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表现分析

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表现分析

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表现分析作者:林诗源来源:《今传媒》2018年第11期摘要:山水画是中国画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悠远深刻的意境,而这也是表现山水画灵魂所在的主要元素。

本文就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意境开始谈起,对意境的表现手法及其所营造的氛围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表述,希望可以为后续山水画的创作提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意境;表现手法;创作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 8122(2018) 11 - 0146 - 03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意境是最为重要的创作元素之一,其通过情与景的交融、意和象的完美结合,使主体和客观统一结合在一起,并借境来表述其内心思想。

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意境的渲染越深刻,相应的作品艺术价值也就越高,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山水画中对意境的表现是尤为重要的。

一、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意境的表现并不仅仅体现在作品平面绘画之上,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表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构造体现。

同时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有效的突显出作者超然脱俗的精神追求。

比如,在进行八大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对意境的渲染就有着较高的要求,画者通过流动空灵的构图方式.简单含蓄的笔墨运用,将整个山水画的内容和形式处理的相当统一与协调,并以山抒情,将自己的情感充分的表述了出来。

(二)意境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追求意境的表现,可以将情与景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创作者在描述景物的过程中,加入自身的情感变化和艺术境界,进而提升作品创作的整体氛围,加深作品的艺术价值。

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李可染曾经说过,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灵魂就是意境。

一幅画作只有将意境充分的表现出来,才能更好的提升作品的韵味,从而使人们在欣赏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中,意境已经成为画家不断追求的重要内容。

(二)意境是中国山水画创作审美中的思想境界意境的表现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不断演变而来的。

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

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

176 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意象、写意与意——兼及中国写意油画之兴起与表现①刘德卿(山东艺术学院 《齐鲁艺苑》,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 ]“意象”在中西方有着共同的本义,即“意之象”,意象贯通于艺术的前创造、创造、接受的整个过程。

“意象”带来中国绘画的“写意”造型效果,不同于西方“写实”与“抽象”两极化的造型效果,可用中国画论的“不似之似”加以概括。

“意象”“写意”概念中最重要的是“意”,“意”是意象、写意的源头与根本,从传统文化气韵、创作主体心胸等几个方面说明意象、写意中蕴含的“意”之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并对中国写意油画的典型表现进行分析。

[ 关键词 ]油画;意象;写意[ 中图分类号 ]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1)01-0176-03收稿日期:2020-09-20作者简介:刘德卿(1965-),男,山东齐河人,山东艺术学院学报《齐鲁艺苑》执行副主编、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术史论研究。

①基金项目:2019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立项建设项目“西方画论”(SDYKC205)阶段性成果。

作为外来画种,油画带着明显的西方绘画语言形态和风格样貌进入中国。

很早就有徐悲鸿、林风眠等人尝试着本土化的努力,用来表达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但是时至今日,很多人仍然认为,油画是外来的,没有中国文化的血液和灵魂。

油画要想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确实还有很多路要走。

其实不只是油画,即便是中国画,受中国封建社会变迁、中国文化自身沿袭已久的弊端和西方文化强势冲击等影响,也在艰难寻求现代化的视觉方式和内在底蕴。

赵之谦、齐白石、朱屺瞻等人相继进行的中国画探索就是明证。

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美术学院的孙宜生先生开始倡导探讨“意象造型”,认为艺术造型是由物象转化而来的意象。

[1]1991年8月,西安美术学院举办了“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同时出版了孙宜生主编的50万字的《1991年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从音乐、戏剧、易经学,美术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多个领域和种类,广泛探讨“意象艺术”的学理与表现。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的重要性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的重要性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的重要性油画风景写生是艺术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描绘,创作出具有现实感和艺术价值的油画作品。

它在油画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可以提高艺术家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还可以强化艺术家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表现。

本文将从油画风景写生的涵义、作用和方法三个方面谈谈其重要性。

油画风景写生是在户外野外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准确地表现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和艺术感。

写生者需要凭借自己的眼力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对周围的景物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从而在创作中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1.强化艺术家的造型能力在进行风景写生时,艺术家需要仔细观察自然景象中的形态、线条和比例关系,准确地反映到画面中。

