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库恩的科学史观

评库恩的科学史观
评库恩的科学史观

评库恩的科学史观

李醒民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北京100039)

内容提要托马斯?库恩是当今世界知名的学者,他因其科学哲学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年)而名满天下。其实,库恩是从物理学转向科学史,并进而转向科学哲学的。由于他明确提出并详尽阐述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因此也有人把他列为与默顿传统无关的三位科学社会学代表人物之一(其他两位是普赖斯和本?戴维)。正因为库恩的研究横跨了较为广阔的领域,具有多角度的视野,因而他对科学史论也有比较深刻的洞见,从而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科学史观。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评述。

关键词库恩科学史科学史观

一、科学史的沿革和涵义

库恩在为《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68年)撰写的条目“科学的历史”中指出,科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至今仍然是正在从漫长的和多变的史前阶段浮现出来的领域。从1950年起,最初也只是在美国,这个学科中的大多数最年轻的专业人员,才开始把这个领域作为职业性学术专业而受到教育,或者才开始把它作为全时性学术职业。他们的先辈人大都是历史学家,研究科学史只是业余爱好。因此,他们的目标和价值观念主要来自其他领域。

由此可见,科学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比较年轻的。但是,它的历史沿革却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乃至古典的古代。由此一直到近代,撰写科学发展史的大多数作者是职业科学家,而且往往是第一流的科学家,历史常常是他们从事教学的副产品。除了科学史所固有的感染力外,他们发现这是说明科学专业概念的途径和确立传统的手段,也是吸引学生的一种方法。库恩认为,这是编史学(historiography,其一意指历史著作,尤指立足于批判性地审查原始资料、从权威的材料中选择可列举的项目,并把这些综合到将接受批判方法的检验的叙述中去的历史著作,或指历史著作的原则、理论和沿革;其二意指历史著作的成品,即历史的本文)的第一个主要传统。编史学的第二个主要传统是,编史目的具有更为明确的哲学性。早在1 7世纪,弗兰西斯?培根就把发现人类理性本质和作用视为学习历史的目的。此后,孔多塞(M. J. Condorcet)和孔德试图把真正理性的标准化描述,建立在对西方科学思想作历史考察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在惠威尔、马赫、迪昂等人的著作中,对哲学的关心就成了科学史中创造性活动的主要动机。

库恩不满意以往科学历史研究中的辉格史学倾向。所谓“辉格史学”(Whig histor y),本义是指以英国辉格党(大约1860年以后称为自由党)的观点解释历史。辉格史学家将自己的信仰、实践和制度看作前人信仰、实践和制度的目标,认为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再现历史进步的征程,重点则集中在那些为现在预先作准备的过去的发展。巴特菲尔德在《辉格史观》(1931年)一书中给辉格史学下了一个更为一般的定义:“许多历史学家站在新教和辉格党人一边进行著作的一种倾向,目的在于赞扬已经胜利的革命,强调过去的某些进步原则,以便写出的历史即便不是对现在的赞颂,起码也是认可。”这种辉格史学的主要失误在于,全力注意表面上是现代的观念和运动,而不管它们在其所处时代的重要性,同时对一切相反的潮流拒绝作历史的理解。辉格史学家使现在成为过去争执的绝对裁判,成为选择各阶段历史重要性的唯一标准。辉格科学史像辉格政治史一样,以其粗糙的形式退化为一部英雄(即推进了与科

学知识的现状相一致的那些观念的人)与恶魔斗争的故事。库恩揭示出,古老科学史的目标,是通过展示当代科学方法或概念的进化而澄清和加深理解。历史学家只注意描述构成他那个时代主题和推断方法的各种因素的形成过程,而很少考虑被现代科学视为错误或不相干而搁置一旁的观察、定律和理论,除非它们提供一种方法论教训,或者可以解释为什么长期没有成果。同样的选择原则也支配着科学外部因素的探讨。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的历史学家和科学主义的历史学家仍然承袭了辉格史观的衣钵,继续把科学史看作是智力的机械性进军,是自然奥秘向巧妙展开的可靠方法的接连投降。只是在本世纪,科学史家才逐渐明白,他们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在事后所规定的专业中聚集正面成就的大事年表。于是,极端的辉格研究法便从科学史中迅速消失了,但辉格标准仍在科学史家选择研究课题时广泛采用。

在库恩看来,极端辉格史的消失以及现代科学编史学的形成有四个因素。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19世纪末开始的哲学史的影响。诚如伯特兰?罗素后来简要说明的:“研究某一个哲学家的态度,既不是顶礼膜拜,也不是嗤之以鼻,首先需要一种假想的同意,直到有可能了解他的理论想要人们相信什么为止。”对过去哲学家的这种态度,已从哲学史扩展到科学史领域。其二是,迪昂对近代科学起源的探索提示出,只有用中世纪科学自己的语言探索中世纪科学,视为“新科学”由此产生的基础,才能理解17世纪科学的主要内容。其三是人们一直坚持认为,科学发展史的研究者把实证知识看作是整体,用科学通史代替专科史。这种尝试使人们决定性地看到,不可能把体现在当代科学课程中的知识分化都归功于过去。其四是另一种影响开始在现代科学史研究工作形成过程中发生作用。结果,与科学发展中的非精神因素、特别是制度和社会经济因素作用的联系日益密切,这部分地来自通史,部分地来自德国的社会学,部分地来自马克思主义编史学。

库恩把科学史分为内史和外史。把科学实体作为为知识来考虑,经常称之为“内部方法”,亦即内史研究,这仍然是科学史研究的主要形式。把科学家的活动作为一个更大范围中的社会集团来考虑,经常称之为“外部方法”,亦即外史研究,它是内史的最新对立面。库恩指出,内部编史学的新准则是,在可能的范围内,科学史家应该撇开他所知道的科学,他的科学要从他所研究时期教科书和刊物中学来,熟悉它们当时所显示的固有传统。同时,他也应当像变革当时的传统的科学革新家那样考虑问题。当看到科学家由于意料不到的结果而出名时,他就应当追问:科学家研究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又怎样成为他的问题的。认识到一项历史发现很少就是后来教科书归于发现者的那一项时,他就应当追问:科学家认为自己发现了什么,他认为这一发现的基础又是什么。在这一重构过程中,科学史家应当特别注意科学家的明显错误,因为这些错误揭示了更多的实际思想,而不只是揭示了科学家所记录的结果或现代科学仍然保留的论证过程。

外史试图把科学放在一种文化关系中,以加深对科学发展及其影响的了解,它采取了三种特有的形式:最古老的是研究科学建制;思想史家常常考虑科学对于西方思想各方面的影响;对建制和思想的关心,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产生了对某一地理区域的科学的研究,它可以加深人们对科学的杜会作用和背景的理解。看来,库恩的“两分法”是从科学史的研究对象或研究角度来划分的,而不是按研究方法划分的,尽管他分别称其为内部方法和外部方法。倒是爱因斯坦的“两分法”——内部的或直觉的历史,外部的或有文献证明的历史——才是依研究方法划分的,二者分别采用的是直觉方法和考证方法。后者比较客观;但前者比较有趣,非常富有启发性,尽管它充满危险。

关于对历史涵义的理解,库恩像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历史并非只是收集和证实过去的事实,然后按编年顺序加以排列。它也是一种解释性事业,一种启发理解力的事业,因为它下仅要表现事实,还要表现事实之间的联系。即便是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描述,要描述得成功,还要靠精确性,还要靠结构。历史叙述必须使所描述的事件看起来合理,也易于理解,而且几

