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镇江六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一、我交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中学scratch教学目前还是个新生事物,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合适的教材,教师既是教者,又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所以,迫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程序设计教学之路。本课题就想通过尝试与实践,探索中学Scratch 教学的一般方法,找出scratch教学的常见课型,对不同课型进行分析、实践,研究其一般模式及适用性、有效性等。

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从事开发教学工作

1.讲解课

2.边讲边练式和先讲后练式

3.任务驱动式(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4.研究学习式这四种课型,结合scratch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和教材的不同,探究新教材中各阶段合适的课型,通过教学来完善各类课型切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本学期,我将立足于scratch语言初级教材,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有效梳理,并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和文本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课型进行教学研究,并积累了相关教学设计和案例。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效果的多元化评价,总结反思不同课型教学中改进完善之处。特别是针对学生的学,在不同的课型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以及在不同课型中教师指导的侧重点。在scratch学习的初始阶段,讲解课和边讲边练式和先讲后练式运用的比较多,在学生对scratch还比较陌生的情况下,通过边讲边练,让教师的指导更有效,学生的学习也更有针对性。讲解课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有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掌握了scratch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后续的任务驱动式学习和研究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本课程编写及开发的几点思考

1.通过scratch语言不同课型的研究,为教师在不同课型下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一个依据。教师明晰了不同阶段教学的侧重,对于学生有效学习指导的策略有了系统和长程的意识。

2.引导学生在不同课型下选择切合的学习方式,学生开始畏难情绪得到了缓解,后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解决了教学中教学方法拔高或者过低的问题,立足于学生成长的需求,在不同阶段提供了合适的发展平台。

(1)在讲解课中,教师讲解的策略与步骤,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

(2)在边讲边练式和先讲后练式课型中,教师示范的方式,学生练习的有效性;

(3)在任务驱动式课型中,任务生成的情景创设,问题的生成性,以及教师在任务驱动式课型中角色定位

(4) 在研究型学习课型中,学生生活、社区化学习资源的挖掘,特别是学生课后自主合作研究学习方式的研究,主题的确定和学习平台的构建。

3.通过对不同课型的研究,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以及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教学与研究相融合,相互促进。特别是教学目标准确的多元化定位,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4.教师在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开始结合理论的指导,有效地推进和落实。

镇江六中信息技术组校本课程编写组单树刚

2014-08-2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