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案 冀教版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目的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同学们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二、新授

师: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师: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点名回答。)

师:假如我们班共有18个同学,那每个同学得到花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1

18

师: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

18

,假如我们班有9个男生,那每个男生得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学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说一下你的想法?

生: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

18

,两个人就是

2

18

,……,9个人就是

9

18

,女生的可能性也是

9

18

师:如果18个学生中,男生10人,女生8人,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又各是多少呢?

(学生交流回答。)

师:现在,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如果是我们班玩击鼓传花,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同桌讨论并回答。)

三、练习

1.(1)指针停在斜线、白、黑三种区域的可能性是多少?

(2)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白色区域呢?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可能性事件,比如商场抽奖等,此时就要靠我们用明亮的双眼去寻找,去发现,用我们智慧的大脑去分析,去判断。

1 / 1

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可能性 体验并设计游戏规则》优质课教案_1

“奇”“偶”“大战” ----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冀教2011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四课时。 《可能性》这一单元的内容大多与“游戏”相关,而“游戏”又无疑是学生们最愿意去尝试的学习方法。因此,这堂课“游戏”贯穿全课,在活动型的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在游戏中自我激发获取新知的动力,以及体验自我实践新知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彰显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根本宗旨! 1.知识与技能 (1)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并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在“奇”“偶”“大战”、讨论比赛规则等活动中,经历感知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设计游戏方案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四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的理解。 五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六教学准备: 扑克牌中的红桃5、红桃6、红桃7、红桃8(其余红桃备用) 七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 说起比赛,它悬念丛生,它令人心情激荡,老师就是一个十分喜欢比赛的人。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完成一个另类的、别样的比赛――――“奇”“偶”“大战”。 2、新课讲解 (1)、比赛规则有红桃5、红桃6、红桃7、红桃8四张扑克牌,管理员将四张牌打乱,由红、黄两队队员各摸一张,然后把摸到的两张牌相乘,如果乘积是奇数,红队胜,如果乘积是偶数,黄队胜。(每次比赛结果由记录员记录)(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 (3)既然大多数同学认为公平,那我们就开始玩。 每队每次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摸牌,记录员记录比赛结果及胜负。 (4)、待有学生提出游戏不公平时,老师停止比赛。 同时引导启发:这几个同学敢质疑游戏不公平,你们真是太有勇气了!真棒!那么,究竟为什么不公平呢? (5)、板演展示5*6=30 5*7=35 5*8=40 6*7=42 6*8=48 7*8=56 引导学生发现:这六道题的乘积中,只有一个是奇数,其余全都是偶数,太不公平了! (6)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红队获胜的可能性有多大?黄队获胜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

游戏的公平性 教案

一、情景图 1、出示主题图 看大屏幕,图上有四组同学分别在进行击鼓传花、跳房子、下棋和准备足球比赛,这些游戏或体育活动的规则,你们知道吗?说说看 2、击鼓击花 指图上学生。他很想表演节目,他有机会吗?他们的机会和别人一样吗? 结语:因“击鼓传花”的规则,每个人都有可能,机会公平。 3、跳房子。 (1)做什么?(2)不定规则会怎样?(3)谁会先跳? 4、下棋。 (1)掷骰子决定什么? (2)如果我掷的总是大些,你总是小些,这不公平? 总结:游戏比赛总有规则,规则要公平,让每个人赢的机会相同,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二、教学例1 1、引出画面。 2、学生说规则。 3、提出:“你认为抛硬币决定哪个队开球公平吗? (1)同桌交流。 (2)指定学生发言。 重点:推出1/2。 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各有一半的机会。(一半:1/2) 有几种可能:2种。 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1/2 反面呢? 小结:同学们不仅说明正反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还能用学会的分数知识来说明可能性是1/2。 4、实验验证。 (1)假如把这枚硬币抛10次,猜一猜,正面朝上的次数有多少次? (2)点8人分两组实验。 (3)讨论:为什么实验的结果不是各1/2的次数? (4)介绍“数学家“的实验数据。 三、飞行棋游戏。 1、学生分三大组,每组一名学生。 2、谁先走。 关注理由。(会用分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板书:红队的可能性是1/2。 黄队和蓝队的可能性都只有1/4。(黄队获胜有可能吗?) 3、怎样才能主方案公平呢? (1)学生讨论。 (2)汇报交流,说明理由。 4、用什么骰子的问题。 (1)推出“长文体、正方体“骰子。

