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大学日语第二册第四课翻译

新世纪大学日语第二册第四课翻译
新世纪大学日语第二册第四课翻译

第四课

会话1

A:最近好像都没有关于集体中毒事件的新闻了呢。

B:是说O-157吗?

A:是啊。

B:但是,前些日子报纸上都登出来了,说是虽然没有大规模的集体中毒事件,但发病数还是没怎么减少。A:这样啊。

B:是呀。而且据说O-157集体中毒事件多发于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却没有发生。

A:是吗……这是为什么呢?

B:据某医科大学的教授所说,所谓的0-157其实是大肠杆菌的变异体。

A:但我觉得这大肠杆菌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东西吧。

B:是啊,人们身体健康的时候它是不会做什么坏事。A:这样啊。

B:据说(它能)帮助消化啦,合成维他命啦,做对人类有益的事。

A:嗬。

B:因此,人类与大肠杆菌共生至今,然而据说最近大肠杆菌的一部分异变成为恶性细菌了。

A:可能是因为环境恶化了吧。

B:是啊,因为人们过分追求清洁,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了不是吗。

A:原来如此啊。最近药品确实是滥用了。

B:为了不得病就过分清洁,反倒会使新病层出啊。

A:真是令人头疼的恶性循环啊。

会话2

A:我公司的女职员里,有很多人很爱干净。

B:如今的年轻女性大体上都是这样呀。

A:这次进公司的那女孩子(洁癖)就特别严重。

B:是吗。她怎么爱干净了?

A:早晨上班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消毒电脑的鼠标。

B:嗯~

A:说是因为也许已经有人用过了。

B:那或许还算好吧。

A:接文件时也尽量不让手碰到。

B:这样啊。

A:前两天,我接了电话再转交给她的时候,她把听筒擦了以后才肯抓住啊。

B:真是的。

A:我有点生气,所以就对她说“我的手可没那么脏啊”。

B:结果呢?

A:(她回答)但是,细菌是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嘛。

B:啊,虽说是那么回事……

A:所以啊,我就(对她)说“那男朋友的手也要消毒以后才能牵吗”,结果她说“科长,你这是性骚扰!”B:真可怕啊!你得注意点啊!

A:要是被控告什么的那可就够呛了。

B:是啊。你还是别开玩笑的好啊。

A:是啊。但是我觉得,那么极端地爱干净的人没法儿和别人一块儿生活哦。

B:(和)像我这样的(一块儿生活)就很好是吧。

A:嗯,这个碗虽然有点脏,但也没关系呀。

对话练习

基本形

B:前些日子报纸上都登出来了,说是虽然没有大规模的集体中毒事件,但发病数还是没怎么减少。

A:这样啊。

B:是呀。而且据说O-157集体中毒事件多发于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却没有发生。

(1) B:前些日子报纸上都登出来了,说是虽然没有大

事件,但虐待事件还是没有减少。

A:这样啊。

B:是呀。而且据说成年人社会中也有虐待事件发生。

(2) B:前些日子报纸上都登出来了,说是虽然不比去年,但(今年)大学毕业后找工作还是很难的哦。

A:这样啊。

B:是呀。而且据说尤其是女性(找工作)特别够呛啊。

(3) B:前些日子报纸上都登出来了,虽然不是什么重大消息,但据说小孩儿的磕碰受伤极为普遍。

A:这样啊。

B:是呀。而且据说在家里也多有事故呢。

(4) B:前些日子报纸上都登出来了,说是虽然总数不多,但跳级升学(的人数)在增长着哦。

A:这样啊。

B:是呀。而且据说不是大学而是按院系来分(跳不跳级)的。

练习

第三题

1、据说由O-157引发的食物中毒流行于英、美等发达国

家,但在发展中国家却没有出现集体感染事件。

2、如果采取与危险的东西共生的态度,也许这种恶性循

环会中断。

3、过又卫生又健康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

4、我想起了一位在东南亚海产品加工公司采访的同事

的经历。

5、今天早上格外冷。

6、北风冷如针扎。

7、这件衣服已经过时了。

第五题

1、实际上,在发展中国家O-157病毒并没有流行。

2、吃因(喷过)农药而不长虫的蔬菜。

3、使用各种洗涤剂和化学药品来清洁生活空间的每一

个角落。

4、陷于这种恶性循环是不健康的。与其说是追求清洁不

如说是“清洁病”。

5、对我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在欧洲人看来会觉

得不可思议。

6、在东京的一所女子高中里,西式厕所全部换成了日式

的。

7、“抗菌商品”的流行使人们产生这样的想法:部分是

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把一切细菌都当做是“异物”

