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修课戏剧欣赏与表演艺术期末论文

大学选修课戏剧欣赏与表演艺术期末论文
大学选修课戏剧欣赏与表演艺术期末论文

论戏剧欣赏与表演

在我的印象中戏剧都是很高深,很难懂得一种艺术,它只存在于专攻上,不存在业余上。不过在我了解了什么是戏剧,它又包含了什么及它的历史后,戏剧也不是那么高高无法触的,它可以是短短的话剧,小小的小品,形式多样的木偶戏。当然戏剧是无国界的,但是我知道中国的戏剧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下面就让我来说说我所学到的戏剧知识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

“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透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戏剧中,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

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剧本中通常用

“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戏剧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都说,人生就像一场独一无二的戏剧,从出生到生命殁乎,就像在舞台上的倾情独舞一样,扮演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时期的角色。故,人生就如同一场戏,演好了换取的是喝彩、掌声以及声名显赫,演不好,则观众稀少,场面冷落。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无形的舞台中,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就如同表演一般,演员的戏份很多时候在于你的争取,争取了,或许就此刻辉煌。舞台上的主角配角何尝不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呢!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大概就如此。戏剧是用来品的,或许它没有像电影那般跌宕起伏,没有像偶像剧那般唯美梦幻。但,我确定的是,它不像电影那样商业化,更不像偶像剧那样仿佛水面上的泡沫那般不堪

一击。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多种的形式。它生动形象,避实就虚,很好的将人生搬到了舞台上,让人若有所思。

谈完戏剧的欣赏我又想说说表演的这部分。

戏剧表演艺术指由演员扮演角色通过舞台行动过程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

戏剧表演艺术的特征戏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演员创造舞台角色形象。它的具体特点是:①戏剧演员必须亲自粉墨登场、现身说法、身体力行,而且每一次都要重新创造,每次演出都要像第一次那样重新表演整个舞台行动过程。这一点与一次完成艺术创造的电影表演有很显著的区别。故所谓“保持演出的青春”,就成为戏剧演员的重要课题。如何达到这个要求,是所谓“体验派”与“表现派”两种表演艺术理论基本分歧之一。

②戏剧演员扮演的角色形象在舞台时空中逐步展现。表演艺术的空间性与时间性在舞台行动过程中达到统一。舞台人物形象是直观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它诉诸观众的直接视听。演员的创造过程,在排练时是根据生活逻辑与自己对角色的想象进行的,在演出时就当场受观众的客观检验。观众的任何反应都会影响演员的表演,这种反馈作用表明观众也参加了创造。因为戏剧表演必须当众进行,因此

,在演出中,演员的创造过程与观众的欣赏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当演员创造的行动过程因全剧结束而停止时,观众的欣赏过程也就同时告终。每一场戏的演出总有不同的观众来欣赏,他们的审美观点可能是很不相同的,而演员必须当场使任何观众对象获得良好的剧场效果。因此戏剧演员必须具有与观众进行直接或间接交流的能力,必须具有在各种剧场条件下适应各种观众的能力,必须具有根据观众反应随时正确地即兴调整自己的表演分寸的能力。

③戏剧演员本人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的材料与工具,他表演角色的过程又是艺术作品本身。这就造成演员与角色这个表演艺术的基本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自戏剧表演形成之日起就存在,而且将伴随戏剧表演的发展而永存。演员要扮演角色就必须不断地解决这个矛盾。演剧史上自古至今对之争论不休,大致可以归纳出几个统一点:a.体验与表现必须结合;b.敏感与控制必须结合;c.创作与生活必须结合;d.演员与角色是矛盾的统一,任何舞台人物形象都是“演员-角色”的矛盾统一体。戏剧表演家把这种现象称作“三位一体”。因为表演创造有这种“三位一体”的特点,所以演员的创作个性不同,就使不同的演员在扮演同一个角色时,会创造成各不相同的舞台人物形象。这一点使戏剧作品得以不断地长期在舞台上演出,并使观众以极大的兴趣观看不同演员扮演的同一角色,欣赏他们各有特色的艺术创作风貌与技巧。就因为演员们各以其特有的认识、构思与条件给予角色以独特的新意,才使观众从中获得了新的不同审美乐趣。戏剧演员的创作个性各有特长的一面,从而形成演员各有其

“拿手好戏”的局面,也因其各有本身的局限性而产生各种创造上的限制。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形成所谓演员的“戏路子”,如话剧历史上的悲剧演员与喜剧演员、性格演员与本色演员、专演英雄角色的演员与专演反面角色的演员(正派与反派)等。

戏剧演员表演时必须完整地再现舞台行动过程,表现角色性格。因此,演员必须通过学习、锻炼、修养掌握表演技巧和创造舞台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从而使自己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这些资质有:①理解力。②观察力。③想象力。④感应力。⑤表现力。这些专业资质的总和,构成演员的创作才能。演员有了创作才能,就能使自己扮演的角色既真实可信又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合情合理,能说服观众,形神兼备,能感染观众,达到艺术的真实性与艺术的假定性相统一,形象的准确性与生动性相统一。

戏剧表演艺术在戏剧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戏剧演出的各种艺术成分都是在剧本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造,但从戏剧艺术的综合性看,表演艺术在各种艺术成分的综合中是占中心地位的。一切都围绕着表演艺术而存在,一切都为演员当众表演、创造角色形象服务。表演艺术因其是创造角色的主体而成为观众欣赏戏剧演出时的注意中心,各种其他艺术成分如美术、建筑、雕塑、音乐、舞台照明、幻灯投映、舞蹈等,都视表演艺术创造的需要而定其综合度量。历史上各时期的舞台改革家们都以突出表演创造为目标,各种舞台流派的衰亡均以妨碍或掩没表演艺术创造为标志。一切以是否符合以演员当众表演为中心的艺术规律为兴衰成败的关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