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解冻期棕壤崩解性研究

春季解冻期棕壤崩解性研究

顾广贺;范昊明;贾燕锋;王志涛

【摘要】土壤崩解速率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冻融作用可改变土

壤性质,影响土壤崩解速率。以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春季解冻期土壤冻融过程,观测棕壤崩解过程,研究冻融循环次数和含水率对棕壤崩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棕壤崩解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随着试验的进行,棕壤崩解速率逐渐减小,0—1、1—5和5—15 min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30.3、2.25和0.35 cm3/min;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棕壤崩解速率先减小后增大,0、1、3、5、7、10次冻融循环的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7.56、4.95、3.51、3.47、5.82、9.87 cm3/min;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棕壤的崩解速率逐渐减小,当含水率为12%、16%和20%时,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12.89、3.68和0 cm3/min,棕壤崩解具有边缘效应。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

【年(卷),期】2014(000)012

【总页数】4页(P45-47,48)

【关键词】棕壤;崩解性;春季解冻期;冻融循环次数;土壤含水率

【作者】顾广贺;范昊明;贾燕锋;王志涛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水利

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土壤崩解是指土壤在静水中发生碎裂解体或强度减弱的现象,它与土壤抗冲性之间存在较密切的幂函数关系[1]。土壤崩解速率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一项重要指标[2]。国内外对于土壤崩解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仍有一些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张晓媛等研究指出,土样崩解速率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显著,而与容重的相关性不显著[3];唐军等研究发现,土壤本身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初始含水率等因素对土

样崩解有重要影响[4];郭永春等研究发现,干湿循环导致含水率的变化是红层泥

岩发生崩解的主要原因,土壤本身的结构、性质及外界环境变化会对土壤崩解性产生影响[5]。以往对土壤崩解性的研究多考虑土壤本身性质对崩解的影响,很少考

虑外营力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土壤冻融作用在我国广泛存在,据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资料统计,我国可发生冻融侵蚀的面积超过126.98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4%[6]。广泛存在的冻融作用可以改变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崩解速率,从而影响土壤抗蚀性。Konrad认为反复冻融能改变土壤结构性,破坏土壤颗粒间的联结力,使土壤颗粒得以重新排列[7]。刘佳等认为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8]。国内外对于冻融作用机理的研究起步较早,

但其对土壤相关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对工程的影响方面,而研究土壤冻融后其性状发生改变对土壤抗蚀性影响的并不多见。本研究以棕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土壤含水率与冻融循环次数条件下棕壤的崩解速率,研究冻融作用对棕壤崩解性的影响,试从机理上分析冻融作用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规律,这将对春季解冻期土壤侵蚀预报及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样采集与制备

试验选择占辽宁省土壤面积36.32%的棕壤作为供试土壤,试验土样取自沈阳市东陵区天柱山上沈阳农业大学蚕场与油松林交界处,取土区域为暖温带湿润区,地貌为中山、低山丘陵,属典型棕壤区。2012年4月初,取表层0—20 cm土壤带回室内风干备用,同时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自然容重和土壤饱和含水率,用比重计法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经测定,土壤自然容重为1.35 g/cm3,土壤饱和含水率为37.89%,土壤机械组成见表1。

待土壤风干后,过孔径5 mm筛,并剔除植物根系及其他杂质,制成崩解试样。

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过筛后的土壤填入边长为5 cm的立方体铁盒,制成容重为1.35 g/cm3的土壤试样,土壤含水率分别控制为12%、16%和20%,并用塑料

薄膜对土壤试样进行24 h密封以保证土壤具有均匀含水率。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土壤经历10次冻融循环后物理性质变化较小[9],因此本试验将冻融循环次数设为0(不发生冻融)、1、3、5、7和10次,每个冻融循环历时24 h(冻结12 h,融化12 h),冻融上限温度为7 ℃,冻融下限温度为-15 ℃,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共制作试样54个。

表1 棕壤土机械组成土壤类型不同粒径百分比(%)1.00—0.25 mm中砂0.25—

0.05 mm细砂0.05—0.01 mm粗粉砂>0.01 mm物理砂粒0.01—0.005 mm中粉砂0.005—0.001 mm细粉砂<0.001 mm黏粒<0.01 mm物理黏粒棕壤

14.6525.6329.9470.228.4612.348.9829.78

1.2 试验方法

201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待崩解试样达到设定冻融循环次数后,对冻融后土样进行崩解试验。试验方法参照水利部《土工试验操作规程》中湿化试验的规定。试验装置包括崩解缸(46 cm×16 cm×70 cm)、崩解架(10 cm×10 cm×10 cm)、网板(10 cm×10 cm,孔径为1 cm)、带刻度的浮筒(直径6.5 cm,高25 cm,最

小刻度为1 mm)。

试验时将土样放在崩解架上,慢慢将崩解架放入水中,当土样底部接触水时开始计时,手放开装置时读取浮筒的读数,用秒表记录土壤崩解时间。前2 min每隔10 s记录一次浮筒读数,2—5 min之间每隔30 s记录一次浮筒读数,5 min之后每隔1 min记录一次浮筒读数。根据前期预试验观察,15 min之后浮筒读数不再发生变化,因此本试验观测时间设定为15 min,如果15 min后未全部崩解,则记

录浮筒读数并结束崩解试验。

根据浮力的物理计算公式整理得土壤崩解速率的计算式为

式中:v为崩解速率,cm3/min;S为浮筒底面积,本试验为33.18 cm2;l0为

试样浸入水中时浮筒的起始读数,cm;lt为试验进行至t时刻浮筒的读数,cm;

t为崩解时间,min;Y为土样容重,取1.35 g/cm3。

2 结果与分析

2.1 崩解过程

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棕壤崩解过程表现出一定的异同点:含水率为12%的土

样浸入清水时,棕壤表面细小颗粒迅速散落水中,周围立即混浊,棕壤崩解迅速,一段时间后,崩解速度逐渐减慢,随着土壤结构的破坏,棕壤崩解速度有少许提高,但很快崩解速度又减缓直至完全崩解,整个崩解过程中,棕壤崩解速率变化较大。含水率为16%的土样浸入清水时,试验前期棕壤崩解速度缓慢,一段时间过后,