统统清除掉。

第六题

1、例:现在追求清洁正在走向极端。

a:现在,船正向着港口航近。

b:这个公司现在处于发展当中。

c:手术后,他的身体正顺利恢复中。

d:社会现在正已惊人的速度变化着。

2、例:如果想全部排除那些哪怕略带有危险性的东西的

话,那么就要和接连不断出现的新的危险展开永久的搏斗。

a:如果想要逃离那些哪怕只是略微令人不快的工作的话,那就总是要不断考虑逃离的方法了。

b:如果总想要避开哪怕只有一点点讨厌的人的话,那样就总是要不断寻找避开的方法了。

c:如果做事力求不犯一丁点儿小错误的话,那就必须对自己更严格。

d:如果要争取在这世上不落后于人的话,那么就必须不断地努力。

3、例:如果索性采取与带有危险性的东西共生的态度,

也许这种恶性循环反而会中断。

a:如果索性采取承担一切的态度,也许工作反而会好办

一些。

b:如果索性采取交往不分对象的态度,也许会变得更善于与人交往。

c:如果索性采取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的态度,也许会轻松许多吧。

d:如果索性采取我行我素的态度,也许就不必那么着急了。

4、例:因为不下雨,农作物眼看着就要枯死了。

a:不下雨因而很困扰。

b:因为感冒没好,所以向学校请了三天假。

c:因为工作进展不顺,所以大家都很担心。

d:因为作业不多,所以可以好好预习。

5、例:据某调查显示,与过去相比,介意气味的男性增

多了。

a:据消息称,工场发生了火灾。

b:根据历史资料显示,过去这里曾是海底。

c:根据政府公布的内容显示,来年将举行选举。

d:据统计显示,出口额比进口额少。

6、例:对此该如何是好。

a:这次的考试该怎么准备才好啊。

b:该怎么向她说明才好呢。

c:这篇文章怎么翻译才好呢。

d:送什么礼物给妈妈才好呢。

7、例:以学者为首的大多数人都对这个问题抱有兴趣。a:以社长为首的全体职员出席了仪式。

b:这所学校有着许多以校长为首的独特无二的老师。c:他会演奏以钢琴为首,长笛、小提琴等等几乎所有的乐器。

d:以英语为首,法语、德语等等,各种外语起源的外来语为日语所使用。

第八题

1、恶意提问,为难老师。

2、一到夏天,传染病可能又会流行起来了。

3、别老是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力量做做看!

4、我们总是难以注意到自己的缺点。

5、学外语一旦不做练习,水平就会马上下降。

6、妈妈近年上了年纪,白发变得尤为醒目。

7、存在银行的钱会生利息。

8、必须消除人们的不安。

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课文翻译

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课文翻译 Unit 1 An impressive English lesson 1 If I am the only parent who still corrects his child's English, then perhaps my son isright. To him, I am a tedious oddity: a father he is obliged to listen to and aman absorbed in the rules of grammar, which my son seems allergic to. 2 I think I got serious about this only recently when I ran into one of my former students,fresh from an excursion to Europe. "How was it?" I asked, full of earnest anticipation. 3 She nodded three or four times, searched the heavens for the right words, andthen exclaimed, "It was, like, whoa!" 4 And that was it. The civilization of Greece and the glory ofRoman architecture were captured in a condensed non-statement. My student's "whoa!"was exceeded only by my head-shaking distress. 5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stories about the downturn in the proper use of English. Surely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ir/there/they're orthe distinctive difference between complimentary and complementary. They unfairly bearthe bulk of the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版)课后翻译原题与答案

