶段:在1989—1992年,各专题研究小组根据上一阶段提出的改革总方案的宗旨和要求,设计课程改革的具体规划,开发多种适宜中小学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课程模式,明确各种课程模式实施所需的步骤、条件和手段,即将学生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

课程模式和教育设计蓝图,其中教育设计蓝图主要包括教师培训、教育测试、教材和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阶段:从1992年开始,用10年左右的时间大力宣传中小学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计划,以征得国会、联邦政府、州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同时,根据前一阶段所设定的改革方案,在一部分州和学区进行旨在理论论证和推广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依据此全面启动美国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计划。

(2)《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该战略是在“教育总统”布什的参与主持下运作的,其构想是联邦政府通过加强与各州的联系和沟通,试图在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上与各州达成共识,保持一致。其实施规划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制定全国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整体策略

1989年《国家教育目标》和1991年《2000年的美国》的出台,为布什政府推行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和具体的目标。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是制定全国中小学课程标准。20世纪90年代初期,联邦政府与各全国性团体和机构密切合作,顺利地制定了科学、历史、音乐、地理、外语等一系列中小学课程标准,同时,课程改革整体策略也应运而生。这种课程改革的整体策略从三个侧面展开:第一,全国的课程改革,它将制定各学科课程的标准、基本目标和要求;第二,各州的课程改革,它将确定各科课程的框架、结构和内容;第三,地方的课程改革,它要求各地通过对本地的实际状况的评估,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程框架的规范,具体调整本地的课程设置、选择教材、课程实施、教师培训等事宜。

第二部分,詹姆斯·麦迪逊课程计划

以美国第四任总统、国家宪法起草人——詹姆斯·麦迪逊命名的课程计划,制定者试图赋予它感召意义。试图通过这个计划的实施使中小学毕业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学术性学科内容,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和捍卫自己的观点,能够形成较全面的能力,能够善于理解。该课程计划由幼儿园至八年级的课程计划和九至十二年级的课程计划两大部分组成。

(3)《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1993年4月2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了题为《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国家性教育改革方案,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内容上,在原有的6项“国家教育目标”上又增加了2项,目的在于强调教师素质和家长参与教育的重要性。在课程规划上,新的教育目标新增加了公民和政府、经济、艺术3门课程,使国家界定的核心课程在数量上增至8门。另外,把编订全国性的教育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列为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具体实施规划如下:

①完成国家教育目标的正式立法程序,建立起一个包括两党在内的“国家教育目标专门小组”,以随时报告目标的实施进程。②面向全体学生,由“国家教育目标和改进委员会”领导编订供各地自愿采用的课程标准。③编订“学习机会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使教与学所必需要的条件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所有的学生有机会达到高标准。④建立“国家技能标准委员会”,推动技能标准、职业标准的编订和实施,同时推行证书制度,以保证未来的美国工人接受世界上最好的训练。⑤促进地方和社区(包括政府领导人、教师、学生家长、学生以及工商企业界领导)更多地介入学校的规划和改革运动,特别要致力于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⑥增强各州和学区的机动性与灵活性,摈弃那些可能妨碍教育改革的规章和其他要求。

1996年克林顿连任之后,对中小学教育先后发表改革建议和主张,具体目标是:8岁以上的儿童必须具有读写算的能力;12岁以上的青少年必须学会使用互联网;18岁以上的青年必须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成年人必须坚持并能够终身学习。为此,他提出如下教育改革和

发展计划:

①开展一场全国性的运动以实现教育目标。②建设最好的学校,培训最好的教师。③帮助所有儿童提高阅读能力。④重视儿童早期教育。⑤每个州应当给予家长为子女选择合适公立学校的权利。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⑦改善校舍与设备。⑧在下个世纪,必须使第十三和十四年级的社区学院教育像现在的高中教育一样普及;同时,使大学对所有美国人开放。为此,建议设立“希望奖学金”。⑨在下个世纪,必须扩大学习的领域和在职培训的计划,真正实施终身教育。⑩必须把信息时代的力量带入学校。充分利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和业已具备的相关资源,并建立新型的互联网。

3.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⑴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对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教育必须通过不断的变革来适应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需要,其中,课程改革是核心、关键。课程如何设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我们对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要从课程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出发,更应把它置于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去理解。