随着棕壤边缘结构的破坏,棕壤崩解速度逐渐加快,崩解速度达到峰值后又逐渐变缓。含水率为20%的土样浸入清水时,崩解速度缓慢,只有边缘处零星的棕壤发

生崩解。不同土壤含水率的棕壤在崩解过程中均有气泡溢出,崩解进行到最后均有一部分难于崩解,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崩解残留物逐渐增多。

棕壤崩解具有阶段性,随着试验的进行,崩解速率逐渐减小,各含水率棕壤0—1

min平均崩解速率为30.3 cm3/min,1—5 min平均崩解速率为2.25 cm3/min,5—15 min平均崩解速率为0.35 cm3/min(表2)。棕壤崩解具有边缘效应,崩解

并不是无限发展,而是受浸水边界的影响,浸水边界在浸水后发生崩解,速度由快到慢,崩解进行到最后,崩解架上留有一部分棕壤不易崩解,这一点与黄土的边界效应相似[10]。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棕壤发生崩解时,边缘部分先发生崩解,内部土壤有一定时间进行浸润,由于浸润作用,内部土壤含水率有一定程度提高,土壤颗粒间黏结力增大,土壤抗崩性增强,崩解速率随之减小。

表2 不同时段棕壤崩解速率含水率(%)试验时间(min)不同冻融循环次数棕壤崩解

速率(cm3/min)0 1 3 5 7 10 0—

143.41±4.1749.96±17.2153.24±7.0945.05±11.6148.32±5.6758.97±2.46121—50.61±01.23±1.060.61±0.612.25±1.282.25±0.710.61±0.615—

150.08±1.120.08±0.140.16±0.140.33±0.380.08±0.1400—

138.49±11.943.28±1.4721.29±11.473.27±1.4212.28±17.129.83±13161—52.25±1.975.73±5.115.73±1.974.91±1.065.12±0.356.96±6.35—

150.08±0.140.49±0.430.41±0.380.91±0.380.57±0.380.33±0.370—

19.01±8.3500000201—53.89±3.75000005—150.9±0.8600000

2.2 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崩解速率的影响

反复的冻融循环会改变土壤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9]。土壤性质的改变必然会

引起崩解速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棕壤崩解速率总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图1),经历0、1、3、5、7、10次冻融循环的棕壤

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7.56、4.95、3.51、3.47、5.82、9.87 cm3/min,冻融循环次数由0次增加至10次,崩解速率分别变化了-2.61、-1.44、-0.04、2.35、

4.06 cm3/min(负号代表崩解速率减小)。冻融循环次数较少时,冻融作用的冻胀

效应使得土壤颗粒发生破裂、解体,土壤大颗粒变为小颗粒,小颗粒堵塞土壤孔隙

阻碍外部水分进入土壤,使棕壤崩解速率减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冻融作用的累加效应逐渐显露,土壤冻胀越发严重,冻结时土壤水变成冰晶体而体积增大,冰晶体填充土壤孔隙,使得土壤颗粒之间产生推力,从而引起土壤颗粒的位移,土壤孔隙增大;融化过程中又存在水分的迁移,增加土粒之间的推动作用,带走孔隙中的细小土粒,不断的冻融循环迫使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变得疏松多孔,严重破坏土体结构,崩解速率随之增大。

图1 棕壤崩解速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

2.3 含水率对土壤崩解速率的影响

由于土壤含水率直接影响土壤颗粒的连结状况,因此土壤初始含水率是影响其发生崩解的重要因素之一[3]。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次数一定时,随着土壤含水率

的增加,棕壤崩解速率逐渐减小(图2),当土壤含水率为12%、16%和20%时,

经历冻融作用的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12.89、3.68和0 cm3/min,土壤含水

率由12%增加到16%、由16%增加到20%时,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减小9.21、3.68 cm3/min。由此可知,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棕壤崩解速率变化幅度减小,当土壤含水率为20%时,经历冻融作用后,棕壤未发生崩解。这是因为随着土壤

含水率的增加,土壤冻融作用更为强烈,冻胀更为严重,冻融作用的增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原有结构,降低了土壤抗崩性,但同时随着土壤含水率的提高,土壤颗粒之间的黏结力增加,土壤颗粒可以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保持土壤原有结构,黏结力的增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冻融作用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水分浸润作用增强,土壤颗粒体积增大,增大的体积向孔隙填充,阻碍外部水进入土壤内部,进而增强了棕壤的抗崩性。综合来看,土壤颗粒间黏结力的增强、土壤颗粒体积增大对于崩解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所以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棕壤崩解速率逐渐减小。

图2 棕壤崩解速率随含水率变化

3 结论

(1)棕壤崩解具有阶段性,随着试验的进行,棕壤崩解速率逐渐减小,0—1 min平均崩解速率为30.3 cm3/min,1—5 min平均崩解速率为2.25 cm3/min,5—15 min平均崩解速率为0.35 cm3/min,棕壤崩解具有边缘效应。

(2)在冻融循环次数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棕壤崩解速率逐渐减小,当土壤含水率由12%增加到16%时,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减小了9.21 cm3/min,当土壤含水率由16%增加到20%时,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减小了3.68 cm3/min。

(3)在土壤含水率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棕壤崩解速率先减小后增加,经历0、1、3、5、7、10次冻融循环的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7.56、4.95、3.51、3.47、5.82、9.87 cm3/min。

[参考文献]

[1] 蒋定生,李新华,范兴科,等.黄土高原土壤崩解速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5,15(3):20-27.

[2] 邹翔,张平仓,陈杰.小江流域土壤抗崩性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

究,2008,15(1):213-216.

[3] 张晓媛,范昊明,杨晓珍,等.容重与含水率对砂质黏壤土静水崩解速率影响研究[J].土壤学报,2013,50(1):214-218.

[4] 唐军,余沛,魏厚振,等.贵州玄武岩残积土崩解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19(5):778-783.

[5] 郭永春,谢强,文江泉,等.红层泥岩崩解特性室内试验研究[J].路基工

程,2008,13(2):53-55.

[6] 范昊明,张瑞芳,周丽丽,等.气候变化对东北黑土冻融作用与冻融侵蚀发生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6):48-53.