01. 她连水都不愿喝一口,更别提留下来吃饭了。 She wouldn't take a drink, much less would she stay for dinner. 02. 他认为我在对他说谎,但实际上我讲的是实话。 He thought I was lying to him, whereas I was telling the truth. 03. 这个星期你每天都迟到,对此你怎么解释? How do you account for the fact that you have been late every day this week? 04. 他们利润增长,部分原因是采用了新的市场策略。 The increase in their profits is due partly to their new market strategy. 05. 这样的措施很可能会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 Such measures are likely to result in the improvement of work efficiency. 06. 我们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只能继续。 We have already poured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into the project, so we have to carry on. 07. 尽管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她父母也从不溺爱她。 Despite the fact that she is the only child in her family, she is never babied by her parents. 08. 迈克没来参加昨晚的聚会,也没给我打电话作任何解释。 Mike didn't come to the party last night, nor did he call me to give an explanation. 09. 坐在他旁边的那个人确实发表过一些小说,但决不是什么大作家。 The person sitting next to him did publish some novels, but he is by no means a great writer. 10. 他对足球不感兴趣,也从不关心谁输谁赢。 He has no interest in football and is indifferent to who wins or loses. 11. 经理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助手,在他外出时,由助手负责处理问题。 The manager needs an assistant that he can count on to take care of problems in his absence. 12. 这是他第一次当着那么多观众演讲。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he has made a speech in the presence of so large an audience. 13. 你再怎么有经验,也得学习新技术。 You are never too experienced to learn new techniques. 14. 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派谁去带领那里的研究工作。(Use an appositional structure.) There remains one problem, namely, who should be sent to head the research there. 15. 由于文化的不同,他们的关系在开始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 Their relationship did meet with some difficulty at the beginning becaus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16. 虽然他历经沉浮,但我始终相信他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Though he has had ups and downs, I believed all along that he would succeed someday. 17. 我对你的说法的真实性有些保留看法。 I have some reservations about the truth of your claim. 18. 她长得并不特别高,但是她身材瘦,给人一种个子高的错觉。 She isn't particularly tall, but her slim figure gives an illusion of height. 19.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Use "it" as the formal subject.) It is a great pleasure to meet friends from afar. 20.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as long as) 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the cat is black or white as long as it catches mice. 21. 你必须明天上午十点之前把那笔钱还给我。 You must let me have the money back without fail by ten o'clock tomorrow morning. 22. 请允许我参加这个项目,我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 Allow me to take part in this project: I am more than a little interested in it. 23. 人人都知道他比较特殊:他来去随意。(be free to do sth.) Everyone knows that he is special: He is free to come and go as he pleases. 24. 看她脸上不悦的神色,我似乎觉得她有什么话想跟我说。 Watching the unhappy look on her face, I felt as though she wished to say something to me. 25. 他说话很自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Use "which" to refer back to an idea or situation.)

首尔大学韩国语第二册语法总结帖子

首尔大学韩国语第二册 语法总结帖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一课很高兴认识大家 V--- 表示由于别人的行为或某种外部原因,其状态或性质发生了变化。 *N+/ N+/ 接在名词之后,表示身份状态发生了改变,“成为、变成……” N+/ 介绍N。 N 介绍。 N+ 接在名词之后表示起点“从……”。 N() 接在名词之后,“叫做……”。 大家。 V+ () () 很高兴怎么样。 N+ +/ 教某人某事。 +N

自已的N。 , (), (), 年,月(个月),周(个周),小时 N 接在名词后,表示多长时间。 N +/ , ,, , , 知道,认识N。 第二课因为感冒没来上课 N 表示原因“国为……,由于……的缘故”。 A+ / 变得A。 座位 N () 坐/站在某处 V+/ 表示“国为……,所以对不起”。 不要紧,没关系,不错。

下次(从下次开始)。 N(/) 注意,小心 第三课船运需要多长时间?V+() N(过去) V+() N(将来) V+ N(现在) 修饰名词,表示过去发生的事件或行动。 A+() V+ 接在形容词、动词词干后,是口语体的陈述终结词尾 N() 名词后,是口语体的陈述终结词尾。 N() 表示方式或手段。 N/ 在时间名词之后,表示花费的时间。 要花多长时间。 N N/ () 给某人寄N/给某人送N

N() () 用N寄某物。 一会儿,稍顷,片刻。 第四课你会读韩文吗?N 表示“好像是N”。 N / 表示“不知道,不认识,不会,不清楚N”。 N/ 表示“不认识、不知道”。 V+() () 表示会/不会某种技能。 卖 N / () () 某物对某人好/不好,有利于/有害于某人 意思 , , , , , , , , , , , , , , , ,. 第五课请先别挂电话,等一下