⑵课程改革要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倡课程的多样性及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合作,课程结构的变化是扩大选修课的比例。

⑶课程改革是在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推动下展开,其中,联邦政府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90年代后的课程改革,一改以往的地方分权制的教育管理模式中的散漫,强调全国的总动员和联邦政府(特别是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协调、研究、管理、实验、推广等作用。

(二)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演进与启示

1、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中小学课程的发展及改革

二战以后,特别是进步主义的兴起,使60、70年代英国中小学的课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正规教学不仅改变了课程的安排,而且改变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非正规教学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和教学的共同目的,教学和课程在活动中得以统一。以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以活动为中心进行教学,发展成为课程和教学的直接目的和结果。而这一时期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中央加强对课程的控制,以《1988年教育改革法》对英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影响最大。

1988年教育改革法要求在学校设立全国统一课程,其中包括3门核心课程——英语、数学和科学,7门基础课——历史、地理、工艺学、艺术、音乐、体育及1门现代外语。

1988年课程改革实现了国家对课程的控制。这种控制在三个层面上实现的,第一,从法律上规定了义务教育期间都必须开设宗教和十门国家课程,这是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实现了对学生学习科目的控制;第二,为国家课程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成绩目标和学习大纲,这意味着英国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按自己的意愿为学生制定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标准,而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最低课程标准;第三,国家课程在课程与考试之间建立联系,以新的7岁和11岁考试作为一种目标参照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达到成绩标准的情况。

2、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到了20世纪90年代,英国中小学课程的变革主要围绕“国家课程”实施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的,主要表现在:国家课程和评价制度的教学目标要求过高,内容过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国家课程与新的考试制度关系被扭曲,出现了“为考试而教”的现象;国家课程与英国学校课程的自主性、灵活性的矛盾;国家课程与学校的实际状况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反差。针对以上情况,20世纪90年代,英国“国家课程”的变革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的,即初期的实施调整阶段(1989—1993)和修正完善阶段(1993年以后)。

⑴国家课程实施调整阶段

在该阶段,负责对“国家课程”进行修订的教育大臣提出了亟需探讨和解决的4个关键问题:①精简国家课程的范围和幅度应多大?②原来将国家课程的各科教学目标分为10个水平的做法如何?今后应怎样处理?③怎样简化考试?④怎样改进国家课程和考试工作管理?这一阶段的调整也就是围绕这4个问题来进行的。

⑵国家课程的修正完善阶段

在该阶段,颁布了《1993年教育法》,从以下几点对国家课程和评价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①改变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中小学课程和评价工作的管理分散和割裂的不利状况,建立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②适当减少对课程的统一性要求,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课程选择,增强教师的自主性;③简化评价范围和方法,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④改革“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和评价方式;⑤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根据20世纪90年代国家课程改革的情况,可以看出英国中小学课程设置有以下特点或趋势:①中小学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逐步确立,并将有所加强。②中小学将形成更加灵活的课程评价机制。③从英国中小学课程的实践看,由于放宽了统一尺度,许多传统的做法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④课程、教学水平将大大提高。

3、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⑴总的说来,在英国中小学课程的演进中,始终贯穿着注意儿童发展的课程和注重基础教育的课程两条线,因此,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与学科课程成为关注的重点,即如何在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与基础知识之间寻求平衡。

⑵英国放任式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使英国教师比其他国家享有更大的自主权,但是,从课程改革的历程来看,政府在逐步加强对课程的控制,因此,教师的自主权和国家对课程的干预形成张力,如何建立正确的课程控制关系,关涉到课程改革的成败。

⑶个别差异课程与共同课程是学校自主权和国家课程控制的具体体现,也是英国的课程传统与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如何寻求课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协调,是课程改革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⑷考试历来有选拔性考试和检测性考试。把中小学的考试看成是选拔手段或是检测手段,是建立正确考试与课程关系的关键。因此,中小学课程与考试的关系应是:①考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考试是教学和学习情况的检测手段;②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主要是作为检测手段,而不是作为选拔手段;③协调选拔性考试和检测性考试的关系,使它们相互补充,密切配合。(三)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演进与启示