乎毋需明确的概括就可以起到解释作用。遗憾的是,历史学家并没有对事实之间的联系即结构的本质给以比较合理的说明,而哲学家则以所谓的“覆盖律(covering law)模型”填补由此产生的空缺。所谓覆盖律,是指历史叙述的事件总是受历史学家自觉或不自觉掌握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支配,就这一点而论,历史叙述是解释性的。在给定叙述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对覆盖律的认识后,就能预测这一叙述中某些核心部分的未来进程。如果只能大体预测或根本不能预测,叙述至多只能提供“解释纲要”或一点也不能提供解释。库恩认为,这种来自自然科学的覆盖律模型解释理沦完全不适用于历史。可能有一些社会行为规律可用于历史,但这首先是社会科学的事,而且现在除经济学以外还很少考虑。历史叙述的合理性,当然不取决于少数散乱可疑的规律(如“饥民易于走上暴乱”,“官逼民反”等)。充溢历史叙述篇章中的事实,基本上是为事实而事实;即使少数事实可由定律联系起来,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库恩强调指出,他并不是说历史学家根本无法获致规律和概括,更不是说他们对已有的也不加以利用。但是,规律无论给历史叙述增添多少内容,它对历史的解释力也不是必不可少的。历史的解释是由历史学家所提出的事实以及他排列事实的方式造成的结果。因此库恩得出结论说,历史学家的武库中并没有一种颈见未来的能力。他既非社会学家,亦非先知。他的研究工作与孩子看拼板图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下过他的盒子里多了一些额外的拼板。他的任务是从中选出一组可以加以排列的元素,从而构成一种合理的叙述,其中包含可识别的动机和行为。历史学家的研究同孩子玩游戏一样,也要遵守不可违反的规则。在拼版画或历史叙述中间可能毫无空隙,也可能没有任何不连贯。历史学家有些附加规则不能用到孩子身上,例如任何叙述都不能违背历史学家所故意略去的事实。而且,传奇必须符合历史学家已知的一切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但这样的规律则只能限制而下能决定孩子或历史学家的工作结果。由此可见,库恩把历史看作一种解释性的事业,这种解释并不是由覆盖律决定的预见,而在于叙述的结构之中,即对事实的选择和排列,这种作法犹如玩拼板游戏。这一看法与爱因斯坦和维特根斯坦把科学研究活动视为概念和符号的游戏(“语言游戏”)实有相通之处,其中深蕴着某种只有研究者本人才能体会出的奥妙。

二、历史学家的任务和方法

在库恩看来,科学是—种历史性的、人文性的、连续性的和整体性的事业。因此,历史学家想要详细说明一组定律和理论的发展,就会面临两个任务。第一,他必须发现并说明,那些往往十分奇特而且简直难以置信的旧原理怎么可能为理智的人们所接受,并且成为持久的科学实践传统的基础。第二,历史学家还必须力求理解信念状况是怎样改变的,为什么会改变,这一组信念之所以为另外一组所取代、研究前沿也随之转移的原因何在。库恩就这样在“科学知识作为历史产品”的文稿中,把恢复一种过时的科学传统的整体性作为历史学家的首要任务。在1987年的“希尔曼纪念讲座”中,他提出科学史研究的“三部曲”一—恢复过去(regaining the past )、描绘过去(portraying the past)和使过去具体化(embodying the past)一—其中第一步便是“恢复过去”。

库恩指出,历史学家在叙述能够开始之前,必然面临着一个较早的任务,他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学生恢复过去,并以此建立他们的叙述,即他们必须重建较早的知识主张(knowledge claims,即是“尚未被经验证实的知识”或“值得作为真实的东西而接受的知识”)的本体和它诉诸的性质。在工作的这一阶段,他们必须像人种史研究者力图理解和描绘异己文化成员的显然不相容的行为一样。历史学家必须向他们的听众表明人们当时相信什么,他们不可以草率从事,仅仅引用一下前人说过的话,文字引用往往产生胡言乱语。历史学家必须按人种学家的方式研究比较古老的观念,该方式的目的在于向坚持它们的人解释那些观念的一致性和似乎有理性。只有当人们理解了为什么坚持古老的观念时,只有当人们理解了什么

似乎是坚持它们的证据时,人们才能够希望去叙述、分析或估价它被放弃和代替的过程。库恩更为具体地说明,阅读古老年代的科学著作,历史学家总是遇到一些通常讲下通的段落。困难并不在于其中包含一些显然错误的叙述,这是预料得到的。然而这些陈述如此不讲道理,又缺少启发性,令人难以想像一个写过堪称理性和才智的典范著作的人怎么会写出这种东西来。而对这样一些段落,历史学家的任务是说明怎样才能理解,怎样才讲得通。一般说来,迈向这一目标的基本步骤是,为读者找出并教给他们久已废弃的某些词的使用方式,这种方式正是那些段落之所以讲不通的原因之所在。

要对过时的著作恢复过时的读法,库恩强调的实际上是运用释义学(hermeneutics)方法和人种学(ethnology)方法。释义学来自希腊文动词hermeneuein,本意是指弄清某事,公布或揭示一个启示。释义学最早出自对古希腊启蒙时代荷马与其他诗人的诠释,后被用来作为诠释书面经文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是根据《圣经》和宗教经典评注的学识来对经文作出解释。此后,这种方法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其他领域。释义学的认识方法类似于理解(Verstehen这一德语词已用来表示依赖丰富的想像力去透彻了解宗教上的经文和其他历史上的原来著作。“理解”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也是社会或人类科学资料呈现绐我们的一种方式)的方法,而与通常假定的适用于自然科学的方法相对立。对于前者,认识是通过“深入到对象客体之中”而得到的;对于后者,认识是通过把对象归入到某一组更普遍的法则的操作得到的(这使我们想到库恩反对在历史研究中使用覆盖律模型)。人种学方法是指人种学家深入实地调查所运用的一种方法。他们通常在调查地区居住很长时间,学习当地的语言或方言,而且尽最大的可能投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同时还要保持一个观察者的不偏不倚的立场。这种方法叫怍“参与观察法”,要想了解一种异己文化,这种方法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库恩多次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到地理解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过程。1947年夏他当研究生时,为非科学家准备力学发展的课程,他用牛顿力学研究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他希望回答的问题是:亚里士多德知道多少力学?他给人们留下多少东西?库恩发现,亚里士多德根本不了解力学,不仅对力学无知,而且是一个糟糕透顶的物理学家。尤其是关于运动,他的著作似乎充满了惊人的错误——逻辑的和观察的错误。库恩感到自己的结论是靠不住的,因为亚里士多德毕竟是备受称赞的古典逻辑的编纂者,也是非同寻常的敏悦的博物学观察者。但是,当转向运动和力学研究,为什么就一败涂地了呢?他的著作在他去世后的许多世纪为什么还被认真采纳呢?库恩读得愈多,就愈感到困惑。亚里士多德当然会犯错误,但怎么会错得那么显眼呢?也许他使用的术语对他和他的同代人的意义与对我和我的同代人不完全一样,也许失败的不是亚里士多德而是我。库恩这样寻思着,他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当时顿悟的情景:我坐在书桌旁,桌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在我面前打开着,我手里握着四色铅笔,一边思索,一边心不在焉地凝视着房间的窗户一一这是我能记起的一个视觉意象。突然,那些片断在我的脑海里以新的方式分门别类,它们都各得其所。我目瞪口呆:亚里士多德立即似乎是一位十分优秀的物理学家,但却是我从未有可能想到过的那一类物理学家。我能够看到,他为什么说他所说的东西,他为什么相信他所相信的东西。

库恩发现,亚里士多德所谓的运动(motion)包括生长(橡子长大成橡树)、强度变化(铁棒加热)和许多性质变化(从生病到健康),牛顿力学中的位置变化只是亚里士多德运动的若干亚范畴之一。当然,亚里士多德也认识列,各种亚范畴并非在所有方面都是类似的,但是与运动的识别和分析有关的一组特征却是相似的,它们形成一个自然家族。其共同特征在于:运动的原因、运动的对象、运动发生的时间间隔、运动的两个端点(起点和终点)。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运动一般指的是变化,但恰恰不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质(quality)和特性(properties)在亚里士多德的概念结构中起中心作用,他颠倒了物质(mater)和质的本体论等级。在牛顿物理学中,物体是由物质微粒构成的,它的质是这些微粒排列、

