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范文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范文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范文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内部资料)

单选题

1.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既要考虑旅游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又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这体现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

2.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为,旅游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人力资源)

3.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工作分析)

4.员工已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工作,只力求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可判断其处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维持阶段)

5.2003年的“SARS”使中国旅游业一下跌入低谷,体现了旅游企业经营的(.敏感性)6.CRM是指(客户关系管理)

7.适合于经营比较稳定的小型旅游企业或经营业务比较单一的餐厅、酒楼以及歌舞厅等娱乐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是(经验预测法)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于常态下的旅游企业,其净流动率、新进率、离职率三者相同)

9.将“POS”备注为“电子收款机系统”,表明旅游企业管理者编写工作说明时要注意(对技术性的术语要附加解释)

10.比较适合旅游企业脑力工作者的工作调查方法是(访谈法)

11.获得的信息比较凌乱,难以组织,体现了下列哪种工作分析方法的缺点(工作日志分析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表明旅游企业招聘工作受(国家的政策、法规)的影响。13.专门为企业物色、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的专业机构是(猎头公司)14.编写招聘信息的首要原则是(真实)

15.根据“招聘产出金字塔”,假定旅游企业确定下一年度需要雇佣60名服务员,则一般而言申请该工作岗位的人数为(1440人左右)

16.旅游企业所需要的表现出色的员工也许就存在于应聘者之中,因此录用决策时要注意(可以尝试进行高风险录用)

17.选择宽的花边装饰、设计独特的旅游企业徽标,体现了旅游企业发布招聘信息的(引起注意法则)

18.前台服务员接待程序、检验信用卡等方面的培训,所属培训类型是(技能培训)19.心理学研究表明,员工在接受培训时,学习的效果有阶段性的变化,员工对培训内容有浓厚兴趣,并愿意主动思考的学习阶段是(迅速学习阶段)

20.在客房服务员的入门培训过程中,将整个客房服务划分为送行李、梯口迎客、整理房间等若干部分,分别制定培训计划,体现的员工培训规律是(分散性培训优于集中培训)

21.旅游企业确定员工培训需求的第一步工作是 (工作检查)

22.由经理人员进行的一对一培训在职管理人员的方法是(专业训练)

23.旅游企业绩效考评工作中运用最普遍、最简单的绩效考核方法是(图表考评等级方法)

24.考评者往往因为被考评者在某一方面受到很高评价,而高估其他特征,反之亦是如此,这是旅游企业绩效考评中常见的(晕轮效应)

25.当员工工作业绩和表现令人满意时,旅游企业员工绩效考评面谈的目的是 (保持业绩)

26.因为员工客观原因导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必须履行预告义务,即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27.旅游企业认识员工的最佳方法是(观察员工 )

28.对进入不惑之年的员工,旅游企业安排他们完成管理性、后勤性和员工的培训工作,管理者采用的激励手段是(针对年龄区别对待)

29.员工在组织内从一个层级到另一个层级纵向发展的过程,是实现职业目标的 (传统职业途径)

30.针对某个特定个体进行具体的职业指导,体现了职业生涯设计的(个体性原则)1.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使用过程同时也是开发过程,而且这种开发过程具有(持续性)

2.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体现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旅游企业战略发展)3.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一般是(15~24岁)

4.为适应市场竞争和发展的要求,培训专门的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市场,(2004)年被确立为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主题培训年.

5.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是(网络化培训)

6.下列按旅游企业的经营规模来划分,不属于的是(国有企业)

7.下列哪种企业是旅游业实现旅游者和旅游信息的空间位移的基本保障(交通与通信)8.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源中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体现在(技术资源)9.根据一个旅游企业所设定的目标的长远性,可以将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属于的是(不规则观测)

10.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有着不同的运行规则,从而对实现人力资源的供给就会有不同的影响。这体现的是的旅游企业人力资源供给的(外部供给预测)

11.影响旅游企业招聘工作的外部环境因素不包括(旅游企业知名度)

12.选择恰当的媒体发布广告是广告招聘成功与否的关键。不适合发布旅游企业招聘广告的媒体是(人才市场)

13.如果一个人能够百分之百的胜任所应聘的工作,那么该人在职位上不可能待的时间太长,所以最好选择一个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的(80%)的应聘者。

