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分析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新活素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药物,通过护理患者的过程,我对于新活素治疗这类患者的护理体会颇多。
在护理这类患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下面是我从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新活素治疗。
新活素是一种常用的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脏的负荷和增加心脏的供血,可以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
在给予新活素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用药剂量,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全面的护理,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护理。
在生理护理方面,我们需要给予患者规律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处理并发症,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和舒适,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和运动,帮助患者康复。
在心理护理方面,我们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患者调整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在社会护理方面,我们需要了解患者的家庭、工作和社会情况,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以助患者尽快康复。
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需要个性化的护理。
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量身定制护理方案。
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合并症,需要特殊注意护理;有些患者可能存在药物过敏或者不良反应,需要特别关注用药情况;有些患者可能存在家庭困难或者心理问题,需要额外的护理关怀。
在护理这类患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关注患者的每一个细节,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强心 、利尿、扩血管等药物,以缓解心衰 症状。
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对病情 严重者应采用面罩呼吸机持续加压给 氧。
护理人员在抢救中角色定位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心梗和心 衰的抢救流程,能够迅速准确 地执行医嘱。
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 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 向医生报告。
再次梗死的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 尿病等危险因素,减少再次梗
死的发生。
生活方式干预
鼓励患者戒烟、限酒、保持健 康饮食和适当运动,以改善心
血管健康状况。
定期随访和复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复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 题,降低再次梗死的风险。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本次护理经验总结
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 录
• 心肌梗死与心衰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 急性期抢救与护理措施 • 药物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指导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心肌梗死与心衰概述
心肌梗死定义及发病原因
定义
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 塞,心脏肌肉因缺乏血液供应出现坏 死,使得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可能危 及生命的急性病症。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评估患者的休克风险 。
补充血容量
对于血压下降的患者,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的血压 水平。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必要时,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休克 风险。
再次梗死风险降低策略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
坚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 药物等,防止血栓形成,降低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1. 引言1.1 患者病情介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患者群体,他们的病情比较严重,需要我们给予更加细致的护理。
这类患者通常年龄比较大,合并有心衰症状,同时又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重,需要及时有效地护理和治疗。
在护理这类患者时,我们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心绞痛、气短、水肿等情况,及时进行护理干预。
在日常护理中,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安抚其情绪,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
还要帮助患者做好病情的宣教工作,指导其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共同对抗疾病,共同迎接康复的曙光。
1.2 护理目标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引言1.稳定患者病情,减轻症状: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绞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老年患者合并心衰和心肌梗死,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目标包括有效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3.促进患者康复:通过规范的护理措施和生活护理建议,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心脏功能,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再发心肌梗死和心衰的风险。
4.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疾病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
通过以上护理目标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降低疾病的风险。
2. 正文2.1 心衰的护理措施心衰的护理措施包括多方面的工作,旨在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相关症状,包括心功能、肺部情况、体重变化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等方面。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更是频繁发生。
而合并心衰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更加严重,护理工作也更为复杂和重要。
在护理这类患者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精湛的护理技能,更需要温暖的关怀和耐心的沟通,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在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了解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我们应该首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活习惯等,结合医嘱和检查结果,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
针对不同的患者,可能需要不同的护理措施,比如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我们需要注意转移和康复训练,对于饮食习惯不好的患者,我们需要关注饮食营养的调理等。
在制定护理方案的过程中,也需要多方面地考虑,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因为病情的复杂性,生命体征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每天对患者进行多次生命体征的监测,比如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
特别是心衰患者常常伴有心率不齐、心律失常等情况,更需要密切关注。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我们需要及时做出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只有保持高度的警惕和细心的观察,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心理支持。
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来说,除了生理上的护理外,心理健康同样非常重要。
他们往往会有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因为疾病的发生,对生命的威胁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我们作为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温暖的话语和安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疾病。
我们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予以精心的照顾和关爱。
第四,细心呵护,及时解决生活问题。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病情较重,通常需要卧床休息,生活上很多事情不能自理。
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疾病本身,更需要细心地照顾患者的生活细节,比如帮助患者翻身、清洁卫生、换洗衣物等,确保患者处于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