[7] Konrad J M.Physical processes during freeze thaw cycles in clayey

silts[J].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9,16(3):291-303.

[8] 刘佳,范昊明,周丽丽,等.冻融循环对黑土容重和孔隙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6):186-189.

[9] 魏星.冻融作用对黑土、白浆土、棕壤土可蚀性影响机理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9.

[10] 李喜安,黄润秋,彭建兵.黄土崩解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

报,2009,28(1):3207-3213.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4篇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4篇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4篇篇一:环境研究性学习报告 XXX: 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光污染,它已成为现在都市的环境公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这种光污染是由反光、反热的建筑材料造成的,如一些大厦的玻璃幕墙。在下午约2,4时折射的太阳光正好对着公路,司机们的视线受到干扰,存在安全隐患。在深圳也存在此种问题,特别是繁华地段的高层反光反热的玻璃幕墙,因此,本小组在深圳市的蔡屋围等繁华地段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了“光污染”的课题研究。课题目的: 1.认识和了解光污染的有关知识。 2.调查城市光污染,并提出有关建议。 3.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对知识的探讨与研究。 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查找资料:上网查找,翻阅书报。收集资料。 光污染分为人造光与自然光,这些光照对人体有害处。 人对光的色彩有何反应。 光污染对各种人群的危害。 2.实地调查 对行人、司机的采访。 采用拍照,进行实情记录。 3.总结整理 整理资料,分析内容。 制作网页。

研究结果和分析: 1.光污染及其危害 根据环境科学的解释,光污染是指过量的光辐射,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眩光 造成光污染的光辐射中常见的是眩光。眩光是指在视野内有光亮度范围不适宜,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光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服或降低可见度的视觉现象,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就是由于其反射太阳光、灯光等光线过强造成眩光。眩光使人的视力下降并迅速疲劳,日常生活中的眩光污染有很多,如夜间迎面而来的汽车前灯的眩光会使受到光刺激的司机和行人控制力降低,很容易发生危险等。 自然光 自然光主要反射太阳光 反射太阳光,这种光污染是城市中最为严重的。例如,我市的建筑,虽然以玻璃幕墙为主,是很美观,但在美丽的背后却潜藏着杀机,它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很多危险,如:使正常细胞衰亡,出现血压 升高,心急燥热等不良症状,还可以使人的视力下降尤其是眩光。 人造光 人造光就是指我们日常使用的电灯,舞厅用的彩灯等。在舞厅里,我们看到的灯光五光十色,美丽万分,可你对它的危害又认识多少呢,各式各样的彩灯是光污染的彩光心理压力指数 灯光颜色白光黄光绿光蓝光紫光红光黑光 压力指数 100 113 133 152 155 158 187 光污染如何导致近视

泥质岩崩解特性评价:崩解指数试验与新的耐久性分类图

泥质岩崩解特性评价:崩解指数试验与新的耐久性分类图Assessment of physical disinte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lay-bearing rocks: Disintegration index test and a new durability classification chart 摘要:泥质岩覆盖于大部分的地球表面,而且其性质对含水量的变化表现十分敏感。众所周知,这类岩石还会由于干湿变化的过程而导致强度和变形性能的恶化,从而引起众多的工程问题。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了解泥质岩的崩解特性相当重要,因此人们提出了几个简单的测试方法和分类体系来评价岩石的耐久性。耐崩解指数试验是其中一种最广泛应用的测试方法。然而,由于在测试期间试样会发生机械碰撞损坏,浸在水中崩解的时间仅有10分钟,同时如果岩石崩解后的碎屑大小超过2毫米则会认为该岩石是很难崩解的,因此该崩解试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在过去的研究中泥质岩的自然风化和相关崩解性质还没有被充分考虑。这项综合性的研究是在现场和实验室两种条件下,对来自土耳其各地不同种类的泥质岩进行的崩解特性的研究。基于现场和实验室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和耐久性分类体系来评价岩石的崩解特性。本研究所推荐的崩解指数试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耐崩解试验的一些局限性。通过实验后试样和同一露头风化1年后岩石的崩解指标对比,两者崩解程度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六个耐久性等级的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使用了一种新的称作为耐崩解评价指标的参数来确定泥质岩的崩解程度。另外,表中说明部分还给出了每个等级相对应的一般物理参数和力学性质。该分类体系可以帮助人们通过露出的新鲜岩石表面来确定该岩石的类型和风化崩解程度。 关键词:泥质岩;耐崩解试验;崩解指数试验;耐久性分类;耐崩解评价指标 1 引言 泥质岩(粘土岩、泥岩、砂质泥岩等)是被定义为由极细的矿物沉积而成的一种岩石,泥质岩占到沉积岩总数的60%以上(Potteret al., 1980),是工程实践中最常见岩石。泥质岩占据了大约三分之二的地层(Blatt, 1982)和三分之一的陆地地面(Franklin, 1983)。Dick et al. (1994)指出很多泥质岩受到含水率的变化,其性质会发生迅速地恶化,泥质岩这种不稳定的特性会引发众多的边坡稳定和地下工程开挖问题。 耐久性作为一种衡量泥质岩随时间变化的性质,它取决于水-岩的相互作用(Hudec, 1982)。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崩解”。它常会导致岩石矿物的溶解、裂隙的产生和表面的剥落(Santi和Koncagul, 1996)。由于耐久性和岩石崩解之间的物理联系,页岩的耐久性常由崩解试验测定(Santi, 1998)。 目前,三种最受欢迎的崩解试验分别是冲击崩解试验(Wood和Deo, 1975),崩解指数试验(Deo, 1972)和耐崩解试验(Franklin和Chandra, 1972)。耐崩解试验广泛地应用于干湿循环作用下岩石物理性质的变化和崩解程度的评价(Moon和Beattie, 1995;Gokceoglu, 1997;Koncagul和Santi, 1999;Gokceoglu et al., 2000;Sadisun et al., 2005),但是该方法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缺点。Franklin和Chandra (1972)与ISRM(1981, 2007)建议采用耐崩解试验第二次干湿循环后的耐久性指数(I d2)来评价岩石的崩解特性。然而,在最近的研究中(e.g. Taylor,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专门水文地质学)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20071000641 045072-05 吴智源

