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2014潍坊市二模】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含答案

【首发2014潍坊市二模】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含答案
【首发2014潍坊市二模】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含答案

理科综合

(生物部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题,共107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1卷共20道小题,1-13题每小题5分,14-20题每小题6分,共107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0 1 6 Na 23 S 32 Cl 35.5 Ti 48 Fe 56 Cu 64 Zn

65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细胞内某些生物膜上的蛋白质被糖基化形成糖蛋白,起到识别信息分子、保护自身免受破坏等作用,下列哪种细胞器膜上最可能存在较多的糖蛋白

A.内质网B.溶酶体C.高尔基体D.线粒体

2.血浆中的各类蛋白质分子统称为血浆蛋白,下列关于血浆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的能维持血浆渗透压B.有的能催化肽聚糖的水解

C.有的可以参与免疫调节D.有的可以引起肌肉细胞收缩

3.下列关于呼吸作用中间产物丙酮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少量储存在ATP中

B.丙酮酸一酒精的阶段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C.催化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酶只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

D.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CO2、水、ATP

4.右图表示某肽链片段合成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过程都需要能量和DNA聚合酶

B.③过程的模板和场所含有不同的五碳糖

C.图中DNA模板链上的G突变为C,蛋白质的结构不会改变

D.若仅a链发生突变,A变为C,则该片段复制3次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8个5.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列有关酒精及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观察生物组织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需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B.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需要用盐酸和酒精的等体积混合液解离根尖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需要用8%的酒精水解细胞

D.可用70%的酒精保存从土壤中采集的小动物

6.下列关于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必然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化

B.一般来说,种群内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第Ⅱ卷(必做157分十选做36分,共193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8道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题未命题,32-38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化学,1道生物和1道物理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1道化学,1道生物和1道物理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必做部分】

24.(12分)下图表示枫杨在正常情况和遭受水淹时的生

理变化过程。各项指标均在晴天同一时间测得,其中,气孔导

度反映了气体通过气孔的难易程度,气孔导度越大,越有利于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

(1)水淹时,为根系吸收Mg2+提供能量的场所是_________,此时根毛细胞液的渗透压________。

(2)综合分析以上两图曲线可推断,水淹早期枫杨光合速率快速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此时,叶绿体内[H]的含量__________。

(3)产生不定根是枫杨水淹后气孔导度逐渐恢复正常的主要原因,据图分析枫杨从第_________天开始长出不定根,第_________天开始正常生长。

(4)若研究叶绿体中色素含量对水淹的响应,可以用________法将色素分离,其中溶解度最小的色素是_________。

(5)水淹第_________天时对枫杨生长影响最大,在此条件下水淹枫杨每平方米每分钟比对照组少积累葡萄糖_________ mol。

25.(11分)2013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提出到2015年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推进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等目标。下图是某地区为实现该目标构建的农业体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有效解决了_________ 两种主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问题,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提高了_________,减少了环境污染。

(2)图中所示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____ ;若牛同化的能量是akJ,其中最多有_________kJ流入蚯蚓体内。

(3)若农田中一种动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另一种动物数量减少,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现要调查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最好采用_________法。

(4)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一段时间后,会长出多种杂草和小灌木,其抵抗力稳定性会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1分)研究表明,单向光照可以使风信子的根表现出负向光性,下图一、二

分别表示光强和光质对根倾斜角度大小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植物根的负向光性_________(能,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若除去风信子的根冠,根只能垂直生长,待根冠修复后又可以表现出负向光性,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一可知,光强为_________ 范围内,对风信子根负向光性的影

响呈正相关,由图二可知,光质在波长为_________nm范围内对负向光性诱导最明显。(3)为了提高风信子的观赏价值,通常使根形成“S”型,请根据上述信息提出最佳造型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根负向光性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风信子幼苗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用相同的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情况如下表:

①表中数据表明当外源生长素浓度在________mg 1L -?范围的某个数值时,根长也可为7. 6cm ,该浓度的外源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

②为进一步探究外源生长素对根负向光性倾斜角度影响最小的浓度,应该在________mg 1L -?范围内再设置更细致的浓度梯度实验。

27.(14分)果蝇X 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棒眼性状的基因B ,雌蝇B b X X 表现为棒眼, B B X X

表现为严重棒眼,雄蝇B X Y 也表现为严重棒眼,b b X X 、b X Y 均表现正常眼。请根据题意

回答:

(1)研究表明,棒眼性状是4号染色体片段与X 染色体片段互换,连接到X 染色体上导致的,这种变异类型是 ________。

(2)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子一代雌果蝇的表现型是________ ,若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子二代中严重棒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

