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一、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一、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一、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答:《十九信条》与《钦定宪法大纲》比较,在体例与内容上均有不同。

①采用英国式“虚君共和”的责任内阁制;

②形式上限制了皇权,扩大了国会权利。规定皇权以宪法明定者为限。皇位继承顺序由宪法规定。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皇帝颁行。宪法修正提案权归国会,总理大臣由国会公选,皇帝任命。皇帝直接统海陆军,但对内使用,颁依国会议决之特别条件。国际条约非约国会议决,不得缔结。官制官规以法律规定。

③它属临时宪法。《大纲》仅是清廷对立宪要求的一个许诺,以此作为九年以后制定宪法的准则。而《十九信条》则已成为一种临时宪法,具有宪法性质。它明确规定关于国会权限条文。“国会未开会以前,资政院适用之”。即在国会成立前,由资政院代行国会权利。

二、清末修订法律馆主持指定的法律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清末修订法律馆由当时对中西法律均有研究的刑部左侍郎沈家本主持。该馆继承历代封建法律传统,视刑律为王朝最基本法律,决定首先修订刑律。

①《大清现行刑律》是修订法律馆根据《大清律例》删改而成,1910年5月15日颁布施行,共30门389条。它在体例上没有超出旧律的模式,实际是一部在新刑律颁布以前的过渡性法典。主要内容:a、《大清现行刑律》以“刑律”为名,受西方法学理论的影响;b、取消了吏、户、礼、兵、刑、工各律总目,从名例到河防分为30门36卷,这是新旧法典体例折衷的结果;c、改革刑罚,取消了凌迟、枭首、戮尸、刺字等酷刑;d、删除了过时的条款,如同性不婚、良贱不婚等。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毁坏铁路、电讯和私铸银圆罪等。

《大清新刑律》,由日本法学家冈田朝太郎等起草。共53章,411条,另附有暂行章程五条。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化的专门的刑法典。主要内容:a、仿照资产阶级的刑法体例,分总则和分则,总则17章,分则36章;b、采取资产阶级的

刑罚体系。刑名分主刑和从刑。主刑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从刑包括褫夺公权和没收;c、吸收资产阶级的刑法原则,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无正文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d、对封建刑法制度作了大量删减,尤其是删除了以家天下和宗法制度为根据的“八议”、“请”、“减”、“赎”、“十恶”、“存留养亲”等封建法律内容。

②《钦定大清商律》。主要内容:a、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奖励工商业的政策,肯定了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合法地位;b、规定了商人的法律地位及从事商事活动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则;c、规定了公司的法律地位、种类、各种公司的组织机构、内部关系及外部关系、成立、变更、解散及会计制度等;d、具体规定了买卖、行铺营业、承揽运送业、运送营业、仓库营业、保险营业等商事行为的性质、经营规则、有关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e、对于海上运输行业的有关问题作了系统的规定;f、对商事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票据的性质、种类、款式、发行、流通、收回及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作了系统规定。可视为后世《票据法》的开端;g、规定了破产的条件、呈报破产的方法、清偿债务的方法及对有心倒骗的处理方法等。

③《大清民律草案》是旧中国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法典。其体系主要仿自1900年德国民法典,再结合中国封建法律的内容。主要内容:a、总则,共八章,分别是法例、人、法人、物、法律行为、期间及期日、时效、权利之行使和担保。采取资产阶级的一些民法原则,对根本概念和法律关系作了规定;b、债权,共八章,分别是通则、契约、广告、发行指示券、发行无记名证券、管理事务、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规定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债权的标的、效力、让与、承认、消灭、债的形式等内容;c、物权,共七章,分别是通则、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担保物权和占有。规定了各种财产权的法律保护;d、亲属,共七章,分别是通则、家制、婚姻、亲子、监护、亲属会和扶养之义务。规定了亲属关系的分类、家庭制度、婚姻制度、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监护、亲属间的扶养等内容,主要是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制度;e、继承,共七章,第一章包括定名、范围和次序,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是通则、继

承、遗嘱、特留财产、无人承认之继承、债权人或受遗人之权利。规定了自然继承的范围和顺序、遗嘱继承的办法和效力、没有确定继承人的遗产的处理办法、对债权人或受继人利益的保护等内容。

④《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于1906年4月制定完成。该律分总纲、刑事规则、民事规则、刑事民事通的诉讼法典,它采用了资产阶级的公开审判制度,陪审制度、律师制度。

