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讨

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讨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用于评估和评价产品、过程或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方法。它从资源获取、生产、使用和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以量化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和资源耗用,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可持续的环境管理策略。LCA在环境

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环境治理工程中,LCA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包括废物管理、能源产业、建筑工程等。以废物管理为例,LCA可以帮

助评估不同废物处理方法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指导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通过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环境影响,LCA可以揭示它们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资源等方面的

差异,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LCA还可以用于评估能源产业的环境影响。能源产业

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评估其环境影响对于制定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LCA可以比较不同能源来源的环境影响,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从而为能源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此外,建筑工程是一个大量消耗资源、产生大量废物和能源消耗的行业。LCA可以用于评估建筑材料、设备和施工过程的

环境影响,从而指导设计和施工方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通过LCA,可以选择使用环保材料、推广节能

技术和建设零排放建筑,从而降低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然而,LCA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

LCA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参数,包括能源消耗、废物排放、环境影响等,这对于一些新兴行业和产品来说可能是困难的。其次,LCA的结果受到数据质量和假设的影响,不同研究者

和机构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应用LCA时需要确保

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采用一致的方法进行模型评估和结果比较。

总之,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评估不同活动和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制定可持续的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应用LCA面临一些

挑战和限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研究,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希望未来能够更广泛地应用LCA,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的实践。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生命周期评价(LCA)可以为各种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其应用领域不仅限于废物管理、能源产业和建筑工程,还包括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运输等。

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关键的环境治理领域,LCA可以帮助评估

不同水资源利用方法的环境效益和水量消耗。例如,可以对不同的水资源补给方式(如来自河流、湖泊、地下水)进行比较,以确定最可持续的供水方案。此外,LCA还可以评估不同的

水处理技术和废水处理方法的环境影响,为决策者选择最佳的水处理方案提供科学支持。

土地利用规划也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LCA可以评估不同

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如农业、城市化、森林管理)的环境影响,可以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指导,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

交通运输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汽车尾气排放和交通拥堵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LCA可以用于评估不同交通模式的环境影响,包括公共交通、私人汽车、电动汽车等。通过评估不同交通模式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可以为政府制定交通政策和促进可持续交通提供支持。

LCA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还能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减量。通过评估废物处理方法的环境影响,LCA可以指导决策者选择适当的废物处理方式,如回收、焚烧、填埋等。此外,LCA还可以评估不同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对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影响,为制定循环经济政策提供支持。

尽管LCA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由于数据的获取和准确性,LCA 的实施可能会面临困难。收集大量的数据和参数对于一些新兴行业和产品来说可能是具有挑战的。其次,LCA的结果可能受到数据不一致、评估范围不确定等问题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可靠性存在差异。因此,在应用LCA时需要注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采用一致的方法进行模型评估和结果比较。

为了更好地推动LCA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和合作。一方面,需要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建立标准的数据收集和报告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加强LCA相

关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积极采用LCA方法,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治理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可以帮助评估和评价不同活动和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制定可持续的环境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然而,LCA 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研究,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希望未来能够更广泛地应用LCA,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在固废资源化中的应用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在固废资源化中的应用 I.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线性经济模式对环境的影响 - 固废资源化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介绍 II.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固废资源化中的应用 - 固废资源化产业链分析 - 固废处理技术评价 - 环境影响评价 - 生产成本评估 III.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固废资源化中的优势 - 系统性和全面性 - 环保和可持续性 - 可追踪性和透明度 - 改进和优化过程 - 支持政策制定 IV.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固废资源化中的局限 - 数据可用性和准确性 - 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 - 方法和标准不足 V. 发展方向与展望 - 精准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 多目标决策分析