14.培训对员工的影响一般不包括(心理因素)

15.工作分析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对整个工作过程、环境、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的阶段是(调查阶段)

16.个性及兴趣的测试实质属于()范畴。

17.旅游企业员工培训要变“一次培训”为“终身培训”,体现了培训的(继续性)18.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进程,员工对某项工作内容的学习处于饱和状态,这是达到了学习效果的(心理界限阶段)

19.以下属于演讲型培训师的是(富有个人有魅力,有丰富知识和经验,运用现场效果实践培训效果欠佳)

20.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马克斯·韦伯)

21.旅游学研究始于(近代社会)

22.柔性管理有三大实施要素:人、组织结构和(信息)

23.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中适合经营比较稳定的小型旅游企业或经营业务比较单一的餐厅、酒楼及歌厅、健身房的娱乐企业的是(经验预测法)

24.在制定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计划是,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战略)

25.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组织都把人力资源计划作为组织整体战略规划的一部分,或者单独制订明确的人力资源计划作为对组织整体战略规划和补充,这是为了保证旅游企业战略规划的(完整性)

26(工作分析)是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最基础性的工作。

27.(斯坎伦计划)是 Joseph scanlon1937年创立的一种用于集体奖励的方案,对于那些物料消耗比效大的部门,如餐饮部、洗衣房等部门是一处收效比效明显的奖励方案。28.下列哪项不属于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30.由人体基本需求所驱使而产生行为的功能,即行为的内驱力,被称作动机的(始发功能)

填空题

1.从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果看,就旅游企业而言是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加强。)

2.观察法是工作分析人员在(工作现场)运用感觉器官与其他工具,观察特定的对象的实际工作动作和工作方式,并以文字、图表或图像等形式记录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3.评价求职申请表时,应注意以下方面:逻辑性、真实性、准确性、预见性、(避免提示性)。

4.职业生涯管理从管理对象角度可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和(组织的职业生涯)。5.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就是旅游企业员工行业素质的塑造。

6.非结构面试的提问大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提纲),面试问题大部分属于开放式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7.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人力资源的需求与(供给)。

8.工作规范就是对从事某项工作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资格条件)的具体说明。9.详细的工作说明包括两部分,一是(工作条件说明),二是职责与要求,即旅游企业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期望。

10.身体能力包括(力量)(举重)、动态的力量(拔桩子)、身体协调能力(跳绳)及耐力等。

11.薪酬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是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12.旅游企业员工招聘工作主要是由招募、选择、(录用)、评估等一系列活动构成。 13.在现阶段,中国旅游企业的工作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

42.旅游企业内部招聘工作可通过两种渠道完成,一是内部晋升、转换岗位,二是内部引荐。

14.对于新成立的旅游企业来讲,(员工招聘)是旅游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15.结构工资制是把员工的工资划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构成动态性的工资结构模式,用工资分解的方式,确定和发挥各部分工资各自不同的功能,克服了传统工资制度中将员工的工作年限长短、技术水平高低、劳动态度优劣、贡献大小等因素混杂在一起,即用混合方法确定工资标准而带来的一些弊病。

16.旅游企业人力资源部可以利用薪酬制度问答,员工座谈会、(员工满意度调查)、内部刊物等形式,充分介绍企业的薪酬政策。

17.奖励员工的形式及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及(工作本身)的奖励。

18.旅游企业绩效考评方法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工作性和非工作性考评。

19.亚当斯的理论又称为(公平理论),进一步指出,不公平感的产生绝大数都是由于经过比较认为自已薪酬过低而产生的,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个别人通过比较发现自已的薪酬过高也会产生不公平感。

20.旅游企业制订人力资源计划的第三个步骤是旅游企业(盘点员工信息)。21.“四级培训评估方法”是一种综合评估培训效果的方法,第一级,反应评估;第二级,学习评估;第三级行为评估;第四级结果评估;

22.从员工绩效考评的角度来考察薪酬的构成,旅游企业薪酬可分为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

23.劳动关系通常指企业的所有者或其委托代理人、企业的经营者与员工及组织之间基于有偿劳动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4.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方法有劳资双方自行解决和第三方参与解决。

25,劳动争议的调解是指调解委员会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促使争议当事人双方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和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达成协议的处理方法。