运动和相互作用方式的结果。而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中,物质的作用是辅助的,仅仅是作为中性的基底,质本来就内在于这个基底中,当质随时间变化时而基底则不变。基底必然存在于所有个别物体、所有实物,但它们的个体性不能用物质的特征来解释,而要借助于特定的质——热、湿、颜色等等——来解释,个体性是特定的质“受孕”的。变化通过改变质发生,不是通过改变物质,而是通过从某个给定的物质去除某些质或用其他质代替它们而发生的。甚至好像还有一些质必须服从的守恒定律。

作为变化的运动概念和质的物理学概念是进入亚里士多德文本的两个可能之点。第三个特点是已引入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在无外界干预时,大部分质的变化是不对称的,尤其是在为自然现象提供模型的有机领域(橡子可以自然长成橡树,反之则不行)。一组特性、变化的一个终点代替代表物体的自然状态,物体力图达到这一自然状态,此后则一直保持自然状态。汇拢在一起的这些特性构成所谓的物体的本质(essence)。不管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这些本质的特性使物体成为它现在的样子。尤其是,它们提供了物体自然发展的图式、物体力图桉其本性达到的目标,橡树成熟便实现了已存在于橡子内的本质。位置的变化也显示出本质。石头或其他重物力图实现的质是宇宙的中心位置,火的自然位置是宇宙的边缘,故石头下落而火上升。位置(position)或地点(place)也是一种质。下落石头的质像运动一样改变了:它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橡子和橡树、年轻人和成年人之间关系。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局部运动(local motion)是一种状态变化而不是牛顿意义上的状态,于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变得难以置信了,因为假若运动不是状态,那么使运动持续就始终需要力。亚里士多德的若干孤立的、表面上任意的论题能够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得到一切支持的结构,这从真空或虚空(vacuum or void)概念可以明显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虚空是不可能的,其根本立场是该概念本身并非首尾一贯。如果位置是质,如果质不能与物质分开存在,那么必定在所有位置都有物质存在。这等于说,哪里没有物质,哪里便没有地点,于是空虚空间的概念变得术语自相矛盾,犹如方的圆概念一样。而且,虚空不可能的观点也与他的自然位置论、局部运动论和古代的地心说是和谐的。亚里士多德对物理世界的描述紧密结合起来而形成—个整体。

库恩通过某种程度上学去像亚里士多德那样考虑问题,从而读懂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恢复了过去的本来面目。在他列举的另外两个例证(伏特-现代电学,玻耳兹曼-普朗克)也是如此。库恩从中得出教训:第一,读一本原著有许多方式,拿现代最易于理解的方式用到过去,往往不合适。第二,原著的可塑性使各种读法都不一样,因为有一些比别的更合理、更为前后一贯。库恩得出结论说:过去的信念是通过语言学习重新获得的,或更确切地讲,是通过陈述这些信念的类术语词典(the lexicon of kind terms )恢复的。历史学家要成功地理解一种过时的原文,就要用一组不熟悉的方式运用一组熟悉的术语,并容许这些术语从它们所特有的现代词义中提供一部不同的分类学。

由于科学共同体的自然知识的基本部分体现在该共同体共同使用类术语的词典的结构中,这些类术语有些是下可翻译的(intranslatable),因而对原文不可能总是作到保真翻译

(truth-preserving translation)。也就是说,在—种词典中为真的陈述,在另一种词典中则是不可说的(并非为假)。因此,要描绘过去,所需要的不是译文,而是语言学习,因为后来的词典无法提供能代替先前词典中的词或短语。为了获得亚里士多德词典中的专门词汇,就必须了解有关这个世界中的事物。为了用静电学专门术语描述伏打蓄电池,就要使蓄电池类似于莱顿瓶,使电源限于金属界面并专门指定电流方向。为了用普朗克曾经使用的过的术语谐振器和基元,就必须把黑体辐射描述为像声学辐射,把能元ε描述为连续体的再分部分,而不是描述为分开的能量原子。

词典结构的差异限制了保真翻译的可能性。当翻译失败时,存在着另外的求助对象。这样的

求助对象不许可使用“真”和“假”这样的术语。它们的作用局限于在世界之间作选择的进化中,共同体的词典结构接近于这些世界。事实上,一种言语共同体的说者总能够找到一个桥头堡,从而在科学革命引起的词典变革后留下的裂痕之间架起桥梁,进入到另一言语共同体中,这个桥头堡就是一种词类的某些分类范畴能被另一种词典的分类范畴所覆盖,这一足够的覆盖是获得第二种词典的前提,需要的只是成员资格的覆盖而不是等价。词典的获得仅仅需要在足够的地方找到覆盖,以得到学习过程的起点。自然类术语(natural kind terms)是可投射的,从而可以成为媒介物。这也即是使过去具体比的过程。库恩正是以上述“三部曲”理解科学的过去的,他把这视为科学史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

三、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关系

在库恩看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是两门既有根本差异、又有密切联系的学科。二者的基本特征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目标不同。大多数历史研究的最后成品是对过去特殊事件的一种叙述、一部传奇,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已发生事件的描述(哲学家和科学家常说:一种单纯的描述。库恩认为要描述成功少不了结构)。另一方面,哲学家的目标主要是明确的概括和范围广泛的概括。他不是说故事的,不管说的是真是假。他的目标是找出在一切时间地点都是真的东西,并加以陈述,而不是了解特定时间地点所发生的事件。库恩提到,在他的讨论班中,哲学家的首要工作是,先抽出一种哲学观点的主要成分来,再加以批判和发展。历史学家只是以曾经指导的研究对象的方式,关心那些一般能够存在的东西。他们首先是要发现:每个人曾想些什么,怎么想到的,这些想法绐他自己、同时代人和继承者带来什么后果。两个集团都以为自己是在力图抓住过去哲学观点的基本论点,但怎样完成这一任务却受到各自的基本价值观念的制约,结果也往往随之不同。库恩进而指出,说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具有不同的目标,就表明谁也不能同时进行这两种研究。但仍然可以交替进行,可以经常研究历史课题,而间或进攻哲学问题。但重要的是必须明确,每一次变换都要自己扳扳手,以放弃一门学科而转向另一门不完全相容的学科。对学生同时进行两种训练,就要冒一事无成的风险。要成为一个哲学家,首先要对于评价问题和解题技巧获得一种特殊的精神定向,但两种学习的结果完全不同。第二,阅读方式和记叙方式不同。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尽管面对同样的资料或符号,但是如何处理它们,却因所受训练(也可以说是规划安排)的不同而不同。这两个集团各自关心、记录的原著内容范围,像经过不同加工的证据一样,同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历史学家涉及的范围总是更广泛,他们重构(reconstruction)的重要部分可能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作者引用了一种为了所谓“辅导读者”而设计的隐喻(metaphor)。或者说,历史学家如何看到原著中有这么显著的错误和矛盾,就会花时间去解释这位大人物怎么会有这样的失足。哲学家受训练是为了建立论据,不是为了重构历史思想,隐喻或错误都是无关的,也不大会有人注意。哲学家关心的是明显的哲学概括以及为捍卫这种概括而可能引出的证据,他们为此而进行敏锐、精巧而执着的探索,这在历史学家里面是罕见的。结果,他们所提出的论文往往精练紧凑,远远超出历史学家的文章。后者尽管分析笨拙,却往往更接近再现历史人物思想中的主要观念。因此,在科学家和科学史家看来,哲学家根据资料所进行的重构不是科学。问题不在于哲学家对理论的说明太抽象,太一般,太缺少细节。无论是历史学家或科学家都可以说,他们也舍弃了同哲学家一样多的细节,他们也同哲学家一样关心本质问题,从事于合理重构。但困难在于怎样辨别本质问题。关心哲学的历史学家总觉得,科学哲学家往往错误地挑选出少数因素作为全部,然后迫使这些因素发挥原则上不宜发挥、实践上也肯定实现不了的作用,不管把这里的实践说得多么抽象。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尽管都寻求本质,但寻求的结果却截然下同。