新视野大学英语2 第二单元课文中文翻译

奥ào运yùn会h uì优yōu秀x iù的d e标biāo准zhǔn 奥林匹克运动会依然是一个为竞争而竞争的最纯粹的例子。运动员们在事业和身体上做出牺牲,他们冒着受伤、受挫和彻底失败的危险,仅仅为了国家和自身的荣誉而竞争。为了获得这样的荣誉,运动员必须发挥出在自己的项目上的最佳水平,在世界最大的竞技舞台上发挥模范作用。虽然必须承认,有的运动员利用兴奋剂来提升自己的表现,从而取得优势,但他们从未获得过奥运会所能给予的唯一真正的奖赏,那就是荣誉。而且他们也从未体验过通过刻苦训练与决心这些美德而获胜所带来的光荣感。 迄今为止,卡尔.刘易斯是奥运会田径项目最伟大的选手,也是奥运会精神的典范。这不仅是因为他屡屡获得金牌,——刘易斯在四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九枚金牌,在100米短跑和跳远比赛中保持世界纪录——而且是因为他天性中所富有的竞争力和从1984年到1996年间在每一届奥运会上所表现出的竞争和获胜的能力。如果不是美国拒绝出席1980年奥运会,他也会参加那一年的奥运竞赛。凭借速度、稳定的发挥,诚实,尤其是获胜的渴望,刘易斯的表现非秒表所能计量,甚至时间也停滞不前。他要求自己发挥出最佳水平,而他取得好成绩靠的不是服用药物,而是无与伦比的自制力和训练时的完全投入。 令人惊讶的是,卡尔.刘易斯的父母在他年幼时鼓励他去上音乐课,而不是去参加田径训练。但是他不愿意去,而是把一条胶带粘在地上,以此标出跳远世界纪录的距离,然后以非凡的决心开始向着目标练习跳远。他的父母评价道:“有些孩子今天想着以后当消防员,明天又梦想成为电影明星。卡尔决心练习田径,后来始终没有改变。他说他想成为最好的,就这些。”他多年的训练和从容的自信为他以后卓越的田径生涯打好了基础。

《大家的日语》-第二课

《大家的日语》 第二课 ほんの気持ちき も ち です -単語

-会話 ほんの気持ちです たんてい山田やまだ一郎いちろう はい。どなたですか。 サントスさ ん と す 408のサントスさんとす です。 サントスさ ん と す こんにちは。サントスさ ん と す です。これからお世話お せ わ になります。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 します。 たんてい山田やまだ こちらこそよろしく。 サントスさ ん と す あのう、これ、ほんの気持ちき も ち です。 山田やまだ あ、どうも‥??‥?? 。何なん ですか。 サントスさ ん と す コーヒーこ ー ひ ー です。どうぞ。 たんてい山田やまだ どうもど う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文法

これ?それ?あれ これ、それ、あれ都是指着物体说的单词,在语法上作为名词使用。 これ指离说话人近的物体 それ指离听话人近的物体 あれ指离说话人和听话人都较远的物体 ①これをください。 ②それは辞書ですか。 ③あれはかばんです。 この名词?その名词?あの名词 この、その、あの修饰名词。 この名词指离说话人近的物体或人 その名词指离听话人近的物体或人 あの名词指离双方都远的物体或人 ①この本はわたしのです。 ②その傘はだれのですか。 ③あの方はどなたですか。 そうです/そうじゃありません 在名词句中,常常用そう来回答询问是否的疑问句。肯定回答用はい、そうです,否定回答用いいえ、そうじゃありません。 ①それはテレホンカードですか。

はい、そうです。 ②それはテレホンカードですか。 いいえ、そうじゃありません。 そうじゃありません=ちがいます ③それはテレホンカードですか。 いいえ、違います。 句子1か、句子2か 这是两个(以上)疑问句并列在一块选择哪个正确的选择疑问句,回答时不说はい或いいえ,而是直接重复其中正确的一个。 例:これは9ですか、7ですか。 9です。 名词1の名词2 名词1说明名词2与别的事物的关系 例:これはコンピューターの本です。 名词1说明名词2的所属 例:これはわたしの本です。 在很明显的场合下,名词2可以省略,但在名词2在表示人时不能省略。 ①あれはだれのかばんですか。 佐藤さんのです。 ②このかばんはあなたのですか。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答案(第二版)-免费版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Unit 1 (2)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Unit 2 (4)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Unit 3 (6)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Unit 4 (9)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Unit 5 (11)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Unit 6 (14)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Unit 7 (16)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Unit 8 (18)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Unit 9 (21)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Unit 10 (23)