游戏的公平性教案

游戏的公平性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通过复习,学生能够唤起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概率的思想辨真伪,能初步辨别生活中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重难点: 重点:能辨别游戏的规则是否公平。 难点: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吗? 下面我们来一起玩一个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每人摸一次球,摸好后立即放回袋中,最终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女生羸,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算男生赢。 游戏后提问:猜一猜,为什么总是女生赢? 揭示课题——游戏的公平性 二、梳理知识,回顾整理 (一)体验游戏的公平性 师:刚刚为什么总是女生赢呢? 生讨论发言。 师:男孩子们十分不平,觉得黄球的数量多,女生赢的可能性就大,这很不公平,那怎么修改游戏让它公平呢? 生:…… 师:为什么两种颜色的球个数相等就公平了呢? (二)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摸牌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把1-10十张牌打乱,牌面朝下放在桌上,每次任意摸一张在放回,摸出质数的算女生赢,摸出合数的算男生赢。(摸出1不算再重摸一次)。师:你接受这个游戏规则吗? 小组讨论:如何修改规则,游戏公平? 小结: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要看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三)典型例题解析 1、下面这个游戏公平吗? 游戏规则:选2、3、4、5四张牌,牌面朝下放在桌上,任意摸两张牌,如果牌上数的和是奇数的邓老师赢,牌面上数的和是偶数的孩子们赢。 2、下面有四种猜数的方法,猜中为赢。如果让你猜,你选哪一种?请说明理由。(正方体六个面分别写着1、2、 3、 4、 5、6,抛出后朝上的那个数就是猜的数)A、2的倍数 B、质数 C、不是3的倍数 D、12的因数 (四)探究活动 甲乙两对进行跳远比赛。用下面哪种规则决定谁先跳是公平的? A、“石头、剪刀,布”谁赢谁先跳 B、掷骰子,点数大于三的甲先跳,小于三的乙先跳 C、抛硬币,正面朝上甲先跳,反面朝上乙先跳 如果三个队进行比赛,可以用什么方法公平决定谁先跳呢? 小组讨论、分析,汇报。 (五)练习: ‹一›、判断:1、投骰子决定跳棋走几步是公平的。() 2、正方体六个面分别涂着红黄蓝绿青紫,甲乙各抛2次,紫色面朝上甲赢,蓝色面朝上乙赢,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二›、解决问题:小强、小明玩扑克牌游戏,从A到K共共13张扑克牌,分别代表数字1-13,如果摸到是2的倍数,小明赢,不是2的倍数,小强赢。 (1)这个游戏公平吗? (2)小强一定赢吗?为什么? (3)你能设计一个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吗? ‹三›、课后作业: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第七册p79~81例题、“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在活动中,能正确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3、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建立“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的理解。 2、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教具准备:白、黄色球,扑克牌,多媒体课件一套。课前谈话:1、同学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想送给大家,可是数量不够多,只能同桌两人中选出一人得到礼物。怎么办呢?(石头、剪子、布)。2、学生开始游戏。(五局三胜制)[设计意图:教学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贴近学生生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课前谈话看似“闲聊”,但就在这种“闲聊”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活泼的游戏活动中初步感知游戏的公平性。]一、学习新课:1、体会游戏的不公平性: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了有关可能性的内容,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看,老师手里拿了几个白球?(4个),几个黄球?(2个)把它们放入口袋,我们来做个摸球游戏,怎么样?做游戏可要有规则,请看屏幕:(1)(出示题目)口袋里有4个白球和2个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后放回,搅几下,继续摸,一共摸30次。摸到白球算女队赢,摸到黄球算男队赢。谁赢的可能性