这样一来就可以锻炼艺术家的造型能力,增强其对于物象的把握能力,提高其创作水平。

2.提高色彩表现能力油画风景写生不仅可以锻炼艺术家的造型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艺术家的色彩表现能力。

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艺术家可以更好地掌握自然色彩的使用,从而使其作品色彩更为充实、鲜明,更符合自然的意象。

3.强化艺术家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表现油画风景写生不仅可以提高艺术家的造型和色彩表现能力,还可以强化艺术家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情感表现。

艺术家在取景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光影变化,如早晨的金色光线、傍晚的橙色余晖、下雨天的阴冷色调等,这些都可以使艺术家更好地感悟自然之美,从而在创作中表现自己的情感。

1.选好创作场景艺术家在拍摄风景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留意环境,有意识地拍摄,以便在复制到画布上时取得好的效果。

2.把握好自然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艺术家在进行风景创作时,需要把握好自然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同时,还要注意家中颜色的运用。

比如说将树的远近关系、山的高低、天空的明暗、水的动静等都要表现出来,才能将自然的真实准确的呈现给观众。

3.单元化形体的表现经过练习并熟知油画风景写生的特点后,艺术家就可以进行形体单元化训练,将自然界的树、水、山、云等元素准确表现。

王可大油画风景构图教学研究——以太行山写生教学为例

王可大油画风景构图教学研究——以太行山写生教学为例
解决学生的基础 问题 , 然后才能 学习表现方法 。
关键词 : 王可大 风景写生 构 图
油画风景教学是我 国美术院校必修课 程 , 虽然各个 院 校教师 的教学方法有所 出入 , 但本质 相似 。美 术院校风 景 写生课 的教 学 目的主要是让 学生解决风景 写生 中遇到 的
面对复 杂 的 自然 对象 , 如何 从对 象 中找到 想要表 现 的东
西, 然 后再 组 织在 画面 中 , 其 实也 是 画者 综合 素养 的体
现。在 写生教学 中, 王可 大老 师先指 导学生观察 对象 , 再 组织画面关系。笔者通过 比较分析照片和作 品, 探 索王可 大老 师油画风景写生的构 图特点 , 包括取舍 等绘 画因素。 太行 山实景照片 中的主体房子位于整个构 图的中心, 左右都 有高树 , 地面 的面积也 比较 大 , 远 山和天 空的对 比 也 比较 强, 从照片的角度 讲 , 画面没有视 觉点, 但是绘 画就
1 0 2
参考文献:
[ 1 ] 王可大. 王可大水彩画集. 广 西美术 出版 社, 2 0 0 3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 学院)
编辑


对于一位有经验 的画家来说很简单 , 但对一名初学者而言
是 一个 难 点 。
和天 空的对 比度较 强烈 , 为 了减 弱对 比度 , 他在 画面 中加 上远 山, 有意识地减 弱 山的对 比度 , 加 强空 间处理 。为 了 突 出浓郁 的太行 山农家 气息, 活跃 画面氛 围, 他在 画面 中 加上几只跑动的鸡 , 起 到 了点缀 画面的作 用。画面整体 构
与下面几棵 有茂盛树 叶 的矮树形 成对 比。他 把视 觉 中心 的房 子放 在画面 的二分之 一偏 下 , 重心稍为偏右 , 目的是 为 了突 出树干 的高度 并 强调 太行 山的高度 。 由于 后面 山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的几点认识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的几点认识
( ) 二 时机 问题 和 减 色 处理
怎样在 短时 间内处理 画面 ,除 了前 面说 到的构 图和色 彩语 言。 还要更 加注意用 “ , 笔” 以及使 用油 画的其他 工具带来 的 绘画语言 。首先前辈 画家将油画用笔概括为“ 、 、 、 、 踏 揉 拖 堆
混” 再加上 “ 、 、 、 、 , , 点 排 染 擦 刮” 归纳为十项 。这些用笔 的方 法能够表现一些特有 自然景物的质感。比如说波光粼粼 的海 面 , 用“ 和“ 就可 以有 海水 的质 感 , 使 点” 排” 如果再用 刮刀刮
【 关键词】油画风景 ; 现语 言; 表 情境 ; 写生 问题 【 中图分类 号】G6 2 4 【 文献标识码】A
【 章 编 号 】 17 — 9 8 2 1) 5 0 2 — 2 文 6 1 5 1 (0 2 0 — 19 0
d i1.9 9 . s. 7 - 9 8 0 20 - 6 o:0 6 /i n1 1 5 1. 1.5 0 6 3 js 6 2
郭 文剑
(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福建福州 3 00 ) 5 18
【 摘 要】油画风景 写生是 一个不断磨 炼的过程 , 能够提 高绘 画水平和 自身境界 , 不断地进行写生 , 可以在 实际当
中发 现一些规律 , 有所感悟 。文章 主要 从油画风景写生的一些 实际的主要 问题进 行粗浅的阐释 。
学 会观察 , 般的观察 , 是先取景 , 一 就 确定 所画对 象之后 , 要 把描 绘 的对象看成简练的几大色块 . 色块 ” 以“ 的方法来概括
油画风景写生会受到 客观 条件 的制约 。 因此必须要学会
对象 , 然后再 对“ 进一步的观察刻画 。要 随时随地地打量 块” 写生的 画面 , 客观 的观察 和主观 的处 理 , 既不 能像 照相一样 全盘容纳 , 也绝不能无法度的任意编造 , 这样观察 才更 有效 , 画起来才会更理智 。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教学