库恩通过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切身体会,真实地说明了写作物理学文章、历史文章以及哲学文章过程之不同。开始写物理文章时,研究已告结束,笔记一般已包含了所需要的一切。余下的工作只是挑选、凝炼并翻译成清楚的语言文字,通常只有最后一点会有些困难,一般也不会太严重。准备历史文章也要在写作之前作大量研究。先得找到并查阅所需书籍、文献和其他记录;还得作笔记,整理了还要整理。穷年累月消磨在这种工作之中。而这个工作的结束又不像科学研究那样,也是创造过程的结束。并不是单单把凝缩的笔记加以挑选,串到一起,就可以构成一篇历史叙述。单靠年表和叙述的结构,历史学家一般也可以根据笔记和提纲安然写一阵子,但是他几乎总是会碰到一些难点,他写不下去了,研究走入死胡同。过了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以后,他才明白为什么搞不下去,尽管提纲已指明下一步应干什么,笔记也为此提供了一切必要的资料,但是他找不到从这一部分过渡到下一部分的好办法。必要的联系结构在前一部分叙述中被略去了,因为那里不需要这种结构。于是历史学家又得退回去,有时要退到原来的文献中,重新作笔记,改写文章的某些重要段落,以便与下一部分要说的东西联系起来。一直到写完最后一页,他才能完全肯定不需要重来一遍,更不需要再从头开始了。这里所说的最后一点也适用于准备哲学论文,而且退回去的时候还要多得多,伴随的挫折也严重得多。明显差别在于,二者写作之前的准备过程则全然不同。除哲学史外,哲学中根本没有一个像历史学家那样的准备工作时期。从问题和解题线索开始,都会经常受到其他哲学家的批评。有人会为之不安,等待一个感到可立即写出来的时刻。但是常常证明这种感觉并不对,不安的过程又重新开始,直到论文最后诞生为止。哲学家的研究准备工作表现在,他们总是审慎而巧妙地批评彼此的和前人的工作,他们的许多讨论和论著是苏格拉底式的:把各种通过相互批评和分析而形成的观点并列起来。有的批评家说,哲学家靠彼此的污垢为生,这虽说容易引起反感,但的确是抓住了哲学的某些要害,即通过分析对比过去的观点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在科学和科学史等其他领域中,批评起不了这么大的作用。科学家有时也彼此矫正一点对方的工作,但是谁要使自己终生从事于零敲碎打的批评,他就要被赶出这一行业。历史学家有时也作一些改正,偶而也骂骂为他们所鄙视的对立学派的历史态度,但这里很少审慎的分析,也不大听说有谁真想抓住其他学派所创造的新见解。个别历史学家也可以受到前人或同事的工作的重大影响,但他还是从第一手材料中、从他自己研究的资料中写出自己的著作,在这一点上他更像物理学家,不像哲学家。

但是,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毕竟是两门联系密切、相互促进的学科。库恩注意到了这一点,他通过自己的专业转行发现,科学一经接触历史材料似乎就成了一种特殊的事业,既下同于科学教学中所暗示的,也不同于对科学的方法的标准哲学说明中所明说的。历史对于科学哲学家、也许还有认识论家的关系,超出了只给现成观点提供事例的传统作用。就是说,它对于提出问题、启发洞察力可能特别重要。科学史有助于填补科学哲学家与科学本身之间颇为特殊的空缺,可为他们提出问题,提供资料。在哲学家可用以进一步了解科学的几种可能方法之中,历史提供了一种最实际、最有效方法。

反过来,科学史家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像科学知识一样,是他们的基本工具。直到1 7世纪末科学还大部分是哲学。这些学科分化以后仍然继续相互作用,也往往带来重大成果。一个人如不能掌握他所研究时期和领域中主要哲学流派的思想,要想对科学史中的许多主要问题研究得好,那是下可能的。虽说科学家并不都是哲学家,但总要同思想打交道,思想分析历来属于哲学的职权范围。下过,库恩怀疑科学史家可以通过深入哲学领域的专门文献(如英语世界中的逻辑实证主义这一科学哲学运动)获益,因为它与历史学家并不相干。

库恩在论证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关系时,对这两门学科作了一些极其必要的限制。他所说的科学史指的是内史,即这个领域中有关科学概念、方法、技术进化的核心部分,而不是指科学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科学教育、体制以及道义支持和财政支持的演变模式(这属于科学外

史)。库恩所讲的科学哲学,既不是逐渐融入应用逻辑的那一部分,也不是、至少不能肯定是论述某种流行理论含义的部分,这种理论专以解决诸如因果性或时空等长期存在的哲学问题为目的。他指的是关于一般科学的东西的主要内容,例如科学理论的结构、理论实体的地位或者使科学家得以创造出可靠知识的条件等问题。正是科学哲学的这一部分,而且很可能仅仅是这一部分,才必须涉及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的历史。而且,库恩注意到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对称的,尤其是这两门学科毕竟在目标、方法以及结果上差异甚大,因此把二者等同起来或同时进行研究,就会发生真正的危险。他既强调,只有哲学家转到历史方面或历史学家转到哲学方面,才会由于追加的研究而产生意义重大的结合。同时,他也主张,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仍然保持为两门分开的学科,现在需要的似乎不是二者的结合,而是二者之间活跃的对话。

参考文献

[1] T. S. 库恩:《必要的张力》,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

[2] T. S. 库恩:科学知识作为历史产品,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3期。

[3] T. S. 库恩:科学革命是什么?北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9年第1、2期。

[4] T. S. Kuhn,The Presence of Past Science, The Sherman Memorial Lectures, 1987. (打印稿)

[5]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编:《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出版,1989年。

[6] W. F. 拜纳姆等合编:《科学史词典》,宋子良等泽,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原载成都:《大自然探索》,第10卷(1991),第2期,第119~126页)

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 托马斯·库恩提出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强调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的 不断交替的过程,又突出了新旧范式的更替依靠科学共同体对新范式的信念或 信仰。这种科学发展的动态发展模式是对卡尔·波普尔的一大推进。研究库恩 的范式及其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可以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提供方 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库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然后对这种模式进行辨证的分析,最后分析了这种模式的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1922-)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也是历史主义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他从历史主义出发, 提出了范式的概念, 并创立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库恩不同意逻 辑实证主义认为的科学是许多能各自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的单纯集合, 他 认为科学实际上是由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些思想都 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范式”理论之中。库恩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 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 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所谓“范式变革”的科学发展模式。他不同意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的科学发 展模式, 而把科学的进步看成是革命变动和平静发展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1①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时期: 前科学(无范式)———常规科学(建立范式)———反常和危机(范式动摇)———科学革命(建立新范式)———新的常 规科学…… 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库恩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现象 看作一个发生。发展以至衰落的历史过程,其中充满矛盾和斗争,因此是富有历 史性的动态的科学发展过程。按照库恩的动态发展模式,科学发展将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前科学阶段。 库恩把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科学发展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 没有确立统一的范式,对本学科的一些基本观点还没有达成共识,各种理论、学 派相互争论,这是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在前科学阶段各种理论争论的结果,就 1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9页。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报告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报告 本文是在对托马斯·S.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仔细研读后,首先通过对该书各章节分别经行简要介绍,梳理出作者核心观点。同时,介绍了该书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并对书中科学发展是否是“非积累性”的进行了集中探讨。最后,阐述了该书对我的启示以及我对作者核心观点的见解。 一、《科学革命的结构》内容简介 第一章:历史的作用。库恩指出现如今“科学的发展变成一个累积的过程:事实、理论和方法在此过程中或单独的结合着而被加进到构成科学技巧和知识的不断增长的堆栈中。而科学史则变成一门编年史学科,它记载这些成功的累积过程以及抑制它们累积的障碍。”(P1)这是一个误区,所以库恩提出该书的目的是要“勾画出一种大异其趣的科学观”(P1)为其观点的提出作了铺垫。①第二章:通向常规科学之路。首先对“常规科学”给出了定义:是指坚实的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就的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成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P10)并指出“范式”所具有的两个特征:1,空前的吸引一批坚定地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2,无限制的为重新组成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P10)所以说常规科学是一群以共同范式为基础经行研究的人,都承诺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 第三章:常规科学的本质。库恩说:“常规科学研究乃在于澄清范式所已经提供的那些现象和理论。它具有一种内在机制,每当造成这些限制的范式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时,它能保证使束缚研究那些限制变得松弛”(P25)从而指出了常规科学的缺陷。 第四章:常规科学即是解谜。作者提到“解答常规科学问题,即以一种新的方式实现预期,这就需要解决所有各种复杂仪器方面、概念方面以及数学方面的①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教材处理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教材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张齐华老师借助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的基础。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法运用 分层递进,由扶到放。是张齐华老师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体会平均分 “分数的初步认识”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所以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分一分苹果、矿泉水,从而体会到两人一样多在数学上就称为“平均分”,再引出蛋糕的平均分,为下面二分之一的新授做铺垫。 (二)主动探索,感悟新知 (1)直观演示,体会二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蛋糕这个直观事物让学生体会平均分、体会二分之一,揭示课题:认识分数,即提出分数的概念。再让学生初步认识把一个圆“平均分”,体会得到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接着让学生在其他图形上找到二分之一,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分数的概念。 强调对折就是“平均分”、另一半也是二分之一。马上对新知识加以巩固(试一试)。 (2)实际操作,促进内化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说说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手中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先好,画出折痕,并在纸上标出,再表示几分之一。学生操作后上台展示,在所有的折法展示完后,再让学生考虑:为什么折法不同,得到的每份都是它的几分之一呢?(加深分数概念,理解平均分) (3)创造机会,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库恩哲学思想探究