(3)果蝇的性别由受精卵中X 染色体的数目决定,下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其他性染色体异常情况胚胎致死):

①果蝇在卵细胞形成时经常会发生同源的X 染色体不分离的现象,研究者需要保存这些果蝇进行研究,为保证其后代的雄蝇都可育,应选择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雌性个体进行保存。

②现利用性染色体正常的棒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研究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X 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同源的X 染色体均未分离。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 基因的X 染色体均未分离。 若后代中____________,说明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携带b 基因的X 染色体均未分离。

【选做部分】

共7道题,考生从中选择l 道化学、1道生物和l 道物理题作答。

34.(12分)【生物一生物技术实践】

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面是腐乳制作的流程示意图: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_________状真菌。

(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_。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_________。

(4)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35.(12分)【生物一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图表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H7N9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表示________,②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③过程常用的方

法是________,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

(3)从分子水平上鉴定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可采用________技术,对于转基因成功

的细胞Ⅱ还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检测,经多次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该类细胞。

(4)细胞I是________ ,细胞Ⅱ的特点是________。

(5)若要预防H7N9禽流感,可用图中的________作为疫苗。

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资料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口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A .氢气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 B .二氧化碳通过 Na 2O 2粉末 C .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 D .将锌粒投入 Cu(NO 3)2溶液 10.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11.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 5 1 pH=5 的 H 2S 溶液中,c(H )=c(HS - )=1 >10- mol?L - 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 后,其pH=b ,贝U a=b+1 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 + - - c(Na )+c(H )=c(OH )+c(HC 2O 4) pH 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7. F 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 B . 4种 C . 5种 9. F 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1 L1 ■ ' 0 1 C .除去CO 气体中的 CO2气体 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 ?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 HaCJll IK Hk 燈清的 "石知K

12.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 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4=Li i-x Mn 20x+xLi C .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 .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13. 室温下,将imol的C U 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 H i,将imol 的CuS0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H2, C U SO4?5H2O受热分解的 化学方程式 为:C U SO4?5H2O(S)=====C U SO4(S)+5H2O(I),热效应H3。则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B . △H i△出 26 . (I3分)在容积为I.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 2NO2(g), 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 H 0 (填大于”小于”);I00C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 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______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 K i 为_____________ 。 (2)I00C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 C(N2O4)以0.0020 mol?L-i?-i的平均速率降低,经i0s又达到平衡。 a:T ______ I00C(填大于”“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 。 b: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_____________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 27、(I5 分) A . △ H2>△ H3

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 A.线粒体的功能 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3.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 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5.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的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 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大纲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 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 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 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