三、清末司法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答:①会审公廨制度的确立。

1958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美、英、法各国强迫清政府分别订立《天津条约》,强行确定中国官员与外国领事的“会审制度”。1864年清廷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会审公廨,并于1868年订立《上海洋径浜设馆会审章程》。后又在汉口、哈尔滨、厦门鼓浪屿等地设立了会审机关。这些机关名义上还是中国司法机关,形式上规定华洋互控的混合案件,由“华官”与外国领事会审,纯属华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即听中国委员自行讯断,各国领事官毋得干预。”但事实上,不仅直接与外国人有关的华洋案件,外国领事有权参加会审;就是无约国侨民之间的诉讼以及外国人雇佣的中国人的诉讼,外国领事也得参与会审。名为“会审”,实则会审公廨完全为外国领事一手把持,任意断案。

②领事裁判权的确立。

领事裁判权的确立,是庇护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逞凶肆暴、走私贩毒的护符;是外国侵略者肆意侵害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工具;是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司法工具,是套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副沉重的枷锁。

领事裁判权是外国列强干涉中国内政,操纵中国司法的重要手段。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从唐朝起,直至明清,在唐律、明律、清律的“名例律”中,都规定了“化外人”的条款。来中国的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国政府的法律、法令。同时,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受中国政府的保护,中国政府对来华的外国人拥有完全的司法管辖权,外国人在中国领土上发生的犯罪行为,或

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或外国人之间发生诉讼纠纷时,都必须服从中国司法机关的裁判。而领事裁判权乃是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的产物,是中国丧失完整、独立的司法主权的突出体现。它不仅使中国的司法机关对涉外案件无权管辖,而且在中国领土上允许外国司法机关行使权力,并执行外国法律,结果在中国竟出现了“外人不受中国之刑章,而华人反就外国之裁判”的怪现象,这正是中国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化的深刻写照。

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912年3月1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7章,分别是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56条。

主要内容是:

1、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3、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4、依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之住宅。

5、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

五、国民党政府的司法机构。

答:国民党政府的司法机构主要有:

①司法院。南京国民政府最高司法机关是司法院,司法院之下设立各级法院。司法院院长总理全院事务,经最高法院院长及所属各庭庭长会议议决后,统一行使解释法令及变更判例之权。

②普通法院。是据1932年《法院组织法》建立起来的,分地方、高等、最高法院三级,行三级三审制。a、地方法院设于县、市,大市设分院,管辖一审民刑事案件及非诉案件。b、高等法院设于省会、特别区、首都和院辖市,大省可设分院。管辖内乱,外患及妨害国家罪等刑事一审案件;不服地方法院

及分院一审判决而上诉的民刑事案件和不服地方法院裁定而抗告的案件。c、最高法院设于国民政府所在地。管辖不服高等法院及其分院的一审判决;不服高等法院及其分院的一审民、刑事案件判决;不服高等法院及其分院裁定而抗告的案件;非常上诉案件。

③特别法庭。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特种刑事法庭组织条例》设特种刑事法庭,分中央、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前者设于首都,复判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判决的案件;高等特种刑事法庭设于重庆、兰州两地,受理《战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所规定的案件。军事审判组织称军法会审,也属特种法庭,分简单、普通、高等军法会审三种。

④其他特殊审判机关。国民党各级党部操纵司法审判权;南京国民政府军事机关,在戒严时期也有司法审判权;特务机关也控制司法审判权。

六、六法全书

答:(一)约法和宪法:a、《训政纲领》和《训政时期约法》。1928年10月3日国民党中常会召开172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训政纲领》六条,作为“训政时期”政纲,同时还规定了“政权”和“治权”的划分;1931年5月12日“国民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6月1日由政府正式公布。该法共8章89条,核心精神是以根本法形式确认训政时期国民党为最高“训政”者,代行国民大会的统治权。约法的解释权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政时期约法》本质是本着“以党治国”精神肯定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制度。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该草案共8章148条,结构与《训政时期约法》基本相同,其五权分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权力,五权制实则总统独裁制,该宪草不过是蹈袭袁世凯《中华民国约法》的故伎。c、《中华民国宪法》共14章175条。第1章“总纲”,第2章“人民之权利义务”,第3章“国民大会”,第4章“总统”,第5章“行政”,第6章“立法”,第7章“司法”,第8章“考试”,第9章“监察”,第10章“中央与地方之权限”,第11章“地方制度”,第12章“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第13章“基本国策”,第14章“宪法之施行及修改”。(二)民

法及其关系法规:a、《中华民国约法》;b、《著作权法》、《出版法》、《建筑法》、《房屋租赁条例》等单行民事法规。(三)刑法及其关系法:a、1928《刑法》和1935新《刑法》;b、《暂行反革命治罪法》等大量单行刑事法规。(四)商事单行法规:1929年至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制定、修正公布《票据法》《公司法》《海商法》《保险法》《银行法》等,作为民事特制法。(五)诉讼法与法院组织法:a、1928年的《刑事诉讼法》,1934年《民事诉讼法》,和一些单行诉讼法规。b、法院组织法:《法院组织法》《特种刑事法庭组织条例》《最高法院组织法》等法规。

