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教育)教学辅导(第5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教育)教学辅导(第5章)

第五章领导行为

[教学要求]

了解:领导、领导者、职权、权威、职业成熟度、权力的种类

理解:领导方式理论、四分图、管理方格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菲德勒的权变理论、

应用:权力模式、校长应具备的心理品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学习重点:校长的权力和教师的权力模式、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一、领导概述

㈠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这个领导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这三个因素所组成的复合函数。可用公式表示: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1.领导者

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主体,领导者与其下属可以相互影响,但两个方面的影响力是不同的,领导者对其下属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其下属对领导者的影响力,正因如此,领导行为才得以实现。领导者是领导活动中最活跃的构成要素。领导者是组织的一员,是组织的代表和带头人,与其他组织成员有着领导和被领导的分工关系,在领导活动中起着确立行动目标、进行决策和监督指导决策实施的重要作用,担负组织发展的一系列责任,包括职位责任与非职位责任。领导者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要实施领导职能必须拥有一定的权力,权力分为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职位权力即领导者的职位所赋予其法定的权力。任何人只要处在某一职位上,就自然地获得了这种权力。这种权力带有很大的强制性,下级不得不服从。

个人权力,也可以说是非职位权力。它是由于领导者自身的某些特殊条件才具有的。例如,领导者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经验、卓越的工作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领导者善于体贴、关心他人,令人感到亲切、可敬、可信;领导者具有某种专门的知识、技能和专长等等。这种权力不随职位的变化而变化,也不具有强制性。

如果细加分析,可将权力的基础分为五类:惩罚权,奖赏权,合法权,模范权,专长权。惩罚权、奖赏权、合法权属于职位权力,模范权和专长权属于个人权力。这几种不同的权力对下级产生的影响效果和个人的满意程度是不同的。(后面讲学校权力时还会进一步阐述)

2.被领导者

被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客体;而相对于组织活动的作用对象来说,被领导者又与领导者共同构成主体。所以,被领导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要素,不能把被领导者仅仅看作领导者影响的接受者,他们对领导者也有反作用。

被领导者的作用:

⑴服从领导。为达到组织目标,被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服从领导,听从领导的指挥。

⑵支持领导。被领导者是实现领导工作的基础,没有被领导者的支持,领导就是一句空话。

⑶监督领导。领导者是代表被领导者利益的,被领导者有权监督领导,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3.环境

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组织的环境是指对组织绩效发生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组织的环境可以分为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两个层次。当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特性一定时,环境因素的变化对领导过程和领导效果的好坏就有很大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容易把“领导”和“管理”作为同义语来使用,似乎领导者就是管理者,领导过程就是管理过程。其实“领导”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领导与管理常常是两位一体。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领导与管理发生了分化,领导成了一种独立的活动,在研究领导行为时,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㈡领导的作用

作为一种服务本质,领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更有效、更协调地实现组织目标;

2.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3.有利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

下面学习几种领导理论。

二、勒温的领导方式理论(P176)

关于领导方式的研究最早是由心理学家勒温进行的,他通过试验研究不同领导方式对下属群体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存在着三种极端的领导工作方式,即专制方式、民主方式和放任自流方式。

勒温根据试验认为放任自流的领导方式工作效率最低。只达到社交目标,而完不成工作目标。专制型领导作风虽然通过严格管理达到了工作目标,但群体成员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争吵较多。民主型领导作风工作效率最高,不但完成工作目标,而且群体成员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

1967年,斯托普斯和约翰逊用勒温的分类方式对中小学校长的领导方式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

(1)专制式学校的成员士气和效能均差;

(2)民主式的学校成员士气与效能均好;

(3)放任式的学校无要求、无计划、无检查,效能最差。

三、二维理论(P179)

(一)四分图理论

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工商企业研究所,在斯多基尔和沙特尔两教授领导下开展了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一开始,研究人员列出了1000多种刻划领导行为的因素,通过逐步筛选、归并,最后概括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

根据这两类因素,他们设计了“领导行为描述问卷”,每类列举了15个问题,分发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发现,两类领导行为在同一个领导者身上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因此他们认为领导行为是这两种行为的具体组合,领导者的行为可以用两维空间的四分图(P180)来表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结果:

⑴高组织低关心人——最关心的是工作任务;

⑵低组织低关心人——对组织对人都不关心,这种领导方式效果较差;

⑶低组织高关心人——大多数较为关心领导者与下级之间的合作,重视互相信任和相互尊重的气氛;

⑷高组织高关心人——对工作对人都比较关心。一般说这种领导方式其工作效率和有效性都较高。

(二)管理方格理论

在俄亥俄州管理四分图的基础上,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于1964年就企业中的领导行为方式提出了管理方格图(P180)。这是一张九等分的方格图,横座标表示领导者“关心工作”的程度,纵座标表示领导者“关心人”的程度,这两个基本因素相结合形成一个领导方式。

布莱克和莫顿在管理方格中列出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⑴1,1 方式为贫乏型的管理

⑵9,1 方式为任务第一型的管理

⑶1,9 方式为俱乐部型的管理

⑷9,9 方式为团队式管理

⑸5,5 方式为中间型管理。

布莱克和莫顿认为(9,9)型的领导方式即团队式管理是最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客观地分析组织内外的各种情况,努力创造条件,将自己的领导方式转化为(9,9) 型,以求得最高的效率。

四、权变理论

更近的研究发现,领导的效能并不是由领导者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与其他因素,如被领导者和环境等,因此提出领导者行为的有效性要随着自身的条件、被领导者的情况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权变理论关注的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该理论认为,某具体领导方式并不是到处都适用的,领导的行为若想有效,就必须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成不变。

(一)领导生命周期理论(P188)

1966年卡曼首先提出的。他提出领导类型应当适应被领导者的成熟度,在被领导者趋于成熟时,领导者的行为要做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取得有效的领导。

这个理论将被领导者的成熟度作为一个维度引入领导四分图,于是构成了一个三维模式。

被领导者的成熟度则通过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作为依据。

(P189:阿吉里斯认为,一个人由不成熟转变为成熟的过程,会发生7个方面的变化,见表5—4 )

然后随着被领导者由不成熟——初步成熟——较成熟——很成熟,相应的领导方式是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授权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