26.员工行为矫正的手段通常分为惩罚手段(消极矫正)和积极矫正。

45.所谓职业选择,是员工根据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素质与职业要求相符合的过程。

名词解释

1.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对旅游人力资源的取得、整合、调控与开发以及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以实现旅游企业的目标。

2.招聘指旅游企业根据人力资源计划和工作分析的结论,结合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地、足够地吸引具备工作资格的个人补充旅游企业空缺职位的过程

3.工作说明:工作说明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编制而成的,它是有关工作的范围、目的、任务与责任的广泛说明,也是工作评估、员工招聘、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工作行为鉴定的基础。

4.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5.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就是通过择员、培训等手段,提高人的智力和能力,使其具有适合本行业特定劳动内容和劳动对象的行业素质。

6.职业分层:按照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对职业的价值取向所做的职业等级排位。7.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总计划:又称人力资源战略计划,重点阐述自旅游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制定之日起,今后5年以上时间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总原则、总方针和总目标,并对各种中、短期人力资源策略计划起指导作用。

8.劳动安全是工作过程中伤亡事故的防止和消除、员工生命安全的保障、繁重体力劳动的减轻以及生产设备的保护。

9.工作分析指根据旅游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旅游企业各项工作的内容、特征、规范、要求、流程以及完成此工作所需员工的素质、知识是、技能要求进行描述的过程,它是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和宣的最基础性的工作。

10.会议方法也叫“会议讨论法”,是将工作兴趣相同的人聚集一起讨论,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广泛使用的培训方法。

11.旅游企业员工绩效考评:是指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全面检查和评定旅游企业员工对其工作职位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情况,以便确定其工作成绩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12. 360度绩效考评对于一个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绩效考评,所有的考评信息来自他(她)周围的人,包括他(她)的上级、下属、同事、外部顾客以及员工自己,这种将上述绩效考评主体综合在一起,并采用不同方法而完成的绩效考评,被称为“360度绩效考评”。

简答题:

1.简述旅游企业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措施。

答:合理设计岗位并配备适合人选;明确科学的用人机制;制定公平的考评与激励措施2.简述旅游企业员工培训成本的构成。

答:.1)旅游企业为开展员工培训提供的设备、器材、场所和各种必需品的费用。2)旅游企业为开展员工培训提供师资和其他劳务服务的费用。3)旅游企业为受训者支付的工资和其他各项福利费用(。4)旅游企业因受训者参加学习而损失的工时和其他应得收入。

3.简述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

.答:合法原则;公正和平等原则;调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

4.简述旅游企业外部员工的招聘渠道。

答:广告招聘;大、中专学校招聘;就业服务机构;关注特殊人群

5.简述旅游企业工作分析的时机类型。

1)新成立的旅游企业);2)当新的工作产生时;3)当工作由于新技术、新工艺或新系统的引入而发生重要变化时

6.简述旅游企业工作分析第三阶段(分析阶段)的具体工作。

答:职务名称分析;工作规范分析;工作环境分析;工作执行人员必备条件分析

7.简述旅游企业激励管理措施。

答:挖掘员工自身的激励因素;企业文化激励;标杆激励);工作激励);领导行为激励;员工行为矫正)。

8.简述旅游企业制订人力资源计划的意义。

答:1)有利于旅游企业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2)人力资源计划是旅游企业组织和宣的重要依据; 3)确保旅游企业有充足、合格的人力资源; 4)合理控制人工成本;5)使旅游企业和员工都能够获得长期的利益;

9.简述旅游企业员工培训的基本规律。

1)整体差异性规律;2)学习效果的阶段性变化规律;3)分散性培训优于集中培训规律;4)以考核促培训规律;5)学习机制制订培训效果规律

10.简述个人职业生涯与组织的关系。

1)组织是个人职业生涯存在与发展的载体;2)员工的职业工作是组织存在的根本条件;3)组织的发展依赖于员工个的职业发展;由此可见,组织与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存在互相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关系。

11.简述人力资源剩余情况下人力资源计划策略与措施。

答:1)重新安置2)永久性裁员;)3)降低劳动成本

1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招聘工作的实施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热情诚实,公正负责; 2)知识丰富,善于交流; 3)有较强的洞察力和想象力; 4)注意克服主观偏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