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遵循党中央提出的“制宪七大原则”,规定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公民权利义务、外交政策等内容,共17条。主要内容是:

①规定了苏维埃国家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所谓专政,一是将地主资产阶级(军阀、官僚、地主、资本家、豪绅、及一切剥削者)拒绝了政权之外;二是剥夺他们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三是使用革命武力和法庭镇压一切反革命复辟活动。

②规定了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保证工农大众参加国家管理,便于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和议行合一原则,是根据革命实践及苏维埃经验建立的新式民主制度。

③规定了苏维埃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工农兵及一切劳苦民众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保障条件。

④规定了苏维埃国家的外交政策。宣布中华民族完全自由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及不平等条约。与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站在一起,苏联是巩固的同盟者。对受迫害的世界革命者给予保护。对居住在苏区从事劳动的外国人给予法定的政治权利。

八、试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答:1947年10月10日,党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

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共16条,规定废除封建性土地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①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②规定土改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③规定保护土改的司法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历史意义:《中国土地法大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20年土地革命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体现了土地改革总路线。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为保证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高三数学专项训练: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高三数学专项训练: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一、选择题 1,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a >> B. b a c >> C. c b a >> D. c a b >> 2 .设2 lg ,(lg ),a e b e c === ( )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c b a >> 3.设a b c ,,分别是方程的实数根 , 则有( ) A.a b c << B.c b a << C.b a c << D.c a b << 4.若13 (1)ln 2ln ln x e a x b x c x -∈===,, ,,,则( ) A .a > B 、c a b >> C 、b a c >> D 、b c a >> 9.若)1,0(∈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10.若0m n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2m n > B C .22log log m n > D

高考题:函数值比较大小

在康成 ----无所不能 1.设 232555322555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a >c >b (B )a >b >c (C )c >a >b (D )b >c >a 4.(全国Ⅰ卷理8文10)设a=3log 2,b=In2,c=1 2 5-,则 C A. a> B .b a c >> C .c a b >> D .b c a >> 15.(湖南卷文6)下面不等式成立的是( A ) 23log 5< B .3log 5log 2log 223<< 2<0< B . 4 1 log 52 a ,log log a a z = C ) A .x y z >> B .z y x >> C .y x z >> D .z x y >> 18.(全国Ⅱ卷理4文5)若13(1)ln 2ln ln x e a x b x c x -∈===,,,,,则( C ) A .a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b ,满足的关系是( A ) A .101a b -<<< B .101b a -<<< C .101b a -<<<- D .1101a b --<<<

函数大小比较问题

一、两幂值比大小的方法: (1)同底数的两幂值比大小时,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直接比较大小; (2)底、指都不同的两幂值比大小时,可借用中间值间接比较大小,也可利用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来比较大小。 例2 :比较下列各组中各数的大小. (1)0.40.3与0.40.2;(2)-0.75-0.1与-0.750.1 (3)()1/5与()3/4;(4)()-2/3与()-3/2 解:(1)考察指数函数y=0.4x,∵0<0.4<1,此函数为减函数,而0.3>0.2,∴0.40.3<0.40.2 (2)∵0<0.75<1,-0.1<0.1,∴0.75-0.1>0.750.1,故-0.75-0.1<-0.750.1. 另解:分别画出函数y=()x和y=()x的图象,图象中A 点的纵坐标为()1/5,B点的纵坐标为()3/4,C点的纵坐标为()1/5 由于A点高于C点,C点又高于B点,所以()1/5>()3/4 (4)∵()-2/3>()0=1, ()-3/2<()0=1,∴()-2/3>()-3/2 二、两对数值比大小的方法:

