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库存管理中的RFID的文献综述

关于库存管理中的RFID的文献综述
关于库存管理中的RFID的文献综述

关于库存管理中的RFID的文献综述

0 引言

基于RFID的Auto-ID系统是由一个唯一的识别号,它被分配给一个特定的产品,能够存储的芯片,其安装在该项目的一个标识标记独特的识别号码,网络化的RFID读取器和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在高速行驶时收集来自多个标签的信号和预处理该数据,并存储产品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联网数据库。[1]随着库房规模越来越大,对库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管理方案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首先是人力方面的支出,需要较多仓库管理人员,这对一些本来利润率就比较低的一些行业来说,再对库房管理投入大量资金显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其次,很多库房有快速出库的要求,例如很多航空器材维修商在采购零部件时就希望相关企业能快速的出库,如果还是按照现有的方案实施,对时间的精准度控制不是十分有利。而且现有一些库房存放的都是比较贵重的物品,有些航空零部件价格昂贵,不允许出现少发、漏发的现象,而人为操作对失误率是不可控的。传统库存管理中采用条形码人工扫描物品,通常适用于中小型库房和廉价商品的管理,而对于大型的库房和贵重商品的管理显然是不到位的。将RFID应用于企业的库存管理能优化仓库运作流程,提高供应链环境下库存信息传递效率,改善客户服务水平近年随着RFID在民用领域应用的兴起,其在库存管理中应用的重大意义也日益凸显。所以本文选取RFID与库存管理作为文献综述的选题。

阅读文献,专家学者对RFID在库存管理应用所做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讨RFID技术对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的影响;二是,定性或定量评估企业在库存管理中应用RFID的成本效益分析;三是,为企业在库存管理中的

应用RFID提供规划指南。总结而言,就是RFID的影响、RFID成本效益分析和RFID规划指南三部分,由于在所列期刊中第三部内容较少,分本文根据选取前两者进行综述。

2 RFID的影响

RFID 技术诞生于二战期间,但它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在本世纪初才逐渐引起关注。[1]在过去的60年里出售的RFID标签的累计数量为3.752亿美元,在2006年售出的27%和2005年的19%。该市场预计将在2017年上升到27.88美元亿美元。[6]近些年,部分专家学者探讨了RFID技术在库存和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事实上分析评估RFID技术影响的专业文献相当有限,研究主要集中在RFID对库存函数和库存差异的影响方面。

一些RFID的研究人员专注于其对库存管理、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和对存货的错误处理的影响,并调查使用RFID技术对降低库存不准确问题的作用效果。在这方面,Delanuay等人通过定性的描述,指出使供应链中库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定义了四种类型的原因。[2]首先是临时收缩的物理库存可以在每一次计数后或者在不同时期之后被替换。第二是错位,这是每一个计数或每一个时期后,可更换的实际库存的临时收缩。第三,其他的供应商的产量和交易类型的随机性。第四,由于供应商的错误产生的随机的供应商所导致的永久亏损或者盈余,这类事物类型的错误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和前三者有所不同,他们的发生会影响物理库存。

这一领域的大多数研究已经使用仿真方法来衡量库存不准确对供应链的影响。Kang 和Gershwin使用仿真法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由于意外缺货,物理库存

的收缩会增加销售损失。[4]他们发现,概率小于1%的盗窃情况所造成的扰动将导致失去17%的订单。Fleisch和Tellkamp研究了在零售供应链中库存的不准确度和性能之间的关系,Kang的研究考虑了更多的错误类型。[5]他们模拟了三个层级的供应链,这个供应链的终端客户需求在各个层级之间交换传递,并研究不正确的交付、错位、盗窃、卖不出去的商品对库存水平的影响,并研究库存不准确所带来的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盗窃所导致的不准确对供应链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卖不出去的商品带来的影响,同时他们提出用RFID技术来减少库存不准确的影响。使用RFID技术,平均库存持有可以下降16%,并减少22%的总回单,得到更准确的库存信息。部分学者指出,高成本使RFID的投资回报具有很大风险,其应用大多局限于高价值或高利润商品领域,所以RFID对小企业而言十分有限。

2 RFID成本效益分析

一些研究都集中在对RFID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Kok等人在成本方面比较了使用RFID和不使用RFID所带来的差异。[5]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建立了一个计算RFID标签盈亏平衡的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技术(如RFID标签)在信息方面完善实际库存状态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这个价格应该是比较的潜在收益,但是它能够减少库存计数等方面的投资。他们推导了使用这项技术并保持盈亏平衡的表达式,使用这些表达式在一个完因子实验分析法中分析相关因素对盈亏平衡价格的影响。盈亏平衡的决定公式如下1-1。

公式1-1

通过对平衡公式的验证,得出的结论是观察周期的长度对库存投资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取决于特定的产品类型。另外,利用一个完整的封闭因子实验设计表明了项目的主要价值,需求丢失问题和余留部分盗窃问题(在实施RFID 后)决定了RFID的潜在收益。一个有趣的逼近盈亏平衡价格的介绍和评价。结果表明,平衡公司近似的表现相当不错,结论与上篇文章中Fleisch的观点相佐。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对盈亏平衡的近似值,作了有效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这个近似值相当有效,它可以作为RFID标签应用的第一个参考值,因为它是盈亏平衡价格的下限。如果需要为临界范围找到更准确的价格,管理人员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完整的公式计算得到。但是这些费用效益分析研究并没有考虑量化的运营成本,固定投资成本(例如监视设备等)。这篇文章没有把这几个固定费用考虑进来,这应该是相关研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Alp 和Mehmet的研究表明,每一个供应链都具有的接收、存货、库存盘点、取货和运输五个基本的物流过程被认为是评估RFID带来影响的因素。[6]

参考文献

[1]Wu, Yen-Chun Jim (2002), “Effective Lean Logistics Strategy f or the Auto Industry,” 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Vol. 13, No. 2, pp. 19-38. [2]Delanuay, C., Sahin, E., Dallery, Y., 2007. A literature review on investigations dealing with inventory management with data inaccurac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st RFID Eurasia Conference. Istanbul, Turkey, September 5–6, pp. 20–26.

[3]Kang, Y., Gershwin, S., 2005. Information inaccuracy in inventory systems: stock loss and stockout. IIE Transactions 37, 843–859.

[4]Fleisch, E., Tellkamp, C., 2005. Inventory inaccuracy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a simulation study of a retail supply ch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95, 373–385.

[5]Kok, A.G., Donselaar, K.H., Woensel, T., 2008. A break-even analysis of RFID technology for inventory sensitive to shrink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Production Economics 35, 11–18

[6]Alp Ustundag, Mehmet Tanyas, The impacts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on supply chain cost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Volume 45, Issue 1, January 2009, Pages 29-38, ISSN 1366-5545, 10.1016/j.tre.2008.09.00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