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复习提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复习提纲



一、本次课程改革将在哪几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1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 更新课程内容。

2 、突出学生的发展 , 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 、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 建立新的教学方式 , 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 、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 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 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二、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的合理的比重。

首先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 , 其次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 再次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

2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 , 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 ,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 , 以显著的屠杀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方向 , 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发展。

三 、 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

第一课程价值趋向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

四、教学观、学生观

1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第一 , 关注每一位学生。

第二 ,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第三 ,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 、学生观 :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 ,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 , 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

第三 ,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 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五、新课程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 ?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 ,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 教师教育教

学的研究者。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 , 教师是社区型的开发的教师。

六、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

1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 , 强调尊重、赞赏 ;

2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 、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七、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八、学校教学制度如何重建 ?

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 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 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考评制度

九、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1 、重视发展 , 淡化甄别与选拔 , 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 、重综合评价 , 关注个体差异 , 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 、强调质性评价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

4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 、注重过程 , 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 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十、新课程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

( 一 ) 学生评价。

1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2 、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发性的质性评价方法 ,

3 、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

(二)教师评价。

1 、打破唯 “学生学业成绩” 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 ,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2 、强调以 “自评” 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 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 、打破只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

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 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三)考试改革的重点。

1 、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显示生活经验的联系 , 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 、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 , 综合应用多种方法 , 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方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 , 要求做出具体的指导 , 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4 、关于升学与招生制度 , 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的方法。


十一、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

1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

2 、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3 、评价内容综合化 ;

4 、评价方式多样化;

5 、评价主体多元化;

6 、关注发展过程。

十二、国家有哪些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 ?

教材编写核准制度、教材审查制度、教材出版和发行制度、教材供应制度、教材试验制度、教材评价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奖惩制度、毅材申诉制度

十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

第一 , 验证、修订并颁布各学科课程标准;

第二 , 形成教材编写、审定和先用的有效机制;

第三 , 形成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

第四 , 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五 , 初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六 , 促进广大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