(1)同底数的两对数值比大小时,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直接比较大小; (2)同真数的两对数值比大小时,可换底后比较大小,也可利用同类函数图象的高低比大小; (3)底与真数都不同的两对数值比大小时,可以借用中间值间接比较大小,也可利用函数图象的 位置关系来比较大小。 例3: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对数值的大小. (1)log0.20.5, log0.20.3; (2) log23, log1.53 (3) log59, log68 ; (4) log1/50.3, log20.8 . 解:(下面的解答由师生共同完成) (2)考察指数函数y=log0.2x,∵0<0.2<1, 此函数为减函数,而 0.5>0.3,∴log0.20.5< log0.20.3 (3)log23=, log1.53=,∵lg3>0,lg2>lg1.5>0,∴log23< log1.53 另解:分别画出函数y=log1.5x,y=log2x的图象,x>1以后y=log1.5x的图象 在y=log2x的图象的上方。当x=3时A点高于B点,因为A点纵坐标为log1.53,B点纵坐标为log23,所以log23< log1.53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节。本课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运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比较和测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并初步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本课内容在第二单元中起着承上的作用,将测量工具上升到了通用标准工具水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 1.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2.能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科学态度】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PPT 小组(两人一组):直尺、软尺、测量纸带、橡皮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同学们平常有使用尺子吗?生活中人们通常都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比如定做衣服时裁缝要去测人的腰围和上半身、下半身的长度;装修师傅也需要用尺子去测量木板、墙壁的长度。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成的测量工具,这样测量结果就可以比较了,便于人们的交流和使用。 二、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老师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尺子和一张测量纸带,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等会儿同桌两人一组仔细观察,找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听到音乐声响起后立刻停止观察,端正做好,现在拿出抽屉里的材料盒开始观察吧。 2.请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预设:相同点:都有0刻度;同一测量工具标志线的间距等长;标准单位首尾相连;数字标记 不同点:材质不同;标志线的间距长度不同;尺子有更细的标准线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进行补充。) 三、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渡: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试试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吧。 1.用尺子测量和读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生:0刻度要与物体一端对齐;测量结果要带单位(老师顺势讲出这两种尺子的单位)。 2.我们还是初步学习尺子,所以中间的小格子我们暂时不去管它,我们就看标了数字的大格子。 3.请学生上展台,投影示范测量并读出橡皮的长度。(若有错误,给予及时纠正) 4.同学们会使用尺子了吗?接下来每位同学分别用这两种尺子和测量纸带去测量一下橡皮吧,注意边观察边记录。 5.请几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老师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6.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塑料尺和软尺的测量结果是一样的,用测量纸带去测的结果有时不一样。 7.为什么这两种尺子的测量结果是一样的呢?

高考题:函数值比较大小

1.设 232555 322555a b c ===(),(),()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a >c >b (B )a >b >c (C )c >a >b (D )b >c >a 4.(全国Ⅰ卷理8文10)设a= 3 log 2,b=In2,c=1 2 5 - ,则 C A. a> B .b a c >> C .c a b >> D .b c a >> 15.(湖南卷文6)下面不等式成立的是( A ) A .322log 2log 3log 5<< B .3log 5log 2log 223<< C .5log 2log 3log 232<< D .2log 5log 3log 322<< 16(江西卷文4)若01x y <<<,则( C ) A .33y x < B .log 3log 3x y < C .44log log x y < D .1 1()()44 x y < 17.(辽宁卷文4)已知01a << ,log log a a x =,1 log 52 a y = , log log a a z =,则( C ) A .x y z >> B .z y x >> C .y x z >> D .z x y >> 18.(全国Ⅱ卷理4文5)若1 3 (1)ln 2ln ln x e a x b x c x -∈===,, ,,,则( C ) A .a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b ,满足的关系是( A ) A .1 01a b -<<< B .101b a -<<< C .1 01b a -<<<- D .1 101a b --<<<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比较与测量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与测量 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 教学内容:在观察中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明白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学习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引导学生学习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培养学生对探究过程与方法的反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学生准备:每组四只恐龙模型等(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最好是缩放比例相同的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情境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 2.聚焦问题。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 “图中的恐龙,哪只大、

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3.揭示课题:在观察中比较 二、引导学生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让学生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 2.提出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引导学生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4.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 三、学生交流讨论: 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 我们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 (1)个别学生发言:自己是如何比较恐龙的大小的? (2)全班学生交流讨论,找出不同的方法。 3. 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四、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 完成P8页比较的表格: 给恐龙模型排队: 从高到矮:1 2 3 4 从长到短:1 2 3 4 从胖到瘦:2 4 3 1

一年级科学比较与测量

1、在观察中比较 备课人: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2、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多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劳动。 教学重点: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能从多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恐龙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情境导入。 2. 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图中的恐龙,

哪只大、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我们需要进行比较,这样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 二、探究活动: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他们排序。 (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法,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4)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 三、研讨。 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我们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 3.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板书设计: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教学反思:

函数大小比较

㈠ 与幂函数αx y =有关的大小比较 ⑴ 两个幂函数的指数相同(底数为负数时须先化为正数),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判定大小; ⑵ 两个幂函数的指数不同,能化为同指数的,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判定大小,不能化为同指数的,利用中间数0来比较大小; 幂函数αx y =的性质: ⑴ 在),0(∞上,0>α时是增函数,0<α时是减函数: ⑵ 1>x 时,指数大的图象在上方,10<α时,图象过(0,0),(1,1),0<α时,图象过(1,1)。 ㈡ 与指数函数x a y =有关的大小比较 ⑴ 两个指数函数的底数相同指数不同时,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判定大小; ⑵ 两个指数函数的底数不同指数相同时,可根据图象与底数的关系进行比较; ⑶ 两个指数函数的底数和指数都不同时,可引进第3个数(如0,1)分别与之比较,通过常数传递比较大小。 指数函数的性质: ⑴ 1>a 时,x a y =是增函数,10<a 时,a 越大图象上升越快,10<a 时,x y a log =是增函数,10<a 时,010,01?>y x y x ,10<?<<y x y x ; ⑶ x y a log =的图象过(1,0)点,),0(,∞∈∈x R y 。 对数的性质:N a a N a a a ===log ,1log ,01log ,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对数运算公式: ⑴ 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⑵ 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⑶ M n M a n a log log = ⑷ 换底公式:)1,0,1,0(,log log log ≠>≠>=c c a a a N N a a a ⑸ a b b a log 1log = ⑹ )1,0,1,0(,log log ≠>≠>=b b a a b n m M a m a n