- 多级别评价方法 - 重点领域的应用实践 - 国际标准与规范的制定 VI. 结论 -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固废资源化中的应用前景 - 推动固废资源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建议第一章: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前的线性经济模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废弃物和垃圾的大量产生。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固体废弃物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处理。与此同时,随着资源稀缺和需求增长的压力不断增加,回收和利用废弃物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也成为了一些国家和地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废弃物管理和处理的过程中,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是一种有效的工具。LCA考虑了物质、能量流和环境效应在一个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变化情况,包括原材料生产、制造、使用和废弃等过程。通过LCA方法分析,可以得出产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影响的总和,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有助于制定和优化环保措施、改进生产和实现可持续性。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LCA在固废资源化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和局限性,以期为推动可持续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与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与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 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加剧,环保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得以应用。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是一种对产品或服务从生产制造到使用及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环境风险,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提高环保意识和企业形象。 1.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是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评估,包括生产、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理等多个阶段,并综合考虑了影响因素、环境风险及其潜在影响等。该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产品或服务的各个阶段通过各个指标的分析量化,然后综合比较其对环境的影响,并将损害程度的大小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和管理。 2.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的应用领域 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最早是由欧洲制定的,并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 推广和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种系统也被强烈推荐应用于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中。目前,广泛应用领域包括化工、农业、电子、建筑、交通和食品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或技术公司都使用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进行环境评估和环境管理。 3.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的意义 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的意义是巨大的。首先,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识 别和衡量产品或服务的环境风险和影响。其次,该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环保意识,改变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使之更环保,提高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再次,

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也能够帮助国家和政府部门规范环保标准和方法,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环保政策的执行和推行。 4.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的难点 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的难点在于选取合适的指标,因为在不同领域 中选取的指标所涵盖的属性和范围均不同。其次,在实施环境评估中需要充满信息收集和处理,以及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知识。此外,财务开支也是影响该系统下载的另一个难点。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资本去推行和实施该系统。 5.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的案例分析 亚太某建筑材料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之一。为提高其环保形象,该公司推行了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对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该公司为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能源损失,采用绿色生产方式,从而成功提高了其环保形象和市场价值。 综上所述,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和管理系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保工具。通过 该系统的引入和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环境风险,提高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该系统也为国家和政府部门制定环保标准和方法、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奠定了基础。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产品从矿产、制造、使用到废弃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以确定产品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本文将介绍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生命周期评价,又称为生命周期分析(LCA),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的综合分析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是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包括原材料采集、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和废弃等环节。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其生产活动的环境影响,指导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 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比较复杂,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定义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范围,包括评估方法的目的、评价对象、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等。 2.制定范围:确定评价对象的范围,包括所涉及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阶段、所涉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所需资源等。 3.收集数据:收集所需的数据,包括原材料、能源、废物或污染物排放等数据,并按照特定的参数进行分类。 4.建立评估模型: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整合和处理,建立评估模型,并计算各项评价指标。 5.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评估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下面介绍一些具体的应用:

1.产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设计的全生命周期影响,以改善产品的环境性能。 2.政策制定:政府可以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的结果来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 3.市场溯源:生命周期评价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所购买的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影响,并选择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4.企业管理:企业可以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来识别环境风险,制定环保计划,加强环保管理。 四、生命周期评价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 尽管生命周期评价已经广泛应用,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1.数据收集:生命周期评价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有时候数据收集比较困难。

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讨

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讨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用于评估和评价产品、过程或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方法。它从资源获取、生产、使用和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以量化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和资源耗用,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可持续的环境管理策略。LCA在环境 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环境治理工程中,LCA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包括废物管理、能源产业、建筑工程等。以废物管理为例,LCA可以帮 助评估不同废物处理方法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指导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通过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环境影响,LCA可以揭示它们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资源等方面的 差异,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LCA还可以用于评估能源产业的环境影响。能源产业 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评估其环境影响对于制定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LCA可以比较不同能源来源的环境影响,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从而为能源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此外,建筑工程是一个大量消耗资源、产生大量废物和能源消耗的行业。LCA可以用于评估建筑材料、设备和施工过程的 环境影响,从而指导设计和施工方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通过LCA,可以选择使用环保材料、推广节能 技术和建设零排放建筑,从而降低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然而,LCA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 LCA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参数,包括能源消耗、废物排放、环境影响等,这对于一些新兴行业和产品来说可能是困难的。其次,LCA的结果受到数据质量和假设的影响,不同研究者 和机构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应用LCA时需要确保 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采用一致的方法进行模型评估和结果比较。 总之,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评估不同活动和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为决策者制定可持续的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应用LCA面临一些 挑战和限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研究,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希望未来能够更广泛地应用LCA,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的实践。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生命周期评价(LCA)可以为各种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其应用领域不仅限于废物管理、能源产业和建筑工程,还包括水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运输等。 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关键的环境治理领域,LCA可以帮助评估 不同水资源利用方法的环境效益和水量消耗。例如,可以对不同的水资源补给方式(如来自河流、湖泊、地下水)进行比较,以确定最可持续的供水方案。此外,LCA还可以评估不同的 水处理技术和废水处理方法的环境影响,为决策者选择最佳的水处理方案提供科学支持。 土地利用规划也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LCA可以评估不同