1、战后初期的中小学课程设置

二战后,日本根据《波茨坦宣言》,在盟军的占领下,开始了实现民主化和非军国主义的进程,现行的学制和课程体系也是在此时形成的。1946年,日本文部省根据美国推出的《四条指令》的要求,发布了作为教师指导用书《新日本教育指针》,开始新日本教育的探索。1947年3月,《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颁布,明确了日本的教育目的,确定了学制,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同战前相比,新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①教学大纲作为政府制定的课程标准,对教师不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而是鼓励教师以教学大纲为参考,根据儿童和社会的新要求,创造性地研究教学。②教育目标从培养效忠皇国的臣民转变为培养民主社会的成员。③小学设置了国语、社会算术、理科、音乐、图画手工、家政、体育、自由研究九门科目。初中的必修课包括国语、习字、社会、国史、数学、理科、音乐、图画手工、体育、职业十门课,另设外语、习字、职业、自由研究四门选修课。1947年的教学大纲在日本课程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教学大纲修订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这次课程改革以修订教学大纲为主,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于1951年颁布,主要内容如下:

①扩大了课程的含义,课程由学科和课外活动构成,意味着日本学校教育开始摆脱学科中心

课程观。②教育目标从儿童的自身需求和社会性需求出发来定,儿童所要积累的生活经验即学习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及职业生活。③修订教学科目,增加毛笔字教学、对家政科进行调整,精选内容、以课外活动代替自由研究时间。④小学全部学科被分为四大领域:基础科目、以解决有关社会和自然问题为目的的科目、以表现创造性为主的科目、以保持和增进健康为目的的科目。⑤开展单元学习。单元学习是以儿童面临的问题为中心,为解决问题、增长儿童的生活经验而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学习活动。

3、第二次教学大纲修订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1956年3月,文部大臣向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咨询,要求审议会要从“为了今后的日本面对世界的进步保持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繁荣”这一角度出发来考虑符合中小学实情的课程改革。审议会的报告提出了几项基本方针:

①加强道德教育,并为此特设道德课;②充实基础学力,特别是充实小学国语、算术科的内容,增加教学时间;③提高科学技术教育水平,并为此充实小学和初中的算术、数学、理科及有关内容,增加教学时间;④加强初中生的升学、就业指导;⑤明确课程的国家最低标准。据此,1957年日本第二次全面修订了教学大纲,以顺应“加强道德教育”、“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等社会要求。其宗旨是培养具有正确的国民意识、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建设民主国家和社会、在国际社会中受到真正信赖与尊敬的日本人。主要修改内容有:

①充实道德教育。②充实基础学力。③提高科学技术教育水平。④改进和充实日本地理、日本历史的教学内容。⑤充实情操陶冶和健康安全的指导。⑥使小学和初中的教育内容具有作为义务教育的连贯性。删除重复内容,使之系统化。

与此同时,日本民间教育研究团体从科学主义立场提出学科内容的系统化。他们主张要将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引进教学内容中,用科学的方法编排课程,展开了一场“学科内容现代化”的运动。

4、第三次教学大纲修订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在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影响下,掀起了科学主义课程改革运动,于1968和1969年分别对小学和初中教学大纲进行了第三次全面修订。表现出以下特点:

①教育课程由各门学科、道德、特别活动三方面组成,原来的特别教育活动和学校节庆活动合并为特别活动。②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力图保持一贯性。③各科目标不再是并列表示,而是先说明各科总目标,再说明具体目标。在具体目标中还包含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即思考力、分析力和想像力的培养。④以算术、数学科和理科为主,内容大都以科学的基本概念为中心,注重科学思考方式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所有学科的内容都得到精选并结构化。

5、第四次大纲修订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在美国教育改革的影响下,70年代后期,日本教育由科学主义的“教育现代化”向“人性化”的回归,从重视科学向重视人的转变,从分化向综合的转变,从传授型教育向主动性学习的转变,从而展开了对教学大纲的第四次全面修订。1976年,教育课程审议会向文部大臣提交了《关于课程标准的改进》的审议报告,提出以下三点基本方针:

①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学生。②使学校生活时间宽裕而又充实。③在重视周围国民必须具有共同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实施适应学生个性和能力的教育。

于是,1977年颁布了修订后的教学大纲,其特点是:

①根据高中教育实现大众化的状况,重新编排课程,从小学至高一,10年间设置统一的前后一贯的课程。②将“培养人性丰富的学生”作为基本方针,首要目标强调儿童在德、智、体方面的协调发展,情感领域的目标受到更大重视。③小学低年级实施合科教学,即让儿童

