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百年中国的观后感

观看百年中国的观后感

导语:百年中国是中央电视台迎接二十一世纪的献礼片、全片共五十二集(CD版26张,每张cd两集),三百六十二期,每期五分钟,约一千八百分钟本文是XX精心收集的,仅供参考!

观看百年中国的观后感百年中国这部大型纪录片全片共有五十二集,是迄今为止反映百年中国历史最为全面完整的文献纪录片。它回顾了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初这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从中国大历史的角度,立体化反映中华民族的百年历程。但由于时间以及纪录片集数众多的原因,我并未完全看完,因此我便仅仅写我对第五集《共和之梦》和第六集《山重水复》的感受。

纪录片最初以武昌起义的成功为背景,讲述了孙中山在17个各地代表出席的大会上以16票当选临时大总统,但他自身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反而更加简朴。他的朋友来访时甚至无法下咽饭菜。他所组建的内阁十分民主,成员有各派精英。这让我更清楚了解了孙中山在当时人们心中地位,理解他自身的高尚品格。

共和国的成立也使得众多习俗发生了变化,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剪辫运动。辫子是当初清军入关时强迫人们所留的被统治的标志。而在当时剪辫子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它

成为了一种新的政治标志,它代表了民主与自由的思想,人们开始变得生机勃勃。并且出现了许多新气象:礼仪由跪拜改为鞠躬,首次开放紫禁城让民众进行参观,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允许男女同校等。同时女子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外出听戏的女子增多,而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得以发展起来的。

于此同时共和国颁布法令鼓励发展实业,因此出现了大量实业产业,如商务印书馆、第一家采用明码标价的百货公司、红三角纯碱、张裕葡萄酒等众多产业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袁世凯令清帝退位的功劳,他被孙中山推选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他曾经练兵且为慈禧所倚重,甚至连孙中山都说过大总统之位非袁公莫属的话。他并不仅仅想做一个被内阁束缚的临时总统,他具有非常大的野心。宋教仁察觉到了袁世凯的野心,因此联合各党派组建了国民党并赢得选举,企图通过此来限制袁世凯,但却最终被袁世凯派人所刺杀,期望也最终落空。而此时远在日本的孙中山回国调查却发现袁世凯的真正面貌,因而举行起义,但却因准备不足失败。孙中山又被迫流亡日本,而后的几次战争均以失败告终。袁世凯大肆推行强权,为其称帝做准备。但在此时一战结束,而中国作为战胜国主权却被从德国转到日本手中。全国人民都十分激愤要求政府拒绝签署二十一条。

但袁世凯却为争取日本支持而倒行逆施接受了二十一条,激起民愤,同时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在后几十年中的苦难历程。

辛亥革命的成功本应当是黑暗中国百年以来的曙光,代表着全新时代的开端。可是却在个人的私欲以及封建传统的阻挠下停止了它本应当前进的步伐,它成为了一个标志。我为此感到十分惋惜,但无可奈何。时代和历史发展注定了它的失败,但有时候却也会想若是辛亥革命真正成功了,那么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观看百年中国的观后感“百年中国”全片共有五十二集,解说是赵忠祥先生。它是中央电视台迎接二十一世纪的献礼片,也是迄今为止反映百年中国历史最为全面完整的文献纪录片。它回顾了中国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末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再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演绎了一出中华民族知耻而后勇、死地而后生的历程。“百年中国”从中国大历史的角度,立体化反映中华民族的百年历程,在历史中发现诗意,追求可触摸的历史。其篇幅之宏伟、资料之丰富、视点之独到在电视界中也属史无前例。

整个纪录片篇幅较长,但并不枯燥乏味。上个世纪的历史虽如过往云烟,在纪录片中却被一个个人物,一幅幅画面,一件件物证重新唤醒。看完全部视频后,我的沉重而不能平静,我闭上眼睛,回想着都是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半个多世

纪的历程。

在影片的开篇章节中,晚清政府不顾老百姓的生死存亡,慈禧太后的一句“量吾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个统治了大清王朝整整47年的女人,两次发动宫廷政变四次垂帘听政,一次次地把国家的命运埋葬在自己的奢华当中。

《马关条约》的墨迹还没有干,正在全中国人沉浸在失败的的悲痛之中的时候,正在日本人带着轻蔑的眼神望着他们的邻邦的时候,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席卷了中国,这场暴风雨的策划者有八个,他们有的身披欧洲中世纪骑士的铠甲,有的手持尖锐的钢铁长矛,有的挥舞这红白蓝相间的星条旗,有的黑头发黄皮肤,却拿着洋枪洋炮。这场暴风雨之后,清政府完全跪倒在了这些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从此,美利坚军队可以明目张胆越俎代庖地在气势雄伟的紫禁城里练兵,德国骑士可以在中国的黄土地上搞骑射比赛,并且用的是中国的毛驴,各国公使可以很舒适度地坐在金光闪闪的皇宫大殿的龙椅上拍照,乡间的麦地可以任由外国人的

马蹄践踏看到这里,我的心都凉了。中国人生活在列强的阴影之下,人人自危。从这里,我深刻体会到,胡锦涛书记所说的:“落后就要挨打!”