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 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建筑业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行业。然而,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中,从选址、设计、施工、运营到 拆除,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环 境影响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技 术应运而生。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从建筑设计 环节入手,实现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可持续发展。 一、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技术(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近 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环境评价方法。其核心是对产品或服务在其 全生命周期内造成的环境影响,包括从原料和能源采集、生产、 运输、使用,到废弃处理或回收利用全过程的综合评价。 近年来,LCA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采用全生命周期 环境评价技术对建筑物进行评价,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和建筑师评 估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环境影响,包括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等。 根据评估的结果,设计人员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少环境影响,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二、应用方式和具体方法

应用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技术对建筑进行评价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模块化建筑评估(Modular Building Assessment,MBA)和分阶段建筑评估(Staged Building Assessment,SBA)两种。 MBA是指对建筑的每个单独的模块进行评估。建筑模块可以 包括墙体、屋顶、窗户和门,等等。MBA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对小型或较简单的建筑进行评估。 SBA是指按照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进行评估。通常分为建筑材料 生产、建筑材料运输、建筑施工、建筑物使用和废弃处理等阶段。通过评估每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对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 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可以发现并解决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及启示 采用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价技术进行住宅区评估的案例有很多。 其中,一些案例可以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启示和指导。 比如,在美国,一座住宅区采用了MBA方法进行评估。评估 结果揭示了建筑物在灰色能源使用、水消耗和材料加工和运输环 节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评估发现,对于该住宅区的建筑,采用 更好的隔热材料可以减少能源使用,使用更环保的水处理设备可 以降低水的消耗。

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究

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研 究 建筑节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建筑节能也越来越重要。而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则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是一种多维度的评价方法,包括产品的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方面,该方法强调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全盘考量产品的质量、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能源浪费,优化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的目的。 在建筑节能的应用过程中,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考虑建筑的各个阶段的能源消耗情况,并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分析评价。 2.考虑建筑的环境影响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社会效益。 3.定量化测算建筑的能源利用率、能源寿命以及环保指标等参数,确保建筑节能目标达到最优化。

二、建筑节能中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的应用 建筑节能的核心是建筑能源的消耗和减少。为了实现建筑节能 的目标,我们需要从设计阶段就考虑建筑系统的能效和节能性能,考虑建筑的各个阶段的使用情况(建造、使用、清除等),全面 优化建筑能耗,从而对能源、环境、经济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1.在设计阶段就全面考虑建筑性能 在建筑节能中,设计阶段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全生命周期评价 技术,我们可以在设计阶段全面考虑建筑的性能特性和能耗问题。通过对建筑模型进行考虑、模拟和优化,在各个阶段都可以考虑 到建筑的能源问题,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2.综合考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保指标 在使用过程中,建筑节能需要进行能源消耗的分析和评价,同 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环保指标。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可以综合考 虑这些因素,从而实现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3.对建筑维护和清除阶段进行定量评价 在建筑完成后,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维护和清除。为了实现建筑 节能的目标,也需要考虑这些阶段中的能耗和环保因素。全生命 周期评价技术可以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测算,从而推动建筑节能 的实现。

建筑材料生命周期评价及其环保性比较

建筑材料生命周期评价及其环保性比较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建筑业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而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是建筑业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其环保性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材料生命周期评价 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生产阶段、使用阶段和废弃处理阶段。生产阶段包括原材料开采、加工、运输、制造和包装等过程;使用阶段包括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及维护等过程;废弃处理阶段则是建筑材料使用后的处理。生命周期评价的目的在于评估整个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从而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生命周期评价需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包括材料的资源可持续性、能耗水平、环境影响、废弃处理方法等。评价结果通过量化指标的表达形式,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环保程度,为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供重要依据。 二、建筑材料的环保性比较 1、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是建筑业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具有承重能力强、耐久性好、低成本等特点。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这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废弃处理也是混凝土