浅谈油画风景写生教学

( 二) 构 图——确定物 象的位置与大 小 选好 了景致 , 在 向画面上画时 , 总会发现现实景物 中总有 这或那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 比如视觉 中心 主题物不 突出 , 有些 景物 的位置过散 , 有些离得 太近 , 有些 又离得太远 , 这 时除 了 我们要精心选景外 , 还可 以在选好 的景致上稍作 调整和改动 , 比如 : 主体 物不突 出 , 我们 可以强化主体 物 , 扩大它 的面积或 强化它 的体积 , 但要 注意和周 围物体 的对 比和协 调 , 做到既有 对 比, 达到突出的 目的 , 又不 失画面的整体美感 。一切为 了 自 己内心深处 的那种情感 的需要 , 氛 围的酝造 , 并且要符合绘 画
敲 和 大致 变 化 。
( 四) 塑造 基 本 形 态— — 服 从 整 体 色阶
现能力 , 画 面的整体协调能力 , 发 现美表现 美的能力 , 并深 化
对透视学的理解和运用 ,使学生能放 开胆子画画……但对初
学画油画风景的同学来说 , 总会或多或少地犯点毛病 , 有很多 的问题需要解决 ,下面我们就对这些 问题 和毛病进行梳理总 结, 在教学过程 中也探索 出一些解决问题 的方法 和途径 , 希望 能对油画风景初学者有所帮助……
( 一) 短 时 小 色稿 训 练
小色稿主要是 选择大场景进行色调训练 ,达到对 自然景 物的色彩进行 概括 简化 , 把握其 中的色块分 割和色彩构成 , 画 面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 从 而淡化细节 , 画的细节只是色块里 的
色彩变化 , 画面构成和丰富的需要 。 训练 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大
创 造 美 的心 灵 。 源自在刻画完第一遍后 , 难免刻 画中太 在意某一 细节 , 造成整 体关系 ,节奏 和视 觉中心的主次安排上还存在一些不整体 的 现象 ,所 以第一遍 刻画以后需要在一定 的距离来整体观察 画 面, 细微调整 , 使该 突出的地方突出 , 该 细化 的地方细化 , 使该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溪山行旅图 范宽(宋)
中国画欣赏
平地风起愁近秋, 沙飞卷带百花休。 落幸屈子《离骚》奏, 雁去流水《九辩》忧。
溪流、荒滩(荒漠)、 弹琴的老人、大雁……。 在一望无际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 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 漠和那一阵阵卷带黄沙的寒风掠过……。屈大夫在那溪边 独自抚奏着古琴,时而委婉忧伤,时而悲怆激昂;陪伴他 的只是那涓涓的溪流;荒漠俯首、溪流停吟,仿佛在听他 述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大丈夫的壮志未酬……。一群 大雁掠过头顶,“呀呀”地自南飞去,屈大夫多么希望那 高飞的大雁和潺潺的流水能带走自己满腹的哀愁啊。 《平沙落雁》傅抱石
中国画欣赏
这是1959年傅 抱石与关山月根据毛 主席的《沁园春.雪》 的词意为人民大会堂 绘制的巨幅山水画, 展示我们伟大祖国各 地风光的作品,这一 作品完成后毛主席看 《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 关山月 了非常满意,亲笔题写“江山如此多娇”的 画名,使画面显得更加光彩夺人 。
中国画欣赏
黄山云海 陈励忠
中国画欣赏
《万山红遍》 李可染 李可染:中国现代著名 国画大师,师从齐白石、 黄宾虹学画,擅山水、重 写生,并将西画中的明暗 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 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 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 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中国画欣赏
(1)你能从这幅山水画中感受到深秋迷人 的景色吗?讨论分析画面构图、墨色、空白。
黄山云海 摄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画欣赏
摄影
黄果树瀑布
王文德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山水画
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 风景画家。开始在皇家 美术学院学画,后认为 临摹古典风景画不如向 大自然学习,于是长期 在家乡研究农村景色, 画了许多素描、油画习 作,然后进行创作。作 品真实生动地表现瞬息 万变的大自然景色。 《干草车》康斯泰勃尔