通过具体的综合性的活动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其正确的态度和习惯。④实现时间宽裕而充实的学校生活。新大纲大幅度削减各科内容和课时,并把多出来的课时,用于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另外,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期,日本民间也实施了多项课程改革实验。如:扎根于社区的教育、制作教学、合科学习、唤起兴趣教学、新评价法等等。

6、第五次教学大纲修订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80年代变幻不测的国际形势使日本面临新挑战,日本仍将应对挑战的期望寄托在教育上,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1989年第五次修订中小学教学大纲,特点如下:

①重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以及同自然的接触,即通过增加学生的体验活动进行道德教育,使道德观念深入学生的内心。②进一步精选教学内容,并使之细化,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合适的指导切实地掌握这些基础性的和基本性的内容。③各科都注意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的培养,特别是重视作为创造性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观能力的培养。④大量增加初中的选修课,包括增加课时和种类。⑤小学第一、二年新设生活课。⑥增加计算机教育。⑦课时具有弹性,在标准时间的基础上,可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时间可以灵活缩短、延长或分割。

7、第六次教学大纲修订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世纪之交,根据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的在“轻松宽裕”中培养“生存力”的基本思想,新的课改提出如下原则:①完全实现学校五日化。②严格精选教育内容,彻底贯彻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方针。③推进横向的、综合的学习。④调整合并现有教育课程,重新构造未来课程体系。

根据以上四个原则,文部省于1998年公布了《幼儿园及小学、初中课程标准方案》,战后第六次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修订。内容如下:

①大幅度削减教育内容,并削减课时。②强调因人而异的教学。③加强综合学习。④扩大科目设置和选修课的自由度。⑤增加国际化和信息化方面的内容。⑥加强道德教育。

8、战后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特点与启示。

(1)战后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①小学课程改革受美国影响最大,其历程总体上与美国接近。②课程理念从以国家为中心转向以个体发展为中心。③问题教学学习和系统教学从对立走向结合。④民间教育研究组织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战后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中国与日本有相近的文化历史背景,在教育方面表现出明显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共性。两个国家都特别强调公共教育制度为国家输送人才的职能;都特别强调,对于个人来说,教育作为实现社会升迁的重要手段。但是,日本在课程改革方面,走在中国前面。通过对日本课程改革特点的归纳,可以从中得出有益的借鉴,特别是最近一次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在“轻松宽裕”中培养“生存力”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正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56页。

①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一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1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1.文化的传播者2.潜能的开发者3.学习的促进者4.发展的伴随者5.教育的探究者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2.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3.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4.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5.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 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第三,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的时间。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 三、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三、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1)教学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四、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是什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的定位,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教材的整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正是新课程所体现的课程理念。 (1)个性创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谁就将领导世界的潮流。 (2)目标转变,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 (3)主动学习。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回归生活。新课程改革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留意书本知识的状况。把课程回归现实生活。新课程改革将留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与生活的结合。体现为以活生生的情景为背景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5)学科综合。现代科学发展越来越呈现综合化的趋势,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各学科之间往往相互渗透,产生新的边缘学科。(6)发展评价。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就是以评价促发展,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要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水平。

(7)全球概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对外交往的日趋频繁,我们需要对世界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需要给学生提供一种全球性的知识背景,因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意识的一代新人。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三层含义:第一,注重每一位学生。注重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注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协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注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但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注重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协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下面,就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阐述新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 一、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所以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而新课程改革奉行的课程观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这意味着: 1、课程是一种经验,强调体验。这意味这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理解,从而对给定的内容持续实行变革和创新,以使给定内容持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2、课程是一种过程,强调参与与生成。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换言之,课程不但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所以说,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二、注重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 “整体的人”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其它构成——自然、社会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传统课程忽略乃至割裂了儿童的整体性。一方面,把学习等同于“读书”,读“专家编的书”,特别是几本要考试的“书”,而忽略了非学术性知识,如儿童的生活环境、经验、阅历,从而导致了学生片面发展。另一方面,机械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割裂了个体知识学习和精神构建。 A、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替代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为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打开了方便之门。 B、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 2、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A、个体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个体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说:“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世界,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 B、新课程突破学科领域的束缚,强调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 三、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2、凸现课程的综合化。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 一、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而新课程改革奉行的课程观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这意味着: 1.课程是一种经验,强调体验。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理解,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以使给定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堂”。 2.课程是一种过程,强调参与生成。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换言之,课程不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所以说,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