方法40例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20.00%;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4.44,P<0.05)。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0±3.1)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7.3±2.9)d;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766,P=0.0013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仅给予与疾病相关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理念,具体措施如下。
①止痛药护理:多数患者在急救时会出现程度较为剧烈的疼痛感,老年患者耐受性较差,因而护理人员应及时遵照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1],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以便及时予以救治;②心理干预: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的疾病知识,加之正常生活受到明显的限制,因而多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将疾病治疗方法和期间的注意事项予以全面的告知,并通过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③饮食干预: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日常饮食应注重镁的摄入,并限制食用过冷、过热、高热量及辛辣刺激类的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大多已养成一套饮食习惯,为避免患者出现抵触情绪,制订具体饮食计划时要适考虑患者的饮食习惯[2];④运动指导:在患者身体允许的前提下,护理人员要多鼓励患者选择自身喜欢及适宜的运动,并根据其身体状况、临床特征等有针对性的制订运动方案;老年人的运动强度和单次持续时间均不宜过长,因此,运动的方式建议以慢走、太极等轻微的有氧运动为主,早晚各进行一次,但需告知患者进行运动康复锻炼时必须要有护理人员或家属的陪同,以保证安全;⑤用药指导:相对于其他年龄阶层的患者,老年人由于记忆能力下降因而在用药过程中出现漏服、误服的可能性较大;其次,由于缺乏疾病知识,患者往往根据自身反应停药或增加药物剂量,这些都是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要将科学用药的意义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叮嘱家属进行监督,通过用药注意事项的讲解帮助患者意识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科学用药是保证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的基础;⑥便秘指导:心肌梗死患者多会出现程度较为严重的便秘,为避免患者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引起心率加快、心肌过度收缩等情况,护理人员除了要给予必要的排便指导外,还应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开塞露[3];⑦出院指导:将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禁忌及其他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另告知患者适当运动的重要性,并留存患者或家屬的联系方式,以便随访。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心脏疾病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老年人作为心脏病的高发人群之一,其护理工作更加复杂。
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患者,护理工作更加重要,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和生活方式会对治疗和康复产生较大影响。
以下将从护理工作中的点滴细节出发,结合临床实际经验,分享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一、重视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后,往往伴随着焦虑、恐惧等情绪。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重视心理护理工作,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
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康复工作。
二、加强健康教育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对心脏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较差。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心脏病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日常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自觉遵医嘱,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三、控制生活方式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患者来说,控制生活方式尤为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制饮酒、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等。
还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目标,使他们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四、合理用药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器官功能下降、耐受力降低等因素,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剂量等信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要定期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用药不当的问题,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五、监测病情变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患者往往病情较为复杂,随时都可能出现病情变化。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包括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等。
一旦发现病情变化,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患者往往因为年龄较大、合并疾病较多,又加之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衰相互影响,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心衰、心肌梗死的特点、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合并疾病等。
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要求护士们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工作,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类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不同护理要点、护理措施、药物管理、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方面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这类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1.2 研究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对该群体患者护理要点、护理措施、药物管理、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总结出对这类患者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护理中存在的挑战,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完善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增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护理的认识,为提高护理水平和病人满意度提供借鉴。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之一,主要是通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以获取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研究结果。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研究对象的选择:首先需要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明确纳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标准,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资料收集:通过查阅文献、病历资料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关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记录等信息。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发病往往需要接受长期的护理和治疗。
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希望对其他护理人员有所帮助。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我们首先要做好患者的观察和监测工作。
患者出现心绞痛、胸痛、气短等症状时,应及时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情况等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水平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常常会伴有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我们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建立积极的心态,促进康复。
我们还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患者的病情,鼓励他们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保障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需要控制摄入的热量和脂肪,避免进食过多的盐分和糖分,保持体重的稳定。
要合理搭配膳食,增加对患者心脏健康有益的营养素的摄入,如维生素C、维生素E、钙、镁等,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
定期的康复锻炼也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有氧运动和适当的力量锻炼,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心脏耐受力,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锻炼的强度和频率要逐渐增加,避免出现运动过量的情况,对心肌造成额外的负荷。