材料环保性的一个问题。目前,针对混凝土的环保性要求越来越高,包括使用混凝土回收料、减少混凝土使用量等。 2、砖材料 砖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使用广泛。与其他材料相比,砖的生产过程相对简单,排放的废弃物较少,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不过,由于砖的重量较大,运输过程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废弃的砖料也需要妥善处理,否则会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3、木材材料 木材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建筑材料。木材可以通过天然生长、再生森林种植等方式获取,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木材的耐用性和加工性能也很好,可以满足不同建筑需求。但是,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需要进行防腐处理、易燃等。 三、结语 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评价与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材料选择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以及材料的资源可持续性、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性、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等各方面因素。通过科学的评价和比较,寻找最优的建筑材料,才能为建筑业的环保发展提供保证。在建筑材料生命周期评价及其环保性比较中,需要对不同

绿色产品设计中的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研究

绿色产品设计中的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研究 近年来,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产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产品设 计中的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研究,正是为了让绿色产品更加优质,环保,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生命周期环境评价是对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直到废弃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可以 看作是一种全球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在绿色产品设计中,生命周期环境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和厂商制定出更环保和节能的产品。 生命周期环境评价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原料的获取、生产制造、运输和配送、 产品使用和维护,以及产品的废弃与回收利用。在每个阶段中,评价的维度包括: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排放物质、废弃物质的产生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对各个方面的考虑,可以掌握产品的环境特性,并为绿色产品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原材料获取阶段,环境评价主要包括对生产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估。对于绿色 产品的设计来说,选择原料对于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例如,减少采取砍伐木材等不恰当方式的木材来源和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可再生的原辅材料等措施都是绿色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制造环节中,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的重点是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废水处理、废物处理等。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强监管,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体系和措施,保证环境的健康和生产的协调,以确保绿色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标准的达成。 在运输和配送阶段,主要考虑的问题是运输方式、运输距离、气候变化等因素 的影响。绿色产品的设计应该优先考虑能够减少运输距离和减少运输时间的方案。同时,还要采用低碳节能的方式进行运输,优先使用环保的运输方式,如绿色包装、绿色配送等。 在产品使用和维护阶段,环境评价的重点是产品的节能性、维修性、可循环利 用性。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应该考虑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产品的可持续性,开发出满

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体系建立

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体系建立随着现代科技和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寻找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在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体系建立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期在 2023 年将会看到环境管理的几个重要趋势: 1. 环境影响评价的全息化 在 2023 年,环境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全息化环境影响评价。全息化环境影响评价将覆盖整个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包括生产、使用和处理阶段。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环境管理的整体效率,并有助于降低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制造业的可持续性 在当前的环境条件下,制造业要想进行长期发展,就必须在可持续性上做出具体的行动,例如减小废气废水排放,使用更加环保的材料等措施。在 2023 年,我们预计制造业将会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可持续性,并对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体系的建立给予更多关注。 3. 电动汽车的商业化 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此类车辆不仅可以提高能源效率,而且可以降低碳排放。预计到 2023 年,电动汽车将会更加活跃地进入商业市场,这将会为整个环境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电动汽车的使用应该逐步成为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案。 4. 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议题。在过去的若干年中,企业们已经意识到了他们对环境的重要性,社会对于企业环境影

响的诉求和关注已经越来越高。在 2023 年,我们期望企业将会在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体系建立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更加积极地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5. 卫生环境的重视 在 2023 年,我们预计会对卫生环境的管理给予更多的关注。饮用水源问题、垃圾处理以及排放治理方面的环境技术的发展会更加完善,在保持环境的基础上,会注重卫生和健康方面的考虑。 6. 环境管理体系的深入推进 在 2023 年,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体系建立还会面临很多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环境管理体系的深入推进,不仅需要在政策层面上进行宣传教育,更需要企业关注到这些标准和技术对他们经营所带来的利益,将环境管理的理念付诸实践。 总的来说,未来环境管理将会面临很多挑战,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体系建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我们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三个核心问题面临着全球企业经营的现实性挑战,也为业内各方“硬塞”绿色制造产业开辟了新的维度。首先,类型问题:绿色产品的定义、评价和认证标准需要统一。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不同地区制定的环保标准也不相同。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是必要的。其次,价值问题:谁来支付绿色制造和绿色产品的相关成本?金融机构、企业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利润和成本分配相关问题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是相关问题:如何将绿色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相结合?如果单独做一个绿色产品,可能会增加成本开销,但如果