大一些?(2)学生自由发言。(3)为什么你会觉得女生赢的可能性大呢?(4)同学们的这个猜想怎么样呢?还是让我们来做一做这个游戏,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我们就将全班分成男队,女队。请男、女队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摸球。请大家选出男、女2名公证员,再请一位小朋友来帮忙,把每次摸球的结果大声告诉大家。其他同学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每次摸球的结果记录在表一中。(出示表一)(5)男女代表开始摸球,其余学生记录。(6)交流:白球摸到()次,黄球摸到(),(完成表一)谁赢了呀?看来大家的猜想是正确的。如果继续摸下去,结果会怎样?那你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7)是呀,公平的游戏,必须要有公平的游戏规则。(出示课题)[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技能的传授,更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抛出“你觉得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然后组织学生动手验证,用事实来证明游戏的不公平。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从而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得新知。这种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的东西不是别人硬塞的,而是自己的,这才真正称得上是有价值的“东西”。]3、体会游戏的公平性:(1)你觉得怎样在口袋里放球,游戏才是公平的?请你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用桌上的球动手装一装,使游戏变得公平。(2)交流:说说你们组是怎样装球的?(师相机板书)每组装球的方法都公平吗?为什么?(书:个数相等,可能性相等)。(3)验证:我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体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在讨论比赛规则、抛硬币、摸球游戏等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能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重难点: 体验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由篮球比赛怎样确定场地的谈话引出教材中的问题,让学生读书。(设计意图:篮球比赛如何确定场地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直接进入主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交流从图中观察到的信息。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设计意图:用自己的话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培养学生 3、讨论:这种方式公平吗?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明白这种方式是公平的。 (设计意图:对确定场地方式的判断,培养学生公平意识,又为认识等可能性作铺垫。) 4、教师参与讨论并介绍等可能性的意义。

(设计意图: 教师以平等的角色参与讨论,既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等可能性的实际意义。) 二、体验等可能性 1、教师谈话并提出抛硬币的要求。 2、交流抛硬币的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满足学生交流实验结果的愿望,教师也初步了解实验结果,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3、用举手的方式把全班学生抛掷的结果进行分段整理,填写好统计表。(设计意图:统计全班学生抛硬币正面朝上的结果,进一步感受等可能性。) 4、讨论全班统计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教师进行对话和引导。(设计意图:数学推测是科学的,但实验的结果是现实的,让学生在讨论中体验或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三、摸球游戏 1、教师谈话,引出红红亮亮摸球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游戏的内容和规则。(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摸球游戏规则,为讨论兔博士的问题做准备。)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学生猜游戏的结果,说明理由的过程,是学生把可能性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公平的意识。) 3、验证猜测的结果,同桌两人按照这种游戏规则亲自做一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做游戏中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亲身体会游戏规则的不公平性和游戏规则制定的重要性。) 四、做一做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案)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案)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内容】教材p79例题和p80~81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在活动中,能正确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3、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提高性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初步体会游戏的公平性 活动一:猜球比赛(4个红球、1个黄球)隐藏 (出示袋子)老师在袋子里装了一些球,想不想进行一次摸球比赛! ①规则:全班分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女生各派10个代表摸球,每人各摸1次。摸到红球多算女生赢、摸到黄球多算男生赢,其余学生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出现? ②记录可要有方法,你想用怎样的方法进行记录呢?(学生介绍) ③师摇匀袋子,男女生依次摸球;同桌合作记录:一人记录,另一人监督他记录的是否正确。(指名一组上台记录) 摸到红球的次数 摸到黄球的次数 师:谁赢了呀?女生你们真厉害,祝贺你们获得胜利。 ④男生好像有些疑惑了,你们想说什么吗?你怎么觉得不公平了? ⑤(师抽出袋子)如果再摸下去,结果会怎样呢?为什么? 体会:红球个数比黄球多,所以摸红球的可能性大,摸黄球的可能性小,也就是女生赢的可能性比男生大。男生想说些什么吗? 2、揭示课题:你们用了一个词语“公平”,到底怎样的游戏是公平、合理的呢?今天,我们就一同研究、设计出一份公平的游戏规则。 3、进一步理解游戏的公平性 (1)想想:怎样改变口袋里红黄球的个数,使得比赛变得公平呢?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教学设计 江苏省启东市实验小学黄晓梅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是让学生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下册认识了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实际上是“不等可能性和等可能性”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即不等可能性——游戏规则不公平,等可能性——游戏规则公平。学生无论在生活经验上,还是认识基础上都有一定的积累,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去探索,在活动中感受游戏规则公平的原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数学的目光看世界,用概率的思想辨真伪,能初步辨别生活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践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高效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带领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的探索路程。 1.自学法。比如在学生认为游戏规则不公平时﹑在玩摸牌游戏时,我都让学生自己设计认为公平﹑合理的规则。这样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发现一些问题,在讨论﹑教师讲解时,学生都会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学习。 2.讨论法。在明确游戏规则公平后,通过交流使学生对一些是懂非懂的问题得到解决,如“游戏的双方赢的机会均等,但在实际摸球时为什么仍可能会有输有赢?”同时对一些极想表露自己观点的学生,教师把握时机,让学生舒畅地发表自己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我说课的内容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79—81页的内容。 2、本课教材主要是让学生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的可能性有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体会,使学生联系实际问题,初步学会用可能性的知识预测简单游戏的结果。同时,这部分知识也是学生日后学习求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为了让学生认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材首先设计了两次摸球游戏,第一次摸球后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因为口袋里红球比黄球多,所以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要大,小明赢得可能性就大些,从而体会到这样摸球的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接着按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要求,让学生重新设计摸球游戏,并摸一摸,进一步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想想做做的题目是把公平的和不公平的游戏放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最后,教材编排一则“你知道吗?”来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 3、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及新课标的要求,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在活动中,能正确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