第二册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二册Unit 1 Unit 1 Section A I Comprehension of The Text 1. The attitude is that if one is not moving ahead he is falling behind. 2. Time is treated as if it were something almost real. (People budget it, waste it, steal it, kill it, cut it, account for it; they also charge for it.) They do this because time is a precious resource. 3. Everyone is in a rush — often under pressure. City people always appear to be hurrying to get where they are going, restlessly seeking attention in a store or elbowing others as they try to complete their shopping. 4. Don’t take it personally. This is because people value time highly and they resent someone else “wasting” it beyond a certain appropriate point. 5. New arrivals in America will miss opening exchanges, the ritual interaction that goes with a cup of coffee or tea and leisurely chats. 6. Americans produce a steady flow of labor-saving devices. They communicate rapidly through faxes, phone calls or emails rather than through personal contacts. 7. The impersonality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has little or no relation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atter at hand. 8. It is taken as a sign of skillfulness or being competent to solve a problem or fulfill a job with speed in the U.S. Vocabulary III 1. charge 2. convention 3. efficient 4. obtain 5. competent 6. assessing 7. fulfill 8. conducting consequently 10. significance IV. 1.behind 2. at 3. in 4. out 5. to 6.to 7. in 8. with 9. but 10.for V. 1. L 2. C 3. D 4. N 5. O 6.A 7.E 8.G 9.I 10.K Word Building VI 1. commitment 2. attraction 3. appointment 4. impression 5. civilization 6. composition 7. confusion 8. congratulation 9. consideration 10. explanation 11. acquisition 12. depression VII. desirable favorable considerable acceptable drinkable advisable remarkable preferable 1. advisable 2. desirable 3. favorable 4. considerable 5. remarkable 6. preferable 7. drinkable 8. acceptable

首尔大学韩国语初级语法总结

非凡语法总结 第一课 ·???:陈述型尊敬阶终结语尾。谓语动词??的尊敬阶,用于具有名词性质的词后,表示主语和谓语的一致性。 ·???:疑问型尊敬阶终结语尾,???的疑问型。相当于汉语的“是。。。。 吗?” ·?/?:主语助词,主要接在体词后,构成句子的主语。 第二课 ·?/?:主语助词,主要接在体词后,表示行动的主体,构成句子的主语。 ·?/?????:惯用型,体词的否定形式。相当于汉语的“不是。。。” 第三课 ·?/?:宾语助词,用于体词后,表示动词的宾语。在口语里可以省略。 ·???/???:尊敬阶陈述型终结语尾,开音节谓词词干和以“?” 为韵尾的词干加“???”闭音节谓词词干加“???”·???/???:尊敬阶疑问型终结语尾,开音节谓词词干和以“?” 为韵尾的词干加“???”闭音节谓词词干加“???” 第四课 ·??:用于表示场所的名词后,表示行动的出发点。用于表示场所的名词后,表示动作发生的场所。 ·(?)?:是在谓词谓语中使用的尊敬语尾,表示尊敬句子中的主体。有韵尾“??”无韵尾“?” 第五课 ·?:接在体词后,表示目的地。 ·???:接于谓词词干后,表示谓词的否定。属于主观否定,相当于汉语的