高三理综模拟题及答案

高三理综检测试题 化学部分 (总分值108) 斗鸡中学 王亚萍 第一部分 必答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5.6 L 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 B .标准状况下,14 g 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 A D .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2。已知14 mol/L 的H 2SO 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那么7 mol/L 的H 2SO 4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将( ) A .大于40% B .等于40% C .小于40% D .无法确定 3.已知在pH 为4左右的环境中,Cu 2+ 、Fe 2+ 几乎不水解,而Fe 3+ 几乎完全水解。工业上 制CuCl 2是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到80℃左右,再慢慢加入粗氧化铜(含少量杂质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欲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下述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加入纯Cu 将Fe 2+ 还原为Fe B .向溶液中通入H 2S 使Fe 2+ 沉淀 C .向溶液中通入Cl 2,再通入NH 3,调节pH 为4左右 D .向溶液中通入Cl 2,再加入纯净的CuO 粉末调节pH 为4左右 4.下列物质按不同类别分组,所得组合最不合理的是( ) ①糖类 ②塑料 ③石油 ④蛋白质 ⑤合成纤维 ⑥棉花 ⑦陶瓷 ⑧玻璃 ⑨天然气 ⑩水泥 ?合成橡胶 ?煤 ?油脂 ?羊毛 A.①④? B .②⑤? C .⑦⑧?? D .③⑨?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 +2OH - ===AlO - 2+H 2↑ B .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 -+2H 2O=====电解2OH - +H 2↑+Cl 2↑ C .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 2+ +H 2O 2+2H + ===2Fe 3+ +2H 2O D .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H + +SO 2- 4+Ba 2+ +2OH - ===BaSO 4↓ +2H 2O 6.硝酸在铝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 氧化钠加入量(x )与溶液中沉淀的量(y )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2014潍坊二模】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 理科4份(语数英理综)Word版含答案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1卷(共3 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懵.懂měng 混.浊hùn 双曲.线qū削.足适履xuē B.卸载.zǎi 襁.褓qiǎng 压轴.戏zhòu 徇私.舞弊xùn C.症.结zhēng 电荷.hé潜.意识qián 叱.咤风云zhà D.尽.管jìn 强.迫qiǎng 冠.心病guān 龇牙.咧嘴z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组织跳广场舞成了少数人牟利的手段,为争夺“客源”,她们竞相放大各自的音响音量,吸引人们参加自己的跳舞团队。 B.开出“一毛钱处方”的徐医生说:“根据病情开药,多开药不见得就能把病看好。”小小处方,映射出了医者的赤诚之心。 C.自称“大师”的刘某伙同他人在养生会所内,利用艾灸故弄悬虚,迷惑顾客,谎称为病人“发功”治病而骗取钱财。 D.火车站周边大量制办、贩卖假证的小广告令人防不胜防。脚下踩着“牛皮癣”,眼前晃着“小广告”,让人不胜其繁。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南方周末》是“跨地区监督”的典范,其舆论监督的触角伸向全国各地,这种模式已为国内一些新闻媒体所效尤 ..。 B.作为一名硕士村官,她最近在捉摸 ..如何在信息极其闭塞的村子里通过电子商务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增加农民的收入。 C.当看到留守儿童因不敢说话、孤独、交往能力低而卓尔不群 ....时,我知道,让孩子快乐成长已经成为一种责任。 D.他因一场大病感受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随后跟随体校的老师练起了健美,从此一发 .. 而不可收 ....,最终竟练成了健美冠军。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曾经传奇般地翻译、写作、生活。虽然有些人已经死去了,但他们所经历的生活的幸福是永恒的。 B.房地产开发商在新楼盘售房之初往往采取这样的办法:先将不太好的楼层介绍给客户,却将三四层等好楼层雪藏,声称好楼层已经售罄。 C.我们要和“中国梦”主题系列丛书的主编王先生协商,提出选题计划,再请懂外文的资深编辑对译本做出评估。 D.诗歌既要讲“奇”,又要讲“通”。所谓“奇”,就是俄国形式主义所说的“陌生化”,

高三理综模拟试卷一(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吉安一中2020届高考模拟卷理科综合(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i28P31S32Mn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及解释正确的是 A.用较高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外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未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是死细胞 B.用健那绿处理人体蛔虫的体细胞,显微镜下没有发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说明是死细胞C.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黑藻的叶绿体在细胞质中运动,并随着照射光线的强弱而改变受光面,说明是活细胞 D.因为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用甲基绿吡罗红未能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染成红色说明是活细胞 2.科学家从动物的胰脏中分离到一类低分子 量的蛋白质(Ub),能对细胞中的异常蛋白 (靶蛋白)贴上“标签”,被贴标签的靶蛋 白随即被蛋白酶水解,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注:AMP为一磷酸腺苷) A.Ub为靶蛋白贴标签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靶蛋白水解过程与人消化道内蛋白质水解过程不同C.Ub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D.Ub在靶蛋白水解过程中起到催化的作用3.图1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结果图,图2为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细胞若继续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的吸水增强 B.图1所示结果只能在图2中C处观察到 C.图1若视野比较暗,则只能通过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D.图1图2 所用的细胞中心法则是:DNA→RNA→蛋白质 4.人类色盲中有红绿色盲和蓝色盲之分。某地区正常居民中约有44%为蓝色盲基因携带者,下图为该地区某一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0号体内细胞最多有4个色盲基因 C.11号和12号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12 D.若13号与该地区一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 代患蓝色盲的概率是11/200 5.将某种二倍体植物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⑤×⑥过程形成的⑧植株不属于一个新物种 B.由⑦到⑨的过程中,通常利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 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 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6.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2014潍坊二模数学试题(理)

1 高三数学(理) 2014.04 本试卷共5页,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4.不按以上要求作答以及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z 满足()1i z i z +=,则的虚部为 A.2i - B.12- C.2i D.12 2.设集合{}(){}213,lg 1,A x x B x y x A B =-≤==-?=则 A.()1,2 B.[]1,2 C.(]1,2 D.[ )1,2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向量a//b ,则存在唯一的实数a b λλ=使 B.已知向量,a b 为非零向量,则“,a b 的夹角为钝角”的充要条件是“0a b ?<” C.“若3π θ=,则1cos 2θ=”的否命题为“若132πθθ≠≠,则cos ” D.若命题22:,10:,10p x R x x p x R x x ?∈-+,则 4.已知()()()21sin ,42f x x x f x f x π??'= ++ ???为的导函数,则()'y f x =图象大致是