目录 一、序言 (3) 二、区域自然地理 (5) 三、区域地质条件及地貌 (7) (一)区域地质条件 (7) (二)区域地貌 (8) 四、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0) (一)水文地质特征 (10) (二)含水层系统特征 (11) (三)水系分布与动态 (11) 五、地下水资源评价 (13) (一)境内水资源评价 (13) 5.1.1地表水资源评价 (13) 5.1.2地下水资源评价 (15) (二)过境水资源评价 (17) (三)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17) 5.3.1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17) 5.3.2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 (18)

5.3.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18) 5.3.4过境水资源可利用量 (19) 六、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19) (一)地下水类型 (19) (二)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0) (三)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 (20) (四)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七、工程地质条件 (22) (一)评价程序 (22) (二)评价体系和评价要素 (23) (三)综合性评价 (25) 八、结论与建议 (26) 一、序言 区域水文调查,是黑龙江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旨在开创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作的新局面,尽快实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为城市发展服务的转移。随着国家就加强水文地质工作的专门指示,继续填补工作区的水文地质空白,为经济发展做远景规划,城市供水和大型工矿企业建设,国防设施及严重缺水区的供水水源提供水文地质资料,同时为其他科学研究以及今后专门性水文地质详堪提供基础资料。 其主要任务是,初步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根据佳木斯市水资源特点,水资源现状,分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远景规划和供水方向提供初步依据,概略了解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层下水的富集规律,对水资源及其开发前景作出初步评价,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春季解冻期棕壤崩解性研究

春季解冻期棕壤崩解性研究 顾广贺;范昊明;贾燕锋;王志涛 【摘要】土壤崩解速率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冻融作用可改变土 壤性质,影响土壤崩解速率。以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春季解冻期土壤冻融过程,观测棕壤崩解过程,研究冻融循环次数和含水率对棕壤崩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棕壤崩解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随着试验的进行,棕壤崩解速率逐渐减小,0—1、1—5和5—15 min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30.3、2.25和0.35 cm3/min;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棕壤崩解速率先减小后增大,0、1、3、5、7、10次冻融循环的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7.56、4.95、3.51、3.47、5.82、9.87 cm3/min;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棕壤的崩解速率逐渐减小,当含水率为12%、16%和20%时,棕壤平均崩解速率分别为12.89、3.68和0 cm3/min,棕壤崩解具有边缘效应。 【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 【年(卷),期】2014(000)012 【总页数】4页(P45-47,48) 【关键词】棕壤;崩解性;春季解冻期;冻融循环次数;土壤含水率 【作者】顾广贺;范昊明;贾燕锋;王志涛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水利 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土壤崩解是指土壤在静水中发生碎裂解体或强度减弱的现象,它与土壤抗冲性之间存在较密切的幂函数关系[1]。土壤崩解速率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一项重要指标[2]。国内外对于土壤崩解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仍有一些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张晓媛等研究指出,土样崩解速率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显著,而与容重的相关性不显著[3];唐军等研究发现,土壤本身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初始含水率等因素对土 样崩解有重要影响[4];郭永春等研究发现,干湿循环导致含水率的变化是红层泥 岩发生崩解的主要原因,土壤本身的结构、性质及外界环境变化会对土壤崩解性产生影响[5]。以往对土壤崩解性的研究多考虑土壤本身性质对崩解的影响,很少考 虑外营力对土壤崩解性的影响。土壤冻融作用在我国广泛存在,据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资料统计,我国可发生冻融侵蚀的面积超过126.98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4%[6]。广泛存在的冻融作用可以改变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崩解速率,从而影响土壤抗蚀性。Konrad认为反复冻融能改变土壤结构性,破坏土壤颗粒间的联结力,使土壤颗粒得以重新排列[7]。刘佳等认为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8]。国内外对于冻融作用机理的研究起步较早, 但其对土壤相关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对工程的影响方面,而研究土壤冻融后其性状发生改变对土壤抗蚀性影响的并不多见。本研究以棕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土壤含水率与冻融循环次数条件下棕壤的崩解速率,研究冻融作用对棕壤崩解性的影响,试从机理上分析冻融作用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规律,这将对春季解冻期土壤侵蚀预报及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季节性冻融期不同地下水位埋深下土壤水分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季节性冻融期不同地下水位埋深下土壤水分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土壤水是联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是土壤三相组成中最活跃的因素。季节性冻融期(11月至翌年3月),地下水浅埋区土壤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使得土壤水分迁移及其与潜水强烈转化的过程更加复杂。 论文以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太谷均衡实验站蒸渗计系统的土壤剖面温 度和水分以及蒸发与入渗的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部分室内土壤单向冻结试验, 以数据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地下水位埋深下土壤冻融规律、土壤温度和含水率变化特征、潜水与土壤水的相互转化关系、地表土壤蒸发规律及土壤贮水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对于地下水浅埋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均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成果有:1.不同地下水位埋深下土壤剖面温度变化特征。0~30cm 土壤温度受外界因素影响变化较剧烈,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剖面温度梯度和波 动幅度变小。 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大,0~30cm的土壤温度变幅明显增大。冻融期同一 深度的壤砂土温度变幅较砂壤土大。 不同冻结气温降幅下,砂壤土地表温度均低于粉质粘壤土,随着气温降幅的 增大,砂壤土与粉质粘壤土之间的地表温差增大,分别为0.88℃、2.06℃和 2.81℃。2.不同地下水位埋深下土壤冻融特征。 0. 5m埋深下整个土壤剖面几乎冻结;1.0m埋深下土壤冻结深度最大,消融解冻过程缓慢,完全解冻时间滞后自然解冻时间约12d; 1.5m和2.0m埋深下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对外界气温较敏感。不同地下水位埋深下土壤冻结深度(Hf)与地表负积温的平方根(Tn0.5)呈线性关系。