“不。。。” ·?:接在体词后,表示相同和包含。相当与汉语的“也”在句子中可做主语和宾语。 第六课 ·?/?:主语助词,主要接在体词后,表示行动的主体,构成句子的主语。 第七课 ·??:接于体词前,在句子中做定语,修饰体词。相当于汉语的“什么” ·?:接在体词后,表示时间。 ·?/?:接在体词后,表示并列的对象,共同行动的对象。有韵尾加“?” 无韵尾“?”相当于汉语的“和。。。” ·?:接在谓词词干后,表示行为和动作的先后关系。还表示并列· 第八课 ·?:接在体词后,表示地点。 ·??/??/??:尊敬阶终结语尾,接在谓词词干后。元音“??”结尾的 谓词词干加“??”以外的其他元音结尾的谓词词干加“? ?”以“??”结尾的谓词词干加“??” 第九课 ·?/?/?:接于谓词词干后,过去时制词尾,用法与“??/??/??”相同。 ·?:接在谓词词干后,表示并列。 第十课 ·“??”: ·(?)?:是(?)?的过去时态。语法意义与(?)?相同。 ·“?”脱落在韩国语当中以“?”结尾的遇见元音脱落为“?”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读写课文翻译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读写课文所有翻译 Unit 1 Text A 一堂难忘的英语课 1 如果我是唯一一个还在纠正小孩英语的家长,那么我儿子也许是对的。对他而言,我是一个乏味的怪物:一个他不得不听其教诲的父亲,一个还沉湎于语法规则的人,对此我儿子似乎颇为反感。 2 我觉得我是在最近偶遇我以前的一位学生时,才开始对这个问题认真起来的。这个学生刚从欧洲旅游回来。我满怀着诚挚期待问她:“欧洲之行如何?” 3 她点了三四下头,绞尽脑汁,苦苦寻找恰当的词语,然后惊呼:“真是,哇!” 4 没了。所有希腊文明和罗马建筑的辉煌居然囊括于一个浓缩的、不完整的语句之中!我的学生以“哇!”来表示她的惊叹,我只能以摇头表达比之更强烈的忧虑。 5 关于正确使用英语能力下降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故事。学生的确本应该能够区分诸如their/there/they're之间的不同,或区别complimentary 跟complementary之间显而易见的差异。由于这些知识缺陷,他们承受着大部分不该承受的批评和指责,因为舆论认为他们应该学得更好。 6 学生并不笨,他们只是被周围所看到和听到的语言误导了。举例来说,杂货店的指示牌会把他们引向stationary(静止处),虽然便笺本、相册、和笔记本等真正的stationery(文具用品)并没有被钉在那儿。朋友和亲人常宣称They've just ate。实际上,他们应该说 They've just eaten。因此,批评学生不合乎情理。 7 对这种缺乏语言功底而引起的负面指责应归咎于我们的学校。学校应对英语熟练程度制定出更高的标准。可相反,学校只教零星的语法,高级词汇更是少之又少。还有就是,学校的年轻教师显然缺乏这些重要的语言结构方面的知识,因为他们过去也没接触过。学校有责任教会年轻人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可他们并没把语言的基本框架——准确的语法和恰当的词汇——充分地传授给学生。 8 因为语法对大多数年轻学生而言枯燥且乏味,所以我觉得讲授语法得一步一步、注重技巧地进行。有一天机会来了。我跟儿子开车外出。我们出发时,他看到一只小鸟飞得很不稳,就说:“它飞的不稳。”(It's flying so unsteady.)我小心翼翼地问:“儿子,鸟怎么飞?” “有问题吗?我说得不对吗?(Did I say anything incorrectly?)” 他一头雾水。“太好了,你说的是incorrectly 而不是incorrect。我们用副词来描述动词。所以,要用unsteadily来描述鸟飞,而不是unsteady。”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Unit1-Unit7) Unit 1 Section A 时间观念强的美国人 Para. 1 美国人认为没有人能停止不前。如果你不求进取,你就会落伍。这种态度造就了一个投身于研究、实验和探索的民族。时间是美国人注意节约的两个要素之一,另一个是劳力。 Para. 2 人们一直说:“只有时间才能支配我们。”人们似乎是把时间当作一个差不多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对待的。我们安排时间、节约时间、浪费时间、挤抢时间、消磨时间、缩减时间、对时间的利用作出解释;我们还要因付出时间而收取费用。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许多人都深感人生的短暂。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应当让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Para. 3 外国人对美国的第一印象很可能是: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常常处于压力之下。城里人看上去总是在匆匆地赶往他们要去的地方,在商店里他们焦躁不安地指望店员能马上来为他们服务,或者为了赶快买完东西,用肘来推搡他人。白天吃饭时人们也都匆匆忙忙,这部分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生活节奏。工作时间被认为是宝贵的。Para. 3b 在公共用餐场所,人们都等着别人吃完后用餐,以便按时赶回去工作。你还会发现司机开车很鲁莽,人们推搡着在你身边过去。你会怀念微笑、简短的交谈以及与陌生人的随意闲聊。不要觉得这是针对你个人的,这是因为人们非常珍惜时间,而且也不喜欢他人“浪费”时间到不恰当的地步。 Para. 4 许多刚到美国的人会怀念诸如商务拜访等场合开始时的寒暄。他们也会怀念那种一边喝茶或咖啡一边进行的礼节性交流,这也许是他们自己国家的一种习俗。他们也许还会怀念在饭店或咖啡馆里谈生意时的那种轻松悠闲的交谈。一般说来,美国人是不会在如此轻松的环境里通过长时间的闲聊来评价他们的客人的,更不用说会在增进相互间信任的过程中带他们出去吃饭,或带他们去打高尔夫球。既然我们通常是通过工作而不是社交来评估和了解他人,我们就开门见山地谈正事。因此,时间老是在我们心中的耳朵里滴滴答答地响着。 Para. 5 因此,我们千方百计地节约时间。我们发明了一系列节省劳力的装置;我们通过发传真、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与他人迅速地进行交流,而不是通过直接接触。虽然面对面接触令人愉快,但却要花更多的时间, 尤其是在马路上交通拥挤的时候。因此,我们把大多数个人拜访安排在下班以后的时间里或周末的社交聚会上。 Para. 6 就我们而言,电子交流的缺乏人情味与我们手头上事情的重要性之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关系。在有些国家, 如果没有目光接触,就做不成大生意,这需要面对面的交谈。在美国,最后协议通常也需要本人签字。然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电视屏幕上见面,开远程会议不仅能解决本国的问题,而且还能通过卫星解决国际问题。