2021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事实及其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正确的是 选 项 事实化学方程式 A 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 用 HClO+H++Cl-=Cl2↑+H2O B 可用生石灰做工业废气脱硫剂2CaO+2SO2+O2=2CaSO4 C 可用蘸硫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 漏气 H++ NH3=NH4+ D 侯德榜用饱和食盐水、氨气、CO2 制备纯碱2NaCl + 2NH3+ CO2 + H2O=2NH4Cl + Na2CO3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mol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 B.1mol 氯气分别与铁和铝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數均为3 N A C.电解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2N A 时,阳极质量减少6.4g D.1mol CH3COONa 和少量CH3COOH 溶于水所得中性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N A 10.下列实验操作中,对应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向碳酸钠溶液中先滴入酚酞,再滴加稀盐酸溶液先变红,后溶液红色变 浅直至消失 非金属性:Cl>C B 将氯化铝溶液蒸干析出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是氯化铝 C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 量苯,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 I- D 将铜片放入浓碗酸中,加热产生大景气体,溶液变为蓝 色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 大纲卷 化学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 P H, —定会使结果偏低 A . SO 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 KMnO 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 .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 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 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 KCl 和KI F 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2.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lmol Fel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 3. B . C. 2 L0.5 molLL ,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 A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 N 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 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6 N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

NiOOH +H 20+e —T NiQHL+OH- 6.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 Ba(OH)2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a 2++2OH +2H ++ SO42"=BaSQ J +2H2O B.酸性介质中 KMnO 4 氧化 H 2O 2 : 2MnO 4"+5H 2O 2+6H 十二 2Mn^+5O 2 +8H 2O C.等物质的量的 MgCl 2、Ba(OH )2 和 HCI 溶液混合:Mg 2++2OH "= Mg(OH )2 J B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 KOH 溶液 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 MH +OH —T +H 2O + M +e- D. MH 是一类储氢材料, 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NmOR 容液、浓H2EO4 洗气 B NKjCXaq) F 眉 NmOR 容液 过痣 C C12(S ) H% 饱和食盐水、浓出$04 洗气 D Ha2CO3Cs) NaHCO3(s) —— 灼烧 5.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以表格内容为准) 被提纯的物质: A. () CO(g);杂质:CO 2(g);除杂试剂:NaOH 溶液、浓H2SO4除杂方法:洗 B. 被提纯的物质: NH4CI(aq);杂质:Fe 讥aq);除杂试剂:NaOH 溶液;除杂方法:过滤 C. 被提纯的物质: Cl2(g);杂质:HCI(g);除杂试剂:饱和食盐水、浓 H2SO4除杂方法:洗 D. 被提纯的物质: Na2CO3(s);杂质:NaHCO3(s);除杂试剂:无;除杂方法:灼烧 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 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3.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l: 35.5 第I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生物膜系统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结构,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等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B.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 C.细胞膜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等组成的双层膜结构 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可进行能量转换 2.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生命历程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浆细胞能进行mRNA的合成,说明它已经产生了分化 C.蝌蚪发育时尾巴消失的过程没有发生细胞分化 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3.种子的萌发过程需要大量酶参与,研究发现酶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干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新的RNA在吸水后12 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 min便可开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新的RNA、酶的合成过程需要水提供原料 B.有些RNA、酶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 C.吸水12 h内,种子合成新蛋白质无RNA参与 D.干种子含自由水很少,因而酶都没有活性 4.取去掉尖端的燕麦幼根(不含分生区)若干段放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水溶 液中培养,较短时间内得到如右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能够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生长素在促进细胞伸长的同时会抑制细胞分裂 C.根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糖含量增加 D.幼根中的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向上端运输 5.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为1%。图中Ⅰ3为纯合子,Ⅰ1、Ⅱ6和Ⅱ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0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 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2O 的产生停止 B. 2CO 的固定加快 C. ATP/ADP 比值下降 D.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2Ⅰ和4Ⅰ必须是纯合子 B. 1Ⅱ、1Ⅲ和4Ⅲ必须是纯合子 C. 2Ⅱ、3Ⅱ、2Ⅲ和3Ⅲ必须是杂合子 D. 4Ⅱ、5Ⅱ、1Ⅳ和2Ⅳ必须是杂合子 6.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9. 已知分解1 mol 22H O 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22H O 分解的机理为 222I O H O I H O --??→++ 慢 2222IO O O O I H H --??++→+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完整版)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整答案)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 2017 年 12 月 13 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Al 27、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 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 .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Q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 . Q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效应 T 细胞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病毒抗原诱导 B 细胞分化的作用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 e 为感受器, a 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 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 d 处膜外的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 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 芒硝晶体 (Na2 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 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NA ?—A—T—G—C —??—— —— RNA U A C G —?甲 () A — P~P~P A C12H 22O11 乙丙丁 A.CO 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 ,则 2CO (g)2CO(g)+O 2 (g)H=+283.0 kJ/mol 2 B.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 ,则 H2SO4和 Ba(OH) 2的反应热 H=2×(-57.3) kJ/mol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 已知: H- H 键的键能为a kJ/mol , Cl - Cl 键的键能为 b kJ/mol, H- 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 ,则 生成 1 mol HCl 放出的能量为 (a+b-2c)/2 kJ A.甲图中共有 5 种核苷酸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9.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 2O+4e-4OH -