油画风景写生的意义及实践技法

油画风景写生的意义及实践技法

油画风景写生的意义及实践技法作者:黄吕平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9期摘要:油画风景写生并不只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摹,自然中的每一种景色都对应于心灵的某种状态,而心灵的状态也可以通过把自然的这一景色当作一幅图画来加以描述。

本文就油画风景写生的意义及实践技法进行了探讨,简略概述了油画风景写生的重要意义以及油画风景写生的一些技巧,重点论述了增强油画风景写生创意的几种措施,旨在为更好地进行油画风景写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油画风景写生;意义;实践技法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21-02一、油画风景写生创作的重要意义油画的发源地在欧洲,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西洋画种,油画具有逼真的色彩,很强的立体质感等突出特点。

油画风景写生作为油画创作的一种实践活动,是绘画者面对实景实物进行构思、构图,通过色彩的协调搭配,光与影的明暗变化处理完成内心意境展现的创作过程。

油画风景写生对绘画者的观察景物的能力,感受领悟能力,审美能力,以及绘画技巧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二、油画风景写生创作的技巧写生是绘画者用绘画工具真实的直观的记录所见到的人、事、物的过程,需要一定绘画技巧才能完成。

油画风景写生也不例外,为了使作品比较真实的展现绘画者欣赏到的美景,完美的体现自己内心的意境,绘画者在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方面都会注意一些绘画创作技巧的运用。

油画绘画者的对景物的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画刀的运用是否娴熟巧妙,色彩的搭配是否和谐恰当,都直接影响油画风景作品的优劣,关系到油画风景写生创作的成败。

(一)对景物善于观察对景物的观察,是进行油画风景写生实践创作的源头。

没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致全面的观察,就感受不到自然景物之美,没有这种美的感受,是无法进行艺术创作的。

因此,进行油画风景写生首先要善于观察景物,发现景物中所蕴含的美。

如何才能更好的观察景物呢?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摒弃一切杂念,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景物上,专心观察,用心感受,才有可能达到自身与自然景物合二为一的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大自然景物中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04
在绘画作品中,意境主要指的是画者利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客观事物,让其思想情感得到表达,进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表达意境可以让观者通过艺术作品而产生联想,让观者受到画者的感染。

一、“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重要作用
“意境”在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既包含了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也包含了画者对于自然风景的感受、对于生活的体会。

经过中国画作的长期发展,意境已经成为艺术感染力的代名词,通过画作之中的意境,可以让观者在观赏之时体会到画作深处的韵味。

在油画风景写生作品中,情景交融是意境运用和表达的关键,它可以让油画风景获得不同的审美意义,可以让油画风景展现出独属于自身的魅力。

二、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运用影响因素
(一)传统文化的追求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的运用表现在追求传统文化方面,其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1.“天人合一”思想。

“天”主要指的是世界,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创作和审美意境理论,在我国文化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2.“气韵生动”审美特征。