全生命周期评估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全生命周期评估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全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种评估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的系统性方法。它包括从原料采集、生产、使用、处理到废弃等环节的考量,从而能够全方位地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影响,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国家政策的引导,全生命周期评估在环境管理中应用逐渐广泛。 一、全生命周期评估的原理 全生命周期评估的基本原理是将商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分成四个阶段:原材料采集、生产、使用和处理。在每个阶段中,评估对象的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可分为以下三个方向:(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消耗、空气、水等污染和土地占用等;(2)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使用时的直接伤害和疾病、废弃处理时的污染等;(3)生命周期内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包括成本、就业等方面。 评估结果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量或定性描述:资源利用率、能耗、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处理等。对于不同的评估对象,评估方法、评价指标和标准均有一定差异。 二、全生命周期评估的应用研究 1. 环境管理

全生命周期评估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领域。如在污染物排放方面,LCA可用于评估不同污染物治理措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在废弃物处理方面,LCA可用于评估不同处理技术的环境影 响和成本效益等。 2. 绿色供应链管理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将环境影响作为 评价目标,并进行资源、能源、废弃物等方面的优化。全生命周 期评估在绿色供应链管理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供应链 进行LCA评估,可以发现环节中的环境和资源瓶颈,并确定改进 措施,提高供应链的环境可持续性。 3. 环境标志认证 环境标志认证是一种环保标志,可以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个 生命周期进行LCA评估,证明其环保可持续。因此全生命周期评 估在环境标志认证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各国的环境标志认证制 度有所不同,但大致都采用了全生命周期评估的方法。 三、全生命周期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全生命周期评估作为一种较为完备的评价环境影响的方法,已 经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估指标的选择,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等。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精度、

全生命周期评价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研究

全生命周期评价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环境污染严重和能源悬殊增长,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广泛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种评估工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产品和服务的状况,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评估不同方案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一、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和特点 全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它被设计用来评估整个产 品/服务的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采集、制造、消费、维修、再生到最终处理和排放。这种方法是基于评估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和环境效应水平,而不是对单一环节的分析。全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有助于企业和个人设计出更为 环保和资源节约的方案,使得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环境、人类和社会经济因素得到全面评估和考虑。 二、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背景 全生命周期评价已经被证明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评价工具,可以在多个应用领域 中使用。随着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趋势,LCA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在市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区域都增强了对LCA研究和实践的支持和推广。全生命周期评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与保险、 物流与运输、食品制造和水资源管理等不同领域中。 三、全生命周期评价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在实施节能减排策略时,全生命周期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评估不同方案 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可以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优化选择、开发新的、更加环保和资源节约的方案。评估深入到生命周期整个过程,比较了不同选项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性能,而不仅局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环节的影响。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可以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命周期在环境保护中的影响研究