首尔大学分布图

首尔大学韩国语教材更适合初学者,适合会话练习。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又称首尔国立大学,原名汉城大学,建立于1946年8月22日,位于韩国首尔市,是韩国成立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以“集中培养精英人才”为宗旨的首尔大学创校以来培养出一大批高端人才,充实着韩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及多位韩国总统均出身于首尔大学。学校建校以来,得到了划时代的发展,成为国内最高水平的教育与研究机构,如今全校有冠岳、莲建2个校区,享有“韩民族最高学府”之称。首尔国立大学在韩国综合大学排名第一,亚洲及世界综合类大学排名均高于我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首尔大学是韩国的最高学府,世界著名大学、亚洲顶尖的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和东亚四大学论坛(BESETOHA )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East Asian Research Universities)的重要成员。 首尔地铁 首尔地铁又称韩国首都圈电铁,是世界上单日载客量最大的铁路系统之一,车站数量376座,截至2015年底,路线长度世界第六。其服务范围为韩国首尔特别市和周边的首都圈,日均载客量超过800万人次(2015年统计)。首都圈电铁以首尔的九条地下铁路为主,并辅以韩国铁道公社的盆唐线、仁川地铁、京春线、新盆唐线、爱宝线、水仁线、京义中央线、议政府轻轨等线路,合共17条路线。截止2015年底,整个铁路系统总长度已达596.9公里,其中地铁里程314公里。而未来更有一条新路线及多条路线的延长工程正在开展中。 知名校友 首尔大学有大约23,000的大学部学生以及大约9,000研究所学生。截至2001年,首尔大学有大约228,000毕业生。部分知名校友有:知名校友 金泳三(人文学部哲学科毕业) - 韩国第14任总统 金钟泌(师范学部毕业) - 韩国第11、31任国务总理 高建(环境研究生院环境规划系城市规划学硕士毕业) - 韩国第35任国务总理 李海瓒(社会学科毕业) - 韩国第36任国务总理 郑东泳(经济学科毕业) - 国会议长 郑梦准(经济学科毕业) - 国会议员、大韩统一协会会长 潘基文(外交学科毕业) - 联合国秘书长 罗钟一(政治学科毕业) - 韩国驻日大使 黄禹锡(兽医学部毕业) - 首尔大学教授 李钟元(工学部中退) - 政治学者、立教大学法学部教授

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课文翻译

Unit 1 An impressive English lesson 1 If I am the only parent who still corrects his child's English, then perhaps my son is right. To him, I am a tedious oddity: a father he is obliged to listen to and a man absorbed in the rules of grammar, which my son seems allergic to. 2 I think I got serious about this only recently when I ran into one of my former students, fresh from an excursion to Europe. "How was it?" I asked, full of earnest anticipation. 3 She nodded three or four times, searched the heavens for the right words, and then exclaimed, "It was, like, whoa!" 4 And that was it. The civilization of Greece and the glory of Roman architecture were captured in a condensed non-statement. My student's "whoa!" was exceeded only by my head-shaking distress. 5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stories about the downturn in the proper use of English. Surely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ir /there /they're or the distinctive difference between complimentary and complementary . They unfairly bear the bulk of the criticism for these knowledge deficits because there is a sense that they should know better. 6 Students are not dumb, but they are being misled everywhere they look and listen. For example, signs in grocery stores point them to the stationary , even though the actual stationery items —pads, albums and notebooks —are not nailed down. Friends and loved ones often proclaim they've just ate when, in fact, they've just eaten . Therefore,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to criticize our students. 7 Blame for the scandal of this language deficit should be thrust upon our schools, which should be setting high standards of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Instead, they only teach a little grammar and even less advanced vocabulary. Moreover, the younger teachers themselves evidently have little knowledge of these vital structures of language because they also went without exposure to them. Schools fail to adequately teach the essential framework of language, accurate grammar and proper vocabulary, while they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pushing the young onto the path of competent communication. 8 Since grammar is boring to most of the young students, I think that it must be handled delicately, step by step. The chance came when one day I was driving with my son. As we set out on our trip, he noticed a bird in jerky flight and said, "It's flying so unsteady." I carefully asked, "My son, how is the bird flying?" "What's wrong? Did I say anything incorrectly?" He got lost. "Great! You said incorrectly instead of incorrect . We use adverbs to describe verbs. Therefore, it's flying so unsteadily but not so unsteady ." 9 Curious about my correction, he asked me what an adverb was. Slowly, I said, "It's a word that tells you something about a verb." It led to his asking me what a verb was. I explained, "Verbs are action words; for example, Dad drives the truck. Drive is the verb because it's the thing Dad is doing." 10 He became attracted to the idea of action words, so we listed a few more: fly, swim, dive, run . Then, out of his own curiosity, he asked me if other words had names for their use and functions. This led to a discussion of nouns, adjectives, and articles. Within the span of a 10-minute drive, he had learned from scratch to the major parts of speech in a senten ce. It was painl ess lear ning and great fun!