3.冻融期土壤剖面水分的分布特征。地下水位埋深为0. 5m时,砂壤土和壤砂土剖面水分分别在25~35cm和20~30cm聚集,含水率高达52%和45%;当地下水位埋深为2.0m时,砂壤土和壤砂土剖面水分在50~70cm聚集,聚墒区土壤含水率显著减小,砂壤土和壤砂土含水率分别为24%和11%。 地下水位埋深为0. 5m时,土壤剖面水分变化活跃层为0~20cm;地下水位埋深大于1. 0m时,土壤剖面水分变化活跃层均为0~60cm。4.不同冻结气温降幅 对土壤水分迁移的影响。 在相同的冻结气温条件下,砂壤土的冻结速率较粉质粘壤土快,水分在砂壤 土中聚集的深度较粉质粘壤土浅,砂壤土和粉质粘壤土水分分别聚集在15~ 25cm和25~35cm。在小幅降温冻结条件下,表层土壤水分原位冻结较慢,砂壤土0~10cm 土壤含水率较其它冻结方案高1. 5~7. 3%,粉质粘壤土 0~10cm 土壤含水率较其它冻结方案高2. 3~2. 7%。 5.年潜水蒸发规律。年潜水蒸发系数(λ)与地下水位埋深(Hg)较好地符合指数型关系,即λ=α× eβ×H(?) ,式中α表征为地表土壤的蒸发系数,β表示当地下水位埋深增加时潜水蒸发系数的衰减强度,α和β均与土壤的平均粒径(du)呈线性变化趋势。 冻融期潜水蒸发系数的变化较为复杂,砂壤土的潜水蒸发系数总体上随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壤砂土和砂土的潜水蒸发系数在1. 0m埋深时最大。6.冻融期潜水入流量变化规律。 冻结期累积潜水入流量与冻结历时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二者符合幂指数关系。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2. 5m时,冻融期砂壤土潜水入流总量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呈线性减少。

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课题报告定稿

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课题报告定稿 研究性学习报告1 茶是中国的第一大饮料,海南的茶叶在中国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珍惜品种多种多样,茶叶加工技术纯熟,产茶地面积广阔,特色茶叶风靡全球。为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 小组组长:汪靖惠[由*整理] 小组成员:毛彪蔚汪靖惠柯维凌余嘉宏周宏骏 指导老师:梁振峰 研究方法及步骤:1,分组,分工;分别进行上网查询,查阅书籍,问地理老师等。 2,对查来的资料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用的信息。 3,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叶众所周知,品起来更使君感觉到丝丝清爽,荡气回肠。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海南又具备怎样的优越条件致使能种植出这么好的茶叶呢对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 在学校全面展开的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小组5人与指导老师一齐提出了这个课题。这个课题的侧重点在于分析与取证,结合茶叶的生长环境,与海南主要种植茶叶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相比较,得出结论。这个调查报告主要结构是:先介绍茶树普遍的最适生长条件,再依次列举海南茶叶主要分布地五指山,白沙及万宁中的特产茶叶,及它们生长所需要的环境,透过介绍上述三地的自然条件,最终得出结论。 一,适宜茶叶生长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 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必须的要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20-25度时生长最快,气温超过35度时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稳定在8-14度时,茶树的越冬芽开始萌发。气温降到15度左右时,新梢就停止生长,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于8度时才停止活动。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茶树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长,处于休眠期,在某些地区由

不同含水量亚黏土的崩解特性实验研究

不同含水量亚黏土的崩解特性实验研究 张泽;马巍;PENDIN Vadim V;张中琼;何瑞霞 【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卷),期】2014(041)004 【摘要】为了分析土的初始含水量与其崩解性的相关关系,选取了一种高孔隙率、粉黏粒含量较高,且不具有湿陷性的轻质亚黏土作为研究对象.对7组不同含水量的土样品进行崩解试验,发现随着初始含水量的增大,其崩解时间越长,初始含水量接近于风干含水量的土样品能够完全崩解,当初始含水量为天然含水量时,土样品崩解的过程是由“内”到“外”,由整体崩解为大块,然后再崩解为更小的块状;当初始含水量为风干含水量时,土样品崩解过程是由“外”到“内”以鳞片状一层一层地崩解;随着土样初始含水量的增大其崩解速率逐渐变小,初始含水量接近风干含水量时,土样在完全崩解的过程中,其崩解敏感性较强;初始含水量接近天然含水量的情况下,在不完全崩解的过程中,其崩解敏感性较弱. 【总页数】5页(P104-107,124) 【作者】张泽;马巍;PENDIN Vadim V;张中琼;何瑞霞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俄罗斯国立地质勘探大学,俄罗斯联邦莫斯科117997;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443+.1 【相关文献】 1.合肥地铁更新统黏土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J], 殷家禾 2.不同pH环境下黏土类岩崩解过程分形演化规律 [J], 邓涛;黄明;詹金武 3.红黏土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J], 曾庆建;刘宝臣;张炳晖;熊俊豪;肖适德 4.甘肃庆阳N2cr红黏土崩解特性研究 [J], 谢腾飞 5.压实度与初始含水率对红黏土崩解特性的影响 [J], 李善梅;吴孟;蒙剑坪;刘之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有机质研究状况及发展(全文)

土壤有机质研究状况及发展(全文) 全球人口在不断的增长,与之密切相关的粮食问题已成为人们学习的焦点。“民以食为天”,近年来,粮食的生产发展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学习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对于粮食生产的研究也很深入和广泛,包括:粮食直补政策的分析,粮食价格的分析及粮食生产的风险分析等;或单独对某种作物进行研究。从目前发展趋势看,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人口增加,粮食消费需求将呈上升趋势,而水资源短缺、耕地减少、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明显,它所依托的主要媒介就是土地,然而土地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介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它还含有刺激植物生长的胡敏酸等物质。一般认为,除低洼地土壤外,判断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其产量,是众多科学家及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1土壤有机质研究现状1.1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soilorganicmatter,SOM)在土壤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有机质的组成包括3类物质:(1)分解很少,仍保持原来形态学特征的动植物残体;(2)动植物残体的半分解产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3)有机质的分解和合成的较稳定的高分子化合物—腐殖酸类物质。SOM包括腐殖物质(HS)和非腐殖物质[1]。HS一直是SOM的主体,SOM中60%~90%为HS,HS可以传统的分为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M),HM又可以再细分[2]。众多研究集中在土壤中可溶性的腐殖物质(HA、FA),一般研究不溶性腐殖物质组分(HM)的较少,张晋京等详细的介绍了胡敏素的