在《画品》中,谢赫提出“气韵生动”是“六法”之首,气韵生动就是对象神韵,需要对人们心灵感受、事物雅俗予以充分关注,在油画风景写生中,需要在作品中体现出神韵和画者个人品格,进而表达出“意境”。

如在白羽平先生的当代写意风景油画中,就充满了传统文化情节,在其作品中,多采用绿色、黄色与白色色块,这些色块之间的碰撞充满律动感,可以让画面语言精细程度得到提升,利用绘画语言可以表现出生命过程中的人文环境。

(二)个人风格的体现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画者个人风格、语言与表达意境具有紧密联系。

为让意境得以表达,需要利用独特风格,画者采用不同的绘画风格可以让画面呈现出差异化的意境,画者在绘画创作时,需要充分结合自身感受来对艺术表现语言、表现手法进行合理选择,以创作出属于自身的艺术风格。

除此之外,在风景油画写生中,构图的精准
性、用笔的独特性和色彩的和谐性也会影响个人风格体现,进而影响整个画作的意境。

三、“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运用方法
(一)“意境”生成的主要方式
1.情感的交融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和情感具有紧密联系。

画者可以利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个人视角下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可以让其心灵贴近自然。

在外界景物化为艺术作品时,往往会伴有感情色彩,因此,主观之情和客观之景结合而成了意境。

艺术作品固然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简单复制客观物象,在我国传统艺术理论中,强调结合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可以让画者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需要充分结合大自然的景色与画者的真实情感体验,在写生过程中进行观察,以得到自身感悟,在自然中得到启示,从自然色彩、形式中提取相关表达内容,让生活转化为艺术。

2.虚实的处理
在美学范畴中,虚实具有对立统一特点。

在本文中,“虚”主要指的是油画风景写生中因直接形象引出的想象间接形象;“实”主要指的是油画风景写生中可感的直接形象。

在此类作品中,需要做到虚中孕实,实以引虚。

我国宋代画论曾强调作画应做到“咫尺有万里之遥”,这是虚实论的具体体现,而我国风景油画写生在对画面进行处理时,经常采用“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方法,也就是说,在中国风景油画写生中,既需要具有有形、具体描绘,也需要具有虚幻、无形景象,也就是具体描绘和意境。

同样,西方画家勃朗特在油画创作中也格外强调空间意境,在其画作中,其物体的绘画背景多为深暗,如幽深的教堂情境就能体现出宗教精神的神秘性。

从我国和外国的画作虚实处理中,可以发现虚处描绘对于实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愉悦不但可以直接反映美,还可以让美得到再创造,在此过程中,意境和虚实具有辩证统一特点。

如在赵开坤《青岛迎宾馆》中,就呈现出了中国文人画意境,其风景系列作品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个性,线条的处理十分率性。

正如他在《边角余料》中所说,绘画中精神的投入极为重要,利用画面布局与拥塞可以体现出生命活力。

“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运用
殷黄经庭
摘要:“意境”是对中国绘画美进行表达的最高境界,在艺术作品中,“意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意境”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重要作用作出简要阐述,然后对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意境”运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实例,提出几种“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意境;中国油画;风景写生
61
(二)“意境”运用的具体方法
1.在画面构成关系中体现“意境”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构图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经营位置”,画面的经营和画面气场运动趋势、画面起始具有紧密联系,依照画面点、线、面要素,可以让画面内部旋律得以构成,在画面中,可以让主体内容得到次要内容的衬托,让其相互联系更为紧密,进而产生意境美。

在油画风景写生过程中,需要从整体选择经营位置,同时,画者需要在选择过程中充分融入自身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以此来让构图和意境达成统一。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可以说没有构图便没有意境,而没有意境就不能让画者心境得到有力表达,对此,需要保证构图遵从画者内心,需要让构图和意境相互融合,为油画风景写生质量做出保障。

以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的《青岛红楼》为例,如图1所示。

结合图1,在该画中,吴冠中对意境与构图的关系做到了良好掌握,利用虚实结合构图方法,在画面中放满了建筑结构独特的房屋,让建筑物数量得到增加,对于远处景物与海采用了几笔带过的方法,让画面形式感得以突出,进而体现出殖民时期人们受到的压抑,让画面具有良好意境。