生命周期在环境保护中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与技术框架,分析了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应用中的局限性与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LCA可以应用于环境科技研究的各个方面,它是有力的环境管理工具和预防性的环境保护手段。但受制于数据支撑体系不完善等因素,LCA方法的应用普遍存在方法陈旧、流程不完整等问题和障碍。今后应加强企业界、行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数据共享,共同推动LCIA 方法及其技术参数的本土化改进和扩展。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工业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然而,由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长期影响,工业领域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结构失衡等问题和矛盾仍十分突出。进入新常态之后,劳动力、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攀升,中国以要素成本为核心的传统比较优势弱化,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当前,中国工业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面临工业4. 0 时代全球竞争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要求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中国制造2025》也将绿色发展作为实现制造业由大转强的历史跨越目标的基本方针,进一步为中国工业转型明确了主攻方向。 受制于传统节能减排的技术路径和评价体系,不难观察到一个现象: 市场上一些所谓“绿色产品”从全产业链来看或者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未必节能环保,但生产企业却获得了政府各种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即使在发达国家,这种产品、工艺或技术“环保不节能、节能却不环保”的现象和问题也曾长期普遍存在。①由于中国制造仍有大量产能被锁定在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值的环节上,即使个别产业、单一产品的绿色化或产业链部分环节实现绿色化,也很难改变工业整体的“褐色”特征和“灰色”面貌。就技术和市场组织方式变革的要求而言,工业绿色发展不是单个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渗透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辐射从资源提取到生产、物流、消费,再到废弃物处置循环利用的产业价值链上每一个环节。而从消费者信息获取、绿色消费引导以及政府监管的角度出发,绿色技术、工艺和产品的认证则需要对全生命周期做出科学、系统的追踪和评价。为此,《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开展系统的绿色评估,加快建设覆盖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数据库。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评估需要科学的方法作支撑。近年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协会等国际机构的大力推动下,运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开展环境影响和绿色发展评估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果,不仅在行业自律的条件下为企业进行环境影响的自我评价提供了方法论,而且成为发达国家政府制定完善环境标准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国外学者或相关开发主体通过发布应用指南或评价成果等方式,对LCA 体系下各种方法及其测评工具的适用性应用方向给出了较为详尽的解读,并指出了不同方法的局限性(Steen,1999; Goedkoop and Spriensma,2001; Hertwich,2014)。近期国外的一些应用研究则聚焦更为具体的评估对象,如Nitschelm 等(2016)运用LCA 方法分析了特定地区农业环境影响的空间差异。随着中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国内开展环境影响评估的成果逐渐增多。这类研究最早主要由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或行业协会主导开展。近几年,LCA 应用成为国内环境科学或环境经济学位论文的重要选题之一,尤以测算某一类产品或工艺环境影响的应用性研究为主(高峰,2008;程璜鑫,2013;陈博,2015)。其中,一些研究的结论对于产业政策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如王宪恩等(2016)的研究发现,从全生命周期进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 价体系研究 摘要: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建筑作为现阶段的重要内容,是多元化、可持续创新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其作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应当以环保、经济、舒适为基础,改变传统工程管理模式的刻板性与单一性,充分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全寿命周期理念的引进,能够为绿色工程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助力,通过对多个环节的管理与落实,使工程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为绿色建筑工程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基于此背景,本文对绿色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展开了一系列探究。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评价体系 引言: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矛盾冲突日渐激烈,大众关注的重点不仅是社会经济增长速率方面,而且更加关心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为实现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目标,工程建设期间多实行绿色建筑标准,选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材料,使工程各项资源利用率极大程度地提升。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开展绿色建筑施工的时间较短,积累经验不足,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水平与评价体系的完善程度还处于有待提升的阶段,需管理部门结合工程实际施工特征及需求,对工程管理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 1绿色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原则 1.1 平衡性 绿色建筑工程施工需具备绿色化、经济性、实用性特征,这些特征既矛盾又辩证统一。为确保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实现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需严格遵循平衡原则,确保绿色建筑工程所应具备的各项优势相互平衡,达到最佳建设效果。

1.2 统筹性 在绿色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期间,相关管理人员需严格遵循统筹性原则,注重处理工程施工期间涉及的管控目标协同关系,如经济目标、环境目标、能源 目标等[3]。要求在制定工程管理机制期间应用统筹意识,借助系统且辩证的思 想处理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确保工程始终朝向有序、高效的方向发展。 1.3 客观性 为确保绿色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从客 观规律角度出发,对工程开展进程及内部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预期与评估,结 合工程实际施工要求及特征找寻出专项解决方案,确保工程达到最佳运营效果。 1.4 人本性 在绿色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工程管理部门也需严格遵循人本性 原则,以满足大众多元化居住需求为管理目标,确保绿色建筑工程在满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改善大众居住条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标的实现。 2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加大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及管理力度 在将绿色建筑材料应用到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时,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建设要求 与建设特征,选择更加适宜的绿色建筑材料种类。虽然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认知 到绿色建筑材料环保性能、安全性能更强等优势,但由于存在应用经验少、绿色 建筑材料种类繁杂、缺乏绿色建筑材料质量管控机制等问题,导致绿色建筑材料 后期应用效果与实际预期目标不符。因此,建筑管理部门需要在施工前期细致分 析各类绿色建筑材料实际性能,确保所选择的绿色建筑材料满足建筑工程建设成 本以及施工质量要求,同时控制施工期间的污染物排放量。在绿色建筑材料入场前,应当派遣专业人士对材料性能进行全面试验检测,确保绿色建筑材料基本满 足工程建设要求。检查绿色建筑材料出场合格证、质量保证证明等书面材料,记 录及存档材料检测阶段各类信息,确保后期绿色建筑材料应用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生命周期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生命周期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生命周期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工具。生命周期分析是指对产品或服务从原 材料采集、制造、使用、到最终处理或消亡的全部过程进行评价 和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则是评估某一方案或决策对环境所造成的 影响。这两个工具的结合能够更全面、深入地评估产品或方案对 环境的影响。 生命周期分析是环境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分析整个产 品生命周期,可以确定产品的环境性能,并在该领域中进行决策。在生命周期分析中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原材料获取、生产、物流、销售、使用、维修、回收和处置。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精确地知道哪一环节对环境影响更大,从而针对性地采取相 应的措施。例如,在某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生产过程对环境的 影响最大,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等方 式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则是在生命周期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或方案的 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包括对方案、工程项目、政策等进 行评估。评估类型主要有初步评价、简化评价和详细评价。初步 评价是要验证是否需要进行详细评价。简化评价是对不太复杂的