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3)、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4.本课教学重点: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二、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采用游戏教学法,先通过故事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能正确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三、说学法。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比较、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互动有可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四、说教学流程。 结合几年来教学新教材的经验,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冀教版

游戏的公平性(p79-8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修改不公平的游戏规则。 3.初步学会根据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原理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 4.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公平、公正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和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教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分成小组,每小组准备好6个黄球、6个红球、一个袋子,2个转盘,A —10十张红桃扑克牌,统计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图 老师出示一个如上图的转盘,学生转,转到哪个做哪个游戏 。 二、游戏 1、摸球游戏 (1)第一次摸球 出示要求: 口袋里有2种不同颜色的球(白色和黄色)共8个球,两种 球的个数不相等,你能想办法知道哪种球多吗? 师:你打算怎么办? 男女生选择球的颜色。(摸到黄球女生赢,摸到白球男生赢) 每个小组派2个同学上台来摸球。 两位学生做记录 学生摸球后老师宣布结果,女生赢,男生输 二次备课

师:对于这个结果,男生服气吗? 师:哪个球多的可能性大? 老师把球倒出来,给学生看(6个黄球和2个白球) 师:这个游戏这样做,你觉得公平吗? 师:看看这些球,获胜的几率一样吗?那游戏公平吗?师:怎样调整规则就能够使游戏公平? (2)第二次摸球 出示要求: 口袋里有4个黄球和4个白球,每人轮流,共摸20次,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后放回。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算女生赢,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男生赢,比一比看谁能赢。 摸球结果记录表 (3)学生操作,反馈数据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填下表 师:观察数据,每一组谁赢了? 师:从合计的结果看,谁赢了? 师:白球黄球一样多,可能性怎样? 师:如果继续往下摸,男生们还一样能赢吗?为什么?师:从这个游戏中认识了等可能和公平性。 出示课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分析转盘游戏的公平性 师:观察转盘,对于想玩抛硬币的同学,这个转盘公平吗?

【小学】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设计课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设计 课题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单元第四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 学习目标1、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能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培养公平、公正的意识。 重点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难点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能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足球比赛,裁判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公平吗? 我们同学们经常玩游戏,怎样才能保证游戏规则的 公平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公平,因为抛 硬币时正面朝 上和反面朝上 的可能性相 等。 利用学生感兴趣 的足球比赛引入 课题,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为本 课的学习做好铺 垫。 讲授新课一、摸球游戏。 1、摸球游戏。每人摸10次,谁得分高算谁赢。 不用猜,肯定红红得分高。 2、小组活动:同桌每人摸10次,试一试,看谁的 得分高。我摸到红球得 1分,你摸到 绿球得1分。 好吧,那我先 摸,摸完再放 回去。 盒子里有2个 红球,1个绿 球,摸到红球 的可能性大。 每次都是摸到 红球的得分 高。 通过摸球的游戏 并记录,让学生 亲身感受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的大 小,从而感受游 戏规则的公平与 否。