对此,我们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也需要对构图形式、构图样式进行反复揣摩和尝试,利用画面构成来体现画面意境。

2.利用传统笔墨技法体现“意境”中国风景油画写生的绘画性和意境美的产生具有密切联系,在笔触上可以理解此种关联。

众所周知,在绘画中,笔触是重要评判标准,利用我国传统写意笔墨技法,可以让风景油画写生中的笔触体现出意境之美。

油画颜料特性对于油画笔触质感美具有决定作用,油画笔触可以让画面
图1吴冠中《
青岛红楼》堆积感、厚重感得以创造,可以让整体画作富有纹理,具有可塑性与表现性。

在我国传统写意画作中,水墨的晕染可以体现出“意”动,利用主导的笔法,可以让墨法的特性得到充分体现,其要素具有象征性、单纯性和自然性的特点。

在构图和笔墨方面,传统水墨特点十分明显,需要注重用笔的疾徐、粗细、转折、方圆和顿挫等方面的变化,让画面质感得到表现。

在用墨时,需要合理调配湿、干、浓、淡等方面。

美术教育家刘海粟认为“骨法用笔”与“气韵生动”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对此,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需要对其进行充分运用,让油画作品中体现出气韵流动的意境,需要努力利用
中国写意技法,注重油画材质笔触,以让画面律动性得到充分体现。

为达到此目的,画者需要进行长期实践,需要锻炼油画笔触张力的运用,让画面中具有优美韵味,将笔墨技法转移到油画材质中,让其体现出节奏之美、质感之美及意境之美,让观者体现到画作中传递出的精神意境。

以我国广西桂林画家张冬峰为例,张冬峰在创作中喜欢描绘热带地区的风貌,他将中国山水画笔墨意蕴和油画进行结合,构图为西方透视法,却具有传统绘画笔墨特点,让画作中包含中国韵味,进而传达出画作意境。

3.利用肌理画法表达“意境”
在油画技法中,优秀的肌理画法具有重要作用。

如油画大师伦勃朗就曾利用厚薄叠加肌理画法让画面体现出透明和非透明的肌理差异,在绘画中,利用拖、压、润的笔法,可以让厚薄色彩相互交替,其笔触肌理十分明确,利用透明渲染和非透明渲染,可以让其作品笔触肌理体现出起伏转折性,让其美感得到体现。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过程中,需要积极学习传统画作中用笔墨表现肌理的方法,可凭借可塑的油画颜料来让它和其他材料中的造型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产生良好的力度与节奏,在感官上和人们产生情感共振。

肌理可以让对象质感得到充分表现,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优秀肌理可以传达出画面节奏、韵味与画者内心情感,可以将画者精神与情感传递至作品之中。

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色彩极为重要,色彩的淡雅和浓烈都能对画者情绪、心境予以直接体现,风景油画写生作品色彩美既体现在描绘的真实性,也体现在作者情感的表达,在此过程中,画者需要对相关色彩进行夸张、概括和提炼,进而达到抒情写意的目的。

在色彩中,其明度变化、冷暖对比和色调氛围可以让画者情感流露得以体现,是意境表达中的重要部分。

以朱乃正先生《风雪云松》为例,此幅作品具有鲜明的特点,且带有浓郁中国画意境。

在色彩运用上,《风雪云松》的画面较为单纯,和水墨画墨色韵味较为接近,在色相上,所有事物均有降低,此种肌理画法可以让画面水墨感与单纯性得到大大提升,其画面气韵生动,云雾缥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意境”在中国油画风景写生中的运用具有重要作用,情感交融与虚实处理可以让意境得到合理运用,画者需要不断练习画面构成方法、利用传统笔墨技法和肌理画法,进而让画作之中的“意境”得到充分表达,让观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参考文献:
[1]任济东.中国油画风景“民族化”的根基和探索方向[J].美术观察,2015,(07):86-87.
[2]张帆.浅析写意油画风景中的意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08):292-293.[3]张建林.论风景油画意境之美[J].美术教育研究,2014,(06):26.
作者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中国美术研究】
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