库恩哲学思想探究 一:核心:关于范式理论 关于科学是怎样发展的,传统的观点具体各有不同,但都认为科学是在观察实验的检验中前进的,科学的发展仅仅是理论同经验一致的问题。库恩并不这样认为,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范式概念。这个概念成了他科学观的中心概念,体现他关于科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在他看来,范式同单纯的理论和理论系统不同,它包含了科学实践中一切影响科学家的话动和发展的认识的、技术的因素。概而言之,范式包含有这样三个方面:⑴科学的理论体系;⑵运用这一理论体系的心理认识因素;⑶指导和联系理论体系和心理认识的自然观。库恩强调,正是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范式” 作为科学活动的实体,成为在“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基础”。范式论揭示了科学不仅仅是纯粹理性和纯粹逻辑范围内的事情,科学的演变和发展是与科学以外的社会和历史因素紧密联系着的。他强调科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这是范式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不过库恩看不到社会的经济因素(社会物质生产)对科学活动及其发展的决定作用,把这种决定性作用归结为社会的心理因素,并未摆脱唯心主义的立场。 范式理论深刻的揭示了许多科学以及科学特性,科学活动及其发展上,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整体性活动,而且揭示了这种整体性活动表现为集体性。科学活动不是单一抽象的,而是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他指出,作为范式主要在于某一“科学共同体” 的拥护,它“代表这一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手段等的总体。在科学研

究上,他认为范式作为范例,主要是提供了具体的解题方式,其作用具有二重性,因而在科学研究上,他不仅强调传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也强调收敛性思维。并认为:范式的历史作用正在于这种“收敛性”,使科学界“集中注意狭小范围中比较深奥的问题,……使科学家仔细而深入地研究自然界的某一部分”,从而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就。 同时,库恩借范式的历史演化说明了科学发展的动态的历史结构。按照他的观点,理论体系只是科学研究的成果,仅凭理论体系不能说明科学发展的本质方面;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 或“成熟标志”,只有根据范式实体的变化,才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科学发展的脉络。据此,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以范式存在方式为转移的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相交替的发展模式。这种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可作这样的概括: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一—新的常规科学时期。但库恩所总结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揭示了科学从一个阶段推移到另一个阶段,必然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必然导致革命。用历史的观点对科学发展形态作探索,这是可贵的。但由于他把范式的更替理解为心理上信念的更替,而不是认识的深化,这就把科学发展的客观模式歪曲成为科学家们的主观心理的演变模式。 在《再论范式》一文中 , 他将范式改称为专业母体 , 目的是对范式概念的模糊性作一定的克服。专业母体又可译成学科基质 , 是指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掌握的、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 它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笔记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笔记 一言以蔽之,库恩用范式这个概念来解释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科学是通过革命(范式的转变)而发展。 全书分三个部分:常规科学,危机的出现,科学革命。用范式来解释这三个现象就分别对应于:范式的产生,范式的转变,范式的竞争。 库恩的“范式”比较模糊,他是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这么一个用语,而不是从逻辑分析得出的词语。所见到的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而已。 其实,亨普尔的逻辑主义更能够揭示出范式的真正逻辑内涵。如果只读库恩书会抓不到重点,因为范式太模糊了。结合亨普尔的书可以更好的把握库恩的思想本质,说出库恩所没说出的话。 第一章绪论:历史的作用 库恩开篇提出我们接受的一般科学教育使我们产生了错误的科学观。他反两种科学观,其一科学是由科学方法通过逻辑运作得出的,其二科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其余部分库恩介绍了全篇布局。 第二章通向常规科学之路 本章库恩要用范式说明是常规科学如何产生的。 首先,在库恩看来,所谓“常规科学”是指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者多种过去的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使进一步实践的基础。 库恩认为,在一门学科成为科学之前,学派林立,争论不休,而范式建立使得研究得以聚焦。从逻辑实证分析,范式的成立有助于发展搜集更集中的资料,设计精准的实验,才指引科学发展,正所谓“真理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更容易出现”。 第三章常规科学的本质 上一章库恩提出一个得到公认的范式是辨别常规科学的标准,这一章库恩则要说明这种范式所容许的研究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换句话说,如果一门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公认的范式,那么还会剩下什么东西供人研究呢? 库恩先给范式做了定义:其一有范例的意思,同时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有待澄清的对象。在一个范式最初出现的时候,它的应用范围和精确程度都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库恩认为常规科学的目的既不是去发现新现象和新理论,而只是为了澄清范式所已经提供的的那些现象和理论。 无论是在现象上还是在理论上,常规科学的研究有且只有三类问题:确定事实、理论与事实一致、阐明理论。 第四章常规科学即是解谜 库恩认为,常规科学的吸引力,可以用“解谜”来比喻。 既然有谜题,就一定存在解谜的规则。库恩认为,解谜的规则既包括此前已经确立的观点,也包括其它的有着丰富内容的东西。简言之,科学家作出的各种承诺:概念的、理论的、工具的、方法论的,都可以归入规则的行列之中。 第五章范式的优先性 这一章,库恩主要解释了他为什么要用“范式”一词,而不用规则一词,他说出了若干理由。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解读

关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解读 关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解读 一、解读 我们在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前,首先了解了库恩的生平,他从一个物理学者,转变为科学史家,再转变为科学哲学家,他

的一生都与几个重要的词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范式、常规研究、科学革命。 在这本书中,我们渐渐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常规研究————反常————反常时期————新的范式 (范式)(科学革命)虽然每一个科学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名字和革命一起计入历史,但是长时间的常规研究是一门学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范式的行成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资源,他们不再纠结于基本的概念,而是利用论文的形式对最新的热点进行交流。正是这种交流,使我们的资料更加详尽,观察和理论的一致性更加精细。这个专业化的过程,一方面使我们知识和理论更加丰富,帮助我们去解释更多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会限制我们的眼界,使范式变化受到很大的阻碍。所以我们要借助于范式去进行研究,因为范式越精确,涵盖面越广,作为反常的指示器越灵敏;而不是依赖范式,纠结于范式,错失发现的机会。 二、启示:范式的继承与反常的探索 承认与学习已有学科领域的范式,并不等于全盘接受、固守陈规,而是在已有范式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新范式的形成依赖于真正有能力的人接受它,并在新理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使新理论日渐完善,直至整个科学共同体都认可它。而发现与探索反常则是进行创新性科学研究所必须做的工作。