但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列强的无耻掠夺和入侵激起了中华民族奋发的怒吼。接连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的腐朽的清政府的统治,给了中国一丝曙光。然而不久,袁世凯的人

乱入革命并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国民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可是随着“四一二”、“七一五”的恐怖,中国仍未从黑暗中被解救出来。可黑暗是暂时的,而光明却永恒,这只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随着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新的革命开始了,新民主革命势如破竹、如火如荼地展开着,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紧接着,国共的十年对峙,连接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但是日寇的侵略魔爪却继续伸向中国。西安事变,给了中国团结的力量。漫漫八年抗战之路,无比艰辛,一场场的战役,不断消磨着我们的信念,然而最后,我们胜利了,这是来之不易的胜利!随后四年,三大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序幕。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一个难忘的日子。就在这天,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怒吼声中,中国人民醒了!大家团结在一起,为中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二十世纪伊始,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所焦虑关注的问题;而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并迈开大步不断前进。如今,中国已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敬的国家。占世界人口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一百年时间里,经历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确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二十世纪,注定要载入中国的史册,中国人民,整整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又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的崛起,可以说,每一步都十分之不易,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次的谈判中得到便宜,这一路走来,太艰苦了。百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条九曲回肠的江流,是一支多声部的合奏曲,奔腾的流水中夹杂着污浊的浪涌,赞美的合唱中交织着阵阵苦痛。100年的中国在痛苦中奋起在烈火中涅盘,100年的中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傲然挺立。历史是滚滚尘烟中永不停歇的车轮。百年的岁月是一条不息的长河,泛着动人心弦的浪潮,它铭刻着世纪的沧桑变化,无声地见证了每一朵浪花的出现和消失。

二十世纪,中国人的风云世纪,在这个世纪里,我们经受过磨难,我们经受过耻辱,但是我们也体现出了大的民族精神。穿梭于深远悠长的历史隧道,听着那风起云涌年代的咆哮,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的,我们看到了那弥漫在虎门久久不散的销烟,仿佛在向我们吟唱着一首苦难的歌,我们看到了那飘荡在台湾岛上无奈的哭诉,仿佛要告诉我们他走过的路,我们看到了那碧波永远冲荡不掉的被残忍地泼洒在南京河流里的热血,仿佛在向我们倾诉着一百来年来经历过的悲痛。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黑暗里一双双寻找光明的眼睛,他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是不会倒下的!

磨难之后我们正团结一心迈入了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

我们不会忘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形成的蘑菇云向上升腾,实现了科技梦;我们不会忘记“神七”的圆满发射,实现了飞天梦;我们不会忘记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百年期许的奥运梦。

最后,我由衷感谢那些生活在灰白年代的有心人,在兵荒马乱乃至国破家亡的时候,可以留下这么丰富详尽的画面和文字,记录下了关于当年的无数点滴,留我等后人瞻仰。尽管从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大学生。1840年-1949的中国历史,我已学习了不知多少遍。但在纪录片中重温这百年历史,看着中国经历了从屈辱到自豪、从贫弱到富裕、从封闭到开放、从专制到民主、从分裂到统一,我的心情也随之沉重到舒缓,也从中感悟到了新的意义。

一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新时代的蓝图由我们来描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

梦。现今改革在出发,改革在扬帆。我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接近这个伟大的目标,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有信心实现这个目标!还有更多辉煌的瞬间等着我们去创造,更多美妙的旋律等着我们去谱写!让我们共筑中国梦!

观看百年中国的观后感暑假里,我看了一部纪录片——《百年中国》。回顾了中国二十世纪,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现代史,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鉴湖女侠。让我来介绍介绍——

从慈禧到隆裕,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清帝国一直掌握在两个女人的手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二十世纪初,一位女性的传奇人生,为中国女性的解放带来了亮色。1904年,二十几岁的秋瑾,作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卖掉所有的金银首饰,赴日本留学。当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这个选择改变了她的一生。当时的日本吸引了中国大量优秀青年,在日本秋瑾结合了革命领袖孙中山和黄兴,在东京秋瑾似乎参加了所有的进步组织。推翻清王朝成为她的理想,她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撰文提倡妇女解放,宣传革命,并出任大通学堂督办。1907年起义失败,遭遇奸人出卖的秋瑾面对危局并没有慌乱。而让我最敬佩的是她那股坚强的傲骨气质。她在敌人面前毫无惧怕,面对酷刑,强忍疼痛不屈服。而她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老百姓心中。

百年中国让我更加了解历史,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看看这部纪录片,记录下历史的点点滴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