【2014潍坊二模】山东省潍坊市2014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 英语 Word版含答案

高三英语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10页,第Ⅱ卷11至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第I卷(共10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5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If you want to speak English without _______foreigner's accent, you have to learn ________correct pronunciation of those words. A.the;a B.a;the C.a;不填D.the;不填 2.The MH370 from Malaysia crashed in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________global concern about flight safety. A. to cause B.caused C.causing D.having caused 3. A1l the candidates are required to be at the Conference Hall at 2:00 pm________ otherwise informed. A. unless B.if . C.while D.though 4. Although faced with stress from constant exams, she lost________ of her enthusiasm for study. A. some B.neither C.none D.all 5. -________you go to the movies with me tonight? - I'd love to. A. Will B.Must C.Might D.Shall 6. It is not quite clear_______our local government will do with air pollution. A. whether B. how C. what D. that 7. - 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 , Alice? - Only a few minutes. Susan_______me here. A. walks B. walked C. has walked D. had walked 8. Left_______in the reading room alone quite by accident ,the boy felt nervous. A. locking B. having locked C. to lock D. locked 9. I'd like to place things_______it is convenient to get them. A. in which B. what C. where D. that 10.- I guess you find the speech boring.

新人教版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

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上。 2.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K—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近年来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一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DNA疫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NA疫苗导入人体后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 2.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安德鲁·菲尔和克雷格·梅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这两位科学家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了一种有效地中止有缺陷的基因表达的机制,为研发控制这种基因和与疾病作斗争的新药提供了可能性。一种新发现的细菌质粒中,有甲、乙、丙等基因。下图表示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这种质粒后得到的片段。下列几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甲、乙、丙的遗传不遵循盂德尔遗传定律 ②若利用某药物阻止基因甲的表达,则基因乙、丙也将不能表达 ③若控制合成含有m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基因甲的长度一定比水稻中基因的长度要长④基因甲、 乙、丙中,都有RHA聚合酶结合位点,有利于基因的表达,也为RHA的干 扰提供了可能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科学家把天竺葵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一种能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香茅醛。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C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 C.驱蚊草培育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没有愈伤组织和试管苗的形成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4.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P-31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运输时必须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类囊体膜上没有行使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C.线粒体的双层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D.垂体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温度有关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D.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 B.基因A与其等位基因a含有的碱基数不一定相等 C.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但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改变 D.造成同卵双生兄弟或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4.“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研究证实DELLA蛋白通过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而赤霉素能解除细胞中已经存在的DELLA蛋白的阻遏效果。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A.植物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调控种子萌发与休眠中的作用相互拮抗 C.赤霉素通过抑制DELLA蛋白基因的表达解除其阻遏效果 D.DELLA蛋白分子上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区域 5.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14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的细胞连丝具有物资运输的作用 B. 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 A 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 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 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 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 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4.讲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 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数分别 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 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 只有水分交换则 A.试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素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氨键链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 TP所需的反应物

2020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2020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细胞分化会导致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其功能有关,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的慢 2“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是以外源DNA或mRNA为模板,人工添加所需原料和能源物质以细胞提取物为条件合成蛋白质的体外基因表达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以外源DNA为模板,该系统具备完成转录和翻译的能力 B.该系统中添加的tRNA种类数多于组成目标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 C.为了保证编码目标蛋白的mRNA的数量,应适当添加RNA酶 D.与胞内蛋白质合成相比,该系统可表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特殊蛋白质 3.下图是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图甲中,切断②,刺激④,不会发生反射,但⑤有反应 B.在图甲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的方向一致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糖体与新冠病毒COVID-19,一种单链RNA病毒)的化学成分相似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 C. A 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5.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 B和b指导 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 品系X hB X b(如图所示)。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二起, B纯合(X hB X hB、X hB 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 B.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了B、b基因是基因重组 导致的 C.果蝇的眼形由野生正常眼转变为棒眼可能是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