自我即课程。

二、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 “整体的人”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其它构成——自然、社会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传统课程忽略乃至割裂了儿童的整体性。一方面,把学习等同于“读书”,读“专家编的书”,特别是几本要考试的“书”,而忽略了非学术性知识,如儿童的生活环境、经验、阅历,从而导致了学生片面发展。另一方面,机械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割裂了个体知识学习和精神构建。 A、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替代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为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打开了方便之门。 B、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 2. 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A.个体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个体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美国教育哲家杜威说:“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 B.新课程突破学科领域的束缚,强调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 三、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何理解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理念

如何理解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理念 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伟大意义,需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我国基础教育现行课程体系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第二,本次课程改革所推出的新课程的功能与目标是什么. 我国基础教育现行课程体系的根本问题首先表现在课程价值观的扭曲.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内在价值、根本价值;二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教育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现行课程体系的根本问题是把教育的两种价值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选拔功能被强化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为选拔而教,为选拔而学,人的发展沦为选拔的副产品.课程是什么?课程是使学生在中考、高考中获得成功的工具、手段.至于课程本身的引人入胜之处、课程的人的发展的价值则被漠视或未得到应有的体现.这是诸多教育悲剧产生的根源.扭曲了的课程价值观在现行课程体系中充分暴露出来:知识技能取向的课程目标:繁、难、偏、旧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课程内容;具有严重“分科主义”倾向的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选拔取向的课程评价: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等等.确立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价值观、根治现行课程体系的弊端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采的人格.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当然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但它把课程本身的引人入胜之处、课程的个性发展价值视为根本,让每一个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去健康地接受社会的选拔和其他挑战.这种既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价值观在新课程的功能与目标中集中展现出来: 1.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现行课程体系过分强调了知识技能的确定性,把知识技能视为普遍的、僵化的、外在于人的、供人掌握的东西,由此导致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和课程实施的“灌输主义”倾向.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了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基于这种新的知识观,新课程的目标就超越了知识技能取向,使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各科课程标准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即对知识技能的反思与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即通过知识技能而建构出的个性意义)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产生了质的飞跃. 2.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因此,个性发展是课程的根本目标.如何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认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所以,新课程从三大关系上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即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即“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等):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即“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等等):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即“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了新的起点.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49336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一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二】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三】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五】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七】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八】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二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二】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三】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三 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一】文化的传播者; 【二】潜能的开发者; 【三】学习的促进者; 【四】发展的伴随者; 【五】教育的探究者。 四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二】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三】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四】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五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第三,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的时间。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 【三】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六 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三】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 (1)教学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化。(4)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 七 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二】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三】实行探究性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八 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 【一】潜能开发观;【二】问题探究观;【三】学生主体观;【四】行为实践观;【五】个性差异观;【六】师生合作观;【七】生命发展观;【八】评价过程观。 九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趋势 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各国都进行了规模较大的课程改革运动,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思想和以"新三艺"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西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思想等,都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 20世纪末,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向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信息社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获得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重心。综观各国课程改革的状况,如下几点是其基本理念。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为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提高儿童的基础学力仍然是各国课程改革首要的关注点。读、写、算能力和信息素养等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学力是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使儿童具备基础学力是课程改革首要的目标。例如,德国巴伐利亚州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是,向成长着的一代传授广泛的、出色的、综合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关键素养,包括问题解决能力、迁移能力、灵活性、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创造性能力、自主性和可信性等等。 2.信息素养的养成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应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素养的养成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的另一热点。例如,在英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将以前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改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这门学科旨在为学生有能力参与陕速变化的世界生活做准备,学生可以运用ICT工具创造性地发现、探究、分析、交换、提供信息,学会如何使用ICT迅速地从社区、文化中获得思想和经验。同时,还要求在数学、理科、历史以及其他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也要根据具体内容,加强对学生信息和交流技术的指导。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全球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开放性思维与创新精神,需要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因此,各国课程改革都强调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认为教育应该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公民。在这方面,外语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此外,跨文化的理解与世界大同意识也是开放的时代所必需的。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发展,对别国文化的尊重、认同和欣赏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应培养儿童对各种文化的理解,课程改革也强调跨文化意识。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各国课程普遍注重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价值观的培养和道德教育。例如,英国在1999年9月9日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反映有利于达成促进机会均等、形成健康和公正民主、生产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基本目的的永恒价值,包括自身、家庭及相互关系,学生所属的更广泛的群体、社会的多样性及生存的环境,并肯定了对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的信念。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儿童经验,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发展学生个性,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关注点。如,德国北威州的课程纲要规定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对社会负责的个性包括:第一,形成每个学生独特的能力;第二,树立社会责任感;第三,建立民主社会理想;第四,培养基本价值观;第五,参与文化活动;第六,在职业和劳动界从事活动的责任。 以上这些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反映在课程设计中,便具体体现为以下特点: 1.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现代课程,超越了智力本位的课程观,强调通过课程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完整性目标,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和谐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宗旨,从而实现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2.强调加强基础。围绕提高公民基本素质和基本学习能力,要求加强基础。对学科的知识加以精选,使其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并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要求扩大理论知识的比重,克服传统学科课程学科间缺乏联系的问题,体现综合性;要求课程中充实现代科学的成果,删除陈旧的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3.重视智力开发、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创造性。通过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自学能力,并尽量让学生观察、动手,手脑并用,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4.重视个别差异。各国课程设置都表现出较大的弹性,便于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便于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加强国际交流相辅相成。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1980年以来的课程改革大多数是对原有的不合理的、单一的课程结构,陈旧的缺乏理论深度的教材内容,以及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精神的旧有课程模式的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集中