游戏规则:轮流从盒子里摸一个球,然后放回去,每人摸2021如果小明摸出的白球多,小明赢,如果小华摸出的黑球多,小华赢。 (1)选用(B)号盒子进行摸球,这个游戏对对方公平。 (2)选用(C)号盒子进行摸球,小明必赢;选用(A)号盒子进行摸球,小华必赢。 3、学校举行阳光体育活动,明明、光光和东东进行跳绳比赛,用转转盘的方式来决定谁先跳。指针指向红色区域时东东先跳,指针指向蓝色区域时光光先跳,指针指向其他区域时明明先跳。谁最有可能先跳?这个规则公平吗?怎样改才能公平? 答:明明最有可能先跳。因为可能性不相等,这个规则是不公平的。这个圆平均分成了8份,红色占其中的2份,蓝色占2份,其他颜色占4份。 其他颜色占的份数最多,指针指向其他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1、选一选。 (1)一个盒子里装有3个红色小球,8个黄色小球 (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小 球,摸到(黄)色小球的可能性大。如果想使两种 颜色的小球摸到的可能性相等,需要再往盒子里放 入(5)个(红)色小球。 (2)抽奖箱中有5个白球、2个红球和3个黄球, 这3种球只是颜色不同,随机抽取1个,抽到(白) 球的可能性最大。 (3)小正方体的各个面分别写着1、2、3、4、5、 6。任意掷1次,掷出每个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摆出双数的可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对所学知识加以

《统计与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案

《统计与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大事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可能性和嬉戏规章的公正性之间的关系,能区分嬉戏规章是否公正,初步体会设计简洁嬉戏的公正规章。 2、通过活动,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让同学进一步体会大事发生的可能性,体验可能性嬉戏规章的公正性,能区分嬉戏规章是否公正。初步学会简洁嬉戏的公正规章。 教具预备: 老师,一个黑塑料袋,四个白球,四个桔黄色球。 同学,每组预备一个布袋或黑色塑料袋,4个黄球,4个白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启发谈话,引出摸球嬉戏。 〔2〕、揭示课题并板书。 2、操作体验 〔1〕出示P79例题挂图。 1、引出摸球嬉戏,指明同学读书上的嬉戏规章。〔认真听清晰〕 2、猜猜看,依据这种嬉戏规章,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 同学们猜得怎样呢?想不想用这种嬉戏规章玩一玩呢? 〔2〕、分组活动

同学们运用他们的嬉戏规章,玩一玩摸球嬉戏,并用画正字或打对的方法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摸球时肯定要有序进行。 请同学们先分工在做嬉戏。 〔3〕、各小组展现摸球的结果记录表。 引发商量:运用他们的嬉戏规章做的摸球嬉戏已结束。请同学们观看一下,每个小组的结果,想想看刚刚的嬉戏公正吗?为什么? 〔4〕、思索:你有什么好方法使今日的摸球嬉戏公正呢? 分小组重新设计的嬉戏规章。 谈话:谁来说一说要使嬉戏公正,要怎样设计嬉戏规章?为什么这样设计? 方案一:在原来的口袋里去掉2个红球。 方案二:在原来的口袋里增加2个黄球。 等等。 总之,只要口袋里红球、黄球个数相同就可以了。 〔5〕、再次作摸球嬉戏。 同学按自己设计的嬉戏规章,再摸一遍,把摸得结果也填写在表里。 〔6〕、集体商量 展现各小组摸球记录表,谈话:请同学们如今认真地观看一下每个小组摸球的结果,你又发觉了什么?依据这种嬉戏规章玩嬉戏,是不是就没有输赢了? 〔7〕、师生共同商量后发觉:嬉戏规章公正了,只能表示嬉戏