方案进行粗略估算。详细评价是按照规定的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这些评价过程通常包括对土地利用、水和大气质量、生物和野生动物、环境噪声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评估。评估出环境对这些方面的影响,写出报告并在最终决策中提供支持和建议。 生命周期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有着密切的关系。生命周期分析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详尽而准确的资料,而环境影响评价则可以为生命周期分析提供更为细致的环境影响信息。这两个工具的合理结合可以有效地维护环境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为企业、政府等机构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选用生命周期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这类工具,可以让我们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某一产品或方案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控制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只有积极地保护环境,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绿色生产中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其模型研究

绿色生产中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其模型研究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是指通过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产品从原材料获取到最终处理的所有环节进行评估的方法,是绿色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命周期评价的意义在于,通过分析产品的从产生、使用、处理的全过程,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的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促进绿色生产。生命周期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废气、废水、废固产生等诸多方面。 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是评价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目前,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主要分为三类:基于工艺过程的模型、基于输入输出的模型和基于数据库的模型。 基于工艺过程的模型重点研究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环保性能,通过对产生的污染物、废弃物、能源消耗等参数的测量,来评价产品的环保性能。这种模型直接反映了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具体

环节,是比较直观准确的评价方法,但其需要收集大量的生产数据,研究成本较高,难以推广。 基于输入输出的模型主要基于"物件输入--物件转换--物件输出" 的思想,将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物件输入和输出量量化,然后根据 贡献度指数来估算物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模型可以利用现 有的统计数据直接进行评价,研究过程简单,效率高,但其对真 实环境存在较大的偏差。 基于数据库的模型是指将大量的数据收集、整合、更新到一个 数据库中,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确定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并利 用这些知识来评估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研究成本低、推广成本低,同时采用大数据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收 集全面的数据,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但其需要建立大量的数据集,收集数据工作量大,且数据质量会对评估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综合而言,在绿色生产中选择适合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有助于 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模型的精细化仍然需要在不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 尽可能满足各类工艺模式的评价需求,同时加强评价体系的标准化。让我们一起关注绿色生产,共同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绪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复杂,管理难度也 随之增加。为了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一种 全新的管理理念被引入工程建设中。本文将着重探讨全生命周期 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期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新的管 理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全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在一个产品或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应用 必要的管理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工程的规划、设计、建造、维护和废弃等各个阶段。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工程项目的风险,提高建设效率和管理质量。 第三章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 工程规划阶段 在工程规划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可用于确定工程项目的目标 和范围,并制定相应的计划。通过全面评估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 风险,经过科学的决策,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工程 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工程设计阶段

在工程设计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工程方案。通过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所有技术和经济领域的专家合作,制定更精确、更完善的设计方案,尽可能减少工程环节直至最终的建设经费。 3. 工程建造阶段 在工程建造阶段,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监督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成本。通过及时的风险分析和处理,提高工程建造的效率,同时确保工程建造的质量和安全。 4. 工程维护阶段 工程建成后,全生命周期管理也仍然保持其重要作用,对工程进行合理维护是保证工程长期运作的重要保障。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制定有效的维护计划,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5. 工程废弃阶段 当工程项目已经被废除或达成寿命周期时,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可以帮助建设人员高效地进行清理和回收。通过对工程资源的回收且实施合理的环境保护,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降低对环境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第四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优势

全生命周期成本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全生命周期成本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土木工程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满足功能需求,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评估和管理土木工程的成本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将探讨全生命周期成本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1. 概念和定义 全生命周期成本(Total Life Cycle Cost,TLCC)是指从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到报废等各个阶段所涉及的全部成本。它包括直接成本(如建设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和间接成本(如维护费用、能耗费用、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等),以及可能的后续影响(如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成本等)。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核心思想在于将不同阶段的成本综合考虑,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土木工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应用优势 全生命周期成本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优势: 2.1 综合评估:全生命周期成本综合考虑了各个阶段的成本,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评估和比较。传统的成本评估方法往往只关注建设阶段的成本,忽略了后续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而全生命周期成本能够更好地反映项目的真实经济效益。 2.2 决策指导:全生命周期成本能够提供决策参考,帮助项目方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做出合理的决策。通过对不同方案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比较,可以选择更加经济、可持续的方案,实现长远利益最大化。 2.3 风险评估:全生命周期成本考虑了项目运营和维护阶段的成本,可以帮助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土木工程项目中,隐患和故障往往会给后期维护和