下面我们结合会计专业的学科特点,谈谈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的范式理解及反常研究。 财务概念框架(CF)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6年12月发布的,作为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9年也根据研究发布了相关的报告,我国则是在1992年发布了基本准则,并于2006年根据趋同化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尽管时间、制度背景、经济环境差别很大,但是这些理论框架内容都基本相同。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图表来看:

库恩历史主义科学发表法论

论托马斯#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黄思樱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托马斯#库恩 (ThomasKuhn,1922-)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也是历史主义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他从历史主义出发,提出了范式的概念,并创立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互交替的科学发展模式。库恩不同意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的科学是许多能各自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命题的单纯集合,他认为科学实际上是由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些思想都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范式”理论之中。库恩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 ,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所谓“范式变革”的科学发展模式。他不同意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的科学发展模式,而把科学的进步看成是革命变动和平静发展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和时期: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一、库恩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 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旧范式更替的过程。他把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科学发展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这个时候,由于没有统一的“范式”,各个学派互相争持,这时期的正常方式是批评议论而不是解决疑难。这是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在原始科学时期,如果有一个理论获得了显著的成功,其它学派都趋于消灭,就进入了常规科学时期。用库恩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了这样一个理论,不间断的批评专门寻找理论的潜在弱点从而繁殖更多理论的时期就过去 了。”[1]114 在《批评与知识的增长》中库恩对进入成熟期的学科 设立了一定的标准:第一,要满足波普尔的可检验性标准,任何学科不满足这个条件,就不会是科学的;第二,对于这些现象的某个有趣的子类,可以称为预测成功的任何东西,必须能够一贯地实现;第三,预测的技术必须植根于一个理论中。第四,预测技术的改进必须是一项引起竞争性兴趣的工作,有时需要高度的才能和热心。在前科学阶段中,一个理论战胜竞争对手,成为普遍接受的理论,也就形成了公认的范式,这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常规科学阶段。 在常态科学时期,库恩认为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不是解 决问题,而是解决难题的,他们的任务不是检查范式,而是坚守范式,不容许出现对范式的重大突破,范式成了一个科学家集团的共同信念。如果在这个时期发现范式跟观察和实验中的事实不一致,科学家们会不断地检查自己计算和实验中是否出现了误差,他们不会去怀疑“范式”本身。例如哥白尼“日心说”范式在刚创立不久,就遇到了许多反常现象,但是反例并没有对“范式”产生影响,相反像“恒星视差”、“高塔落石”等反例还被调整成为与范式预期结果相符的现象,对范式提供了支持。常规科学时期有着其重要的功能,在这个时期科学家们有机会发展范式的细节,可以集中精力研究科学共同体内的难题,这对科学本身的发展是有益的。 科学发展的常规科学阶段过后,科学活动经常地遇到一些超出范式的预期之外,用范式难以解释的新现象,即反常现象。库恩认为反常的出现并不表示“证伪”了一个理论或范式,科学家在最初的时候会对“范式”坚信不疑。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反常就会带来危机,进而同一“范式”内部的科学家之间就会有争论,如燃素说危机和近代物理量子理论危机等,最初科学家们还是希望提出一些辅助性假设,来把反常纳入范式,使反常被范式同化。但是到了已有范式不能同化反常时,范式开始被怀疑,从而科学危机出现了。在科学危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评课稿讲解学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评课稿

分一分(一)评课稿 东锹学校高鲜花 我上的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这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的: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我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我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 ”“ ”等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库恩发展模式的认识

从库恩科学观看中国 思想发展史 托马斯.库恩是六十年代崛起的美国科学哲学家,他提出的观点最初是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在研究了科学的历史中一些重大的事实之后发现,他从前关于科学的性质的看法是有问题的,于是对那些先入之见发生了动摇。他认识到,传统的科学观不论是归纳主义的还是证伪主义的都经不住历史的证据的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库恩企图发现一种更好的科学理论,这种理论应当与他自己所理解的科学历史情况更加符合。他的科学哲学思想及其著述,正是为此而作出的努力的成果。 本文将通过运用科恩科学观谈谈对中国思想发展的认识。 科学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西方,由于科学理论滞后于生产实践,所以为假说、设想等的提出创造了条件,这时候学术自由流派自由没有范式。因此前范式时期为常规科学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此时期各诸侯国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的改革,使意识形态长期内落后于社会发展。正统思想的缺失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诸子百家都能够自由著书立说、四处奔走,宣传其思想和主张。 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有着共同理念的科学家集团或者科学家共同体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形成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且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形成“范式”。范式的出现一方面为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性方法,提高分析问题效率。另一方面范式的出现不利于科学的创新,限制了新思想、新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历史上自秦朝的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推行以后,儒家文化就是中国历朝历代思想上的范式,范式统一了思想、方法和理念,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其中的中庸之道、孝道、礼仪等对中国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中三纲五常则严重束缚了

科学理论发展模式

科学理论发展模式 ———范式理论模式 科学发展的特征、规律和内在机理是科学哲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一般来说,关于科学发展的研究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有科学是怎样发展的、科学发展一般模式是什么、什么是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因和机制等。对科学的发展模式问题,无论是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还是历史主义学派的科学哲学家们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这些模式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性内涵,表明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对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主动靠拢。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其自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致使他们没有实现对唯物辩证法的全面理解。 依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对这些模式( 理论)进行分析, 找出其利弊, 有利于我们在现阶段践行科学发展观。 逻辑实证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按照证实原则建立了第一个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即认为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如下:感觉经验→归纳→假说→(观察、实验)→科学理论在此过程中,各种科学成果一旦获得经验证实或认可,便将作为真理的一部分而进入科学的范畴。 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许多绝对真命题积累,观察次数愈多、愈广泛、愈深入,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来的理论就愈普遍、愈正确;科学的发展只是量上的递进、渐进的积累,而没有革命,没有渐进的中断与飞跃。 创立伪证主义的卡尔·波普尔曾言:你可能是正确的,我可能是错误的;即使我们的批评性讨论不能使我们明确决定谁是正确的,我们仍会希望在讨论后对事物看得更清楚。我们都可以互相学习,只要我们不忘记真正重要的不是谁正确,而是我们更接近真理。 在此我们重点分析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1、科学革命模式又称“范式” 范式是科学家集团即科学共同体在某一历史时期所共同持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信念。这个共同体由于经历了相同的教育训练,相同的业务传授.从事着相同的科学工作,吸收到相同的科学技术文献,探索着相同的科学目标,因而,他们在理解问题的观念上,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培养接班人的方法上就必然形成一种传统,遵循着一套规则,在把握世界的共同的理论框架中活动,在同一种科学信念下研究以致所用的语言、工具、仪器等等都会相同,这就是科学共同体所共同信奉和遵循的“范式”。 ①范式是一定时期科学共同体“看问题的方式”,包括共同的世界观、方法论、信仰和价值标准。 ②范式是科学共同体一致接受的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取得的重大学科成就,包括可以进行逻辑和数学演算的符号概括系统。 ③范式是科学共同体从事科学活动所遵循的范例。 2、发展模式 库恩认为任何一种常规科学都是一种范式,而科学的发展就是范式的转移和更替的过程。库恩从自己的范式论出发,提出了他的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互更替过程的模式:前科