冀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上册第32—33页内容

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上册第32—3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讨论比赛规则、抛硬币、摸球游戏等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能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讨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硬币、盒子与球若干。 教学过程: 以“数学俱乐部”的形式引出课题:等可能性。让学生理解等可能性。 一、游戏导入,通过抛硬币感受等可能性。 1、“说反话”游戏。(讲清要求) (找一男生)师:我看天。(我看地)我朝左。(我朝右)我张嘴。(我闭嘴)我是男的(我是女的) (找一女生)师:我向上。(我向下)我聪明。(我愚笨)我很温柔。(我很粗鲁)我是好人。(我是坏人) …… 问:对于这个游戏,大家觉得怎么样?(可引:刚才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始终占着便宜,是谁呀?也就是说这个游戏公平吗?)有什么好的方式可以使这个游戏公平呢? 学生说方法。(如猜拳、抛硬币……) 2、观看篮球比赛开始片段。 引: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公平的方法,哪一个最适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国际比赛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告之学生:不仅篮球比赛,像乒乓球比赛、足球比赛等许多国际比赛都采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比赛双方的先后。 学生讨论:这种抛硬币的方式公平吗?为什么? 4、抛掷硬币实验。 引:口说无凭,下面我们就拿出准备好的硬币以小组为单位来亲自来实验一下,看一看两面的可能性真的相等。 (要求:每人抛10次,抛之前硬币要竖着拿,为了公平起见尽量把硬币扔起来一下,但还不能太高,一定要看好落下时的结果,如实的做好记录。) (学生试验) 汇报结果。 (针对出现的两面不相等的情况) 问:刚才大家说正反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各占一半,正5反5的情况不用说,那么其他的结果,只有6和4的情况离一半还比较接近,其他情况和一半相差很多呀?这怎么能说正反面的可能性相等呢? 引导:试验10次可能还存在偶然情况,那么试验次数再多些,会怎样呢?是不是会出现什么规律呢?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我们就把大家的结果加起来怎么样? 要求:小组成员认真计算出组内10人的结果,组长进行检查,完成小组汇总表。 (学生计算,汇报结果,教师绘制条形图) 再引:我们一起来看两次的结果,你比较一下,看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随着抛币次数的增多,出现的正反面离一半越来越接近了。 再问:要是我们抛得次数更多,结果会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看数学家们抛硬币的实验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游戏的公平性︳人教新课标

《游戏的公平性》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分数表示 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根据要求设计双方都公平的游戏方案。 3.让学生经历亲体验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 教学难点: 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教学准备: 硬币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前,老师想讲一个阿凡提的故事给你们,你们想不想听啊? 生:想 师:阿凡提在巴依老爷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眼看到了年底,阿凡提找巴依老爷去讨要工钱,巴依老爷可不想付给阿凡提工资,于是眼珠子一转,对阿凡提说:“阿 凡提,我这里有两张纸条,一张写着“付工资”,另一张写着不付工资,你抽 到哪一张就按哪张上的办,你可是有一半的机会,大家想一想,如果阿凡提抽纸 条的话,会有什么结果? 生1:领到工钱。 生2:领不到工钱。 师:这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游戏的公平性。 (二)新知探究 1、师:同学们,你们玩过飞行棋吗? 生:玩过。 师:现在小红和小明两人在玩飞行棋,想用投硬币的方式决定谁先走。 你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先走公平吗?说说理由 学生有说公平,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都一样,1/2。 也有说不公平。 师:那要游戏公平,就要正反出现的可能性要相等。现在为了验证同学们的想法,我们来做个实验。 2、小组操作:抛硬币 要求:两人为一组。 一人投10次,共20次,记录下,正,反面出现的次数 抛硬币时注意抛的力度与高度要适中。 小组汇报,教师输入到表格里。并且计算出几个小组的和,我们会发现掷硬币的次数越多,正,反面出现的次数越接近。 师:看看科学家们做的实验,他们掷硬币的次数比我们要多得多。 出示科学家们做的验,也发现掷的次数越多,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就越接近1/2.。 所以我们可以说掷抛硬币决定谁先走是公平。所以在足球比赛中,我们也常常采 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