教科版(新)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教案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案 【教材简析】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将认识世界通用的标准长度测量工具——尺子,总结有关比较和测量的重要概念。本课有两个活动,观察、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异同,用尺子测量物体。 尺子是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统一标准制作的测量工具,它的单位有毫米、厘米、米。在1889年的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人们规定了1米的长度,从此用尺子测量的结果就有了可比性和通用性。 学生通过对比尺子和测量纸带,会发现以下共同点:都有0刻度(测量起点);标记线的间距等长(相当于同一标准物的长度);标记线重复出现(相当于标准物首尾相连);数字标记(相当于标准物的数量的统计数)。不同点可能有:材质不同(纸带是软的,有的尺子是硬的);标记线的间距长度不同;纸带的0刻度可能未标;尺子有更细小的标记线;数字标记方法不同等。学生深刻地认识尺子,明白尺子的读数和使用方法,并可以使用尺子测量物体,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项基本技能,将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经过前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比较物体时我们需要有“起点=0刻度”,需要测量中“首尾相连=标记”及“十进制计数=数字”的测量条件,明白标准测量工具在测量中的作用。所以,本课通过尺子与纸带的对比、使用,让学生明确尺子无论是何种材质、刻度,测量结果都基本相同,测量纸带虽然方便使用,但精确性和单位的统一性均有缺陷。同时,在动手活动过程中巩固学生的观察、比较的习惯,加深对测量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2课时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页例3。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掌握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比较。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巩固几分之一的意义,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难点:掌握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的意义 教师:拿出一条线,如果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3份、4份、8份,每份又是它的多少呢?(每说一次平均分的份数,教师就折一折,教师边折,学生边说份数。) 教师:像、、、这些分数哪个大,哪个小呢?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课题:分数的大小比较(1)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学习例3中的左图(用正方形代替)。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2张正方形纸片,重合在一起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对,这2张正方形纸片的大小完全一样,现在请你在一张纸上折出它的,并涂色表示。在另一张纸上折出它的,并涂色表示。 学生独立操作,全班交流。 教师投影: (2)观察比较涂色部分。 教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正方形纸片的涂色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教师小结。 教师:同样大的正方形纸片,的涂色部分比的涂色部分大,所以大于。 板书:>。 2.教学例3中的右图。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了>,那么和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长方形纸片折一折、涂一涂,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投影反馈: 教师小结: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的涂色部分比的涂色部分大,所以大于 板书:>。 3.实践巩固。 (1)请大家用老师给你的圆片创作一个你喜欢的几分之一的分数,并将其中的一份涂色,标明这一份表示整个圆的几分之一。 (2)小组活动,把创作的分数放在一起,两两比较大小,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4.归纳总结。 通过大家共同研讨,我们得出了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师归纳】同一个物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其中一份就越小;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少,其中的一份就越大。即:分子是1的分数,

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比较大小 一、二次函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1、特殊值代入法: 直接根据题目要求,分别代入具体的数值,再比较大小。 2、利用函数的增减性: 当各点都在对称轴的一侧时,利用函数的增减性进行比较。 3、计算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结合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比较大小:(本法适用于各点在对称轴同侧和异侧的大小比较,尤其是异侧。) (1)当抛物线开口向上时(即a>0时),离对称轴距离越远,函数值越大,反之越小。 当抛物线开口向上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两点在对称轴的两侧时,若221x x +>a b 2-(x 1<a b 2-<x 2)时,y 1<y 2;若221x x +<a b 2-(x 1<a b 2-<x 2)时,y 1>y 2 【推理:由x 2-(a b 2- )>a b 2--x 1得x 2+x 1>a b -得221x x +>a b 2-;即x 2离对称轴距离较远;由x 2-(a b 2- )<a b 2--x 1,得x 2+x 1<a b -,得221x x +<a b 2-,即x 1离对称轴距离较远.】 (2)当抛物线开口向下时(即a <0时),离对称轴距离越远,函数值越小,反之越大。 当抛物线开口向下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两点在对称轴的两侧时,若221x x +>a b 2-(x 1<a b 2-<x 2)时,y 1>y 2;若221x x +<a b 2-(x 1<a b 2-<x 2)时,y 1<y 2,推理同(1) 4、图象法: 结合具体图象,利用y 轴“上大下小”的特点比较具体各点的函数值的大小。(第一、二象限的函数值总是大于第三、四象限的函数值) 5、移点法: 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将各点转化到对称轴的同一侧,再利用函数的增减性比较大小。