“科学革命的过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科学家们放弃现有理论而支持一种新的理论时,我们该做如何解释?最新的科学理论在客观性上是否就比先前的更好?大多数关于这些问题的现代讨论都源于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一部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它无疑是过去几十年中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著作。 库恩是一位训练有素的科学史家,他尤其对科学革命感兴趣,每一次革命都导致了科学世界观的根本变化,一系列现存的思想被另一些完全不同的思想所推翻。 当然,科学革命还是相对较少地发生的——大多数时间任何特定的科学都不处于革命状态。库恩创设了“常规科学”这一术语,来描述当科学家所属的学科没有经历革命性的变化时他们所从事的每天平常的科学活动。库恩对常规科学进行解释的核心概念是范式,一个范式就是对科学的总体观点——联结科学共同体并且允许常规科学发生的一系列共享的假设、信念和价值观。 按照库恩的观点,常规科学主要是一种解惑的活动。无论一个范式多么成功,它都将遇到特定的困难——那些它无法涵盖的现象、理论预见和实验事实之间龃龉,等等。常规科学家的工作就是试图消除这些较小的困惑,同时使得对范式的改变尽可能少。最重要的是,库恩强调常规科学家并不试图检验范式。如果一位常规科学家得到了一个有悖于范式的实验结果,她通常会假定实验方法有误,而不认为是范式错了。 常规科学的时期一般能持续几十年,有时甚至是几个世纪。在此期间科学家们逐渐地阐释范式,解答越来越多的困惑,扩大范式的适用范围,等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反常——那些不论常规科学家们如何努力都无法与范式的理论假设相一致的现象。当反常累积得越来越多时,一种逐渐增强的危机感就笼罩着科学共同体。对既存范式的信心瓦解了,常规科学的进程也暂时趋停。这标志着库恩所说的“革命的科学”时期的开始。在此时期,主要的科学观念都处于公开竞争的地位。各种对旧范式的替代方案被提出,最终,一种新的范式就被确立。大约需要一代人的时间,科学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转而信奉新范式——这标志着科学革命的完成。 来自科学史上大量的例子恰好符合库恩的概括。例如,当我们考察从托勒密到哥白尼的天文学变化,或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变化时,库恩关于旧范式怎样被新范式取代的解释相当准确地得以适用。也有一些科学革命并非如此精准地符合库恩模型,例如近来生物学上的分子革命。然而尽管如此,大多数人都赞同,库恩对于科学史的描述蕴含着重要的价值。 为什么库恩的思想能引起如此的风暴?因为除了对科学史纯粹的陈述外,库恩还提出了一些相当有争议的哲学命题。库恩认为,接受一种新的范式是科学家出于信念的一种特定行为。如果一种特定的范式拥有强有力的倡导者,它就更有可能赢得广泛的认同。库恩对于范式转换的解释,似乎很难与实证主义者眼中作为一种客观、理性活动的科学相容。一位评论者写道,按照库恩的解释,科学中的理论选择就是“群众心理学的事”。 (摘编自萨米尔·奥卡沙《科学哲学》)材料二: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系统地提出了他关于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该书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激烈的争论。 库恩的科学哲学观点,在认识论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错误,这主要表现在承认知识的相对性时,却否认了科学的客观真理性,从而陷入相对主义。在库恩看来,科学范式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性的知识,而是科学家集团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条件下的信念、约定的规则、方法。这只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使用的工具,即一种用以解除科学难题的工具,并没有什么客观真理性可言,不同范式没有什么真理与谬误之分。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最后一章,

分一分评课稿

《分一分》评课稿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新课标理念。纵观全课,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在活动中渗透新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数学故事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这一方面作了铺垫。在认识分数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折不同形状的纸),涂一涂(涂自己想表示的分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在组花瓣的游戏中,学生充分的活动进一步感悟分数,理解分数,应用分数。在活动之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建构。教学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型展开。 2、面向全体学生,让孩子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人。 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达到了百分之百动手参与,在全员参与中通过观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从始至终,全班每一个孩子充分参与动手实践,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实现了让学生成为主人这样的教学意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及时引导和点拨。 3、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科学上已经被发现的东西,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也不止一次的闪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导课时的数学游戏让学生用掌声表示半个,一些同学用手势表示切的动作,有些同学表示掰的动作,这是学生创新的第一次显现;在探究“半个”的表示方法中,学生用写半个字,画半个图形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docx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是什么? 1科学发展呈现从分化到综合的整体趋势 2科学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3科学发展是内因外因配合作用的结果 4科学发展是范式转换,知识创新,动态演进的过程? 5科学发展是现象阶段,实体阶段,本质阶段的演化过程 6科学发展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1科学发展呈现从分化到综合的整体化趋势 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发展的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与分析材料转向整理材料与综合材料的科学,另一种是自然科学从研究较简单的运动形式转向研究较复杂的运动形式的科学。 2科学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马克思在分析技术体系的演进时指出,“正象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行程上,不应该相信各个时期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在手工业内部,孕育着工场手工业的萌芽。”同时他指出,“在这里,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在于:后一个[生产]形式的物质可能性——不论是工艺条件,还是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结构——都是在前一个形式的范围内创造出来的。” 3科学发展是内外动力配合作用的结果 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生产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科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以及与科学实验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理论。 4科学发展是范式转换,知识创新,动态演进的过程 历史主义者库恩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科学发展模式,认为科学发展是以“范式”转换为枢纽、知识积累与创新相互更迭、具有动态结构的历史过程。 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动态模式,就是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现象看作一个发生、发展以至衰落的历史过程,因此是富有历史性的动态的科学发展过程。首先,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科学发展阶段称为前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没有确立统一的范式,各种理论、学派相互争论,这是科学发展的原始阶段。然后,常规科学阶段是指确立和发展范式的阶段。科学研究由于有了配合遵循的范式,解题研究工作便可深入发展。常规科学的目的,并不是要作出某种重大的科学发现,而是运用已有的范式去解决难题,从而使己有的科学知识稳步地扩大和精确化,是科学发展的渐进阶段。最后,科学革命开始于反常现象,反常的大量出现导致危机,危机的出现是建立新范式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在科学革命阶段,科学家们面对范式危机,纷纷寻求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来摆脱范式危机,并通过各种各样的理论竞争与理论选择来确立新范式,用新范式替代旧范式,使科学研究从非常规科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评课稿

分一分(一)评课稿 东锹学校高鲜花 我上的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这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的: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我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我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 ”“ ”等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 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科学的发展模式

苏州大学研究生考试答卷封面 考试科目:自然辩证法考试得分:________________ 院别: 材化部专业:分析化学 学生姓名:吴怡亭学号:20124209109 授课教师:___李继堂____ 考试日期:2012 年12 月24 日

科学的发展模式 ——纳米材料的发展 摘要:阐述了科学发展模式所包含的类型及其在哲学家不懈努力下的发展进程,由此讨论了当今热门材料-纳米材料的发展,并运用科学发展模式的观点看待纳米材料的发展进程。 关键字:科学发展模式、发展进程、纳米材料 一、科学发展模式 所谓的科学发展模式从动态上描述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内在机理应包括两个方面:一、宏观上描述科学整体运动的规律有:指数增长律、汤浅现象、凯德洛夫:带头学科理论、积累模式、波普尔模式以及库恩模式;二、微观上阐述科学理论生长的过程:观察、实验-假说-检验-理论问题-尝试性答案-检验-理论(1)。科学与非科学不能完全分离,非理性与非科学的成分在科学中应占重要地位。科学的历史发展中,非理性是不可少的。科学其实并无特殊的普遍的科学方法,而且科学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科学发展模式大致上有:因经验积累而进步的发展模式、通过证伪而增长的发展模式—不断革命模式、范式嬗替的科学革命模式、基于研究纲领进化的发展模式等。科学发现的模式包括:序曲、归纳和结局的三拍子的进行曲。19世纪以前科学界相信科学的发展是累积的,其原因是(1)科学研究只有一种模式(从观察开始);(2)大多数历史事实使学者领悟到的也是如此。惠威尔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发现,科学是在从事实出发,用概念去综合事实,使事实上升为定律;再通过综合上升为理论这个历史过程中进步的。休厄尔把科学进步看作是事实和观念的成功结合。他认为,我们平时称为感觉经验的报告那类事实,只是事实一类。广义地说,事实只是片段的,是提出定律和理论的原料。这样的事实和理论间只有相对的区别,如果一个理论被归并到另一个理论中去的话,那它本身就是事实。休厄尔把观念看作是事实结合在一起的理性原理。科学的进化发展—支流汇合成江河,强调科学通过把过去的成果逐渐合并到现在的理论中而不断进化。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相对于伽利略定律、开普勒定律的研究体现为一种进步,是因为在牛顿理论中包含了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等。旧理论不论多么荒谬总会对科学的进步产生影响,如燃素说虽被氧化说所代替,但它把燃烧、酸化和呼吸归为一类来进行研究的见解却在化学史上起了积极作用。科学发展并不全是渐进的,期间曾经存在革命、有间断、无法用继承性加以说明;新理论的产生常开始于旧理论与观察事实的矛盾;累计模式把科学发展问题太简单化(2)。 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大胆地提出假说,通过伪证然后再推翻理论的过程,科学知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解读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解读 关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解读 关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解读 一、解读 我们在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前,首先了解了库恩的生平,他从一个物理学者,转变为科学史家,再转变为科学哲学家,他 的一生都与几个重要的词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范式、常规研究、科学革命。 在这本书中,我们渐渐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常规研究————反常————反常时期————新的范式 (范式) (科学革命) 虽然每一个科学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名字和革命一起计入历史,但是长时间的常规研究是一门学科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范式的行成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资源,他们不再纠结于基本的概念,而是利用论文的形式对最新的热点进行交流。正是这种交流,使我们的资料更加详尽,观察和理论的一致性更加精细。这个专业化的过程,一方面使我们知识和理论更加丰富,帮助我们去解释更多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会限制我们的眼界,使范式变化受到很大的阻碍。所以我们要借助于范式去进行研究,因为范式越精确,涵盖面越广,作为反常的指示器越灵敏;而不是依赖范式,纠结于范式,错失发现的机会。 二、启示:范式的继承与反常的探索 承认与学习已有学科领域的范式,并不等于全盘接受、固守陈规,而是在已有范式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新范式的形成依赖于真正有能力的人接受它,并在新理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使新理论日渐完善,直至整个科学共同体都认可它。而发现与探索反常则是进行创新性科学研究所必须做的工作。