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冀教版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练习) 一、填空题。 1、口袋中有红球3个,蓝球3个,黄球1个,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小,摸到()球和()球的可能性相等。 2、一副扑克牌,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是红桃的可能性和是黑桃的可能性()。 3、袋子里有大小一样的红球和黄球各8个,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袋子里至少要再放入()个红球。 4、有5张数字卡片(如下图),倒扣着混放在一起,每次反过来1张,记下数字后再放回去和其他卡片混合。 (1)每次翻开的数字有()种可能。 (2)如果翻开的数字大于5,翻开的卡片有()种可能,可能是()。 (3)翻开的数字卡片大于5和小于5的可能性()。 二、判断题。 1、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抽一张,抽到红桃6的可能性与抽到黑桃10的可能性相等。() 2、盒内放着5个红球和5个黄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同。() 3、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 4、 5、6,甲乙两人轮流掷正方体,若朝上的数字是6,则甲获胜,如朝上的数字不是6,则乙获胜,甲获胜的可能性大。() 4、两个小朋友玩游戏,掷骰子决定输赢。小芳说:“朝上的一面是2的倍数我赢。”小雨说:“是3的倍数我赢。”这个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三、选择题。 1、在一副洗好的扑克牌中随意抽取一张,抽到“小王”的可能性与抽到“红桃9”的可能性相比,()。 A、抽到“小王”的可能性大 B、抽到“红桃9”的可能性大 C、抽到“小王”与“红桃9”的可能性相等 D、无法确定 2、如图,转盘转到()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A、黄色 B、红色 C、绿色 D、蓝色 3、甲乙两人做游戏,同时掷两枚相同的硬币,双方约定:同面朝上甲胜,异面朝上则乙胜,则这个游戏()。 A、对双方公平 B、对甲有利 C、对乙有利 D、无法确定 4、小静和小红玩掷骰子游戏,每人将一个各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 5、6的正方体骰子掷一次,把两人掷得的点数相加,并约定:若点数之和等于6,则小静赢;若点数之和等于7,则小红赢;若点数之和是其他数,则两人不分胜负,那么()。 A、小静赢的机会大 B、小红赢的机会大 C、小静、小红赢的机会一样大 D、无法确定 四、解决问题。 1、如下图。“转动指针,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小红胜;指针停在黄色区域,小强胜”。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2、元旦时,老师让每位同学出一个节目,统计如下: (1)老师随便抽出一个人,表演什么节目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2)随便抽一个人,表演什么节目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3、一个小正方体有6个面,1个面涂上红色,2个面涂上蓝色,3个面涂上黄色。甲乙两人各掷50次,红色向上,甲胜,蓝色向上,乙胜。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怎样制定游戏规则才公平?

冀教版数学五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五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设 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目的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同学们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 2.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罐子里,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蓝色球? 二、新授 师:在上题中,我们知道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大,到底取出蓝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师: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点名回答。) 师:假如我们班共有18个同学,那每个同学得到花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1 18。 师: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 18,假如我们班有9个男生,那每个男生得 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学生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说一下你的想法? 生: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 18,两个人就是 2 18,……,9个人就是 9 18, 女生的可能性也是9 18。

师:如果18个学生中,男生10人,女生8人,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又各是多少呢? (学生交流回答。) 师:现在,同桌同学相互说一说,如果是我们班玩击鼓传花,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同桌讨论并回答。) 三、练习 1.(1)指针停在斜线、白、黑三种区域的可能性是多少? (2)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白色区域呢?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可能性事件,比如商场抽奖等,此时就要靠我们用明亮的双眼去寻找,去发现,用我们智慧的大脑去分析,去判断。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的教案及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结果的内容。本单元共安排4个课时。 单元目标: 1. 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用语言描述;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2.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能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 在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 能通过实验、列表等方法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 通过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并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测、试验、数据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摸棋子活动,在用可能描述时间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 2、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3、认识和理解相应的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

难点:1、解释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正确使用词语“差不多”来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老师想在这个盒子里放六个黑色棋子和四个白色棋子,任意摸一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能确定吗? 2、学生交流并反馈。 3、教师小结:如果盒子里放入的两种颜色棋子个数不一样多,摸到的结果又会怎样呢?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继续学习统计与可能性。(板书:统计与可 能性) 二、开展活动 (一)1、请同学们每人从盒子里摸出1个棋子,用“正”字记录是什么颜色,然后放回去,把结果记录在表一中 2、分小组摸棋,做记录。 3、交流统计结果’填在合计栏中。 4、从统计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黑多白少) (二)、改变盒子中黑棋子和白棋子的个数,再摸。把结果记录在表二中。 学生反馈交流,全班交流。 (三)、(1)、从9黑1白中任意摸1个棋子,并记录。 (2)、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的次数多?为什么?讨论交流。 (四)、从1黑9白中,任意摸出1个旗子,猜一猜摸出那种棋子多,然后验证。 (五)讨论:从摸棋子的结果看,摸出黑棋子(或白棋子)的次数跟棋子的个数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六)总结:摸出什么颜色棋子的次数多,就是摸出什么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 三、应用提高; (1)练一练1、先自己莲线,再全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练一练2、读懂题意,并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理由。(3)问题讨论: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四、小结;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