新课程改革的十大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十大理念 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 正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 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既是“发展机遇 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值此,中国基础教育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最 深刻的一次课程改革。人们习惯上把此次课程改革称之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八次课改,更简便的叫法是——新课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从未接受过如此频繁的新课程培训,新课程理念被某些专家说得神乎其神,深不可测。在某地一次针对30多所中 学部分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在收到的523 份有效答卷中,能正确答出“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新课程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什么?”两个问题的教师,仅有56 位, 正确率为10.7%。这些教师都已经受过不止一次的县级以上新课程培训,足见新课 程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指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与观念。我认为,所谓的新课 程理念只不过是教育本旨的回归,并没有太多所谓的“新理论”。它既不像某些专家所说的那么神秘莫测,也不像部分教师理解的那样难以实施。不过,每位中小学教师 还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的主要精神,并把它化为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之 中。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是否可以用以下十句话来表达 、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 具有适应21 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 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 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2021年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三大基本理念 欧阳光明(2021.03.07) 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定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提倡“以学定教”,主

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 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 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⑤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⑥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国外中小学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特点浅析

国外中小学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特点浅析* 周晓波 (上海市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 200020) [关键词]国外中小学技术教育课程改革 [摘要] 本文概述了国外基础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归纳了各国中小学技术教育课程改革呈现的一些共同特点,即注重设计,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重视实践,强调参与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倡导课程向学生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等,可为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等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包括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的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所指出:“懂得技术,在现在世界上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必须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如果基础教育要成为普通教育,那未必须发展技术教育”。近年来,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基础技术教育领域纷纷推出了不同侧重、不同程度的改革举措,但因为同处于高科技的时代背景,这种改革又呈现出不少的共同特点。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对国外基础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一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以期为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启示。 一、空前突出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 近些年来,将技术教育引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没有技术教育的基础教育不能称之为现代教育,这已是国际教育界人士普遍的共识。 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工程《2061计划》比较具体地展现了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科技教育改革的内容。它提出了美国近、中、远期三个阶段在基础教育中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全面改革的行动计划,将它们列为教育的中心目标。该计划声称:“美国没有任何事情比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更为迫切”,“所有儿童(从幼儿园到12年级)都需要和应该受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基础教育”。为此,美国组织成立了包括“技术”在内的五个学科的专家组,分别对有关领域的教育目标及课程内容进行了仔细论证和精心挑选,从课程的角度予以保证。《2061计划》不仅对美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英国的教育传统是中小学课程自主权。但英国在1988年进行了教育的重要改革,其中心是实施“全国学校课程”,其中将技术课作为必修的小学六门基础课之一和中学七门基础课之一,这在英国中小学课程史上还是第一次。 *本课题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资助项目(2000S108)子课题

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新)