教科课标版科学一年级的的上册的的《比较与测量1在观察中比较》课教学设计0.doc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观察中比较》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将先从观察他们感兴趣的恐龙开始,比一比恐龙模型的大小,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比较。“大小”的比较有许多种方法,例如可以比较恐龙模型的高矮、长短、胖瘦等,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较方法,不同的比较 方法结果可能会所不同。本节课给四只恐龙模型排队是一个难点,学生会不知道如何进行比较,因此先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提供另外两只恐龙模型给学生进行比较,掌握比较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比较四只恐龙模型,另外,还通过微课 的形式讲解操作步骤,让学生的实验更加有序。在学生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公平”,并用排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为下一节课《起点与终点》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观察和比较大小时通常会“一看”就得出结论,但是说不出具体的原因,或者是根据自己在课外书中看到的知识进行回答。另外学生在动手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时可能会忽略“公平” ,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比如应该把恐龙对齐后比较长短,或者把它们放在同一桌面上比较高矮。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因此导入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节课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动画视频的形式,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一年级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宜过难,不然学生会失去探索的兴趣,因此采取了由易到难的设计,由两只恐龙模型的比较延伸到四只恐龙模型的 比较。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观察能力有所进步,知道在观察时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等,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比较活动。由于他们刚开始接触实验操作, 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本节课采取微课的形式讲解操作步骤。对于胖瘦的比较,不同的学生答案可能不同,教师不必纠结谁对谁错,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 何比较更准确”。 三、教学目标

高考题函数值比较大小

高考题函数值比较大小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1.设232555322555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a >c >b (B )a >b >c (C )c >a >b (D )b >c >a 4.(全国Ⅰ卷理8文10)设a=3log 2,b=In2,c=1 25-,则 C A. a> B .b a c >> C .c a b >> D .b c a >> 15.(湖南卷文6)下面不等式成立的是( A ) A .322log 2log 3log 5<< B .3log 5log 2log 223<< C .5log 2log 3log 232<< D .2log 5log 3log 322<< 16(江西卷文4)若01x y <<<,则( C )

A .33y x < B .log 3log 3x y < C .44log log x y < D .11()()44 x y < 17.(辽宁卷文4)已知01a <<,log log a a x =1log 52a y =, log log a a z =,则( C ) A .x y z >> B .z y x >> C .y x z >> D .z x y >> 18.(全国Ⅱ卷理4文5)若13(1)ln 2ln ln x e a x b x c x -∈===,, ,,,则( C ) A .a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b ,满足的关系是( A ) A .101a b -<<< B .101b a -<<< C .101b a -<<<- D .1101a b --<<<

最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比较与测量全单元教案

《比较与测量》单元教学设计 余姚市实验学校朱潮海 课题 2.1在观察中比较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恐龙模型大小。 【教学难点】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每组四只大小不同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聚焦 1.情境导入。 采用视频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 2.聚焦问题。 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提炼:我们需要进行比较,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 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老师有四只恐龙模型,它们编号1、2、3、4。 (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队。 (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如果排队意见不一致,在表格中记录自己的想法。 (4)如果有多种比较方法,记录表格第二行、第三行中。 2.学生领取恐龙模型,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 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 3.学生上交恐龙模型,养成整理习惯,有助于交流。教师表扬鼓励为主 这样的指导能行吗?如若不行,则采用教材中的方法进行指导。需要根据课堂观察来决定。 学会用排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cc

几分之一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几分之一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几分之一大小的比较。整体上讲是成功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在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一、课的设计较好。新授部分,出示21和41,先让学生猜测到底哪个分数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41大,我把学生的猜测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打上“?”。接着让学生用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分别表示出21和41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比较出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验证出猜测是错的。然后利用多媒体进一步直观比较,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之后让学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表示出一个几分之一,选出几个贴在黑板上,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积极性。多次操作,学生逐渐内化了知识,在操作中提升了对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认识,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这比死板的告诉学生如何比较更让他们印象深刻,学生的学习在活动中变成了自觉的、主动的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就是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看数学”、“听数学”,更要“做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数学概念。只有注重学生在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才能让他们获得鲜活的知识。 二、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在验证部分,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希望先进能带动后进。完成后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但没有取得实效。一是怕时