冻融及融雪过程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影响的研究

冻融及融雪过程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影响的研究以受季节性冻融过程影响显著的辽宁省的棕壤和暗棕壤为研究对象, 考察冻 结温度、融化温度、冻结时间和冻融次数对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DO M的光谱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处理条件下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波长254nm处的紫外吸光度(UV-254)和单位浓度DOC勺紫外吸收值(SUVA)的变化规律相似, 均随冷冻和融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冷冻时间的增长先减小后增大,随冻融次数的增多而减小。 冻融作用使DOM勺腐殖化程度提高,分子量减小。随着冷冻时间的增长,DOM 中类富里酸荧光物质和类腐殖酸荧光物质的含量先减少后增多;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多,DOM中荧光物质的含量逐渐减少。 利用土壤浸提实验和土柱淋洗实验, 考察了化学离子的种类与浓度对进入融 雪径流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含量和光谱学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化学特征的积雪融化过程中土壤DOM勺释放规律。土壤浸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 Mg2■和Ca24浓度的升高,土壤浸提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脓度显著降低;随着Cl-、SO42- Mg2+和Ca2^浓度的升高,土壤浸提液中的波长254nm处的紫外吸光度(UV-254)值逐渐降低;随着Na+和Mg2浓度的升高,土壤浸提液中的单位浓度DOC B紫外吸收值(SUVA)值逐渐升高。 N03-、SO42和Na+勺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土壤浸提液中DOM勺类腐殖酸及类富里酸荧光峰强度较低;随着Cl-、Mg2和Ca2+浓度的升高,土壤浸提液中DOM 的类腐殖酸荧光峰强度逐渐增高。土柱淋溶实验结果表明, 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荧光物质是土壤淋滤液中的主要荧光物质。 与纯水相比,融雪水作为淋洗液导致土壤淋滤液中DOC浓度的降低,以及类

土壤样品中镉的形态分析研究

土壤样品中镉的形态分析研究 马玲,刘文长,査立新,刘洪青 【摘要】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武汉地区的土壤样品中镉的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镉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形式存在,总体看其顺序为离子交换态(包含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残渣态>强有机结合态,说明土壤中镉较活泼,易于迁移转化,对植物的可给性大,是环境中的重要污染元素。 【期刊名称】安徽地质 【年(卷),期】2010(020)004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 土壤样品;形态分析;镉 0 引言 镉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含量很低,在地壳中的含量平均为0.15 mg/kg,镉常与锌、铅等共生。我国土壤背景值为0.097 mg/kg[1]。这样低的浓度,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然而环境受到镉污染后,镉可在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 镉的污染主要是通过废气、废水、废渣排入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源主要是铅锌矿,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电镀和用镉化合物做原料或触媒的工厂;含镉肥料的施用也是造成镉污染的原因之一。气型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镉随废气扩散到工厂周围并自然沉降,蓄积于工厂周围的土壤中,污染范围有的可达数千米;水型污染主要是铅锌矿的选矿废水和有关工业(电镀、碱性电池等)废水排入地面水或渗入地下水引起;含镉的磷肥施入、作为肥料施入农田的污泥等都会引

起土壤中镉的积累。镉在土壤中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包括离子交换态(含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2],其中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对植物影响最大,易被植物吸收。因此研究土壤中镉的不同形态有着一定的意义。本文对武汉地区不同的土壤中镉的存在形态进行了分析。 1 样品的制备和分析 1.1 样品的制备 取不同地区的土壤样品19件,包括潮土5件,黄棕壤土4件,污泥7件,土壤表积物3件,将样品自然风干,碎成74µm,用于分析测试。 1.2 仪器与主要试剂 IR IS Advantage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高盐雾化器;AASZEEnit60原子吸收光谱仪;ZD-2型往复式振荡机;TDL-5型高速离心机;250 mL聚乙烯离心杯; 50 mL聚乙烯离心管。 实验所用HCl、HNO3、HClO4、HF、MgCl2、NH4Ac、NaAc、Na4P2O7、NH2OH·HCl、H2O2均为分析纯。 1.3 样品分析 对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已有很多报道,有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3~4],也有采用欧共体(BCR)分级法[4],以及改良的欧共体(BCR)分级法[5]等,本文采用的顺序提取法,是在Tessier连续提取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将元素各态分为离子交换态(含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将有机结合态分为较活泼的腐殖酸结合态和较稳定的强有机结合态,分别放在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之后提取。

泥岩耐崩解性与矿物组成相关性的试验研究

泥岩耐崩解性与矿物组成相关性的试验研究 柴肇云;张亚涛;张学尧 【摘要】岩石的耐崩解性是岩土工程实践中岩体和岩石材料的重要特征参数之一.基于4组不同成煤期煤系地层泥岩的耐崩解性对比试验,结合岩样的X射线衍射(XRD)和压汞试验(MIP)分析结果,研究了循环崩解作用下泥岩崩解物形态特征和耐崩解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泥岩耐崩解性差异、差异产生机理及其与矿物组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泥岩的耐崩解性与其矿物组成和孔裂隙结构特征密切相关;随崩解循环次数的增多,泥岩耐崩解性指数呈负指数关系递减;受矿物组成的影响,泥岩崩解机理可分为两类:矿物组成中含有蒙脱石的,崩解主要由岩体遇水时内部差异膨胀引起;矿物组成中不含蒙脱石的,崩解主要由岩体遇水时内部孔裂隙相界面受水的楔裂压力作用,孔裂隙扩容引起. 【期刊名称】《煤炭学报》 【年(卷),期】2015(040)005 【总页数】6页(P1188-1193) 【关键词】泥岩;孔裂隙结构;矿物组成;耐崩解性指数 【作者】柴肇云;张亚涛;张学尧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58.2