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课程变革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即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第一节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 一、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 影响较大的价值取向有三种:①以经济发展为本;②以社会发展为本;③以人的发展为本。多种价值的融合,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是课程发展基本趋势之一。 二、倡导全人教育 倡导全人教育,即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与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而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化的教育。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之上的近代教育基本特征是非人性化、划一化、规格化,其学校是一种“工厂型学校”。新课程要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必然要求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第二节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围绕着这一核心理念,本次课程改革在理念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里,试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校文化等方面来阐述课程改革的几个重要理念。 一、反思“课程是学科”的传统观念,确立“课程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对课程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走向。新课程改革奉行的课程观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这意味着:(一)课程是一种经验,强调体验。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里共同活动、产生实际的教和学的行为时,“课程”的意义、“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课程是一种过程,强调参与生成。这个过程开始于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框架的设定,止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 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 视课程为经验,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主宰和限制,真正找回了失落的主体意识。把课程作为经验来处理,就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丰富自己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二、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整体的人”包括两层涵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从本质上说,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的完整性植根于生活的完整性。 “整体的人”的形成不是各学科知识简单相加的结果,也不是条分缕析的理性思维的还原。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创新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作为实验学校的教师,应该走在新课程改革的前列。怎样上好新课程改革这一课呢?关键是要建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理念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展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因此,任何理念都是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两者的统一。 基本理念一: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首要组成部分,课程要面向社会实践。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因为人始终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人在生活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法律和艺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自己的反思来提升自己的人格。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它为人生奠定了基础。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课程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仅仅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摘:它跨过地域的界碑,让学生占有人类

的全部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 基本理念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 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百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基本理念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对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回归生活教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等的强调,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尽管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并不完全相同,但却有很多相似之处。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等等,使基础教育课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一、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任何课程建构如若不优先考虑价值取向问题,如若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引领,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从而以失败而告终。 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课程之间的需要关系的反映。由于这种主客体之间的需要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课程价值的内容和水平也是不断变化的;又由于这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因而课程价值的表现形式和类型结构也是多样化的。在课程发展史上,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人们的政治立场、哲学倾向各异,导致了对课程价值的不同认识,从而出现了不同的课程价值追求。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课程价值取向是: 第一,突出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主要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对于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第二,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学校教育范围的扩大,以及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而产生的。它主张课程要着眼于学生适应当前和未来生活的需要,要为成人生活做准备。由于其注重课程的实际价值,具有功利主义的倾向,因而特别强调实用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强调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是注重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在如何看待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问题上,又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分歧:一是智力训练说。主张把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作为全部课程的中心,课程设置和编排都要服务于学生的智力成长。在这种课程价值观支配下,课程设计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事实,重知识发现轻知识本身;二是人格发展论。主张课程应以养成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为核心,重视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三是协调发展说。主张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统一发展,以形成学生丰富自由的个性。这是现代课程论在课程价值观上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两种课程价值观在对人的发展认识上的片面性,适应了人的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特点。 以上几种课程价值取向都曾经对学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第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第四,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 第五,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六,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二、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睿智的思想家已经开始对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对立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有学者甚至把这种状况看成是现代文明所受到的最严重的威胁。于是,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成为不同研究领域里的学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自20世纪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二】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三】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 合。 【五】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 式。 【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 展观。 七】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八】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二】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 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三】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一】文化的传播者; 【二】潜能的开发者; 【三】学习的促进者; 【四】发展的伴随者; 【五】教育的探究者。 四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二】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三】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四】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

提高自己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其次,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第三,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的时间。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学生的提问要少而精。第三,要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 【三】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要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要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六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三】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1)教学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化。(4)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 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二】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三】实行探究性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八 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 【一】潜能开发观;【二】问题探究观;【三】学生主体观;【四】行为实践观;【五】个性差异观;【六】师生合作观;【七】生命发展观;【八】评价过程观。 九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一】激发导入,自学探究;【二】解疑导拔,合作探究;【三】明理强化,实践探究;【四】激励评价,引伸探究。 十 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一】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会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新课程改革的十大重要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十大重要 理念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新课程改革的十大重要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与观念。每位中小学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并把它转化为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可用以下十句话来表达: 一、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和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三、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过:“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因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不能企求培养完人――把每一位普通人都培养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雷锋式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应当首先完成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全力打造合格的公民。

五、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总体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