修复带来巨大的成本开支,而全生命周期成本能够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4 可持续发展:全生命周期成本能够评估项目在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将可持续成本综合考虑,可以促进土木工程项目的绿色设计和建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应用挑战 全生命周期成本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 3.1 数据获取和精确性: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这些数 据往往难以获取,并且很难保证准确性。特别是项目运营和报废阶段的数据,往往需要长期的监测和统计,而这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 3.2 系统复杂性: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经济、环 境和社会等。这使得评估模型往往会非常复杂,并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框架和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3.3 估算方法的选择: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估算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合适的 方法也是一个挑战。不同的估算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而选择合适的方法则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评估目的。 总之,全生命周期成本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潜力。通过全面、客观地评估土木工程项目的成本,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然而,为了更好地应用全生命周期成本,还需要克服数据获取和精确性、系统复杂性以及估算方法选择等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土木工程项目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

污染农田修复的生命周期评价与政策启示

污染农田修复的生命周期评价与政策启示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健康的土壤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的基础。然而,全球范围内的农药、肥料、灌溉废水、塑料和农村废物的持续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农业土壤污染。特别在亚太地区,快速经济增长驱动的工业、采矿和能源生产与传统农业实践与消费行为产生剧烈冲突,引起的土壤污染直接导致人类健康的恶化。我国大量耕地土壤点位超标,其中镉超标尤为严重,引发了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的“镉大米”等事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蔓延并实现退化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我国迫切面临的重要议题。对污染土壤采取修复或风险管控,是恢复土地功能、保证人体健康和农产品安全的主要手段。国外针对污染土壤的修复,分别经历了早期的“一刀切”修复和之后基于风险的修复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逐渐形成了绿色可持续修复的总体趋势。而在我国,早期主要关注的是农田土壤肥力质量的提升,在中低产田、盐碱地、以及荒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层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工业活动和矿山开采引发的农田重金属污染逐步为公众知晓,特别是一系列的农产品安全事件爆发,驱动了我国针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治理。2016年以来,在《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指导下,我国逐步构建起农用地污染风险管控分级分类的管理框架。同期,科技部和农业农村部分别启动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和“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系列专项。相继形成了工程措施、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农艺调控和替代种植等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但面对我国庞大且多样复杂的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需求时,这些技术对于不同类型土壤污染时可能存在效果不稳定、适用范围窄、成本不可控等弊端。因此,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农田土壤污染绿色可持续修复技术与方法体系,实现“因地制宜”地修复与风险管控显得尤为重要。农田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场地相比存在很大差异。首先,农田土壤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表层0~30 cm范围,但分布面积广,采用传统的场地修复方法容易产生过高的经济成本。例如日本采用客土法修复1公顷土地的费用大约需要2000万-5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几百万元;其次,污染农田修复的目标是要恢复土地正常的生产功能。目前来看,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代表了我国污染农田治理的两个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相对于场地污染修复,污染农田治理需要综合更多因子,例如土壤条件、种植作物、社会偏好等。因此难以直观判断不同修复技术使用的优劣;最后,污染农田治理后,土地的再利用会对更广阔的范围产生影响。比如替代种植措施,不仅影响到农户的生计问题,在大规模推广的情景下对当地粮食市场产生的冲击,及其引发的后续影响也需要予以考虑。生命周期评估(LCA)能够量化各种环境影响,是评估修复可持续性的有效工具。以往研究在场地修复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量化了不同修复技术和应用场景的二次影响。但就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而言,仅考虑修复过程的二次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污染物在农田土壤和农产品中都会有残留,进而产生围绕污染物本身的一次环境影响。尤为重要的是,上述提到的修复后土地使用产生的间接影响(三次影响)也会干预最终的修复决策。基于以上问题,清华大学侯德义课题组开展了污染农田可持续修复的生命周期系统建模(图1)。该模型提出了定量刻画污染农田修复一次、二次和三次环境影响的科学方法,并在构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