下面我们结合会计专业的学科特点,谈谈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结构的范式理解及反常研究。 财务概念框架(CF)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6年12月发布的,作为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9年也根据研究发布了相关的报告,我国则是在1992年发布了基本准则,并于2006年根据趋同化的要求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尽管时间、制度背景、经济环境差别很大,但是这些理论框架内容都基本相同。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图表来看:

平均分评课稿

《平均分》评课稿 听了陈老师执教的《平均分》一课后,感觉陈老师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成熟。本节课中陈老师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针对这节课来谈谈一些感受。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课的开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三种分糖果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糖果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分法,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引出分两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通过教师的板演及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份数,每份的个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陈老师借助教材设计,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多次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多次提醒学生说完整的话。 3、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每份的数量是同样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优化分法。 4、陈老师整节课自然大方,温柔可亲,课堂用语童趣化,多用“你真行”、“你真棒”等鼓励性语言,营造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合作式学习氛围,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整堂课气氛非常好。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汇报的过程。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

四、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描述的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形式,它所回答的问题涉及到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科学发展的机制是什么,科学发展的表现形式是什么等许多在科学哲学上极为重要的问题。一个合理的科学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解释科学发展的历史,而且能够深刻地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具有一定的预见功能。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四种发展模式 1)科学累积发展模式 2)波普尔的不断革命模式 3)库恩的范式转换模式 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竞争模式 根据查阅的大量资料,得出在本章最有可能出的考题有2个,下面结合考题对四种科学发展模式进行介绍。 ★1. 论述并比较几种科学发展模式(累积发展模式、波普尔、库恩和拉卡托斯)。 答案要点:㈠论述这四种科学发展模式 1.科学累积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人们从经验认识开始,逐渐抛弃错误、片面性,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比较完全的真理性。这样,整个科学史就是科学不断进步的历史。 然后举例子说明科学累积发展模式,牛顿的经典力学归并了开普勒定律和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等其他各种事实 接下来说明积累模式成功和失败的方面 积累模式成功的一面,比较好的说明了新旧理论之间的继承性。存在的主要问题:(1)科学发展不全是渐进的,中间存在着间断,不能用累积性说明。(2)新理论并非旧理论的逻辑扩展,包含有革命性的内容突变,积累模式否认了这种矛盾的存在。 2.波普尔的不断革命模式 波普尔摒弃了把科学的进步看成是绝对无误的知识直线式累积的模式,把猜测和反驳看作是科学知识发展过程的本质。他提出如果科学陈述或科学理论被排斥、否定的东西被经验证实,即被证伪。 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始于问题,然后提出试探性理论,各种理论间激烈竞争,得出逼真最好的新理论,然后出现新的问题,下一轮循环开始。 波普尔提出了一系列应提倡的科学精神。 该模式优点在于把人们的眼光引导到对科学知识的增长作动态考察和对内在机制作逻辑说明。然后说明波普尔模式的缺点,他强调理论只能被证伪,不能被证实,必然导致他对真理的错误看法。

库恩革命的认知分析

库恩革命的认知分析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为科学发展的历程提出了一种崭新悦目的科学观。他在开篇章中就开门见山地说:“历史如果不被我们看成是轶事或年表的堆栈的话,那么,他就能对我们现在所深信不疑的科学形象产生一个决定性的转变”①。可见,库恩的哲学核心是科学通过革命而发展的思想,他的思想对于科学运动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然而最重要的便是“范式”和“不可通约性”。 对于任何思想的探究,都要基于对于作者本人的学科背景和时代背景的认知才能有更深入的诠释。托马斯·库恩是二十世纪后30年最具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同时他也是最具有争议的学术人物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他本人却没有传人②,由此很多自称为库恩主义者,世人是无法辨别的,甚至有的连库恩自己本人都不认同③。库恩所处的时代,是逻辑经验主义处于鼎盛并开始衰败的时代④,是科学与社会互动,科学实践有了更多的发展的时代;他利用了现有的环境,对这个时代的哲学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思想并饯行于实际。在1980年后,库恩越来越从语言的角度,从新诠释他的主张。库恩提出了科学革命就是语言革命,科学共同体就是语言共同体,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学习来理解过去的科学理论。在简单地了解库恩所处的背景后,我们来进一步探究他的核心概念“范式”与“不可通约性”。 正如《结构》译者金吾伦先生所述,用库恩自己的话说是第十章《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是书中的哲学核心⑤。掌握了这一点便掌握了本书的精髓。库恩在这章中说:“范式的改变的确使科学家对他们所涉及的世界看法不同了。……在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在革命之后就变成了兔子。”⑥范式是如何定义的呢?它是看不到、摸不到、无法用具体言语进行描述的。根据学者马斯特曼的统计,库恩在《结构》中对“范式”有着多达21种的描述。用库恩自己的话说“范式”分为三类:社会学意义的范式以“科学共同体”的形式出现,工具意义的范式是具体的“范式”,哲学意义的范式贯穿在《结构》的背景之中⑦。范式是如何创立的呢?其本质和与常规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呢?《结构》在第二章到第五章做了具体的诠释。即:范式是以科学共同体为载体的,以往的科学观是误导的;科学从前科学阶段、经过意见分歧达到一致进入常规科学。科学不是通过一个个发明和发现积累而发展,而是一个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渐变和激变相结合的过程。 ①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在库恩指导下取得博学位的只有John Heilbron一人,他的其他一些学生后来都远 离的科学史研究,库恩自己也承认,在这个意义上他没有传人。 何兵:《后期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导言部分,第2页。 ③托马斯·库恩于1996年6月走完人生的旅程,他对于自称为库恩主义者的强烈的反 对态度大都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④逻辑经验主义:它对科学理论进行依次更迭的逻辑、形式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 了科学理论变更的具体内容,但其致命的缺点在于静态地从语言逻辑方面分析经验知识 与理论体系,排斥一切社会实践、历史文化和心理等因素,特别是忽视科学革命对科学 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⑤金吾伦先生于1989年4月与库恩进行过深谈,引用的原话。 ⑥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⑦科学共同体:以科学探索为职业的科学家团体,是实实在在的人。每个科学共同体 都有自己主题。但是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之间交流存在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