间不够,没有给予学生过多的时间;二是因为公开课,孩子们比较拘束,没能讨论起来。使得小组合作变成了形式。 三、讲得过多,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验证部分怕时间不够,只询问了一位同学就急于得出结论。没有多指名几位同学回答,看看其他同学的答案是不是一样的,也许其中就有错误的答案。没能找出错误答案,拿出来分析讨论,让学生突破难点。 最后一个活动,让学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表示出几分之一并贴在黑板上进行排序。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上台排序,而是由我自己完成的。这个部分没有处理好,应该让学生上台将图形进行排序,并用分数表示出来。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重点概念没有板书。“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这句结论只出现在课件上,没有板书,这是一个较大的失误。可能因为是公开课,当时有点紧张,只要求学生齐读了三遍,没有及时板书,发现时也没有补救。说明课堂教学还不够成熟,在今后的教学中备课还要更细致,要预演,才能将课上得更好。

浅谈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探讨两个数比较大小问题 陕西省西乡县第二中学 王仕林 比较大小是数学及其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也是每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之 一。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对于迎接高考或者解决现实生活都是最迫切的问题。本专题主要是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对比较大小问题的迷茫和对比较两个数大小方法的未知进行探讨。 一、比较两个数大小常用的方法: (1)单调性法; (2)图象法; (3)引进中间数法; (4)范围比较法; (5)作差或作商法; (6) 公式法; 二、方法介绍及其例题精选: (1)单调性法:根据两个数构造一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两个数 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单调性法。 例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① 0.2log 0.5和0.2log 0.3 ② 2log 3和 1.5log 3 ③ 0.30.4和0.20.4 ④ -0.1-0.75和0.1-0.75 分析:① 可构造函数0.2()log f x x =,利用对数函数0.2()log f x x =在定义域上的 单调性比较其大小; ②先把两个数化成31log 2和31log 1.5,可构造函数3()log f x x =,利用对数函数3()log f x x =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比较3log 2与3log 1.5大小;然后再利用函数1()f x x =的单调性比较2log 3和 1.5log 3的大小。 ③ 可构造函数()0.4x f x =,利用对数函数()0.4x f x =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比较其大小;