新视野大学英语2册课后题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Book II课后练习题答案 Unit 1 Section A Language focus 3.Words in use 1.condense 2.exceed 3.deficit 4.exposure 5.asset 6.adequate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3045184.html,petent 8.adjusting 9.precisely 10.beneficial 4.Word building Words learned new words formed -al/ial manager managerial editor editorial substantial substance survive survival traditional tradition marginal margin -cy Consistent consistency Accurate accuracy Efficiency efficient -y Recover recovery Minister ministry assemble assembly 5. 1.editorial 2.recovery 3.accuracy 4.substance 5.managerial 6.margin 7.assembly 8.Ministry 9.survival 10.tradition 11.consistency 12.efficient 6.Banked cloze 1.L 2.C 3.J 4.A 5.I 6.O 7.N 8.E 9.H 10.F 7.Expressions in use 1.feel obliged to 2.be serious about 3.run into 4.distinguish between 5.thrust upon 6.was allergic to 7.get lost 8.be attracted to 9.make sense 10.looked upon as 9.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into Chinese. 人们普遍认为英语是一种世界语言,经常被许多不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使用。与其他语言一样,英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语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英语起源于公元5世纪,当时三个日耳曼部落入侵英国,他们对于英语语言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中世纪和现代社会初期,英语的影响遍及不列颠群岛。从17世纪初,它的影响力开始在世界各地显现。欧洲几百年的探险和殖民过程导致了英语的重大变化。今天,由于美国电影,电视,音乐,贸易和技术,包括互联网的大受欢迎,美国英语的

首尔大学韩国语语法点解析【数词和量词结合时的音变】

数词与量词、名词的结合-1、数词和量词结合时的音变 1、数词和量词结合时的音变 1)固有数词“??”、“?”、“?”、“?”、“??”和不完全名词之一的量词(或起量词作用的名词)结合时,要音变。音变情况如下表: 2、数词和量词结合的几种情况 数词和量词(或起量词作用的名词)相结合时,原则上是固有数词和固有量词搭配,汉字数词和汉字量词搭配。但也有例外。 1)同一个计量单位既有固有词,又有同义的汉字词,一般都是汉字数词和汉字量词搭配,固有数词和固有量词搭配。如: ???—????(二十周年)???—??(六年) ???—???(七十天)????—???(十七岁) 只有固有量词,而无同义的汉字量词,十以下的只和固有数词配. 十以上的可以和固有数词或汉字数词搭配,但更多的是和固有数词搭配。如: ?: ??(两人深、两人高) ??: ????(一朵花) ??: ?????, ?????(二十头牛) 1)只有汉字量词,而无同义的固有量词,一般和固有数词搭配,但也可和汉字数词搭配,特别是“十”以上的数。如: ?(斤):????(???)(三十斤米) ?(台,辆):?????(???)(二十辆坦克) ?(门):????(???)(五十门大炮) ?????(???)(四十挺重机枪) ?(只):?????(???)十五艘船 ?(名):????(??)(十名学生) ?(个):????(??)(十个苹果) 1)外来语量词可以和固有数词或汉字数词任意搭配。如: ?(吨):???(??)(九吨) ??(米):????(????)(四十米) ????(公斤):??????(??????)(十一公斤) 3、和名词的结合 1)数词和量词结合后,再和名词结合,这时韩国语习惯上一般是名词放在数量的前面。如:“?????(两架飞机)”。 2)名词若用在数量之后,一般在数量的末尾要附加上属格词尾“?”如“??????”。3)有些名词临时放在数词后,起量词作用。这时,他们中间不能再加上其他量词。如“????(八个人)”、“??(两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