柴肇云,张亚涛,张学尧.泥岩耐崩解性与矿物组成相关性的试验研究[J].煤炭学 报,2015,40(5):1188-1193.doi:10.13225/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9052934.html,ki.jccs.2014.0897 Chai Zhaoyun,Zhang Yatao,Zhang Xueyao.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correlation with slake durability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of mudstone[J].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2015,40(5):1188- 1193.doi:10.13225/ https://www.360docs.net/doc/e119052934.html,ki.jccs.2014.0897 煤炭开采环境为沉积岩,在煤系地层沉积岩中,泥岩是一种主要构成岩层,包括碳质泥岩、砂质泥岩和页岩等软弱岩体[1]。由于泥岩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对温度、湿度、应力和地下水等环境因素极为敏感,特别是湿度条件变化时,泥岩的性质和状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产生水化膨胀、碎胀扩容、强度降低,导致处于这类岩层中的巷道、硐室、建筑物基体等产生大变形甚至坍塌。 正因如此,泥岩及其引发的工程问题受到了全世界岩石力学与工程界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许多文献分别从水对泥岩力学特征的影响[2-4]、泥岩吸水特性[5-8]、泥岩胀缩性和微结构特征[9-15]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比较而言,在泥岩崩解性方面的研究要少得多。刘长武等[16]以邢台葛泉矿煤系泥岩为例,结合泥岩遇水后宏观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泥岩遇水的崩解软化机理。Ganesh等[17]研究了沉积岩和火成碎屑岩耐崩解性与矿物学特征的关系。张巍[18]和康天合[19]等通过自行设计的崩解试验,分别研究了泥岩崩解物粒径分布与膨胀性的关系和泥岩崩解差异性。 毫无疑问,这些研究为理解泥岩的耐崩解性和崩解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要彻底掌握其本质规律,为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不同成煤期煤系地层泥岩的耐崩解性对比试验,结合X射线衍射(XRD)和压汞试验(MIP)分析结果,研究了循环崩解作用下泥岩崩解物形态特征和耐崩解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泥岩耐崩解性差异、差异性产生

不同品种芒果块液氮速冻—解冻后质构特性比较研究

不同品种芒果块液氮速冻—解冻后质构特性比较研究 作者:何全光黄梅华张娥珍辛明淡明黄振勇覃仁源杨再位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17年第07期 摘要为评价不同品种芒果块液氮速冻后的品质特性,以桂热、金煌、凯特、紫花、红象牙等10个广西芒果品种为对象,对其速冻-解冻前后样品的开裂率、感观品质、色度以及硬度、凝聚性、弹性、咀嚼性等质构特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液氮速冻后,10个品种芒果块的感官品质均有所下降,90%芒果品种出现开裂现象,硬度、咀嚼性下降幅度较大,色度、凝聚性、弹性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其中桂热10号、金煌芒、紫花芒3个品种在液氮速冻-解冻后保持相对较高的品质。说明液氮速冻对不同品种芒果块品质的影响不同,本研究为液氮速冻应用于速冻芒果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芒果;液氮速冻;品质特性;加工 中图分类号 S667.7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mango pieces after liquid nitrogen quick freezing, Ten Guangxi mango cultivars including Guire, Jinhuang, Kaite,Zihua, Hongxiangya,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 the cracking rate, sensory quality,luminosity and texture properties including hardness, cohesiveness, elasticity, chewiness of mango pieces before and after quick freezing and thawing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liquid nitrogen frozen, the sensory quality of the 10 varieties of mango pieces all declined,90% mango cultivars appeared cracking phenomenon, hardness, chewiness decreased greatly,luminosity, cohesiveness, elasticity fell relatively small; Guire No10, Jinhuang and Zihua the 3 cultivars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high quality after liquid nitrogen quick freezing.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liquid nitrogen quick freezing o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mango pieces was different,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assistance for the liquid nitrogen quick freezing applied to the frozen mango. Key words Mango; liquid nitrogen quick freezing;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machining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7.07.029 芒果(Mangifera indca)屬漆树科芒果属,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享有“热带果王”的美誉[1-3]。其肉质甜美,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VA含量居所有水果之首[4]。中国是芒果主产国之一,广西的芒果产量占全国的1/4,包括台农、紫花、桂七、凯特、香芒等30多个品种,芒果已成为广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5]。目前国内芒果产业主要追求高产、鲜食,对于芒果加工特性、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不足,产后加

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范文两篇.doc

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范文两篇 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范文两篇篇一茶是中国的第一大饮料,海南的茶叶在中国茶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珍惜品种多种多样,茶叶加工技术纯熟,产茶地面积广阔,特色茶叶风靡全球。 为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性学习报告研究课题: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小组组长:汪靖惠[由*整理]小组成员:毛彪蔚汪靖惠柯维凌余嘉宏周宏骏指导老师:梁振峰研究方法及步骤:1,分组,分工;分别进行上网查询,查阅书籍,问地理老师等。 2,对查来的资料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用的信息。 3,对信息进行整编,整理出一篇报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叶众所周知,品起来更使君感觉到丝丝清爽,荡气回肠。 那么,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海南又具备怎样的优越条件致使能种植出这么好的茶叶呢对此,我们对海南的茶叶产地分布及其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在学校全面展开的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小组5人与指导老师一齐提出了这个课题。 这个课题的侧重点在于分析与取证,结合茶叶的生长环境,与海南主要种植茶叶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相比较,得出结论。

这个调查报告主要结构是:先介绍茶树普遍的最适生长条件,再依次列举海南茶叶主要分布地五指山,白沙及万宁中的特产茶叶,及它们生长所需要的环境,透过介绍上述三地的自然条件,最终得出结论。 一,适宜茶叶生长的条件茶树生长对气温和热量的基本要求:茶树喜欢温暖的气候条件,对温度和热量有必须的要求。 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茶树才能生长良好。 气温在10-35度之间时,茶树通常能正常生长,在之中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越多,茶树的生长时期就越长。 茶树每萌发一轮所需的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760-1060度。 (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3度左右,最冷也超但是5度,这就为茶叶的生长带给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茶树生长对水分条件的基本要求:水分是保证茶树正常生长的基础条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气湿度太低,对茶树生长不利。 降水是茶园水分最主要来源,保证茶树能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 在茶树生长期间,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于100毫米。 当月降水量少于50毫米时,茶树缺水。 空气相对湿度对茶树生长也会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在茶树生长期比较适合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低于50%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而且使茶叶质地粗硬,品质降低。 (海南岛年平均降水量控制在1500毫米左右,最低也在950