④可构造函数()0.75x f x =,利用对数函数()0.75x f x =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比 较其大小; 例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① 0.525?? ???与0.513?? ??? ②-12-3?? ???与-1 3-5?? ??? 分析:①可构造函数0.5()f x x =在()0+∞,上是单调递增的; ②可构造函数-1()f x x =在()-0∞,上是单调递减的; 例3、①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对于任意的[)()1212x ,x 0,x x ∈+∞≠, 1212 ()()0f x f x x x -<-。则( ) A (3)(2)(1)f f f <-< B (1)(2)(3)f f f <-< C (2)(1)(3)f f f -<< D (3)(1)(2)f f f <<- 分析:由题意[)()1212x ,x 0,x x ∈+∞≠时,有1212 ()()0f x f x x x -<-可知函数()f x 在[)0+∞,上 递减;又因为函数()f x 在R 上是偶函数,则函数()f x 在(]-0∞,上是增函数。所以要比较(3)(-2)(1)f f f 、与的大小,只需要比较(3)(2)(1)f f f 、与的大小即可。 ②已知函数()f x 在区间()0+∞,上是减少的,试比较2(a a 1)f -+与3()4 f 的大小 分析:由于22131024a a a ??-+=-+> ???,304>。根据题意:()f x 在区间()0+∞,上是减 少的;同时2314a a -+>,所以23(1)f()4 f a a -+< 小结:单调性法适用于两个数中的底数或指数有一个相同,通过构造函数,利 用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图象法:把要比较的两个数看成是某个函数图象上的对应函数值;因此 通过图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叫图象法。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一年级科学)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 教学目标 1.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测量结果是多种多样。物体作为测量工具,与手相比,它的长度保持不变(标准单位)。 2.测量结果要标明所使用的测量单位。使用不同的物体对桌子、书本进行测量。能以讨论、画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3.能认真观察、真实记录。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时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回形针若干、小棒若干、长方形木块一个、橡皮擦、铅笔等 学生准备:每组回形针若干、小棒若干、长方形木块一个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提问:除了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长度? 2.学生列举,追问: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二、探索 1.提供三种物体:回形针、小棒、长方形木块 2.提问:你想选择哪种物体,怎么去测量。教师重复学生的叙述 3.看图片,他们是怎么测量的,跟你的方法一样吗? 图片1:用木块测量——木块只有1个,测量时要在木块的一端做标记 图片2:用小棒测量——小棒有很多,测量时两个小棒不能重叠、不能有空隙,要连接起来、不能歪歪扭扭 图片3:用回形针测量——回形针你有很多,测量时两个回形针不能有空隙,要连接起来 注:图片1强调标记,图片2、3强调不能有空隙和尽量在一条直线上。 4.这些方法都掌握了吗?我们今天的任务是选择两种物体,测量桌子高度、长度和书本的长度。桌子的高度,可以采用上节课的方法,利用测量纸带。测量完毕后,在记录单中填写你的测量结果。 5.开始测量。 三、研讨 1.汇总数据 2.分析数据: 先看用木块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桌子高度用的木块多,书本长度用的木块最少。追问:数量多少代表什么? 预设:长短追问:谁长谁短 预设:桌子高度长,书本长度短。再看用小棒测量,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桌子高度用的木棒多,书本长度用的木棒少追问:代表什么 预设:桌子高度长,书本长度短最后看回形针测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桌子高度用的回形针多,书本长度用的回形针最少追问:代表什么 预设:桌子高度长,书本长度短 3.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 预设:可以追问:为什么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盘点“比较函数值大小的方法” 杨光冬 湖北省孝感市肖港初级中学 邮编432023 初中数学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学完后,整个第三学段的函数就结束了. 每年中考前的系统复习中, 我们经常遇到比较两函数值(或多个函数值)大小的考题,学生遇到这类题型得分率虽然较高,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类题型的掌握并不系统,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在此对比较函数值大小的比较方法作一个总的盘点,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同一函数中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解法1:运用增减性比大小 例1:点A (-3,y 1)、B (-5,y 2)均在双曲线x y 3 =上,试比较y 1和y 2的大小. 解析:因为反比例函数x y 3 = 的图象是双曲线,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减小而增大 且点A (-3,y 1)、B (-5,y 2)在第三象限的同一支曲线上,所以12y y >. 例2:点A (-3,y 1)、B (-5,y 2)均在抛物线322 ++=x x y 上,试比较y 1和y 2的大小. 解析:因为抛物线322 ++=x x y 的对称轴是直线1-=x ,其开口向上,所以在对称轴左侧的抛物线上y 随x 的减小而增大,因此12y y >. 解法2:运用正负性比较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 例3:点A (-3,y 1)、B (1,y 2)均在双曲线x y 3 -=上,试比较y 1和y 2的大小. 解析:因为反比例函数x y 3 -=的图象是双曲线,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减小而减小, 但是点A (-3,y 1)、B (1,y 2)不在同一支曲线上,所以不能用增减性比较1y 和2y 的大小. 又因为A (-3,y 1)、B (1,y 2)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的图象上,所以0 >y ,0. 解法3:运用距离比较二次函数值的大小 例4:点A (-2,y 1)、B (3.5,y 2)、C (5,y 3)均在 抛物线y =x 2-2x -3上,试比较y 1、y 2和y 3的大小. 解析:因为点A (-2,y 1)、B (3.5,y 2)、C (5,y 3) 不在对称轴(直线1=x )同侧的抛物线上,所以不 能直接用增减性比较y 1和y 2、y 3的大小,此时我们 可以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将A (-2,y 1)先转化到对称轴 右侧的抛物线上,使A 、B 、C 三点在对称轴的同侧,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比较大小教学.docx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一比较大小》 ——李依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分析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金立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比较过程掌握比较大小 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动手比较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知识 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几分之一的意义,掌握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 馕饼模型、圆形纸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件展示每课三分钟:三进两联一交友。 2.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饥饿难耐,孙悟空说我从热情的新疆人那化斋到一个馕,

咱们分了吃吧。八戒一听有吃的,可高兴了就抢着说我来分。我的饭 量最大,吃的多,所以我吃 1 ,师傅吃 1 ,沙师弟吃 1 ,大师兄的饭 8 6 4 量最小就吃 1 吧,八戒说的话,孙悟空笑得前仰后合你这个八戒啊, 2 聪明反被聪明误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孙悟空的话, 有道理吗?分数其实和我们 之前学习的数一样也是有大小的,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分一分、比一比 分别请四位同学到台上分一分盘中的馕(教师引导平均分),再 请四位同学依次从每一个盘中选出想要的一份馕与分数卡片一一对 应,请这位同学描述各分数表示的含义,并将手中的馕展示给大家。 2. 合作交流: 这四位同学都很有主见的选了盘子里其中的一份馕。 请同学们仔 细观察并思考。 出示课件(分馕的动画) :观察比较 1 和 1 ,如果让你来拿一块, 2 4 你想要哪一块?为什么? 学生:我会选 1 的馕,因为它很大。 2 师:同学们很诚实,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被分成两份中的一份的 馕大于分成被四份中一份的馕,说明分数 1 大于 1 。 2 4 假设:是不是分子相同为 1 时,分的份数多的,分母越大分数越 小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3. 自主探索: 1 和 1 的大小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