药物治疗和定期复诊也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利尿剂、抗凝药等药物,定期到医院复诊,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我们还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制定符合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
2016-08-05T14:54:37.58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作者: 张晓丽1 孟莉2 霍金秋1 朱婧1
[导读] 心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确切,可协同提高疗效。
1.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CCU病房 山东 滨州 256600;
2.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和
对照组各
5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症
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根据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及生存率,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大于对
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
T或χ2检验,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
住院率小于对照组,生存率大于对照组;经
χ2检验,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对急性心肌梗死
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确切,可协同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222-01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期,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心力衰竭作为急性心肌
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预后较差,患者心肌收缩无力或舒张功能障碍,引发心脏循环障碍综合症
[1]。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
竭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心功能低下,靶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导致病情呈渐进性发展。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
力衰竭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较低,心理状态较差,不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需联合临床护理干预,协同提高疗
效。对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治疗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53
例,男患
29例、女患24例;年龄范围42.8~69.8岁、平均年龄(58.7±4.8);基础性疾病病程1.3~12.8年、平均病程(5.9±3.5)年;对照
组
53例,男患30例、女患23例;年龄范围43.1~67.9岁、平均年龄(57.5±4.3);基础性疾病病程1.4~12.5年、平均病程(5.6±3.2)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符合双盲对照原则,具有可比性(
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治疗、强心剂、扩张血管、溶栓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普纳洛尔、阿司匹林、氯
吡格雷治疗;必要时,采取硝酸甘油或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具体如下:在心理护理上,对患者进
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心理特点及生活方式等,根据患者的心理评估报告,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支持方案;帮助患者表达
不良的情绪,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及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勇于接受治疗;通过口头指导的形式,引导患者有规律地深呼吸及放松训练;放
松训练的流程:在安静的环境,保持舒适的体位,闭目养神,逐渐全身放松,用鼻呼吸,持续
10min,安静端坐,保持被动的状态;对患者
进行定期临床随访,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指导,评估潜在的不良心理因素,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健康教育上,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小
组,开展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及其基础性疾病的健康知识调查,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内容及目标;通过知识讲座、个别指导及
设立咨询热线,为患者提供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及其基础性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咨询;健康教育的
方式以集体授课为主,结合个体化指导、鼓励患者阅读关于的宣传资料;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用药治疗情况、饮
食注意事项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根据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及生存率,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
效果。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比
观察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大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T或χ2检验,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详情见表
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易反复发作,临床疗效、预后与护理水平密切相关,而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作为
影响治疗护理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2]。一些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大,对病情、治疗护理的认知程度较
低,且在病情的影响下,生活质量降低及承受较高的医疗费用,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差。对此,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
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对于整体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由本研究可知,观察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大于对照组,
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
T或χ2检验,进一步佐证上述观点。
在本研究的心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中;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支持、放松训练及临床随访;结合健康教育,通过有
计划、有组织及有系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纠正患者错误的观点,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
[3]。[4]研究认为,心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
可协同提高对患者的干预效果,通过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协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普遍认为,心理支持
可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消除不良的情绪因素,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此外,临床随访可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保持心理护理干预的连续性。此外,在本研究的健康教育中,以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内容及目标,可提高健
康教育的针对性。在健康教育的方式上,以知识讲座、个别指导及设立咨询热线为主。此外,鼓励患者阅读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宣传资
料,且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用药治疗情况、饮食注意事项等,可全面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
[5]。通过本研究
可知,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小于对照组,生存率显著大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心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对急性心
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确切,可协同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云英.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20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76-77.
[2]
尹洪.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4,07(19):244-244.
[3]
高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急救处理的有效措施及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3,14(19):283-283,284.
[4]
赵小湃.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09(11):115-116.
[5]
陈海娅.3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4(2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