河北省土壤状况及土壤研究的一些方法

河北省土壤状况及土壤研究的一些方法 二、河北省土壤概况 (一)主要土壤类型 河北土壤类型多样,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主要有7个土类,即:褐土、潮土、棕壤、栗钙土、灰色森林土、粗骨土、栗褐土、石质土。褐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麓的京广铁路两侧,燕山南麓的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北,海拔700——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山麓平原、冲积扇上中部地带,是河北省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64%;潮土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南的平原地区;棕壤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的中山和部分低山及冀东滨海丘陵上;粗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土层浅薄,颗粒粗糙,砾石含量大于30%;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的坝上高原和坝下张宣、怀来、阳原、蔚县盆地的部分地区,栗褐土在冀西北坝下地区广泛分布,处于褐土区和栗钙土区的过度区;灰色森林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东北部的低山丘至围场一带;石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在极薄的A层土下直接与基岩接触,常与粗骨土镶嵌分布。其他土壤如盐土、黑土、水稻土、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等也有分布。(另外: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的下游沿岸、古河道附近及沙化严重的农田附近;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湖滨下湿滩地以及山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位1-3米的河谷地带。)分部如图: (二)土壤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规律 本区域土壤广泛发育在省内排水良好的丘陵、阶地、山麓平原和高原缓岗坡地、土壤带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自东南向西北,由棕壤一褐土一栗褐上一栗钙土依次更替。棕壤作为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范围不大,主要见于冀东一带。褐土,为省内主要地带性土壤.分布广泛。栗褐土、栗钙土,分布在西北部的坝下山间盆地和坝上高原。褐土带内淋溶褐土、典型褐土、碳酸盐褐土,亦大致呈东北一西南向分布、东南一西北向更替(图5—1)。 2、垂直地带性规律(以雾灵山为例) 随着地势起伏与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山地土壤的分布服从于垂直地带性规律,而垂直带语的结构又与水平地带性有密切的联系。兴隆县境内的雾灵山,基带土壤是淋溶褐土,垂直带谱依次由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棕壤——山地生草棕壤——亚高山草甸土组成。(图5—10)。 (三)秦皇岛主要土壤类型及特点 1.淋溶土——棕壤土类 淋溶土纲的主要特征是,土体碳酸钙淋失殆尽,呈酸性至中性反应.粘粒移、淀明显。省内淋溶土纲只有一个亚纲:湿暖温淋溶土亚纲;一个土类:棕壤土类。 62 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是河北省最主要的山地土壤,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4.02%。在降水较多的冀东,棕壤出现在濒临渤海的几十米到几百米高的低山、丘陵上;棕壤发育地区气候温湿。燕山、太行山山地棕壤区中温、半湿润;冀东滨海棕壤区暖温较湿润。年均温7一11℃,年均降水量670一790毫米,干燥度0.8一1.15。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僳。这样的水热条件.使土体淋溶较强,亦利于有机质累积。 原生植被以夏绿阔叶林为主.间有针阔叶混交林。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巳不复存在。现在所见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乔木以栎属和松属为主。良好的植被给土壤带来较多的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六校联合体期初调研测试 高三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形式存在 B.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O、N C.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强弱 D.DNA分子转录过程中,有双链的解开和恢复 2.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不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B.细胞中蛋白质的运输必需经过内质网 C.tRNA和RNA聚合酶都可经核孔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皮肤细胞 3.右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机体中位于小肠绒毛基部的上皮细胞(a),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吸收细胞(b)后向上迁移,补充小肠绒毛顶端凋亡的细胞(c)。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无关,但与其功能有关 B.细胞凋亡由遗传物质控制,不同细胞凋亡速率不同 C.b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会减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D.若某一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会发生变化 4. 研究表明卵母细胞发育早期有8种关键基因表达。科学家诱导胚胎干细胞表达这些基因,将胚胎干细胞转化为卵母细胞样细胞(DIOL)。DIOL可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但不能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受精后发育成早期胚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IOL减数分裂过程中仅产生1个极体 B.DIOL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C.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D.DIOL受精后可发育为正常二倍体胚胎 5.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要经过加工才能与核糖体结合发挥作用: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过程需要非蛋白质类的酶参与,而且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发挥完作用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相关

季节性冻融期间亚高山森林凋落物的质量损失及元素释放

季节性冻融期间亚高山森林凋落物的质量损失及元素释放 邓仁菊;杨万勤;冯瑞芳;胡建利;秦嘉励;熊雪晶 【摘要】季节性冻融期间的凋落物分解对季节性冻土区的森林生态系统过程可能 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已有的研究报道很少.因此,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 Rehder & E. H. Wilson)林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aczev)林凋落叶的分解.一个季节性冻融期间,冷杉林和白桦林凋落物的质量损 失率分别为(19.4 ±2.0)%和(21.5±3.5)%,约为1a中凋落物分解的64.5%和65.6%,表明季节性冻融对亚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影响显著.冷杉凋落物中C、N、P、K、Ca和Mg的释放率为(15.0±1.0)%、(34.1±3.6)%、(17.0±0.9)%、(22.8±5.9)%、(20.1±0.1)%和(36.3±2.1)%,白桦凋落物中C、N、P、K、Ca和Mg的释放率为(20.7±0.1)%、(29.4±3.4) %、(15.7±1.3)%、(16.8±5.1)%、(21.3±1.8)%和(20.5±2 8)%.结合叶凋落物产量可以推断,冷杉林凋落物在一个季节性冻融期间释 放到土壤的N、P、K、Ca、Mg为(10.17±1.14) kg · hm-2、(0.68±0.08) kg · hm-2、(4.08±0.46) kg · hm-2、(0.46±0.05) kg · hm-2、(0.09±0.01) kg · hm-2,白桦林为(5.61±1 12) kg · hm-2、(0.34±0.07) kg · hm-2、 (1.21±0.24) kg · hm-2、(0.300±0.059) kg · hm-2、(0.051±0.010) kg · hm-2, 这对于春季亚高山森林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年(卷),期】2009(029)010 【总页数】6页(P5730-5735) 【关键词】季节性冻融;凋落物分解;元素释放;亚高山森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